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2023-06-19 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大截面梁搭设方案

  1)架体平立面设计:梁板体系共立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搭设,梁底位置增设扣件式钢管架与满堂架用扣件连接,尺寸为900×900mm,架体步距1200mm。梁两侧立杆增设通长纵向水平找平杆;梁侧设置双钢管背楞,用M14对拉螺杆对拉加固,间距500mm。

  2)架体构造措施:所有满堂支撑架体四周搭设连续竖向剪刀撑,支撑体系内部每隔4.5m搭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底部扫地杆位置一道、梁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层高较高的楼层中间设置一道,在架体中间水平杆位置满铺一道水平安全兜网。

  3)架体起步时立杆接头位置交错设置,用6m立杆和4m立杆、4m立杆和3m、2m和3m的立杆交错布置作为高支模起步立杆,1.2m步距范围内立杆接头无法错开时,在立杆接头处采用纵横向钢管加强处理。

  4)梁侧对拉螺杆设置:梁侧设置M14 的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道数根据梁的高度设置。最下一道对拉螺杆到梁底距离不宜大于150mm。梁最上部一道对拉螺杆到板底的距离不宜大于400mm。梁中部对拉螺杆间距为400mm~500mm。

  梁宽 > 500采用该种模板支设方式(梁两侧立杆间距1200mm)

  2、小截面梁搭设方案

  统一采用梁底增设一根立杆的搭设方式,梁宽方向间距(250+梁宽+250)根据梁宽尺寸进行调整,选用900、1200两种间距。沿梁跨方向立杆间距匹配满堂架立杆间距,间距450mm。两侧布置2~4排对拉螺杆。

  梁宽≤500,采用该种模板支设方式(梁两侧立杆间距900mm)

  3、板高支模搭设方案

  1)初步设计: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按满堂布置,楼板立杆间距采用900×900mm,横杆步距1200mm。

  2)立杆平面布置如下:

  3)a、板底架体平面尺寸设计为900×900mm,架体步距1200mm。立杆增设通长纵向水平找平杆;

  b、板下立杆为轮扣式钢管架。立杆上设置U型顶托,U型顶托上双钢管主楞。立杆底部垫20cm×20cm的方形模板块,垫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立杆不得直接落在混凝土面。模板支撑体系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扫地杆离地高度不大于200mm。

  c、架体构造措施:所有满堂支撑架体四周搭设连续竖向剪刀撑,下层架体不得拆除,上下层支撑立杆应对称设置支撑体系内部每四跨不大于5m搭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底部扫地杆位置一道、梁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层高大于8m的楼层中间设置一道,在架体中间水平杆位置满铺一道水平安全兜网。8m及以上支模高度范围中间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d、架体起步时立杆接头位置交错设置, 1.2m步距范围内立杆接头无法错开时,在立杆接头处采用纵横向钢管加强处理。三、施工工艺流程

  1、安装工艺流程: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 →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 与相邻模板连固。

  1.1测量放线

  在底板或楼层板结构板面上上弹出梁的边线,便于确定梁两侧立杆位置及梁下立杆布置。

  1.2搭设满堂架

  先搭设梁两侧满堂架立杆,以梁侧立杆为起点,根据满堂架立杆间距布置搭设梁侧满堂支撑架。满堂架采用轮扣钢管架。

  搭设支架之前,在架体下脚要铺设50mm厚垫板,并且尽量保证楼层间的上下架体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立杆组合需要安装钢管底座。

  满堂架搭设完成后根据设计好的梁支撑架搭设梁模板支撑架体,梁底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架体中间设水找平杆,上端加U形托撑,调整预留梁板底模厚度。

  1.3安装主次梁底模

  在梁侧立杆上沿梁跨方向安装单钢管主龙骨水平找平杆,在U形托撑上安装双钢管主龙骨,主龙骨两边用十字扣件扣紧在梁两侧立杆上,之后按照间距铺设梁底50mm×100mm木枋次龙骨,次龙骨上铺设15mm厚木胶合板。主次梁底模安装如下图示意:

  1.4安装主次梁侧模及板底模

  主次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梁侧模及板底模。

  梁侧模先安装面板,侧模面板压底模面板,梁侧模上口标高同板底标高,其后安装木枋次楞,钢管主楞,按模板体系设计选用对拉螺栓固定。梁侧根据立杆间距设置支撑两侧的斜撑,间距同满堂架立杆间距。

  板底模先在U形托撑上安装双钢管主龙骨,沿主龙骨垂直方向安装50mm×100mm木枋次龙骨,次龙骨上铺设15mm厚木胶合板。主次梁侧模及板底模安装如下图示意:

  2、操作要点

  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模板不致嵌入混凝土内。

  在主梁间与主次梁间交接部位,要求主梁或次梁的底模、侧模就搁置在相交主梁的衬口档上,以保证接缝严密及刚度要求。

  3、梁起拱

  梁板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根据设计说明,起拱高度按1/600~1/300控制(悬挑梁1/300)。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4、高大模板构造设置

  4.1垫板或底座

  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层上时加设垫板和钢管底座,垫板要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中心承载,本工程现场采用2m长50mm厚的木跳板同时加设钢管底座,居中设置。

  4.2立杆

  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宜大于0.5m。

  梁侧立杆搭接要求:立杆接头要交错设置,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沿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起步立杆根据层高选用不同立杆交错起步搭设。

  梁底钢管立杆搭接要求:梁底扣件式钢管尽量选用单根立杆,单根立杆不能满足梁底高度要求时采用交错搭接,搭接要求同梁侧立杆。扣件式立杆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如边梁斜支撑杆),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梁和板的立杆,其纵横向间距宜相等或成倍数。

  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梁底主次楞不得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长度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3扫地杆

  轮扣架底部第一步水平向横杆为本工程高大模板梁侧立杆的扫地杆,轮扣架扫地杆距地450mm(包括50mm厚木跳板在内)。

  扣件架底部第一步水平向横杆与轮扣架立杆相连接,位置设置在轮扣第一步水平向横杆下方,距地250mm(包括50mm厚木跳板在内)。

  4.4非常规部位构造措施

  不同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设计值的相邻梁板同期施工钢筋模板砼工程时,整个范围(不限于高大模板部位)内的板下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宜按二者中较小的取值来搭设构造,以保证所有支架的水平杆均能双方向拉通,承载力与稳定性满足要求;

  独立的满堂支撑架单元,要求每个单元支撑架均满足高宽比≤2的条件下,各单元四周均应按方案概述的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在砼浇筑过程中加强该部位的监控监测。

  梁下等部位的立杆加密区与相邻板下立杆的水平杆拉通、延伸等构造措施,应满足JGJ166-2008规范规定,当梁下立杆纵距450,板下立杆纵距900时,板下立杆除应隔1根与梁下立杆隔2根拉通之外,梁下立杆的每步横杆采用轮扣式钢管与板下支架连接(伸入两侧板下至少两根立杆),以保证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索论文

  摘要

  当前,在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施工工程之中,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但是,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文章就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施工技术要求

  高支模技术是在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建筑工艺,对如今的土木施工工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支模技术优良的承载能力以及良好的稳定性都使得它在建筑行业中的到广泛的推广与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项需要在高空中作业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相关单位对高支模施工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技术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执行操作,同时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之前做好勘查工作,通过一系列分析讨论之后再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工作方案。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工作,安排专业的安全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杜绝施工造成的各种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发生。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1实例概况

  某体育馆为体育教学、大型集会、体育比赛于一体的综合型建筑。本体育馆共1层,局部5层,南面的女儿墙高24.a5m,功能:运动场热身、首层竞赛场地、比赛配套设施等。建筑面积15899m2,地面14775m2,地下1124m2。体育馆选择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比赛场地选在平板网架结构,其网架的跨度为68~64m。训练场屋面属于钢梁金属屋面,钢梁的跨度为20m。文章就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2.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1)模板体系。常用的模板为19mm的松木和17mm的厚夹板进行拼装组成。在梁侧板可以使用19mm的松木板和厚夹板,规格统一选择80mm×45mm。同时,在柱侧板进行拼装施工的时候,应该保证板与板之间45cm的缝隙,这样方便错位;各个柱箍之间的间距应大于35cm,同时选择的规格也是75mm×75mm,间距控制在45cm左右。另外,模板自身的干湿度也需要密切关注,不得出现受潮或者是暴晒等情况。

  (2)安装楼面支顶。首先,梁与轴线的放线要做好,确定其楼面的水平高度;然后,沿着纵梁进行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其次,将两侧完全锁紧,从两侧进行安装。这样的操作方式可以确保脚手架的上下层都能够保持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并且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应该是稳定的;最后,确保脚手架能够整齐的安装。

  (3)高支架搭设。在整个施工操作中,高支模架体搭设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需要确保其整体的稳定性,同时立杆之间的位置应该进行合理的布置,并且按照具体的规范要求来设置剪刀撑,立杆的顶部可以通过快拆头的方式来确保立杆的轴心受力,避免出现偏心受力的问题。做好先浇筑的柱子同架体之间的相互拉接。高支模支架一般要求高宽比例超出2,采用架体朝着两侧外进行罗战,确保宽度方向的稳定性。进行外扩的辅助架体,应该按照具体的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当中的要求来进行。本架体属于非承重杆,但是部分搭设于看台板上,因为其厚度为80mm,很薄,并且高低错位。为了确保其结构的安全,在看台板支撑方面,每步看台板下面都需要有两根立杆,在下部的支撑需要对上轴心。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规范来进行垂直支撑以及水平支撑,这样才可以不改变架体。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尽可能选择商品砼进行。对于混凝土浇筑应该从梁中开始,逐渐朝着两端平行的推进,确保其本身的均匀性,并且其高度不得低于145mm。另外,要做到及时的赶平和散铺处理,做好振捣。在振捣过程中,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均匀,不得出现过振或者是漏振的问题。

  (5)高支模拆除①拆除时间需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综合确定。②关于拆除顺序。需首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清除杂物、脚手架等施工工具,同时应该做好警示工作,可以在周围安防醒目的标语。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才可以进行高支模主件的拆除作业,同时对于拆解下来的废旧材料应该加以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此外,还应该及时对构件以及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测,及时替换已经腐蚀或者损坏的部件。

  3.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首先,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是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在实际施工中,极易因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出现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能够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性的操作,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3.2加强对施工准备工作的控制

  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施工准备工作的控制。这就要求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对高支模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以及机具等进行细致检查,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工作人员应将检查重点放在高支模的搭架材料上,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对模板安装质量造成威胁。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有效解决在高支模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3.3加强对各种安全措施的控制

  最后,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各种安全措施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障高支模施工安全,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栏,确保无关人员不会进入到作业区内,还应重视对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避免使用撬棍等进行硬拆,确保脚手架及其连接附件能够保存完好。在拆除完成后还应将零部件等进行分类摆放,以便后续使用。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高支模施工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避免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其基座的位移,进而为高支模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4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

  ①在设计高支模施工方案时,应该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人才到施工现象进行详细考察,并做好规划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具备可行性。②把关好旖工原材料的采购和入场关,重点对施工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生产许可证等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材料质量达标。③在进行振捣混凝土操作时,应该注意混凝土振捣具有充分的密实性与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浆现象。④待高支模施工完毕后,应做好相应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在验收的时候,还需要依据规程进行预压,在预压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人进行观测,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和预压记录。综上,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手段涌现出来,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高层建筑的难题。为全面提升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要求相关人员高度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流程,做好各个环节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把控,最终确保整体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礼松.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3:142-143.

  [2]贾联栋.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165.

  [3]肖承勇.土建项目超高支模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建筑安全,2017,05:10-12.

  • 相关推荐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相关文章: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02-07

电焊施工专项方案12-31

冬季施工专项方案12-30

酒精管道安装专项施工方案06-02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5篇03-03

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新版02-22

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12-11

专项整治方案04-23

垃圾专项整治方案04-09

车辆专项整治方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