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1-07-08 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体现“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我部在原有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形成我院特色的体育课程,保证我院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使用权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4、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标准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四、学分:总学分17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教育学及社会实践等课程有34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选修课 总数为40学分。

  五、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三大部分。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必修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程两部分,安排1854学时左右,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类课程领域的相关内容,组合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主项提高课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副项提高课每个学生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而且不能与主项提高课重复。

  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生至少要选修40学分。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至少要选修16学分,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从第二学年开始选择。公共选修课至少要在科学技术类和人文社会类各选修4学分,专业选修课是选修课程中的重点,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主要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才能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合格人才。实践性环节分为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约需16-18周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为了实现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我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和人力、物力资源状况,课程设置就必须满足以下特点:

  1、增大学科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模块”化,必修课程“学科”化,专业选修课程“方向”化,公共选课程“领域”化。

  2、拓展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具体表现为: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

  3、从课程设置的改革入手,促进教学管理体制进入到完全学分制。

  六、相近专业: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xx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暂行规定》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 教学目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

  的选择余地。本学期课堂教学力图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运动参与的目的,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通过篮球模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增强体能,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1)——(8)班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高峰,身体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心理上,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来,心理还不成熟,控制情绪能力较弱,心理极不稳定;另外,她们虽然对高中体育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合作意识与团队观念较为薄弱。

  三、 教学具体措施:

  1.利用室内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

  2.利用实践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技术要点,形成运动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体育骨干。

  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课的构思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并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本节课的构思注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余地。

  二、课的设计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喜欢游戏和歌舞等特点。在课的开始设计了“模仿各种动物叫”和“小动物找伙伴”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课中三个内容设计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都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可能。

  (一)前滚翻成蹲撑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观察、尝试、思考、探索、分层次练习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个人才智。(如连续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接前滚翻、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等)并强化运用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跳短绳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和空间,培养了他们自主练习的能力。使他们有更多的创造和发挥余地。(如单、双脚交换跳、双摇跳、双人跳、跑跳、向前、后摇绳臂交叉跳等等)调动了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小小通讯员》游戏时,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引导了学生思考,诱发了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归属课堂,跃跃欲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对游戏中各项动作没做具体要求,只明确取胜的目的是最短时间送到情报。使学生有“标”可奔,劲头就来了。他们积极思维,有单、双脚跳跃“雷区”的,也有大步跨越的;“过铁丝网”更是花样复多,爬、穿、钻、迈四种方法都有;“城门盘查”时,有的跳绳、有的做俯卧撑、有的.做立卧撑、有的做高抬腿跑,各式各样,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是“演员”,学生根据教材要求通过尝试练习、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最后的部分安排了趣味幽默逗笑,放松蹦跳抖腿抖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让学生跳起来,笑起来,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使紧张的肌体得到调节,从而使课堂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以达到体育课的目的任务,为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了体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初中体育课不仅要为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打好基础,还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运动准备小组的重点:

  1、抓好日常体育教学工作。

  (1)抓好体育师德建设。

  (2)特别重视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开展各方面的基本功训练。

  (3)做好备课、听课、听课工作,努力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4)抓好各利益集团的工作。

  2.擅长体育课并重视:

  (1)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2)注重常规管理,严格课堂教学要求。

  (3)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进行思想教育。

  (4)合理安排体育课活动。

  (5)继续加强教师角色转变,增强安全意识。

  3.认真完成中考准备工作。

  4、认真落实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2)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培训和上传。

  三、运动准备小组的工作安排:

  (一)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安全教育,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丰富集体备课形式,实施集体备课。

  利用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注意即时教学讨论;以及相关的班际和兴趣小组活动。

  (二)加强活动课的安全教育,丰富活动课的组织形式。

  1、安全教育:

  树立新的安全教育理念,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向安全教育倾斜,安全教育要在周课中穿插进行。组织体育老师学习各种安全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2.写活动课教案:

  这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指导该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级教育教学的论文评审。争取奖项数量和水平的新突破!

  (三)加强各类队伍的训练管理,抓好课余训练。

  1、运动队应该做到:

  计划、目的、内容、时间、地点。

  2.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

  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永不放弃的精神,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技术,为学校争光。

  (4)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1)体育教师要有自己的模块教案。

  (2)多听讲座,及时解决问题。

  (3)多研究课程:要求有三种研究课程:记录、评论、讨论!

【【精品】体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相关文章:

1.【精品】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2.体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体育教学实习工作计划

4.体育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5.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6.体育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7.【精品】初中体育工作计划三篇

8.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上一篇:月工作计划 下一篇:安全工作计划
【精品】体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1-07-08 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体现“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我部在原有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形成我院特色的体育课程,保证我院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使用权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4、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标准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四、学分:总学分17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教育学及社会实践等课程有34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选修课 总数为40学分。

  五、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三大部分。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必修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程两部分,安排1854学时左右,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类课程领域的相关内容,组合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主项提高课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副项提高课每个学生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而且不能与主项提高课重复。

  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生至少要选修40学分。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至少要选修16学分,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从第二学年开始选择。公共选修课至少要在科学技术类和人文社会类各选修4学分,专业选修课是选修课程中的重点,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主要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才能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合格人才。实践性环节分为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约需16-18周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为了实现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我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和人力、物力资源状况,课程设置就必须满足以下特点:

  1、增大学科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模块”化,必修课程“学科”化,专业选修课程“方向”化,公共选课程“领域”化。

  2、拓展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具体表现为: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

  3、从课程设置的改革入手,促进教学管理体制进入到完全学分制。

  六、相近专业: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xx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暂行规定》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 教学目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

  的选择余地。本学期课堂教学力图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运动参与的目的,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通过篮球模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增强体能,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1)——(8)班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高峰,身体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心理上,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来,心理还不成熟,控制情绪能力较弱,心理极不稳定;另外,她们虽然对高中体育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合作意识与团队观念较为薄弱。

  三、 教学具体措施:

  1.利用室内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

  2.利用实践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技术要点,形成运动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体育骨干。

  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课的构思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并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本节课的构思注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余地。

  二、课的设计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喜欢游戏和歌舞等特点。在课的开始设计了“模仿各种动物叫”和“小动物找伙伴”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课中三个内容设计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都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可能。

  (一)前滚翻成蹲撑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观察、尝试、思考、探索、分层次练习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个人才智。(如连续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接前滚翻、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等)并强化运用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跳短绳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和空间,培养了他们自主练习的能力。使他们有更多的创造和发挥余地。(如单、双脚交换跳、双摇跳、双人跳、跑跳、向前、后摇绳臂交叉跳等等)调动了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小小通讯员》游戏时,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引导了学生思考,诱发了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归属课堂,跃跃欲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对游戏中各项动作没做具体要求,只明确取胜的目的是最短时间送到情报。使学生有“标”可奔,劲头就来了。他们积极思维,有单、双脚跳跃“雷区”的,也有大步跨越的;“过铁丝网”更是花样复多,爬、穿、钻、迈四种方法都有;“城门盘查”时,有的跳绳、有的做俯卧撑、有的.做立卧撑、有的做高抬腿跑,各式各样,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是“演员”,学生根据教材要求通过尝试练习、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做出评价,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最后的部分安排了趣味幽默逗笑,放松蹦跳抖腿抖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让学生跳起来,笑起来,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使紧张的肌体得到调节,从而使课堂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以达到体育课的目的任务,为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了体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初中体育课不仅要为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打好基础,还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运动准备小组的重点:

  1、抓好日常体育教学工作。

  (1)抓好体育师德建设。

  (2)特别重视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开展各方面的基本功训练。

  (3)做好备课、听课、听课工作,努力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4)抓好各利益集团的工作。

  2.擅长体育课并重视:

  (1)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2)注重常规管理,严格课堂教学要求。

  (3)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进行思想教育。

  (4)合理安排体育课活动。

  (5)继续加强教师角色转变,增强安全意识。

  3.认真完成中考准备工作。

  4、认真落实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2)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培训和上传。

  三、运动准备小组的工作安排:

  (一)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安全教育,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丰富集体备课形式,实施集体备课。

  利用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注意即时教学讨论;以及相关的班际和兴趣小组活动。

  (二)加强活动课的安全教育,丰富活动课的组织形式。

  1、安全教育:

  树立新的安全教育理念,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向安全教育倾斜,安全教育要在周课中穿插进行。组织体育老师学习各种安全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2.写活动课教案:

  这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指导该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级教育教学的论文评审。争取奖项数量和水平的新突破!

  (三)加强各类队伍的训练管理,抓好课余训练。

  1、运动队应该做到:

  计划、目的、内容、时间、地点。

  2.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

  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永不放弃的精神,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技术,为学校争光。

  (4)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1)体育教师要有自己的模块教案。

  (2)多听讲座,及时解决问题。

  (3)多研究课程:要求有三种研究课程:记录、评论、讨论!

【【精品】体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相关文章:

1.【精品】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2.体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体育教学实习工作计划

4.体育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5.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6.体育教学学期工作计划

7.【精品】初中体育工作计划三篇

8.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上一篇:月工作计划 下一篇: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