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2021-11-15 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活动方案制定工作,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1

  为进一步贯彻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Xx教育局《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全面推进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Xx二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基本内容

  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Xx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对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弘扬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进行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今天建设21世纪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学习莒文化。

  研究和学习莒文化,Xx二中编写了一整套莒地史话的校本教材,可以作为研究莒文化的依据。包括莒地历史上著名人物、莒地的风俗人情、历史遗迹等,当然还包括文化遗存,如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

  五、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莒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践行活动。(历史教研组负责组织)

  (1)计划在11月20日举行莒文化研讨会,邀请莒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举行报告会报告会。

  (2)平时加强莒文化校本课程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介绍莒文化,每两周利用其中一节班会时间诵读、学习莒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学习。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研组负责组织)

  (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包括莒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

  (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

  (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进行宣传、介绍,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在学生中介绍Xx地方戏—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礼仪演讲比赛活动,时间大约11月中旬,通过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1)我校大力开展艺体活动,弘扬武术,强身健体,还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硬软笔书法、剪纸、地方戏—周姑子戏、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六、保障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

  首先,莒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进校园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体来讲,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是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可以养成良好品德,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三是可以指导人生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对后人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教育和导向功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包容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在校园文化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使师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勤劳善良勇敢等优秀民族精神,有利于学生以史为鉴、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在校园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和“滴水穿石”的力量。第四,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及教师的人格塑造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重义轻利、天人合一、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重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料,是校园德育建设的丰硕资源。传统文化中完备的德育内容和理论,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都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第四、开展教研活动

  各学校要把学习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原文理解有歧义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使国学教育更加符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

  第五、拓宽活动渠道

  我校要围绕学习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校园剧、辩论、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

  四、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五、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

  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3、远期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XX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

  (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

  (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主要内容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3、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

  5、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6、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

  7、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9月)

  1、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

  (二)创建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

  各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初中部开始诵读《弟子规》,高中一年级开始诵读《大学》、《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孟子》、《诗经》等,至中学毕业完成。

  2、校本课程开发:20XX年9月以前完成《〈弟子规〉讲解》、《蒙学旨要》校本课程的开发;20XX年底以前完成《国学纲领》这一校本教材的编写。

  3、校园文化建设:20XX底年以前完成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大理石贴壁,设立孔子塑像,校园宣传栏、班级壁报文化凸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全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4、教师队伍建设:20XX年以前,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出3—5名校、县级师德典型及以人文性教学为特色的名师。

  5、学科渗透:20XX年以前,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学科,具体细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方法及目标。

  6、20XX年9月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化学生及教师评价方案并进行实验运作;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模式。

  7、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

  (三)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创建结束,申报验收,推广成果。

  八、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九、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研究室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德育处、团委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1.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2.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通用6篇)

4.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文

5.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文

6.2016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7.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8.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上一篇:乡镇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 下一篇:校园安全工作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2021-11-15 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活动方案制定工作,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1

  为进一步贯彻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Xx教育局《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全面推进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Xx二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基本内容

  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Xx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对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弘扬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进行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今天建设21世纪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学习莒文化。

  研究和学习莒文化,Xx二中编写了一整套莒地史话的校本教材,可以作为研究莒文化的依据。包括莒地历史上著名人物、莒地的风俗人情、历史遗迹等,当然还包括文化遗存,如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

  五、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莒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践行活动。(历史教研组负责组织)

  (1)计划在11月20日举行莒文化研讨会,邀请莒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举行报告会报告会。

  (2)平时加强莒文化校本课程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介绍莒文化,每两周利用其中一节班会时间诵读、学习莒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学习。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研组负责组织)

  (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包括莒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

  (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

  (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进行宣传、介绍,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在学生中介绍Xx地方戏—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礼仪演讲比赛活动,时间大约11月中旬,通过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1)我校大力开展艺体活动,弘扬武术,强身健体,还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硬软笔书法、剪纸、地方戏—周姑子戏、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六、保障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

  首先,莒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进校园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体来讲,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是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可以养成良好品德,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三是可以指导人生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对后人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教育和导向功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包容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在校园文化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使师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勤劳善良勇敢等优秀民族精神,有利于学生以史为鉴、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在校园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和“滴水穿石”的力量。第四,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及教师的人格塑造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重义轻利、天人合一、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重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料,是校园德育建设的丰硕资源。传统文化中完备的德育内容和理论,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都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第四、开展教研活动

  各学校要把学习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原文理解有歧义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使国学教育更加符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

  第五、拓宽活动渠道

  我校要围绕学习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校园剧、辩论、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

  四、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五、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

  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3、远期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XX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

  (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

  (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主要内容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3、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

  5、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6、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

  7、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9月)

  1、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

  (二)创建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

  各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初中部开始诵读《弟子规》,高中一年级开始诵读《大学》、《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孟子》、《诗经》等,至中学毕业完成。

  2、校本课程开发:20XX年9月以前完成《〈弟子规〉讲解》、《蒙学旨要》校本课程的开发;20XX年底以前完成《国学纲领》这一校本教材的编写。

  3、校园文化建设:20XX底年以前完成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大理石贴壁,设立孔子塑像,校园宣传栏、班级壁报文化凸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全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4、教师队伍建设:20XX年以前,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出3—5名校、县级师德典型及以人文性教学为特色的名师。

  5、学科渗透:20XX年以前,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学科,具体细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方法及目标。

  6、20XX年9月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化学生及教师评价方案并进行实验运作;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模式。

  7、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

  (三)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创建结束,申报验收,推广成果。

  八、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九、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研究室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德育处、团委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1.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2.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范文

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范文(通用6篇)

4.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文

5.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文

6.2016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7.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8.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上一篇:乡镇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 下一篇:校园安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