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2020-08-24 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同一班级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0xx年10月11日,我们在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听课时发现,这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故在课间时询问任课老师,得知这个班的学生汉语水平大部分在中高级水平,处于高级水平的学生课堂反应迅速,中级以及中级偏低的学生反应明显没有他们迅速。对此,我们在课后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外如何学习汉语的访谈。

  根据访谈,我们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华裔,自小接触汉语,汉语语感比较强烈。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不是华裔,但这些学生在来中国以前在自己的国家也学习过汉语。根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我们将这些学生分为两类,对他们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进行对比。暂且将华裔学生称为A,其他留学生称为B。

  二、学习途径不同

  将A和B课外学习方式归类分析得出:A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①通过电脑看中国电视剧电影等②常与中国亲戚朋友联系,用汉语交流③积极与中国学生结交朋友并有很多中国朋友④常常一群朋友去逛街买东西⑤每天按时完成复习预习任务。B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大概有以下三种。①常常和本国朋友逛街买东西②按时完成复习预习的任务③借助词典,电脑翻译等软件。从A和B的大概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我们可以看出,A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更多样化,更积极,汉语语言环境更好。而B的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明显不如A广阔,并且B的学习方式与途径缺少目的语环境,不利于语言的学习。明显地,我们可以看出,A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优于B学生的,不仅仅是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的多样化。

  A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分析:①通过电脑看中国电视剧电影等②常与中国亲戚朋友联系,用汉语交流③积极与中国学生结交朋友并有很多中国朋友④常常一群朋友去逛街买东西⑤每天按时完成复习预习任务。首先,A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多样化。A学生的学习涉及娱乐、交友、学习、购物等生活中的大多方面,这就意味着A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汉语息息相关,能获取与汉语有关知识的渠道多了,为自己学习好汉语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这必然有利于其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其次,从A学生学习汉语的多途径化,我们可以推断,A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非常高,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强,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这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学好语言的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最后,在调查中,我们问A学生平时在使用汉语与中国人交际时,是否会感觉不好意思。A学生的回答大部分是很乐意,很喜欢用汉语与别人交流。只有少数几个觉得还是会感觉不是很顺口。综上,我们觉得,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是可行的,值得发扬的。

  B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分析:①常常和本国朋友逛街买东西②按时完成复习预习的任务③借助词典,电脑翻译等软件。根据上面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首先,B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相对比较简单,只涉及购物与学习两个方面。这就意味着A学生在课外可接触汉语的机会比较少,语言环境一般。其次,从B学生的这三种学习途径来看,B学生的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自我学习能力一般。从③借助词典,电脑翻译等软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B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保守。而在访谈中,B学生也透露出,平时与中国人交流也比较害羞,怕自己说得不好,所以平时交流用汉语的时候比较少。综合来看,B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及途径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根据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说①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优于B学生的。②A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B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③A学生学习汉语在观念上更开放,B学生比较保守。试分析,形成这样的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A学生是华裔,自小接触汉语,对汉语的热爱程度也比较高,学习汉语的兴趣自然浓厚,学习效果就要更好一些。而汉语对于B学生来说,是真正的外语,没有多少亲切感,使用起来自然没有A学生那么顺,这也属于正常的现象。

  三、结语

  根据分析,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需积极保持。B学生需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加自己的课外学习途径,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多与中国学生结交朋友,多交流。也可以通过观看中国影视剧等来提高自己的汉语听说,丰富自己的中华文化知识。此外,留学生还可以在课外自发组织类似英语角这样的学习途径,班级或留学生内部组织汉语角等可行的活动。多去图书馆,借阅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中文图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留学生与留学生尽量用汉语交流,而不是英语或者本国语言。给自己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捷径。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据统计表20xx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减少8、2万人,这是非颠倒20xx年以来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首次下降,教研执法“降温”现象出现。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教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对未来很多人并没有目标,其中60%以上的人虽有目标但不明确,甚至还有24%的人根本没有目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这是一个值得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中学生深思的问题!

  在问到是否在大一时已经决心考研,回答是否不明确三种答案的人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由于刚进入大学还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对考研还没有做过多考虑。

  问到为什么会决定考研时,认为考研只是想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有个好工作的人占地66%,回答考研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的占有一席之地14%,迫于父母的压力和想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各占10%。这也许就是考研热潮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吧!更多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以及缓冲就业压力,考研究生却认为其没有价值的现象有原因。

  在每年的考研人群中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在职考研,在我调查的对象中有34%的人愿意在职考研,66%的人选择应届考研。综合现已读研的人对此的反映,可以看出未曾跨出校门就直接读研的学生m由于急于在经济上独占,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对步入社会显得有点迫不及待;而工作后再返校读研的人则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对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性。共存而相悖的表明,工作和读研是矛盾的统一体,已然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围城效应”。

  面对近几年教研现状,其中68%的人认为出现考研热最主要的原因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拿高文凭来提高自已的竟争力,24%的人认为大部分人只是盲目的随大流,自已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仅有4%的人认为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选择教研是否有何时何地,其实自义务教育结束后,一个人是否再续接受教育,或接受怎样的教育,都应该成人个体独立的选择,但是我们的社会却缺乏这样的允许大家有多无选择的环境,一方面,观念上不支持,而另一方面,现实的出路,也迫使我们做出逶心的选择,那些在教研很热或者教研趋冷的环境中始终能更改的进行考研分析,然后作出选择的人十分难能可贵。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乐。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能发生在任何时候,恋爱不只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里:“你有谈过恋爱吗?”回答“有”的人达到了43%,很明显,这个虽然没有过50%,但是,出于中国“男多女少”的这一社会现状,说明了43%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在我们对于有没有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的后续个问题里“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时候谈的”,选“大学”的竟然高达87%,而且,在没谈过恋爱的人群里说想谈恋爱的也很令人吃惊的达到了93%,当然,这个数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反映了许多问题了,说明了大学里谈恋爱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谈恋爱正确不正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暂不讨论,可是基于以上统计的数字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恋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了.

  经过了我们学习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所以,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③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帝都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二.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②浪费时间浪费钱财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

  ③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太少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④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不好受,影响心情

  俗话说:恋爱能享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啦!

  在经过以上对恋爱的益处与弊端的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生恋爱进行一个客观的总结了.

  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习、恋爱和人生的态度等关系,以及恋爱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理失当.我们应该客观的吸取恋爱中的益处与避免恋爱中的弊端.

  我们的报告完毕,谢谢.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引言

  大学生的零花钱涉及的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在处理零花钱的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零花钱(生活费)有很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的零花钱的处理状况,把握大学生在使用零花钱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相应的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这是本调查的目的。

  那么我们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零花钱支出情况、在今后的生活中又是怎样更好的理财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校内包括我的同学朋友的零花钱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进行研究、分析。

  二、问卷情况

  本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随机发放。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的零花钱在1000-800元之间,而且男生的比例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费平常上网的时间较多,女生在1000-800元之间的是因会买一些衣服、化妆品等花费较大。

  通讯支出

  根据问卷得到的结果,在拥有手机的同学当中,每月通讯及网络费用为65—150元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23%。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开流量5元可以上网聊QQ或是使用飞信,省了短信钱,我是这样做的,还可以上手机腾讯浏览一下新闻奇事。以我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因大多数都是小号,所以有的同学较省钱。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联系。再有就是有的同学对象在外地所以花费较多。

  (3)恋爱支出

  经调查一部分恋爱的同学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买礼物送给对方。追求名牌、时尚。

  (4)零花钱来源

  几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来的,在大一的时候也有打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现在封校又面临着毕业期间所以没有勤工俭学的了,也有同学想过创业比如说我,在淘宝网上开了个店,可自己亲身体验过以后才知道没那么简单,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诚信,要有足够的本钱,还要办理相关的程序要开网银,跟邮局那要有沟通反正干什么都不容易。不过这也可以锻炼自己,避免自己以后少走弯路。

  (5)理财、储蓄方面

  数据表明,76.5%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在理财方面我们的同学还是欠缺一点,存在问题

  (1) 消费两极分化:从上述总消费额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 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或 Mp3,出手大方,一个月消费1000-20xx元是常事。但我们身边也有贫困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500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实习是没拿厚衣服钱布

  市带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阴天就会腿疼,他们的零花钱仅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饱肚子好好学习,中国就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地国家。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勉强维持学业。

  2)储蓄观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做此时期的生活费 (2)进行该时期的预算,做出一个消费计划 (3)马上去买或马上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4)先还欠别人的钱 (5)没什么安排,随意

  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3)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说,他们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4)用在学习上的零花钱较少

  大多数同学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不在阅读其他课外书籍,可有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省吃俭用也要买书看,我个人认为,人的一生要抓住两根救命稻草,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应该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因为你比耶以后不可能就会在从事你所学习的专业。

  (5)其他

  由于校内实行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课期间不允许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个同学就有想去购物的欲望,总觉得一个星期没出去有好多东西要买,花销较大,还有去上网、聚会、娱乐等花费也较大。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问题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零花钱的支出总体上处于不理性阶段。他们在用这些零花钱买东西时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还有就是在他们使用这些零花钱时大多数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利用他们,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钱,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理财怎样合理消费。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零花钱的使用上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

  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三)、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零花钱使用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的活动专题,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 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背景: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给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增加了不少凉意。为了我们大学生将来能够走上自己心仪的岗位,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状况做一次调查,以便指导我们未来的学习与技能提升的培训活动。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状况,以指导大学生有的放矢结合社会需求提高自己,为将来毕业后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准备。

  调查地点:学院宿舍。学院自习室。图书馆

  调查对象:不同年级在校男女大学生

  调查方法:实地访问调查。随机问卷调查。最后记录汇总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调查过程:在学院宿舍,自习室以及图书馆随机寻找符合调查条件的男女大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最为迫切希望提升的技能,然后邀请他们认真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见附录),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最终调研报告,并找出相关的问题。

  结果讨论:①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成为大学生最为迫切提升的一项技能。在我调查的1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有平均大约7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太差,而这一比例又以理工学院的最为明显,达到91%。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所占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反映出当代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忽视了这种知识与实践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高校教育致命的一个弱点:学校培养出的大部分是一个一个抽象的理论家,那些具体的实践家少之又少。大学生亟待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②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亟待提升的又一项技能。通过调查,我发现许多大学生不善言谈,交际技能有待提升,而这一现象又以大一新生最为明显。成功学大师,华人成功学之父陈安之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你的信心恒心耐心能力占到80%,你所拥有的广阔人脉占到13%,剩下的7%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诸如机遇等客观因素。我认为在当今这个社交频繁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谁拥有了人脉,谁就可以成功。另外,大一新生可能由于刚刚进入大学,一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鲜而陌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人际交际,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一新生的交际能力应该会得以提升。

  ③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大学生需要提升的一项技能。调查发现,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非常缺乏。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后90后,并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我意识相当强,当走进大学校园开始群居生活,失去了父母的荫蔽,自然而然彼此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四年大学生活是一段群居的生活,是一段相互合作的旅行。其间,团队合作能力是尤其重要的。

  ④办公自动化能力也是大学生希望提升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有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提高诸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有关现代办公自动化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一比例又以农村出来的大一学生居多。这表明现代科技以及办公手段对刚刚结束枯燥的高中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些陌生而且新鲜的,他们渴望这方面的能力获得提高。办公自动化能力也确确实实是我们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⑤调查结果表明,诸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也是一部分大学生希望提升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你未来的人生道路才会更加顺利。

  解决方案:⑴学校尽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大学生平时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多参加假期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

  ⑵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甚至班级团支部多组织一些采风活动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进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⑶班级可以多搞一些集体类活动,也可以利用假期组织诸如爬山之类的有助于提升集体合作精神的活动;同学之间也可以集体申报活动项目,集体参加,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⑷学校可以邀请精通办公自动化技能的人才为大学生作报告,或者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我们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教材自学相关的技能。

  ⑸诸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展现技能也都可以通过参加相关活动以及自我努力逐步得以提高,

  结论与建议:当今大学生具备了80后90后所具备的一些普遍性的能力,对新鲜事物接触理解掌握较快,对高科技技术怀有极高的渴求欲。但是,也正是因为80后90后的缘故,大学生同时也具备了这个时代的劣习或者说是不足,比如自私,自闭等。所以我们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的重点也正是我们的不足与有待提高的地方,相信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所提供的帮助,我们大学生一定会成为德艺双馨的合格人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0xx年9月初,县教育局xxxx号文件向各校传达了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了切实搞好辖区学校“减负”工作,了解各校“减负”文件精神的执行情况,县教研室初中组于20xx年9月13日至20xx年10月20日结束,对全县十三所初中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督查引导各校严格履行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对象:初中教师、学生和家长。

  方法:依照省《区县教研机构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学校,明察暗访,通过听、看、查、谈、访等方式进行。其中听课56节,发放教师问卷130张,学生问卷全县156班共计156张,问卷全部有效。

  内容:参照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为其要点。

  三、结果及分析

  1、领导重视,制订了“减负”方案。问卷显示,100%的教师接受了“减负”文件学习,89.1%的学生接受了“减负”文件的传达。通过听取各校有关领导“减负”工作汇报和查阅“减负”资料,反映了各校对“减负”工作的不同重视。在后期的“减负”检查中,各校减负落实愈见扎实。除均建立了“减负”领导小组,有“减负”实施方案外,有的学校和教师分别建立了“减负”目标责任书,学校设有“减负”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有“减负”倡议书,建立了学科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有家庭作业和双休日作业布置的要求,有层层把关的周作业计划和落实记载,教师“减负”承诺书,学校对学生的“减负”问卷等。如耿中、榆中、药中、姬一、通中,从这些学校的汇报与检查中,可以看出对“减负”的重视及作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2、重视了常规管理,学校秩序正常。走进十三所初中,感到教学秩序井然。从我们检查看,十三所初中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能按课表正常上课,学校常规教学检查资料齐全,学生作业批改细致认真,教研活动有安排、有记录。

  3、重视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所听56节不同学科课,能看出各校在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探索。如鹿苑中学教导处及语文组的“同课异构”教法竞赛展示课、张中、泾中、耿镇、姬二的课堂教学令人满意。联想到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落实“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抓“三展”,备“三考”取得了显著成绩。之后,又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变学生思维惰性习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被逐步调动起来,高效课堂蓬蓬勃勃,发展日趋完善,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这些举措,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对减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各校在这次“减负”检查工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仍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问题较多。单就从十三所初中课表看,除一所学校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外,十二所学校都有差异。如初一语文,国家标准规定每周6节,而有2所学校设为5节,一所学校设为7节;初一数学,国家标准为每周4节,9所学校设为5节;初一英语,国家标准每周4节,5所学校每周5节,2所学校每周8节;初一生物,国家标准每周3节,7所学校每周2节;初二物理,国家标准每周3节,4所学校每周2节……拿所给课表与班级课表初查对比,一些所谓“副课”根本没有。学生问卷显示,“副课”被挪用被挤占8.33%,无挪用挤占89.74%,未答占1.9%,主要是初三无非考“副课”,考前无“副课”,平时“副课”被“主课”代替,“副课”教师不在上“主课”。被挪用被挤占涉及4所学校,与监测“课程开设规范、无挪用、挤占现象”不相吻合。

  2、作业量较大。100%教师回答学校有周作业计划,87.17%学生回答家庭作业未超过2小时,12.83%的学生感到作业量过大,感到作业量大主要是初三学生和城区学生,主要在3所初中。8.3%的学生反映教师布置重复性机械性惩罚作业,91.2%学生反映有2套教辅资料,这与监测家庭书面作业量“初中控制在2小时内”“无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以增加作业量形式惩罚学生”“学生在校所用教辅资料每人不超过一套”有差距。调查中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很晚11点多,书包大概能有40斤重。另一位家长说,听说上级减负检查,学校通知孩子赶快拿掉书包教辅材料,等检查组一走,又装上上学去。

  3、补课与有偿家教现象严重。全县初三,除一所学校外,其余12所都补,这与监测规定的“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除九年级第二学期之外的学生进行大面积补课”不符。城区2名学生和3位家长反映某些教师联合动员学生晚上到其家进行有偿家教,孩子的老师说单凭上课不行,人家都补,不补就跟不上趟,因此家长只好让孩子交钱补课,对孩子健康忧心忡忡。另一位学生家长说,都补,很普遍。面对繁重课业负担学生家长敢怒不敢言。

  4、考试次数频繁。问卷显示,十三所初中,11所学校有月考,有的还有学科竞赛、周考等 。7所学校公开排名。这与“初中只在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极不相符。

  四、结论和建议

  结论:上级减负文件精神已引起了学校重视,初见成效,但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面临问题依然严峻。

  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校领导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了解新课程改革方案,学习县教育局〔20xx〕142号文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各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重新安排课表,国家课程方案不容以任何理由的变更,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第三,各校要取消已有的初三上期的补课,坚决杜绝有偿家教。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七篇】相关文章:

1.【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七篇

2.【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8篇

3.【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0篇

4.【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9篇

5.【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合集9篇

6.【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九篇

7.【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9篇

8.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模板集合七篇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下一篇:市场调查报告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七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08-24 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同一班级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0xx年10月11日,我们在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听课时发现,这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故在课间时询问任课老师,得知这个班的学生汉语水平大部分在中高级水平,处于高级水平的学生课堂反应迅速,中级以及中级偏低的学生反应明显没有他们迅速。对此,我们在课后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外如何学习汉语的访谈。

  根据访谈,我们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华裔,自小接触汉语,汉语语感比较强烈。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不是华裔,但这些学生在来中国以前在自己的国家也学习过汉语。根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我们将这些学生分为两类,对他们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进行对比。暂且将华裔学生称为A,其他留学生称为B。

  二、学习途径不同

  将A和B课外学习方式归类分析得出:A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①通过电脑看中国电视剧电影等②常与中国亲戚朋友联系,用汉语交流③积极与中国学生结交朋友并有很多中国朋友④常常一群朋友去逛街买东西⑤每天按时完成复习预习任务。B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大概有以下三种。①常常和本国朋友逛街买东西②按时完成复习预习的任务③借助词典,电脑翻译等软件。从A和B的大概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我们可以看出,A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更多样化,更积极,汉语语言环境更好。而B的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明显不如A广阔,并且B的学习方式与途径缺少目的语环境,不利于语言的学习。明显地,我们可以看出,A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优于B学生的,不仅仅是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的多样化。

  A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分析:①通过电脑看中国电视剧电影等②常与中国亲戚朋友联系,用汉语交流③积极与中国学生结交朋友并有很多中国朋友④常常一群朋友去逛街买东西⑤每天按时完成复习预习任务。首先,A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多样化。A学生的学习涉及娱乐、交友、学习、购物等生活中的大多方面,这就意味着A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汉语息息相关,能获取与汉语有关知识的渠道多了,为自己学习好汉语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这必然有利于其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其次,从A学生学习汉语的多途径化,我们可以推断,A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非常高,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强,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这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学好语言的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最后,在调查中,我们问A学生平时在使用汉语与中国人交际时,是否会感觉不好意思。A学生的回答大部分是很乐意,很喜欢用汉语与别人交流。只有少数几个觉得还是会感觉不是很顺口。综上,我们觉得,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与途径是可行的,值得发扬的。

  B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分析:①常常和本国朋友逛街买东西②按时完成复习预习的任务③借助词典,电脑翻译等软件。根据上面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首先,B学生的学习方式及途径相对比较简单,只涉及购物与学习两个方面。这就意味着A学生在课外可接触汉语的机会比较少,语言环境一般。其次,从B学生的这三种学习途径来看,B学生的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自我学习能力一般。从③借助词典,电脑翻译等软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B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保守。而在访谈中,B学生也透露出,平时与中国人交流也比较害羞,怕自己说得不好,所以平时交流用汉语的时候比较少。综合来看,B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及途径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根据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说①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和途径优于B学生的。②A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B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③A学生学习汉语在观念上更开放,B学生比较保守。试分析,形成这样的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A学生是华裔,自小接触汉语,对汉语的热爱程度也比较高,学习汉语的兴趣自然浓厚,学习效果就要更好一些。而汉语对于B学生来说,是真正的外语,没有多少亲切感,使用起来自然没有A学生那么顺,这也属于正常的现象。

  三、结语

  根据分析,A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需积极保持。B学生需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加自己的课外学习途径,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多与中国学生结交朋友,多交流。也可以通过观看中国影视剧等来提高自己的汉语听说,丰富自己的中华文化知识。此外,留学生还可以在课外自发组织类似英语角这样的学习途径,班级或留学生内部组织汉语角等可行的活动。多去图书馆,借阅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中文图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留学生与留学生尽量用汉语交流,而不是英语或者本国语言。给自己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捷径。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据统计表20xx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减少8、2万人,这是非颠倒20xx年以来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首次下降,教研执法“降温”现象出现。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教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对未来很多人并没有目标,其中60%以上的人虽有目标但不明确,甚至还有24%的人根本没有目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这是一个值得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中学生深思的问题!

  在问到是否在大一时已经决心考研,回答是否不明确三种答案的人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由于刚进入大学还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对考研还没有做过多考虑。

  问到为什么会决定考研时,认为考研只是想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有个好工作的人占地66%,回答考研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的占有一席之地14%,迫于父母的压力和想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各占10%。这也许就是考研热潮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吧!更多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以及缓冲就业压力,考研究生却认为其没有价值的现象有原因。

  在每年的考研人群中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在职考研,在我调查的对象中有34%的人愿意在职考研,66%的人选择应届考研。综合现已读研的人对此的反映,可以看出未曾跨出校门就直接读研的学生m由于急于在经济上独占,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对步入社会显得有点迫不及待;而工作后再返校读研的人则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对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性。共存而相悖的表明,工作和读研是矛盾的统一体,已然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围城效应”。

  面对近几年教研现状,其中68%的人认为出现考研热最主要的原因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拿高文凭来提高自已的竟争力,24%的人认为大部分人只是盲目的随大流,自已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仅有4%的人认为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选择教研是否有何时何地,其实自义务教育结束后,一个人是否再续接受教育,或接受怎样的教育,都应该成人个体独立的选择,但是我们的社会却缺乏这样的允许大家有多无选择的环境,一方面,观念上不支持,而另一方面,现实的出路,也迫使我们做出逶心的选择,那些在教研很热或者教研趋冷的环境中始终能更改的进行考研分析,然后作出选择的人十分难能可贵。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乐。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能发生在任何时候,恋爱不只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里:“你有谈过恋爱吗?”回答“有”的人达到了43%,很明显,这个虽然没有过50%,但是,出于中国“男多女少”的这一社会现状,说明了43%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在我们对于有没有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的后续个问题里“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时候谈的”,选“大学”的竟然高达87%,而且,在没谈过恋爱的人群里说想谈恋爱的也很令人吃惊的达到了93%,当然,这个数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反映了许多问题了,说明了大学里谈恋爱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谈恋爱正确不正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暂不讨论,可是基于以上统计的数字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恋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了.

  经过了我们学习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所以,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③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帝都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二.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②浪费时间浪费钱财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

  ③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太少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④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不好受,影响心情

  俗话说:恋爱能享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啦!

  在经过以上对恋爱的益处与弊端的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生恋爱进行一个客观的总结了.

  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习、恋爱和人生的态度等关系,以及恋爱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理失当.我们应该客观的吸取恋爱中的益处与避免恋爱中的弊端.

  我们的报告完毕,谢谢.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引言

  大学生的零花钱涉及的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在处理零花钱的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零花钱(生活费)有很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的零花钱的处理状况,把握大学生在使用零花钱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相应的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这是本调查的目的。

  那么我们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零花钱支出情况、在今后的生活中又是怎样更好的理财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校内包括我的同学朋友的零花钱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进行研究、分析。

  二、问卷情况

  本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随机发放。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的零花钱在1000-800元之间,而且男生的比例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费平常上网的时间较多,女生在1000-800元之间的是因会买一些衣服、化妆品等花费较大。

  通讯支出

  根据问卷得到的结果,在拥有手机的同学当中,每月通讯及网络费用为65—150元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23%。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开流量5元可以上网聊QQ或是使用飞信,省了短信钱,我是这样做的,还可以上手机腾讯浏览一下新闻奇事。以我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因大多数都是小号,所以有的同学较省钱。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联系。再有就是有的同学对象在外地所以花费较多。

  (3)恋爱支出

  经调查一部分恋爱的同学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买礼物送给对方。追求名牌、时尚。

  (4)零花钱来源

  几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来的,在大一的时候也有打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现在封校又面临着毕业期间所以没有勤工俭学的了,也有同学想过创业比如说我,在淘宝网上开了个店,可自己亲身体验过以后才知道没那么简单,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诚信,要有足够的本钱,还要办理相关的程序要开网银,跟邮局那要有沟通反正干什么都不容易。不过这也可以锻炼自己,避免自己以后少走弯路。

  (5)理财、储蓄方面

  数据表明,76.5%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在理财方面我们的同学还是欠缺一点,存在问题

  (1) 消费两极分化:从上述总消费额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 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或 Mp3,出手大方,一个月消费1000-20xx元是常事。但我们身边也有贫困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500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实习是没拿厚衣服钱布

  市带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阴天就会腿疼,他们的零花钱仅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饱肚子好好学习,中国就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地国家。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勉强维持学业。

  2)储蓄观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做此时期的生活费 (2)进行该时期的预算,做出一个消费计划 (3)马上去买或马上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4)先还欠别人的钱 (5)没什么安排,随意

  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3)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说,他们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4)用在学习上的零花钱较少

  大多数同学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不在阅读其他课外书籍,可有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省吃俭用也要买书看,我个人认为,人的一生要抓住两根救命稻草,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应该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因为你比耶以后不可能就会在从事你所学习的专业。

  (5)其他

  由于校内实行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课期间不允许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个同学就有想去购物的欲望,总觉得一个星期没出去有好多东西要买,花销较大,还有去上网、聚会、娱乐等花费也较大。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问题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零花钱的支出总体上处于不理性阶段。他们在用这些零花钱买东西时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还有就是在他们使用这些零花钱时大多数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利用他们,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钱,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理财怎样合理消费。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零花钱的使用上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

  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三)、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零花钱使用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的活动专题,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 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背景: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给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增加了不少凉意。为了我们大学生将来能够走上自己心仪的岗位,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状况做一次调查,以便指导我们未来的学习与技能提升的培训活动。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状况,以指导大学生有的放矢结合社会需求提高自己,为将来毕业后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准备。

  调查地点:学院宿舍。学院自习室。图书馆

  调查对象:不同年级在校男女大学生

  调查方法:实地访问调查。随机问卷调查。最后记录汇总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调查过程:在学院宿舍,自习室以及图书馆随机寻找符合调查条件的男女大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最为迫切希望提升的技能,然后邀请他们认真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见附录),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最终调研报告,并找出相关的问题。

  结果讨论:①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成为大学生最为迫切提升的一项技能。在我调查的1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有平均大约7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太差,而这一比例又以理工学院的最为明显,达到91%。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所占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反映出当代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忽视了这种知识与实践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高校教育致命的一个弱点:学校培养出的大部分是一个一个抽象的理论家,那些具体的实践家少之又少。大学生亟待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②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亟待提升的又一项技能。通过调查,我发现许多大学生不善言谈,交际技能有待提升,而这一现象又以大一新生最为明显。成功学大师,华人成功学之父陈安之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你的信心恒心耐心能力占到80%,你所拥有的广阔人脉占到13%,剩下的7%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诸如机遇等客观因素。我认为在当今这个社交频繁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谁拥有了人脉,谁就可以成功。另外,大一新生可能由于刚刚进入大学,一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鲜而陌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人际交际,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一新生的交际能力应该会得以提升。

  ③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大学生需要提升的一项技能。调查发现,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非常缺乏。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后90后,并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我意识相当强,当走进大学校园开始群居生活,失去了父母的荫蔽,自然而然彼此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四年大学生活是一段群居的生活,是一段相互合作的旅行。其间,团队合作能力是尤其重要的。

  ④办公自动化能力也是大学生希望提升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有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提高诸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有关现代办公自动化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一比例又以农村出来的大一学生居多。这表明现代科技以及办公手段对刚刚结束枯燥的高中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些陌生而且新鲜的,他们渴望这方面的能力获得提高。办公自动化能力也确确实实是我们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⑤调查结果表明,诸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也是一部分大学生希望提升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你未来的人生道路才会更加顺利。

  解决方案:⑴学校尽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大学生平时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多参加假期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

  ⑵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甚至班级团支部多组织一些采风活动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进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⑶班级可以多搞一些集体类活动,也可以利用假期组织诸如爬山之类的有助于提升集体合作精神的活动;同学之间也可以集体申报活动项目,集体参加,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⑷学校可以邀请精通办公自动化技能的人才为大学生作报告,或者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我们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教材自学相关的技能。

  ⑸诸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展现技能也都可以通过参加相关活动以及自我努力逐步得以提高,

  结论与建议:当今大学生具备了80后90后所具备的一些普遍性的能力,对新鲜事物接触理解掌握较快,对高科技技术怀有极高的渴求欲。但是,也正是因为80后90后的缘故,大学生同时也具备了这个时代的劣习或者说是不足,比如自私,自闭等。所以我们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的重点也正是我们的不足与有待提高的地方,相信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所提供的帮助,我们大学生一定会成为德艺双馨的合格人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0xx年9月初,县教育局xxxx号文件向各校传达了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了切实搞好辖区学校“减负”工作,了解各校“减负”文件精神的执行情况,县教研室初中组于20xx年9月13日至20xx年10月20日结束,对全县十三所初中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督查引导各校严格履行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对象:初中教师、学生和家长。

  方法:依照省《区县教研机构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学校,明察暗访,通过听、看、查、谈、访等方式进行。其中听课56节,发放教师问卷130张,学生问卷全县156班共计156张,问卷全部有效。

  内容:参照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为其要点。

  三、结果及分析

  1、领导重视,制订了“减负”方案。问卷显示,100%的教师接受了“减负”文件学习,89.1%的学生接受了“减负”文件的传达。通过听取各校有关领导“减负”工作汇报和查阅“减负”资料,反映了各校对“减负”工作的不同重视。在后期的“减负”检查中,各校减负落实愈见扎实。除均建立了“减负”领导小组,有“减负”实施方案外,有的学校和教师分别建立了“减负”目标责任书,学校设有“减负”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有“减负”倡议书,建立了学科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有家庭作业和双休日作业布置的要求,有层层把关的周作业计划和落实记载,教师“减负”承诺书,学校对学生的“减负”问卷等。如耿中、榆中、药中、姬一、通中,从这些学校的汇报与检查中,可以看出对“减负”的重视及作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2、重视了常规管理,学校秩序正常。走进十三所初中,感到教学秩序井然。从我们检查看,十三所初中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能按课表正常上课,学校常规教学检查资料齐全,学生作业批改细致认真,教研活动有安排、有记录。

  3、重视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所听56节不同学科课,能看出各校在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上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探索。如鹿苑中学教导处及语文组的“同课异构”教法竞赛展示课、张中、泾中、耿镇、姬二的课堂教学令人满意。联想到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局领导班子,落实“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抓“三展”,备“三考”取得了显著成绩。之后,又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变学生思维惰性习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被逐步调动起来,高效课堂蓬蓬勃勃,发展日趋完善,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这些举措,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对减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各校在这次“减负”检查工作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仍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问题较多。单就从十三所初中课表看,除一所学校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外,十二所学校都有差异。如初一语文,国家标准规定每周6节,而有2所学校设为5节,一所学校设为7节;初一数学,国家标准为每周4节,9所学校设为5节;初一英语,国家标准每周4节,5所学校每周5节,2所学校每周8节;初一生物,国家标准每周3节,7所学校每周2节;初二物理,国家标准每周3节,4所学校每周2节……拿所给课表与班级课表初查对比,一些所谓“副课”根本没有。学生问卷显示,“副课”被挪用被挤占8.33%,无挪用挤占89.74%,未答占1.9%,主要是初三无非考“副课”,考前无“副课”,平时“副课”被“主课”代替,“副课”教师不在上“主课”。被挪用被挤占涉及4所学校,与监测“课程开设规范、无挪用、挤占现象”不相吻合。

  2、作业量较大。100%教师回答学校有周作业计划,87.17%学生回答家庭作业未超过2小时,12.83%的学生感到作业量过大,感到作业量大主要是初三学生和城区学生,主要在3所初中。8.3%的学生反映教师布置重复性机械性惩罚作业,91.2%学生反映有2套教辅资料,这与监测家庭书面作业量“初中控制在2小时内”“无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以增加作业量形式惩罚学生”“学生在校所用教辅资料每人不超过一套”有差距。调查中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很晚11点多,书包大概能有40斤重。另一位家长说,听说上级减负检查,学校通知孩子赶快拿掉书包教辅材料,等检查组一走,又装上上学去。

  3、补课与有偿家教现象严重。全县初三,除一所学校外,其余12所都补,这与监测规定的“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除九年级第二学期之外的学生进行大面积补课”不符。城区2名学生和3位家长反映某些教师联合动员学生晚上到其家进行有偿家教,孩子的老师说单凭上课不行,人家都补,不补就跟不上趟,因此家长只好让孩子交钱补课,对孩子健康忧心忡忡。另一位学生家长说,都补,很普遍。面对繁重课业负担学生家长敢怒不敢言。

  4、考试次数频繁。问卷显示,十三所初中,11所学校有月考,有的还有学科竞赛、周考等 。7所学校公开排名。这与“初中只在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极不相符。

  四、结论和建议

  结论:上级减负文件精神已引起了学校重视,初见成效,但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面临问题依然严峻。

  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校领导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了解新课程改革方案,学习县教育局〔20xx〕142号文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各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重新安排课表,国家课程方案不容以任何理由的变更,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第三,各校要取消已有的初三上期的补课,坚决杜绝有偿家教。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七篇】相关文章:

1.【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七篇

2.【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8篇

3.【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0篇

4.【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9篇

5.【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合集9篇

6.【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九篇

7.【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9篇

8.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模板集合七篇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下一篇: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