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2021-08-27 报告

  20xx年11月至12月上旬,我局组织人员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就食品安全问题听取了有关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部分现场,在对我县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同时,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西充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中北部,东南郊南充,西接盐亭、射洪,西南连蓬溪,北靠南部,东西长44.7公里,南北宽42.4公里,幅员面积1106.59平方公里,辖32乡、15镇、607个村委会、10个社区,全县总人口65万人。

  二、食品安全现状

  (一)、农牧渔业

  1、农产品:全县蔬菜、水果种植户3150户,获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约7500亩,有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

  2、畜禽产品:全县家禽家畜养殖户15000家,获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基地1个。20xx年全县出拦肉猪65.13万头,出栏家禽900万只,出拦肉兔100万只,出拦山羊11万只,出拦肉牛1万头,禽蛋2.1万吨,牛奶7.1万吨,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7.43亿元。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场41个,牛、羊定点宰场1个,分布在全县41个乡镇,20xx宰杀生猪(牛、羊)32万头;销毁病死猪肉1600公斤。

  3、水产品:全县水产品养殖户2100家,年产值8100吨8650万元。

  (二)、食品生产

  全县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17家,其中,白酒36家(根据质监局建立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进行的统计),葡萄露酒5家;获取生产许可证情况: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县已获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72家;未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45家;自检设备情况:有自检设备的食品生产企业61家,无自检设备的56家;认证情况: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5家,占总数的2.7。

  (三)、食品经营

  全县食品经营户789户。县工商部门配有食品安全检测箱3套,并对副食品批发市场和各农贸市场经营的食品质量,推行了“四制两查”的监管模式,即督促并指导经营者普遍建立并执行《商品准入制度》、《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备案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执行面达到96;落实《商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登记制度》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登记制度》,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20xx年该局开展了对儿童食品、奶粉、高介酸菜油、含“吊白块”的`米粉面条等重点品种和校园周边环境、农副土特产品市场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行动。

  (四)、餐饮食堂

  餐饮食堂1547家,其中餐馆酒店1395家,食堂60家,其他92家。20xx年卫生行政部门共检查餐馆酒店、食堂15730户次,受查处的有45户,其中:取缔无证5户,吊销许可证2户,停业整顿11户,责令整改27户,处罚没款3.5万元,销毁不合格食品7100公斤。

  三、存在问题

  1、农牧渔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施用控制难度大。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经营分散、品种混杂,加之农民质量安全意识差,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控制上仍有较大漏洞。一些地方在种养殖中滥用激素类药物以保收成,增加产量。如使用避孕药喂养甲鱼、黄鳝等水产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膨化剂等,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大、规模小、水平低。我县绝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都很小,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绝大多数企业设备简陋,产品单一,管理差,产品标准和质量水平偏低。检测手段有限,缺乏自检能力,生产加工企业对原材料进厂,不能通过自检把好源头关。出厂产品也没有全部通过检验,质量状况很难保证。

  4、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注水肉、水发菜甲醛含量超标的问题,部分熟食卫生指标不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一些水产品因饲料激素超标质量堪忧,活禽类产品批发销售分散、检疫难落实,家禽宰杀无定点。超市食品质量存在一些包装类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部分食品卫生指标不合格,有些食品成分含量不合要求,有的伪造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索证不严致使一些不安全食品进入超市销售的问题。

  5、餐饮业、学校学生食堂业主卫生意识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食品卫生安全,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漂白剂的现象较普遍。同时,多种因素导致小餐饮店、建筑工地食堂等普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况。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制度后,增强了政府管理和调控能力,但要完全关闭大量无证经营的餐饮店,涉及到大量下岗人员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几乎都实行分散经营,产品种类繁多、品种杂乱,不利于推广标准化技术和统一产品质量;二是食品生产加工尚未形成规模化、规范化运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低;三是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检测水平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缺乏应有的质量检测设备;四是监管资源分散,权责不符,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五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执法主体缺失、监管效率低下,执法难、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六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缺乏起码的诚信;七是信息不畅、反应不灵,预警、应急、日常监管等信息反馈不及时,被动处理的多,主动查处的少。

  四、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强化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1、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2、加强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

  3、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

  (二)健全组织,建立制度,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

  2、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定期通报制度,构建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依托药品监管网和供应网,构建城乡一体、三网互动的网络体系。

  4、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举报的威慑作用。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

  1、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

  (1)加强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2)在土壤、水源、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域,禁止种植蔬菜。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推进产地环境污染监控工作,加快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定进程。

  2、强化对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

  (1)强化食品生产原料及添加剂的监管,坚决消除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2)进一步加强生猪、牛羊屠宰管理工作。严励打击私屠滥宰、严禁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进入流通销售领域。

  (3)对获取生产许可证暂时有困难的食品企业进行整合,利用资源互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符合生产许可证要求的条件,做到合法生产加工。对确实不符合条件,也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的食品加工点,坚决予以关闭,防止鱼目混珠,影响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形象。

  3、强化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1)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对食品经营企业、个体户,要严格依法审查其主体资格,严格执行前置审批规定。

  (2)加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调味品、酒类、豆制品等食品的市场准入管理。

  (3)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场的监管网络。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及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的巡查整治力度,取缔无照无证经营。

  4、强化对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1)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要求。

  (2)严格执行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进一步加大对集体食堂、宾馆饭店、建筑工地食堂,特别是“小饭桌”、小餐馆、个体饮食店、盒饭和馒头制售点的卫生检查力度,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认真落实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对食品商场、超市销售散装食品执行规范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其达到管理规范的要求。

  (四)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建立“统一协调、权责明确、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2、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机制。

  3、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4、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及时控制和减轻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加大经费投入,充实监管力量。

【西充县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相关文章:

1.2020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2.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3.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6篇)

4.长春车位投资现状调查

5.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6.中医现状调查报告

7.农商行经营现状调查

8.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

上一篇:上半年度行政人事报告 下一篇:林业生产的情况报告
西充县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西充县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2021-08-27 报告

  20xx年11月至12月上旬,我局组织人员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就食品安全问题听取了有关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部分现场,在对我县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同时,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西充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中北部,东南郊南充,西接盐亭、射洪,西南连蓬溪,北靠南部,东西长44.7公里,南北宽42.4公里,幅员面积1106.59平方公里,辖32乡、15镇、607个村委会、10个社区,全县总人口65万人。

  二、食品安全现状

  (一)、农牧渔业

  1、农产品:全县蔬菜、水果种植户3150户,获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约7500亩,有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

  2、畜禽产品:全县家禽家畜养殖户15000家,获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基地1个。20xx年全县出拦肉猪65.13万头,出栏家禽900万只,出拦肉兔100万只,出拦山羊11万只,出拦肉牛1万头,禽蛋2.1万吨,牛奶7.1万吨,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7.43亿元。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场41个,牛、羊定点宰场1个,分布在全县41个乡镇,20xx宰杀生猪(牛、羊)32万头;销毁病死猪肉1600公斤。

  3、水产品:全县水产品养殖户2100家,年产值8100吨8650万元。

  (二)、食品生产

  全县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17家,其中,白酒36家(根据质监局建立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进行的统计),葡萄露酒5家;获取生产许可证情况: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县已获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72家;未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45家;自检设备情况:有自检设备的食品生产企业61家,无自检设备的56家;认证情况: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5家,占总数的2.7。

  (三)、食品经营

  全县食品经营户789户。县工商部门配有食品安全检测箱3套,并对副食品批发市场和各农贸市场经营的食品质量,推行了“四制两查”的监管模式,即督促并指导经营者普遍建立并执行《商品准入制度》、《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备案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执行面达到96;落实《商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登记制度》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登记制度》,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20xx年该局开展了对儿童食品、奶粉、高介酸菜油、含“吊白块”的`米粉面条等重点品种和校园周边环境、农副土特产品市场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行动。

  (四)、餐饮食堂

  餐饮食堂1547家,其中餐馆酒店1395家,食堂60家,其他92家。20xx年卫生行政部门共检查餐馆酒店、食堂15730户次,受查处的有45户,其中:取缔无证5户,吊销许可证2户,停业整顿11户,责令整改27户,处罚没款3.5万元,销毁不合格食品7100公斤。

  三、存在问题

  1、农牧渔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施用控制难度大。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经营分散、品种混杂,加之农民质量安全意识差,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控制上仍有较大漏洞。一些地方在种养殖中滥用激素类药物以保收成,增加产量。如使用避孕药喂养甲鱼、黄鳝等水产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膨化剂等,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大、规模小、水平低。我县绝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都很小,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绝大多数企业设备简陋,产品单一,管理差,产品标准和质量水平偏低。检测手段有限,缺乏自检能力,生产加工企业对原材料进厂,不能通过自检把好源头关。出厂产品也没有全部通过检验,质量状况很难保证。

  4、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注水肉、水发菜甲醛含量超标的问题,部分熟食卫生指标不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一些水产品因饲料激素超标质量堪忧,活禽类产品批发销售分散、检疫难落实,家禽宰杀无定点。超市食品质量存在一些包装类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部分食品卫生指标不合格,有些食品成分含量不合要求,有的伪造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索证不严致使一些不安全食品进入超市销售的问题。

  5、餐饮业、学校学生食堂业主卫生意识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食品卫生安全,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漂白剂的现象较普遍。同时,多种因素导致小餐饮店、建筑工地食堂等普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况。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制度后,增强了政府管理和调控能力,但要完全关闭大量无证经营的餐饮店,涉及到大量下岗人员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几乎都实行分散经营,产品种类繁多、品种杂乱,不利于推广标准化技术和统一产品质量;二是食品生产加工尚未形成规模化、规范化运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低;三是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检测水平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缺乏应有的质量检测设备;四是监管资源分散,权责不符,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五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执法主体缺失、监管效率低下,执法难、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六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缺乏起码的诚信;七是信息不畅、反应不灵,预警、应急、日常监管等信息反馈不及时,被动处理的多,主动查处的少。

  四、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强化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1、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2、加强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

  3、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

  (二)健全组织,建立制度,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

  2、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定期通报制度,构建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依托药品监管网和供应网,构建城乡一体、三网互动的网络体系。

  4、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举报的威慑作用。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

  1、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

  (1)加强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2)在土壤、水源、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域,禁止种植蔬菜。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推进产地环境污染监控工作,加快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定进程。

  2、强化对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

  (1)强化食品生产原料及添加剂的监管,坚决消除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2)进一步加强生猪、牛羊屠宰管理工作。严励打击私屠滥宰、严禁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进入流通销售领域。

  (3)对获取生产许可证暂时有困难的食品企业进行整合,利用资源互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符合生产许可证要求的条件,做到合法生产加工。对确实不符合条件,也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的食品加工点,坚决予以关闭,防止鱼目混珠,影响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形象。

  3、强化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1)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对食品经营企业、个体户,要严格依法审查其主体资格,严格执行前置审批规定。

  (2)加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调味品、酒类、豆制品等食品的市场准入管理。

  (3)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场的监管网络。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及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的巡查整治力度,取缔无照无证经营。

  4、强化对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1)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要求。

  (2)严格执行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进一步加大对集体食堂、宾馆饭店、建筑工地食堂,特别是“小饭桌”、小餐馆、个体饮食店、盒饭和馒头制售点的卫生检查力度,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认真落实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对食品商场、超市销售散装食品执行规范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其达到管理规范的要求。

  (四)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建立“统一协调、权责明确、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2、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机制。

  3、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4、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及时控制和减轻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加大经费投入,充实监管力量。

【西充县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相关文章:

1.2020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2.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3.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6篇)

4.长春车位投资现状调查

5.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6.中医现状调查报告

7.农商行经营现状调查

8.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

上一篇:上半年度行政人事报告 下一篇:林业生产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