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2022-08-02 报告

  当去接触不知道的一个情况或事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育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1

  如今,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为现代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不容忽视,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

  (1)要转变和更新思想教育观念;

  (2)要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和精神;

  (3)要有善于教学、勤于钻研的能力;

  (4)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都知道: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村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同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为现代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不容忽视,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提高音乐教育在农村学校及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刻不容缓。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音乐学科师资配置上,我县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有的仅限于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几乎没有音乐教师,有几个乡镇有兼职的,也是以其他学科为主,捎带上音乐课。再有一点就是音乐师范毕业生分布不均,有的乡镇多,音师生教不上音乐课,去当班主任。而有的乡镇音师生少,或者连中心校都分不到一个。在音乐教学设备上也比较落后,一部分学校有专用音乐教室和钢琴,大部分的音乐教室也可以叫做综合活动室,各种活动都可以用这一个教室。一些小学上课必备的打击乐器、教学磁带等也只有几家学校有。还有一些村小连音乐教材都没订,可想而知,没有教材如何上音乐课?另外,一些学校还常以各种理由,利用音乐课上其他学科的课程,致使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剥夺了儿童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

  一、要转变和更新思想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当前的这种音乐教育状况,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严格的执行《音乐教育大纲》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清除“主科”与“副科”的意识,真正把农村的音乐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把快乐和美的享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力。

  二、要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和精神

  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更为了考大学。因此家长和学校从小都对语文、英语和数学等所谓的“主科”关心,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相应地说,音乐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就无法提高。记得一位音乐教师说:“我们在学校从来没有被评为优,更别说先进了”。尽管这名教师在教学和其他方面都不错。音乐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音乐教学设备差,社会及教育部门不重视音乐教学等一系列客观现象,极易造成教师主观上对音乐教学的应付心理,对自己的岗位不热心,甚至愿意当班主任。这种态度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音乐学科地位的提高,有赖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假设我们的教学水平是一流的,我们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都搞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我想,我们的领导和同志都会看到,无论考核还是评优,都会有你一份儿。

  无论专职和兼职教师都应该有敬业精神,提高师德素养,增强对学生的爱心和为专业献身的精神,勇于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业”。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为上好音乐课服务。敬业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大胆,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敢于开拓创新,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审美环境。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热爱音乐艺术,所不同的是农村学生受到的音乐教育比城市学生更少些,因此,他们对音乐有更浓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如何引导他们从好奇心开始,一步步走进音乐的殿堂。

  现在的学生今后将面临的是处处充满竞争的复杂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完善的综合能力是他们必备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条件。这种能力的培养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教师身上。音乐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虽不是万能的,但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例如:歌唱的音调对语调的影响,合唱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舞台表演对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的培养等。

  总之,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种特殊的神韵,贯注在他的言谈举止中,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心声去表达,用自己的动作去体验,给他们贫乏的心灵带来朝气,给他们生硬的举止带来生机。

  三、要有善于教学、勤于钻研的能力

  这种能力它包括教学技术、文化修养、创新意识、教研意识等多方面内涵。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把知识准确地、完整地传给学生,才能真正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据了解,像我们县这种情况不只是存在少数地方,是全国多数农村小学共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结合实际因陋就简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何借助音乐特有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把其他姊妹艺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来。能力是实施的保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设计充满新意、效果最佳的音乐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案的能力。要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艺术的能力。

  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飞速发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将音乐铭刻在心,传于后人。”因此,真诚期望各级领导和全社会都来重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也真诚希望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我县的音乐教育教学之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总之,只要把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搞好了,我们农村小学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2

  我通过对百色市的相关教育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地中小学目前音乐教育的一些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音乐师资不足

  据了解,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大大优于乡村学校。城市每所中小学校,大多配备了2—3名以上的专职音乐教师。相比之下,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状况就令人担忧。一般最多也只有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他大多由非音乐专业的教师兼任。而部分乡村学校连能兼音乐课的教师都没有,音乐课只能虚设。一方面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乡村学校配不起、也养不起专职音乐教师,这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受乡村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氛围、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太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导致音乐师资不足。

  二、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片面追求升学率、音乐教师待遇差等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一个学期下来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因此,也没有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音乐课程安排不合理

  通过调查,音乐课程开设状况乡村不如城市,高中好于初中,初中又好于小学。受师资状况的限制,城市学校的音乐课比较规范化,而不少乡村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应付上级,一个学期下来基本没上过几节音乐课。另外,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大三门”与“小三门”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音乐课。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各民族的音乐史论也无法体会到高雅的艺术赏析,从而也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在一些设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中,也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教研活动抓得比较紧,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但新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以及教师能力的限制,在相当多的学校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得到应用的。在师资不足与器材缺少的学校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随意的现象。他们把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课,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学会唱一两首歌,而没有教授学生如何识谱和唱谱,也没有教授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史。这同样成为当地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

  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反映也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一般只喜欢流行歌曲、选秀歌曲,很少有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有的学生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的原因;也有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这些也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

  六、家庭经济上的原因

  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经济不是很宽裕。而很多家长觉得艺术之路太难走,担心孩子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想让孩子去考艺术。只希望孩子能把主考科目学好,为此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也没有机会继续学习音乐。这样一来,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的学生则少之又少,进一步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3

  1、调查目的

  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21世纪,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在实验教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通过本次实习,我深有感触。对于基础教育的主题而言,这些改革是否真正适应学校以及师生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还不得而知。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套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了解当代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

  2、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一年工作中,我担任的是六年级的音乐教师。为了得到准确、客观的答案,我对该校六年级6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这四个班音乐基础基本持平。问卷主要围绕态度、情感、内容、能力四个方面,让学生能够自由大胆、积极地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获得了最真实、可靠的数据。问卷在这6个班中每个班随机抽取了10人,共60份,经过统计,情况如下。

  问题一:你对音乐学习持何种态度活情感?

  通过对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基础音乐教育是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的,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当然,在音乐教育课程当中也存在一些必要的问题。60.3%的同学表示非常热爱音乐,33.5%表示一般喜欢,6.2%表示不喜欢。那么,学生眼中的音乐课有何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还是比较注重音乐课的学习的。80.5%的同学认为音乐课可以提高自身素质,陶冶情操,也是缓解学习压力,放松心情的机会。因为音乐课不需要进行考试,也就没有压力,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很轻松。这也让我看到了极少数学生不好的一面,学习音乐就是应付式的学习,甚至认为音乐课是一门杂课,可学可不学。但面临巨大大升学压力,音乐作为一门特长,与升学率密切相关。如果仅凭师生的一股热情和一厢情愿,而教育体质不改革的话,素质教育也难以落到实处。

  问题二:你对音乐学习中什么样的内容较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34.4%的学生认为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唱歌。他们认为通过唱歌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活泼、欢快的歌曲。还有大多数同学都喜欢流行音乐,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唱片、cd、收音机到电视、mp3随身听、dvd、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学生拥有音乐和熟悉音乐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教师,教师对教材的占有权被瓦解。学生偏好的音乐,往往不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是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相悖。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唱的歌曲中63.6%的是课外的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普遍、通俗易懂,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所以深受广泛学生的喜爱。同时,流行音乐也具备了青少年喜爱的特点,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让他们身临其境,因此他们更能理解其中的寓意。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但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流行音乐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音乐教材就可以适当的选材,经过精心的制作让学生演唱和欣赏。教师从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鉴别力。泰戈尔在《我的学校》写到:“教育的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自由的途径才能得到—尽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审美与鉴赏,积极的面对生活,热爱音乐的时候,音乐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

  另外,有42.3%的学生选择了“欣赏音乐”从前的音乐过于系统化,专业化,强调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而言,不需要对音乐有太深的领悟,只要能够欣赏音乐的美,把这种美融入生活中就够了。欣赏什么?如何欣赏?这也是新课改在音乐教学内容改革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问题三: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何种能力的发展?

  表示希望提高“演唱”能力培养“乐感”的占45.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占28.8%。希望提高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的能力的占25.7。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真正渴望的是什么能力的提升。这实际上为新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来自学生的选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在探讨,音乐课程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和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的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得越多,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就越高,为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架起了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越来越多地被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所重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学生只会唱几首歌曲、听几段乐曲,而是在优美的歌声中,悠扬的乐曲声中陶冶情操,历练性格,推动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结合目前教育现状以及我校的实际,学校不仅是要培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的人,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实力、有素质、有文化、有修养的一代新人。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4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我想是因为这几年来国家教育部特别重视教育吧。我记得我们县就专门请了市里的程老师对我们音乐老师培训了两三次,让我们音乐老师对新课程改革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但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还是存在的。要知道在小学教育中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下面就是我对我们县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的音乐教学硬件较差

  我县农村小学中,大多数村里的小学没有琴,一般都是音乐老师采用原始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还有的学校在上音乐课时录音机和磁带也没有,这样的话,老师在教学生做律动动作就难上加难了,学生了也不能用听觉很好的感受音乐之美导致学生的乐感很难培养出来。还有就是学校一般都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这样上课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限制了音乐的教学活动。因此我觉得学校的教学条件完善是很有必要的。

  二、我县音乐教师队伍力量较薄

  我县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还是缺少较多。具体表现在:好多学校的音乐课让语文,数学老师等其他老师兼去了。他们了教学任务也重,所以在上音乐课时,由于精力有限,故上音乐课时还不能全身心的融入进去。导致音乐新课程改革成了一种口头上的形式,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因此我觉得对音乐教师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农村小学教学观念落后

  因为好多学校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音乐课的现象就时常可见了。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加上有些人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感觉音乐教师只要会唱一两首歌就可以了导致音乐教师缺乏自信心了。因此,我觉得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四、音乐教师科研意识淡薄

  上面我说了我县农村学校的老师好多是兼课老师,爱好音乐的老师,所以很难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一部分专业教师,由于受教学环境,所受待遇等问题,根本就无法专心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也只好“过一天算一天”了。得过且过罢了。

  等等还有一些问题我就不一一说出来了,我希望我们音乐老师在艰苦的环境中仍保持着一颗上进的心,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我相信我县的音乐教育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的。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5

  我于20xx年xx月xx日,被分到xx中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音乐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孩子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孩子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音乐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音乐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初中,学校规模较小。深州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音乐教室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孩子的成绩较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孩子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音乐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孩子,达到和孩子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音乐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比较懒,对音乐不是很重视,因而,你让他们下课预习的时候,大多孩子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孩子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孩子音乐修养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孩子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孩子都把音乐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音乐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孩子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孩子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来谈一下音乐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孩子对音乐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音乐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其实音乐课是给孩子们放松的时间,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歌曲和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给他们学好音乐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学好音乐,又能起到放松的效果。现在的孩子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音乐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音乐知识。

  大部分孩子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孩子的,能够和孩子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孩子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孩子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孩子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该校放学时间为7点30分,由于较长,孩子在这段时间显得疲惫,虽然孩子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孩子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

  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活动课,让孩子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孩子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音乐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孩子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孩子展开讨论,进而使孩子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孩子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孩子一下子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孩子感兴趣。

  三、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孩子。

  无论孩子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孩子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孩子,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孩子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孩子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孩子,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孩子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孩子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孩子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孩子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孩子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孩子们组织的一些活动。

  在参与中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对孩子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孩子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孩子谈心,做孩子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孩子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6

  作为最先进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的xx区,我xx区音乐教学教研工作紧跟当前教育形势,全面落实了相关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实验,已走过了新课程实验的第三个年头。最近,根据国家、省以及广州市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的要求,在我区进行了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的全面总结。

  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估我区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教育改革的现状,对全区14所高中(包括三所私立高中)学校的25位一线音乐教师以及高中三个年级近3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管理、课程实施、教材内容、教学评价以及综合反思等方面,广泛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并收回了全部有效问卷。

  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管理

  1、就课程性质而言,普通高中阶段音乐课

  程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基本是相同的,因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延续。但两者又有层次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程度、水平以及学习方式上。普通高中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是一种主动选择性的学习。灵活多样的模块选修,弹性的课程学分管理,是这次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在音乐课中获得3个学分。这3个学分既是音乐课的必修学分,也是音乐课最起码的学分。我区在课程的实施方面能按规定执行,在音乐鉴赏获得2学分,再在其余5个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获得1学分。主要做法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课,以保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高二则用第一学期开选修课,但根据我区实际情况,能够同时开设其余5个模块的高中各校,暂时还没有,主要原因是受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等方面的局限。因此,各校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开设其它的选修模块。

  2、六个模块开设一览表

  在访谈中发现有50%的学生喜欢《音乐与戏剧模块》,认为在《音乐与戏剧》模块中可以欣赏到很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并且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创造性和表演性,同学们喜欢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一种艺术表演所带来的快乐,不仅促进了小组合作的探究精神,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对模仿戏剧人物的表演欲望。

  此外,有30%被访者喜欢《演奏》模块,特别是对竖笛学习的兴趣较浓。认为竖笛不但价钱便宜,而且携带方便,指法简单,容易掌握其演奏技能,特别是去年广州市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课堂器乐比赛中,我区有三间学校参加了此次的比赛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其它学校的学生促动很大。觉得几同学在一起经过简单的声部分工合作训练,便能完成对一首歌曲的演奏,容易找到一种成就感是他们喜欢竖笛的理由。

  3、教材版本与教学内容的比较

  使用人音版教材的有5间学校,占36%;使用花城版教材的有9间学校,占64%,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15%的学生喜欢人音版教材;有55%学校的结果喜欢花城版的教材;有3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没有特别喜欢哪个版本,学校用什么版本,他们就用什么版本的教材。

  花城版教材内容选用了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与实用性。“活动与创编”是花城版的一个亮点,主要是要求学生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新学的知识分析作品,开展创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完成从“音乐体验”到“音乐研究”再到“音乐的再体验”这样一个完整、自然的过程。另外,花城版的教材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视听欣赏资料,比较受老师们的欢迎。

  人音版教材内容在原有《音乐欣赏》的基础上作了系统调整,将所有内容归类成几大板块,注重中外古典与传统音乐文化。“拓展与探究”是人音版的亮点,它既是对前面两块内容的巩固,又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理性的提升,更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它最有效地给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但它缺乏精彩配套的视觉图像,因此在上课前,老师还需花大量的精力去寻找相应的图像资料,制作成丰富多彩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不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就音乐鉴赏和唱歌模块来说,它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欣赏的层次较高,但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喜爱的曲目较少。音乐作品的取材有中外古典音乐、民族民间器乐、舞蹈、戏曲、歌剧、声乐、交响曲等,但学生能实实在在听懂、真正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甚少。尽管我们不能忽视中西方音乐经典之作,但脱离现实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触摸不到音乐的脉搏,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上仅靠听是远远不够的。但适合学生歌唱的曲目却又太少了。要么是歌曲的难度大,要么就是音域太宽,难免有“曲高和寡”之嫌,难以满足学生“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的渴望心情。

  4、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分析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改革,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为基本理念,作为指导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我区音乐教师基本上都能认真学习并在教学中得到贯彻和执行。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

  通过调查发现老师们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都能够注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从学生发展的视角考虑问题,强调学生的“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持续发展,增强音乐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与人文性。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在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广大学生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有90%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这跟当前社会上许多老师反映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的现象形成了对比,令我们广大教师的心灵深深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

  音乐教学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推动和促进学校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我区高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音乐教学评价正向着发展性、多元智能的观念转变。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评价不只是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考查,同时也包括对教师音乐教学的评估和对学校音乐课程管理与建设的评价;二是在音乐实践中,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不同,在评价中能让学生选择音乐的评价内容,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也都是符合多元智能评价的观念的;三是音乐课程的综合理念提出音乐与不同艺术门类和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内容上坚持“以音乐为本”的同时,也都能包括其他内容的考查。

  由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也要求评价方式方法也必须转向多元化,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等

  此外,市教研室每年对我区进行的质量抽测,也是我区作为评价师生教学水平的一种形式。市教研室从04到06学年对我区进行三次的音乐模块质量抽查测试的结果表明,全区的音乐教学质量正在逐年提高。

  对策与建议

  1、加强模块选修课程的指导

  这次的高中课程改革,还分别建立了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针对模块教学上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将建议各校依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和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克服各种困难,为学生创造教学条件,尽可能让他们在音乐课中选择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内容。除了音乐鉴赏模块以教学自然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外,其他选修模块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选课的情况,将选习同一模块的学生组合为教学班进行教学。这样的话,学生跨年级、跨班级选课便是必要和可能的了。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安排,一般学校操作起来也不会感到困难。

  2、建议各校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既然国家统一开设的课程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条文框定了的内容,学校教师的手脚被严重地束缚住了,只能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执行者。这些课程一成不变,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而言,它的价值乃至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如今,中央决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创办个性化学校带来了机遇。

  65中开发竖笛教学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州市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考虑到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器乐技能训练,越学越有趣味,越学越有劲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校本课程开发也将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的编制者,鼓励教师直接参与教学课程改进工作。校本课程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的实际需要,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无限表现和创造的空间,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获得和谐、均衡的发展。

  3、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改的成败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音乐新课程在实施中收获,校正中前行,喜悦与困惑交织着。作为走在前沿阵地的音乐教研员,不仅看到了许多教师在“课改”浪潮中的自信风采,而且也和老师们那样体验了其中艰难跋涉的探索过程。曾为一节节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而喝彩,也替一个个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而惋惜。

  也就是在这一声声叹息中让我思考:音乐新课程的普遍展开,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新型音乐教育观、质量观的形成。尽管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质量观未必能引起老师们的同样重视。随着轰轰烈烈的课改形势发展,有特色的音乐课教学实例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有形式没内容、矫枉过正的课堂教学现象,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由此看来,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和研究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一种现代教学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它的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有效教学的“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我们要明确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要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反思,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是否有效?还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不足、教师准备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课改实践,就能避免少走弯路,但它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用责任心和智慧去反省与思考,才能做到与新课程同行,才能将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大,走得更稳。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7

  1、调查目的

  在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21世纪,倡导新的教育观念,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在实验教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这次实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改的鲜活生命力。对于基础教育的主体而言,这些改革是否真正适应师生的需要呢?为此,我设计了一套问卷,试图通过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更好的了解当代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

  2、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得到准确、客观的答案,我在实习学校的四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从态度、情感、内容、能力和期望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们充分、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获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问卷选择了6个平行班,无重点班与普通班之分,每班学生随机抽了8人,共计有效问卷48份,经过统计情况如下,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2.1问题一:你对音乐学习持何种态度或情感?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对音乐学习所持的强烈情感倾向。58.4%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表示非常喜欢音乐,35.4%表示一般喜欢。6.2%同学表示不喜欢或者讨厌。这充分说明了基础音乐教育是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的,孩子们也从中感受到美的享受与愉悦。在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的必要性的问题上,有66.7%的同学认为有比较好,31.3%的同学认为音乐课是必修课,2%的同学认为可有可无。那么,孩子们眼中的音乐课应该有什么作用呢?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还是很注重音乐课的学习。81.3%的同学认为音乐课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另外还有18.7%的同学认为音乐课是放松、快乐的好机会,因为相对其它课目而言,音乐课既没有巨大的考试压力,课堂气氛也相对活泼,让他们感到轻松。学不学都“无所谓”或“应付”,让我们看到了极少数学生功利心的一面。而这个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压力的增强而上升,这也是基础音乐教育为什么到初二、初三会考在夹缝中生存的根本原因。我想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如果教育体制不改革的话,师生仅凭一腔热情和一厢情愿,素质教育也难以落到实处。

  2.2问题二:你对音乐学习领域中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35.4%的学生认为唱歌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普遍认为唱歌是表达自已情感的最好途径,但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感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唱活泼、欢快的歌曲。他们也特别希望自己拥有美妙的歌喉。另一个热门选项是流行音乐,大多数同学喜欢流行歌曲。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的传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音乐,从唱片和无线广播时代的有限传播,被电视、随身听、CD-Rom、MD、DVD、互联网等媒体推到传播的无限。在e时代里,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的占有权,被彻底瓦解,孩子们拥有和熟悉的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教师。而他们拥有和偏好的音乐,往往不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内容,其中相当大的分量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以往流行音乐不能进课堂,但事实上它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有一项问题是学生平时喜爱歌曲的类型,结果显示:小学生会唱的歌曲中有近65.7%的是音乐课本外的通俗歌曲。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25%的学生把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归结为音乐教材编得不好,其中又有近12.5%学生认为音乐教材不好主要表现在所选歌曲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社会音乐生活以流行音乐为主,学生身处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和他们的心几乎是“零距离”,更主要的原因是,流行音乐具备了青少年喜爱的特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当代青少年所思所想,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因此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没有困难。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已讨论了若干年,事实表明围堵不如疏导。学校音乐教育不能生活在真空地带,现实不容回避,音乐教育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有如掩耳盗铃。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但看待问题应该是辩证的,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唯心的、不客观的。流行音乐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教材中完全可以选择那些歌词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经过精心制作的流行音乐让学生演唱和欣赏。针对学生滥听流行音乐的行为,由教师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对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鉴别力,对学生审美判断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起主导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泰戈尔在《我的学校》中写到:“教育的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尽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的。”当孩子们长大成人,能够真正懂得鉴赏与审美,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音乐的时候,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便已达到了。

  关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43.8%的学生选择了“欣赏音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欣赏音乐不需要技能技巧,这一点也正是从前的基础教育和教材欠缺或者说是忽略了的。从前的音乐教材过于专业化、系统化,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必要成为贝多芬的,而只要能够欣赏音乐的美,将音乐的美融入生活中就够了。欣赏什么?如何欣赏?这也是新课改在音乐教学内容改革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另外有41.7%的学生希望器乐内容增加,器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想真正使器乐教学不流于形式,更好地发挥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充实器乐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在器乐教学方面新的需要。

  2.3问题三: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何种能力的发展?

  表示希望“演唱”能力提高的占37.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占25%,希望提高“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的能力的占6.3%,希望培养“乐感”和“音乐知识”能力的有31.3%,这些选择与音乐有关的相关能力发展的比例竟高达98%,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能力。这实际上为新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来自学生的选择。在此之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地在探讨:我们的音乐课程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和能力二者难道是对立的吗?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联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它为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知识技能是为了掌握一种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架起一座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2.4问题四:你对常规音乐课有其它怎样的要求?

  当被问及你对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有何看法时?调查结果显示,55.3%的同学对教材总的评价“好、可以、认同”,说明我们的新教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新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们对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认真反思。

  23.2%的同学觉得教材有待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所选歌曲不太适合学生演唱或好听的歌不多、老歌太多,跟不上时代等,他们希望多一些喜欢的歌以及流行歌曲。我们应该组织一流的作曲家,词作家为我们的学生写好歌,谱好曲。根据时代发展和艺术教育的需要,调整扩大教材编选的思路,精选更新现有教材内容,便之不断优化。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歌唱,让孩子们唱属于自己的歌!

  (2)配套声像资料缺乏:多媒体课件融电、光、声、图像为一体,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完美的声音、文字、图像互相结合又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但目前我们的教学配套光盘仅仅是简单的谱例加声音,比从前的磁带仅仅多了一个画面而已,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从前的基础教育,我们的教材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确有它重要的作用,但问题也存在:“教育有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忽视了(不是单纯的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我们是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今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音乐课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音乐课程改革以及音乐教材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

  2.5问题五:家人是否经常与你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29.2%同学表示常常,43.8%表示偶尔,27%表示表示很少甚至是几乎不。这也反映出我国小学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也提出:“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确定才有了根基和现实基础,学生的学习才有真正的意义。舍此,任何教育都只是外在于学生生活世界的装饰。我想,以往那种长期忽视学生兴趣爱好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们是幸福的。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音乐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11-19

小学音乐教育调查报告04-07

音乐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本12-08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精选5篇)10-13

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报告12-31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通用8篇)03-29

小学音乐教育实习期调查报告201610-29

湘西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1-04

音乐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