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教师学习市区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将运河路南段、大桥道东段,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四、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动。
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以切实强化、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切实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坚持“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大教育、大德育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主动争取社会、家庭的通力协作,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合力,开创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活动地点: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活动时间:
节假日、劳动课
四、参加人员:
学校师生
五、活动形式:
以组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领轮流开展活动。
六、活动内容:
1、劳技课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劳动教育。
2、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3、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体验。
4、家庭劳动深化。
七、活动要求:
1、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各班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等,认真落实,使劳动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劳动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各班也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3、点面结合,注重实效。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重点做好劳动实践活动,兼顾面上的工作,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全面参与。活动一定要围绕当地的实际需要展开,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加强教育,注意安全。在活动之前,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充分了解劳动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其自觉遵守活动守则,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重点:
1、结合语文、综合实践、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劳动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三、具体措施:
1、利用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卫生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效果,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以计算机课堂为主阵地,使计算机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3、开展“争当小实验家”科学小组活动,成立综合实践组、科学组、环教组、手工组等,组织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双周一次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4、结合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四)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五)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六)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七)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八)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九)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田野调查等有机结合起来。
(十)统筹成果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开展职业体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须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统筹领导。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责任部门。加强县级统筹,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型服务性劳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各地要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由主管部门在部门的购买服务目录中进行细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劳动教育服务。
(十三)加强师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与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十四)加强资源开发。
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劳动体验教育。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术实践教室,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确认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城镇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涉农涉工高校、职业院校要优化教学实验农场和教学实训中心教育教学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学开设劳动体验营。启动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和高校实验区创建工作。
(十五)加强安全保障。
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劳动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劳动意识。强化劳动实践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完善校方责任险和无过失责任险,探索开发与学生劳动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六)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对市(州)、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并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6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根据《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寒假劳动教育指导建议》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把我校创建成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胜利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教导处各学x主任、一至六年级班主任
二、坚持基本原则,发挥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教育活动
1、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学习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利用这个寒假学会1-2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2、协助家务劳动,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学生结合疫情期间的特点,协助家长开展家务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防疫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好孝老、敬亲、爱老等活动。
3、开展兴趣劳作,体会劳动乐趣,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兴趣劳动,创作各种手工作品,促进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能力,体会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技能。
4、利用家访,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劳动成果展示,评选劳动达人
1、确立学生劳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把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通过撰写劳动叙事作文,制作手工作品,拍摄劳动实践照片、小视频等方式展示交流劳动教育成果。
2、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评选班级“劳动之星”“家务劳动小达人”、“手工达人”“种植小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全校进行展示评选出学校的“劳动小能人”。
3、把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班级(劳动)管理情况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有效增强老师们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上交形式:
每个班级每月制作两篇劳动美篇,在1月31日和2月22日分别以组为单位上传,开学后上交美篇文本。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7
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想摆脱困境,你就去劳动;想创造未来,你就去劳动;想寻找快乐,你就去劳动;想实现梦想,你就去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显了劳动的光荣。因此,“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便成为我校这次“5.1”假期体验活动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快乐实践。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时间:x月x日之前)
高年级(5—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9
一、指导思想
以相关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将劳动教育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从“自我服务”“班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为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建立劳动教育机制
(一)学校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本班计划、具体落实。
(二)注重学科XX,科任教师根据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三、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一)自己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仪器;取营养餐、发放、收取营养餐垃圾工作;日常垃圾分类,宿舍个人内务整齐有序等;普及环境美化知识,让学生认领班级花盆绿植并进行养护,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劳动课教师进行细化分工,有劳动人员、监督人员,记录人员、量化人员等,本周之内完成班级分工表。
(二)班级劳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劳动小组,做好每天两次早晨、中午打扫环境区和教室卫生工作,组长负责卫生区的打扫与维护,确保班级、卫生区卫生干净。班主任亲自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学生将平日学会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班级值日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三)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一是走读生,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住宿生利用周六日、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三是每学年利用五一,十一假期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学期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个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如在低段独立完成买家庭日用品任务、学会正确扫地、叠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顿饭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
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形成班级劳动教育课程。
(四)公益活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学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每年寒暑假,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的智慧与文化,让家长对活动进行及时反馈。
四、宣传评价
每月底,劳动教师要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上交学校;学期末每个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几项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择优上交学校。
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同时,应教育他们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光荣,不能轻视体力劳动。让孩子在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0
我们学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活动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二、实施过程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4)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5)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6)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7)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4.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课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安排了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教育两方面内容。本学期的劳动教育主题是“变废为宝”。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资源的循环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刻不容缓。“废物利用”就是保护环境的好方法之一,让我们发现身边许多的宝。一点巧思、一份创意、一些实践就能给那些随处可见、平凡无奇的废品赋予新的生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收集废弃物品的过程中,知道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品可以有不同的作用,从而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环保意识深入儿童幼小的心灵。
三、学生评价工作安排
(一)考察与探究的'评价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创造和实践,激励和维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重视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和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来改进学习。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评价结果也不宜给出数值成绩。
③重视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自参与探索性活动、开展人际交往,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的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如学生是否认真参加课题组每一次活动、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准时完成学习计划、不怕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②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合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校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③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如是否敢于提出问题,以独特和新颖的方式着手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善于观察记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资料、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3)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多元评价,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甚至可以以学生为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比较常见的有:
①学习过程档案。这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档案记录,可以记录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内容和行为表现;可以包括观察日志、讨论过程、访谈记录、探究计划和结论,收集到的资料、作品;还可以包括自己的感想、别人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学习过程档案能比较充分的体现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展示个人独特的风格。档案材料的积累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和满足感,并为师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反思提供依据。
②展示与交流。展示和交流可以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它要求学生在别人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的表演,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在展示与交流中,学生也能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展示和交流可以采用学生的绘画、制作、文章展示,以及口头演说、讨论会等多种方式。
(二)设计与制作学习活动评价1.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与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考核的结果应当计入学生素质报告单,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2.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心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
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样式。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接棒人,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水平,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以实践为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基本生活劳动技能。
2、激发劳动热情,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尊崇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三、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X
四、劳动教育机制
1、学校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年级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年级劳动方案。
2、注重学科浸入,科任教师根据语文、数学、道德与法制、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五、活动原则
实践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快乐原则
六、主要内容
(―)教学
活动形式:召开班会课(道德与法治课)
主讲人:班主任
活动内容:班主任利用线上班会课(道德与法治课)时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上一节劳动教育课。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二)实践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1、每位学生每天至少完成自己所在年级段家务劳动。
2、每天结束家务劳动后,学生要主动向父母汇报完成的情况与心得体会,家长耐心听取并应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及时反馈。
3、每位学生要以每周填写一张“家务劳动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进行活动记载(如家中没有打印设备,可自制表格),每周要进行自我小结,家长要对孩子一周的家务劳动情况进行积极客观的评价,形成良好互动。
(三)各年级劳动建议
—年级
(1)会正确佩戴口罩及处理。
(2)学洗袜子、红领巾等小件衣物。
(3)学习用扫把扫地,倒垃圾等。会将垃圾分类。
(4)学习叠衣服、裤子、袜子等。
(5)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瞒干净桌子。
(6)学习择菜,会洗水果。
(7)会收拾自己的书桌,会分类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
(8)当客人来访时,学会招待客人。
(9)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并会将洗手台和地面上的水渍擦干。
(10)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捶捶背、揉揉肩等。
二年级
(1)会正确佩戴口罩及处理。
(2)学习用拖把拖地,练习把地拖得又快又干净。会把垃圾分类处
理。
(3)学习清洗简单的小衣物如帽子、自己的小内裤。
(4)坚持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坚持饭后收拾、擦桌子、并学
习洗碗筷。
(5)学会分辨蔬菜的好坏,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会洗叶菜类及根茎花果类的蔬菜。
(6)学会拌一个凉菜。
(7)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8)坚持自己的'衣裤自己叠放,学会叠被子。
(9)学习系鞋带。
(10)种一盆花,并进行照料。三年级
(1)会正确佩戴口罩及处理,会消毒通风。
(2)会用洗衣机洗衣服,脏衣服会按颜色分类清洗。
(3)学会叠衣物并将洗好的衣物分类摆放或分给家人。
(4)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擦桌子、洗碗筷。
(5)会刷洗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皮鞋。
(6)会用针线缝扣子。
(7)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炒简单的菜。
(8)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9)会种植花草、养护小动物。
(10)自制分类垃圾桶,分类处理垃圾。四年级
(1)会正确佩戴口罩及处理,会消毒通风,会自测体温。
(2)自己种植一种植物或为家里的花草、植物修剪整理。
(3)学习简单编织,缝制沙包、香包,有条件的学习剪纸、篆刻等技艺。
(4)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5)坚持每天帮家人洗一次碗。
(6)帮家长买菜、购物。独立当家一天。
(7)能自己洗头发。
(8)用包装纸等包装礼物、制作书皮等。
(9)会预备饭菜(洗菜、摘菜、简单切菜、切熟食
(10)学会简单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制作有造型的冷拼盘、煮面、煮饺子等。
五年级
(1)会正确佩戴口罩及处理,会消毒通风,会自测体温,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
(2)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打扫卫生间。会刷洗马桶。
(3)坚持每天帮家人盛饭,饭后一起收拾桌子。
(4)学会整理换季衣服。
(5)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
(6)新学烧两个菜。学会制作简单面食。
(7)为家人准备一次早餐。
(8)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创意、小发明、小制作等本现新意。
(9)能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六年级
(1)会正确佩戴口罩及处理,会消毒通风,会自测体温,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
(2)会用常见的洗涤用品和洗涤常识,选择合适的方式清洗自己的衣物、刷洗旅游鞋、会换床单被罩。
(3)整理自己的房间、定期清理衣柜和写字台、能确定并拣择出不再使用的物品请父母进行处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与收纳的好习惯。
(3)能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4)每天能主动洗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5)能掌握简单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能主动为家里的花草、植物等浇水、修剪,了解农作物及植物的特点。
(6)坚持每天洗碗及清理灶台。
(7)新学烧两个菜,并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8)学会制作简单面食。
(9)为家人准备一次早餐。
七、活动要求:
1、各部门、各年级根据学校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位。
2、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生物课等时间,动员、指导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尊崇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感情。
3、德育处、团委、年级、班主任要动员、倡导多种形式开展班级劳动课、劳动周、社区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营造人人参与、热爱劳动的氛围,提升劳动技能,构建劳动网络。
4、各相关部门、班主任、教师做好活动影像、文字材料的收集,及时分享。
八、评价与奖励
1、日常劳动卫生与“无尘教室”活动结合,纳入常规先进班评比。
2、评选”劳动之星"、”劳动小能手”、优秀劳动班集体,成绩纳入常规先进班评比。
3、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教育总结会,统表彰相关教职工及学生,有关结果通过学校公众号、校报、学校宣传栏等途径展示。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XX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实践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劳动教育管理,加强师生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各年级组长。下设劳动教育工作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业务指导、考核、活动管理等工作。
组织各班主任学习市、县相关劳动教育的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校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由政教处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七年级开设每周一节劳技课,确保做到七年级学生劳动教材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技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我校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校区及绿化区,每天都要保持校园内干净整洁,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二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日常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每天卫生打扫,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校园周边街道、义务柩树、动车站及周边社区劳动服务等社会公益性劳动,将动车站至五中校门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特别在寒、暑假致家长一封信或致全体学生一封信中,要求学生在假期经常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通过家长会、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3
一、指导思想: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通过“爱劳动,庆五一”系列活动让对“五一”劳动节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教育幼儿从小热爱劳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能为他人、为集体,从而萌发幼儿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具体安排:
1、时间:20xx年4月23日——28日
2、地点:各班
3、参加对象:全体教师和幼儿
4、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教师
5、活动内容:
活动:
1、初步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回忆生活中的经验,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知道他们的辛苦。
2、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如:收拾玩具物品,拿拖鞋,倒垃圾等。
3、结合“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组织一节专门的谈话活动。
活动:
1、加深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2、为班级做一件事情,如:整理图书玩具,抹桌椅,浇花等。
3、手工制作“美丽的花”组织幼儿将自制花朵送给的劳动者,并说一声的话。
活动:
1、幼儿自己能清楚的讲述“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2、为幼儿园做一件事情,如:幼儿园公共场所捡垃圾,擦洗墙壁瓷砖、楼梯扶手、门、窗台等(的`场所)。
3、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了解不同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奉献。父母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三、注意事项:
1、各班活动前根据方案要求写出活动设计(五大领域任选一门)并在周中予以具体安排落实。
2、活动期间组织有序,注意幼儿的安全。
3、节日过后,回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以及自己做了的事情。
4、各班活动结束后把本次“爱劳动,庆五一”主题活动以的形式上交保教处。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4
根据省市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淄川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通知》要求,我校设立“劳动月”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学校劳动育人特色体系。特制定淄川区实验小学松龄路分校“劳动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在学校日常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每个年级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积极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劳动。通过一系列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思想引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发挥以劳树德的功能,塑造和涵养学生社会主义劳动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强化有机融入。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确保开齐、开足,倡导整合学科资源,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三)注重实践体验。定期举行“劳动教育月”活动。通过家庭劳动实践,常态化校园劳动,校内外劳动基地实践,日常生活技能比拼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劳动美”“劳动光荣”的劳动氛围。
(四)坚持科学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如低年级的学生,宜通过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启蒙劳动意识;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家务劳动、种植等生产活动,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劳动技能。
三、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31日
四、实施策略
(一)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学校因地制宜构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劳动课程,选择搞卫生、除草、清理街道等简明扼要的安全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劳动活动。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劳动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及长辈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比如低年级开展以自理为主的劳动,中年级开展以家务为主的劳动,高年级开展有一定技巧的劳动。
(二)劳动过程要让学生出力流汗,磨练意志
劳动教育不仅要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规定,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要让学生真劳动,在参与过程中有真正的劳动体验,只有让学生出力流汗,让学生体验劳其筋骨并空乏其身,然后才能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不易,才能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劳动实践中要给每个学生安排和分配一定量的任务,将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劳动考核的指标,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以日常管理为切入点,室内外分担区要求早午晚三次清扫并随时维护。在劳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更加懂得了尊重劳动成果、保护环境的重要;同时加强劳动服务检查和评比,每周评比流动红旗,形成班班争夺“流动红旗”的局面,人人争做服务小标兵的良好氛围。
(三)劳动教育要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劳动教育要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学科,达到五育并举,全面落实,而且还要融入家庭和社会,做到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教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对全学期的劳动实践做出具体安排。利用黑板报、升旗仪式、学校公众号等各种载体,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宣传,结合校情编撰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读本。
(四)劳动教育的评价要注重多元化、多样化
劳动教育的评价要注重多元化、多样化,用评价促进劳动教育走深走实,用劳动评价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学生心中的价值追求和行为的判断标准。学校要注重劳动的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将参与劳动过程、体验和评价及时进行记录,家校共建确保记录真实可靠。劳动评价方式除了常规评价外,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的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评选劳动之星、劳动能手等方式进行。
(五)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学习氛围
为更好地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计划。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热爱劳动的经典故事,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还可以在校园范围内做好教学宣传工作,组织各班级学生了解、学习,以此形成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劳动教育的力量,鼓舞学生养成积极进取、不惧艰难的品质。
(六)以身作则,树立劳动榜样
学校要及时对近期在劳动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不同,因此在教学规划中要正确地看待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布置相关的劳动作业。在劳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师还要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出发进行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教学价值,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品德,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质,以便有效地将劳动教育与知识理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5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步伐,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具有X劳动教育新生态。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遵循教育规律。综合考虑学生学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和时间。加强学生劳动体验,以体力劳动为主,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四)强化综合实施。加强部门协调,统筹推进,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校园及周边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社区、行业、企业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三、总体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到2023年,用3年时间,统筹多样
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具有xx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打造渭北葡萄产业园、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瑞梦印务厂区、经开区部分企业等一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先进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一批区级劳动教育骨干教师,评选60名区级劳动教育教学能手,表彰1000名区级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素养纳入学生发展评价之中,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在范围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常态化的浓厚氛围。
四、工作任务
不断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地方特色,从内容上拓展小、初、高三个阶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在学科中有机**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打造互通立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互通立体劳动课程体系
1.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根据《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齐开好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课程。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系统研究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在中小学周课时计划内,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2.组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各校每学年要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也可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等节日组织开展劳动主题教育,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社会劳动实践等形式进行,不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小学以校内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兼顾校内外,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集体劳动为主。要切实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将劳动教育与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
3.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各校要结合区域资源、师资力量、学生需求、学校特色等因素,从内容上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积极申报劳动教育课题,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研修。各校要积极开发开设家政、木工、烹饪、农作物加工、采摘、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教育内容,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建立劳动意识,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4.促进学科深度融合。要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要在语文、历史、思政等学科和德育教学中**劳动观念内容,在科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二)整体设计劳动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各学校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劳动教育机制,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小学阶段:注重劳动基本习惯养成。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培养健康行为习惯,让学生研究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培养家务和校园劳动习惯,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安全使用电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
初中阶段:注重职业劳动体验。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研究,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高中阶段:注重社会劳动实践。普通高中学校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中职学校注重职业技术技能训练。结合专业特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训I、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投身工艺升级、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增强职业荣誉感,培育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立志成为扎根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
校内劳动是学生校园研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研究劳动知识和技能,培育劳动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1)在日常教学中**劳动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日常劳动教育机制,在上好每周至少1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对各学段校内劳动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在与校内劳动相关的生态文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内务整理、值日保洁、研究整理、重要技能等方面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劳动实践,并且在亲身劳动经历中习得劳动知识,学会劳动技能,培育劳动情感,提升劳动素养。要重点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校内的事情积极做。各小学要严禁家长代替孩子做值日或大扫除。
(2)开展校内种养殖。各学校要因校制宜,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开辟“开心农场”或种植园(角),专门种植花草树木、农作物或中草药等,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小学高年级以上可尝试开展科学种植,如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小动物或鱼苗养殖。学校也可将各类种植活动与义卖及公益慈善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培养孩子关爱、服务精神,使种植体验活动更有活力、更有意义
(3)组织劳动实践类社团活动。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进行手工制作、木工制作、创造发明、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竞赛,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2.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学校应动员和引导家长关心劳动教育,并在认识上达成共识,配合学校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使学生逐步养成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参与处理家庭事务,承担与家庭有关的社会责任,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能为家庭成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1)努力探索家务劳动经常化有效运行机制。学校要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积极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每周要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步形成学生家务劳动经常化有效运行机制。学生每年要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2)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要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本年度起,各学校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必修内容。
3.拓宽校外劳动实践途径。
各学校应根据不同学段,让学生到社会各行业中进行考察、实践,通过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了解社会,形成对基本劳动的认知,体会到良好的素质、道德素养、职业素质对个人生活与工作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应主动对接借助区级、校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单位,充分发挥其设施的教育功能。
(1)制定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计划。各学校要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产、工业体验、社区服务、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少年宫项目、团队日活动、劳动实践主题教育月活动、“三名+”建设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基地劳动、助农劳动、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
(3)推进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三)健全劳动评价制度
(1)各学校要依据劳动教育目标、明确评价内容,构建导向正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各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收集来自家庭、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等多方面的信息,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客观真实,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2)劳动教育考核要求。一是开展班级学生劳动课展示活动;
二是开展校内劳动教育主题大型汇报评比活动;三是每学年开展劳动教育优质课竞赛活动;四是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择机开展区级大型观摩活动;五是开展区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与最美劳动基地等评选活动。
五、实施路径
(一)多渠道加强实践场所建设。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将创成渭北葡萄产业园、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瑞梦印务厂区、经开区部分企业等一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各校要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内外结合,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保障劳动教育时间、内容的落实。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劳动教育骨干教师,评选60名区级劳动教育教学能手。室要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常态化教研活动,成立劳动教育“名师+”研修发展共同体,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反思总结,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区人才资源作为兼职劳动教育指导教师。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
(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各校每年要预算一定的资金用于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教师培训和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
(四)强化安全保障。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安全保障体系。校长是活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组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必须时刻牢记安全责任,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一是成立劳动教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二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三要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并明确应履行的安全职责;四是学校组织校外集体性劳动实践教育活动,须按规定报备,制订安全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五是通过购买保险等形式,建立安全风险分担机制。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邢唯远局长为组长,局党工委委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办)、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领导小组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过程指导,及时研究破解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各校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工作,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基地、等落实到位。
2.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督导检查。将把劳动教育做为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建设“教育强区”目标责任考核、学校素质教育评估和办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查责任、查落实,对工作开展不实、工作推进滞后、工作落实无特色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对做得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确保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3-17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05-24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13篇)05-15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05-19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实用2篇】01-29
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05-07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3-13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03-23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