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

2021-09-08 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1

  我最近非常荣幸参加了小学语文远程研修活动,6节课下来,我对6位老师的授课情况的整体印象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现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课前感情交流充分,做到师生心贴心。多数老师注重课前的交流,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活跃气氛。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调节了一下学生心里的紧张气氛。

  二、教态和蔼可亲,及时鼓励有信心。首先,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让听课的老师觉得他们不是面对着一群学生,而是他们的朋友或孩子,谈话或问问题,都是面对面的形式,感觉很自然、随便。多数老师采用亲切地谓,让孩子们一听就感觉到亲呢,立刻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另外,老师们及时的鼓励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孩子们树立了学习信心。

  三、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吸人心。基本上每节课都做到了环节衔接的自然醒目,如行云流水,一点也不硬,教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听课老师觉得轻松、不生硬,没有累得感觉。真正做到了顺学指导。

  四、以读代讲练语感,细节教学是关键。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自身就带有了课堂中应有的感情,在教学中,拿出重点段落,让学生自读、齐读、带感情读、教师范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感,从而体会课文的真正意境和内涵,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使学生情绪激昂,情真意切!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以及分析,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远程教育研修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真实的爱恋。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参加本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名师讲课,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学习生活中,我每天累并快乐着……因为,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在这次观课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深钻文本,努力提升自己。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2

  我参加20xx年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此次远程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3

  一、春风拂面-(导入部分)

  这是一篇议论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新课导入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怎样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使他们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是值 得我们执教者思考的。而老师的导入就像一阵春风 一样,令学生神清气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许多学生们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体验立即被这阵春风唤醒。就像全 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曹老师的课堂正是这句话的体现,老师在课始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说起,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真理是怎样诞生的”,并对课题简单理解,其实就是对文章主要观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学习下文做好了铺垫。

  二、春雨如丝-(词语教学,方法渗透)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学的感悟。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到了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 是语言训练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词语训练,那精彩纷呈的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必须从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入 手。而曹老师的词语教学宛如春雨,那样细腻那么缜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师在本堂课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选一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让孩 子孤立地解释词义。

  而对于文本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就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 观点而选择不同的事例这些重点等。这些议论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去关注。当然,教师又不宜在文本知识上做 过 多讲解,要少用“论证,论点,论据“之类的术语。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曹老师抓住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大胆取舍,精读第一个事例,研 读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1.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哪部分写得最简单?为什么作者将“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想写?3.是不是发现问题,就轻松找到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么样的过程呢?4.课 文还写了两个事例,再对比第一个事例,看看这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看似完成课堂目标,实则也将学习方法无声息地渗透给 学生,曹老师用最常见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转移到关注三例的内容和表达上,进而关注三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不同的文体 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在引用3例时的详略。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师的“追问”艺术,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曹老师对于文本的三个 事例不是简单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再设问题,并在层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梯度,很好地补充与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体现了教 师的功底,很难得。

  三、雨后春笋-(以问促学,方法运用)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有什么好读的呢?但曹老师都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品 析,读中感悟真理。就像层层剥笋一样,与孩子们一起攻破一个个问题,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在重点研读第一个事例时,曹老师就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去读好重 点语句,通过多次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找出事例中的规律来,后两个例子作为略写,曹老师采用了对比阅读法,架设三个科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初步 感受三个科学事例表达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张老师巧妙地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第二段在课堂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课始曹老师用范读的 方式来引出课文的真理,揭示课堂;第二次是通过三个事例的对比朗读引出此段话,通过再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 果。最后曹老师利用引读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学生 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四、春光灿烂-(回归整体,理解观点)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觉得张老师的课堂就有这样的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进行思考,圈画,交流,汇报,解读,表达,举例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知识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4

  20xx年7月7日—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语文教师网络。为期十多天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要说:“乐中学,学中乐。”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一、 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打开电脑,我马上就被这样全新的培训方式所吸引住了,特别听了专家们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师们讲到同样的文本,时代不同,人文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对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层面上,这一点是要注意的。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学的专业课程,使自己的理论功底更扎实了。

  二、 与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个人在职研修,在反思中提升

  我认真地完成了六项学习任务,不仅每两天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日志,而且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

  (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

  (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相关文章:

1.语文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2.小学语文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3.研修观课报告

4.教师远程研修观课评课报告

5.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

6.语文研修观课报告(精选6篇)

7.语文研修观课报告(通用5篇)

8.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上一篇: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

2021-09-08 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1

  我最近非常荣幸参加了小学语文远程研修活动,6节课下来,我对6位老师的授课情况的整体印象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现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课前感情交流充分,做到师生心贴心。多数老师注重课前的交流,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活跃气氛。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调节了一下学生心里的紧张气氛。

  二、教态和蔼可亲,及时鼓励有信心。首先,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让听课的老师觉得他们不是面对着一群学生,而是他们的朋友或孩子,谈话或问问题,都是面对面的形式,感觉很自然、随便。多数老师采用亲切地谓,让孩子们一听就感觉到亲呢,立刻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另外,老师们及时的鼓励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孩子们树立了学习信心。

  三、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吸人心。基本上每节课都做到了环节衔接的自然醒目,如行云流水,一点也不硬,教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听课老师觉得轻松、不生硬,没有累得感觉。真正做到了顺学指导。

  四、以读代讲练语感,细节教学是关键。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自身就带有了课堂中应有的感情,在教学中,拿出重点段落,让学生自读、齐读、带感情读、教师范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感,从而体会课文的真正意境和内涵,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使学生情绪激昂,情真意切!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以及分析,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远程教育研修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真实的爱恋。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参加本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名师讲课,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学习生活中,我每天累并快乐着……因为,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在这次观课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深钻文本,努力提升自己。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2

  我参加20xx年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此次远程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3

  一、春风拂面-(导入部分)

  这是一篇议论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新课导入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怎样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使他们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是值 得我们执教者思考的。而老师的导入就像一阵春风 一样,令学生神清气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许多学生们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体验立即被这阵春风唤醒。就像全 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曹老师的课堂正是这句话的体现,老师在课始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说起,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真理是怎样诞生的”,并对课题简单理解,其实就是对文章主要观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学习下文做好了铺垫。

  二、春雨如丝-(词语教学,方法渗透)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学的感悟。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到了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 是语言训练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词语训练,那精彩纷呈的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必须从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入 手。而曹老师的词语教学宛如春雨,那样细腻那么缜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师在本堂课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选一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让孩 子孤立地解释词义。

  而对于文本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就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 观点而选择不同的事例这些重点等。这些议论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去关注。当然,教师又不宜在文本知识上做 过 多讲解,要少用“论证,论点,论据“之类的术语。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曹老师抓住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大胆取舍,精读第一个事例,研 读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1.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哪部分写得最简单?为什么作者将“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想写?3.是不是发现问题,就轻松找到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么样的过程呢?4.课 文还写了两个事例,再对比第一个事例,看看这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看似完成课堂目标,实则也将学习方法无声息地渗透给 学生,曹老师用最常见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转移到关注三例的内容和表达上,进而关注三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不同的文体 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在引用3例时的详略。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师的“追问”艺术,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曹老师对于文本的三个 事例不是简单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再设问题,并在层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梯度,很好地补充与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体现了教 师的功底,很难得。

  三、雨后春笋-(以问促学,方法运用)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有什么好读的呢?但曹老师都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品 析,读中感悟真理。就像层层剥笋一样,与孩子们一起攻破一个个问题,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在重点研读第一个事例时,曹老师就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去读好重 点语句,通过多次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找出事例中的规律来,后两个例子作为略写,曹老师采用了对比阅读法,架设三个科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初步 感受三个科学事例表达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张老师巧妙地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第二段在课堂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课始曹老师用范读的 方式来引出课文的真理,揭示课堂;第二次是通过三个事例的对比朗读引出此段话,通过再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 果。最后曹老师利用引读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学生 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四、春光灿烂-(回归整体,理解观点)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觉得张老师的课堂就有这样的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进行思考,圈画,交流,汇报,解读,表达,举例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知识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4

  20xx年7月7日—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语文教师网络。为期十多天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虽然苦点,累点,但我要说:“乐中学,学中乐。”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一、 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打开电脑,我马上就被这样全新的培训方式所吸引住了,特别听了专家们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师们讲到同样的文本,时代不同,人文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对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层面上,这一点是要注意的。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学的专业课程,使自己的理论功底更扎实了。

  二、 与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个人在职研修,在反思中提升

  我认真地完成了六项学习任务,不仅每两天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日志,而且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

  (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

  (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语文教师研修观课报告】相关文章:

1.语文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2.小学语文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3.研修观课报告

4.教师远程研修观课评课报告

5.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

6.语文研修观课报告(精选6篇)

7.语文研修观课报告(通用5篇)

8.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上一篇: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师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