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2020-10-01 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明德学院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明德学院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二、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界定总体为明德学院全体在校学生。为了更好地细分目标群体,将访问对象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和校门口商贩的形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问卷发放时间为20xx年10月14日至20日,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大一

  学生为70人,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50人。其中男女比例11:4。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 、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

  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表格1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明德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0%,衣物支出占13.1 %。休闲娱乐占4.3%,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6.1%。由此可知: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

  在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40.0%的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的约为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10.2 %,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为9.1 %,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 %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

  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娱乐及学习消费

  调查表明: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当前我校大学生娱乐方式主要集中于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同时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女生在这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因为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

  主要用于外出购物。而男生们的泡吧费用要远远高于女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对单调的。

  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为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为代价,这就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了。

  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习方面 (购买电脑除外)的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的消费。

  2.耐用消费品消费(价值200元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文曲星、电子词典、随身听在当前大学生中的拥有比例是较高的。在深入访问中发现,拥有MP3、MP4、MP5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价格在千元左右的手机在大学生校园中是较少。在电脑消费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多数为学习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我校大学生们使用的电脑多为价格在2700元左右的组装机,拥有品牌机以及手提电脑的也不少。在上述的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女生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尽管女生在手机拥有量上与男生相当,但在电脑的拥有量上要远远低于男生。但这些学习工具大多是被用来玩游戏、听歌和看电影,而并不是学习的。

  3.爱情、友情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但爱情的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的执着追求者的障碍。“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经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

  信条。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0%)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这与我们在私下统计的数字相差较大)。从这不到两成的问卷上显示: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30.0%的“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在100元左右。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表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 、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不在一起的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据统计,近六成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要在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每年。更有极少的一部分同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此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而又有手机的同学来说,每月手机费中的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据统计59.1%的手机族每月的花费在50—100元之间。没有手机的同学,电话卡则是不可或缺的。校园内固定电话的开通,给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的同时,电话费的开支也水涨船高,67.1%的大学生的每月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问题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番禺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洛浦沙滘中学的1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50份,有效问卷144份,完成率达到96%,时间为11月26日。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 ,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 %,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 %。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少数的家庭。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 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可是中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肆意挥霍只占了1.06%,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的眼力占了37.23%,能省就省的占了36.17%,做好消费计划也占了32.97%,现在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但是中学生在购买也会开始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0.63%,没什么看法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8.7%,不应该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1.70%,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45,他们同样要考虑商品的用途及价格它们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装和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他们接着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了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8.80%,现在他们购买时看到合适就买,必要时才买,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欢才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6%,求异心理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这可以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不会盲目的消费。

  (四)中学生消费后的理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更有计划不会乱花钱,也知道他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会自己系统的结算和间中的结算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27.60%从来不会的和没有的分别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 13.83%、11.70%,和朋友消费时的付款情况:aa制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0 %,请客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 %,其它情况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0 %。

  五、调查结果

  现在的消费市场上,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作为一个消费团体渐渐被注意。虽然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可是中学生也有我们独特的消费观念,我们一方面有着课业的压力,经济上没有独立;另一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时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在中学生心智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六、调查建议

  调查和分析中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状态,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内在消费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变化,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与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 问题的提出:

  大气污染有什么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对植物的危害(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研究目的:

  维护大气的清洁,防治大气污染;

  三、 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外出实地访问调查:

  实地考察情况 :1,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2,工厂废气排放量大,处理不当,严重污染环境

  调查地点:某工业园区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日

  分析整理

  考察完毕后,由于资料丰富,因此我们要尽快地把资料整理,筛选,并写好调查报告

  (三)课题评价:课题主要从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大气污染的防治展开,对提高民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有不小作用。

  四 研究结果:

  (一)大气污染大部分原因属于人为因素,小部分属于自然因素。

  (二)大气污染是存在的危机。

  (三)解决措施:

  1.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 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 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 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 加强工艺措施。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6.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HC、CO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8.烟囱除尘。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应当指出这是一种以扩大污染范围为代价减少局部地面污染的办法。

  五、研究体会: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如果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就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的防治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对大气污染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大气污染后的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各项规定都是围绕大气污染的“防”和“治”展开的。只有做好大气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才能够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健康工作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权利。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对每一个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来讲,大学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是我们从校园生活踏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学到了很多对于未来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奠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初步的接触到社会,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此刻正在经历着大学生活的我们,我们发现自由的时间很多,尤其是双休日,对依然在中学奋斗的那些孩子们而言,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求,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绝对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绝对的空间中同为大学生的你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呢?正好借助这次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份作业的机会,我和我的组员们来进行了一个有关于双休日大学生生活安排的调查!

  一、调查概述

  调查时间:5月12日

  调查地点:上海建桥学院校园内

  调查内容:双休日大学生在干什么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双休日的生活,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调查人数:50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性别比例构成

  2、周末活动比例

  3、周末安排主要考虑因素

  由此上面两项看出很大一部分同学周末都选择了做些与学习无关或关联较小的事情,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当然还有40%的同学对自身还是存在一定要求的,不断考虑着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充实大学生活,其中有16%的同学选择了做兼职,更早的接触社会,在不用完全直面社会残酷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使得自己得到了不少的锻炼。

  4、安排在学习上的时间

  这张图很直接的反应了现在大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相较以往的略显不足

  5、自我对周末安排是否合理的评价

  这张图反映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周末安排表示出不是很满意,大学中那自由低约束的氛围让很多同学迷失了方向。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恋爱观 性行为

  青春是美好的,恋爱的季节是青春洋溢的季节。高职大学生处在活力的青春期,恋爱因青春显得更加美妙,因而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人生活中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在恋爱中遭遇挫折也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已有不少研究,但针对高职大学生的调查,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高职学历在复杂艰难的就业环境中往往处于弱势,从而引起他们内心更多的矛盾和迷茫。因此本项目基于高职层面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高职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二、调研方向

  (一)调研基本思路

  (1)设计高职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

  (2)查找相关文件资料并学习

  (3)实证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恋爱观

  (4)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同时选取一些有典型调查意义个体高职大学生进行访问。通过本调研,分析当代在校高职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爱情如紫色般神秘,又如粉色般美好甜蜜。悠悠的大学校园,漫漫的树荫走道,樱花的瓣儿零零落落,金色的枫叶如蝶儿在翩翩飞舞……是谁的玫瑰在心头盛开?又是谁在那伤心哭泣……浪漫的季节,浪漫的青春,浪漫的爱情在你我心头萌芽、在你我身边悄然发生了。

  当今高职学院,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校园里,教室中、自习室到处可以见到成双成对活动的大学生情侣们。在校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从这些来说谈恋爱本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的生理上心里上发育趋向于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思想观念上的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有的人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有的为了爱情大打出手,甚至出现校园喋血事件。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高职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大学期间恋爱的呢?他们对待爱情的观念又是什么呢?是否会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是否会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是否因为思想的解放而带给自己感情上的伤害?是否会影响到求学期间的学习?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等等所有的一切一切……

  我们想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从而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之拥有健康的恋爱心态;帮助高职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利于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能力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调查研究范围及方法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结构型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了整个滨江校区的高职学生。针对在杭滨江区4个高职学院,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通过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涉及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8份,产生废卷72份,有效问卷占92.8%。本次问卷调查公开、公正,真实科学。我组对这928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解高职大学生对恋爱观的心态。

  三、调查数据研究及分析

  (此博中数据分析图略)

  (一)高职大学生的恋爱人数

  依据调查问卷第一题,我们统计得出有45%的同学正在谈恋爱,55%的同学没有谈过恋爱。通过图表分析显示,说明多数男女生都没有在谈恋爱,相对来说在谈恋爱的女生约为被调查女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高职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了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因此,在研究高职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时,对这一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有2 %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是一种赶潮流现象,与从众心理有关。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认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她们不会“逆潮流而行”的。有14 %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学会认为与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特殊关系。“上大学找个朋友和自己是一代人,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可以互相诉说,相互倾听。”这是很多同学的想法。5%的人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其中50 %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三)高职大学生恋爱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讯工具的不断进步,现代大学生的交友面不断扩大,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认识朋友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各种朋友都有可能成为亲密的恋人,但占主体的是校友和同学,占了46 %的比例。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正是所谓的日久生情。有19 %的同学是在社会活动中认识的,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不断深入认识对方,有共同的话题语言和追求,因此很容易能成为恋人。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也为同学们认识和寻找恋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中8%的同学是通过网络认识恋人的,但这是否是一种好途径还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有13%的同学是本来不认识的,偶然邂逅,觉得好就主动追,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高度开放的21世纪,虽然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但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传统昂还是都保留着,有14%的同学是经过朋友介绍认识的。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但也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高职大学生恋人见面频率

  一对恋人是否要天天在一起呢?怎么样的频率才是最合适的呢?我们对正在谈恋爱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正在谈恋爱的学生有14%是天天在一起的,17%是每天一两次,15%是每周一两次,12%是每月一两次,42%选择了其它以每两隔三天见一次为主。其实见面频率的高低,与爱的程度并没很大关联,天天见,不见得关系好,不常见,也不见得不思念。关键在于,你的爱人是否可以适应你选择的见面频率。见面是一种缓解相思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融合。

  (五)高职大学生的爱情观

  我们在对“您对大学期间的爱情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有38%的人选择真挚的情感,18%的人认为只是玩玩而已,何必当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17%的人认为会影响学业,得不偿失。另外27%的人选择了其它。

   (六)恋爱对学生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对青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因此,我们对“高职大学生谈恋爱影响学习和社会工作吗?”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31%的同学认为恋爱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基本不怎么影响的占26%,有一点影响,还能应付过来占27%,9%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玩不转了,另外身心俱疲的有7%。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产生的影响不大。不过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七)高职大学生爱情面临的问题

  通过以下2个图表可以看出现在与未来的恋爱之间发生的问题的不同。现在有30%的人认为经济难以支持,到以后有39%的人是认为毕业之后各奔东西,难在一起。不过也有25%的同学认为是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八)高职大学生的性开放程度

  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日益开放,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了。在回答“能否接受婚前性行为”的问题时,有20%的高职大学生认为很正常,完全可以没什么大不了的,持支持态度;26%的同学是不清楚不反对也不支持的;25%的同学是反对的绝对不能;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很较深,但随着对方开放的范围的不断扩大,西方思想的不断深入影响,当今高职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了。

  我们对“您所能接受的大学期间恋爱双方的亲密程度是?”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正在恋爱的人可以接受接吻,23%的可以接受性关系,这是由于高职大学生处于青年发展的中期,其身心发展的最明显特征是随着极大的生理变化,其性心理也得到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性是一种强烈的生命冲动,青年的性心理充满矛盾。他们的性渴望不可抗拒接。但这种势头并不是不可抑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性健康教育,对婚前性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认识,这种现状实际上已经使部分高职大学生面临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威胁。这也说明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性健康教育是当前相当薄弱的环节。调查数据表明当今高职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正处于危险阶段。受西方的性自由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某些高职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已日趋自由化,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性关系,接吻更是平常的事了。

  (九)学院领导应对学生恋爱的态度

  调查显示有37%的人认为老师和领导应该对高职大学生谈恋爱正确引导,11%的人则希望老师和领导可以提倡高职大学生恋爱,另外顺其自然的占52%。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过早地谈恋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业。因为谈情说爱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耗费相当多的精力,而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二人世界,谈情说爱,必然会减少用在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方面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听课不能专心,休息不能安稳。这样下去,就会明显影响学习成绩,并使综合素质的提高受限,毕业后在就业明显处于劣势。有的同学甚至因为感情纠纷而不能完成学业,拿不到毕业证书而悔恨终生。我们常常会在省市电台夜话节目里听到这些同学痛苦地诉说自己大学期间过早谈恋爱导致学业荒废,恋爱失败,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况。这种教训确实是对我们广大同学的深刻警示。

  在调查中,我们提出“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您准备怎么分配您的时间和精力?”这个问题。有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都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学习,一位恋爱中的男生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事情,使自己多有些本事。”这说明,在高职大学生心中,学习还是重于爱情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学习可以抛开爱情,但爱情必须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的。的确,爱情的建立离不开基础,“万丈高楼平第起”,恋爱也是如此。黑格尔也说:“爱情要达到完美的境界就必须联系到全部意识,联系到全部见解和旨趣的高贵性。”年轻人正应该抓住可贵的时间,在学习上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学习与爱情两者,有同学认为那种“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的想法是不可效仿的。

  通过调查也有不少同学因为恋爱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自己身心俱疲。当然这种不健康的恋爱观固然是存在于一小部分人群里的。高职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高职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另外,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会增加经济负担。大学生尽管已是成年人,但仍然处在学习成长期,经济上还没有独立,人生的经验还没有多少积累,更没有完全搞懂婚姻家庭是怎么回事,自己负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样,恋爱的基础就很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青年异性的相互吸引,对异性的好感,或对对方某些方面的欣赏。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以普通同学正常交往,把对对方的好感、欣赏变成互相鼓励、努力学习,共同进步。待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是否确立恋爱关系,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尽量与更多的同学建立友谊,广交朋友,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好坚实基础。如果过早的谈恋爱,陷入感情纠葛,影响学业和前途,实在是弊多利少。

  (二)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高职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高职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 (3)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行为大方。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2)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2、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通常宣泄的方法有: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3)转移注意。时常要想起以前和恋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向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失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3、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4加强高职大学生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高职大学生还处在人生的过度阶段,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涉及性教育的方面还很少,对于异性也还只处于一种羡慕和向往阶段,很多知识还是蒙蒙隆隆的,并不是十分了解。如果缺乏性教育,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很容易犯错误,甚至出现越轨行为。在缺乏一定常识的前提下,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不能很好的认识,对于行为产生的后果也没有能力来解决。从而会造成心理或生活上的压力和障碍,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5、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一是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文艺演出、篮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身心;二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同学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6、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恋爱与否和学生的理想、事业心紧密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追求事业、理想和前途,使其认识到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顾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和前途。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好像在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不过这都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大学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大学生拥有自己的喜欢的一部手机不再是很遥远的事。越来约年轻化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特此,我专门进行了这项调查活动。其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一种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过程。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80%的学生拥有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10%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的玩意儿了,已经普及化了。大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二、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最喜爱的品牌是诺基亚,40%的人使用的是这款手机。很显然,诺基亚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与其他品牌拉开了不小的距离。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接着是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品牌,波导是唯一进军一线阵容的国内品牌,tcl紧随其后。

  三、质量、服务最好的品牌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企业产品质量普遍表示认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品牌形象较好,消费者认可度较高。国内外品牌在这方面差距较小,国外品牌只是个别产品的认可度高于国产品牌。国内品牌中波导成绩斐然,但拉开其他品牌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排名中,tcl、夏新、联想难分高低。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四、选择手机考虑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他们对手机的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其次是多铃声,大容量的电话本,彩屏,双屏。娱乐方面有游戏,gprs上网,播放mp3,可更换外壳,红外线接口等。

  五、目前使用手机的价格

  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读者的手机价格在800--1500,大学生购买手机还是以实用为主。只有10%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800元以下的手机,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1500以上的高价位手机。

  六、在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机的价格下调,使不少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50%人开始在上大学的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但是获得手机的途径中家人购买的占45%;自己购买占51%;朋友赠送占3%。以上调查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能够满足他们的额外消费。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在做业务的工作期间,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变多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感觉到了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七、购机地点

  亳州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国土面积8522.5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8%;耕地60.19万公顷。全市人口530.02万,其中少数民族8.2万人。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他们认为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手机售后服务也不错,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另外,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八、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评价

  在即将考试的日子里,作为爸妈的好女儿,我就开始思考着暑假去打工的事情。以前妈妈教育我在大学期间,要锻炼自己的自理与交际能力,最好的工作就是服务类,为了方便,我就找了这超市的导购员工作,也开始了我的假日打工生活。

  在现有功能中,来电/接听电话时间和中文输入功能分别位列消费者最看重功能前两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短信飞遍校园内外,这也是大学生手机资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同学都定了包月短信。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一、调查目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述为主,强调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多向思维,“一言堂”的课堂状况使学生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器。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相继学习、借鉴了“杜郎口”、“洋思”以及“昌乐二中”等学校的先进经验,在中心校指导和教科室的组织下,深入进行了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究,大力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模式,经过一年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学生自我展示”环节还有较大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寻找、诊断、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制订解决对策,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真正“展示自我”,切实培养、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我展示的能力,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课堂摸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设计了20个问题,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内容;

  (四)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效果。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以及和有关学生座谈,看到当前我校大力推广的“三点七步”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我展示很不到位,使合作学习效果还不算佳。主要表现在:

  (一)小组展示形式比较单一。

  小组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展示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有这样一道题“在小组合作中你的表现是?”选择回答主动抢着说占16%,认真听占57%,不发言占27%。其中选择后两个答案的都是自认为学习成绩中等或不太好的。

  (二)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由于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

  学生在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从“你在小组合作学习扮演的脚色是?”这一问题的统计的结果40.8%的人等组长分配发言任务;有33%代表小组发言。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做?”选择听学习优秀同学的占34.4%,选择等老师讲60.2%,选择不了了之的占5.4%等情形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没有被激发出来。

  (三)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形式、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激励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因而也就失去了自我展示的激情。

  (四)从问卷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及与学生座谈中了解到:占80%的学生是因为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怕其他人嘲笑。

  (五)从问卷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及与学生座谈中了解到教师有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缺乏认真的设计,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不够重视,最后总喜欢以其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挫伤了学生自我展示的积极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老师和学生都还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自我展示认识不够明确。

  从教师讲,对学生的自我展示还没能熟练地把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具体的设计上,都不够充分。从学生角度讲,有部分学生认为自我展示就是“表现”好玩,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与己无关。这都与“学生的自我展示”内涵相差甚远。

  (二)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

  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对讨论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使展示成为个别学生的自我表现,导致大多数学生失去热情。

  (三)学生缺少必要的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急于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思考问题的程度不会深刻,致使对问题的表达不清,缺乏自信心。

  (四)学生合作交流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造成合作交流时疲于应付,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合作交流中获得清晰、完整的知识生成,从而导致学生自我展示时仍然迷茫。

  五、思考与改进措施

  (一)正确引导,树立自我展示意识

  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要解放儿童的脑子,使之能思,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想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是评价高效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上学生参与展示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课堂展示是否充分合理,决定了学生们收获的多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愉悦感,用中肯的评价和鼓励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成就感,提供多样化参与情景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新鲜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积极参与、积极展示的思想意识。

  (二)树立参与无错意识,消除后顾之忧。

  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怕小组组员埋怨怪责,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树立参与无错的意识。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展示没有对错,只要你敢参与,就证明自己在思考,证明自己很勇敢,证明自己在合作中很积极。其他同学也应该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照样给予鼓励,为你加分!让同学们打消思想顾虑,放开思维羁绊,逐步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明确参与要求,由易到难,学会展示。

  展示的同学要在小组内准备充分,每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充分交流,每个组员都要综合组内的意见,做好讨论整理,然后由老师指定组员代表本组完成展示。这样避免了只有性格外向或是学习水平高的同学发言的单一性,为不主动发言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也有助与小组内交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发言者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为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面向全体展示时,声音要宏亮有力,体态要大方,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书写要格式规范,过程完整;观点要是非分明,旗帜鲜明。尽可能用普通话,尽可能用学科语言,尽可能做到表达清楚。要求从声音体态到展示语言,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展示的质量。另外,我也要求其他同学,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打断展示同学,随时准备质疑提问,给展示者以热烈掌声。

  (四)培养参与骨干,由部分带动整体。

  在合作学习中,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局面。

  (五)建立参与考核奖励制度,增强学生参与的竞争活力和持续性。

  每个学习小组展示时,及时定分,除展示基本要求加分后,加分设置问题知识点分,质疑分,创新分等,这样激励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把参与课堂展示的得分多少,排出名次。按时统计,定期公布,对参与评分高的同学和表现突出的学习小组和学生提出表扬。对于参与次数少的同学,老师了解情况,进行思想教育,让这部分同学自己定出参与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老师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班级体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参与氛围。还可以以周为单位来竞赛,评出先进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摘要】本文是对采用“全英教学”的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从学生语言能力、“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会计学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国际化的高级人才,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非常强调国际化,其中重要的,也是普遍采用的措施就是课程的国际化,即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非英语专业的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的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非母语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在今后加以改进?这些问题是所有正在和即将推行会计学专业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学校和老师所共同关心的。笔者通过对暨南大学国际学院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为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研究设计

   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先与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了解和总结了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随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问卷的试调查,根据试调查发现问卷设计中的不足,并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修改。修改后的问卷共有15个问题,主要包括了学生语言能力、“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大方面。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的英语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中,72%的学生没有达到熟练听说读写英语的程度,只是基本掌握听说读写或是只能进行简单的会话;被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评价值为2.69,说明目前正在接受“全英教学”的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只能够基本掌握听说读写。从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看,这些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语言能力,能够用英文进行普通的交流,但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二)“全英教学”的效果

  本研究接着又从课程安排、教师的英语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材的选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从表4的结果来看,63%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一般,但认为课程安排很好和较好的学生也占到了23%,明显多于认为课程安排差和很差的学生。表5的数据说明,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问题最大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其评价值在三个因素中最大,为2.59,介于良好与及格之间且偏向及格的水平,说明平均而言,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只是略好于及格;与教师的语言水平相反,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三个因素中评价最好的一个,其评价值最小,为1.93,说明任课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在良好以上。综合以上两个结果可以看出,“全英教学”的师资还是能够满足学生要求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在使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时就变得“力不从心”了。教材的情况尚好,评价值非常接近良好,有78%(9%+69%)的学生认为教材非常合适或较为适合。

  (三)“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有使用英语原版教材,但用中文授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本研究也调查了学生对“全英”与“双语”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四)“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这次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英语水平、“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大方面对会计学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总的来看,采用“全英教学”或是“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发展方向。而且,在目前的“全英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基本掌握专业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全英教学”的效果感到满意。但是,应该看到,在“全英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全英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和学双方的语言能力。

  首先,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完全适应“全英教学”的要求。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评价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情绪下降,课堂的学习气氛不活跃等问题。

  其次,学生反映问题最集中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生普遍认为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令人满意,但欠缺使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各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基本来自专业院系,教学和科研的方向不是英语,而是以中文为基础的专业知识,当他们用英语来教授复杂的专业知识时,其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影响。

  可见,要提升会计专业“全英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为此,笔者建议,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学习“全英”专业课程前,先进行英语的强化学习,以改善整体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有计划地培训现有任课教师的英语能力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人才,既可以招聘留学回国人员,也可以短期聘请外籍教师,并让专业老师担任外籍教师的助教,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

  最后,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绝大部分(95%)学生赞成“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但是更多的学生偏向“双语教学”,而不是“全英教学”。

学生调查报告 篇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以往的“天之骄子”们在沦为“普通劳动力”后不得不试着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以在就业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惨烈的战争中求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为以后就业工作作好准备,在暑假期间,我们通过就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变化作了相关调查。

  一、就业观念现状

  1、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不求自己对工作喜不喜欢或对不对口,只要可以实现就业就已经觉得不易了。根据网上社科院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38%,有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2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从而反映出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7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5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

  2、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当就业成为问题,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选择继续深造作为缓兵之计,当前本科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成倍数的增加,大家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加大,而很多希望得到“热门职业”的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高人一筹的资本,加入到报考研究生的队伍。在调查中,有38。46%的人选择毕业后报考研究生,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2—3年,也就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到就业市场中;如果没有如愿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职经验上的劣势加入到就业大军中来。

  3、先就业再择业,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弹性就业。有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些则是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观念,反而会因为经验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

  4、就业途径多样化:通过报纸广告应征、网上求职。通过报纸广告应征是目前求职的主要途径,成功的概率约为50%以上。根据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有近2%的人则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就业,但是就目前来讲,网上择业对于大部分的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能大规模地推广,尚有一些技术、设备条件和信息上的限制。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调查显示有近20%的成功毕业生是通过人才市场或参加各企、事业单位的供需见面会达成意向、获得职业的。这是一种直接而又便捷的求职途径, 15%的人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职业介绍所谋得现有职位,职业介绍所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和就业机会。直接与企业联系等非公开就业途径。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或者家长及社会关系的直接介绍,有的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了解到目前需要他们的企业后,直接写信、打电话前去应征,甚至有的是通过直接登门拜访企业的老总或者人事部经理而最终获得工作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及途径外,当前大学生就业还呈现出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许多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各种手段和途径被应用到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

  目前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众所周知的,那么,现实中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会出这种“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呢?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存在以下原因:

  二、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学生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增长。有关资料表明:从20xx年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的增加,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待业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严峻考验。

  2.薪水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平,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像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张;而那些从军校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正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高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降到800元。但这毕竟只是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3.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4.扎堆现象。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热计算机,土木工程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地区扎堆现象,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人们认为既然是发达地区,就业岗位自然就多,因此纷纷到这些地方就业。但是人一多,可供企业选择的就多,要求自然就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如性别,就资料显示,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低6、4%;还有城乡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三、解决就业难困境,寻找应当策略

  事实情况如此,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那么,又该如何着手解决这种困难,不让大学生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呢。一是大学生自身的转变,二是外界(包括学校、社会的态度方式的转变、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转变。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仅仅是就业心理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是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转变 ,实施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措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目前,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担负主要的指导服务工作。以法学专业为例来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指导活动。我们认为学校应该结合上述几点来增加我校法学专业同学的就业竞争力:

  1、在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参观法院,检察院等专业基地的,组织制定大学学习规划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2、在二、三年级学生中除了加强对专业基地的参观和实习外,还应该进行考研动员,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考研辅导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级考证,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这些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素养。

  3、对法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主要进行技能培训,如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训,计算机操作的培训,以及面试的有关技巧和礼仪培训。举办就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就业。请往届毕业生与同学座谈,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宣传就业政策,请心理专家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使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多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编辑就业指导报,制作就业信息网,以及学校向一些用人单位的整体宣传工作,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方便快捷的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4、重点加法学专业强职业化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地方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再次就是国家和社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并有所思考,做出相应的改变。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的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j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是只关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中国将顺利度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经历风雨,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让大学生的头脑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外界的改变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多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去做。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6篇

2.【精品】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八篇

3.【精品】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6篇

4.【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7篇

5.【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九篇

6.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八篇

7.【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6篇

8.【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9篇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10-01 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明德学院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明德学院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二、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界定总体为明德学院全体在校学生。为了更好地细分目标群体,将访问对象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和校门口商贩的形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问卷发放时间为20xx年10月14日至20日,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大一

  学生为70人,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50人。其中男女比例11:4。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 、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

  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表格1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明德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0%,衣物支出占13.1 %。休闲娱乐占4.3%,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6.1%。由此可知: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

  在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40.0%的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的约为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10.2 %,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为9.1 %,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 %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

  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娱乐及学习消费

  调查表明: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当前我校大学生娱乐方式主要集中于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同时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女生在这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因为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

  主要用于外出购物。而男生们的泡吧费用要远远高于女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对单调的。

  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为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为代价,这就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了。

  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习方面 (购买电脑除外)的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的消费。

  2.耐用消费品消费(价值200元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文曲星、电子词典、随身听在当前大学生中的拥有比例是较高的。在深入访问中发现,拥有MP3、MP4、MP5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价格在千元左右的手机在大学生校园中是较少。在电脑消费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多数为学习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我校大学生们使用的电脑多为价格在2700元左右的组装机,拥有品牌机以及手提电脑的也不少。在上述的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女生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尽管女生在手机拥有量上与男生相当,但在电脑的拥有量上要远远低于男生。但这些学习工具大多是被用来玩游戏、听歌和看电影,而并不是学习的。

  3.爱情、友情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但爱情的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的执着追求者的障碍。“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经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

  信条。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0%)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这与我们在私下统计的数字相差较大)。从这不到两成的问卷上显示: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30.0%的“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在100元左右。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表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 、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不在一起的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据统计,近六成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要在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每年。更有极少的一部分同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此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而又有手机的同学来说,每月手机费中的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据统计59.1%的手机族每月的花费在50—100元之间。没有手机的同学,电话卡则是不可或缺的。校园内固定电话的开通,给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的同时,电话费的开支也水涨船高,67.1%的大学生的每月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问题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番禺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洛浦沙滘中学的1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50份,有效问卷144份,完成率达到96%,时间为11月26日。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 ,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 %,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 %。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少数的家庭。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 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可是中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肆意挥霍只占了1.06%,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的眼力占了37.23%,能省就省的占了36.17%,做好消费计划也占了32.97%,现在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但是中学生在购买也会开始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0.63%,没什么看法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8.7%,不应该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1.70%,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45,他们同样要考虑商品的用途及价格它们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装和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他们接着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了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8.80%,现在他们购买时看到合适就买,必要时才买,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欢才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6%,求异心理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这可以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不会盲目的消费。

  (四)中学生消费后的理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更有计划不会乱花钱,也知道他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会自己系统的结算和间中的结算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27.60%从来不会的和没有的分别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 13.83%、11.70%,和朋友消费时的付款情况:aa制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0 %,请客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 %,其它情况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0 %。

  五、调查结果

  现在的消费市场上,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作为一个消费团体渐渐被注意。虽然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可是中学生也有我们独特的消费观念,我们一方面有着课业的压力,经济上没有独立;另一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时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在中学生心智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六、调查建议

  调查和分析中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状态,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内在消费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变化,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与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 问题的提出:

  大气污染有什么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对植物的危害(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研究目的:

  维护大气的清洁,防治大气污染;

  三、 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外出实地访问调查:

  实地考察情况 :1,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2,工厂废气排放量大,处理不当,严重污染环境

  调查地点:某工业园区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日

  分析整理

  考察完毕后,由于资料丰富,因此我们要尽快地把资料整理,筛选,并写好调查报告

  (三)课题评价:课题主要从大气污染的现状,大气污染的原因,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大气污染的防治展开,对提高民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有不小作用。

  四 研究结果:

  (一)大气污染大部分原因属于人为因素,小部分属于自然因素。

  (二)大气污染是存在的危机。

  (三)解决措施:

  1.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 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 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 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 加强工艺措施。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6.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大的电热厂和供热站,实行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尤其是将热电厂、供热站设在郊外,对于矮烟囱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来说,是消除烟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是改时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加强交通管理。解决汽车尾气问题一般常采用安装汽车催化转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转化器中催化剂用高温多孔陶瓷载体,上涂微细分散的钯和铂,可将NOX、HC、CO等转化为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开发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机物、植物油和气体燃料,降低尾气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轿车的发展、扩大地铁的运输范围和能力、使用绿色公共汽车(采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燃气)等环保车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8.烟囱除尘。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干法(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和湿法(以液体为吸收剂)两大类。高烟囱排烟烟囱越高越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一般烟囱高度超过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显,过高造价急剧上升是不经济的。应当指出这是一种以扩大污染范围为代价减少局部地面污染的办法。

  五、研究体会: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如果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就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的防治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对大气污染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大气污染后的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各项规定都是围绕大气污染的“防”和“治”展开的。只有做好大气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工作,才能够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健康工作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权利。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对每一个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来讲,大学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是我们从校园生活踏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学到了很多对于未来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奠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初步的接触到社会,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此刻正在经历着大学生活的我们,我们发现自由的时间很多,尤其是双休日,对依然在中学奋斗的那些孩子们而言,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求,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绝对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绝对的空间中同为大学生的你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呢?正好借助这次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份作业的机会,我和我的组员们来进行了一个有关于双休日大学生生活安排的调查!

  一、调查概述

  调查时间:5月12日

  调查地点:上海建桥学院校园内

  调查内容:双休日大学生在干什么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双休日的生活,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调查人数:50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性别比例构成

  2、周末活动比例

  3、周末安排主要考虑因素

  由此上面两项看出很大一部分同学周末都选择了做些与学习无关或关联较小的事情,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当然还有40%的同学对自身还是存在一定要求的,不断考虑着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充实大学生活,其中有16%的同学选择了做兼职,更早的接触社会,在不用完全直面社会残酷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使得自己得到了不少的锻炼。

  4、安排在学习上的时间

  这张图很直接的反应了现在大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相较以往的略显不足

  5、自我对周末安排是否合理的评价

  这张图反映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周末安排表示出不是很满意,大学中那自由低约束的氛围让很多同学迷失了方向。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恋爱观 性行为

  青春是美好的,恋爱的季节是青春洋溢的季节。高职大学生处在活力的青春期,恋爱因青春显得更加美妙,因而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人生活中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在恋爱中遭遇挫折也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已有不少研究,但针对高职大学生的调查,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高职学历在复杂艰难的就业环境中往往处于弱势,从而引起他们内心更多的矛盾和迷茫。因此本项目基于高职层面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高职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二、调研方向

  (一)调研基本思路

  (1)设计高职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

  (2)查找相关文件资料并学习

  (3)实证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的恋爱观

  (4)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同时选取一些有典型调查意义个体高职大学生进行访问。通过本调研,分析当代在校高职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爱情如紫色般神秘,又如粉色般美好甜蜜。悠悠的大学校园,漫漫的树荫走道,樱花的瓣儿零零落落,金色的枫叶如蝶儿在翩翩飞舞……是谁的玫瑰在心头盛开?又是谁在那伤心哭泣……浪漫的季节,浪漫的青春,浪漫的爱情在你我心头萌芽、在你我身边悄然发生了。

  当今高职学院,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校园里,教室中、自习室到处可以见到成双成对活动的大学生情侣们。在校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从这些来说谈恋爱本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的生理上心里上发育趋向于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思想观念上的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有的人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有的为了爱情大打出手,甚至出现校园喋血事件。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高职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大学期间恋爱的呢?他们对待爱情的观念又是什么呢?是否会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是否会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是否因为思想的解放而带给自己感情上的伤害?是否会影响到求学期间的学习?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等等所有的一切一切……

  我们想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从而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之拥有健康的恋爱心态;帮助高职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利于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能力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调查研究范围及方法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结构型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了整个滨江校区的高职学生。针对在杭滨江区4个高职学院,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通过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涉及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8份,产生废卷72份,有效问卷占92.8%。本次问卷调查公开、公正,真实科学。我组对这928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解高职大学生对恋爱观的心态。

  三、调查数据研究及分析

  (此博中数据分析图略)

  (一)高职大学生的恋爱人数

  依据调查问卷第一题,我们统计得出有45%的同学正在谈恋爱,55%的同学没有谈过恋爱。通过图表分析显示,说明多数男女生都没有在谈恋爱,相对来说在谈恋爱的女生约为被调查女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高职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了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因此,在研究高职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时,对这一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有2 %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是一种赶潮流现象,与从众心理有关。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认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她们不会“逆潮流而行”的。有14 %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学会认为与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特殊关系。“上大学找个朋友和自己是一代人,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可以互相诉说,相互倾听。”这是很多同学的想法。5%的人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其中50 %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三)高职大学生恋爱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讯工具的不断进步,现代大学生的交友面不断扩大,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认识朋友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各种朋友都有可能成为亲密的恋人,但占主体的是校友和同学,占了46 %的比例。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正是所谓的日久生情。有19 %的同学是在社会活动中认识的,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不断深入认识对方,有共同的话题语言和追求,因此很容易能成为恋人。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也为同学们认识和寻找恋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中8%的同学是通过网络认识恋人的,但这是否是一种好途径还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有13%的同学是本来不认识的,偶然邂逅,觉得好就主动追,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高度开放的21世纪,虽然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但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传统昂还是都保留着,有14%的同学是经过朋友介绍认识的。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但也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高职大学生恋人见面频率

  一对恋人是否要天天在一起呢?怎么样的频率才是最合适的呢?我们对正在谈恋爱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正在谈恋爱的学生有14%是天天在一起的,17%是每天一两次,15%是每周一两次,12%是每月一两次,42%选择了其它以每两隔三天见一次为主。其实见面频率的高低,与爱的程度并没很大关联,天天见,不见得关系好,不常见,也不见得不思念。关键在于,你的爱人是否可以适应你选择的见面频率。见面是一种缓解相思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融合。

  (五)高职大学生的爱情观

  我们在对“您对大学期间的爱情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有38%的人选择真挚的情感,18%的人认为只是玩玩而已,何必当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17%的人认为会影响学业,得不偿失。另外27%的人选择了其它。

   (六)恋爱对学生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对青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因此,我们对“高职大学生谈恋爱影响学习和社会工作吗?”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31%的同学认为恋爱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基本不怎么影响的占26%,有一点影响,还能应付过来占27%,9%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玩不转了,另外身心俱疲的有7%。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产生的影响不大。不过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七)高职大学生爱情面临的问题

  通过以下2个图表可以看出现在与未来的恋爱之间发生的问题的不同。现在有30%的人认为经济难以支持,到以后有39%的人是认为毕业之后各奔东西,难在一起。不过也有25%的同学认为是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八)高职大学生的性开放程度

  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日益开放,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了。在回答“能否接受婚前性行为”的问题时,有20%的高职大学生认为很正常,完全可以没什么大不了的,持支持态度;26%的同学是不清楚不反对也不支持的;25%的同学是反对的绝对不能;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很较深,但随着对方开放的范围的不断扩大,西方思想的不断深入影响,当今高职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了。

  我们对“您所能接受的大学期间恋爱双方的亲密程度是?”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正在恋爱的人可以接受接吻,23%的可以接受性关系,这是由于高职大学生处于青年发展的中期,其身心发展的最明显特征是随着极大的生理变化,其性心理也得到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性是一种强烈的生命冲动,青年的性心理充满矛盾。他们的性渴望不可抗拒接。但这种势头并不是不可抑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性健康教育,对婚前性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认识,这种现状实际上已经使部分高职大学生面临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威胁。这也说明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性健康教育是当前相当薄弱的环节。调查数据表明当今高职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正处于危险阶段。受西方的性自由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某些高职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已日趋自由化,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性关系,接吻更是平常的事了。

  (九)学院领导应对学生恋爱的态度

  调查显示有37%的人认为老师和领导应该对高职大学生谈恋爱正确引导,11%的人则希望老师和领导可以提倡高职大学生恋爱,另外顺其自然的占52%。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过早地谈恋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业。因为谈情说爱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耗费相当多的精力,而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二人世界,谈情说爱,必然会减少用在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方面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听课不能专心,休息不能安稳。这样下去,就会明显影响学习成绩,并使综合素质的提高受限,毕业后在就业明显处于劣势。有的同学甚至因为感情纠纷而不能完成学业,拿不到毕业证书而悔恨终生。我们常常会在省市电台夜话节目里听到这些同学痛苦地诉说自己大学期间过早谈恋爱导致学业荒废,恋爱失败,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况。这种教训确实是对我们广大同学的深刻警示。

  在调查中,我们提出“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您准备怎么分配您的时间和精力?”这个问题。有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都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学习,一位恋爱中的男生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事情,使自己多有些本事。”这说明,在高职大学生心中,学习还是重于爱情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学习可以抛开爱情,但爱情必须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的。的确,爱情的建立离不开基础,“万丈高楼平第起”,恋爱也是如此。黑格尔也说:“爱情要达到完美的境界就必须联系到全部意识,联系到全部见解和旨趣的高贵性。”年轻人正应该抓住可贵的时间,在学习上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学习与爱情两者,有同学认为那种“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的想法是不可效仿的。

  通过调查也有不少同学因为恋爱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自己身心俱疲。当然这种不健康的恋爱观固然是存在于一小部分人群里的。高职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高职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另外,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会增加经济负担。大学生尽管已是成年人,但仍然处在学习成长期,经济上还没有独立,人生的经验还没有多少积累,更没有完全搞懂婚姻家庭是怎么回事,自己负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样,恋爱的基础就很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青年异性的相互吸引,对异性的好感,或对对方某些方面的欣赏。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以普通同学正常交往,把对对方的好感、欣赏变成互相鼓励、努力学习,共同进步。待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是否确立恋爱关系,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尽量与更多的同学建立友谊,广交朋友,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好坚实基础。如果过早的谈恋爱,陷入感情纠葛,影响学业和前途,实在是弊多利少。

  (二)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高职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高职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 (3)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行为大方。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2)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2、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通常宣泄的方法有: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3)转移注意。时常要想起以前和恋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向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失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3、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4加强高职大学生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高职大学生还处在人生的过度阶段,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涉及性教育的方面还很少,对于异性也还只处于一种羡慕和向往阶段,很多知识还是蒙蒙隆隆的,并不是十分了解。如果缺乏性教育,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很容易犯错误,甚至出现越轨行为。在缺乏一定常识的前提下,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不能很好的认识,对于行为产生的后果也没有能力来解决。从而会造成心理或生活上的压力和障碍,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5、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一是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文艺演出、篮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身心;二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同学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6、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恋爱与否和学生的理想、事业心紧密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追求事业、理想和前途,使其认识到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顾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和前途。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好像在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不过这都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大学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大学生拥有自己的喜欢的一部手机不再是很遥远的事。越来约年轻化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特此,我专门进行了这项调查活动。其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一种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过程。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80%的学生拥有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10%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的玩意儿了,已经普及化了。大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二、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最喜爱的品牌是诺基亚,40%的人使用的是这款手机。很显然,诺基亚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与其他品牌拉开了不小的距离。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接着是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品牌,波导是唯一进军一线阵容的国内品牌,tcl紧随其后。

  三、质量、服务最好的品牌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企业产品质量普遍表示认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品牌形象较好,消费者认可度较高。国内外品牌在这方面差距较小,国外品牌只是个别产品的认可度高于国产品牌。国内品牌中波导成绩斐然,但拉开其他品牌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排名中,tcl、夏新、联想难分高低。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四、选择手机考虑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他们对手机的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其次是多铃声,大容量的电话本,彩屏,双屏。娱乐方面有游戏,gprs上网,播放mp3,可更换外壳,红外线接口等。

  五、目前使用手机的价格

  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读者的手机价格在800--1500,大学生购买手机还是以实用为主。只有10%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800元以下的手机,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1500以上的高价位手机。

  六、在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机的价格下调,使不少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50%人开始在上大学的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但是获得手机的途径中家人购买的占45%;自己购买占51%;朋友赠送占3%。以上调查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能够满足他们的额外消费。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在做业务的工作期间,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变多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感觉到了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七、购机地点

  亳州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国土面积8522.5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8%;耕地60.19万公顷。全市人口530.02万,其中少数民族8.2万人。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他们认为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手机售后服务也不错,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另外,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八、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评价

  在即将考试的日子里,作为爸妈的好女儿,我就开始思考着暑假去打工的事情。以前妈妈教育我在大学期间,要锻炼自己的自理与交际能力,最好的工作就是服务类,为了方便,我就找了这超市的导购员工作,也开始了我的假日打工生活。

  在现有功能中,来电/接听电话时间和中文输入功能分别位列消费者最看重功能前两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短信飞遍校园内外,这也是大学生手机资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同学都定了包月短信。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一、调查目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述为主,强调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多向思维,“一言堂”的课堂状况使学生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器。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相继学习、借鉴了“杜郎口”、“洋思”以及“昌乐二中”等学校的先进经验,在中心校指导和教科室的组织下,深入进行了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究,大力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模式,经过一年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学生自我展示”环节还有较大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寻找、诊断、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制订解决对策,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真正“展示自我”,切实培养、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我展示的能力,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课堂摸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设计了20个问题,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内容;

  (四)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展示效果。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以及和有关学生座谈,看到当前我校大力推广的“三点七步”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我展示很不到位,使合作学习效果还不算佳。主要表现在:

  (一)小组展示形式比较单一。

  小组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展示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有这样一道题“在小组合作中你的表现是?”选择回答主动抢着说占16%,认真听占57%,不发言占27%。其中选择后两个答案的都是自认为学习成绩中等或不太好的。

  (二)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由于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

  学生在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从“你在小组合作学习扮演的脚色是?”这一问题的统计的结果40.8%的人等组长分配发言任务;有33%代表小组发言。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做?”选择听学习优秀同学的占34.4%,选择等老师讲60.2%,选择不了了之的占5.4%等情形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没有被激发出来。

  (三)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形式、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激励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因而也就失去了自我展示的激情。

  (四)从问卷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及与学生座谈中了解到:占80%的学生是因为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怕其他人嘲笑。

  (五)从问卷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及与学生座谈中了解到教师有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缺乏认真的设计,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不够重视,最后总喜欢以其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挫伤了学生自我展示的积极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老师和学生都还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自我展示认识不够明确。

  从教师讲,对学生的自我展示还没能熟练地把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具体的设计上,都不够充分。从学生角度讲,有部分学生认为自我展示就是“表现”好玩,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与己无关。这都与“学生的自我展示”内涵相差甚远。

  (二)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

  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对讨论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使展示成为个别学生的自我表现,导致大多数学生失去热情。

  (三)学生缺少必要的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急于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思考问题的程度不会深刻,致使对问题的表达不清,缺乏自信心。

  (四)学生合作交流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造成合作交流时疲于应付,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合作交流中获得清晰、完整的知识生成,从而导致学生自我展示时仍然迷茫。

  五、思考与改进措施

  (一)正确引导,树立自我展示意识

  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要解放儿童的脑子,使之能思,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想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是评价高效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上学生参与展示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课堂展示是否充分合理,决定了学生们收获的多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愉悦感,用中肯的评价和鼓励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成就感,提供多样化参与情景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新鲜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积极参与、积极展示的思想意识。

  (二)树立参与无错意识,消除后顾之忧。

  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怕小组组员埋怨怪责,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树立参与无错的意识。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展示没有对错,只要你敢参与,就证明自己在思考,证明自己很勇敢,证明自己在合作中很积极。其他同学也应该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照样给予鼓励,为你加分!让同学们打消思想顾虑,放开思维羁绊,逐步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明确参与要求,由易到难,学会展示。

  展示的同学要在小组内准备充分,每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充分交流,每个组员都要综合组内的意见,做好讨论整理,然后由老师指定组员代表本组完成展示。这样避免了只有性格外向或是学习水平高的同学发言的单一性,为不主动发言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也有助与小组内交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发言者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为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面向全体展示时,声音要宏亮有力,体态要大方,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书写要格式规范,过程完整;观点要是非分明,旗帜鲜明。尽可能用普通话,尽可能用学科语言,尽可能做到表达清楚。要求从声音体态到展示语言,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展示的质量。另外,我也要求其他同学,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打断展示同学,随时准备质疑提问,给展示者以热烈掌声。

  (四)培养参与骨干,由部分带动整体。

  在合作学习中,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局面。

  (五)建立参与考核奖励制度,增强学生参与的竞争活力和持续性。

  每个学习小组展示时,及时定分,除展示基本要求加分后,加分设置问题知识点分,质疑分,创新分等,这样激励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把参与课堂展示的得分多少,排出名次。按时统计,定期公布,对参与评分高的同学和表现突出的学习小组和学生提出表扬。对于参与次数少的同学,老师了解情况,进行思想教育,让这部分同学自己定出参与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老师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班级体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参与氛围。还可以以周为单位来竞赛,评出先进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摘要】本文是对采用“全英教学”的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从学生语言能力、“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会计学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国际化的高级人才,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非常强调国际化,其中重要的,也是普遍采用的措施就是课程的国际化,即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非英语专业的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授课的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非母语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在今后加以改进?这些问题是所有正在和即将推行会计学专业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学校和老师所共同关心的。笔者通过对暨南大学国际学院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为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研究设计

   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先与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了解和总结了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随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问卷的试调查,根据试调查发现问卷设计中的不足,并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修改。修改后的问卷共有15个问题,主要包括了学生语言能力、“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大方面。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的英语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中,72%的学生没有达到熟练听说读写英语的程度,只是基本掌握听说读写或是只能进行简单的会话;被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评价值为2.69,说明目前正在接受“全英教学”的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只能够基本掌握听说读写。从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看,这些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语言能力,能够用英文进行普通的交流,但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二)“全英教学”的效果

  本研究接着又从课程安排、教师的英语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材的选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从表4的结果来看,63%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一般,但认为课程安排很好和较好的学生也占到了23%,明显多于认为课程安排差和很差的学生。表5的数据说明,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问题最大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其评价值在三个因素中最大,为2.59,介于良好与及格之间且偏向及格的水平,说明平均而言,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只是略好于及格;与教师的语言水平相反,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三个因素中评价最好的一个,其评价值最小,为1.93,说明任课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在良好以上。综合以上两个结果可以看出,“全英教学”的师资还是能够满足学生要求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在使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时就变得“力不从心”了。教材的情况尚好,评价值非常接近良好,有78%(9%+69%)的学生认为教材非常合适或较为适合。

  (三)“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都有使用英语原版教材,但用中文授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本研究也调查了学生对“全英”与“双语”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四)“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这次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英语水平、“全英教学”的效果、“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全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大方面对会计学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总的来看,采用“全英教学”或是“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发展方向。而且,在目前的“全英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基本掌握专业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全英教学”的效果感到满意。但是,应该看到,在“全英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全英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和学双方的语言能力。

  首先,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完全适应“全英教学”的要求。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评价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情绪下降,课堂的学习气氛不活跃等问题。

  其次,学生反映问题最集中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生普遍认为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令人满意,但欠缺使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各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基本来自专业院系,教学和科研的方向不是英语,而是以中文为基础的专业知识,当他们用英语来教授复杂的专业知识时,其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影响。

  可见,要提升会计专业“全英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为此,笔者建议,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学习“全英”专业课程前,先进行英语的强化学习,以改善整体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有计划地培训现有任课教师的英语能力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人才,既可以招聘留学回国人员,也可以短期聘请外籍教师,并让专业老师担任外籍教师的助教,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

  最后,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绝大部分(95%)学生赞成“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但是更多的学生偏向“双语教学”,而不是“全英教学”。

学生调查报告 篇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以往的“天之骄子”们在沦为“普通劳动力”后不得不试着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以在就业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惨烈的战争中求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为以后就业工作作好准备,在暑假期间,我们通过就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变化作了相关调查。

  一、就业观念现状

  1、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不求自己对工作喜不喜欢或对不对口,只要可以实现就业就已经觉得不易了。根据网上社科院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38%,有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2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从而反映出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7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5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

  2、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当就业成为问题,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选择继续深造作为缓兵之计,当前本科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成倍数的增加,大家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加大,而很多希望得到“热门职业”的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高人一筹的资本,加入到报考研究生的队伍。在调查中,有38。46%的人选择毕业后报考研究生,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2—3年,也就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到就业市场中;如果没有如愿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职经验上的劣势加入到就业大军中来。

  3、先就业再择业,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弹性就业。有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些则是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观念,反而会因为经验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

  4、就业途径多样化:通过报纸广告应征、网上求职。通过报纸广告应征是目前求职的主要途径,成功的概率约为50%以上。根据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有近2%的人则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就业,但是就目前来讲,网上择业对于大部分的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能大规模地推广,尚有一些技术、设备条件和信息上的限制。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调查显示有近20%的成功毕业生是通过人才市场或参加各企、事业单位的供需见面会达成意向、获得职业的。这是一种直接而又便捷的求职途径, 15%的人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职业介绍所谋得现有职位,职业介绍所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和就业机会。直接与企业联系等非公开就业途径。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或者家长及社会关系的直接介绍,有的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了解到目前需要他们的企业后,直接写信、打电话前去应征,甚至有的是通过直接登门拜访企业的老总或者人事部经理而最终获得工作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及途径外,当前大学生就业还呈现出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许多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各种手段和途径被应用到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

  目前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众所周知的,那么,现实中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会出这种“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呢?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存在以下原因:

  二、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学生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增长。有关资料表明:从20xx年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的增加,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待业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严峻考验。

  2.薪水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平,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像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张;而那些从军校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正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高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降到800元。但这毕竟只是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3.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4.扎堆现象。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热计算机,土木工程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地区扎堆现象,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人们认为既然是发达地区,就业岗位自然就多,因此纷纷到这些地方就业。但是人一多,可供企业选择的就多,要求自然就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如性别,就资料显示,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低6、4%;还有城乡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三、解决就业难困境,寻找应当策略

  事实情况如此,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那么,又该如何着手解决这种困难,不让大学生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呢。一是大学生自身的转变,二是外界(包括学校、社会的态度方式的转变、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转变。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仅仅是就业心理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是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转变 ,实施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措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目前,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担负主要的指导服务工作。以法学专业为例来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指导活动。我们认为学校应该结合上述几点来增加我校法学专业同学的就业竞争力:

  1、在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参观法院,检察院等专业基地的,组织制定大学学习规划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2、在二、三年级学生中除了加强对专业基地的参观和实习外,还应该进行考研动员,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考研辅导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级考证,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这些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素养。

  3、对法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主要进行技能培训,如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训,计算机操作的培训,以及面试的有关技巧和礼仪培训。举办就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就业。请往届毕业生与同学座谈,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宣传就业政策,请心理专家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使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多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编辑就业指导报,制作就业信息网,以及学校向一些用人单位的整体宣传工作,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方便快捷的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4、重点加法学专业强职业化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地方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再次就是国家和社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并有所思考,做出相应的改变。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的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j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是只关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中国将顺利度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经历风雨,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让大学生的头脑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外界的改变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多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去做。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6篇

2.【精品】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八篇

3.【精品】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6篇

4.【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7篇

5.【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九篇

6.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八篇

7.【精华】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6篇

8.【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9篇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