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2024-09-10 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

  为了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营造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育氛围,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结合《莞城中心小学家校委员会章程》及本班具体实际,经本班家校委员会全体委员协商讨论,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宗旨

  团结全班学生家长,密切学校与家庭、家庭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二、完善机构、明确分工

  正、副委员长负责本班家校委员会全面协调工作及与学校、学校家委会的沟通工作,叶婉如协助委员长负责家委会全面协调及财务工作,叶丽华负责完善班级各类信息收集与传达工作,容凯文、邓杰帆负责外出活动的联系与组织工作,班主任负责协助家委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家委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体家委会成员之间协调合作,共同献计献策,并发挥自身优势,为班级家委会的各项工作提供相关资源的支持。

  三、建立家校之间、家长之间沟通网络

  1.通过采集家长信息、整理班级通讯录、建立班级QQ群、班级公共邮箱、完善班级短信平台来增强家校之间、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有资源共分享、有经验共交流、有问题共协商、有困难共解决,形成班级教育的合力。

  2.发挥家委会优势,建立班级联络小组

  家委会每位成员负责联络班级部分家长,确保家长意见、建议及家委会工作等信息上传下达快捷、方便。

  四、组织开展专题教育讲座

  本学期,将发挥家委会优势,通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体育知识讲座、卫生知识讲座等专题教育讲座,拓展教育广度、为学校教育作有益补充,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

  五、组织各种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

  通过组织亲子运动会、参观、旅游等相关亲子活动,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及家长间的沟通,提高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快乐活动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受到教育。活动范围采取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先从家委会活动再到联络小组活动再到全班集体活动。

  六、月工作安排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2

  一、目的

  为了指导家庭教育,坚持经常化、具体化,同时,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沟通学校与社会问的相互了解,确保教育的自律和公正,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帮助学生求学所遇到的困难,特制定本计划。

  二、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会各界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网络,拓展育人的多种渠道,建立多元教育体系。

  三、具体要求:

  1、学期开始时,教师把学校的有关要求、班级及每一学科的计划、目标及活动安排等,印发介绍给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这样既可使计划不断完善,又可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协助和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

  2、建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孩子们(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班队会等)的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教育儿童的方法。

  3、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班主任和家长要共同利用好家、校联系手册,达到共育孩子之目的。

  4、学校、家长委员会要保持经常性联系,每学期召开两次家委会会议沟通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为指导,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工作思路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作用,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积极开展多种活动,扎扎实实地工作,讲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为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言献策。

  三、加强和完善队伍建设

  (一)完善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领头,成立以年级组长、骨干教师、一线班主任、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精心规划。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年级组负责人:xx

  2、成员:xx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力军,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培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个家长,其家庭教育呈现层次、风格、效果迥然相异的特点,其间班主任将担任起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四、具体工作安排

  家庭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维度,是家长在家庭教育(家长学校)中习得家庭教育方法,改进家庭教育手段,提高家庭教育效益。因此,在“家与校”密切交流的过程中,家访、家长会“家校合作”话题显得更为重要,而对其指导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建设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同班主任老师联系,加强家校沟通。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将进一步深化、优化。“创新意识”将进一步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内容实施将进一步彰显超前引导、预防绸缪特性,赋予家庭教育更多新的意义。我校将在校长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办好家庭教育(家长学校),进一步开创家教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让孩子和家长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二、总体目标

  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让家长走进高小,接触教育,了解孩子,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和谐发展,同时也将显示学校崭新的一面。

  三、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施与落实,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

  组员: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四、具体家校共建措施

  1、翼校通,家校联系的一个主要渠道

  校讯通是家校联系最方便、最灵活、最实用的渠道。它可以时时将孩子成长的点滴,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最近的一些变化或进步。让家长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对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好表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对一些不好的行为给予建议并及时地纠正和强化。

  2、定期召开家长会。

  组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一下班中的主要情况。在家长会上教师要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也可让学生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老师和家长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

  3、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

  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作为教师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而家长要认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及特长,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4、开放校长电子信箱

  向家长公开校长的电子信箱,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对于教育教学的想法或是意见及时与校方取得联系。

  5、适度开放教育设施

  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图书室、会议室,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家庭资源共享,加快家校共建的进程。

  6、建立家长驻校制度

  家长驻校办公,要求查看一次校园情况;听教师一节课;和教师谈一次心;和孩子共进一次午餐;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5

  一、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

  1、成立亲子成长共同体

  每个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所在社区、成绩、兴趣爱好等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和家长形成“亲子成长共同体”,亲子成长共同体作为家校合作、亲子合作开展活动的基本组织和平台。每个亲子成长共同体选出一名学生组长和一名家长组长(学生组长可由班团干部或课代表兼),作为该共同体的学生和家长代表及开展活动的组织联系人。

  2、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

  学校成立基于亲子成长共同体的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各班的班主任和各个亲子成长共同体的家长组长组成本班的班级家校合作委员会,班主任为主任;年级部人员和各班家校合作委员会成员组成年级家校合作委员会,年级部主任为主任;学生处、团委、和各年级家校合作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主管副校长为主任。学校、年级和班级通过各级家校合作委员会开展各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

  二、家校合作的方法与途径

  1.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合作育人能力

  通过举办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专家为家长开办讲座等形式,加强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加强合作、提高内力,为充分发挥家校合力奠定坚实基础。

  2.共谋成长规划,共同互助成长

  每学期学校统一组织三次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学期初各班组织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共同体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帮助每一位同学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期成长发展规划。期中考试后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间组织一次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共同总结、评价、调整成长发展规划。期末考试后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间再组织一次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共同总结、评价一学期成长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商定假期学习活动计划。各年级、各班、各共同体可根据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指导社团活动,促进特长发展

  邀请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对口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4.开办家长讲坛,协助学生成长

  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邀请家长为学生开办有关职业介绍、石化科技前沿、法制安全、青春期营养与保健等方面的讲座,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亲子互动与交流。

  5.开展各类竞赛评比

  各班组织开展各共同体之间的各类竞赛评比活动,可以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设立家长奖励基金,对在各类竞赛评比中胜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6.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引领、激励家长积极参与“我为孩子做点事”或“让学校充满家长的爱”等家长志愿者活动,鼓励家长更加积极、深入、广泛的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发挥家校合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需深入思考研讨的问题

  1、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到底能够真正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家校合作不走形式、不摆空架子、不劳民伤财,只求实效和可行。

  2、学生分组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

  3、学生学期成长发展规划的项目、目标、内容和呈现方式。

  4、第一次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流程。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家校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二、总体目标

  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接触教育,了解孩子,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和谐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定期召开家长会。

  组织家长会,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共同帮助学生,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一次。

  2、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

  结合教师联系农户活动,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3、举办学校开放日。

  每月确定一个班级向家长开放,供家长进入班级观摩、听课、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了解子女的学习过程,增进家校联系,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原则上一学期对学校评议一次。

  4、适度开放教育设施。

  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图书室、微机室,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家庭资源共享,加快家校共建的进程。

  5、创建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讲学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各项成果记录装入档案袋,一学期一总结,帮助孩子收录成长中的痕迹。

  6、共同实施教育。

  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邀请家长与学校共同策划、组织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常识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共谋、成果共享,同时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开展文明素养、科学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举行“家校共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广大师生和家长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家校共建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工作。

  2、落实机制,务求实效。

  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学校积极推进工作,定期检查,定期总结,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做到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训“四有”新人为目标。创新家教工作思路,拓展家教活动渠道,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教育志愿者指导服务功能,引领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活动,扩大家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安排

  1、启动、准备阶段

  (1)选取骨干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培训。

  (2)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教师参加“和谐家庭教育工程”的意愿;对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特困家庭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参与对象。

  (3)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广泛开展对家长的培训。

  2、实施、试点阶段

  (1)假期期间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邀请校内外家庭教育专家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骨干教师、骨干家长培训班。

  (2)组织家长开展系列活动,进行多种培训辅导

  ①指导家长上《中华家庭教育网》,提高家教水平。

  ②让家长参加校内活动,共同商讨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③家庭教育咨询电话。为家长留教师或学校电话,为家长释疑解难。

  ④家庭教育宣传。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让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采取三项措施,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其一,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书香家庭”宣传活动。其二,将家长学校办到村委会,让更多的家庭参与,促进家庭教育的更好开展。其三,学校教育走进家庭。积极开展教师家访活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和谐互动。

  3、总结推广实施阶段

  对第一期工作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具体安排:

  (1)在校园开展活动,制定家庭公约;

  (2)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

  三、实施方法

  1、制定工作计划,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方案;

  2、精心组织活动,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从领导到全体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对实施和谐家庭工程的认识,做到思想重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建立制度,明确责任,确保落实;

  3、精心组织,结合实际,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8

  一、创设德育工作站模式

  要落实学校的德育主张,系部德育工作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我校尝试在系德育处和班主任之间成立德育工作站,通过一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管理网络

  德育工作站是系部德育管理的分支机构,主要由系德育处主抓,管理模式为系德育处—站长—班主任—班干部四级管理组织。系德育主任任总站长,年级组长任站长,班主任为成员,班干部为协助员。

  (二)工作站职责

  主要负责本站内德育管理目标的分解、本站班主任业务的培训、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违纪学生处理帮教等系列工作,将学校德育目标和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传达给本站成员并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主要任务是根据系部德育目标和计划,组织系列活动,对重点学生实行跟踪教育,建立家长来访和老师家访档案;指导本站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负责站内各班级常规管理及检查督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学习成才,解答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调节个性成长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处理、纠正,辅助系部德育管理工作。

  (三)工作站总体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能吃苦、能做事、能争优的“三有三能”的'合格学生。

  二、组建德育工作站团队

  德育工作站由年级组成员组成。开学初,系部根据特点互补、以老带新的原则,将教师分配在相应的办公室,发挥每个老师的优势,尽量使团队合作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站长选举办法

  由年级组推荐一名德育经验丰富、有一定威信并且有较强团队意识的老师为站长,经过系德育小组讨论后聘任,任期三年。目前各德育工作站站长都曾经获得过无锡市班主任能手、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无锡市班主任新秀、江阴市班主任能手等德育称号,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科学方法。

  (二)德育工作站运作模式

  开学初,各工作站按照学校和系部德育工作要求,制定本站德育目标和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站长对本站班主任进行指导、培训,定期召开例会,布置阶段性工作,分析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抽查站内班级常规,通过板报表扬或批评。学期末上交德育工作手册,完成各项德育资料整理和汇总工作。

  三、开展德育工作站实践

  (一)以工作站为平台,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既要有满腔热血,又要有先进的理念,只有在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指引下,才能将班级工作做好。组织班主任老师开展德育理念学习,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能力,有助于德育工作上台阶。

  1、工作站内,站长每月组织一次班主任学习,传达学校和系最近的德育管理要求和近期主要工作任务,排好计划,定好负责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开设德育沙龙,与有困惑的班主任一起讨论商议,解决难题,共同提高。

  2、系德育处每周召开站长会议,制定每周德育计划和目标。传达学校每周德育常规要求及相关活动计划,总结上周系德育工作,肯定进步,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系德育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德育论坛,邀请知名班主任介绍班级工作的经验,讨论管理中遇到的困惑;组织部分班主任参加省市级培训。

  4、邀请市级科研专家来系作讲座,提高班主任德育科研水平,鼓励班主任撰写德育案例及论文。共同制定课间操“四位”管理、宿舍“五化”管理、教室“六有”建设等系德育品牌管理方法。

  (二)以工作站为载体,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

  1、组织年级学生大会,特别注重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学生个人行为规范。站长召集本年级学生大会,讲解学校校纪校规、培养模式、评价机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加强班干部及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建设。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更是班级管理的协助者,建设一支有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策略。站长每月组织班干部培训班、团员学习班,让班干部在培训中提高自己的觉悟。

  3、关注后进生,转变后进生。工作站成立帮教小组,每个老师帮教两名后进学生;成立励志班,定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使后进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4、开展常规传统周活动。定期开展“宿舍卫生周”“仪容仪表打理周”“教室文化周”“包干区免检周”等常规活动,通过检查评选出先进,召开表彰大会,颁发流动红旗和奖状,鼓励各班级向优秀班级学习,形成班级之间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三)以德育工作站为依托,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德育工作站在系部指导下,根据主题每月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1、各站开展学习高技能人才演讲比赛,人人学习高技能标兵。从本年级中评选出技能出色的学生,号召每个学生向身边的标兵学习,增强学生学好技能的信心。

  2、借助全国“雷锋月”,以班级为单位成立雷锋组,进社区为孤寡老人做卫生、走向街头宣传交通安全。与江阴日报结对成立“暨阳义工”“义务磨刀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3、开展拓展味运动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要求制作趣味运动会器具,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通过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有助于开展班级各项工作。

  4、开展“内务比赛”“课间操比赛”“晨跑比赛”“晨读比赛”“励志小故事比赛”等,以比赛促常规,进一步规范常规要求。

  (四)以德育工作站为纽带,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及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是实施学校积极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根基。紧密结合家庭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才能使“提优补差”这一举措得到更好落实。

  1、每个工作站每年组织一次家长会,分析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行情及发展趋势,及时将学生近期思想动态和表现等信息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共同教育学生。

  2、成立优秀学生家长委员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新潮奖学金”“十佳青年”“国家奖学金”“系部之星”等评比,并成立优秀学生家长委员会,让家长感受孩子的优异表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3、成立后进生家长委员会。针对平时表现不理想、思想波动较大、屡次不能达到常规要求的个别学生,成立后进生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到校,商议如何共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4、对班级内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统计、汇总,特别是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站长和班主任一起家访,了解情况,对学生关心、引导,结成爱心帮教对子。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重要理念。本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以尊重学生、理解家长、服务学生成长为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增强家校沟通: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确保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学校也能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双方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学业、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发展,协同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营造和谐教育氛围: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家校关系,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氛围。

  三、主要措施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制定家校联系册或APP,定期记录并反馈学生在校和在家表现。

  设立家校热线或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平台,方便家长与学校随时沟通。

  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计划。

  开展家长教育培训

  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授课,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分享成功案例,提供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

  组织家长沙龙,鼓励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育儿难题。

  实施家校共育项目

  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亲子关系。

  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家校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建立家校共育评价机制

  制定家校共育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定期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鼓励家长和学生对家校共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效果。

  对在家校共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相关制度和规定,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家校共育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五、总结与展望

  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通过本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建立起更加紧密、和谐的家校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工作方法和策略,推动家校共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工作计划以“携手并进,共育未来”为核心理念,旨在构建和谐、高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增强家校沟通:建立多渠道、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确保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学校也能获取家庭教育的反馈。

  提升家长教育素养: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促进资源共享:鼓励家庭和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如家长的职业特长、生活经验等,丰富学校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协同解决学生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家校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形成教育合力。

  营造良好教育氛围:通过家校共育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氛围。

  三、主要措施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制定家校联系手册,明确家校沟通的方式、时间和内容。

  设立家校联系热线或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方便家长随时与学校沟通。

  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授课,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让家长分享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方法。

  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运动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实施家校共育项目

  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有特长的家长为学生授课或进行职业体验。

  实施“家校共读一本书”计划,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并分享感悟。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策划和实施,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

  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成长情况,共同分析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挑战。

  鼓励家长记录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为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加强教师家访工作

  鼓励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

  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如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等),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包括沟通机制、反馈机制、评价机制等,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开展。

  加大投入力度:为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强化监督考核: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工作成效。

  五、总结与展望

  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我们将以本工作计划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家校合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1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计划旨在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积极、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二、工作目标

  增强家校沟通:建立定期、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确保双方信息畅通无阻。

  提升家长教育素养: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品德、身心健康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成长。

  构建家校共育文化:营造家校相互尊重、理解、支持的良好氛围,形成共同的教育愿景。

  三、主要措施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制定家校联系手册,明确家校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实施定期家访和电话访问制度,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反馈学生在校情况。

  设立家校联系热线或微信/QQ群,方便家长随时咨询和反馈问题。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进行专题讲座。

  组织家长经验交流会,分享育儿心得,增进彼此了解。

  发放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提供科学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实施家校合作项目

  开展“亲子阅读”、“家庭劳动日”等家校共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听课、评课、志愿服务等。

  共同举办校园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展示学生风采,增进家校互动。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习状况,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

  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家校携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等活动。

  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家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和支持。

  构建家校共育评价机制

  建立家校共育评价体系,对家校合作成效进行定期评估。

  收集家长、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家校共育工作。

  对表现突出的家长和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家校共育的积极性。

  四、时间安排与责任分工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家校共育的各项活动。

  责任分工: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班级及家长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五、总结与展望

  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家校共育工作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2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旨在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一份家校共育工作计划的示例,结合当前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工作机制、提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推进家校共育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职责和任务分工,优化家校沟通渠道,共同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构建家校共育新格局: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教师家长全员参与、覆盖所有家庭、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家校共育工作新格局。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品德养成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1. 成立家长委员会

  构建体系: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

  明确职责:家长委员会成员应积极参与学校办学方向、教育理念、教育提质等方面的讨论,为学校建言献策。

  2. 创建家长学校

  定期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等分享教育经验,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

  课程化建设:探索家长学校教育课程化建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家长教育课程体系。

  3. 开展家访活动

  制定计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家访计划,确保每学年至少一次实地入户走访。

  反馈交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等,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

  4. 定期举办家长会

  组织活动: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家长会、开放日或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

  加强沟通: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家长陪餐、家长听课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沟通联系。

  5. 推进亲子活动

  活动设计:积极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亲子劳动课”“亲子研学旅行”等活动。

  增进感情:培养感情、增进亲情,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懂得感恩、学会报恩。

  6. 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

  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平台,配合教育科学建设家校共育专栏、优化平台设计、畅通交流渠道。

  线上互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线上交流互动,充分发挥线上育人的功能。

  7.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拓展资源:挖掘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推进家校共育建设。

  合作交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合作交流,充实家长教育资源,丰富家长教育活动。

  四、工作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校共育格局。

  提供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家校共育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和网上家校平台建设等。

  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报刊、电视、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家庭教育正确观念和家校共育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3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目标设定:

  增强沟通:建立并维护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资源共享: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协同教育:在学生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实现家校协同,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能力: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参与教育的'能力,成为孩子成长的坚实后盾。

  二、主要措施

  1.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家长会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家校联系册/微信群/APP: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家校日常沟通渠道,及时分享学生动态,解答家长疑问。

  家访制度: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增强家校互信。

  2.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经验分享会:组织优秀家长分享育儿心得,促进家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亲子活动:举办亲子阅读、运动会、才艺展示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3. 协同推进学生发展

  学业辅导: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学业支持和辅导。

  品德教育:家校共同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如志愿服务、感恩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4. 资源整合与利用

  家校资源共享:鼓励家长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如专业讲座、实践基地等。

  社区合作: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三、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工作制度,如家校沟通制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等。

  经费保障:合理安排家校共育工作经费,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评估与反馈:定期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评估,收集家长、学生、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工作方案。

  四、总结与展望

  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上述工作计划,我们期待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有效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更加高效的家校共育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4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注重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工作目标

  增强家校沟通:建立和完善家校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和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品德修养等多方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家校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三、主要措施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设立家校联系簿或微信群、QQ群等通讯平台,定期记录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及时交流信息。

  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实施家访制度,教师定期或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开展家长教育培训

  组织家长学校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

  发放家庭教育宣传资料,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听课、评课、参与班级管理等。

  实施个性化教育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家校共同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需求。

  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困难解决。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培养,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建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构建家校合作文化

  倡导家校合作文化,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定期举办家校合作成果展示活动,表彰优秀家长和家校合作典型案例。

  加强家校之间的互访和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

  四、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制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

  宣传动员阶段:通过家长会、学校网站等渠道宣传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动员家长积极参与。

  实施阶段:按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总结评估阶段: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提供经费保障: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师进行家校共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家校共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家长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15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家校携手并进”的原则,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增强家校沟通:建立定期、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确保双方信息畅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与家庭的表现及需求。

  共享教育资源:整合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和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协同育人:家校共同制定学生成长计划,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协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提升家长参与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和参与感。

  三、主要措施

  1.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家校联系手册:每学期初发放,记录学生日常表现、作业情况、教师评语及家长反馈。

  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学生成长情况,讨论教育问题,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微信群/APP: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沟通微信群或使用学校专属APP,实现即时沟通。

  2.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亲子阅读: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亲子关系。

  家长进课堂: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校授课,丰富课程内容,增进家校联系。

  社会实践:组织家庭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

  学生成长档案: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习、品德、身心等方面的成长轨迹。

  家校共商: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定期召开家校共商会议,共同制定和调整成长计划。

  4. 加强家长教育培训

  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分享交流会:组织家长之间的分享交流会,分享育儿经验,相互学习借鉴。

  5. 强化家校合作机制

  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和校领导组成,负责家校共育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定期评估与反馈: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家长、学生、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工作方案。

  四、总结与展望

  家校共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我们期望能够建立起更加紧密、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努力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家校共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的方案04-11

家校联动共育机制方案11-15

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案04-11

家校共育工作总结08-26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06-01

家校共育的方案(通用14篇)03-15

学校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计划03-27

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案(精选10篇)04-25

家园共育工作计划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