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2022-06-06 调查报告

  2011-2014年,乡村幼儿园新增13899所。这样的变化固然喜人,但是对比城市,农村学前教育真的有很大的变化了吗?事实上,许多村子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入园难、入园远问题,以及“小学化”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三大痛

  其一,财政投入不足,城乡差距大。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并对孩子行为、性格的发展产生终身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James J.Heckman)曾强调,学前教育时期的投资回报率相当于此后所有年龄阶段人力资本回报率之和。国外一项历经40多年调查的研究表明,对儿童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获得16.14美元的回报。然而,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学前教育更是长期存在历史欠账。数据显示,过去10年,政府对学前教育总投入占全国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24%-1.44%之间,落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年,城市幼儿的学前教育已基本普及,但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平均的幼儿园入学率却仅有30.1%。在很多贫困乡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仍属空白。据该基金会2015年测算,全国需要幼儿园的村庄共有10万个。

  其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幼儿园教师身份、地位和编制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致使幼儿教师队伍素质较低、稳定性较差。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按照城区、镇区、乡村三个地区维度来看幼儿教师学历、职称,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幼儿教师专科与本科学历占绝大多数,而乡村幼儿教师一半左右是高中及以下学历。从2007年到2012年,我国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中, 70%以上未评职称。

  同样,由于中央政府没有充足的财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成为一条必选之路。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民办教育突飞猛起,民办园成为幼儿园建设的绝对主力。

  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12年底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1》显示,国内90%以上的幼儿园都是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只占不到10%。课题组走访了175个村庄,仅有1个村庄里有公办幼儿园,其余全部是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小学附属园,这些“无户口”幼儿园并未被纳入国家的统计范围。而在这些“无户口”幼儿园中,有四分之一是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

  根据课题组的统计,村屯幼儿园的师生比仅为1∶15,与国家要求的1∶6相差甚远。一半以上的民办园和小学附属园的师生比在1∶20以下,10%的师生比在1∶40以下。

  其三,幼儿园“小学化”扼杀孩子创造力。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学龄前儿童当成小学生来进行教育。2005年10月,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就曾对“小学化”现象提出严厉批评:“幼教的现代化被曲解为幼儿园物质设备的豪华和相互攀比;幼儿潜力的早期开发被异化为剥夺幼儿游戏权利的、急功近利的特别训练;幼儿的入学准备被歪曲为短视的、狭隘的小学化识字、拼音的强化灌输。”

  一位幼儿教师曾在中国教育新闻网指出,在农村,负责监护的多是隔辈亲属,这些家长往往不易接受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教授孩子识字、算术。而幼儿园由于后期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教具和游戏设施匮乏,幼儿教师被迫选择对教学设施要求不高的识字、算术教学等。因此,农村幼教“小学化”现象较为严重。

  我国现有超过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占据全国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而学龄前留守现象大幅攀升。2015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调查发现,留守的学龄前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照料。财政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缺乏、师资力量落后、“小学化”突出等现象已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

  财政投入增长10倍,恶补历史欠账

  从2010年起,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恶补”历史欠账,农村学前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时机。

  2010年,国家先后颁布了《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国家财政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若干意见》意味着我国初步架构了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框架,提出加大财政投入是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如何保障?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

  紧接着,全国先后制定并执行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011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的实施方案》等7个项目方案。“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实施4大类7个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这4大类项目方案,可大致勾勒出国家支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几个着力点:“校舍改建类”、“综合奖补类”、“幼师培训项目”和“幼儿资助项目”。

  为了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教育部曾于2012年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用以规范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该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描述了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与基本规律。

  2014年,国家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去年11月25日,教育部举行了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学前教育专题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表示,2011~2014年乡村幼儿园新增13899所。其中,公办园10689所,占比76.9%;民办3774所,占比27.15%。

  他指出,学前教育财政长期投入不足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有五年完整数据的10个样本县五年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增长了1011.5%。其中,2009~2014年,甘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从9842万元增加到108976万元,增幅1007.3%。

  然而,农村学前教育也无法只用5年时间便赶超城市,评估组指出了问题所在。

  第一,学前教育普及率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明显高于农村。

  第二,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公益普惠”程度不高,中、西部地区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

  第三,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仍然较低。2014年,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占比仅为3.5%。

  第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大多数公办园以及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日常运转主要依靠收费,办园条件较差,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家长负担较重。

  第五,教师数量仍然不足。农村地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仅为55.42%;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数量占比仅为50%左右;未评职称教师占70%左右;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严重不足。

  第六,相当多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较严重。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未设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部门,学前教育管理和指导力量单薄,难以适应由于幼儿园快速发展带来的日益繁重的管理和指导任务。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评估组建议,农村要实现以财政投入为主、公办幼儿园为主,缩小城乡差距,重点解决好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模式与探索-未来希望幼儿班

  在农村学前教育,民间公益组织大有可为。

  “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80%以上乡镇有一所幼儿园,有的是公立的,也有的是私立或者公资民营的。”互满爱人与人(以下简称互满爱)云南项目主管李建才介绍,但乡镇幼儿园只能覆盖乡镇附近村子里少量的孩子,远离乡镇中心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正是他们致力于改变的地方。据悉,2015年底云南省3年幼儿园入园率已经达到59.5%,但农村入园率低于35%,还有约80万孩子未能接受学前教育。

  因此,互满爱发起了“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目前已经在云南6个县的偏远乡村里,协助村民建立了近100个幼儿班。

  互满爱看重社区参与性,一个村子如果要开展幼儿班,需要从5大条件进行考虑:生源、师资、场地、家长意愿和社区支持力度。

  “现在农村孩子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我们在做项目基线调查的时候要考虑0-6岁孩子的数量,保证项目在今后3年及以后的可持续性。”李建才说。希望幼儿班每班人数在15-3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个,少于15个则生均成本较高。

  在幼儿班成立之前,互满爱会组织当地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负责选拔当地值得信赖、初中以上学历、生活稳定的村民,接受培训后担任幼儿班的老师。家长委员会还需要寻找幼儿班的场地,可以是因撤点并校被弃置的学校,也可以是公共活动室,但一定不能是D级危房。此外,幼儿班老师的待遇及给付方式也需要家长委员会商量决定,并由家长支付。在幼儿班创办前期,互满爱将帮助家长分担教师待遇20%左右的支出。同时,这个幼儿班成立之后,其权属既不归于政府,也不归于互满爱,而是属于社区所有。只有获得当地村民和村委会、组长支持,幼儿班才能开始运作。

  幼儿教师和家长培训也是互满爱投入最多时间、人力和成本的方面。

  李建才介绍,互满爱为幼儿班配置必须的硬件设施,包括玩具、图书、幼儿桌椅等,同时对村里提供的场地进行一定的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社区也需要积极参与。互满爱为场地修复提供材料,社区需投劳投工一起建设幼儿班;互满爱最核心的工作是负责培训老师及家长,鼓励老师们使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建课程与课外活动,引导家长及家长委员会。

  针对每个零基础的幼儿教师,互满爱给他们提供25天的“入职培训”,包括20天理论培训和5天幼儿班实习培训。此后,每个月都有1.5天的月度培训,到了假期则有10天左右的假期培训。总体而言,在项目初期3年,老师们将接受超过600个小时的培训。

  而且,周围村子的幼儿班老师将组织成学习小组,每月开展教研活动。到了月度培训时,需要向互满爱提交小组活动内容,如果获得通过,就能获得教师评价积分。

  没错,互满爱还建立了教师评价体系,这套评价包括月度评价、学期评价和年度评价。如果教师获得优秀评价,互满爱将提供实物奖励,如iPad。同时,在幼儿班教师与家长委员会协商上调工资时,这份评价也将成为教师的有利证明。

  未来希望幼儿班的老师每个月还要组织家长培训,按照互满爱自我研发的家长培训手册,向家长普及如何养护儿童并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互满爱还招聘有幼儿教育学历或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作为项目主管,负责10个幼儿班的指导、培训、督导及评估工作,向教师传授上课技巧,并在月度培训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互满爱的项目主管都在乡镇工作、生活,成为农村社区的长期合作伙伴和社区发展“战友”。

  在互满爱的幼儿班上,教材有两种:当地教育部批准并推荐的公办幼儿园使用的标准教材和千千树混龄班教材。

  同时,互满爱也由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大纲。互满爱开发了14个教学主题,包括动物、植物、国家、天气等,老师可每月选择一个主题来制定月度教学计划,再细化为周计划。

  今年开始,互满爱购买了千千树混龄班教材。“千千树教材是给老师用的,容易上手,内容非常丰富,老师每天选其中的1-2节课就可以。”李建才说道,今年6月份千千树将在昆明对老师们进行集中培训。

  政府主导,NGO接力“最后一公里”

  在农村学前教育领域,政府主导、公益组织“补漏”的分工较为明显。即便大部分乡镇都建立了幼儿园,但偏远的村子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此,许多像互满爱一样的公益组织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学前教育教材研发方面,北京谷雨千千树教育咨询公司研发的千千树教材较为知名。千千树的重点在于课程研发、教师培训和建设示范幼儿园,三者相辅相成。教材研发出来之后,需要培训老师,教会其如何使用,还要在示范幼儿园进行实验,修改之后再在其他幼儿园进行实验,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从而进行推广。根据千千树研发的课程,孩子们不用学算术、写字,只要听故事、玩游戏、折纸、画画等等。

  据千千树官网统计,目前已经有167所幼儿园成为了千千树课程园。

  培训老师、研发课程也是西部阳光走过的路。2005年开始,西部阳光发起“阳光童趣园”项目,针对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缺少基础设施等情况,采用改建旧园、硬件配给、教师培训、教材研发、家园互动等方式促进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而在更偏远的乡村,由于学龄前儿童过少,不适宜建造幼儿园,他们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朱竞翔合作,由其团队涉及建立易搭建、易搬迁、低成本的“童趣园”,这种别具创意的建筑为轻型木质结构,在安全性超越农村普通建筑,且适宜幼儿成长。

  在中西部贫困农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了“山村幼儿园计划”,以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在幼儿人数超过10名以上的村屯开设“山村幼儿园”。截至2015年1月,该项目已覆盖8省(区)的10个县份,建有771所幼儿园。

  在更为遥远偏僻的农村地区,互满爱也在探索开办8-15人的迷你幼儿班以及8人以下的家长看护班,打通农村幼儿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步伐并未停止。

  今年4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记者提及,在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地区,一位大嫂就办一个幼儿园的情况特别突出。

  面对记者的提问,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解释说,过去几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非常快,在5年时间里,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跨越式发展,伴随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配置跟不上。

  他表示,教育部将从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全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配置。

  • 相关推荐

【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03-03

农村调查报告01-11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03-29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03-08

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01-18

学前教育审计调查报告04-07

有关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10-11

农村高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08-08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调查报告01-14

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