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2020-09-15 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我于XXXX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对全乡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很庆幸我们能够参与到这次的调查。这只是大学生们生活的一个缩影,但是却很重要。如何安排课外时间考验了我们对学习的态度怎样,而我想说的是,态度往往决定了一切。

  身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的课余活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二、关键字:

  大学生 课外活动 如何安排

  三、前 言

  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段,是逐渐走向成长成熟的关键时刻。离开了紧张的高中校园,大家步入大学的校门。由于大学与高中不同的教育模式,大学生不再像高中那样会有满满的时间安排表,大家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也许他们可以上网、运动、阅读、看电影电视、外出逛街等;也可以开始谈恋爱以满足感情生活的需要,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选择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知识,锻炼自己。在这个过渡时间可能有很多同学不能及时适应,并且自己处理好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大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时间规划能力,才能充分利用时间,使自己在大学里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能够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事,而不是浪费大学时光,肆意挥霍。

  对此,我们针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问题,展开了这次调查,了解一下大学生课外活动情况,以便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我们此次主要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共设置了1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设计流程

  (一)调查人员:刘欣怡、刘晓霞、刘程、栾玉洁

  (二)调查对象: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8日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五)计划实施介绍:首先刘程同学负责制定调查报告,并由小组全体成员谈论、审核;然后将全部的问卷分发给小组各个成员,分别在学校的不同地点(图书馆、教室等地)发给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并收回问卷,接着,由刘晓霞、栾玉洁撰写调查报告(论文),最后由刘欣怡同学做PPT进行展示。

  五、调查结果显示及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男女所占比例均等所占比例分别为43%和57%;大一的学生居多,工科专业(机械、机控、服工、通信、计算机、电子、电气、工业设计、建环、染织、机电、土木)占39%,理科专业(包括化学)3%,管理学专业(包括工程管理)23%,经济学专业12%,法学16%,医学3%,文学1%,外语3%,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中,将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课外娱乐活动。

  1. 经济因素对同学们课外活动安排的影响

  经济对文化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学们的家庭状况以及生活费的多少是影响他们的娱乐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49.45%的同学来自农村,占了最大的比例,而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比例最小为9%。在调查中54.55%的同学每月花在课外活动上的花费在200元以下,只有5.05%的同学课余活动超过500元。大多数同学对在娱乐活动的经济花费还是有较好的控制。但也不排除周边提供的娱乐场所设施程度的影响,因为有63.62%的同学认为周边提供大学生的娱乐场所和设施一般。

  2. 同学们对课外活动的安排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们对大学生对安排课外活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53.85%的同学的态度是稍作安排,33.99%的同学认为由于自己的学习任务重,参加课余活动影响学习。大家对于课外活动安排的态度,很重要的影响了自己对时间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质量、收获。从数据上可以看出,87.91%的同学,对自己课外娱乐活动的态度偏向于消极、被动。这样的态度,可能使得自己在课外时间安排时,浪费很多时间,同时,也可能把课外活动在缓解压力、调节心情等方面的作用力度削弱。

  3. 同学们对课外活动安排的具体内容(时间,形式,场所,参与人数)

  从调查来看,大多数同学每天的课余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并且45.22%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娱乐活动的部分最多,大家还是乐于参加娱乐活动的。

  在同学们对课外活动的形式选择方面,43.45%的同学更倾向于参加文娱与身心发展类的活动,24.14%的同学更愿意参加体育类,但很少的同学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类、创新创新业类与技能培训类,说明同学们愿意参加休闲类的课外活动,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各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在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方面,27.12%的同学选择呆在图书馆,19.77%的同学在体育场进行活动,也有一部分人愿意在KTV,网吧,电影院放松,但是还有24.86%的同学对于经常去的娱乐场所没有固定要求,更希望进行丰富的娱乐活动。体现了大学生对场所的选择还是注重娱乐性。

  同时,66.34%的同学在娱乐活动时不确定娱乐活动进行的人数,这种情况反映出娱乐活动具有的灵活性。

  4. 性别差异对课外活动进行的影响

  男女生对于课外活动的态度也是有较大区别的:有50%的男生表示随便,而45.83%的女生会对课外活动稍作安排。

  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方面,男生经常参加的课外活动场所最多的是体育场,占31.25%,而女生60%左右会去图书馆和其他一些场所,没有女生会去网吧,男生有6.25%,可以看出,网络与运动对于男生更加有吸引力。

  女生可能更喜欢进行个人的、较为安静的课外活动。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

  5. 不同专业的同学对课外活动的安排有差别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前言:

  上高中的时候老师都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上大学后就没有人管你们了,也不用每天像牛一勤勉的学习了,老师的话犹如在耳边,但我们已经身在象牙塔里了,正如老师所说,上大学后的我们脱离了父母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在大学里没有父母唠叨的声音,早上也没有班主任像念经似的每天向我们灌输学习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觉,为此,做了关于大学生时间安排调查报告,来调查平时同学们在象牙塔里和以前的生活与思想有何不同。

  正文:

  据调查显示,30%的人对现在大学生活不是很满意,46%的人一般,20%的人满意,剩余4%的人很满意,可见就算在高中老师所说的美丽的象牙塔里也不似老师说的那么美好,还是有人觉得生活不尽人意,大学的课没有像高中似的排课排得很满,但还是有80%的人觉得课余时间不是特别的充裕,为此也做了调查,发现有些大学生的生活有些杂乱无章没有具体的很好利用自己的时间,每天都觉得很忙,但具体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也不知道收获了什么,就觉得自己很忙。 68%的女生会把业余时间花在看电影,73%的男生会把业余时间花在玩游戏上,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有谈恋爱的,外出游玩的,也有参加社团活动而忙的不可开交的,当然也有睡觉的,仿佛要把以前失去的睡眠补回来,怎么睡都补不回来,53%的人平均每天花3到五

  小时的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上,49%的人平均每天除正常上课时间外通常学习1~3小时,只有20%的人学习的时间超过3~5小时之间,可见上大学后大家把时间花在学习的少了许多,因为大学的课程不似高中那么繁重且每个月都有月考,大学大多课程都是期末才有一次期末考,除了少许的课程很久才有期中考,大多数人都是期末抱佛脚,期末的时候冲一冲大多都能过,所以平时大多数都没有积极性,学习的大多是有计划要考自己需要的工作证书或有考研目的等的同学。

  也有23%的人忙于兼职,兼职可以积累经验又能获得收入,减轻家庭的负担,也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发展事业做必要的准备,不至于像网上流行的话一样,大学毕业后我们集体失业。但也有父母不赞同孩子兼职的,认为学生把学业搞好最重要,从兼职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在校的大学生的家庭大多还是比较充裕或勉强可以供孩子上学而不至于入不敷出,在大学的生活压力不大。

  身体是一切的资本,在生活中锻炼身体是必要的,但据调查只有30%人在大学每周除上体育课外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大多都是男生,因为大多男生普遍喜欢打篮球,也有女生偏于跑步或羽毛球等运动。

  大学课余时间多了,作业也不多,同学们可支配的时间也多,但有62%的人对自己课余时间利用不满意,说明大学生还没有适应大学的生活可以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时间。

  调查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上大学后目标不明确,对生活没有具体的计划,容易浑浑噩噩荒度大学四年却什么都没学到,内心易空虚,大学的有

  些专业课程太少,学生课余时间过多,大多数都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本来抱着学习的心里家长为孩子买的电脑后来大多也没用在学习上,大多用电脑玩游戏看电影看网页等,成为了同学们娱乐的工具,用于学习的很少。

  大学是续高中之后让同学们继续深造的地方,但在大学里娱乐玩耍的时间多余学习的时间,很多同学心里认为高中结束后大学就是放松的,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兼职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较高中变得懒惰,没有人监督及督促失去积极性。

  课余时间多了,学习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大学制度不似高中那么苛刻,谈恋爱的人也多了起来,在校内随处可见一对对的情侣,社团也多,多数人的时间花在社团的时间也多,以至于学习的时间减少。时间安排不合理。

  我的建议:

  从上大学大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明确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此制定大学四年的计划,把该考的证书都考了,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可以玩耍,有兴趣的可以找兼职增加自己的收入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至于虚度大学四年时光。

  不再是大一的同学可以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毕业以后该做些什么,一个人醒悟时开始行动就不算太晚,天生我才必有用,总有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所以已经虚度大学一半的也不要沮丧。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

  至于大学有关部门可以适当增加大学的课程,没有课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可以让学生赚钱又能学习,也适当增加学生的使用技能,以便大学生除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生活。老师也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及练习,减少同学们课余时间。

  班级可以偶尔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促进同学间的感情,好过于同学在宿舍睡觉看电影玩游戏,也可以组织班级和其他班进行篮球赛等体育活动。

  至于手机问题,据说老师的上课质量和手机流量有关,间接的说明的学生玩手机大多时间都在上课时间,对此个人建议如果业务不是很繁忙的人上课时间可以把手机放在宿舍里以此约束自己,或上课时把手机关机下课需要时再开机。

  大学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我们也要认清哪些是可取的,那些事不可取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提出

  我校自三年级起开设英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大,但收效甚微,不仅学生在历次的测验中表现都都不太理想,而且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养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总结出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不良学习习惯以及学生自主使用的有效学习方法;然后结合学校以及学生家庭生活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笔者就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做了如下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

  《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研究》这一课题方案确立以后,笔者于xx年6月15日在我校三四年级一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主要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习惯入手,分别围绕英语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设计20题,采取“单(多)选”的方式。为了确保此次调查最大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我要求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上交调查表。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卷5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中,设计英语学习兴趣和目的的有3个题。结果显示98%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90%的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喜好。这一结果与平时观察的结果相符。在“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英语的目的性”调查中,50%学生学习动力是个人兴趣爱好,30%是考学需要,18%是社会就业需要,还有2%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要求。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因而4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会长久保持。还有50%的学生由于仅凭自己的喜恶学习英语,目的性不强,学习的劲头很容易波动,需要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度,否则,到高年级学习时,他们很容易因为不喜欢或者学习难度加大而放弃英语的学习,这是我们不愿看到和接受的。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习题有15个,从综合比例来看,大部分学生只具有单一的学习习惯—朗读和书写:能在认真书写英语、上课时摘抄笔记、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及时复习、能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并模仿其语音语调以及主动提问。

  低年级组的英语重点在于说和听,85%的学生都只是偶尔“听磁带20分钟”、“和同学用英语对话”;有时“预习课文”、“进行课外英文阅读”。

  从这些数据上不难看出学生有着比较认真的复习态度,却缺少大量的听说练习,这对学生升入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调查的最后一题是关于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学生对老师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渴望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其中65%的学生渴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希望老师平时能注重口语实践,使英语融入自己的交际应用中。

  四、小结与反思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总体上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而从各项非智力因素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明显滞后,学习习惯需要有序培养。为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将要帮助学生全面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采取强化训练手段和规范要求使学生掌握一系列学习策略,应用到学习习惯中,使之内化,学生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心等学习品质;让学生自主、合作互动型学习,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积极态度,继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级里出现了一阵不良的“攀比之风”。今天他买了新型的玩具,明天她又买了漂亮的挂件。那么,同学们的零花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零花钱的数量又有多少,是怎样使用的?我们几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问卷,进行全班性调查。

  2.采访个别同学,请他们谈谈零花钱的使用方法。

  3.在网上查找有关同龄人使用零花钱的资料。

  4.询问家人,了解他们对孩子消费的建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父母每月收入。据统计,父母每月收入在20xx—4000元的占了35%,4000元以上的占65%。

  每星期零花钱数量。据统计,同学们的零花钱每周在5元以下的占25%.每周在5~15元的占47.5%,每周在15元以上的占27.5%。

  零花钱的来源。据统计,同学们的零花钱是父母给的占了80%,从早餐节省的零花钱占了10%,自己赚的占了10%。

  零花钱的用处据统计,零花钱主要用来购买零食的占了45%左右,买书的也占了40%左右,用来买玩具和游戏卡的约占15%。

  压岁钱的处理。据统计,同学中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的占35%,存入银行的约为40%,用于买学习用品的约占25%。

  零花钱使用是否合理。据统计,认为自己零花钱用得合理的占了92.5%。认为用得不合理的用了7.5%。

  是否想过合理使用零花钱。据统计,想过合理使用的占了92.5%,没有想过合理使用的占了7.5%。

  四、结论。

  1.班级中的同学父母收入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条件也很不错。因此,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较多。

  2.同学们的零花钱数量有些偏多,大部分同学的零花钱每周在15元左右。

  3.同学们手中的零花钱大多是父母给的,在家里,我们是纯消费者。也有部分同学通过劳动来“赚取”零花钱,这一点很好。

  五、建议。

  1.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很有面子。但是,由于家庭收入不同,父母也应该根据孩子的消费量及用途适当增加或减少零花钱的数量,或让孩子通过家务劳动获得零花钱。

  2.调查报告还显示.同学们的零花钱大部分是父母给的,所以,同学们应该珍惜父母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不应该胡乱花钱。

  3.也有同学会从早餐中节省零花钱,这是不正确的。早餐的营养在一天中占了重要的位置,早饭一定要吃好。所以零花钱不可以从早餐中节省。

  4.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得合理,但是,据统计,有部分同学会在学校禁止消费的小店中买零食。这样做,不仅会浪费零花钱,而且有可能损害健康。零花钱应该多用在购买学习用品上。如果还有剩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公益捐款。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是朝气逢勃,充满活力和青春的象征,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是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每一天,去迎接挑战。然而,根据我身边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是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与忧愁之中,整天一副郁郁寡欢的脸,整日烦恼忧愁挂在嘴边。为什么当今的大学生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愁呢?他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啊,应该是觉得比别的人感到幸福啊。假期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调查报告的任务后,我也带着这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进人思考和研究。利用在暑假的一些时间,我对我周边的一些大学生进入了了解和调查,以及我切身的体会,我总结出来当今大学生的烦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活上。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大学生还不太会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从而陷入了烦恼。第二,在学习上。很多大学生(大一的多)还沉浸在高中时候的大学幻想中,而大学的生活和想象中的世界又存在了落差,从而他们的心中有了失落感,在学习找不到方向,因此感觉烦恼。第三,在爱情上。大学了,已经不象在高中那样禁止校园中的恋爱了,也许是好奇,也许是心理的需要,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和幻想,有情场得意的,也有是为爱情烦恼忧愁的。第四,在未来和前途上。未来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想想几年后就走进社会自力更生了,大学生对前途感觉很渺茫,于是自然地有了烦恼的感觉。

  第一,在生活上的烦恼。大学的生活,其实已经是迈进社会的一步了,也可以说,大学生算是熔入社会中的一半了,在这里更多的是自由的学习空间,也不象中学时代那般的纯真和简单了,大学生在生活中要去面对许许多多以前在中学时期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些大学生还不太会成熟的去面对那些问题,发生人和人或是人和事情间发生了不快,从而烦恼了,忧愁了。

  根据调查发现,这主要是和同学间(这又主要是舍友之间)的相处上有了问题,还有和辅导员间的矛盾(一些同学对辅导员的不理解)。大学一般是集体生活,8个人一个宿舍或是4个人一个宿舍,刚刚开始走进大学,住在一个宿舍的时候,一般大家的关系都挺好的,因为是好奇,因为是不了解彼此。但是相处了一年两年后,甚至是3年后呢?也许情况就会不一样了,有的宿舍里面关系气氛很不好,舍友与舍友之间因为生活上的接触而有了矛盾和误会后,在同学与同学的交流语言上听到了不和谐的音符,看到了摩擦的火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会有所烦恼了。听听一位大学生对宿舍问题上是怎么说的吧,他说:"真的,舍友关系搞不好很烦恼的。每当回宿舍的时候,都找不到几个聊得来的,大家都在是玩自己的电脑或是做着自己的事,不再象以前那样大家随便开点玩笑什么的了,不再有欢声笑语了,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气氛很尴尬。住在这样的宿舍真的很郁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让我想到我现在自己住的宿舍,想到了那些舍友,其实我们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我曾经也因此而烦恼,有几天心情都不是很好。

  大学的同学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来的,茫茫人海中,我们认识了,我们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同学,甚至成为了舍友,其实我们应该是珍惜我们之间的缘分的,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学会冷静的去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友好的相处,记得那位即将要走出学校的学长和我说过:"等到要毕业了才会理解那份珍贵的友谊。"是的,有的时候,只有要失去了才会知道它的可贵!

  第二,学习上的烦恼。我在这里主要是讲讲那些大一的同学(因为我本身就是大一的学生),他们从高中的生活过度到了大学的生活,这也许就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去改变。高三的生活那叫是"残忍",那叫度日如年,对我来说。我会永远记得那时候的紧张气氛,记得夜深人静时候的苦读,记得那一推推如山的试卷~~~~~而来到大学之后,身边早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氛围,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就没有了,于是,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又加上大学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根据调查发现有很多人平时都不是怎么学习的。而到期末考试或是有课程作业的时候,他们就会乱了手脚了,这时候的他们也就会陷入了烦恼。

  在和我的一位学长聊天的时候曾经听他感慨过,唉,大一的时候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到大二的时候才懂错了,很多东西大一时候没有基础,大二补上都困难。其实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些同学,平日里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不怎么去学习,等到要考试,才临时抱佛脚。这显然是很烦恼的事,有那么多的课需要去下工夫,而且平时老师讲的又不象高中时候那么细,要过关,当然很难了。于是总会听到一些同学在说:"唉,怎么样才可以蒙过关啊?得找个帮手先。""真不知道下午的设计考试怎么过啊,还真没底,烦啊!"~~~~诸如此类的声音,在教室里,在宿舍里,会常常听到的。

  我想,要让自己在学习上没有烦恼,就得在平日里好好学习,只要自己曾经付出过了,努力过了,心里就不会有后悔,努力去充实每一天了,大学生们,你们还会对学习有烦恼吗?

  第三,在爱情上的烦恼。当今的大学生,花一般的年龄,他们勇于追求,他们敢于张扬个性,在爱情上,他们同样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渴望。爱情在文学家的笔下描写得美美的,电影里的爱情和书里写的爱情,让大学这帮年轻们的心变得蠢蠢欲动,于是还是幼稚的心走进了爱情的世界,在爱情的海洋里航行。但是海洋上是会有波涛汹涌的,难免会让他们在爱情的海洋里受伤。大学生虽然比中学生成熟了许多,但是缺乏爱的经验,以及有的大学生意志薄弱,在失去那份爱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痛苦,甚至失去应该有的理智。爱是需要细心的呵护的,爱是需要是经济的基础的,爱是需要责任的,爱是需要时间的~~~~~~`而大学生们可以说,很多人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份爱的责任,更没有经济基础(都是在用父母的血汗钱),心理上也不是完全的成熟起来,只是为了好奇或者只是一时候的渴望,这样的爱,很容易得到的同时,也很容易失去。

  根据我的调查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在失恋的时候,表现出来是情绪不好,容易失去理智。我有个好朋友,在7月要到来的这个夏季,他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当然原因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我看得出来,他是很烦恼的,我也记得那时候我和那个我喜欢我女孩子说分手的情景,我当时也很痛苦,晚上睡觉脑中都会出现她的影子,做什么事都不会开心,人也郁闷了好一子。所以我觉得,在大学中,不要为了好玩而恋爱,真的爱了,就要学会承担一切。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平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近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平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近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近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恋爱,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恋爱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让不少大学生走进恋爱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说,是“随风”走的,看见别人搞对象,自己也想搞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调查时发现,有近40%的学生会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忘记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21、25%人说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忘记,可能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操劳大半辈子,希望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们应怀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时刻在想着他们。

  不同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的生活是十分宽松的、自由的,很多时间成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对于这些时间,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学生选择去做家教或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家庭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34、32%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他们一旦闲下来,就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意思;还有20、15%的学生选择学习,他们解释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当然还部分人会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这些课余时间。总之,不管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只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过的充实,那么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专家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在所调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确的规划,但有61、76%的人想过规划,但都没有做出来,还部分人根本就没规划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到去做,不应产生依赖的心理,什么事都地别人帮忙,要学会自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我相信如果中国每所都能这样作的话,中国的大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中华民族将会走的更远!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

  本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

  5.生活资金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区分程度相对稳定。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A、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C、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D、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实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润滑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兼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兼职,学会求职的技巧,让同学们增长经验,少走弯路,在以后的兼职工作中,更能从容应对,得心应手。希望能够为在校有志大学生以及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借鉴。使其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合理。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在校大学生看待兼职的态度,所作兼职的种类、目的及收获,兼职所得的支配,兼职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兼职中遭遇的问题及利弊,家长对于子女兼职的态度等等。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及其统计结果见附录)的形式进行。总共发放108份问卷,大一:30,大二:48,大三:30,回收108份,回收率100%。其中,男女比例平均。

  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市北校区大一、二、三的学生。

  二、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1、大部分大学生赞成打工。其中大二学生是打工中的主力军,大一、大三人数少。从上述数据显示大学生看待兼职的态度是肯定的,大学生做兼职的观念在大学校园中非常普遍。 大学生获取兼职的途径:大学生获取兼职的方式有很多,但大多是通过中介介绍。兼职人气排行榜: 大学生兼职的范围是广泛的,种类是很多的,但是多为服务性行业。

  (二)问题:

  1、打工受骗:

  有些同学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让交押金就交吧,因此克扣工资中介诈骗比比皆是。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兼职所得的支配:大学生对自己兼职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而在实际当中大学生兼职的工资也是比较低廉的。有的同学用来做生活费,减轻家里经济负担或实现自立。但有很多女孩子兼职所得的收入基本用作了平时的打扮,男同学打工是为了追求异性,这种打工还不如不去,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

  3、从事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学习与兼职的统一,需要我们找好两者的平衡点。能力的锻炼固然重要,但我们做事情要权衡利弊,经过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4、家长对子女从事兼职的态度: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是肯定的,但是有些家长的确不知道自己子女在外兼职。我们还是提倡在大学生期间,把握好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就包括兼职的。但,兼职的前提是有个“度”,量要掌握好,不要为了兼职而荒废学业。

  三、原因分析

  1、制度:市场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兼职机会。在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这为大学生

  兼职提供了前提条件。市场经济带来的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带来了人才竞争的激烈化。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希望能够参加社会兼职,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2、社会影响:导致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大学生都是有素质文化的知识青年,但社会所提供给我们的一般都是劳动力工作,只有很少数大学生做的兼职是与自己专业挂钩或者其他对自己未来就业有帮助的工作。

  3、家庭教育: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4、个人修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们不愿把学习费用和日常消费这笔巨大的开支让父母全部承担,于是,选择兼职就成为大学生们解决庞大开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其实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数据显示:做兼职首要目的是赚钱,其次是是为了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为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也有同学只是很好奇,见别的同学做兼职做得很"红火",自己也要试一下。总而言之,

  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

  四、对策与建议

  1、在校大学生可以在学校成立相应的社团或组织,以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

  2、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但对现在的形势而言,是不可能的。

  3、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来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但有的学生是为了挣钱,为了兼职而兼职的。谈起推销电话卡、做校园代理他们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当谈到起他们的学习是却是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实践经验”倒是增加了不少,到头来却是考试多门挂科,空耗了三年大学时光。结果发现自己除了一身“工作能力”之外一无所长,课程也给荒废了。等到踏上工作岗位时发现对其最迫切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却没有丝毫。这空有一身工作热情与能力的同学们却没有了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与机会。因为他连基本的工作能力都没有,流水东逝而技无所长。这样的学生到最后必定仰天长叹,悔恨当初。

  总而言之,大学生做兼职必须认清自我,端正态度,分清利弊,择善而为之。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9篇】相关文章:

1.【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六篇

3.【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七篇

4.【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5篇

5.【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7篇

6.【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八篇

7.【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六篇

8.【热门】学生调查报告三篇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9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09-15 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我于XXXX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对全乡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很庆幸我们能够参与到这次的调查。这只是大学生们生活的一个缩影,但是却很重要。如何安排课外时间考验了我们对学习的态度怎样,而我想说的是,态度往往决定了一切。

  身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的课余活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二、关键字:

  大学生 课外活动 如何安排

  三、前 言

  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段,是逐渐走向成长成熟的关键时刻。离开了紧张的高中校园,大家步入大学的校门。由于大学与高中不同的教育模式,大学生不再像高中那样会有满满的时间安排表,大家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也许他们可以上网、运动、阅读、看电影电视、外出逛街等;也可以开始谈恋爱以满足感情生活的需要,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选择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知识,锻炼自己。在这个过渡时间可能有很多同学不能及时适应,并且自己处理好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大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时间规划能力,才能充分利用时间,使自己在大学里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能够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事,而不是浪费大学时光,肆意挥霍。

  对此,我们针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问题,展开了这次调查,了解一下大学生课外活动情况,以便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我们此次主要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共设置了1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设计流程

  (一)调查人员:刘欣怡、刘晓霞、刘程、栾玉洁

  (二)调查对象: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8日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五)计划实施介绍:首先刘程同学负责制定调查报告,并由小组全体成员谈论、审核;然后将全部的问卷分发给小组各个成员,分别在学校的不同地点(图书馆、教室等地)发给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并收回问卷,接着,由刘晓霞、栾玉洁撰写调查报告(论文),最后由刘欣怡同学做PPT进行展示。

  五、调查结果显示及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男女所占比例均等所占比例分别为43%和57%;大一的学生居多,工科专业(机械、机控、服工、通信、计算机、电子、电气、工业设计、建环、染织、机电、土木)占39%,理科专业(包括化学)3%,管理学专业(包括工程管理)23%,经济学专业12%,法学16%,医学3%,文学1%,外语3%,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中,将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课外娱乐活动。

  1. 经济因素对同学们课外活动安排的影响

  经济对文化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学们的家庭状况以及生活费的多少是影响他们的娱乐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49.45%的同学来自农村,占了最大的比例,而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比例最小为9%。在调查中54.55%的同学每月花在课外活动上的花费在200元以下,只有5.05%的同学课余活动超过500元。大多数同学对在娱乐活动的经济花费还是有较好的控制。但也不排除周边提供的娱乐场所设施程度的影响,因为有63.62%的同学认为周边提供大学生的娱乐场所和设施一般。

  2. 同学们对课外活动的安排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们对大学生对安排课外活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53.85%的同学的态度是稍作安排,33.99%的同学认为由于自己的学习任务重,参加课余活动影响学习。大家对于课外活动安排的态度,很重要的影响了自己对时间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质量、收获。从数据上可以看出,87.91%的同学,对自己课外娱乐活动的态度偏向于消极、被动。这样的态度,可能使得自己在课外时间安排时,浪费很多时间,同时,也可能把课外活动在缓解压力、调节心情等方面的作用力度削弱。

  3. 同学们对课外活动安排的具体内容(时间,形式,场所,参与人数)

  从调查来看,大多数同学每天的课余时间均在1小时以上,并且45.22%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娱乐活动的部分最多,大家还是乐于参加娱乐活动的。

  在同学们对课外活动的形式选择方面,43.45%的同学更倾向于参加文娱与身心发展类的活动,24.14%的同学更愿意参加体育类,但很少的同学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类、创新创新业类与技能培训类,说明同学们愿意参加休闲类的课外活动,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各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在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方面,27.12%的同学选择呆在图书馆,19.77%的同学在体育场进行活动,也有一部分人愿意在KTV,网吧,电影院放松,但是还有24.86%的同学对于经常去的娱乐场所没有固定要求,更希望进行丰富的娱乐活动。体现了大学生对场所的选择还是注重娱乐性。

  同时,66.34%的同学在娱乐活动时不确定娱乐活动进行的人数,这种情况反映出娱乐活动具有的灵活性。

  4. 性别差异对课外活动进行的影响

  男女生对于课外活动的态度也是有较大区别的:有50%的男生表示随便,而45.83%的女生会对课外活动稍作安排。

  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方面,男生经常参加的课外活动场所最多的是体育场,占31.25%,而女生60%左右会去图书馆和其他一些场所,没有女生会去网吧,男生有6.25%,可以看出,网络与运动对于男生更加有吸引力。

  女生可能更喜欢进行个人的、较为安静的课外活动。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

  5. 不同专业的同学对课外活动的安排有差别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前言:

  上高中的时候老师都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上大学后就没有人管你们了,也不用每天像牛一勤勉的学习了,老师的话犹如在耳边,但我们已经身在象牙塔里了,正如老师所说,上大学后的我们脱离了父母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在大学里没有父母唠叨的声音,早上也没有班主任像念经似的每天向我们灌输学习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觉,为此,做了关于大学生时间安排调查报告,来调查平时同学们在象牙塔里和以前的生活与思想有何不同。

  正文:

  据调查显示,30%的人对现在大学生活不是很满意,46%的人一般,20%的人满意,剩余4%的人很满意,可见就算在高中老师所说的美丽的象牙塔里也不似老师说的那么美好,还是有人觉得生活不尽人意,大学的课没有像高中似的排课排得很满,但还是有80%的人觉得课余时间不是特别的充裕,为此也做了调查,发现有些大学生的生活有些杂乱无章没有具体的很好利用自己的时间,每天都觉得很忙,但具体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也不知道收获了什么,就觉得自己很忙。 68%的女生会把业余时间花在看电影,73%的男生会把业余时间花在玩游戏上,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有谈恋爱的,外出游玩的,也有参加社团活动而忙的不可开交的,当然也有睡觉的,仿佛要把以前失去的睡眠补回来,怎么睡都补不回来,53%的人平均每天花3到五

  小时的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上,49%的人平均每天除正常上课时间外通常学习1~3小时,只有20%的人学习的时间超过3~5小时之间,可见上大学后大家把时间花在学习的少了许多,因为大学的课程不似高中那么繁重且每个月都有月考,大学大多课程都是期末才有一次期末考,除了少许的课程很久才有期中考,大多数人都是期末抱佛脚,期末的时候冲一冲大多都能过,所以平时大多数都没有积极性,学习的大多是有计划要考自己需要的工作证书或有考研目的等的同学。

  也有23%的人忙于兼职,兼职可以积累经验又能获得收入,减轻家庭的负担,也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发展事业做必要的准备,不至于像网上流行的话一样,大学毕业后我们集体失业。但也有父母不赞同孩子兼职的,认为学生把学业搞好最重要,从兼职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在校的大学生的家庭大多还是比较充裕或勉强可以供孩子上学而不至于入不敷出,在大学的生活压力不大。

  身体是一切的资本,在生活中锻炼身体是必要的,但据调查只有30%人在大学每周除上体育课外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大多都是男生,因为大多男生普遍喜欢打篮球,也有女生偏于跑步或羽毛球等运动。

  大学课余时间多了,作业也不多,同学们可支配的时间也多,但有62%的人对自己课余时间利用不满意,说明大学生还没有适应大学的生活可以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时间。

  调查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上大学后目标不明确,对生活没有具体的计划,容易浑浑噩噩荒度大学四年却什么都没学到,内心易空虚,大学的有

  些专业课程太少,学生课余时间过多,大多数都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本来抱着学习的心里家长为孩子买的电脑后来大多也没用在学习上,大多用电脑玩游戏看电影看网页等,成为了同学们娱乐的工具,用于学习的很少。

  大学是续高中之后让同学们继续深造的地方,但在大学里娱乐玩耍的时间多余学习的时间,很多同学心里认为高中结束后大学就是放松的,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兼职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较高中变得懒惰,没有人监督及督促失去积极性。

  课余时间多了,学习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大学制度不似高中那么苛刻,谈恋爱的人也多了起来,在校内随处可见一对对的情侣,社团也多,多数人的时间花在社团的时间也多,以至于学习的时间减少。时间安排不合理。

  我的建议:

  从上大学大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明确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此制定大学四年的计划,把该考的证书都考了,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可以玩耍,有兴趣的可以找兼职增加自己的收入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至于虚度大学四年时光。

  不再是大一的同学可以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毕业以后该做些什么,一个人醒悟时开始行动就不算太晚,天生我才必有用,总有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所以已经虚度大学一半的也不要沮丧。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

  至于大学有关部门可以适当增加大学的课程,没有课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可以让学生赚钱又能学习,也适当增加学生的使用技能,以便大学生除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生活。老师也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及练习,减少同学们课余时间。

  班级可以偶尔组织班级集体活动,促进同学间的感情,好过于同学在宿舍睡觉看电影玩游戏,也可以组织班级和其他班进行篮球赛等体育活动。

  至于手机问题,据说老师的上课质量和手机流量有关,间接的说明的学生玩手机大多时间都在上课时间,对此个人建议如果业务不是很繁忙的人上课时间可以把手机放在宿舍里以此约束自己,或上课时把手机关机下课需要时再开机。

  大学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我们也要认清哪些是可取的,那些事不可取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提出

  我校自三年级起开设英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大,但收效甚微,不仅学生在历次的测验中表现都都不太理想,而且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养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总结出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不良学习习惯以及学生自主使用的有效学习方法;然后结合学校以及学生家庭生活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笔者就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做了如下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

  《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研究》这一课题方案确立以后,笔者于xx年6月15日在我校三四年级一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主要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习惯入手,分别围绕英语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设计20题,采取“单(多)选”的方式。为了确保此次调查最大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我要求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上交调查表。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卷5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中,设计英语学习兴趣和目的的有3个题。结果显示98%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90%的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喜好。这一结果与平时观察的结果相符。在“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英语的目的性”调查中,50%学生学习动力是个人兴趣爱好,30%是考学需要,18%是社会就业需要,还有2%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要求。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因而4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会长久保持。还有50%的学生由于仅凭自己的喜恶学习英语,目的性不强,学习的劲头很容易波动,需要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度,否则,到高年级学习时,他们很容易因为不喜欢或者学习难度加大而放弃英语的学习,这是我们不愿看到和接受的。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习题有15个,从综合比例来看,大部分学生只具有单一的学习习惯—朗读和书写:能在认真书写英语、上课时摘抄笔记、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及时复习、能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并模仿其语音语调以及主动提问。

  低年级组的英语重点在于说和听,85%的学生都只是偶尔“听磁带20分钟”、“和同学用英语对话”;有时“预习课文”、“进行课外英文阅读”。

  从这些数据上不难看出学生有着比较认真的复习态度,却缺少大量的听说练习,这对学生升入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调查的最后一题是关于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学生对老师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渴望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其中65%的学生渴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希望老师平时能注重口语实践,使英语融入自己的交际应用中。

  四、小结与反思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低年级学生总体上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而从各项非智力因素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明显滞后,学习习惯需要有序培养。为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将要帮助学生全面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采取强化训练手段和规范要求使学生掌握一系列学习策略,应用到学习习惯中,使之内化,学生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心等学习品质;让学生自主、合作互动型学习,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积极态度,继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级里出现了一阵不良的“攀比之风”。今天他买了新型的玩具,明天她又买了漂亮的挂件。那么,同学们的零花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零花钱的数量又有多少,是怎样使用的?我们几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问卷,进行全班性调查。

  2.采访个别同学,请他们谈谈零花钱的使用方法。

  3.在网上查找有关同龄人使用零花钱的资料。

  4.询问家人,了解他们对孩子消费的建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父母每月收入。据统计,父母每月收入在20xx—4000元的占了35%,4000元以上的占65%。

  每星期零花钱数量。据统计,同学们的零花钱每周在5元以下的占25%.每周在5~15元的占47.5%,每周在15元以上的占27.5%。

  零花钱的来源。据统计,同学们的零花钱是父母给的占了80%,从早餐节省的零花钱占了10%,自己赚的占了10%。

  零花钱的用处据统计,零花钱主要用来购买零食的占了45%左右,买书的也占了40%左右,用来买玩具和游戏卡的约占15%。

  压岁钱的处理。据统计,同学中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的占35%,存入银行的约为40%,用于买学习用品的约占25%。

  零花钱使用是否合理。据统计,认为自己零花钱用得合理的占了92.5%。认为用得不合理的用了7.5%。

  是否想过合理使用零花钱。据统计,想过合理使用的占了92.5%,没有想过合理使用的占了7.5%。

  四、结论。

  1.班级中的同学父母收入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条件也很不错。因此,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较多。

  2.同学们的零花钱数量有些偏多,大部分同学的零花钱每周在15元左右。

  3.同学们手中的零花钱大多是父母给的,在家里,我们是纯消费者。也有部分同学通过劳动来“赚取”零花钱,这一点很好。

  五、建议。

  1.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很有面子。但是,由于家庭收入不同,父母也应该根据孩子的消费量及用途适当增加或减少零花钱的数量,或让孩子通过家务劳动获得零花钱。

  2.调查报告还显示.同学们的零花钱大部分是父母给的,所以,同学们应该珍惜父母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不应该胡乱花钱。

  3.也有同学会从早餐中节省零花钱,这是不正确的。早餐的营养在一天中占了重要的位置,早饭一定要吃好。所以零花钱不可以从早餐中节省。

  4.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得合理,但是,据统计,有部分同学会在学校禁止消费的小店中买零食。这样做,不仅会浪费零花钱,而且有可能损害健康。零花钱应该多用在购买学习用品上。如果还有剩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公益捐款。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是朝气逢勃,充满活力和青春的象征,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是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每一天,去迎接挑战。然而,根据我身边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是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与忧愁之中,整天一副郁郁寡欢的脸,整日烦恼忧愁挂在嘴边。为什么当今的大学生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愁呢?他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啊,应该是觉得比别的人感到幸福啊。假期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调查报告的任务后,我也带着这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进人思考和研究。利用在暑假的一些时间,我对我周边的一些大学生进入了了解和调查,以及我切身的体会,我总结出来当今大学生的烦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活上。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大学生还不太会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从而陷入了烦恼。第二,在学习上。很多大学生(大一的多)还沉浸在高中时候的大学幻想中,而大学的生活和想象中的世界又存在了落差,从而他们的心中有了失落感,在学习找不到方向,因此感觉烦恼。第三,在爱情上。大学了,已经不象在高中那样禁止校园中的恋爱了,也许是好奇,也许是心理的需要,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和幻想,有情场得意的,也有是为爱情烦恼忧愁的。第四,在未来和前途上。未来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想想几年后就走进社会自力更生了,大学生对前途感觉很渺茫,于是自然地有了烦恼的感觉。

  第一,在生活上的烦恼。大学的生活,其实已经是迈进社会的一步了,也可以说,大学生算是熔入社会中的一半了,在这里更多的是自由的学习空间,也不象中学时代那般的纯真和简单了,大学生在生活中要去面对许许多多以前在中学时期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些大学生还不太会成熟的去面对那些问题,发生人和人或是人和事情间发生了不快,从而烦恼了,忧愁了。

  根据调查发现,这主要是和同学间(这又主要是舍友之间)的相处上有了问题,还有和辅导员间的矛盾(一些同学对辅导员的不理解)。大学一般是集体生活,8个人一个宿舍或是4个人一个宿舍,刚刚开始走进大学,住在一个宿舍的时候,一般大家的关系都挺好的,因为是好奇,因为是不了解彼此。但是相处了一年两年后,甚至是3年后呢?也许情况就会不一样了,有的宿舍里面关系气氛很不好,舍友与舍友之间因为生活上的接触而有了矛盾和误会后,在同学与同学的交流语言上听到了不和谐的音符,看到了摩擦的火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会有所烦恼了。听听一位大学生对宿舍问题上是怎么说的吧,他说:"真的,舍友关系搞不好很烦恼的。每当回宿舍的时候,都找不到几个聊得来的,大家都在是玩自己的电脑或是做着自己的事,不再象以前那样大家随便开点玩笑什么的了,不再有欢声笑语了,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气氛很尴尬。住在这样的宿舍真的很郁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让我想到我现在自己住的宿舍,想到了那些舍友,其实我们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我曾经也因此而烦恼,有几天心情都不是很好。

  大学的同学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来的,茫茫人海中,我们认识了,我们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同学,甚至成为了舍友,其实我们应该是珍惜我们之间的缘分的,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学会冷静的去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友好的相处,记得那位即将要走出学校的学长和我说过:"等到要毕业了才会理解那份珍贵的友谊。"是的,有的时候,只有要失去了才会知道它的可贵!

  第二,学习上的烦恼。我在这里主要是讲讲那些大一的同学(因为我本身就是大一的学生),他们从高中的生活过度到了大学的生活,这也许就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去改变。高三的生活那叫是"残忍",那叫度日如年,对我来说。我会永远记得那时候的紧张气氛,记得夜深人静时候的苦读,记得那一推推如山的试卷~~~~~而来到大学之后,身边早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氛围,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就没有了,于是,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又加上大学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根据调查发现有很多人平时都不是怎么学习的。而到期末考试或是有课程作业的时候,他们就会乱了手脚了,这时候的他们也就会陷入了烦恼。

  在和我的一位学长聊天的时候曾经听他感慨过,唉,大一的时候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到大二的时候才懂错了,很多东西大一时候没有基础,大二补上都困难。其实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些同学,平日里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不怎么去学习,等到要考试,才临时抱佛脚。这显然是很烦恼的事,有那么多的课需要去下工夫,而且平时老师讲的又不象高中时候那么细,要过关,当然很难了。于是总会听到一些同学在说:"唉,怎么样才可以蒙过关啊?得找个帮手先。""真不知道下午的设计考试怎么过啊,还真没底,烦啊!"~~~~诸如此类的声音,在教室里,在宿舍里,会常常听到的。

  我想,要让自己在学习上没有烦恼,就得在平日里好好学习,只要自己曾经付出过了,努力过了,心里就不会有后悔,努力去充实每一天了,大学生们,你们还会对学习有烦恼吗?

  第三,在爱情上的烦恼。当今的大学生,花一般的年龄,他们勇于追求,他们敢于张扬个性,在爱情上,他们同样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渴望。爱情在文学家的笔下描写得美美的,电影里的爱情和书里写的爱情,让大学这帮年轻们的心变得蠢蠢欲动,于是还是幼稚的心走进了爱情的世界,在爱情的海洋里航行。但是海洋上是会有波涛汹涌的,难免会让他们在爱情的海洋里受伤。大学生虽然比中学生成熟了许多,但是缺乏爱的经验,以及有的大学生意志薄弱,在失去那份爱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痛苦,甚至失去应该有的理智。爱是需要细心的呵护的,爱是需要是经济的基础的,爱是需要责任的,爱是需要时间的~~~~~~`而大学生们可以说,很多人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份爱的责任,更没有经济基础(都是在用父母的血汗钱),心理上也不是完全的成熟起来,只是为了好奇或者只是一时候的渴望,这样的爱,很容易得到的同时,也很容易失去。

  根据我的调查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在失恋的时候,表现出来是情绪不好,容易失去理智。我有个好朋友,在7月要到来的这个夏季,他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当然原因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我看得出来,他是很烦恼的,我也记得那时候我和那个我喜欢我女孩子说分手的情景,我当时也很痛苦,晚上睡觉脑中都会出现她的影子,做什么事都不会开心,人也郁闷了好一子。所以我觉得,在大学中,不要为了好玩而恋爱,真的爱了,就要学会承担一切。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平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近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平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近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近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恋爱,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恋爱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让不少大学生走进恋爱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说,是“随风”走的,看见别人搞对象,自己也想搞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调查时发现,有近40%的学生会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忘记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21、25%人说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忘记,可能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操劳大半辈子,希望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们应怀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时刻在想着他们。

  不同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的生活是十分宽松的、自由的,很多时间成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对于这些时间,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学生选择去做家教或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家庭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34、32%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他们一旦闲下来,就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意思;还有20、15%的学生选择学习,他们解释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当然还部分人会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这些课余时间。总之,不管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只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过的充实,那么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专家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在所调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确的规划,但有61、76%的人想过规划,但都没有做出来,还部分人根本就没规划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到去做,不应产生依赖的心理,什么事都地别人帮忙,要学会自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我相信如果中国每所都能这样作的话,中国的大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中华民族将会走的更远!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

  本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

  5.生活资金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区分程度相对稳定。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A、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C、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D、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实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润滑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兼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兼职,学会求职的技巧,让同学们增长经验,少走弯路,在以后的兼职工作中,更能从容应对,得心应手。希望能够为在校有志大学生以及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借鉴。使其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合理。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在校大学生看待兼职的态度,所作兼职的种类、目的及收获,兼职所得的支配,兼职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兼职中遭遇的问题及利弊,家长对于子女兼职的态度等等。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及其统计结果见附录)的形式进行。总共发放108份问卷,大一:30,大二:48,大三:30,回收108份,回收率100%。其中,男女比例平均。

  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市北校区大一、二、三的学生。

  二、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1、大部分大学生赞成打工。其中大二学生是打工中的主力军,大一、大三人数少。从上述数据显示大学生看待兼职的态度是肯定的,大学生做兼职的观念在大学校园中非常普遍。 大学生获取兼职的途径:大学生获取兼职的方式有很多,但大多是通过中介介绍。兼职人气排行榜: 大学生兼职的范围是广泛的,种类是很多的,但是多为服务性行业。

  (二)问题:

  1、打工受骗:

  有些同学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让交押金就交吧,因此克扣工资中介诈骗比比皆是。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兼职所得的支配:大学生对自己兼职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而在实际当中大学生兼职的工资也是比较低廉的。有的同学用来做生活费,减轻家里经济负担或实现自立。但有很多女孩子兼职所得的收入基本用作了平时的打扮,男同学打工是为了追求异性,这种打工还不如不去,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

  3、从事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学习与兼职的统一,需要我们找好两者的平衡点。能力的锻炼固然重要,但我们做事情要权衡利弊,经过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4、家长对子女从事兼职的态度: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是肯定的,但是有些家长的确不知道自己子女在外兼职。我们还是提倡在大学生期间,把握好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就包括兼职的。但,兼职的前提是有个“度”,量要掌握好,不要为了兼职而荒废学业。

  三、原因分析

  1、制度:市场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兼职机会。在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这为大学生

  兼职提供了前提条件。市场经济带来的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带来了人才竞争的激烈化。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也希望能够参加社会兼职,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2、社会影响:导致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大学生都是有素质文化的知识青年,但社会所提供给我们的一般都是劳动力工作,只有很少数大学生做的兼职是与自己专业挂钩或者其他对自己未来就业有帮助的工作。

  3、家庭教育: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4、个人修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们不愿把学习费用和日常消费这笔巨大的开支让父母全部承担,于是,选择兼职就成为大学生们解决庞大开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其实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数据显示:做兼职首要目的是赚钱,其次是是为了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为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也有同学只是很好奇,见别的同学做兼职做得很"红火",自己也要试一下。总而言之,

  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

  四、对策与建议

  1、在校大学生可以在学校成立相应的社团或组织,以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

  2、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但对现在的形势而言,是不可能的。

  3、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来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但有的学生是为了挣钱,为了兼职而兼职的。谈起推销电话卡、做校园代理他们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当谈到起他们的学习是却是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实践经验”倒是增加了不少,到头来却是考试多门挂科,空耗了三年大学时光。结果发现自己除了一身“工作能力”之外一无所长,课程也给荒废了。等到踏上工作岗位时发现对其最迫切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却没有丝毫。这空有一身工作热情与能力的同学们却没有了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与机会。因为他连基本的工作能力都没有,流水东逝而技无所长。这样的学生到最后必定仰天长叹,悔恨当初。

  总而言之,大学生做兼职必须认清自我,端正态度,分清利弊,择善而为之。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9篇】相关文章:

1.【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5篇

2.【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六篇

3.【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七篇

4.【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5篇

5.【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7篇

6.【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八篇

7.【热门】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六篇

8.【热门】学生调查报告三篇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