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演练疏散演练方案

2024-03-08 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震演练疏散演练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震演练疏散演练方案1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争创平安校园,我们制定了防地震和防火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这个方案的目的是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地震、火灾等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首先,演练时间定在每个学期的第九周的班会课上(前20分钟为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每个班级都要在黑板上写上“防震、防火”主题班会的字样,并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和《发生火灾怎么办》。

  其次,我们设立了几个演练机构。总指挥部由左林担任总指挥,危兆麟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左有贵、刘云、朱红芳、陈尔黎、宋刚、陆先进。物资组由左有贵担任组长,石玉红和苏耀基担任组员。疏散组由左林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医疗救助组由朱红芳担任组长,杨丽英、马雪艳和卢金莲担任组员。安全保卫组由陈尔黎担任组长,教师治保组担任组员。

  接下来,我们明确了各个演练机构的职责。总指挥负责本次演习的指挥工作。副总指挥向总指挥负责,协调楼层各班疏散的工作,并及时处理演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向总指挥汇报。班级负责人负责组织学生有序下楼,及时处理演习中班级发生的问题,并向副总指挥汇报。各主要安全地点负责人的职责是确保本安全点的队列整齐、纪律严明。

  在演习过程中,我们有一些注意事项。学生应排队下楼,不得互相推挤,不得尖声怪叫,尽可能保持安静,严防踩踏、摔跤等事故的发生。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行走。如果发生地震,要双手抱头撤离;如果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所有教师要按时就位,履行好责任。有安排的教师应立即赶到指定地点,没有安排的.教师应到离自己办公室最近的楼梯口组织学生撤离。如果在演习过程中发生意外,所在班级应立刻停止演练,班级负责人要及时果断处理,并上报副总指挥和总指挥。安全下楼后,在指定的地点集合,具体安排见撤离线路及集合地点图。

  在活动流程方面,我们首先进行了活动准备工作。全校师生各就各位,班主任到教室。副总指挥到各班了解人数,并向副总指挥报告。副总指挥向校长报告全校防震、防火演练的人数和准备情况。校长进行演练前的动员工作,并宣布防震、防火演练开始,所有参演人员回岗待命。

  在具体安排方面,防震演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起时,各班在室内进行震时自救,全体学生将凳子移开,全部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第二阶段是听到音乐声响起时,表示地震结束,各班主任带领学生按撤离线路进行震后撤离,撤离到各班指定地点。防火演练是在广播创设情景后,全体师生立即按照撤离线路进行疏散,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到各班指定地点。之后,全校师生在操场集中,并观看消防官兵和部分教师的灭火示范。最后,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并进行总结。

  最后,我们还明确了地震发生时的具体撤离路线,以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安排。校长负责统一指挥撤离工作,副总指挥协调撤离工作,任课教师组织学生隐蔽、有序撤离,其他教师负责操场集合和了解学生撤离情况。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确保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地震演练疏散演练方案2

  一、预警预防

  1、做好各项抢险物资的'应急储备。抢险物资包括发电机、食品、水、绳索、手电、雨衣等,要定期检查抢险物资的有效性和充足性,确保物资随时可用。

  2、实时关注所在地区气象台发布的警报和上级部门相关通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范准备工作。

  二、预想场景及应急处置

  支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支行长应迅速分析判断有关情况,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置预案,指挥全体人员沉着冷静、灵活处置,及时报警、报告。

  预想场景一:雨水灾害

  网点营业期间,当地气象台发布了防台风警报,或所在地区持续降雨,雨水逐渐增大,漫入网点,且有继续漫延之势。

  应急处置要点:

  支行长:

  接到上级部门预警通知或持续暴雨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网点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地震演练疏散演练方案3

  (一)总则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行应对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体系和防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客户、员工生命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对我行资产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行各级机构在应对地震灾害时的自救、疏散和防护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各级机构应成立防范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机构第一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保卫和后勤工作负责人任副组长,机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导本单位防范地震工作措施落实,组织、协调本单位抗灾、救灾及相关善后工作。

  2、各级机构办公室(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单位防灾自救及善后工作具体协调、组织事宜。

  3、各级机构各部室负责防灾自救及善后工作措施的具体组织、落实工作。

  (三)应急准备

  1、各单位应准备应急灯、灭火器、急救药箱(药品)、净水等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对于失效物资应及时予以更新,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必要时,各单位应预留专项防灾自救资金,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应急准备金。应急准备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应及时向分行或属地公安、消防、民防等部门联系、沟通,争取其支持。

  2、本预案启动时,全员应保持通讯联系通畅,并随时保持实时信息沟通与共享。若由于地震导致有线或无线通讯联系中断的',各单位以部室为单位组织自救、互助。

  3、各单位应广泛开展全员防灾自救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置预案培训,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全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四)灾情预警

  1、各单位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或分行等上级单位提供的地震灾情预警预报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网点做出灾情预警。

  2、根据灾情预警,各单位领导小组应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五)应急处置程序

  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场最高职级人员为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根据灾情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人员、资产紧急转移安置等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员工生命和单位财产损失。

  具体处置程序如下:

  1、地震过程期间,大堂经理以及大堂执勤保安负责引导客户寻找掩体,并采取下蹲蜷姿自我保护。大地停止震动后,迅速组织客户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

  2、地震过程期间,网点营业人员应首先采取恰当姿势寻求掩体保护,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单位资产,大地停止震动后,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现金和重要空白凭证装入尾箱或保险箱,并在保安和其他员工的护卫下,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地震过程期间,其他部门人员应首先采取恰当姿势寻求掩体保护。大地停止震动后,迅速有序地撤离至安全地带。在营业网点附近的,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协助网点大堂人员疏散客户,或协助营业网点人员保护现金和重要物件。

  4、在二层(含)以上或地下一层(含)以下楼层办公的人员在疏散、撤离时不得乘坐电梯。

  5、疏散、撤离后,领导小组应组织清点人数,统计受灾情况,并积极开展伤员救护工作。

  6、各级办公室(综合管理部)应在通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时将灾情、初步处置措施落实情况、人员伤亡或被困情况向分行应急办公室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提出增援需求。必要时,可同时向公安、消防、民防等政府职能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六)善后工作

  1、领导小组组织专人配合救灾部门营救被困人员、抢救被困物资。同时,配合做好伤员救护、慰问及死亡人员家属抚恤、救助工作。

  2、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单位受灾情况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分行应急处置办公室。

  3、领导小组根据分行安排,落实灾后重建和营业恢复事宜。

  • 相关推荐

【地震演练疏散演练方案】相关文章: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03-09

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04-24

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通用11-22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8篇04-24

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3篇04-24

防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简报05-09

地震演练方案04-09

安全疏散演练方案04-08

灭火疏散演练方案05-12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