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究报告

2021-10-11 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研究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研究报告1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

  1独特的指导思想;

  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

  3独特的文化视角;

  4独特的文化载体;

  5独特的感染途径;

  6独特的感悟方式;

  7独特的情感体验;

  8独特的行动实践;

  9独特的管理手段;

  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意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

  (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1、基本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0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实验措施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计划以“五创设”为具体措施,即:

  1.营造独特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班级物质文化。

  2.逐步形成个性化规章制度,创设班级制度文化。

  3.以班级特色名称、口号、标志等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

  4.以国旗下的德育课堂为契机,创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班级德育课程文化。

  5.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创设独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文化。

  五、本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实验步骤

  20xx、11——20xx、07 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20xx、09——20xx、01 实施阶段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

  20xx、03——20xx、07 总结阶段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2、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

  六、实验保证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近期成果——全面总结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开展独特性的各类班级活动,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期成果——搜集有关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模式;

  3.远期成果——以活动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载体,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形成师生实验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编印图片集、论文集、案例集等。

小学研究报告2

  一、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新课程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程的实施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校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发展道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出现多元、开放、民主的局势。

  二、研究方法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各年级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各年级各班各根据自己年级实际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5、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都将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十五”省级科技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三、取得的成绩

  因为我校地处城中心最北面,四周有菜场、采石场、水泥厂等,生源也主要来自于这些厂矿和菜农,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开展主题设计活动和小型的自主研究活动,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图博中心无偿提供服务),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分班分期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如今许多孩子在上课之前都会接到老师布置的查找资料的任务,孩子们也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会了在网上和图书馆寻取对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知识。

  (2)开发了社区、自然资源。与学校周边的社区联系,对学生进行热门话题研究。如黄木子老师和余巧艳老师对开发的《夸夸咱们金龙泉》就是在实践中了解了金龙泉这一家乡名牌产品;六(1)班的文婷婷同学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走向生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开了树干为什么是圆的这个奥秘;还有《关于菜市场价格的调查》认真比对了苏畈桥、象山、北门、泉口几个菜场关于菜市的价格;学生在分析《竹皮河的变化》中又培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合理地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我校在实践过程中,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既有分散安排,如课外调查,也有集中使用,如书法课、体育活动课等。做到了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另外,指导老师充分地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在20xx年五一期间,学生就利用放假大量收集童歌童谣,并进行自主创编,让我们发掘了大批值得推广的童谣作品。

  3、我校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制订一个有主题设计的长线活动,两个机动的短线活动。我们按照“选择主题——制定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实践活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的模式进行实施。实践证明这是开展专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

  如我校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他们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提供了如下备选课题,要求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不要重复)。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

  主题三: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四: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如我们开设了书法课、双百工程开发课,让这些课程贯穿到以上课程中去,很好地整和了课程之间的关系。

  5、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等,正确地引导了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大部分学生中,采取多种方式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已是轻车熟路。

  6、做好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在制订活动方案是,就坚持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方式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取了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我们常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及家长都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来。

  四、研究中的困惑与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很多老师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在老师们心目中,活动课就是带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没有意识到这个课程的开展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认识达不到,实践操作也必然遇到诸多问题。

  2、会有冲突。它们到底有多少是重叠的,有多少是交叉的又有多少是平行的呢?没有一个界线。

  3、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多少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如何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当孩子在开展社会调查时,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该谁来负这个责任?

  4、综合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是具有延续性的,特别是课外的部分如何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真正把它落到实处?

  当然,有疑问才会有研究才会有过程以及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跟随课程改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五年了,要纵深推进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小学研究报告3

  一、问题的提出

  长辈经常用以前的生活情况来和现在的情况做对比,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懂得珍惜,所以我想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就对我们家生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询问爸爸妈妈

  2、看爸爸妈妈之前留下来的照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爸爸妈妈原来只有一辆自行车;现在有一辆汽车。

  2、爸爸妈妈原来住在老家,只有一栋自己动手盖的三层的楼房;现在有了舒适的房子。

  3、爸爸妈妈以前住在老家时没有煤气,烧饭时还要用自己砍来的柴烧饭;现在有了煤气,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和力气,也更方便了。

  4、爸爸妈妈以前小时候只有到过节、过年才能吃上鸡鸭鱼肉;而我们家现在天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

  5、以前爸爸小时候当寄宿生的时候,连两毛买酱油的钱都没有,吃的都是咸菜萝卜,偶尔蒸一次芋子汤。

  6、以前一个村庄才只有一台十二寸的电视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看。

  四、结论

  以前的生活条件很差,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以前烧饭还要用木头烧,现在只要用煤气就行了;现在还有电脑能为我们服务,时代变化的真快啊!

小学研究报告4

  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然而从以往实践看,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办法还比较少,识字和书写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

  二、课题研究目的

  1、转变观念,愉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3、不同教师同类型课堂教学观察比较法;5、综合试验教师对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设想和设施

  八月份:

  1、制定本组小课题研究计划,各研究教师根据分工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

  2、组织学习当前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客体类似的相关理论。

  3、精心组织教研组一课两评活动,在活动中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

  九月份:

  1、教研组小课题成员对自己课堂的一次教学反思。

  2、在教研博客上传课教后反思。

  3、充分利用好“达标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

  十月份:

  1、学习有关“生本高效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新理念的文章;进一步明确“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如何上才能体现高效。

  2、每位教师精心设计一篇识字教学课堂教案,寻找教学模式,归纳教学流程。

  六月份:

  1、设计师生调查问卷,归纳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

  2、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研究策略。

  十一月份:

  1、研究教师针对研究过程,提出自己的研究认识,开好课题的期末总结会议。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感受阅读的乐趣。

小学研究报告5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课外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错别字错得令人堪忧;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课外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年举行“金色之秋”读书节,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2日——20xx年11月8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从以上两图中可知25%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只有36.8%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更令人痛心的是:家里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8.3%,50册以上占44%;另据其他资料(《读书时间》)显示高达52%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很多情况都是孩子要求家长带其去的,在这些家长中62%的家长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这其中还不乏漫画类的书。学生课外读物种类和数量的单一与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可调查表明:只有20.8%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也只有35.%,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的达44.2%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在读书的同学当中其中4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只有27.5%是种爱好。究其原因,很多资料文献显示电视、录象、电脑游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42%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26%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30%的同学经常上网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这些画面确实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但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削弱孩子的创造力。

  (四)教师方法指导不当,检测不得力。

  调查表明30%的语文阅读课没有用来阅读,而是挪作他用。即使在上阅读课,有些老师也是做自己的事,让学生“自由发展”,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久而久之学生根本就不会读书,有的学生只是在读书时讲话而已。经调查8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89%的家长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说,没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老师,是不称职的教师。然而从以上数据可知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考试第一,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丧失了课外那片肥沃的土地。

  五、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尽早改变现状,使我学区的课外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阅读兴趣。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培养兴趣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有专家认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是热爱阅读的人,特别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同时,应强调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要提倡快乐阅读,要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地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

小学研究报告6

  小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得到普遍重视。为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茶棚学区曹东庄小学对我校学生采取发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方式,就小学生自护及平安意识等问题在学校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我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共发出133张问卷,收回133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校学生在安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学生安全知识现状分析:

  一、选择题

  常识情况:

  知道安全教育日的学生占55%;知道哪些兴趣是不良行为的占99.8%,了解管制刀具是哪几种的占99.7%,在认为喝什么水最健康选项中,认为喝自来水最健康的占5.6%,纯净水最健康的占0.8%,白开水最健康的占93.6%。

  交通安全方面:

  知道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的占60.6%;看到交通事故后,知道记下肇事车辆号码的占98.8%;知道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的占99.3%;知道如何经过一个火车道的占99.6%。上下学方式中,家长或专人接送的占23.6%,不行的占55.3%,骑车的占21.1%。

  应急处理方面:

  能够正确处理烫伤的占85.2%。知道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的占98.3%,

  食品安全方面:

  知道合理膳食的占99.7%,能够正确辨别有毒蔬菜的占26.8%,发现食物中毒,知道如何处理的占60.8%,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七分熟的涮羊肉的占85.6%;购买周边推车卖油炸食品方面,经常购买的占0%,偶尔购买的占20.9%,坚决不买的占79.1;

  消防安全方面:

  能知道发生煤气时,如何正确处理的占6.2%,在火场中懂得自救方式的占98.6%

  活动安全方面:

  知道课间操哪种游戏方式不可取的占99.9%,在火车上,处理陌生人给可乐事情中,做到妥善的占95.6%,放学路途中知道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项目的占95.6%,选择不全面的占52.3%;独自在家正确处理陌生人求见的占96.3%。溺水时,知道如何正确配合救护人的占78.6%;进过网吧的占10.3%,如遇校外有人勒索金钱,事后处理中,尽快告诉爸爸妈妈的占99.8%;如果被绑架大声斥责绑架者的占0.5%,绝食的占0.5%,假装与绑架者合作,然后再伺机逃跑的占99%。

  用电安全方面:

  全面了解哪些做法会触电的占56.9%。

  简答题:

  第一题,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他说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你该怎么办?95%的学生回答是温婉的拒绝进门,让其改日再来。

  第二题,关于希望几年级不用家长接送,回答是12周岁的占85.6%,三年级的占14.6%。

  第三题,在学校期间如何注意防火,回答不带火种的占85%,其他占15%。

  第四题,外出如何避免遭受雷击,回答不到大树下、电线杆下、高处意愿的占85.2,回答不出来或不正确的占14.8%。

  通过这次问卷说明我校学生安全知识和常识懂得一些,但认识还不全面。因此,社会、学校等方面对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还要加强。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部分学生自护能力差,学生实际安全技能欠缺,学校安全逃生演习效果欠理想,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小学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心与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家庭、学校联手保平安:以班级为单位,家庭、学校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安全共拥有活动,通过孩子影响家长,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作用。

  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深入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使学生认识遵章出行的重要,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逃生演练固平安:为增强学生避险自救能力,学校不定期举行防火、防震、防水、燃气泄漏等意外事故逃生疏散演练,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求各班以班队会的形式向学生作消防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用火,掌握危急情况下的避险方法。

  安全巡查护平安;为使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加大学校设施安全的巡查力度,定期巡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为学生在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防控疾病求平安: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知识教育,教给学生防控疾病、消毒杀菌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针对学生喜欢吃零食的特点,要求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教给学生辨别劣质食品的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密切配合,不断健全小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就可以为广大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我们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

小学研究报告7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 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

  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5、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小学研究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诸多家长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上网纯粹是为了玩游戏,当然不好了!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上网往往是把时间用在哪里,我对小学生上网频率,上网目的性,上网对小学生自身成长是否有益,上网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对上网节制能力进行了情况了解。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看报纸,了解现在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有多大。

  2.通过对《小学生上网的调查问卷》和 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的统计,了解网络在同学眼中是什么地位。

  3.通过与同学交谈,调查的形势,了解他们每天使用多长时间玩电脑,家长对此又是什么看法。

  三、调查情况的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上网,报纸、调查问卷、与同学交谈,调查

  涉及的方面: 学生因为游戏而导致的事、小学生上网频率,上网目的性、学生的家长对孩子上网的看法,孩子一天要上网多长时间。

  具体内容:1、一名小学生为了偷到菜,曾三更半夜爬起来上网。有些学生由于经常只有周末才能上网,结果,自己养的宠物因为没人照顾和喂养,生病死了,这让自己十分难过。还有学生经常通过同学交流获取到攻略和任务秘诀。

  100份中:经常上网,所选数量为38,所占比例为38.7%;偶尔上网,所选数量为57,所占比例为58.2%;不上网,所选数量为3,所占比例为3.1% 上网是为了查找学习资料,所选数量为66;为了玩游戏,所选数量为67;是为了聊天、交友,所选数量为43;阅读新闻,所选数量29;收发电子邮件,所选数量38;听音乐,所选数量35;其他,所选数量12。其中,上网以查找资料和玩游戏占多数。觉得上网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有哪些帮助?分为五个选项,A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所选数量为69;B查找到学习资料,所选数量为50;C增加学习信心,所选数量为16;D无帮助,所选数量8;E其他,所选数量10。以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占多数。

  统计发现,有17.1%比例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不上网,44.3%的学生选择了一周上1-3个小时,27.1%的学生选择了一周上3-6个小时,2.9%的学生选择一周上6小时-10小时。也就是说,八成以上小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许多家长对此也表示了反对,不过,让我们惊讶的是,也有8.6%的同学说,家长一般不怎么限制上网时间,可以无限时地上网。

  四、结论

  1.现在,家长支持玩网络游戏的约占8%,家长觉得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视力等约占56%,家长担心孩子迷上网络形成网瘾的约占41%。也有不少父母均不反对上网,但会控制时间,不允许玩太久。从这些资料也可以看出,许多家长不同意长时间的玩游戏,但也不反对玩游戏,可要注意时间,不能玩得太久。

  2.从调查反映出同学会正当使用网络,能自主控制上网时间,并在网上学习,帮助我们参与课堂,网络对我们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还是要让我们做到: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

小学研究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这几年来,我们班的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同学近视了也不戴眼镜,有的同学连自己有没有近视也不清楚。我想,怎么才小学就有这么多的近视呢?

  二、调查方法

  1、上网了解近年来小学生的近视率。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原因。

  3、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我班大致近视人数。

  4、怎样更好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现有近视人数大约20人左右。全国近视人数接近4亿。小学生中有22.1%的近视率,初中有55.8%,高中有70.3%,大学生的近视比例高达80%。小学生的年级越高,近视不断增加。大多数同学用眼不卫生是导致近视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四、分析讨论

  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同学的眼睛过度疲劳,导致近视产生,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是因为玩电脑、看电视过久,同时不注意休息而引起的。另外,遗传和环境也是近视产生的因素之一。

  五、建议和措施

  1、希望大家注意休息,增加睡眠。

  2、课间时要多休息,做一些远眺的动作。

  3、认真做眼保健操。

  4、患了近视后,要尽快诊治。

  5、少看电视、电脑,多多看看大自然的绿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家一定要重视近视问题。好好保护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缤纷。

小学研究报告10

  一、研究问题

  怎样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习回归生活?怎样使学生感知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存在和应用的必要性?

  二、研究前课堂分析

  基于学生的生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摆脱课堂讲原理、课后背"条条"的教学形式的束缚。教学多以教材为主,注重操作实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觉得简单枯燥,没有过多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三、改进措施

  措施1 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活中能够普遍感知到的。

  在陶老师五年级下册《电子绘本的制作》一课中,老师放了一段录像: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对孩子成长的回忆。妈妈慈爱的面庞,亲切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他们都流泪了。看过录像之后,老师通过电脑软件的演示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可谓“事半功倍”。学生在信息技术所营造的氛围环境中,进一步的区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powerpoint制作“我妈妈”为主题的电子绘本,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情感的表达。

  措施2 给出最常见的范例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该如何实践。

  本学期我所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四季奏鸣曲-word中插入图片》一课中我以展现美丽的四季为主题,在导入时,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简单、明了的对话为了教学需要而营造的一种具有形象性、生活性、问题性的动态环境氛围。之后通过范例:摄影、电脑绘画、音乐等等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欣赏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措施3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学期六年级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以“应对自然灾害”为主题,鼓励和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与这一课相关的材料,课堂上,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首先通过网络了解近几年来我国和世界范围内比较大的几次自然灾害的情况,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确定自己想要知道哪些问题,然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相关的问题的答案,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整个活动过程中从了解新闻,查找资料,到总结展示,让学生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

  四、研究后课堂情况分析

  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要再现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各种场景。教师如果只凭一张嘴,一本书,教学将是十分空洞的说教。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学联系生活的手段,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各种场景重现于课堂,就极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

  五、成功经验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开始初步接触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对于学生而言,这一切都是新奇、新颖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他们对计算机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够全面。对此,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介绍,如果教师着力点从国防科技、世界科技发展等大的角度讲授计算机的功能,学生会听得茫茫然,较为恰当的方式是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开始,如以自己的习作开展文字输入编排。运用画图工具开展生活内容创作。提供生活场景图片制作幻灯组件。结合日常生活安排运用电子表格。根据生活常识学会上网查询资料。建立班级学生网络联系快捷方式等等,这些方面的运用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为他们所熟悉,以这些实例组织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认识距离,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功能,从而激发他们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六、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在家庭生活中广泛运用,如运用电子表格帮助家长记录每天的开支,每月进行分类统计,从而对家庭生活中各方面的开支情况具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再比如家长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们上网查找答案,无论是生活小常识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这样的平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这样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广泛运用空间。

小学研究报告11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吃肉,吃菜的很少。有些人,很瘦很矮,吃肉就是长不高,长不大。有些人,很胖,很高,吃菜,就是瘦不下去。

  1、查阅有关食物知识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查询了荤素搭配。

  上网查询只吃肉会怎么样?只吃肉,不吃菜,会长胖,也会导致智商下降,说明营养不均衡。

  上网查询只吃菜会怎么样?因为营养不全面,容易生病。

  上网查询少吃菜和肉会怎么样?也会因为营养不良,并导致很容易生病。

  查阅书籍怎样怎样吃肉和吃菜?应该,肉和菜,都要吃得均匀,就能增强免疫力,不容易生病。

  我们必须融合菜都要吃,而且都要吃的很多,但不要肉多吃一点菜少吃一点,这样营养还是不均匀,必须肉和菜都要吃的,因为如果无论菜和肉,其中的一样都少吃的话,免疫力还是会下降的,导致生病。

小学研究报告12

  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总体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研究课题:

  拓展学生课外词汇

  研究人:

  江中浪

  行动主体:

  XXX小学六年级全体40名学生及其家长

  选题动机:

  1、班级学生的词汇量总体偏低。优生不“优”,优等生的词汇量都仅局限于所学教材。与其他学校学生同场竞技,找不到好苗子。

  2、探索如何丰富学生词汇,特别是课本以外的词汇。

  3、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途径、能力与习惯。

  4、多数学生家长因自身英语水平过差,无法在家对学生扩充词汇量给予帮助。

  预期目标:

  1、将班级优等生培养成词汇更加丰富的优等生。在一学期内,教材外的词汇增加100词以上。

  2、同步拓展班级所有学生的词汇量,中等生增加课外词汇50词左右,后进生增加课外词汇30词左右。

  3、学生获得一定课外阅读的途径与能力、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家长能采用恰当的方法,在拓展学生词汇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实施结果:

  1、20xx年8月26日召开了全体学生家长会,教师与家长进行

  座谈,家长明确了拓展学生词汇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家长在家扩充学生词汇的方法,并对家长提出了配合要求。学生家长均比较配合,都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材料。

  2、开学初教师召开了学生主题班会,指导了学生扩充词汇的方法,并提出了要求。学生应做到:

  a) 每日阅读课外读物50词或观看影音材料10分钟以上。

  b) 将遇到的新单词记录到专用笔记本上。

  c) 每日从新单词中挑选1—5个进行抄写记忆,并试着默写。

  3、根据学生水平,将40名学生分为A、B、C三档,A档15名学生每日默写教材以外的单词3—5个,B档10名学生默写2—5个,C档15名学生默写1—5个。默写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每天上午8:40或下午4点,活动由班长和学习委员主持、监督。教师每周进行查阅,清数一周默写对的单词数量。

  4、对于没有完成教师最低要求的学生,教师及时与其对话。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个别辅导。

  5、学生3—5人自愿组成合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交流自己所学到的新单词,当小老师进行分享。教师每周一利用班会课组织各合作小组进行小组间的默单词比赛。对默写单词总数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6、班干辅助教师每月对学生默写的单词进行汇总,评选出五名学习课外词汇最多的“单词记忆王”。教师颁发奖状和奖品。

  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10月28日,默写31次,教师查阅6次。根据统计,40名学生中有75﹪的学生坚持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即每天听写5个单词。其中每周所写25个单词正确20个以上的学生占80﹪左右,20﹪左右的学生每周能正确写出15—20个单词。25﹪的学生按照C档要求进行默写,每周5天能正确写出11—15个单词的学生占这部分学生10人中的7人,其余3人每周5天能正确写出6—10个单词。平均每周5天未能正确写出5个单词的学生0人。

  截止20xx年10月28日,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少的学生写出单词43个,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多的学生写出单词152个。正确书写单词93个以上的学生30人,占全班人数的75﹪;单词94个以下的

  学生10人,占全班人数的25﹪;所有学生均达到所定最低标准。

  在9月和10月两月月底的单词默写比赛中,9月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少的学生写出单词2个,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多的学生写出单词45个。正确书写单词20个及以上的学生18名,占全班人数的45﹪。10月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少的学生写出单词10个,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多的学生写出单词77个。正确书写单词40个及以上的学生15名,占全班人数的37。5﹪。两次比赛反映出学生虽然每日默写的单词总数虽大,但由于所写部分单词复现不多,学生写后已经遗忘,导致所写单词数量仅为所记单词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课外阅读活动均增加了学生词汇,该活动总体来说对于拓展学生课外词汇是有效的。但其有效程度与学生个体的英语水平、记词方法和记忆能力密切相关,存在个体差异。该活动应该常规化地坚持下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所记单词遗忘数量较多,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所记单词复现的机会。学生反映每天完成该活动在时间和精力上有困难,频率过高,教师应考虑对每周学习和默写单词的次数进行调整。

小学研究报告13

  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们所研究问题对改进教育教学水平的实际作用和价值与课题实施初期的预想基本一致。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训练专题,并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儿童的想象发展相结合,促进儿童想象能力,培养儿童想象的精神世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研究前期,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写作教学不协调的现状,发放《小学低段学生习作情况调查表》。

  2、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收集有关实验报告、交流论文、学术论著等资料,做好笔记并进行组内交流。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心理学理论:人的任何心理活动,不论简单复杂都离不开想象,想象与其他心理活动都密切地联系着,想象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和深化的重要因素。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阅读需要借助于想象,写作更离不开想象。有了想象就可以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了想象力,就可以对生活更加地热情、充满期待,对学生的人生观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可见,想象力与作文能力、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据心理学对想象的分类可以研究行之有效的想象作文训练教学策略。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3、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1)想象写作源自于中国古代

  ①想象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解老》中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是古老的“想象”的词语。故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②自古以来想象之作有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如神话、唐宋传奇、宋人评话、明清小说。提倡想象作文,正是对优秀璀璨的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承。

  (2)当前,国内许多学校也在进行想象作文方面的研究。

  如上海的音响作文,湖南的藤昭容老师及浙江金华的施民贵老师所进行的童话写作实验等,这些教学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藤昭容老师进行的“童话引路,作文提早起步”实验。

  (3)目前国内仍然缺乏想象作文方面的系统训练。

  教材中的想象作文训练的篇目和方法手段都还不能够满足儿童想象的天性成分中对想象的渴求。所以增加学生想象作文训练的机会和研究现代化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想象教学策略已成为必然。

  (4)国外,学者们在重视作文的特殊能力研究的同时,关键是发展一般心理能力,即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①加拿大的一位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仰望星空”的作文题目,作了如下提示:当你仰望天空的时候,当你仰面躺在地上凝视蓝天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想到的了什么?天空突然出现什么?你进入了怎样的梦境?你产生怎样的幻想?学生只要根据题目和提示语,可以随便驰骋想象,写出许多丰富多彩、新奇怪异的文章来。

  ②美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对学生写书编书的要求。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写故事;第二步,根据故事画连环画;第三步,设计封面、装订成册;第四步,贴上自己的照片,写一篇自我介绍。让学生身兼作家、画家、出版家于一身,为的也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4、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为了让学生多看,多读,多积累,下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列出推荐书目。

  (1)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它们既各有分工,又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最好的老师,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又可以使学生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也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能激发学生的说写灵感。

  (2)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积累。

  二、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理论知识薄弱,理论支撑不够,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教师边学习边实践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教师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导致研究记录不及时,研究资料收集不全,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

  3、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参与面互动面体现得还不够,教师评价、指导不是很及时。

  4、有的学生发挥想象时随意,不能合理想象,跳跃的思维导致偏离了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课题实施方案调整

  1、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加强资料的积累。计划、总结、教案、学生习作、论文等资料要随时收集、妥善保管,及时归档。

  3、轮流练写日记,相互促进提高。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有五个同学,并给每组配备一本接力日记本——《成长的足迹》,每人每周按顺序轮流,写一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前面一位学生写好后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位学生,轮到的学生,先给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评语,再自己写上一篇日记,依次轮流进行。一本写完后,再按星级来评选优秀小组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

  4、加大童话阅读量,进行课堂阅读指导,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习作指导要避免对学生加以种种限制,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应把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记忆和积累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童心童趣的世界里自由驰骋,乐此不疲。

  四、结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教师与学生一同经历想象的过程,见证孩子想象发展的浪漫瞬间,孩子也写出了很精彩的内容,也激励了自己不断地对自己的想象作文教学进行诊断和反思,共同体验了快乐,也经历着共同的专业成长。今后,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将继续对这一课题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吸取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继续在行动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更加适合儿童发展的想象训练教学手段。

小学研究报告14

  一、提出问题的背景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将为学生进入社会时具备足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作文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写作能力的发展,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费劲、低效的问题,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作文教学随意性大,序列性不强;脱离训练空谈作文知识写作方法;指导方法缺乏针对性,不够多样化;写作量偏少;个别化学习和辅导难以开展;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不少学生视写作为畏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个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教育都是一个手工操作方式的、劳动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产业。

  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考虑,我校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开展了小学作文TV教学实验,力求借鉴电视散文和MTV的特点,以其动态可视的优点,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直观的视听感受,以达到改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达到作文教学整体效率的最优效果。

  二、研究理论依据

  (一)理论假设

  本研究以“小学作文TV教学”为主题,其基本假设是:通过设计制作系列“作文TV”课件,并根据“作文TV”课件及相关理论的要求设计课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设计制作一系列“作文TV”课件,并根据“作文TV”课件及相关理论的要求设计新型作文课是我们假定的原因变量,即自变量;实验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明显提高,能关心周围事物,注意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基本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写作表达手法,能叙述、说明一般事物,发表简短议论,会写日常应用文,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畅,不写错别字,养成观察──思考──写作──修改──定型的习惯,是假定的结果变量,即因变量。假设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经过实验加以验证。

  (二)理论依据

  1.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它(包括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认识规律

  (1)由内容到形式

  坚持从构思内容入手,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再考虑形式,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2)由写句、写段到写篇,实验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指导学生写句、写段,再指导学生写篇,放缓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兴趣

  小学生受心理、生理年龄特征影响,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特别是直观、具体的事物或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由注意从而产生兴趣。

  (4)由模仿到创作

  坚持读写结合,范文引路,通过模仿,过渡到学生独立创作、自由想象。

  4.教学规律

  (1)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紧密结合。

  (2)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紧密结合。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勤写多练。

  三、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制作系列“作文TV”课件,探索一条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过程与管理

  (一)研究方法

  本实验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现场观察法、问卷法等方法,整体实验是教学常态下的单组实验,不打乱原有的学校班级组织,校内不设对比班和实验班。

  (二)研究思路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开展“作文TV”课件摄制及制作,再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运用。在保持实验教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先对各年级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的作文现状分段要求,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制订各年段各单元的拍摄计划、作文写作要求、写作指导、范文、评点等书面资料,然后将制作的“作文TV”课件运用于教学实践。分批完成实验方案中的各项任务。

  (三)研究步骤

  研究的基本步骤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为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工作是购置各种硬件设施,制订完善实验方案,申请立项开题;1998年4月──1999年8月为实验的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制作“作文TV”系列课件,举行全市小学同行的公开课,展示作文教学的各类课型,广泛征求意见;1999年9月──20xx年12月为实验的第三阶段, 主要工作是召开专家、学者、同行的讨论会,作归因分析,总结实验的全过程,验证实验目标。

  (四)研究过程管理

  为保障实验顺利进行,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实验的管理:

  1.科研意识,形成“改革作文教学现状”的共识。

  一支科研意识浓厚,教改积极性高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活水源头。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小学生心理学》、《杨老师家教》等系列理论、经验,使教师强烈地意识到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端,并愿意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尽一份努力,作一份贡献,解放“作文难写”的苦恼的小学生。

  2.培训师资,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开展实验的根本保证,承担实验任务,对教师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师负担,因而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奉献精神。为此,我们一方面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一方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敬业爱岗。许多实验教师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使实验按进度如期完成。

  承担实验任务,既要有敬业奉献精神,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较高的实验能力,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内容是一份优秀的教案,一节优质作文课,一篇优秀文章,会微机操作和软件制作。训练方法是请校外有专长的教师辅导与老师的钻研相结合。

  二是请进来,为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我们每期都要请专家教授来校作辅导报告,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国各地有影响的作文教研活动或培训班,我校都克服经济困难,尽力去参加。

  四是坚持岗位培训,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我们规定每周半天科研活动,每期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周记不少于20xx字的读书笔记,写2篇实验心得等,使教师在实验中学会实验, 在实验中提高自身素质。

  3.三位一体,加强联系,保证实验教师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强领导,建章立制,规范实验过程管理。

小学研究报告15

  一、研究原因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人类就不能生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我家门前的小河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因此,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农村”荣誉称号。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失去了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我们必须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我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约上老爸去坦头老家做一次实地调查。

  二、研究过程

  访问爷爷有关河流的情况,把照片拍摄下来,对家门前的小河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三、水污染的原因

  1、据我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河里,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

  2、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3、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里面的污染物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4、有些卖蔬菜的小摊,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甚至有些粪化池的脏水也直接排到河里,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

  四、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

  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五、解决方法

  1、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六、结论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我们要尽快让地球母亲恢复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吧!

【小学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1.小学生研究报告

2.小学研究报告15篇

3.海豚的研究报告_小学想象作文

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

5.投资研究报告

6.研究报告范文

7.研究报告格式

8.动物研究报告

上一篇:java实训报告 下一篇:java实训报告
小学研究报告

小学研究报告

2021-10-11 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研究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研究报告1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

  1独特的指导思想;

  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

  3独特的文化视角;

  4独特的文化载体;

  5独特的感染途径;

  6独特的感悟方式;

  7独特的情感体验;

  8独特的行动实践;

  9独特的管理手段;

  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意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

  (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1、基本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0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实验措施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计划以“五创设”为具体措施,即:

  1.营造独特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班级物质文化。

  2.逐步形成个性化规章制度,创设班级制度文化。

  3.以班级特色名称、口号、标志等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

  4.以国旗下的德育课堂为契机,创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班级德育课程文化。

  5.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创设独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文化。

  五、本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实验步骤

  20xx、11——20xx、07 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20xx、09——20xx、01 实施阶段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

  20xx、03——20xx、07 总结阶段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2、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

  六、实验保证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近期成果——全面总结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开展独特性的各类班级活动,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期成果——搜集有关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模式;

  3.远期成果——以活动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载体,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形成师生实验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编印图片集、论文集、案例集等。

小学研究报告2

  一、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新课程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程的实施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校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发展道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出现多元、开放、民主的局势。

  二、研究方法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各年级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各年级各班各根据自己年级实际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5、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都将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十五”省级科技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三、取得的成绩

  因为我校地处城中心最北面,四周有菜场、采石场、水泥厂等,生源也主要来自于这些厂矿和菜农,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开展主题设计活动和小型的自主研究活动,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图博中心无偿提供服务),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分班分期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如今许多孩子在上课之前都会接到老师布置的查找资料的任务,孩子们也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会了在网上和图书馆寻取对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知识。

  (2)开发了社区、自然资源。与学校周边的社区联系,对学生进行热门话题研究。如黄木子老师和余巧艳老师对开发的《夸夸咱们金龙泉》就是在实践中了解了金龙泉这一家乡名牌产品;六(1)班的文婷婷同学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走向生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开了树干为什么是圆的这个奥秘;还有《关于菜市场价格的调查》认真比对了苏畈桥、象山、北门、泉口几个菜场关于菜市的价格;学生在分析《竹皮河的变化》中又培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合理地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我校在实践过程中,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既有分散安排,如课外调查,也有集中使用,如书法课、体育活动课等。做到了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另外,指导老师充分地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在20xx年五一期间,学生就利用放假大量收集童歌童谣,并进行自主创编,让我们发掘了大批值得推广的童谣作品。

  3、我校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制订一个有主题设计的长线活动,两个机动的短线活动。我们按照“选择主题——制定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实践活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的模式进行实施。实践证明这是开展专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

  如我校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他们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提供了如下备选课题,要求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不要重复)。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

  主题三: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四: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如我们开设了书法课、双百工程开发课,让这些课程贯穿到以上课程中去,很好地整和了课程之间的关系。

  5、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等,正确地引导了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大部分学生中,采取多种方式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已是轻车熟路。

  6、做好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在制订活动方案是,就坚持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方式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取了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我们常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及家长都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来。

  四、研究中的困惑与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很多老师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在老师们心目中,活动课就是带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没有意识到这个课程的开展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认识达不到,实践操作也必然遇到诸多问题。

  2、会有冲突。它们到底有多少是重叠的,有多少是交叉的又有多少是平行的呢?没有一个界线。

  3、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多少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如何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当孩子在开展社会调查时,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该谁来负这个责任?

  4、综合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是具有延续性的,特别是课外的部分如何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真正把它落到实处?

  当然,有疑问才会有研究才会有过程以及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跟随课程改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五年了,要纵深推进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小学研究报告3

  一、问题的提出

  长辈经常用以前的生活情况来和现在的情况做对比,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懂得珍惜,所以我想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就对我们家生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询问爸爸妈妈

  2、看爸爸妈妈之前留下来的照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爸爸妈妈原来只有一辆自行车;现在有一辆汽车。

  2、爸爸妈妈原来住在老家,只有一栋自己动手盖的三层的楼房;现在有了舒适的房子。

  3、爸爸妈妈以前住在老家时没有煤气,烧饭时还要用自己砍来的柴烧饭;现在有了煤气,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和力气,也更方便了。

  4、爸爸妈妈以前小时候只有到过节、过年才能吃上鸡鸭鱼肉;而我们家现在天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

  5、以前爸爸小时候当寄宿生的时候,连两毛买酱油的钱都没有,吃的都是咸菜萝卜,偶尔蒸一次芋子汤。

  6、以前一个村庄才只有一台十二寸的电视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看。

  四、结论

  以前的生活条件很差,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以前烧饭还要用木头烧,现在只要用煤气就行了;现在还有电脑能为我们服务,时代变化的真快啊!

小学研究报告4

  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然而从以往实践看,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办法还比较少,识字和书写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

  二、课题研究目的

  1、转变观念,愉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3、不同教师同类型课堂教学观察比较法;5、综合试验教师对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设想和设施

  八月份:

  1、制定本组小课题研究计划,各研究教师根据分工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

  2、组织学习当前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客体类似的相关理论。

  3、精心组织教研组一课两评活动,在活动中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

  九月份:

  1、教研组小课题成员对自己课堂的一次教学反思。

  2、在教研博客上传课教后反思。

  3、充分利用好“达标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

  十月份:

  1、学习有关“生本高效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新理念的文章;进一步明确“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如何上才能体现高效。

  2、每位教师精心设计一篇识字教学课堂教案,寻找教学模式,归纳教学流程。

  六月份:

  1、设计师生调查问卷,归纳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

  2、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研究策略。

  十一月份:

  1、研究教师针对研究过程,提出自己的研究认识,开好课题的期末总结会议。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感受阅读的乐趣。

小学研究报告5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课外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错别字错得令人堪忧;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课外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年举行“金色之秋”读书节,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2日——20xx年11月8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从以上两图中可知25%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只有36.8%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更令人痛心的是:家里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8.3%,50册以上占44%;另据其他资料(《读书时间》)显示高达52%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很多情况都是孩子要求家长带其去的,在这些家长中62%的家长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这其中还不乏漫画类的书。学生课外读物种类和数量的单一与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可调查表明:只有20.8%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也只有35.%,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的达44.2%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在读书的同学当中其中4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只有27.5%是种爱好。究其原因,很多资料文献显示电视、录象、电脑游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42%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26%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30%的同学经常上网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这些画面确实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但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削弱孩子的创造力。

  (四)教师方法指导不当,检测不得力。

  调查表明30%的语文阅读课没有用来阅读,而是挪作他用。即使在上阅读课,有些老师也是做自己的事,让学生“自由发展”,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久而久之学生根本就不会读书,有的学生只是在读书时讲话而已。经调查8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89%的家长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说,没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老师,是不称职的教师。然而从以上数据可知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考试第一,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丧失了课外那片肥沃的土地。

  五、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尽早改变现状,使我学区的课外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阅读兴趣。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培养兴趣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有专家认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是热爱阅读的人,特别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同时,应强调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要提倡快乐阅读,要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地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

小学研究报告6

  小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得到普遍重视。为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茶棚学区曹东庄小学对我校学生采取发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方式,就小学生自护及平安意识等问题在学校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我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共发出133张问卷,收回133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校学生在安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学生安全知识现状分析:

  一、选择题

  常识情况:

  知道安全教育日的学生占55%;知道哪些兴趣是不良行为的占99.8%,了解管制刀具是哪几种的占99.7%,在认为喝什么水最健康选项中,认为喝自来水最健康的占5.6%,纯净水最健康的占0.8%,白开水最健康的占93.6%。

  交通安全方面:

  知道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的占60.6%;看到交通事故后,知道记下肇事车辆号码的占98.8%;知道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的占99.3%;知道如何经过一个火车道的占99.6%。上下学方式中,家长或专人接送的占23.6%,不行的占55.3%,骑车的占21.1%。

  应急处理方面:

  能够正确处理烫伤的占85.2%。知道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的占98.3%,

  食品安全方面:

  知道合理膳食的占99.7%,能够正确辨别有毒蔬菜的占26.8%,发现食物中毒,知道如何处理的占60.8%,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七分熟的涮羊肉的占85.6%;购买周边推车卖油炸食品方面,经常购买的占0%,偶尔购买的占20.9%,坚决不买的占79.1;

  消防安全方面:

  能知道发生煤气时,如何正确处理的占6.2%,在火场中懂得自救方式的占98.6%

  活动安全方面:

  知道课间操哪种游戏方式不可取的占99.9%,在火车上,处理陌生人给可乐事情中,做到妥善的占95.6%,放学路途中知道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项目的占95.6%,选择不全面的占52.3%;独自在家正确处理陌生人求见的占96.3%。溺水时,知道如何正确配合救护人的占78.6%;进过网吧的占10.3%,如遇校外有人勒索金钱,事后处理中,尽快告诉爸爸妈妈的占99.8%;如果被绑架大声斥责绑架者的占0.5%,绝食的占0.5%,假装与绑架者合作,然后再伺机逃跑的占99%。

  用电安全方面:

  全面了解哪些做法会触电的占56.9%。

  简答题:

  第一题,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他说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你该怎么办?95%的学生回答是温婉的拒绝进门,让其改日再来。

  第二题,关于希望几年级不用家长接送,回答是12周岁的占85.6%,三年级的占14.6%。

  第三题,在学校期间如何注意防火,回答不带火种的占85%,其他占15%。

  第四题,外出如何避免遭受雷击,回答不到大树下、电线杆下、高处意愿的占85.2,回答不出来或不正确的占14.8%。

  通过这次问卷说明我校学生安全知识和常识懂得一些,但认识还不全面。因此,社会、学校等方面对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还要加强。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部分学生自护能力差,学生实际安全技能欠缺,学校安全逃生演习效果欠理想,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小学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心与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家庭、学校联手保平安:以班级为单位,家庭、学校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安全共拥有活动,通过孩子影响家长,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作用。

  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深入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使学生认识遵章出行的重要,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逃生演练固平安:为增强学生避险自救能力,学校不定期举行防火、防震、防水、燃气泄漏等意外事故逃生疏散演练,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求各班以班队会的形式向学生作消防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用火,掌握危急情况下的避险方法。

  安全巡查护平安;为使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加大学校设施安全的巡查力度,定期巡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为学生在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防控疾病求平安: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知识教育,教给学生防控疾病、消毒杀菌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针对学生喜欢吃零食的特点,要求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教给学生辨别劣质食品的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密切配合,不断健全小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就可以为广大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我们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

小学研究报告7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 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

  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5、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小学研究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诸多家长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上网纯粹是为了玩游戏,当然不好了!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上网往往是把时间用在哪里,我对小学生上网频率,上网目的性,上网对小学生自身成长是否有益,上网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对上网节制能力进行了情况了解。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看报纸,了解现在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有多大。

  2.通过对《小学生上网的调查问卷》和 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的统计,了解网络在同学眼中是什么地位。

  3.通过与同学交谈,调查的形势,了解他们每天使用多长时间玩电脑,家长对此又是什么看法。

  三、调查情况的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上网,报纸、调查问卷、与同学交谈,调查

  涉及的方面: 学生因为游戏而导致的事、小学生上网频率,上网目的性、学生的家长对孩子上网的看法,孩子一天要上网多长时间。

  具体内容:1、一名小学生为了偷到菜,曾三更半夜爬起来上网。有些学生由于经常只有周末才能上网,结果,自己养的宠物因为没人照顾和喂养,生病死了,这让自己十分难过。还有学生经常通过同学交流获取到攻略和任务秘诀。

  100份中:经常上网,所选数量为38,所占比例为38.7%;偶尔上网,所选数量为57,所占比例为58.2%;不上网,所选数量为3,所占比例为3.1% 上网是为了查找学习资料,所选数量为66;为了玩游戏,所选数量为67;是为了聊天、交友,所选数量为43;阅读新闻,所选数量29;收发电子邮件,所选数量38;听音乐,所选数量35;其他,所选数量12。其中,上网以查找资料和玩游戏占多数。觉得上网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有哪些帮助?分为五个选项,A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所选数量为69;B查找到学习资料,所选数量为50;C增加学习信心,所选数量为16;D无帮助,所选数量8;E其他,所选数量10。以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占多数。

  统计发现,有17.1%比例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不上网,44.3%的学生选择了一周上1-3个小时,27.1%的学生选择了一周上3-6个小时,2.9%的学生选择一周上6小时-10小时。也就是说,八成以上小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许多家长对此也表示了反对,不过,让我们惊讶的是,也有8.6%的同学说,家长一般不怎么限制上网时间,可以无限时地上网。

  四、结论

  1.现在,家长支持玩网络游戏的约占8%,家长觉得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视力等约占56%,家长担心孩子迷上网络形成网瘾的约占41%。也有不少父母均不反对上网,但会控制时间,不允许玩太久。从这些资料也可以看出,许多家长不同意长时间的玩游戏,但也不反对玩游戏,可要注意时间,不能玩得太久。

  2.从调查反映出同学会正当使用网络,能自主控制上网时间,并在网上学习,帮助我们参与课堂,网络对我们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还是要让我们做到: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

小学研究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这几年来,我们班的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同学近视了也不戴眼镜,有的同学连自己有没有近视也不清楚。我想,怎么才小学就有这么多的近视呢?

  二、调查方法

  1、上网了解近年来小学生的近视率。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原因。

  3、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我班大致近视人数。

  4、怎样更好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现有近视人数大约20人左右。全国近视人数接近4亿。小学生中有22.1%的近视率,初中有55.8%,高中有70.3%,大学生的近视比例高达80%。小学生的年级越高,近视不断增加。大多数同学用眼不卫生是导致近视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四、分析讨论

  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同学的眼睛过度疲劳,导致近视产生,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是因为玩电脑、看电视过久,同时不注意休息而引起的。另外,遗传和环境也是近视产生的因素之一。

  五、建议和措施

  1、希望大家注意休息,增加睡眠。

  2、课间时要多休息,做一些远眺的动作。

  3、认真做眼保健操。

  4、患了近视后,要尽快诊治。

  5、少看电视、电脑,多多看看大自然的绿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家一定要重视近视问题。好好保护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缤纷。

小学研究报告10

  一、研究问题

  怎样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习回归生活?怎样使学生感知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存在和应用的必要性?

  二、研究前课堂分析

  基于学生的生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摆脱课堂讲原理、课后背"条条"的教学形式的束缚。教学多以教材为主,注重操作实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觉得简单枯燥,没有过多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三、改进措施

  措施1 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活中能够普遍感知到的。

  在陶老师五年级下册《电子绘本的制作》一课中,老师放了一段录像: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对孩子成长的回忆。妈妈慈爱的面庞,亲切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他们都流泪了。看过录像之后,老师通过电脑软件的演示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可谓“事半功倍”。学生在信息技术所营造的氛围环境中,进一步的区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powerpoint制作“我妈妈”为主题的电子绘本,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情感的表达。

  措施2 给出最常见的范例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该如何实践。

  本学期我所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四季奏鸣曲-word中插入图片》一课中我以展现美丽的四季为主题,在导入时,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简单、明了的对话为了教学需要而营造的一种具有形象性、生活性、问题性的动态环境氛围。之后通过范例:摄影、电脑绘画、音乐等等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欣赏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措施3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学期六年级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以“应对自然灾害”为主题,鼓励和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与这一课相关的材料,课堂上,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首先通过网络了解近几年来我国和世界范围内比较大的几次自然灾害的情况,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确定自己想要知道哪些问题,然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相关的问题的答案,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整个活动过程中从了解新闻,查找资料,到总结展示,让学生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

  四、研究后课堂情况分析

  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要再现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各种场景。教师如果只凭一张嘴,一本书,教学将是十分空洞的说教。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学联系生活的手段,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各种场景重现于课堂,就极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

  五、成功经验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开始初步接触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对于学生而言,这一切都是新奇、新颖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他们对计算机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够全面。对此,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介绍,如果教师着力点从国防科技、世界科技发展等大的角度讲授计算机的功能,学生会听得茫茫然,较为恰当的方式是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开始,如以自己的习作开展文字输入编排。运用画图工具开展生活内容创作。提供生活场景图片制作幻灯组件。结合日常生活安排运用电子表格。根据生活常识学会上网查询资料。建立班级学生网络联系快捷方式等等,这些方面的运用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为他们所熟悉,以这些实例组织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认识距离,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功能,从而激发他们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六、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在家庭生活中广泛运用,如运用电子表格帮助家长记录每天的开支,每月进行分类统计,从而对家庭生活中各方面的开支情况具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再比如家长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们上网查找答案,无论是生活小常识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这样的平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这样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广泛运用空间。

小学研究报告11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吃肉,吃菜的很少。有些人,很瘦很矮,吃肉就是长不高,长不大。有些人,很胖,很高,吃菜,就是瘦不下去。

  1、查阅有关食物知识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查询了荤素搭配。

  上网查询只吃肉会怎么样?只吃肉,不吃菜,会长胖,也会导致智商下降,说明营养不均衡。

  上网查询只吃菜会怎么样?因为营养不全面,容易生病。

  上网查询少吃菜和肉会怎么样?也会因为营养不良,并导致很容易生病。

  查阅书籍怎样怎样吃肉和吃菜?应该,肉和菜,都要吃得均匀,就能增强免疫力,不容易生病。

  我们必须融合菜都要吃,而且都要吃的很多,但不要肉多吃一点菜少吃一点,这样营养还是不均匀,必须肉和菜都要吃的,因为如果无论菜和肉,其中的一样都少吃的话,免疫力还是会下降的,导致生病。

小学研究报告12

  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总体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研究课题:

  拓展学生课外词汇

  研究人:

  江中浪

  行动主体:

  XXX小学六年级全体40名学生及其家长

  选题动机:

  1、班级学生的词汇量总体偏低。优生不“优”,优等生的词汇量都仅局限于所学教材。与其他学校学生同场竞技,找不到好苗子。

  2、探索如何丰富学生词汇,特别是课本以外的词汇。

  3、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途径、能力与习惯。

  4、多数学生家长因自身英语水平过差,无法在家对学生扩充词汇量给予帮助。

  预期目标:

  1、将班级优等生培养成词汇更加丰富的优等生。在一学期内,教材外的词汇增加100词以上。

  2、同步拓展班级所有学生的词汇量,中等生增加课外词汇50词左右,后进生增加课外词汇30词左右。

  3、学生获得一定课外阅读的途径与能力、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家长能采用恰当的方法,在拓展学生词汇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实施结果:

  1、20xx年8月26日召开了全体学生家长会,教师与家长进行

  座谈,家长明确了拓展学生词汇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家长在家扩充学生词汇的方法,并对家长提出了配合要求。学生家长均比较配合,都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材料。

  2、开学初教师召开了学生主题班会,指导了学生扩充词汇的方法,并提出了要求。学生应做到:

  a) 每日阅读课外读物50词或观看影音材料10分钟以上。

  b) 将遇到的新单词记录到专用笔记本上。

  c) 每日从新单词中挑选1—5个进行抄写记忆,并试着默写。

  3、根据学生水平,将40名学生分为A、B、C三档,A档15名学生每日默写教材以外的单词3—5个,B档10名学生默写2—5个,C档15名学生默写1—5个。默写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每天上午8:40或下午4点,活动由班长和学习委员主持、监督。教师每周进行查阅,清数一周默写对的单词数量。

  4、对于没有完成教师最低要求的学生,教师及时与其对话。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个别辅导。

  5、学生3—5人自愿组成合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交流自己所学到的新单词,当小老师进行分享。教师每周一利用班会课组织各合作小组进行小组间的默单词比赛。对默写单词总数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6、班干辅助教师每月对学生默写的单词进行汇总,评选出五名学习课外词汇最多的“单词记忆王”。教师颁发奖状和奖品。

  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10月28日,默写31次,教师查阅6次。根据统计,40名学生中有75﹪的学生坚持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即每天听写5个单词。其中每周所写25个单词正确20个以上的学生占80﹪左右,20﹪左右的学生每周能正确写出15—20个单词。25﹪的学生按照C档要求进行默写,每周5天能正确写出11—15个单词的学生占这部分学生10人中的7人,其余3人每周5天能正确写出6—10个单词。平均每周5天未能正确写出5个单词的学生0人。

  截止20xx年10月28日,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少的学生写出单词43个,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多的学生写出单词152个。正确书写单词93个以上的学生30人,占全班人数的75﹪;单词94个以下的

  学生10人,占全班人数的25﹪;所有学生均达到所定最低标准。

  在9月和10月两月月底的单词默写比赛中,9月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少的学生写出单词2个,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多的学生写出单词45个。正确书写单词20个及以上的学生18名,占全班人数的45﹪。10月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少的学生写出单词10个,正确书写单词数量最多的学生写出单词77个。正确书写单词40个及以上的学生15名,占全班人数的37。5﹪。两次比赛反映出学生虽然每日默写的单词总数虽大,但由于所写部分单词复现不多,学生写后已经遗忘,导致所写单词数量仅为所记单词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以上数据表明:课外阅读活动均增加了学生词汇,该活动总体来说对于拓展学生课外词汇是有效的。但其有效程度与学生个体的英语水平、记词方法和记忆能力密切相关,存在个体差异。该活动应该常规化地坚持下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所记单词遗忘数量较多,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所记单词复现的机会。学生反映每天完成该活动在时间和精力上有困难,频率过高,教师应考虑对每周学习和默写单词的次数进行调整。

小学研究报告13

  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们所研究问题对改进教育教学水平的实际作用和价值与课题实施初期的预想基本一致。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训练专题,并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儿童的想象发展相结合,促进儿童想象能力,培养儿童想象的精神世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研究前期,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写作教学不协调的现状,发放《小学低段学生习作情况调查表》。

  2、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收集有关实验报告、交流论文、学术论著等资料,做好笔记并进行组内交流。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心理学理论:人的任何心理活动,不论简单复杂都离不开想象,想象与其他心理活动都密切地联系着,想象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和深化的重要因素。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阅读需要借助于想象,写作更离不开想象。有了想象就可以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了想象力,就可以对生活更加地热情、充满期待,对学生的人生观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可见,想象力与作文能力、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据心理学对想象的分类可以研究行之有效的想象作文训练教学策略。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3、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1)想象写作源自于中国古代

  ①想象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解老》中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是古老的“想象”的词语。故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②自古以来想象之作有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如神话、唐宋传奇、宋人评话、明清小说。提倡想象作文,正是对优秀璀璨的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承。

  (2)当前,国内许多学校也在进行想象作文方面的研究。

  如上海的音响作文,湖南的藤昭容老师及浙江金华的施民贵老师所进行的童话写作实验等,这些教学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藤昭容老师进行的“童话引路,作文提早起步”实验。

  (3)目前国内仍然缺乏想象作文方面的系统训练。

  教材中的想象作文训练的篇目和方法手段都还不能够满足儿童想象的天性成分中对想象的渴求。所以增加学生想象作文训练的机会和研究现代化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想象教学策略已成为必然。

  (4)国外,学者们在重视作文的特殊能力研究的同时,关键是发展一般心理能力,即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①加拿大的一位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仰望星空”的作文题目,作了如下提示:当你仰望天空的时候,当你仰面躺在地上凝视蓝天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想到的了什么?天空突然出现什么?你进入了怎样的梦境?你产生怎样的幻想?学生只要根据题目和提示语,可以随便驰骋想象,写出许多丰富多彩、新奇怪异的文章来。

  ②美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对学生写书编书的要求。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写故事;第二步,根据故事画连环画;第三步,设计封面、装订成册;第四步,贴上自己的照片,写一篇自我介绍。让学生身兼作家、画家、出版家于一身,为的也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4、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为了让学生多看,多读,多积累,下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列出推荐书目。

  (1)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它们既各有分工,又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最好的老师,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又可以使学生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也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能激发学生的说写灵感。

  (2)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积累。

  二、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理论知识薄弱,理论支撑不够,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教师边学习边实践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教师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导致研究记录不及时,研究资料收集不全,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

  3、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参与面互动面体现得还不够,教师评价、指导不是很及时。

  4、有的学生发挥想象时随意,不能合理想象,跳跃的思维导致偏离了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课题实施方案调整

  1、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加强资料的积累。计划、总结、教案、学生习作、论文等资料要随时收集、妥善保管,及时归档。

  3、轮流练写日记,相互促进提高。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有五个同学,并给每组配备一本接力日记本——《成长的足迹》,每人每周按顺序轮流,写一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前面一位学生写好后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位学生,轮到的学生,先给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评语,再自己写上一篇日记,依次轮流进行。一本写完后,再按星级来评选优秀小组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

  4、加大童话阅读量,进行课堂阅读指导,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习作指导要避免对学生加以种种限制,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应把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记忆和积累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童心童趣的世界里自由驰骋,乐此不疲。

  四、结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教师与学生一同经历想象的过程,见证孩子想象发展的浪漫瞬间,孩子也写出了很精彩的内容,也激励了自己不断地对自己的想象作文教学进行诊断和反思,共同体验了快乐,也经历着共同的专业成长。今后,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将继续对这一课题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吸取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继续在行动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更加适合儿童发展的想象训练教学手段。

小学研究报告14

  一、提出问题的背景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将为学生进入社会时具备足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作文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写作能力的发展,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费劲、低效的问题,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作文教学随意性大,序列性不强;脱离训练空谈作文知识写作方法;指导方法缺乏针对性,不够多样化;写作量偏少;个别化学习和辅导难以开展;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不少学生视写作为畏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个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教育都是一个手工操作方式的、劳动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产业。

  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考虑,我校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开展了小学作文TV教学实验,力求借鉴电视散文和MTV的特点,以其动态可视的优点,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直观的视听感受,以达到改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达到作文教学整体效率的最优效果。

  二、研究理论依据

  (一)理论假设

  本研究以“小学作文TV教学”为主题,其基本假设是:通过设计制作系列“作文TV”课件,并根据“作文TV”课件及相关理论的要求设计课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设计制作一系列“作文TV”课件,并根据“作文TV”课件及相关理论的要求设计新型作文课是我们假定的原因变量,即自变量;实验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明显提高,能关心周围事物,注意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基本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写作表达手法,能叙述、说明一般事物,发表简短议论,会写日常应用文,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畅,不写错别字,养成观察──思考──写作──修改──定型的习惯,是假定的结果变量,即因变量。假设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经过实验加以验证。

  (二)理论依据

  1.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它(包括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认识规律

  (1)由内容到形式

  坚持从构思内容入手,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再考虑形式,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2)由写句、写段到写篇,实验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指导学生写句、写段,再指导学生写篇,放缓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兴趣

  小学生受心理、生理年龄特征影响,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特别是直观、具体的事物或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由注意从而产生兴趣。

  (4)由模仿到创作

  坚持读写结合,范文引路,通过模仿,过渡到学生独立创作、自由想象。

  4.教学规律

  (1)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紧密结合。

  (2)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紧密结合。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勤写多练。

  三、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制作系列“作文TV”课件,探索一条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过程与管理

  (一)研究方法

  本实验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现场观察法、问卷法等方法,整体实验是教学常态下的单组实验,不打乱原有的学校班级组织,校内不设对比班和实验班。

  (二)研究思路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开展“作文TV”课件摄制及制作,再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运用。在保持实验教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先对各年级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的作文现状分段要求,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制订各年段各单元的拍摄计划、作文写作要求、写作指导、范文、评点等书面资料,然后将制作的“作文TV”课件运用于教学实践。分批完成实验方案中的各项任务。

  (三)研究步骤

  研究的基本步骤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为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工作是购置各种硬件设施,制订完善实验方案,申请立项开题;1998年4月──1999年8月为实验的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制作“作文TV”系列课件,举行全市小学同行的公开课,展示作文教学的各类课型,广泛征求意见;1999年9月──20xx年12月为实验的第三阶段, 主要工作是召开专家、学者、同行的讨论会,作归因分析,总结实验的全过程,验证实验目标。

  (四)研究过程管理

  为保障实验顺利进行,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实验的管理:

  1.科研意识,形成“改革作文教学现状”的共识。

  一支科研意识浓厚,教改积极性高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活水源头。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小学生心理学》、《杨老师家教》等系列理论、经验,使教师强烈地意识到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端,并愿意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尽一份努力,作一份贡献,解放“作文难写”的苦恼的小学生。

  2.培训师资,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开展实验的根本保证,承担实验任务,对教师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师负担,因而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奉献精神。为此,我们一方面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一方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敬业爱岗。许多实验教师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使实验按进度如期完成。

  承担实验任务,既要有敬业奉献精神,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较高的实验能力,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内容是一份优秀的教案,一节优质作文课,一篇优秀文章,会微机操作和软件制作。训练方法是请校外有专长的教师辅导与老师的钻研相结合。

  二是请进来,为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我们每期都要请专家教授来校作辅导报告,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国各地有影响的作文教研活动或培训班,我校都克服经济困难,尽力去参加。

  四是坚持岗位培训,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我们规定每周半天科研活动,每期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周记不少于20xx字的读书笔记,写2篇实验心得等,使教师在实验中学会实验, 在实验中提高自身素质。

  3.三位一体,加强联系,保证实验教师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强领导,建章立制,规范实验过程管理。

小学研究报告15

  一、研究原因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人类就不能生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我家门前的小河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因此,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农村”荣誉称号。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失去了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我们必须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我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约上老爸去坦头老家做一次实地调查。

  二、研究过程

  访问爷爷有关河流的情况,把照片拍摄下来,对家门前的小河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三、水污染的原因

  1、据我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河里,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

  2、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3、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里面的污染物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4、有些卖蔬菜的小摊,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甚至有些粪化池的脏水也直接排到河里,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

  四、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

  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五、解决方法

  1、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六、结论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我们要尽快让地球母亲恢复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吧!

【小学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1.小学生研究报告

2.小学研究报告15篇

3.海豚的研究报告_小学想象作文

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

5.投资研究报告

6.研究报告范文

7.研究报告格式

8.动物研究报告

上一篇:java实训报告 下一篇:java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