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2024-04-19 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1

  一、调查背景

  在教学中,我们一线老师会发现,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凡是在课前做好预习的,课堂上就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而没有在课前进行预习的,就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不能产生共鸣,直接影响了学习新课的效率。我们都知道,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学习就会事变功倍。而且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

  针对以上现状,我组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一番研究。于是,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本校中高年级学生目前的课前预习现状,寻找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调查内容

  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主动性、预习的有效性、预习内容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四、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校三、四、五、六年级随机各抽30名学生。共发出问卷120张,收回有效问卷120张,收回率100%。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结果分析

  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可见,学生们普遍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动机上也认为应该对新课进行提前预习。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预习的重视度仍然不够,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3、你喜欢预习吗?

  可见,作为旁观者,学生认为预习有必要;但作为实施者,在主观认知上却不喜欢预习。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由图可见,少部分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学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这样的预习目的不利于预习习惯的养成。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可见,被动预习现状仍然很严重。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主动预习意识强,预习习惯良好。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

  可见,只有极少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大部分学生家长完全不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或是将子女完全交与学校和老师。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29.74%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51.46%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18.81%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可见,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提出问题,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

  可见,在课前预习中,学生缺乏独立性,表现为过多地依赖参考书进行预习。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

  可见:55.73%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30.01%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动机不利于预习习惯的正确养成。

  10.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

  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对于课前预习的效果是亲身体验到其价值的。

  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

  可见,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对于预习内容能正确认识。

  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六、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存在不少问题:

  1.不重视课前预习

  老师不布置预习任务,有些学生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进行了预习,但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属于被动接受,不是从自身的需要主动进行。学生对课前预习普遍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学生对新课的预习内容侧重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学生预习任务完成后,主动去做课后习题进行检查的很少。绝大部分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发现问题并质疑问难,而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没有创新精神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在预习,但却不善于思考,流于表面形式。由于没有精准的目的性,所以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够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

  4.不善于内化资料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往往不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来解决,喜欢借助于参考资料。参考教辅资料解决相关问题是一种比较不错的预习方式,但绝大部分学生照本宣科,不能将 所参考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对思维会产生束缚,不利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七、调查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来看,我觉得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我们要在思想上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要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动态,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同时,更要让学生不要依赖教参,要多方位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于预习,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其兴趣。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同时,我们对于学生的预习内容要及时评价,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从而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前预习。

  3.在研究开始阶段,我们对于学生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步骤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要明确预习的要求和目标。此过程的指导要有“扶”有“放”。对于预习内容,我们应让学生逐步指导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把预习的问题用标志记下来,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解决的渠道;对于预习步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预习时应该以各种方式的读为基础,争取将预习任务在读中完成。阅读是理解的“知音”,我们要让学生读多读、有任务的读。

  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预习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要有多角度的教育机制。我们应建立全面覆盖的联系网,应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教育的辅助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的配合监督。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2

  一、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为了解你的语文课前预习的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调查,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改进学校语文教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填表人基本情况:_________年级 填写时间:___________

  1、你觉得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

  A 没必要 B 有必要 C 说不清

  2、你的预习是( )

  A、老师的要求 B、自己的习惯 C、家长的要求

  3、你平时经常预习语文吗?(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4、你喜欢预习语文吗?( )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5、你觉得预习对学习新课效果如何?( )

  A、效果很好 B、一般 C、没有什么效果

  6、你预习一般用多长时间 ( )

  A、15分钟 B半个小时 C一个小时 D一个小时以上

  7、你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如何?( )

  A、每次都能完成 B、有时候能完成 C、经常不能完成

  8、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

  A、总会预习 B、有时会 C、不预习

  9、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 )

  A、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

  B、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我必须完成。

  C、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D、不知道

  10、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

  A、自己主动预习 B、不预习

  11、预习中你使用过课课通之类的教学参考书籍吗 ( )

  A、正常使用 B、不使用 C、 有时会使用

  12、使用课课通之类的参考书籍是为了?( )

  A、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B、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13、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 )

  A、自学生字词

  B、读通、读熟课文

  C、了解课文大意

  D、查阅资料

  E、质疑问难

  14、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你喜欢做哪些?可以多( )

  A、读课文三遍,家长打分。

  B、抄写认读字及拼音,给读写字扩词。

  C、标出自然段或小节。

  D、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E、抄写词语及多音字。

  G、给课文读划批注。

  15、通过预习,你通常能达到下面的哪几个目标( )

  A、能准确流利高声的朗读课文

  B、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D、 能简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E、能搜集到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F、能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疑问,并尝试探究。

  16、你知道为什么要预习吗?如果知道请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你有何想法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在本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

  1、学生们预习主要是完成教师的作业任务,没有实在的`内动力。

  2、学生预习只是读读课文、查查字词,没有进行深入预习。

  3、学生们通过预习达到的效果不够好。

  三、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没有养成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 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预习的主动性差。

  学生们预习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大多数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尝到预习所带来的甜头。

  3、学生不会预习,方法欠缺。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3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前预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具有显著作用。本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小学生在语文课前预习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家长及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某市XX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92.5%。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方法、预习时间、预习效果评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预习习惯

  (1)参与度:调查显示,有86.4%的学生表示会进行语文课前预习,说明大部分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习意识。

  (2)频率:每周进行3-5次预习的学生占比最高(57.),其次为每周1-2次(28.6%),反映出小学生语文预习的频次总体较为稳定。

  2. 预习方法

  (1)阅读课文:所有参与预习的学生均表示会阅读新课课文,其中82.2%的学生会进行多遍阅读,以加深理解。

  (2)查阅生词:95.1%的学生会在预习中查阅并学习新课中的生词,但仅有36.8%的学生会主动查找词语的用法和拓展知识。

  (3)思考与笔记:68.1%的学生会在预习时尝试回答课后习题或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47.6%的学生会做预习笔记,记录疑难点和重要知识点。

  3. 预习时间

  (1)平均预习时长:调查发现,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平均时长约为20分钟,其中,34.的学生预习时间在15-20分钟,31.4%的学生预习时间在20-30分钟。

  (2)预习时间安排:约63.2%的学生选择在晚上完成预习任务,其余学生则倾向于利用课间、午休等碎片化时间进行预习。

  4. 预习效果评价

  (1)自我评价:75.的学生认为预习对理解和掌握新课内容有较大帮助,但也有20.5%的`学生表示预习效果不明显,可能存在预习方法不当或预习深度不足的问题。

  (2)教师评价:通过访谈部分语文教师了解到,他们普遍认为预习对学生课堂表现有积极影响,预习良好的学生在课堂互动、知识理解、问题解答等方面表现出色。

  四、问题与建议

  问题:

  (1)预习深度不足:部分学生仅满足于阅读课文和查阅生词,缺乏深度思考和主动探究。

  (2)预习方法单一:多数学生依赖于阅读和查阅,较少运用讨论、提问、制作思维导图等多元化的预习方法。

  (3)预习时间管理欠佳:部分学生预习时间过短,难以保证预习质量;且部分学生集中在晚间预习,可能影响休息。

  建议:

  (1)引导深度预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学会提问、总结、预测等技巧,提高预习的深度和广度。

  (2)丰富预习方式:鼓励小组合作预习、使用多媒体资源辅助预习、制作预习笔记或思维导图等,提升预习趣味性和实效性。

  (3)合理规划预习时间:建议家长协助孩子制定科学的预习计划,合理分配预习时间,避免过度集中于晚间,保证预习效果与休息质量。

  五、结语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预习深度不足、方法单一、时间管理欠佳等问题。通过引导深度预习、丰富预习方式、合理规划预习时间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预习效果,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4

  一、引言

  为深入了解小学生在语文课前的预习习惯、方法以及效果,本研究以某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学生作业分析等方式,旨在揭示当前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为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家长指导孩子有效预习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学生课前预习作业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涵盖预习频率、预习时间、预习内容、预习方法、预习困难等方面,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同时,选取3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随机抽查了各年级15名学生的5次课前预习作业。

  样本情况: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共计185人,其中三年级60人,四年级65人,五年级60人,男女比例约为1:1。样本覆盖城市、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多种地域背景,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预习频率与时间:调查显示,74.%的小学生表示会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其中每日预习的占45%,每周3-4次的占23%,其余则预习频率较低。预习时间上,大部分学生预习时长在15-30分钟,占比为68%,超过半小时的占15%,少于15分钟的占17%。

  预习内容与方法:预习内容主要集中在新课文朗读(93%)、生字词学习(88%)和对课文大意的理解(78%)。预习方法方面,查阅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占比62%,家长辅助预习占45%,使用网络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学习平台)预习的`占35%。部分学生(15%)还采用了制作思维导图、编写预习笔记等深度预习方式。

  预习困难与问题:访谈和作业分析显示,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生字词理解难度大(48%)、课文深意理解不透彻(30%)、缺乏有效的预习方法和指导(15%),以及预习时间难以保证(7%)。

  四、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提出以下建议:

  提升预习意识: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引导小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其自觉预习的习惯,确保预习的频次和时间。

  优化预习内容与方法:鼓励学生在预习时不仅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尝试对课文进行深度理解,如角色分析、主题探讨等。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学习资源、教育APP等,丰富预习手段,提高预习效率。

  提供预习指导:教师可设计预习任务单,明确预习目标与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策略。家长也应适度参与孩子的预习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但避免过度干预,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解决预习困难:针对生字词理解难题,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加强针对性讲解,家长可引导孩子使用工具书或在线查询工具。对于课文理解问题,可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思考,深化理解。对于缺乏预习方法的学生,可开设专门的学法指导课程或讲座。

  五、结语

  本调查报告揭示了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学校、教师、家长能以此为参考,共同推动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 相关推荐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05-18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报告01-08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案02-09

语文的调查报告02-19

语文调查报告03-22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11-21

语文预习情况调查报告06-09

调查报告作文调查报告语文作文11-14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14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