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派工作简报

2023-01-30 工作简报

  站在2016年年初,回望2015年村级“三个全覆盖”走过的路,三个关键词尤为闪亮:群众满意度、关注弱势群众和“四大乡村”建设。以下是由CNrencai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干部下派工作简报内容摘录,欢迎大家阅读赏析。

  关键词一:群众满意度——精准聚焦,持续发力

  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目标是明确且唯一的:让百姓说好,让群众满意。这既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的落脚点。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务必提高群众满意度,像一把悬顶之剑,让下派干部不敢有须臾的放松和懈怠。

  一入村,市粮食局驻太平镇李集村第一书记黄习锋就开始了深入细致的入户走访。当走到90多岁的周奶奶家时,看到周奶奶的手被一片硬纸包着,上面系着一根毛线,便问周奶奶怎么了。老人家告诉她说刚才不小心被凳子挤破了,随便一缠就包上了。了解到周奶奶并不是嫌卫生室远,而是考虑钱的问题时,黄习锋没有再继续入户,专门到卫生室买了创可贴、棉棒、碘伏送到周奶奶家中,并帮周奶奶蘸上碘伏处理好伤口,再将创可贴小心地贴上,感动的老人家不知说什么好……

  早晨起床后,市住建局驻香城镇茶沟村第一书记孔祥柱发现,紧邻村委的王大娘担着两个水桶前来村委取水,连忙问什么情况。王大娘说天气冷,水泵不上水了。孔祥柱赶紧接了两桶水帮忙送到家里。然后帮忙检查水泵,发现大娘家的水泵用棉花包得严严实实,打开水泵上的注水口,发现水泵内的水没冻,而地面到水泵的那段水管没有包。孔祥柱猜想可能是这段水管冻了,提了一壶热水,浇上去后,开机一试,水上来了。刚要回去,王大娘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炝锅面……

  磅礴大雨中,济宁市大人办公室驻看庄镇看庄村第一书记撑着伞去查看群众即将改造的危房。罕见大雪降临,市委宣传部驻凫山街道后庙社区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同志,清雪扫路,确保路路畅通。“三秋”时节,市委办公室驻石墙镇东坡村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少劳力的困难户收运玉米、播种小麦。孩子无法上学,郭里镇西郭村驻村干部、联村民警联手帮助唐凡龙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下派干部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有的只是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细小琐事,恰恰正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人心的爱的海洋。近年来,我市持续高度重视群众满意度工作,村级“三个全覆盖”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平台”之一,无论是任务设计,还是从督导考核,全部围绕群众满意度展开。特别是2015年度,精准聚焦满意度这条主线,持续进行发力,坚持“入户走访座谈”不动摇,坚持“及时解难帮困”不动摇,坚持“持续改善民生”不动摇,群众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年各级下派干部共计走访群众100多万户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万多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近6000件。

  关键词二:关注弱势群众——守住底线,补齐短板

  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市1万多户的贫困户是需要补齐的“短板”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逐步增多,如何对这些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服务,这是我市“三农”工作的底线……“补齐短板”、“守住底线”是市委市政府设计实施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的初衷之一。广大下派干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入手,着力攻坚克难,不断织就织密社会保障网,尽最大努力关注弱势群众。

  太平镇前韩村村民刘祥荣一家是精准贫扶贫户,家庭成员6人,患病的就有4人,家庭无劳力。2015 年5月,刘祥荣脑血栓病复发,市招商局驻村第一书记贾恩灿积极倡议,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共捐款1700余元进行帮扶,同时帮助争取了大病救助政策。刘祥荣的女儿刘俊凤,患精神病20多年,贾恩灿积极联系邹城市精神病医院,为刘俊凤争取到免费治疗机会。经过三个月的全面治疗,去年10月29日出院后,刘俊凤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为帮助这个家庭真正走出困境,贾恩灿召集村“两委”商议,为还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刘祥荣的儿子刘俊峰安排了村卫生保洁员的工作,这样这个家庭每年能有近万元的收入……

  村里留守儿童比较多,市妇联驻峄山镇巩一村第一书记孙丽娜招募了“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这些孩子们结成爱心对子。这些爸爸、妈妈们不仅为孩子们送来了500元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而且还经常和孩子们通电话、周末带着孩子们到家里去做客、假期带着他们去旅游。炎炎夏日,市体育局驻张庄镇黑港村第一书记为村里9位空巢老人送来了电风扇。寒冷的冬天,市统计局驻峄山镇涝滩村第一书记为7户空巢老人、市交运局驻郭里镇屈北村第一书记为9户精准扶贫户分别送来了“暖心煤”。儿童节来临,市新闻中心驻北宿镇后万村第一书记为孩子们送来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并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中秋节到了,市民政局驻张庄镇西卞村第一书记组织“依然有爱”爱心团队与空巢老人共度中秋。九九重阳节,钢山街道驻鸿景雅苑社区工作组组织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群众家庭发生变故,凫山街道三里营社区民生代办员吴淑琴辗转多次,帮助老人张广柱给他的孙女办理了孤儿救助政策……

  2015年,我市围绕关注弱势群众相继开展多项主题活动。从7月起,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暨强化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活动;8月份,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与市文明办联合举办了“儒润邹城、公益众筹”暨大学助跑助学金发放活动;12月份,开展走访慰问精准贫户活动,等等。截至目前,累计走访慰问留守儿童3380户、空巢老人5080户、精准扶贫户10538户,救助困难学生120多人,协调各类帮扶救助资金300多万元。

  关键词三:“四大乡村”建设——因村制宜,统筹推进

  “村级‘三个全覆盖’是农村工作的统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题,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农村稳定的基石。”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的定位,决定了它不是单项工作,而是系统工程,决定了它内涵的丰富以及外延的宽广,决定了下派干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城前镇西康王村的电路老旧,一遇到用电高峰,电闸就断,更有甚者,一些村民家里的电路经常打火,非常危险。市国土局第一书记田峰意识到,电路改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于是,他积极联系市供电公司,想方设法为西康王村改造了电路。此外,田峰还多方协调资金63万元,建设了一处集办公、医疗、超市、党员活动室及图书屋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协调资金,搞好绿化美化,实施自来水、小农水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申请土地挂钩置换项目,大力推进旧村改造……现如今,西康王村的老百姓生活在像画一样美丽的村庄里,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持续攀升。81岁高龄的武永英老人,双目失明,行动不便,拉着田锋的手不放松,嘴里不断地说着:“虽然我眼不好,也不出门,但是村里的变化我都知道,孩子们今天给我说修路了,明天给我说改电了,俺村能有今天,俺从心里感谢你们,感谢咱们党和政府啊!”

  田黄镇林丰村村民孔祥苓种的花椒树被镇里美丽乡村施工队推倒了。这棵花椒树是孔祥苓结婚时栽的,每年能给她带了200多元的收益。花椒树被推倒,孔祥苓心疼的不得了,非得让村里赔偿2万不可。市卫计局驻村第一书记周长青亲自到孔祥苓家,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承诺将花椒树移栽到村里的小广场上。孔祥苓没想到驻村干部能亲自到他们家,还这么耐心地解释,气消了,“一颗花椒树”的矛盾也就化解了。

  市委组织部驻千泉街道九里涧村第一书记帮助村里改造村级活动场所,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市委老干部局驻中心店镇路庄村第一书记帮助包驻村庄建立土地流转托管中心,扩大花卉、苗木及精品水果栽植面积近300亩。市农业局驻大束镇钓鱼台村第一书记协调太阳能路灯12盏,照亮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市房管局驻唐村镇包庄村第一书记组建了广场舞队伍,吸引了邹县电厂的发烧友前来参加……

  这一年,下派干部们干的都是滚石上山的硬活。全面参与村级管理“六规范”,监督指导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全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设施,引导发展致富项目,全力推进“富裕乡村”建设;协助抓好绿化美化等工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 建设;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与文化局、体育局联合举办农民广场舞大赛,与市电视台联合主办“农民趣味运动会”,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推进“和谐乡村”建设。工作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四大任务”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一年的时间,共协调各类资金1661万元,到位物质折合资金1237万元;帮助所驻村新上种养殖项目500多个,协调引进工副业项目180个;共硬化路面900余公里,打井488眼,修建桥涵近1000座,新安装健身器材414套,开展义诊活动209次。

  • 相关推荐

【干部下派工作简报】相关文章:

下派驻村工作简报范文05-19

干部下派工作的通讯稿05-24

关于2015年下派工作简报第36期05-31

干部扶贫工作简报06-27

驻村干部工作简报05-19

下派村官述职报告06-26

赴福建省考察学习下派驻村干部的有关情况报告05-17

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简报06-17

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简报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