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诊断报告

2022-02-08 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诊断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诊断学校:

  xx市民众镇新微学校

  二、诊断内容:

  新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

  三、诊断方法:

  1、望:实地察看新微学校的班级文化,包括班级整体环境,室内、公共环境等场所的有意无意的环境布置;翻阅学校的宣传册子,查阅学校相关资料。

  2、闻:注意校长的学校介绍中关于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兼听德育主任关于新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情况介绍。

  3、问:有目的地与校长、教师及学生交流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困惑。

  4、切:置身于学校的班级、学生活动,切身感受新微学校班级文化所带来的体验。

  四、诊断结果:

  (一)新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班级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它包括班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民众镇新微学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的良好风貌在新微学校蔚然成风。

  1、大气的班级布置。墙上贴有公示栏:呈现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值日表,班级公约等及学习园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布置每一堵墙并定期更换,力求让教室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溢满正气的活动文化。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力,新微学校活动很多,常见的主题活动有主题班会、班级文体活动、故事分享、励志分享、构建班级博客等。

  在新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班主任应用文化经营班级,让整个班级充满希望,独具魅力,让学生们习惯奔跑,爱上学习。

  (二)新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诊断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支持和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必须考虑班级文化与班级目标之间的战略匹配性,否则会陷入“为了文化而文化”或“不知班级文化是为了什么”的误区,班级文化的真正功能将无法实现。只有班级文化与教书育人目标之间相互匹配,才能使班级文化为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支持,否则,只能是一种不健全的班级文化。在民众镇新微学校为期一天的德育调研中,发现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班级环境的建设。其实班级环境的建设,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较表层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将班级的环境布置看成就是班级文化建设。

  其二: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加之民办学校安全压力大,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业与安全已忙得不可开交,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也只是肤浅的,认为所谓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多余的。

  其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法与校园文化的适应性上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虽在同一校园内,但各班级文化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它对班级文化的规定性缺少仔细思考。

  第四,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对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心理特点等要进行有效分析,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建设和维护所在班级的强势文化,使其比较充分地规范学生的行为。

  第五,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已不是争的事实。但仍有不少的班主任只将自己看作是班级文化的操作者。“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让班主任在操作班级文化建设时,使班主任师表形象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资源,也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第六,在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中,许多班主任有吸收但创新不够,如何营造较为独特的班级文化也值得思考。独特的班级文化应来自于:依据班级特点而进行的班级价值观和班级精神的创新,而很多班主任在吸收外部管理理念和方法时,对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的认识不够。

  五、诊断建议:

  重视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要明确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认可且充分体现预期思想、行动、言论的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总合。是在班级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的一种共同追求。

  (一)、新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1、美化班级物质文化。“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直接有力地影响、改善和调节校园文化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涵养素质品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室物质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为外显的部分,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依托的重要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

  注重从教室环境的基本要素入手,美化教室环境。良好的设备、和谐的色彩、整洁的课桌、洁净的地面、合理的布局、美观的摆设、醒目的标语等,都是元培学校积极教室环境构成的要素。通过创建美的班级环境,旨在感染孩子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以美育为前提,努力提高班级的审美意识,以美的环境来感染美的心灵。如在教室内开设“小荷才露艺术长廊”,通过定期地展出学生的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的交流中,体验创作者的情感,增强交流,促进友谊,同时也提高美的评析能力。

  (2)、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班级环境的创造意识。在环境的营造中体现更多的创新因子,提供学生创造的环境、创造的空间、创造的机会,才会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如开设“自由创造墙”,使墙“说话”,使墙“交流”,使墙“表现”,使墙真正成为孩子们创造天地。

  (3)、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班级环境的德育功能。班级环境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载体,环境成了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充分发挥环境的德育功能,是班级环境创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以名言来鼓舞人;以班风、学风激励人。

  (4)、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要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5)、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如充分利用班级空间进行栽花、种草,使班级中充满绿意,生机盎然。

  2、创设班级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集体中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中各种条例化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行为规范以及组织纪律等。

  所以班级制度的制订必须做到:

  (1)、科学性,班级制度是班级特有范围内的规定,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中学生守则》及相关法律法规。

  (2)、全面性,应该把学生的纪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日常行为纳入管理之中。

  (3)、民主性,班级制度的制订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只有在全体学生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才可能制订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制度。

  (4)、发展性,制度不是一层不变的,在管理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应定期组织修改,逐步完善。

  在开展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班级制度的制定应有学生的参与,制度本身应具有可操作性,师生根据实施的情况应作及时调整。

  (2)、要将“硬制度”和“软管理”相结合。制度是硬性的,但制度的实施不应是简单的执行,而应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和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制订制度的原因和意义,从而使学生逐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3)、教师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应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以身作则、躬身实践,方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今后对学生的教育。此外,教师唯有通过实践,才会发现制度中有待改善的方面,从而促使制度进一步完善。

  3、塑造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又称班级观念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包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多种内容,是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以学生为主体是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以了解当今学生群体精神生活现状和学生个体思想动态为基础。

  (2)、确立班主任的引领地位是塑造班级精神文化的关键。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的引领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应该是整个班集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3)、以显性文化建设为抓手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变虚为实的保障。班级精神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显性文化的建设为抓手,将精神文化渗透于其中,才能真正达到相应的效果。

  4、拓展班级活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创造有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的空间和舞台。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且形式和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好的班级活动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形式新颖,符合学生求知进取、兴趣广泛、自主意识强等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是内容广泛,能向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交礼仪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

  三是活泼多样的班级活动能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功喜悦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班级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1)、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只有主题班队活动才是活动。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活动无处不在。活动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学生欢迎,活泼生动的形式和手段。

  (2)、树立正确的活动观。活动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是过程,是手段,是契机。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3)、活动的教育意义要能巧妙自然地渗透在其中。

  (4)、活动要注意及时总结。因为认真总结本身就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要及时。活动后没有总结不行,有总结不及时也不行,因为准备活动和总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以后开展活动的连续性。所以总结不及时就失去了活动的教育时机,也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性的影响作用。

  (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对教师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施教者,事实上,在不同的范围和环境中教师应该是具有一种多变身份的人,所以作为教育者决不能再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自己的领导者的、统治的地位,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引领者、平等的地位,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在平时与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措,更要在面对和处理具体事情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情绪,班级内可以有师生对话箱,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或者定期开一个茶话会,畅所欲言,让老师成为一个孩子心声的倾听者等等。人的各种行为往往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的驱动下产生和完成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的行为显得理智而积极,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易变的,还正是我们教育的突破口,但往往也是教育失败的根源。以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总给人轻松、温暖和被信任的感觉,真诚的微笑无形中就帮我们打开了孩子的心门。用理智处理事情,面对孩子,永远都不要是怒火中烧或心火燎的样子,因为你的言行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用理智处理事情,不仅能让事情真相大白,更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诊断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01-01

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细则11-25

学校班级卫生检查制度11-29

学校班级管理条例09-03

学校班级管理条例09-01

学校班级安全会议记录09-09

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范本12-23

学校班级纪律管理制度11-29

学校班级卫生常规管理制度01-27

学校班级网格化管理制度11-30

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报告 工程自检自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