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

2024-05-14 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 1

  观看了郭老师的唱歌综合课《摇篮曲》,受益匪浅。本节课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目标完成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郭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本节课过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歌曲并能有有感情地演唱。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欣赏、感受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郭老师在本节课中目标设置明确、具体,贴合《课标》理念,贴合音乐学科特点,能联系学生实际,并落实在教学全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潜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结合。

  二、教学资料丰富多彩。

  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资料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有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有发声方面的讲解与练习,有富有感情的演唱和动作的模仿,又有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摇篮曲的理解欣赏与分析,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陶冶了学生性情,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与参与的激情,对于改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巩固课堂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忙。有利于学生音乐创造与实践等多种潜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新颖得当。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郭老师对学生状况和教学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设计了切实可行,贴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用心有效的'教学效果。郭教师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获得音乐感受和知识。注重了细节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语言的引导,这些细节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得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发展潜力,本课中郭老师在“听、赏、唱”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音乐风格和特点,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准确掌握了歌曲的速度力度及节奏,表现了歌曲的情绪。以多种表现手法,多种形式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课中注重了师生互动,带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和选取的机会,教学生动,气氛活跃,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激励性,指导及时、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四、学生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节音乐课虽然简单易学,也不是学生喜欢的时尚歌曲,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多次重复演唱,不厌其烦。学生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初步的音乐审美评价潜力。能大胆想象、思维活跃,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和多种音乐技能。获得美感体验,合作意识,乐于表现,有艺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潜力,个性突出。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师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这节课中郭老师体现出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及综合修养,教学理念先进,教法出新,示范娴熟,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富有激情。语言规范、准确、有感染力,基本功扎实,教学应变潜力强。

  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教师说教有些多,学生自主探究较少。另一方面教师的语气有些强劲有力,语速稍快了些,与歌曲资料不是很温和。总之,郭老师的这节音乐课还是成功有效的一节好课,值得大家学习。

  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 2

  认真看完苏老师这节《雪绒花》唱歌综合课,个人感觉十分的完美,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苏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是让我值得佩服的地方,另外在整节课的表现上充满自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简单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下应对整节课说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演唱歌曲,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爱国之情。重点突出,师生一起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另外苏老师熟练、合理地运用了信息化教学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聆听,直观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以视频《Do Re Mi》导入主题,用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电影《音乐之声》的剧情,老师用口琴演奏旋律,从而开始本节课的资料《雪绒花》歌曲的学习。

  三、聆听歌曲回答问题,课件展示《雪绒花》,通过问题,师生讨论解决乐曲中的基本要素,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回答。在之后学唱过程中,分乐段进行了分析,引导学生用柯尔文手势来学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配合,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多次聆听,再加上前面的分段分析与练习,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学唱,能够做到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很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为了更好地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合唱的练习,分声部的练习后,让歌曲听起来更加的动听和优美。

  五、拓展环节,苏老师标准的英文演唱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魅力”,之后让学生尝试用英文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不一样的感觉,更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谈一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对本节课做一些简单的梳理,并做好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苏老师的普通话十分标准,语态和蔼可亲,流畅自然,也让我在简单自然的氛围中一起学习了《雪绒花》。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感受,总之,十分感谢苏老师带给我的这节完美的《雪绒花》,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让我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吸取老师好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踏实做好音乐教学的每一步,让学生感受真正的音乐“魅力”,争取做学生心目中最“好”的音乐老师!

  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 3

  我观看了赵老师的《青春舞曲》新授唱歌课受益匪浅,感谢这次研修学习的机会,能够进行高层次的教育学习,对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促进,期望自己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音乐课上也向赵老师学习,争取到达一个制高点。

  一、美在其中我认为一节好课从始到终都应给人美的享受。所以导入、小结还有简单而不失严谨的衔接语便在这节课中自然流畅。赵老师用新疆语言“呀克西”问候学生,然后让学生听歌曲说一说是什麽民族的歌曲。观看新疆的风景、美食、乐器、服饰、舞蹈,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新疆这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兴趣确实很美。

  二、美的感受我认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感官直觉,于课堂参与者都应是一种美的感受。而赵老师自身的音乐素养与扎实的基本功无疑是给予学生美感的重要元素。学习歌曲之前赵老师对歌曲的理解做了很深讲解,包括民歌的特点,什么是小调,还有鱼咬尾等,为之后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美的成果那么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呢我想所有教师都会思考到这个问题。然而无疑的是无论课堂的环节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一节好课的中心点必须偏离不了形式与本质的完美结合。赵老师的课资料既丰富多彩而又不失重点。在分析歌曲的情绪方面也很好,前两句欢快,后面的忧伤再到欢快,一整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每个人都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唱得很投入,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成果。

  四、在创新方面也很美——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在一片黄花中,一朵灰色的花让人觉得秀丽;在一片灰色的花中,那朵黄花让人觉得最美,有时候个性就是一种美。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赵老师就是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创新课堂赢得了所有老师的赞扬,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创新精神。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音乐课堂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则必须要把握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美”是什么只有外在美与内涵美结合才是完整的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潜力与素养、领会发掘课堂中“美”的精髓,更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平台,也让学生看到美、听到美、感受到美,在“美”中畅游音乐的海洋,在耳濡目染中领会美的真谛,那么,教师在追求成功课堂的同时也就愈加走近“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终极目标!所以今后我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向赵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看起!

  总之,只有让学生每节课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才能使学生时时持续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用心心态和愉悦体验,才能使学生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音乐课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完美的东西,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理解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 4

  一、课程概述

  本次观课的课程为“音乐鉴赏”,是高二年级的艺术选修课程之一。本节课的主题为“西方古典音乐之旅——巴洛克时期”,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征,如复调音乐、对比效果等。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经典作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学会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约5分钟)

  张老师以一段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课堂开场,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问学生对该音乐风格的第一印象,引发讨论。

  2. 新知讲授(约20分钟)

  通过PPT展示,详细介绍巴洛克时期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该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如巴赫、亨德尔等。

  张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巴洛克音乐中的“通奏低音”概念,并通过实际乐谱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约15分钟)

  分析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 No.3》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旋律、节奏、和声)出发进行鉴赏,鼓励学生分享个人感受。

  利用音频片段,对比不同乐器在作品中的表现,加深学生对作品结构和表现力的理解。

  4. 实践活动(约20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择一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准备5分钟的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后,张老师给予点评和补充,强调作品的文化价值和个人情感体验。

  5. 总结与作业(约10分钟)

  张老师总结本节课要点,强调巴洛克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首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撰写一篇鉴赏短文,包括作品分析和个人感悟。

  四、教学评价

  优点:

  张老师授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有效结合视听材料,提高了课堂互动性。

  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鉴赏中学习,在学习中鉴赏。

  改进建议:

  在新知讲授部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问答,即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实践活动中,若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软件或工具,让学生尝试创作一小段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

  五、总结

  本次观课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张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成功地引领学生踏上了一场精彩的巴洛克音乐之旅。不仅增长了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视野。未来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互动性和实践性,将使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 5

  一、教学准备与目标

  本次课程以“世界音乐之旅”为主题,聚焦于非洲鼓乐的学习与体验,旨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特色,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事先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包括非洲鼓乐的视频资料、音频示范、鼓乐器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PPT,教学目标明确,符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一段生动的非洲鼓乐视频导入课程,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音色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随后,教师详细介绍了非洲鼓乐的历史背景、种类、演奏技巧以及在非洲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结合PPT展示,使理论知识讲解清晰易懂。

  实践操作:课程的.核心部分是让学生实际体验非洲鼓的演奏。教师分步骤教授基本的击鼓手法,然后组织学生分组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节奏组合,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文化拓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进一步探讨非洲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增强了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学生参与度与反应

  学生整体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特别是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积极尝试,相互配合,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时,学生能主动发言,分享个人感受和见解,展现出良好的互动与合作精神。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非洲鼓时略显生疏,但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渐找到节奏感,整体参与度较高。

  四、教师素养

  XXX老师展现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教学技巧。她对非洲鼓乐的知识掌握全面,讲解生动有趣,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实践时,教师耐心细致,注重个别辅导,体现了其良好的教育情怀和高度的责任心。

  五、总结与建议

  本节课是一次成功的音乐文化体验之旅,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建议未来课程中可以进一步融入更多互动元素,如邀请有经验的非洲鼓艺术家进校交流,或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鼓乐表演,以加深学习体验和文化理解。

  • 相关推荐

【高中音乐课观课报告】相关文章:

音乐课的观课报告03-13

音乐课观课报告通用05-08

高中语文研修观课报告11-30

高中数学远程研修观课报告01-21

小学音乐课评课稿04-17

快乐的音乐课评课稿10-04

化学观课报告04-15

体育观课报告04-25

观课报告范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