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

2023-05-22 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然而,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所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地,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然结果。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则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结构呈老龄化状态。

  当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时,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年轻型社会;当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与40%之间时,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成年型社会。从表中可以看出,老年型社会的年龄中位数要高于30岁,老少比也大于30%,此时六十五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高于7%。从而,根据国际划分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时,即可认定是老龄化社会。除此之外,衡量老龄化的指标还有以下几种。老年抚养比(又称老龄人口抚养系数或老年系数),是指老年人数与成年劳动力数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龄化问题。平均年龄与年龄中位数的作用类似,都是用来反映某一年龄阶段的密集程度。当平均年龄偏高时,说明整体年龄偏高,老年人口密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深。而年龄中位数也是同样的道理,年龄中位数越大也能说明老年人口程度密集,也能反映老龄化问题。

  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全世界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2亿老年人口数几乎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等人口大国的人口数。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也能排世界第四位。预计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xx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显示:过去20年来,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使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在欧洲和北美最为严重,但在世界所有主要地区,人口老龄化都正在发生或即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老年人(60岁以上)比例从1994年的9%增加到2014年的12%,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1%。

  一、老龄化行业现状

  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

  2012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5404万人,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0040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4.1%,较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714万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4%,比重较2011年上升0.3个百分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多。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82年的6251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00403万人,年均增加1262.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61.5%增加到2012年的74.1%,年均增加0.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也在稳步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82年的49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714万人,年均增加257.4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从4.9%增加到9.4%,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情况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4980.6万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5.1%,低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1.17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8.7%,高于世界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的近30%。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长219.3万人,而2002-2012年年均增长333.7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114.4万人;从占比来看,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加0.12个百分点,而2002-2012年占比年均增长0.21个百分点,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0.09个百分点。

  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抚养比指标来看,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抚养比显示,1982-201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从62.6%下降至34.2%。但是,总抚养比近两年持续增长,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34.4%和34.9%,显示出全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正在加重。细分抚养比显示,我国少儿抚养比从1982年的54.6%大幅下降至2012年的22.2%,而同时老年抚养比从8.0%上升至12.7%。

  二)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三)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这些省市全部属于东部地区。2012年,有天津、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8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其中属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各有3个,属于西部地区的有2个。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区增多,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四)预期寿命显著提高,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改善,延长了人们的预期寿命。中国2010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其中,男性72.38岁,女性77.37岁。2000年的数据分别71.40为岁、69.63岁、73.33岁。十年时间中,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43岁,其中男性增加了2.75岁,女性增加了4.04岁。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时,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0岁,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岁。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4.83岁。从提高幅度来看,2000-2010年十年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43岁,比世界平均水平2岁快1.43岁左右,比高收入国家及地区和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快0.43岁。

  五)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高龄化显著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1988-2000年间的平均下降幅度高达11.41%。,尽管自2000年起下降幅度缩小,但总体下降趋势不变。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趋势一致,2000年起也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4.03%下降到2012年12.10%。下降了大约2个千分点。死亡率由2000年的6.45%下降到2004年的6.42%,但是自2005年起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死亡率为6.51%,2012年死亡率为7.15%。上升了0.64个千分点。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我国自然增长率在1988年后的12年间以11.41%的平均速度降低,一直降低到2000年的7.58%,2012年的4.95%。截止到2012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总共下降了2.63个千分点。相比较而言,2000年世界自然增长率约为12.7%,2010年为11.4%。仅下降个1.3个千分点。可以看出,中国自然增长率的绝对数值低于世界水平,其下降速度也远远大于世界均下降速度。

  二、中国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

  此外,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现有的养老设施总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不仅如此,由于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中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2009年),中国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达到14.6%,农村已经超过20%,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

  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也不过2万多人,不仅与中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差甚远,而且由于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养老机构、床位和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养老服务的瓶颈问题。

  未来几十年里,老龄化浪潮将会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5%,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翻,达到61%。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是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2012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已达5000万人。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三、人口老龄化对策研究

  1)推迟退休时间

  我国目前的采用的退休制度为男60 岁, 女55 岁 这是我国在建国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寿命指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由当时的 55 岁提高到 73 岁, 因此, 我国的退休年龄可适当向后延长 3 ~ 5 年 与此同时, 为了缓解社会就业率, 给年轻人让出就业岗位, 我国存在着很多提前退休的情况, 有退休后继续参与劳动的,也有不参与劳动的 如果提高后者的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市场也犹如重新注入了新的力量, 从某些方面来讲是可以创造出更多劳动力价值, 并且能够活发社会行业结构。

  2)不断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老龄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 日本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建立全国民的养老及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以使老年人的经济 医疗 保健等基本问题, 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对这一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2000 年 4 月,日本推出了介护保险制度, 保障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得到了专人照顾, 同时生病也能得到更加及时 专业的治疗 近年来, 随着我国 4 - 2 - 1的家庭结构越来越普遍, 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不断增加, 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 因此,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龄人的生活, 必须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方面, 政府要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 另一方面, 吸收民间组织积极参与, 并做好引导管理和监督工作 真正使人民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过上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3)创造老龄人口再就业的机会

  现今企业招收人员的年龄限制使很多老年人群再就业很大的屏障, 一旦年龄有了限制, 想工作也是不可能的 要让老年人群更好的实现价值就必须让他们去做他们能够做的事情, 就业要的是实力而并不是只要年轻就好 很多日本人在退休后, 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余热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严峻, 老龄人口已在全人口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应为他们创造机会重回工作岗位, 进一步实现其价值, 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

  • 相关推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07-18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01-14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7篇03-30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8篇)09-29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8篇03-28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通用10篇)12-16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集锦8篇03-30

中国老龄化调查报告(通用10篇)10-21

中国女性乳腺癌现状调查报告08-08

社会老龄化调查报告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