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调研报告

2021-07-24 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调研报告1

  高校住宅区是各高校在自己原有校园土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兴建的居住小区,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本校教职工的居住问题,为教职工营造一个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住宅区环境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牵掣到职工的根本利益,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出现的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行业,学习、借鉴和研究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和方法,分析和探讨高校住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具有科学性、社会性、专业性及高校属性的住宅物业管理办法,逐步推行规范化、专业化的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模式,为教职工创造文明、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高校后勤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住宅物业管理的现状

  1、住宅区基础设施差

  目前我国各高校特别是校史悠久的老牌大学,其住宅区都是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过去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住宅楼,最初的规划设计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需要,好多线路、管道已严重老化,房屋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齐全,设备陈旧、老化。住宅区内绿化地杂乱不堪,住户私自开荒种花种菜,或到处乱搭乱建,楼宇整体破旧不堪,在消防及安全设施存上也存在很多隐患,实行物业管理难度较大。

  2、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

  我国各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原房管部门或总务部门分离出来的后勤人员,物业管理专业技能性不强,素质不高,“铁饭碗”思想严重,观念转变缓慢,始终认为自己是学校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后勤改革不管怎样变化,自己都不会下岗,工作不努力,专业技能学习上不积极进取,没有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服务意识差,对待住户态度生、冷、硬现象存在,服务不能及时到位,或服务质量不能保证。

  3、缺乏配套的管理办法

  高校住宅小区是本校职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而物业管理部门则是为小区内住户提供服务的单位,目前各高校在住宅物业管理中因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而使住宅区内好多方面管理无法可依,如近年来,随着住房产权的多元化,校内职工外购商品房的增多,校内住宅区外租户增多,因外租户人员身份复杂,不爱护小区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方面自治性差,不注意公共道德行为,严重影响本校教职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有小区内基础设施的管护,住户房屋装修的管理等都没有配套的管理办法,而物业管理中心或公司作为服务部门,没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或处罚权,使得住宅物业管理在好多方面束手无策,难以提高住宅物业管理质量,无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住户物业付费意识不强,依赖性较大

  实行高校后勤改革以前,高校住宅区各项服务都是学校大包大揽,包括共用部位的维修、小区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卫生保洁、绿化管护、消防安全及门卫管理,甚至包括住户室内维修、有线电视收费等都是由学校支付,随着后勤改革及住宅物业管理的不断深入,以上各项福利性服务逐步实行住户有偿使用,好多住户对此不满,认为小区是学校的住宅区,自己是学校的职工,自己有权免费享受住宅区内的各项服务,过去都是学校出钱搞服务,而现在要自己出钱,观念一时难以转变,福利性服务思想浓厚,对物业管理缺乏认识和了解,对物业管理收费采取消极态度,对学校的各种管理办法故意刁难不予配合,难以接受“自己花钱买服务”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

  5、物业管理经费短缺,难以创建优质服务

  高校物业管理不同于社会上的物业管理公司,它是以给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其收费标准普遍低于同等商业性社会住宅小区收费标准,而随着高校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住宅区的投入也逐步减少,使得住宅区物业管理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长期以来,由于高校住宅的维修工作量大,加之外租户比例逐年增加,使的学校物业经费收入产出严重失衡,同时由于物业中心在高校后勤人事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安置,使得高校物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人员工资基数大,服务成本高。作为住户方面,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区不再只是教职工生活居住的场所,也是其思想文化交流、休闲娱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而要创建高素质的人文环境,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综合性的优质服务,均需要一定的资金做保障。有限的物业管理经费使得物业管理部门日常支出很难日益为继。

  二、高校住宅物业管理的发展

  1、物业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高校住宅物业管理人员大都是过去高校后勤旧体制下的后勤服务人员,“大锅饭”思想严重,随着后勤改革及物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物业从业人员应强烈意识到“铁饭碗”的体制已不复存在,要有忧患意识,要破除“学校后勤非我们不可“的旧观念,树立优质服务的新理念,开拓进取,自我加压,主动出击,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确立“服务求生存,效益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努力钻研物业管理新知识,学习和了解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行业动态,培养一切为了住户,住户是上帝的新理念,树立“诚心、创新、拼搏、向上”的企业精神,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和行动的指南。

  2、要创建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是创造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对于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学校或集团应采用多种渠道、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重视员工的能力培养和潜力开发,创建科学的用人机制,鼓励员工进行技能创新和探索符合高校特色的新型物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员工持证上岗,加强与国家级、省级示范小区的联系,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物业管理水平,通过专业讲座、技术大练兵等实践活动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和市场竞争力。并利用高校优势,向社会上招聘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充实到高校物业管理队伍中来,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通技术、精业务的高校物业管理队伍。同时要引进竞争机制,加强考核,实行竞争上岗、按劳取酬,从而形成科学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为住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高校住宅区的地产及房产属于国有资产,住户只具有使用权,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学校领导及国资主管部门应予以重视,高校住宅管理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减轻财政负担,使住宅物业规范健康的发展,而物业管理部门作为服务单位,只能搞好服务工作,无行政管理或处罚权,学校应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配合物业中心按照国家有关物业管理的方针、政策、统一制定高校物业管理的具体政策、办法、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包括住宅装修管理办法、外租房户管理办法、公共环境及国有财产管理办法、自行车存放管理办法等,并在各住宅区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积极成立小区管委会,形成学校、小区管委会、物业管理中心三方共同管理的局面。

  4、建立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住宅物业管理中心应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国资、后勤、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对服务内容包括共用部分及住户室内维修、消防、门卫安全、绿化管护、道路的维护、住宅区内公共设施的维护服务等项目进行检查,物业中心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业条例,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法规,实行企业化管理,使住宅区内的各项管理规范标准,甲乙双方应按照约定条款认真履行合同,对物业中心在日常服务中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要进行整改,对服务达不到标准的甲方可进行处罚,用法规和制度规范约束物业部门的行为,确保教职工能有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

  5、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高校物业住宅区不同于社会上的商业住宅小区,具有浓厚的文化环境及学术氛围,教职工群体素质比较高,住户对居住环境的建设及服务的要求都表现出较高层次的需求,作为高校住宅物业管理中心,在搞好各项服务的同时,应加强对物业管理的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配合工会、离退休处、校团委党委、宣传部等部门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及群众性娱乐活动,要让每一位有热心和爱心的职工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小区物业管理中来,大力开展“小区是我家,美好环境靠大家”的宣传活动,培养住户的主人翁思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富有高校特色的社区文化,通过提高文化内涵,创建祥和的社区环境,通过筹建小区特刊和物业网站,多形式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公益事业及社区旅游等活动,开设宣传栏和网上聊天等形式,以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格调。

  6、多渠道开展便民有偿服务,增创服务经费

  经费是物业管理的基础,也是物业公司开展服务工作的保障,物业公司在取得学校划拨的经费、住户交付的物业管理费及职工室内维修费外,还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服务潜力,拓展服务项目,通过开展有偿便民活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政策支持,包括住宅区周边门面房的开发,住宅区内蔬菜、水果市场的开发,洗衣店、服装加工店、饮食服务摊点、粮油销售店等商业网点,广开资金来源渠道,补充物业服务费的不足,从而确保住宅物业管理的良性持续发展。

  7、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居住小区

  高校物业管理除立足于物业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为住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使住户能深入体会到“住户物业是一家,有困难找物业”的温暖,把住户对物业的满意作为物业人最大的欣慰,树立良好的物业管理形象。如小区内有好多老教授、专家、学者等老人,他们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物业管理人员要经常同他们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住户在小区内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待服务工作要高效、细致、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周到。同时中心领导要关心职工生活,重视人性化管理,对于职工及家属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中心都应予以慰问、祝贺、看望,员工有不顺心的事时,中心领导要与他们进行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得员工的积极型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企业的凝结力和向心力,达到住户满意、领导满意、职工满意的和谐居住及工作环境。

  总之,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它不同与社会上的物业管理模式,它的各项政策及服务标准应服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住宅区行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转变原有管理部门的职能,注入新的物业管理机制,依靠学校的支持,住户的配合,建立起具有高校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向教职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综合性服务,最终实现社会、学校、住户、物业管理企业的共同满意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徐志国、常剑、贺云华,《现代物业》刊载;

  2、《物业管理导论》王青兰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

  3、《试论高校物业管理》作者:蔡炳华,《重庆工学院学报》05年1期刊载;

  4、《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状况及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谢家谨(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

  5、《中国物业管理条例》

高校调研报告2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创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创业问题更加突出。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为深入了解衢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以及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建议等,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对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36名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专题调研,其中衢州学院17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19人;从性别上看,男生20人,女生16人;从学历上看,本科毕业生10人,高职(专科)毕业生26人;从毕业去向看,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有31人,为继续深造做准备5人。他们中过半数没有关注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其余关注的政策大多集中在创业贷款和就业社保领域。

  一、就业情况

  20xx年,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有应届毕业生2343人和1991人,截止到5月底,两校分别就业956人和732人,升学489人和155人,就业率61.7%和44.6%(含升学人员)。从历史统计数据看,每年8月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截止20xx年8月底,衢州学院就业率为98.0%,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95.8%.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就业渠道广泛。被访的31名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中通过各类招聘网站落实就业单位的有8人,通过校园招聘会和老师、校友推荐的各6人,通过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的有4人,通过工作实习和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的各3人,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的有1人,无人通过高校毕业就业信息网、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报纸(杂志)发布的招聘信息渠道落实就业。可见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师友亲属等社会关系仍是毕业生落实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二三线城市更受青睐。31名已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在直辖市的有1个,省会城市的12个,非省会城市和县级市各8个,乡镇和农村只有2个。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较多,竞争压力更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城市就业,压力较大的一线城市和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

  (三)非公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31名已就业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有6人,事业单位1人,三资企业3人,其他企业(民营企业)21人。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其他企业依然是就业市场最大的需求者。

  (四)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一般。31名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即将从事的工作很相关的有5人,相关的有12人,一般的有6人,不相关的有7人,很不相关的只有1人。过半数被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但所学专业与工作无关的也有四分之一。

  (五)工作满意度较高。31名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认为很满意的有2人,满意的有12人,一般的有17人,没有不满意勉强就业现象,表明自由择业能够让近半数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六)受到能力制约影响较大。31名毕业生认为求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就业能力不足、缺乏求职技巧等问题,选择岗位信息不足、社会关系欠缺等客观因素的较少。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均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采取了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快改革创新,强化就业帮扶等措施。衢州学院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上存在人员紧缺困难。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就业形势与往年基本相当,但存在专业不对口、就业层次不高问题。学生求职时定位不准,心态不稳,经常变动单位;个别学生缺乏忧患意识,求职时不积极主动。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成效显著。36名被访毕业生均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就业政策宣传解读、招聘信息发布、就业形势分析与判断、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指导与训练、就业实习与实践、校园招聘会、就业困难帮扶、升学(或出国) 指导等就业指导与服务,所有指导服务项目均被过半数毕业生认为有很大或较大帮助。最受认可的是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认为有很大和较大帮助的各有12人,其次是举办校园招聘会,认为有很大帮助的12人,有较大帮助的11人。就业心理辅导项目认可度相对较低,认为有很大帮助的只有7人,说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帮扶被各方忽视。

  (二)就业指导服务仍需加强。36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不到位,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够,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指导。大部分被访毕业生不了解国家或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服务政策,仅有6名被访者表示有所了解,他们相对认可应征入伍服兵役、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等政策,对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到基层或中西部就业专项政策的认可度最低。

  三、创业情况

  两校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都非常少,但大部分被访毕业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没有马上选择创业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人脉和经验。

  (一)创业意愿强烈。被访毕业生普遍怀有创业理想,同时对自身现有能力有清晰认识,大多选择先就业提升综合素质后再开始创业。36名应届毕业生中有29人表示愿意自己创业,其中26人打算工作几年后开始创业,毕业后马上创业的仅2人。从创业形式看,选择合伙创业的有12人,个体商户形式的7人,互联网创业的5人,自己办公司等其他形式的5人。

  (二)创业指导服务欠缺。36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创业指导服务主要问题在于对学生创业上的指导不够,创业孵化基地配套不完善,未能全部发挥作用,创业信息、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基地相关配套措施。他们中认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需要在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上改进的有14人,简化审批手续的有10人,加强场地支持力度和提供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各有8人。

  (三)希望政府加强帮扶。衢州学院希望政府在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上加强帮扶力度,关爱基层就业创业工作者;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应当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被访毕业生对政府的政策期许主要集中在提供低息贷款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法律方面的指导等。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就业、创业帮扶投入。提高高校就业、创业环境建设投入,增加校园招聘活动补助。加大高校就业、创业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素质;积极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科学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简化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审批制度,让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大对行业急需但生源不足的专业财政投入,减免人才紧缺专业学费,保证人才紧缺专业生源,优化人才供给。

  (二)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实现产教融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共享人才供需信息,定期发布本区域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行业总体薪资水平,规范行业薪资信息发布披露。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创业宣传和引导,简化毕业生申办各类创业政策手续,优化毕业生就业归口管理,为毕业生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三)培养毕业生正确择业观,提高就业能力。加大基层环境建设,加强基层工作宣传,引导毕业生全面认识、科学择业。建立向基层倾斜的分配机制,提高基层工作补贴,保障基层工作者收入,抓好基层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毕业生落户、人事档案管理等政策宣传和落实。优化非公有制机构的权益保护机制,转变传统择业偏见。加强对"双困生"的个性化帮扶,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强化就业能力指导,重点解决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调研报告3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缓解高校资金压力,优化配置高校资源,促进高校良性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我国高校财务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目前,高校财务制度中最大的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国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者,高校资金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为高校提供大量资金供其发展,但并没有要求其偿还,也没有要求高校以营利为目的,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这些国有资产交给高校进行自行管理和调控。国家为高校投资,但并没有对高校资金的使用和投入实行严格的规划控制,致使资金所有者缺位:高等学校行使法人权力,但其并不承担相关的委托责任。因此,对高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有所缺失,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核算盈利、亏损和相关成本支出,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没有发挥高校的财务管理功能。

  (二)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体制不断完善,加快了高校融入市场的进程。然而,高校经济活动形式内容多种多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高校财务风险,对高校财务体制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校财务对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内容越来越重视。虽然高校财务设置了统一的指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财务分析,但这些指标尚未将高校发展的规模、效益、速度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在内,还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要求;就高校财务现状来看,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高校并未对财务数据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也未对其进行分析,无法通过财务分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的财务管理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不健全的体系制度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的作用,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

  (三)高等学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遵循“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即高校校长直接领导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部门直接对高层领导负责,而不是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负责,这种方式必然会造成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的状况有两方面不足,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追求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我国学校普遍是校长负责制,在这种制度下,高校财政分配权在校长和中层领导手中,这样尽管加强了财政调配权力,但没有形成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虽然建立了相关责任制度,但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不发挥应有作用,在使用审批支出权力的同时,没有将支出后果、学校收入等因素考虑在内,这就与高校的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没有很好地保障高校良好发展,不利于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当今企业的财务部门,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财务业务的核算,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财务管理。高校过去采用的传统会计核算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应以改革促进高校财务体制的发展。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处于初级阶段,应将管理会计引入高校,从而对高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管理。将管理会计引入高校,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的会计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提高高校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提供相关信息,为其作出有效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对高校来说,管理会计对评价高校内部管理和提供外部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在会计核算完成之后,可以运用管理会计提供的相关指标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可以为管理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规划。管理会计可以帮助高校合理引进各种教学设备,更新、兴建固定资产,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保障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形成良性循环。

  (二)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决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亟需改革,走转型发展道路。高校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还应对未来发展提供准确的预算和有效的经济规划。管理会计结合之前的计划成本资料和实际成本资料,运用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分析教育成本和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将成本细化,为编制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加速高校的发展。另外,管理会计在引进科研技术、利用外资、更新或购置教学和实验设备等方面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经济评价,推动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三)管理会计为高校财务保驾护航

  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财务会计可以节约企业财务成本,为企业开拓市场等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持。高校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同样需要资金,需要适当扩大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形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学校与其他学校、与企业之间在研究项目、科研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均有竞争。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推广管理会计,帮助高校节约成本、避免财务风险,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有利于学校领导对下属的考核

  管理会计可以对整个学校的经营环节进行监控,同时将高校管理的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建立起完善的控制系统,监控财务核算和分析的全过程。因此,管理会计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收入、支出、成本、利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考核、评价,为学校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加强学校管理层对各部门的监督和控制。

  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很多高校正在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因此对投资有较大需求。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资金使用率,规避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成本。投资决策中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计算资金价值时,应将货币时间因素考虑在内,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按照统一时间进行折算,这样比较才更科学。高校可以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运用到管理会计中,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分析,同时充分考虑风险和报酬,运用概率分析权衡二者关系。以净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等为评价指标评价投资项目和经营业绩,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优化投资组合,达到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一般来说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周期长、环节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严重影响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因此,项目投资应该在调查研究后,按照管理会计中的科学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分析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有效。具体来说:高校投资项目的提出是根据其长远发展战略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在把握良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提出的,可以由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结合本校的长远战略提出,也可以由相关部门领导根据学校的现状提出战术性的投资;投资项目的评价主要由高校相关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完成;投资项目的决策则由学校高层领导或是相关部门领导制定;项目投资经商讨同意实行后,财务部门应积极筹集资金开始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考核控制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工程质量等,使投资按预算保质保量完成;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既定的方针、程序,另一方面应对原来的投资决策和实施计划进行评价,并且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合理、适当的更改,保证投资项目完整有序进行。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没有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学校获得财政支持后无偿使用这些资金。这样导致部分高校使用资金时不能将资金合理有效地统筹安排,缺乏成本管理意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还不健全,高校预算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第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全面,编制程序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对优化预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三,没有强有力的预算执行约束力,很多高校缺乏预算激励机制,使用过程中节约预算经费的没有得到奖励,预算经费不足的又给予其追加,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力。第四,没有健全、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很多高校的预算将关注点放在资金的投入上,没有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未对资金的使用结果进行后续评价,没有建立对资金投入的投资状况和使用绩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高校财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收入预算是指年度内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的计划,具体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支出预算是指年度内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支出资金的计划,具体包括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事业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预算。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高校的预算控制与管理,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指标和方法对高校预算进行管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会计要求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更加科学规范。预算管理需要通过科学的编制方法来实现,编制预算时应以年度计划、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为内容,结合相关的预算编制原则,采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两种预算编制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认真仔细分析上年度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之上,通过分析预算和实际的数据资料,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下一年度财务预算打下可靠的基础。做预算时应及时将学校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纳入预算中,以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各院系和部门的资金分配、资源配置、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费用支出的标准和相关规定等,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论证,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客观、透明,科学合理分配资金,避免资金浪费。建立清晰明了的预算机制,规范资金收入和支出,使预算更加准确。总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执行预算时要严格,而且应将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变化因素考虑到,留有使用资金的空间,避免资金周转困难。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做好预算管理不是学校财务处一个部门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和院系相互协调、共同参与、通力配合,将资源优化配置。

  (三)本量利的分析应用

  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很重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高校确定年度利润、确定招生保本点、预测各种相关费用,进而指导学校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根据年度招生规模,分析年初制定的招生计划资料,按照学生人数收集预算出的学生学费和住宿费水平、计划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成本等资料。另外,进行本量利分析,应以一个基本假定为前提,即成本性态为标准,将高校支出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变动成本指直接费用中随学生人数变动而变动的部分,例如各学院、系等部门所使用的电话费,杂志报刊、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等;固定成本指直接费用中不随学生人数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例如各学院、系等部门支付的教职工的基本工资、保险费、教工福利费、奖金绩效等费用;将间接费用列入固定成本,高校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如计提的坏账准备和无形资产摊销、教育科研费、借款的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另外,对于财政专项支出,我们对其进行专项反映,不进行成本性态模型分析。

  2.确定高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利润=收入总额-成本总额=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即:L=px-bx-a,其中:L为利润(事业结余),b为单位变动成本(人均教育事业支出),a为固定成本总额,x为业务量(招生人数),p为单价(人均教育事业收入)。资料1:假设某高校经营办学,20xx年人均教育事业收入为p元,人均教育事业支出(变动成本)为b元,应分摊的固定成本为a元,则:该校事业结余L=(单位教育事业收入-单位教育事业支出)×招生人数-固定成本=(p-b)x-a

  3.确定高校招生保本点

  学生人数达到某一点时,可以使其业务收入正好等于业务成本,这时高校经营不盈不亏,这一点即保本点。若要盈利,必须扩大业务量,超过保本点。高校办学业务保本点一般利用边际贡献法来确定。假设某高校经营办学,20xx年有关单位人均教育事业收入、单位人均教育事业支出应分摊的固定成本数据同资料1。据此计算如下:(1)单位边际贡献(y单)=单位教育事业收入-单位教育事业支出=p-b(2)单位边际贡献率(z)=单位边际贡献/单位教育事业收入×100%=(p-b)/p×100%(3)保本业务量(x)=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a(/p-b)(4)保本业务收入(w)=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率=a[/(p-b)/p×100%]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该高校的保本业务量(在校生规模)为x名,业务收入保本额为w元,超过保本点才可获得收益;在保本点上,只能获得边际贡献总额y总元,等于固定成本总额,盈亏平衡。

  4.预测学校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事业结余)

  资料2:某高校20xx年预计招生人数X名,业务收入(教育事业总收入)为Y元,其中,财政人均拨款、学费收入等人均教育事业收入为(Y/X)元,教学成本等变动成本(人均教育事业支出)为Z元,安全边际为(X-保本点x)。经过计算得出:(1)边际贡献=业务收入-变动成本=Y/X-Z(2)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业务收入)×100%=(Y/X-Z)/Y×100%(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业务收入)×100%=(X-x)/Y×100%(4)事业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5)目标利润=预计招生数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5.已知目标利润计算相关的指标(1)目标利润下的招生人数=(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单位边际贡献(2)目标利润下的人均教育支出=人均教育事业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招生人数(3)目标利润下的固定成本总额=预计招生数×(人均教育事业收入-预计人均教育事业支出)-目标利润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应运而生的,它扩展了管理会计核算运用的范围,注重市场竞争,用战略性眼光看待市场、产品信息、企业内部信息,分析企业行业状况,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如果将战略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将会给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带来很多新鲜血液:第一,能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注重高校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战略管理会计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审视企业外部环境,关注外部情况,为高校提供超越自身财务会计内容的信息,这些信息更为广泛,对高校制定财务方针、优化资金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为高校提供更多有助于高校积极正确经营的非财务信息,使管理会计真正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在如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许多非财务信息对高校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等,都会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而生源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的未来发展是否顺利。第三,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应用。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实物,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价,对于管理事物的主体“人”却很少涉及。而这一点在高校的教师管理中尤为重要,比如如何培养优秀教师、如何留住内部优秀教师、如何吸引外部优秀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加入学校的教职工队伍,这些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战略管理会计在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范围内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财务会计和战略管理领域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在高校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途径

  (一)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设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管理会计的产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满足了企业内部经营者的需求,促进了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以相关的数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借助数学模型和相关公式,对财务信息进行规划、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这是通过以前的手工计算难以实现的。因此,高校应加强会计信息化业务知识学习,将信息化引入管理会计,建立高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高高校会计业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转变高校领导观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使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推广应用受阻,如领导者理念观念落后,管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扎实等。改变这种状态,首先,高校领导学习先进理念,转变财务管理模式,使用正确管理方法,加强会计专业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带领财务人员积极投身于财务决策中。其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创新,塑造一支业务扎实、灵活性强、观念新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事业的发展。再次,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属于“报账型”会计,今后应站在整体的高度,重视对事前的预测决策进行分析,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将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时,应坚持客观公正、廉洁自律、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四项基本职业道德标准。

  (三)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使其适用于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实践

  我国管理会计现存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不断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但其先进性和实践性方面明显不足。要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应用于高校,应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完善现有管理会计理论,并深入研究高校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点的、适合高校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同时,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其投身到管理会计的实践之中,推进管理会计在高校的深入发展。

  (四)协调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及时总结应用经验,使之与高校的会计实践相适应

  管理会计的许多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的有关报告,可以说是财务会计的再加工。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将二者兼顾,逐步加强管理会计的运用,而不应只注重财务会计。同时,高校应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推动下,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财务管理作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最早来源于西方,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因此,要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实践经验,使管理会计理论在高校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广和应用高效、实用的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五、结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领域中两个重要分支,它们既相对独立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财务会计在高校的应用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一套较科学完整的适合高校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而与其密切相关的是管理会计,目前高校财务业务中管理会计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理论薄弱,即缺少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理论与实践联系脱节等。因此,努力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运用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标准衡量和考核会计业务,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广泛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投资决策、本量利分析方法等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同时还要将战略管理会计等前沿理论的实践积极推进,使管理会计在高校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促进管理会计在高校不断完善。建立满足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需要我们根据现状和变化的环境研究管理会计并将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目前,管理会计受到内部、外部多种因素制约,在高校尚未广泛推广和应用,社会各界人士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建立适合于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全面发展。

高校调研报告4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教务教辅和基础部党总支于20xx年3月开展了教师党员组织发展工作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务教辅和基础部党总支教师党员队伍现状

  教务教辅和基础医学部党总支分为4个党支部,目前,党总支共有党员85人,其中(专、兼职)教师党员60人,占党员总数的70.6%。

  教师党员中,高级职称14人、占23.3 %,中级职称27人、占45 %,初级职称19人、占31.7 %;专科学历4名、占6.6%,本科学历16人、占26.7%,硕士学历39人、 占65%,博士学历1人、占1.7%;年龄构成为,20 - 30岁28人、占46.7%,30 - 40岁19人、占31.7%,40 - 50岁8人、占13.3%,50 - 60岁5人、占8.3%。从5年来党员发展情况来看,全总支教师党员队伍的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二、发展教师党员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好基础工作

  在教师党员发展中,党总支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发展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到“四个不发展”,既不成熟不发展;不符合条件、标准不发展;党校培训成绩不合格不发展;群众不满意不发展。坚持做好基础工作,狠抓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党总支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及时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保证党员的质量。每学期都对教师进行全面摸底,详细了解各支部教师党员分布、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结构情况,科学制定发展党员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发展教师党员名额,既保数量,又保质量。近五年来,党总支共发展了16名党员。

  (二)坚持改善结构,注意均衡发展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党总支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总支从改善发展教师新党员的结构着手,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改善教师党员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分布结构等。坚持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教师党员,避免出现数量上大起大落以及结构上出现混乱。在均衡发展方面,实行“三倾斜”,即把发展党员工作向教学工作一线的重要岗位倾斜、向职称层次较高的教师倾斜、向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倾斜,重点解决某些教研室、某些关键岗位没有党员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及时把青年、骨干教师吸收为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使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分布和职业构成更科学合理。

  (三)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活力。组织开展活动注重实效,坚持经常性、针对性、灵活性,做到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比如,党总支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党员评比、庆“七一”系列活动、书法比赛、学党史比赛以及革命传统及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把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 “帮助扶持”制度,积极帮助处于不同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新党员渡过各种考验关。确保党内关怀、帮助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到了寓管理于帮助扶持中,在帮助扶持中加强管理,实现了对不同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新党员的全程性教育管理。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调研中发现,发展教师党员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部分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组织发展程序不熟悉,材料整理不规范

  个别支部对组织发展工作的基本程序不熟悉,接收预备党员与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流程不清晰,培养考察方法简单,甚至还存在轻平时的现象。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组织发展程序不熟悉是对组织发展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严格的程序才能保证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和培养,保证入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新党员的质量。但是,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出现了组织发展程序不熟悉的现象,不利于逐步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也不利于党员之间思想交流和认识提高。

  (二)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党员发表意见不充分

  个别支部在支部大会上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时,尤其是讨论高级职称教师预备党员转正时,存在多数党员只行使举手表决权,而较少发表批评意见的现象。即使有的党员发表对预备党员的批评意见,也只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只谈表面现象,不触及实际问题,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有的还评功摆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四、加强发展教师党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实务培训,促进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组织发展工作的领导,党总支要定期研究讨论组织发展工作,建议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轮训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总支工作人员,学习《党支部工作手册》、《发展细则》等文件和规定,加强工作实务方面培训和引导,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要形成制度化、经常化,争取2-3年全部轮训一遍。

  (二)增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加大党员发展工作中党员享有民主权利的宣传,加强对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教育,使党员认识到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上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既是对新党员同志的爱护,也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方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相悖。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仅会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责任感,而且如果任其蔓延滋长,必将腐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战斗力。

高校调研报告5

  关于北京高校大学生校园宽带

  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北京聚思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调研方案设计

  1.调研背景

  2.调研目的

  3.调研对象

  4.调研方式

  5.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6.调研负责人及其分工安排

  第二部分 调研分析

  样本统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调研结果

  1.调研结论

  2.SWOT分析

  3.营销策略(4P)

  关于北京高校大学生校园宽带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增加,电脑的使用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互联网的高速传播,使得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而大学生作

  为电脑的使用者之一,也已经加入到互联网应用者的队伍中来。互联网作为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使得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只适和信息。而网络宽带作为互联网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主流。那么大学生在校园宽带的使用过程中又出现过哪些问题以及他们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同时从消费群体的感知中,对三大校园宽带运营商的营销决策提供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 调研方案设计

  1.调研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信息资源的汹涌澎湃,宽带网接入学生宿舍更使大学生这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为发现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校园网扬长避短,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发展,所以进行了此次调研。

  2.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校园宽带消费的需求和大学生在校园宽带的使用过程中又出现过哪些问题,以及校园宽带目前还存在哪些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同时从消费群体的感知中,对三大校园宽带运营商的营销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特撰写此市场调研报告,展开此次调查活动。

  3.调研对象

  主要为北京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4.调研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抽取一定的样本。

  形式:网调(邮件,微信)和发放纸质问卷

  样本容量:20xx(网调电子档1000份,纸质档1000份)

  样本回收量:20xx

  有效样本:1720

  因为校园宽带在高校的普遍性,全体使用校园宽带的大学生都是调查对象,但因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校园宽带的使用情况不同,会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差异,因此为准确、快速的得出调查结果,需要对各个群体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具体情况如下:

  大一学生:200人

  大二学生:230人

  大三学生:1080人

  大四学生:180人

  研究生:30人

  5.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市场调研大致来说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它一般分为界定调研问题、设计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或调研提纲三个部分。

  时间:20xx年5月1日-----20xx年5月5日

  (2)实施阶段:根据调研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由调研人员广泛地收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信息。

  时间: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6日

  (3)结果处理阶段: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并将调研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调研报告表述出来。

  时间:20xx年5月26日-----20xx年6月1日

  有计划的安排调研工作的各项日程,用以规范和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部分 调研分析

  样本统计与分析

  1.现有的市场情况

  (1)调查对象的比例

  抽样调查发出问卷总共

  20xx

  份,回收有效问卷1720份,其中女生填写990份,男生填写730份,可以保证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为1:1。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2)每天平均上网时长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长在2-3小时的居多,其次是4小时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的利用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生活。

  2.对于校园网的满意程度

高校调研报告6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

  3、与是否专业对口

  4、地域意愿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

高校调研报告7

  一.机构设置及功能(特色机构)

  1、北方交通大学信息部

  该部致力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并负责校学生会网页的

  制作和更新。丰富同学们的电脑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是学生会顺应高科技信息化潮流而设立的一个部门。

  2、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生服务中心

  该中心建立的初衷是在高校里尝试有偿的服务。成立这样一个中心,以良好的信誉为保证,系统的办理学生与代理公司,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在日常工作中,收取一定数量的中介费(限于票务和代理),勤工俭学的同学只收取电话联系费),以维持本部们的日常开支。

  该中心下设勤工俭学中心、票务中心、校园代理中心三个部门。给同学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该中心还有校学生会服务热线,收集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解决。

  票务中心是专门代销校内外各种大型演出、电影院、旅游景点、展览、体育赛事、优惠卡等票务,其中收取一定的提成。

  校园代理中心是在方便同学的原则下成立的,他们的工作是代理各类考试和辅导班报名以及各类娱乐休闲活动的报名,此外还代理部分学生有实惠的商品的订购。代理中心的操作模式是向公司收取一定的宣传费和代理费,如果有代理报名及类似业务,还会收取一定的业务提成。他们曾做过北京太奇、宇航等学校的考研报名代理;“康跋”鞋校园推广,联通CDMA手机入网手续办理代理等。同时为了方便同学出售和购买二手物品,该中心还开辟了“校园二手市场”,系统地为同学们登记以及发散信息。现在该中心提供的是免费的服务,该负责人指出,等到机制健全以后,将试着向同学们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为了扩大中心的影响力,还计划把二手市场逐步推广到教职工及其家属,进而其他高校。

  3、中央财经大学纪检部

  该部属于职能部门,不搞具体活动。其主要职能是纪检和项目化管理。其中纪检部分是对全校会的学习纪律的检查以及学生会干部的期末考核,其考核成绩与综合测评挂钩而与学分无关。项目化管理部分是对校会活动大方向上的一种管理,管理机构由三级构成(一级组织:校会主席团;二级组织:校会纪检部;三级组织:校会其他职能部门)。管理过程:前期“项目化管理指南”的制定和中期的投标(分为初期标和随机标,其中随机标又分为主题性招标和非主题性招标)后期为项目后评价,是活动的大总结。

  入围项目的资金管理,先审批,后预算。但最终只能拨给其所需款额的五分之三。

  项目化管理是对校内资源、人、物、资金的整合,使活动有秩序,有意义,有效果,其很大的特色是做项目后评价的历史性回顾、总结。

  4、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是作为学生会对内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生会人事制度与思想监督方面的工作。宗旨是“来自同学,服务同学”,“以人为本”,着重对人的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整合、积累和利用,完善学生会的人事制度和监督机制。

  负责拟定学生会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学生会各类人员的编制管理,年度聘任和考核的指导、管理工作;负责人事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管理人事信息系统;上报人事统计报表;负责人事文书材料的收集、立卷和归档工作;开展学生会人事管理的研究工作,为学生会的有关决策提供服务;对各部进行素质、技能、知识考核。另外还起到思想监督的作用,对学生会违纪学生提出书面或口头批评及舆论谴责。了解各部门工作的进展,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

  二.考核监督机制

  1、中央财经大学

  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分为a基准分,岁平时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质量、考勤方面的打分。B加分项即队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嘉奖c减分项急即针对校会成员违纪行为的处理d平衡分即由主席团、团委老师打分和各部长间的互评(主要以校会内部评分为准)

  具体的评比结构图如下:

  除了对校会成员的打分外,中财还对其校会的部门也采取月季专评的办法。其考核标准主要以部长、副部长的工作表现以及该部所承办的活动的效果为准。

  这两种评分的结果都会在公布栏公布。

高校调研报告8

  目前,传统的楼宇广告发展成熟,而高校食堂视频广告从发展渊源上来讲,正是楼宇广告在高校食堂的延伸,两者具有相似性,但同时差异明显。

  高校食堂视频广告的优势

  笔者调查发现,高校食堂视频广告的主要内容涉及培训、时尚用品和图书等多个方面。相对于校园内其他广告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比如校报和其他校园官方媒体或学生自办媒体、海报栏张贴的海报以及对校园的活动赞助等)来讲,高校食堂视频广告投放的集中度高,绝大多数学生要到食堂就餐,因此,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凭借自身的传播优势而备受商家青睐。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把上班族作为受众的楼宇广告来讲,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传统的楼宇广告和食堂广告在内容上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说传统楼宇广告是一份麦当劳快餐,那么,食堂视频广告就是一桌具备复杂烹饪工序的中式佳肴。楼宇广告的传播方式如同连珠炮,一个接一个地播放广告;而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则更类似于普通的电视广告,广告多以插播的形式出现,前后各有一段相对精彩的节目。在商业场所,上班族们停留在电梯等公共空间的时间较短,广告只能以生硬的填鸭式手段一个接一个地播放,极易让受众心生厌恶;而在大学食堂中,学生就餐期间心情较为轻松愉快,就餐时间较长,这就与坐在家中收看电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于是,广告公司就可以用心在节目内容上进行策划、编排和多样化制作,以降低节目和广告的商业化气息。

  高校食堂视频广告的劣势

  目前,学生对食堂视频广告的关注程度依然较低。从外部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餐者数量少时起不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就餐者数量多时又容易听不清,传播效果差;

  2、结伴到食堂就餐的学生说说笑笑,对视频广告的关注度会有所削弱;

  3、随着大学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学生就餐较快,也削弱了对视频广告的关注;

  4、受传统楼宇广告的影响,部分学生本身对楼宇广告具有厌恶和抵触情绪;

  5、学校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其食堂的一些政策和规定也限制了节目和广告的播放。

  从内部原因来看,与电视节目相比,高校食堂视频节目的重复率高,更换周期长。广告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广告投放上,其节目的专业制作力量相对薄弱。在此过程中,广告投放的效果、节目质量的好坏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商家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食堂视频广告传播效果的反馈机制。

  在调查和采访中,笔者听到这样一些声音:食堂视频广告使校园中的商业气息加重,不利于保持象牙塔的纯洁性,遭到了一些高校师生的反感。山东大学广告系副教授刘悦坦在讲课时曾说:“在美国,你看不到楼宇广告这种形式的广告。在美国人看来,人们的公共空间是不能因私人的赢利目的而被随便地占据和进行商业性开发。楼宇广告有强制公众在自己的公共空间内接受广告的嫌疑,是侵犯人权的行为,公共空间属于公众。”笔者通过同学的帮助,分别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四所高校的食堂中对正在就餐的各30名学生进行了现场的问卷调查,(如下表)调查结果显示,有23、3%的接受调查的同学并不希望食堂在他们就餐期间播放广告。

  相对于高校食堂的平面广告形式,高校食堂视频广告有以下劣势:

  1、视频广告的广告费和广告成本相对较高;

  2、广告更换周期较平面广告短,重复次数较少,长期广告效果差;

  3、平面广告可以随时被来食堂就餐的学生看到,而视频广告只有在节目和广告播出的时刻才能被恰巧抬头的学生看到;

  4、液晶屏维护、保养、维修和管理难度大,成本大,需要专人负责,而平面广告只要贴到相应的广告位置即可。

  在调查中还发现,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具有较强的行政性进入壁垒,进入成本较高,“在位媒介”竞争优势强,刚涉及到此类经营、但资本相对强大的企业要想进入,便不得不采取并购的形式。没有特殊原因,学校一般不愿意为改变食堂广告的合作伙伴而承担风险。并且,大学校园中,涉及到在食堂中播放广告的问题,宣传部、公安处、后勤部等各个部门都可以用各自手中的权力插一手,这就使得许多想要获得食堂广告经营管理权的公司不得不承担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公关成本。因此,在与“在位媒介”竞争的过程中,“进入媒介”自然而然地处于劣势地位,要想扭转这种地位,“进入媒介”便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

  建 议

  高校食堂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应如何在方便学生生活、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使其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笔者运用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高校食堂视频广告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后得出结论:高校食堂视频广告拥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特殊性明显。广告公司在制作此类广告时,应根据受众特点,将广告的“商业性”蕴藏于“知识性”、“趣味性”和“教化功能”之中,只有这样,广告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笔者的具体建言如下:

  1、加大公益广告的投放比例,以此树立自身的良好品牌和道德形象,提高自身品位,提高在受众中的美誉度,降低部分师生对食堂视频广告的厌恶感;

  2、尽可能多地在节目中介绍对大学生切实有用的信息(如就业、考研等);

  3、举办特色活动吸引学生观看,如邀请名人做一些学生关注话题的讲座等;

  4、广告采用插播方式,或融入节目中。广告不应占据大部分的视频

  播放时间。

  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商业气息浓厚,多数广告可以形容为“包在华美外衣里的叫卖声”。高校食堂楼宇广告在广告的策划、制作和投放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自身的质量。广告代理商在制作广告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高校师生的知识面、心态、品位以及好恶倾向等,发展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导向性、指导性和教化作用的广告模式,将广告巧妙地嵌入到知识背景中。做这一切的前提是:用一颗真诚的心为大学生服务。当受众群体属于“小众”时,广告的制作和投放理念就应该针对“小众”群体的特点而采取错位式的广告制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上海梵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是以节目质量取胜而非依靠风险投资进行投融资和扩张取胜的。该公司始终强调“文化”一词,将自己与其他传媒公司放在差异化的定位位置,该公司以“专注于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开发交流的专业传媒机构”为立足点,定位于“上海高校的传媒专家”,秉承“立足青春的殿堂,传承文化的魅力;经营诚信的机构,打造专业的高校传媒”的宗旨,年营业额已经达到700万~1000万元人民币。

  目前此行业处于垄断状态,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形成寡头市场或者垄断市场。在寡头市场下,几大寡头实力相当,相互制约,规范性和服务水平都会相对提高,有利于保证播出节目和广告的质量,提高内容的档次和品位,为食堂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从而减轻国家和学生的负担;而一家独大的局面则不利于此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高校调研报告9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生规模扩大,学业困难生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学业困难生除了自身存在的原因外,在包括家庭、周边学生人群、学校支持系统在内的外部系统中也存在着沟通不良、信息不畅、易受影响、支持力度不足等深层次问题。这些使学生在学业、毕业、就业等发展前景受限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培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结合基础数据分析,通过个体抽样深入访谈调查,从内外部系统两大方面探寻高校学业困难生的症结成因,并给予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 学业困难 内外部系统 调研分析 症结 对策建议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本科生群体中学业困难人数也逐年上升。学业困难生因多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或未能通过考核(以下简称“挂科”)而导致自身发展受限。[1] [2]高校在学业困难生的黄牌预警、延迟毕业、学籍管理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难题。[3]

  本文基于配额抽样的方法,首先针对广东省某地方高校存在较严重挂科问题的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从中抽选12名不同类型学生作为典型样本对象,从个人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两方面对样本学生进行深入的无结构个别访谈调查,进而结合调研访谈结果探究学业困难生所面临的系统问题和原因症结,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研方法及对象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按照先统计分析,再配额抽样访谈调查的方法,针对配额抽样后的典型样本学生,主要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的方式。访谈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内部系统问题,主要包含学习认知、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经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个人兴趣爱好等多重维度;第二部分为外部系统影响问题,主要涉及父母家庭影响、周围学习氛围、学校制约系统、学校支持系统、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等几个方面。

  (二)调研对象

  截至20xx-2014学年第一学期末,该地方性高校在校本科生总计约2.6万人,其中,累计未通过必修课学分超过15学分以上,即得到学业黄牌预警或黄牌的本科生共计1089名,约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4.2%,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1、图2所示。

  根据该1089名学生样本在挂科总学分数、年级、专业等分布情况进行配额抽样,总计抽取典型样本学生12人作为访谈对象。其中,按挂科学分范围,抽取挂科15-19学分的5人,20-39学分的6人,40学分及以上的1人;按年级分布比例,抽取20xx级学生1人、20xx级1人、20xx级2人、20xx级3人、20xx级4人及20xx级1人;按照专业分布比例,抽取工科专业8人,理科专业3人,文科专业1人;另外,访谈对象中还包含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1人。

  二、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一)学生内部系统分析

  1.学习认知与态度

  首先,“大一挂科无所谓”的学习认知普遍存在。12名学业困难生第一次挂科都是在大一期间,主要特点为上课缺勤,其大一期间出勤率在20%-50%,最少的只有5%左右。其作业和自习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对待初次挂科,大多数受访学生“感觉问题不大”、“心想以后有机会重修回来”。

  其次,“成绩体现不出能力”的学习认知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询问到“你如何看待成绩优秀”这个问题时,很多受访学生都承认学习成绩优秀有一定优势,但他们多数表示成绩无法与能力、就业、工作直接挂钩。

  第三,认知与态度的转变很难转化为有效的学习动力。在谈到“第一次挂科的心情描述”时,大多数受访学生都表示“有压力”、“很沮丧”、“很失望”,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不努力。但每学期继续挂科的学生仍占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认知与行动脱节。

  2.学习兴趣与需求

  一是学习需求偏低致使学业困难生长期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受访学生在谈到自身的学习时,都提到“没有学习兴趣”或是“对专业不太感兴趣”。80%的受访学生在谈到“你觉得大学的课程用处有多大”这个问题时,都提到“实用性不大”、“没有什么用处”。学业困难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缺乏基本的兴趣。

  二是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差致使学业困难生缺乏学习需求。尽管很多受访学生在谈到“对大学学习的感受”时,认为大学的学习更自由、更自觉、更自主,但是他们在对自己学业的规划和管理上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许多学业困难生在大一的松懈中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发展目标的审视与确立。

  三是过分功利化的学习动机致使学习成为获取文凭或就业的工具。在很多学业困难生真正意识到学业和学习的重要性时,已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了。他们对学习的需求更多是“取得一纸文凭”,因此在学习中折射着功利化的学习动机,学习往往是为了通过考试。许多挂科生不认真对待平时的听课和作业,而选择突击复习,考试只求一过。一些延期毕业生在校重修学分的过程中,对学习的需求更多与将要从事的工作相关,学习成为附带就业价值的工具。

  3.学习习惯与方法

  首先,进入大学前未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困难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基础没有打好,这与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有访谈学生表示,初高中阶段自己数学基础不好,经常在数学科目上补课。还有学生表示,高中阶段都是家长和教师在身边督促自己学习,学习能抓得比较紧,到了大学完全靠自觉,学习一下子就松懈了。在谈到“是否有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时,90%的访谈学生表示不会去留意,也不会去总结。

  其次,学业上自我要求过低使坏习惯加速固化。有60%-70%的受访学生表示,挂科科目里有相当一部分科目是因为平时出勤率低,或是考试当天睡过头忘记参加考试而挂科的。学业上过低的自我要求加速了旷课、缺勤、缺考、不自习、不交作业等学习坏习惯的养成和固化。

  第三,自我解决学业问题的途径十分有限。碰到学业难题不主动向教师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求助。当问到如何解决学习困难时,绝大多数受访学生表示“自己解决&rdq uo;,过半数学生表示会向身边同学请教,极少学生表示会向教师请教。而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大多选择自己看书、上网、找资料、认真听讲等途径,问题都在自身内部消化,学习效率较低,收效甚微。

  4.心理问题

  一是由认知偏差而引起的畏难情绪和懈怠心理。首先,学业困难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在高中阶段形成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对学习有了一定的畏难情绪,来到大学后,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的压力得到释放,懈怠心理逐渐让他们在学习上总是“慢半拍”,在行动上有了“拖延症”的习惯。其次,对待挫折失败没有积极正面的回应和努力发奋的斗志,多数挂科生选择不良发泄和消极逃避,例如通宵上网、玩游戏、在宿舍睡觉逃课等。

  二是学业困难生的自控能力和意志障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访谈学生表示,在意识到学业问题后,虽然调整了自己的精力和专注力,却很难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的自控能力差,做事情没有坚持和意志力造成的。另外,诸如逆反、自卑、压抑、孤僻、焦虑等个性心理问题,在访谈学生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二)外部系统方面

  1.家庭系统沟通不良

  70%-80%的受访学生反映,所报考的专业和学校是家长选择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填报志愿大多由家长一手操办。进入大学以后,学业方面与家长的沟通,多属于“事前无商量,事后再告知”的情况,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多由电话了解,学生主动与家长沟通学业的占少数。

  2.易受身边学生人群影响

  80%的受访学生认为身边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同学之间“很少谈学习”、“彼此影响,大家都宅在宿舍打游戏”。对于人群关系依赖型的学生,在做决定时自身判断往往让位于从众,更容易受到身边人群的负面带动及影响;自控力较差者会沉迷网络、不思进取,学业上一旦出现困难就选择消极逃避。

  3.学校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一,学校和学业困难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多学业困难生不了解学校的学业帮扶制度。尽管全部访谈学生都表示接到了学院教师或辅导员给予自己的学业黄牌预警或黄牌,但7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学校学业黄牌归口管理部门,也没有求助过学校相关机构。

  第二,新生入学教育的学业教育部分有待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的大学定位、学习态度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融入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了解校情校纪,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锻炼社交能力,而对学业的宣传教育部分不够重视。

  第三,缺乏针对性的重修辅导制度。调研结果显示,12名抽样学生共挂科88门,平均每人挂科7.33门,平均单科学分3.29分。挂科科目中基础课28门,占总挂科科目的32%,专业课60门,占68%。在基础课程中,思修课程占11%,计算机基础课程占18%,大学英语课程占18%,体育课程占18%,高等数学占35%。通过调研访谈我们了解到,开设必修课重修班的仅仅为极少数学院,多数学院对于重修科目,特别是专业必修课并未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只能依赖第二年重新选课补齐学分。

  第四,学业退出机制不完善导致学风不正。在访谈的学生中,多数学生表示他们较少受到学院和学校方面的压力,“学院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清退过任何学生”,“同学们都很懈怠,没通过就再重修好了,大不了就延期毕业,反正总会拿到毕业证的”。而学习态度特别消极的学生带坏了周围的学习风气。

  第五,延期毕业学生缺乏统一管理。抽样的12名学生中有2名是延期毕业学生,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延期毕业生在校属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延期毕业生在学业上存在较多困难,因身份问题不归属某个年级某个班级而与集体组织脱离,有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难以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经年累月成为“老大难”。

  三、对策研究

  (一)多管齐下,加强新生学业教育

  高校应在迎新期间举办学业优秀新生宣讲会,邀请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与新生面对面,举办资深教授、院士座谈会和茶话会;抽调导师带领新生参观学校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展等多种形式;通过张贴海报、发放新生学业指南手册等方式对学业奖学金、转专业考试、双学位申请、出国交换生等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教务、学生、团委等部门开通热线或专门设点为新生提供信息咨询,搭建信息平台,让信息渠道畅通。

  (二)社区走访与师生帮扶相结合,关注关心学业困难生

  学生社区辅导员与学生助理应关注并掌握社区内的学生学业状况,开展定期走访,结合学生的实际成绩,制订学业困难生跟进手册,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较大的生活变化和学习起伏应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好记录备案;教师适当增加每周的坐班次数,延长每次辅导时间;班主任应在班会中多强调学风学业问题,在班级活动中对学业困难生给予更多的机会和鼓励;鼓励学业优秀生主动帮助学业困难生解决实际的学业困惑和作业难题。

  (三)成立学业辅导机构,提高学业困难生重修通过率

  教务部门牵头,抽调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的任课教师组建基础课辅导班,各院系专业课挂科率较高的学科教师组建专业课辅导班,每周定期开展学业辅导和答疑,定期布置作业、安排考试;开通校级和院级网络答疑渠道,在学生遇到学业问题时,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留言提问。

  (四)完善学业预警与学分分级处理制度,增强外部督促机制

  可考虑在黄牌预警(15分)、黄牌(20分)之后设立红牌预警(25分)、红牌(30分)等相应更为严格的督促制度,让挂科严重的学生在挂科的不同阶段收到来自校方的预警信号。当学生挂科学分累计达到不同阶段时,逐步采取班主任、社区辅导员当面口头告知、约谈,警示通知单递交学生并寄送家长,直至劝退处理等方式,增强外部督促机制,给学生以压力和鞭策。

  (五)班主任定期与学业困难生谈心交流,认真倾听学业困难生的问题,开解心结,疏导情绪。在自愿的前提下,推荐一些学业困难生参加由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组织的心理辅导工作坊或是团队拓展活动,让学业困难生在活动中获得启发、稀释焦虑、减轻压力、增强自尊、提高自信。

  (六)对延期毕业生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延期毕生学业教育

  将延期毕业的“大五生”“大六生”编入大四毕业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统一管理,班主任应定期了解延期毕业生的学业状况和困难,社区辅导员应定期走访摸底,学业优秀生和学生党员干部应发扬风格,主动提供学业及生活上的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玉环.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学研究,20xx(1):41-44.

  [2] 崔怀将.高校学困生的类型诊断与矫正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xx(35):132-134.

  [3] 王自华,张保敬,施媛,等.大学生学业困难预警机制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84-87.

高校调研报告10

  摘要:本文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情调查统计数据,对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成绩的学生群体,进行了差异比较。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现象,并提出了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分层指导的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深入探讨扩招后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便有的放矢地改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校环境,近年我们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情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根据多年对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的成果自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情”分为6个维度: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其中学习策略包括课堂学习、阅读、自我监控(目标监控、时间管理和自我调控)、对环境的利用以及创新性学习。问卷的总体信度为α=0.9044(Cronbach系数)。各维度的系数在0.61~0.78之间。内容效度除由专家认定外,还采用了单项与各维度总分的相关分析,经检验,显著性程度均达到高度相关(P=0.000)。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全日制大学本科生。采用按专业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5所不同类型高校中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433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0.2%和49.8%;各专业所占百分比与总体结构基本一致。

  为了对北京市大学生总体的以及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高校调研报告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审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审计在经济监督,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保护国有资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审计人才的培养起步晚,高校在承担审计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存在粗放式、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轨、师资不强等一序列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进行探讨。

  (一)审计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化。

  目前我国高校盲目扩招,高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追求下,教学目标不明确,界限不明晰,内容不丰富,仅限于传授财务会计知识,学生缺乏应该具备的会计、审计、管理、金融、法律、风险控制、经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缺少拥有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很多高校对于教学人才的陪养定位不准确,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优势。

  (二)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对审计实务、政策把握不准。

  当前,我国高校师资人才的培养模式仅限于从学校到学校的一贯式的培养方式,缺乏社会阅历以及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甚至有部分审计专业教师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并非审计专业毕业,未全面系统学习过审计专业,对审计实务和审计政策缺乏实践经验,使审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上岗时对审计实践,从新开始。

  (三)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忽视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仅停留于课堂上的教学,仅限学习书本上有限制知识,没有大胆地走出教室,到实践当中去教学,审计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专业,职业性要求高,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感受审计实务,才能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的发展。关注社会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老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只是一味的倾听,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使得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失去兴趣,专业不精,甚至不通。

  (一) 明确教学目标,丰富审计教学内容

  有目标才能有方向,高校人才培养也是如此。我国财经高校对于审计人才培养上应当制定中期人才培养计划,把人才培养划分为应用型、研究性分阶段,有计划的培养具有特色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同时学校还应当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审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审计实务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教师引进方面要打破传统模式,具要有学历又要有丰富的双人才教师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审计实践的人才作为学校教学顾问,鼓励教师开展审计实践交流活动,培养教学的创新思维。鼓励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支持教师参加社会审计实践,适当给予教师资金支持。

  (三)重视社会需求,促进审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生命力。审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强。高校要做好社会调研工作,深入审计机关、事务所、企业认真了解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为学生设立审计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到审计机关、事务所、企业进行实习。同时聘请审计机构、事务所、企业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开展审计讲座,加深学生对审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审计的兴趣,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精品审计课程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互动,摈弃“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在审计课程方面要注重自身特色,打造一批品牌课程,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人才队伍,积极开拓适应社会发展的多领域审计课程,努力走在审计发展前沿。

高校调研报告12

  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阐述中有两句话我印象很深,一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前者阐明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后者概括了工作方法。我认为,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鲁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鲁村位于祁县城东南,208国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现有村民447户,1639人,耕地面积2500亩,主导产业为果树种植业。

  20xx年以来,鲁村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总体要求,致力于改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群众收入,鲁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新气象。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抓改善,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为此,鲁村以发展规模化养殖业为取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农民素质,鲁村坚持以农民技能培训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多次邀请畜牧局相关人员到村讲授鸡、猪的科学喂养方法及疾病的防治等问题,提高农民素质。三是改善生产条件,是自20xx年以来,共投资150万元对村内15公里街巷进行了硬化,20xx年年底,硬化工程竣工,村民们告别了下雨天走“水泥路”的历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鲁村的工作重点是学校的新建,在集体经济极为薄弱的情况下,村两委干部从各种渠道筹资金,圆满的完成了学校新建工程。鲁村新学校共投资50万,是一所高标准的农村小学。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抓转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和关键环节。建设文明的乡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利用创造和谐的公共空间,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一是推进健康教育工程,帮助农民告别陋习。鲁村在农村广泛开展以“五乱”、“四改”,重点解决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环境问题,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生活习惯。二是实施道德建设工程,促使农民改变旧俗。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整治,农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村容整洁,树立崭新形象,创造良好环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两委干部高度重视,亲自上阵督导抓,逐步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热潮。一是广泛宣传造氛围。利用宣传册、宣传标语及宣传专栏等宣传载体,印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刷写悬挂横幅标语200多条.二是突出重点抓整治。针对农村脏乱差现象,制定了村庄整治方案,并以“一建三改五清”为整治着力点,开展了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清垃圾杂物、清乱搭乱建、清乱堆乱放、清污水淤泥、清各种路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放置垃圾筒50余个,主要路口修盖垃圾池,从而基本实现了柴草归院、垃圾归点、禽畜归圈的目标。鲁村充分利用村里路边的软土路肩,投资4万元用来建造村里路边绿化带。更有一些村民在自家门前种植花草,创造温馨祥和的居住条件。在园林村的建设的道路上有迈出了一步。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抓完善,治理健全“新机制”

  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鲁村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村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极大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农村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业方面

  目前,农民仍然停留在果树种植上,科技利用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应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方面

  应突出解决好农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经营意识差的问题,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一项艰巨任务。一是抓技能提高。采取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的科技综合素质。二是抓民风塑造。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抓文化熏陶。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鼓励农民自发的自办文化场所,开展文体活动。

  (三)村民居住环境方面

  通过去年的“创三优”及今年的环境整治,村居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从提高广大村民环保意识入手,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上做努力。一是继续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二是继续积极推行农村“四改”。

  (四)经济方面。

  近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逐年增高,但总的来看村集体经济还没有摆脱困境,缺少经济来源,背负着多年来积累的外债,导致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应围绕“两个带动”抓增收。一是示范带动。努力培植一批种、养示范带头户,带动全村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二是龙头带动。以粮食加工、水果深加工,带动更多的农民从事加工业。

  (五)农村班子建设方面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强化了村级班子建设工作,但少数村班子成员仍存在诸多不适应。应下气力解决好干部思想观念不适应的问题。目前,部分村班子成员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干大事业的开创精神,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到发展经济上来;应着重解决好农村班子状况的不适应问题。现在农村干部待遇低,为民办事难,个别班子成员,只能应酬上级布置的一般工作,不能主动组织群众从事经济发展;应着重解决好干部政治素质上存在的不适应问题。部分干部公仆意识差,没有把心思用到解决群众疾苦、难处上。围绕班子建设抓提高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巩固,强化村班子建设;二是抓机制,提升农村干部素质。

  村两委”为了加快解决在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及提出建议,支部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精力抓落实,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抓好分管工作,把解决问题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研活动促进单位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

高校调研报告13

  一.校内宣传

  1.方式渠道

  a.一般会采取海报、传单、广播、条幅等常规方式;其次,各校会充分利用校内有限资源进行宣传。拥有电视台的学校用电视作宣传阵地;校园网发达的学校则用网站特别是作为宣传平台;还有电子屏幕等多种资源利用。各级都认为海报这种宣传方式最为有效。

  b.各校不断创新,挖掘新的宣传渠道,值得借鉴:

  1)北大、北广对海报的艺术化制作。针对性强:针对不同的制作目的,从而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版面的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字体、图片的绘制多变:艺术性强:海报的构图、文字、排版等工序皆由颇具专业水准的同学设计完成,极具视觉冲击力。成本高:海报皆由优质的纸张,电脑打印而成,制作精美考究,对专业的要求高。综上可得,海报的艺术制作能给人以更强的震撼力,宣传效果好。但制作耗资大,专业技术要求高,难以大范围推广。

  2)立体式宣传。所谓立体式宣传便是宣传的几个方式同时进行,或紧凑的铺开,产生“聚集效应”。这对普遍资源紧缺的校会而言,投入少,效果却事半功倍。例如,人大的五.四游园晚会的宣传,一开始张贴海报,给同学一个印象。而后马上挂起巨型条幅,同时往各个宿舍发送传单,在校园各处摆放海报,校内的各种刊物、广播、网络三管下,使得一时间“五.四游园”成为人大同学议论的焦点。当是时,课堂内外,茶余饭后,无人不提“五.四”,无人不晓“游园会”。在这种短时间内,多层次,多侧面,高强度,全方位宣传模式能造成一个强大的宣传攻势,受到显著的效果。

  C.常规的工作完善其细节,同样也可以“小投入,大收获”。

  1)海报的摆放要充分考虑人流量及时间的问题。摆放的位置要有重点、有突出。

  2)宿舍楼的宣传板形状要多样,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灵活。如北科大也有类似我校“热卖站”的宣传小板,每幢宿舍楼皆有,为一座小房的形状。他们还尽量减少大段枯燥的文字通知,而采用彩绘、彩喷的方式,语言也尽可能的幽默,此举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采用广播进行宣传,早6:30-8:00,中午9:50-10:10。午饭晚饭期间插播,特别是有重大活动时,则随时进行跟踪报道。

  4)夸张式宣传。突出某一个宣传环节,使它特别的显眼能吸引人。例如中央财大在“聚焦时代,关注网络”活动中耗资3000多元做了一个巨型展板,虽其后再也没有作其他的大型宣传,但这个活动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强强联合式宣传:通过联系其他多所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联合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力,扩展其活动规模。几所高校同时进行高强度的宣传,造成巨大影响,更多师生也能知道该活动的信息,效果十分显著。例如北大今年的女生节,今年北大着力与其周围诸如清华、北师大等高校联合,北大的女生节扩大规模,举办成首都女生文化节。宣传在各学校同时展开,极具社会影响力,表现出对该女生节的浓厚兴趣。女生节善未开幕却已是春风一到花满楼了。

  6)以情感人式宣传:大学生是一个极富朝气极有同情心的群体,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事物皆表示好奇,对丑恶的憎恶,对善良的赞同,对/:请记住我站域名/无助的同情,对落后的痛心抓住他们内心的感性一面,便能抓住他们的心.感人式宣传便是如此.例如农大的“扶贫接力”的宣传。首先,播放大学支教团在西部拍摄的实况录象——“呼唤”,以及西部儿童图片展。而后,紧接者又在人流量较大的第一、第二食堂大力宣传。活动期间还邀请到西部的贫苦学生做代表参加其活动。整个过程真实感人,极富感染力与号召力。这类宣传更针对活动而言,一般类似募捐、义务性献血等公益活动较为适合。

  7)名人效应。活动前期或过程中邀请名人加盟,或名人前来签名售书等等。借助名人名气的各种方式为活动造势,吸引同学。这种宣传难度较大,一是要邀请这些名人嘉宾需专人邀请接送,而且额外也需资金投入。二是要根据活动的大小及学校影响力的情况来决定。突发状况还要有提前的准备。

  8)制作宣传媒体。制作文化衫、小彩旗、小招牌等形式多样,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例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宣传部自己设计夏季文化衫,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同学,一来可以宣传校会及本部门。同时也可以募集一些经费。以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针对大型活动时,我们可以设计文化衫或者其他形式的小物品,出售或者赠送,让一个个穿上它的同学做一个移动的宣传栏。

  D.调查总结

  除了常规的前期宣传工作,有更多的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前期的调查工作与事后的总结报告了,一般的,他们会在活动前作一个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的看法建议反馈给了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者参考这些建议,使得计划得更为周全,活动也举办的更尽善尽美。而北大则是将活动的后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面向校内师生及校外媒体。这样做,首先可以再次起到宣传的作用,一前一后的双重宣传为活动圆满画上了一个句号;再次,各方通过这份总结报告,可间接监督校会活动的组织状况,提出建文秘站:议及批评。

  二宣传内容

  A,校会内各种讲座或节目的宣传。

  B,特殊时段或节目。比如说北交在刚开学的一期《迎新专刊》,着力对新生介绍学校机构设置、教学状况、住宿常识,同时附校平面图,附近商场地图等。图文并茂地展现在新生面前,同时也方便了新同学的生活。

  C,生活、商业资讯。如北航有一份报《方便坊》,其中介绍商家的促销活动,降价商品,价格合理的小精品,以及音乐会、话剧的门票购买信息。一方面可方便同学购物。同时也可为商家作有偿宣传。

  D,要闻动态、多方资讯。北航的宣传工具中有一本名为《校园新干线》的小册,每周一期传播校园动态,重大节假日及重要事件更是出号外刊。家事、国事、天下事,皆由该小册子向全校师生宣而传之。这对于信息较为闭塞的学校更有借鉴意义。、

  E,就业勤工俭学资讯。四处收集招工信息,为同学介绍兼职或工作。也可与公司合作,为公司制作展板,即可帮助同学了解公司,争取就业机会,也可为公司作宣传,获得赞助。

高校调研报告1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高校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作为高校硬件设施的体育场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普遍规模扩大,档次提高。20__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很多比赛都是在高校体育场馆举行的。所以,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已经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专业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是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管理,主要是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20__年以来,高校普遍扩大了招生,并且通过国家拨款、校园置换、贷款等多种渠道筹资,扩大和新建了校园,加之教育部对高校硬件建设评估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比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因此,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场馆的管理需要,必须有一个专业队伍来管理。包括我校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成立独立部门专业管理体育场馆。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的职能是保证体育教学、学校各类运动队训练和教职工、学生课外活动,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消耗是相当大的,按目前的国力水平,完全靠国家拨款维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是很困难的,势必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困境。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在保证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外要有偿服务,增加收入。高校体育场馆要适应市场体制,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在目前国家尚不可能拿出更多资金投入高校体育场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功能与潜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拓宽和深化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第二,要进行成本核算。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些成本的消耗必须进行认真的核算,消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运行成本。第三,在保证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拓宽有偿服务范围,适当收取费用,用于成本消耗的补贴。这样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一般是一次性投资建成的,建成后的场馆维护和维修,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有偿服务,可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增加收入。第四,要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政策,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受市场的约束,按规范运作。但是,高校体育场馆又完全不同于市场中的企业和商家,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企业管理。然而,高校体育场馆是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的,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这就给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扶持高校体育场馆在市场中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五,要积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高校的教职工、学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体育消费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师生更能理解体育场馆走进市场的内涵。为此,要进一步引导、树立广大师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优越的条件,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激发师生的健身热情,刺激体育消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大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管理,由于考虑到校园安全、校园秩序、运行成本等多种原因,没有真正意义上对社会开放,大量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另一方面,社会的体育场馆短缺,远远满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要。尽管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投资建设,但其性质都是国有资产,应该得以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而且还会得到政府和公民的认可,从而得到相应的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若想得到良性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桎酷,解放思想,引进专业化管理,走进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开发多种健身项目及有偿合作,探索以场馆养场馆的道路,使高校体育场馆得以可持续发展。

高校调研报告15

  自从我国高等院校实现收费制并轨后,学生学费、住宿费等收费资金(以下简称“收费资金”)占高校财力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项重要财源。但因为种种原因,收费资金的欠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程度不同而已。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就目前高等院校学费等费用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初步探讨。

  一、欠费学生的行为特征

  (一)羊群行为。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由从众心理而产生的盲从就是羊群行为。在高校收费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强的羊群行为,看周围的同学缴费就缴费,看周围的同学不缴费就不缴费。这部分欠费学生不了解国家、学校有关的收费资金管理规定,而是受极少数恶意欠费者的影响,把家长给的学费私留起来不交学校。由此,欠费现象愈演愈烈,迅速传染,许多学生盲目跟风,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无故拖欠学费,只注重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无视学校的收费制度。

  (二)博弈行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一个策略组合,给定对手的策略,每个参与的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一部分学生在交费过程中有与学校、与银行、与其他同学非合作博弈的行为特征。一是不如实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自称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想凭此获得助学贷款或其他资助来交学费,这部分学生的说法是“白捡的便宜,能占就占,先贷到款,等还的时候看情形再说”;二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怀疑自己有可能无法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想等毕业前看情况而定。这些学生都有拖欠国家教育费用的侥幸心理,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权衡按时交费与拖欠学费所产生的效用大小,依据自身行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在贫困生不易甄别、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选择拖欠学费就成为学生博弈的效用最大化行为,而按规定交纳学费的学生损失最大化。其结果引发信用崩溃,学校、银行处于两难境地,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造成欠费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享乐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由于过分的自尊,缺乏健康、积极的心态,在学费的资助上有“等、靠、要”思想,对待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要么怕苦嫌脏,怕丢面子;要么缺乏岗位责任,这种行为蔓延会在校园里养懒汉。二是有些欠费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挪作他用。为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物质享受,不顾父母的经济负担,把学费都用在了超前消费上,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二、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

  (一)少数学生或家长诚信度不高,不自觉缴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欠费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却是有钱不交费,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高消费而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学费。当然,在当今整个社会诚信意识不是很强的大环境下,很难企望“象牙塔”里的诚信意识会很高。

  (二)国家关于高校教育收费的法规不健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是高校对学生收费的根本性规定。除国家税法外,这是我国法律中少有的对收费的规定。再加上于9月1日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的规定,都强调了“先缴费后注册”。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高校调研报告15篇】相关文章:

1.高校调研报告

2.高校生恋爱调研报告

3.高校调研报告-外联篇

4.当前高校生假期兼职调研报告

5.高校后勤用工风险与对策_调研报告

6.基层城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7.全民创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8.服务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上一篇:农村妇女儿童权益问题调研报告 下一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调研报告15篇

高校调研报告

2021-07-24 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调研报告1

  高校住宅区是各高校在自己原有校园土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兴建的居住小区,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本校教职工的居住问题,为教职工营造一个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住宅区环境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牵掣到职工的根本利益,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出现的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行业,学习、借鉴和研究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和方法,分析和探讨高校住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具有科学性、社会性、专业性及高校属性的住宅物业管理办法,逐步推行规范化、专业化的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模式,为教职工创造文明、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高校后勤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住宅物业管理的现状

  1、住宅区基础设施差

  目前我国各高校特别是校史悠久的老牌大学,其住宅区都是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过去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住宅楼,最初的规划设计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需要,好多线路、管道已严重老化,房屋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齐全,设备陈旧、老化。住宅区内绿化地杂乱不堪,住户私自开荒种花种菜,或到处乱搭乱建,楼宇整体破旧不堪,在消防及安全设施存上也存在很多隐患,实行物业管理难度较大。

  2、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

  我国各高校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原房管部门或总务部门分离出来的后勤人员,物业管理专业技能性不强,素质不高,“铁饭碗”思想严重,观念转变缓慢,始终认为自己是学校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后勤改革不管怎样变化,自己都不会下岗,工作不努力,专业技能学习上不积极进取,没有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服务意识差,对待住户态度生、冷、硬现象存在,服务不能及时到位,或服务质量不能保证。

  3、缺乏配套的管理办法

  高校住宅小区是本校职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而物业管理部门则是为小区内住户提供服务的单位,目前各高校在住宅物业管理中因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而使住宅区内好多方面管理无法可依,如近年来,随着住房产权的多元化,校内职工外购商品房的增多,校内住宅区外租户增多,因外租户人员身份复杂,不爱护小区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方面自治性差,不注意公共道德行为,严重影响本校教职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有小区内基础设施的管护,住户房屋装修的管理等都没有配套的管理办法,而物业管理中心或公司作为服务部门,没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或处罚权,使得住宅物业管理在好多方面束手无策,难以提高住宅物业管理质量,无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住户物业付费意识不强,依赖性较大

  实行高校后勤改革以前,高校住宅区各项服务都是学校大包大揽,包括共用部位的维修、小区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卫生保洁、绿化管护、消防安全及门卫管理,甚至包括住户室内维修、有线电视收费等都是由学校支付,随着后勤改革及住宅物业管理的不断深入,以上各项福利性服务逐步实行住户有偿使用,好多住户对此不满,认为小区是学校的住宅区,自己是学校的职工,自己有权免费享受住宅区内的各项服务,过去都是学校出钱搞服务,而现在要自己出钱,观念一时难以转变,福利性服务思想浓厚,对物业管理缺乏认识和了解,对物业管理收费采取消极态度,对学校的各种管理办法故意刁难不予配合,难以接受“自己花钱买服务”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

  5、物业管理经费短缺,难以创建优质服务

  高校物业管理不同于社会上的物业管理公司,它是以给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其收费标准普遍低于同等商业性社会住宅小区收费标准,而随着高校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住宅区的投入也逐步减少,使得住宅区物业管理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长期以来,由于高校住宅的维修工作量大,加之外租户比例逐年增加,使的学校物业经费收入产出严重失衡,同时由于物业中心在高校后勤人事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安置,使得高校物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人员工资基数大,服务成本高。作为住户方面,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区不再只是教职工生活居住的场所,也是其思想文化交流、休闲娱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而要创建高素质的人文环境,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综合性的优质服务,均需要一定的资金做保障。有限的物业管理经费使得物业管理部门日常支出很难日益为继。

  二、高校住宅物业管理的发展

  1、物业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高校住宅物业管理人员大都是过去高校后勤旧体制下的后勤服务人员,“大锅饭”思想严重,随着后勤改革及物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物业从业人员应强烈意识到“铁饭碗”的体制已不复存在,要有忧患意识,要破除“学校后勤非我们不可“的旧观念,树立优质服务的新理念,开拓进取,自我加压,主动出击,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确立“服务求生存,效益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努力钻研物业管理新知识,学习和了解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行业动态,培养一切为了住户,住户是上帝的新理念,树立“诚心、创新、拼搏、向上”的企业精神,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和行动的指南。

  2、要创建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是创造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对于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学校或集团应采用多种渠道、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重视员工的能力培养和潜力开发,创建科学的用人机制,鼓励员工进行技能创新和探索符合高校特色的新型物业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员工持证上岗,加强与国家级、省级示范小区的联系,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物业管理水平,通过专业讲座、技术大练兵等实践活动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和市场竞争力。并利用高校优势,向社会上招聘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充实到高校物业管理队伍中来,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通技术、精业务的高校物业管理队伍。同时要引进竞争机制,加强考核,实行竞争上岗、按劳取酬,从而形成科学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为住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高校住宅区的地产及房产属于国有资产,住户只具有使用权,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学校领导及国资主管部门应予以重视,高校住宅管理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减轻财政负担,使住宅物业规范健康的发展,而物业管理部门作为服务单位,只能搞好服务工作,无行政管理或处罚权,学校应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配合物业中心按照国家有关物业管理的方针、政策、统一制定高校物业管理的具体政策、办法、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包括住宅装修管理办法、外租房户管理办法、公共环境及国有财产管理办法、自行车存放管理办法等,并在各住宅区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积极成立小区管委会,形成学校、小区管委会、物业管理中心三方共同管理的局面。

  4、建立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住宅物业管理中心应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国资、后勤、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对服务内容包括共用部分及住户室内维修、消防、门卫安全、绿化管护、道路的维护、住宅区内公共设施的维护服务等项目进行检查,物业中心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业条例,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法规,实行企业化管理,使住宅区内的各项管理规范标准,甲乙双方应按照约定条款认真履行合同,对物业中心在日常服务中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要进行整改,对服务达不到标准的甲方可进行处罚,用法规和制度规范约束物业部门的行为,确保教职工能有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

  5、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高校物业住宅区不同于社会上的商业住宅小区,具有浓厚的文化环境及学术氛围,教职工群体素质比较高,住户对居住环境的建设及服务的要求都表现出较高层次的需求,作为高校住宅物业管理中心,在搞好各项服务的同时,应加强对物业管理的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配合工会、离退休处、校团委党委、宣传部等部门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及群众性娱乐活动,要让每一位有热心和爱心的职工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小区物业管理中来,大力开展“小区是我家,美好环境靠大家”的宣传活动,培养住户的主人翁思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富有高校特色的社区文化,通过提高文化内涵,创建祥和的社区环境,通过筹建小区特刊和物业网站,多形式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公益事业及社区旅游等活动,开设宣传栏和网上聊天等形式,以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格调。

  6、多渠道开展便民有偿服务,增创服务经费

  经费是物业管理的基础,也是物业公司开展服务工作的保障,物业公司在取得学校划拨的经费、住户交付的物业管理费及职工室内维修费外,还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服务潜力,拓展服务项目,通过开展有偿便民活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政策支持,包括住宅区周边门面房的开发,住宅区内蔬菜、水果市场的开发,洗衣店、服装加工店、饮食服务摊点、粮油销售店等商业网点,广开资金来源渠道,补充物业服务费的不足,从而确保住宅物业管理的良性持续发展。

  7、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居住小区

  高校物业管理除立足于物业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为住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使住户能深入体会到“住户物业是一家,有困难找物业”的温暖,把住户对物业的满意作为物业人最大的欣慰,树立良好的物业管理形象。如小区内有好多老教授、专家、学者等老人,他们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物业管理人员要经常同他们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住户在小区内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待服务工作要高效、细致、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周到。同时中心领导要关心职工生活,重视人性化管理,对于职工及家属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中心都应予以慰问、祝贺、看望,员工有不顺心的事时,中心领导要与他们进行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得员工的积极型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企业的凝结力和向心力,达到住户满意、领导满意、职工满意的和谐居住及工作环境。

  总之,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它不同与社会上的物业管理模式,它的各项政策及服务标准应服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住宅区行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转变原有管理部门的职能,注入新的物业管理机制,依靠学校的支持,住户的配合,建立起具有高校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向教职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综合性服务,最终实现社会、学校、住户、物业管理企业的共同满意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徐志国、常剑、贺云华,《现代物业》刊载;

  2、《物业管理导论》王青兰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

  3、《试论高校物业管理》作者:蔡炳华,《重庆工学院学报》05年1期刊载;

  4、《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状况及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谢家谨(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

  5、《中国物业管理条例》

高校调研报告2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创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创业问题更加突出。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为深入了解衢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以及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建议等,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对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36名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专题调研,其中衢州学院17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19人;从性别上看,男生20人,女生16人;从学历上看,本科毕业生10人,高职(专科)毕业生26人;从毕业去向看,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有31人,为继续深造做准备5人。他们中过半数没有关注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其余关注的政策大多集中在创业贷款和就业社保领域。

  一、就业情况

  20xx年,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有应届毕业生2343人和1991人,截止到5月底,两校分别就业956人和732人,升学489人和155人,就业率61.7%和44.6%(含升学人员)。从历史统计数据看,每年8月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截止20xx年8月底,衢州学院就业率为98.0%,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95.8%.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就业渠道广泛。被访的31名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中通过各类招聘网站落实就业单位的有8人,通过校园招聘会和老师、校友推荐的各6人,通过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的有4人,通过工作实习和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的各3人,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的有1人,无人通过高校毕业就业信息网、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报纸(杂志)发布的招聘信息渠道落实就业。可见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师友亲属等社会关系仍是毕业生落实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二三线城市更受青睐。31名已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在直辖市的有1个,省会城市的12个,非省会城市和县级市各8个,乡镇和农村只有2个。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较多,竞争压力更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城市就业,压力较大的一线城市和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

  (三)非公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31名已就业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有6人,事业单位1人,三资企业3人,其他企业(民营企业)21人。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其他企业依然是就业市场最大的需求者。

  (四)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一般。31名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即将从事的工作很相关的有5人,相关的有12人,一般的有6人,不相关的有7人,很不相关的只有1人。过半数被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但所学专业与工作无关的也有四分之一。

  (五)工作满意度较高。31名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认为很满意的有2人,满意的有12人,一般的有17人,没有不满意勉强就业现象,表明自由择业能够让近半数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六)受到能力制约影响较大。31名毕业生认为求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就业能力不足、缺乏求职技巧等问题,选择岗位信息不足、社会关系欠缺等客观因素的较少。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均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采取了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快改革创新,强化就业帮扶等措施。衢州学院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上存在人员紧缺困难。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就业形势与往年基本相当,但存在专业不对口、就业层次不高问题。学生求职时定位不准,心态不稳,经常变动单位;个别学生缺乏忧患意识,求职时不积极主动。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成效显著。36名被访毕业生均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就业政策宣传解读、招聘信息发布、就业形势分析与判断、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指导与训练、就业实习与实践、校园招聘会、就业困难帮扶、升学(或出国) 指导等就业指导与服务,所有指导服务项目均被过半数毕业生认为有很大或较大帮助。最受认可的是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认为有很大和较大帮助的各有12人,其次是举办校园招聘会,认为有很大帮助的12人,有较大帮助的11人。就业心理辅导项目认可度相对较低,认为有很大帮助的只有7人,说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帮扶被各方忽视。

  (二)就业指导服务仍需加强。36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不到位,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够,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指导。大部分被访毕业生不了解国家或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服务政策,仅有6名被访者表示有所了解,他们相对认可应征入伍服兵役、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等政策,对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到基层或中西部就业专项政策的认可度最低。

  三、创业情况

  两校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都非常少,但大部分被访毕业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没有马上选择创业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人脉和经验。

  (一)创业意愿强烈。被访毕业生普遍怀有创业理想,同时对自身现有能力有清晰认识,大多选择先就业提升综合素质后再开始创业。36名应届毕业生中有29人表示愿意自己创业,其中26人打算工作几年后开始创业,毕业后马上创业的仅2人。从创业形式看,选择合伙创业的有12人,个体商户形式的7人,互联网创业的5人,自己办公司等其他形式的5人。

  (二)创业指导服务欠缺。36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创业指导服务主要问题在于对学生创业上的指导不够,创业孵化基地配套不完善,未能全部发挥作用,创业信息、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基地相关配套措施。他们中认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需要在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上改进的有14人,简化审批手续的有10人,加强场地支持力度和提供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各有8人。

  (三)希望政府加强帮扶。衢州学院希望政府在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上加强帮扶力度,关爱基层就业创业工作者;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应当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被访毕业生对政府的政策期许主要集中在提供低息贷款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法律方面的指导等。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就业、创业帮扶投入。提高高校就业、创业环境建设投入,增加校园招聘活动补助。加大高校就业、创业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素质;积极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科学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简化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审批制度,让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大对行业急需但生源不足的专业财政投入,减免人才紧缺专业学费,保证人才紧缺专业生源,优化人才供给。

  (二)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实现产教融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共享人才供需信息,定期发布本区域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行业总体薪资水平,规范行业薪资信息发布披露。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创业宣传和引导,简化毕业生申办各类创业政策手续,优化毕业生就业归口管理,为毕业生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三)培养毕业生正确择业观,提高就业能力。加大基层环境建设,加强基层工作宣传,引导毕业生全面认识、科学择业。建立向基层倾斜的分配机制,提高基层工作补贴,保障基层工作者收入,抓好基层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毕业生落户、人事档案管理等政策宣传和落实。优化非公有制机构的权益保护机制,转变传统择业偏见。加强对"双困生"的个性化帮扶,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强化就业能力指导,重点解决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调研报告3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缓解高校资金压力,优化配置高校资源,促进高校良性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我国高校财务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目前,高校财务制度中最大的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国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者,高校资金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为高校提供大量资金供其发展,但并没有要求其偿还,也没有要求高校以营利为目的,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这些国有资产交给高校进行自行管理和调控。国家为高校投资,但并没有对高校资金的使用和投入实行严格的规划控制,致使资金所有者缺位:高等学校行使法人权力,但其并不承担相关的委托责任。因此,对高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有所缺失,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核算盈利、亏损和相关成本支出,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没有发挥高校的财务管理功能。

  (二)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体制不断完善,加快了高校融入市场的进程。然而,高校经济活动形式内容多种多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高校财务风险,对高校财务体制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校财务对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内容越来越重视。虽然高校财务设置了统一的指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财务分析,但这些指标尚未将高校发展的规模、效益、速度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在内,还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要求;就高校财务现状来看,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高校并未对财务数据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也未对其进行分析,无法通过财务分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的财务管理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不健全的体系制度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的作用,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

  (三)高等学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遵循“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即高校校长直接领导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部门直接对高层领导负责,而不是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负责,这种方式必然会造成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的状况有两方面不足,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追求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我国学校普遍是校长负责制,在这种制度下,高校财政分配权在校长和中层领导手中,这样尽管加强了财政调配权力,但没有形成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虽然建立了相关责任制度,但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不发挥应有作用,在使用审批支出权力的同时,没有将支出后果、学校收入等因素考虑在内,这就与高校的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没有很好地保障高校良好发展,不利于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当今企业的财务部门,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财务业务的核算,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财务管理。高校过去采用的传统会计核算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应以改革促进高校财务体制的发展。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处于初级阶段,应将管理会计引入高校,从而对高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管理。将管理会计引入高校,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的会计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提高高校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提供相关信息,为其作出有效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对高校来说,管理会计对评价高校内部管理和提供外部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在会计核算完成之后,可以运用管理会计提供的相关指标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可以为管理者作出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规划。管理会计可以帮助高校合理引进各种教学设备,更新、兴建固定资产,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保障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形成良性循环。

  (二)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决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亟需改革,走转型发展道路。高校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还应对未来发展提供准确的预算和有效的经济规划。管理会计结合之前的计划成本资料和实际成本资料,运用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分析教育成本和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将成本细化,为编制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加速高校的发展。另外,管理会计在引进科研技术、利用外资、更新或购置教学和实验设备等方面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经济评价,推动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三)管理会计为高校财务保驾护航

  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财务会计可以节约企业财务成本,为企业开拓市场等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持。高校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同样需要资金,需要适当扩大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形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学校与其他学校、与企业之间在研究项目、科研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均有竞争。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推广管理会计,帮助高校节约成本、避免财务风险,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有利于学校领导对下属的考核

  管理会计可以对整个学校的经营环节进行监控,同时将高校管理的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建立起完善的控制系统,监控财务核算和分析的全过程。因此,管理会计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收入、支出、成本、利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考核、评价,为学校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加强学校管理层对各部门的监督和控制。

  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很多高校正在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因此对投资有较大需求。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资金使用率,规避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成本。投资决策中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计算资金价值时,应将货币时间因素考虑在内,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按照统一时间进行折算,这样比较才更科学。高校可以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运用到管理会计中,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分析,同时充分考虑风险和报酬,运用概率分析权衡二者关系。以净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等为评价指标评价投资项目和经营业绩,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优化投资组合,达到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一般来说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周期长、环节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严重影响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因此,项目投资应该在调查研究后,按照管理会计中的科学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分析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有效。具体来说:高校投资项目的提出是根据其长远发展战略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在把握良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提出的,可以由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结合本校的长远战略提出,也可以由相关部门领导根据学校的现状提出战术性的投资;投资项目的评价主要由高校相关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完成;投资项目的决策则由学校高层领导或是相关部门领导制定;项目投资经商讨同意实行后,财务部门应积极筹集资金开始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考核控制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工程质量等,使投资按预算保质保量完成;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既定的方针、程序,另一方面应对原来的投资决策和实施计划进行评价,并且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合理、适当的更改,保证投资项目完整有序进行。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没有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学校获得财政支持后无偿使用这些资金。这样导致部分高校使用资金时不能将资金合理有效地统筹安排,缺乏成本管理意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还不健全,高校预算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第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全面,编制程序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对优化预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三,没有强有力的预算执行约束力,很多高校缺乏预算激励机制,使用过程中节约预算经费的没有得到奖励,预算经费不足的又给予其追加,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力。第四,没有健全、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很多高校的预算将关注点放在资金的投入上,没有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未对资金的使用结果进行后续评价,没有建立对资金投入的投资状况和使用绩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高校财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收入预算是指年度内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的计划,具体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支出预算是指年度内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支出资金的计划,具体包括经营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事业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预算。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高校的预算控制与管理,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指标和方法对高校预算进行管理,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会计要求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更加科学规范。预算管理需要通过科学的编制方法来实现,编制预算时应以年度计划、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为内容,结合相关的预算编制原则,采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两种预算编制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认真仔细分析上年度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之上,通过分析预算和实际的数据资料,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下一年度财务预算打下可靠的基础。做预算时应及时将学校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纳入预算中,以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各院系和部门的资金分配、资源配置、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费用支出的标准和相关规定等,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论证,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客观、透明,科学合理分配资金,避免资金浪费。建立清晰明了的预算机制,规范资金收入和支出,使预算更加准确。总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执行预算时要严格,而且应将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变化因素考虑到,留有使用资金的空间,避免资金周转困难。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做好预算管理不是学校财务处一个部门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和院系相互协调、共同参与、通力配合,将资源优化配置。

  (三)本量利的分析应用

  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很重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高校确定年度利润、确定招生保本点、预测各种相关费用,进而指导学校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根据年度招生规模,分析年初制定的招生计划资料,按照学生人数收集预算出的学生学费和住宿费水平、计划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成本等资料。另外,进行本量利分析,应以一个基本假定为前提,即成本性态为标准,将高校支出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变动成本指直接费用中随学生人数变动而变动的部分,例如各学院、系等部门所使用的电话费,杂志报刊、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等;固定成本指直接费用中不随学生人数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例如各学院、系等部门支付的教职工的基本工资、保险费、教工福利费、奖金绩效等费用;将间接费用列入固定成本,高校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如计提的坏账准备和无形资产摊销、教育科研费、借款的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另外,对于财政专项支出,我们对其进行专项反映,不进行成本性态模型分析。

  2.确定高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利润=收入总额-成本总额=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即:L=px-bx-a,其中:L为利润(事业结余),b为单位变动成本(人均教育事业支出),a为固定成本总额,x为业务量(招生人数),p为单价(人均教育事业收入)。资料1:假设某高校经营办学,20xx年人均教育事业收入为p元,人均教育事业支出(变动成本)为b元,应分摊的固定成本为a元,则:该校事业结余L=(单位教育事业收入-单位教育事业支出)×招生人数-固定成本=(p-b)x-a

  3.确定高校招生保本点

  学生人数达到某一点时,可以使其业务收入正好等于业务成本,这时高校经营不盈不亏,这一点即保本点。若要盈利,必须扩大业务量,超过保本点。高校办学业务保本点一般利用边际贡献法来确定。假设某高校经营办学,20xx年有关单位人均教育事业收入、单位人均教育事业支出应分摊的固定成本数据同资料1。据此计算如下:(1)单位边际贡献(y单)=单位教育事业收入-单位教育事业支出=p-b(2)单位边际贡献率(z)=单位边际贡献/单位教育事业收入×100%=(p-b)/p×100%(3)保本业务量(x)=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a(/p-b)(4)保本业务收入(w)=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率=a[/(p-b)/p×100%]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该高校的保本业务量(在校生规模)为x名,业务收入保本额为w元,超过保本点才可获得收益;在保本点上,只能获得边际贡献总额y总元,等于固定成本总额,盈亏平衡。

  4.预测学校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事业结余)

  资料2:某高校20xx年预计招生人数X名,业务收入(教育事业总收入)为Y元,其中,财政人均拨款、学费收入等人均教育事业收入为(Y/X)元,教学成本等变动成本(人均教育事业支出)为Z元,安全边际为(X-保本点x)。经过计算得出:(1)边际贡献=业务收入-变动成本=Y/X-Z(2)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业务收入)×100%=(Y/X-Z)/Y×100%(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业务收入)×100%=(X-x)/Y×100%(4)事业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5)目标利润=预计招生数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5.已知目标利润计算相关的指标(1)目标利润下的招生人数=(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单位边际贡献(2)目标利润下的人均教育支出=人均教育事业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招生人数(3)目标利润下的固定成本总额=预计招生数×(人均教育事业收入-预计人均教育事业支出)-目标利润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应运而生的,它扩展了管理会计核算运用的范围,注重市场竞争,用战略性眼光看待市场、产品信息、企业内部信息,分析企业行业状况,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如果将战略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将会给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带来很多新鲜血液:第一,能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注重高校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战略管理会计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审视企业外部环境,关注外部情况,为高校提供超越自身财务会计内容的信息,这些信息更为广泛,对高校制定财务方针、优化资金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为高校提供更多有助于高校积极正确经营的非财务信息,使管理会计真正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在如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许多非财务信息对高校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等,都会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而生源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的未来发展是否顺利。第三,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应用。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实物,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价,对于管理事物的主体“人”却很少涉及。而这一点在高校的教师管理中尤为重要,比如如何培养优秀教师、如何留住内部优秀教师、如何吸引外部优秀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加入学校的教职工队伍,这些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战略管理会计在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范围内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财务会计和战略管理领域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在高校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途径

  (一)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设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管理会计的产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满足了企业内部经营者的需求,促进了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以相关的数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借助数学模型和相关公式,对财务信息进行规划、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这是通过以前的手工计算难以实现的。因此,高校应加强会计信息化业务知识学习,将信息化引入管理会计,建立高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高高校会计业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转变高校领导观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使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推广应用受阻,如领导者理念观念落后,管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扎实等。改变这种状态,首先,高校领导学习先进理念,转变财务管理模式,使用正确管理方法,加强会计专业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带领财务人员积极投身于财务决策中。其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创新,塑造一支业务扎实、灵活性强、观念新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事业的发展。再次,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属于“报账型”会计,今后应站在整体的高度,重视对事前的预测决策进行分析,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将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时,应坚持客观公正、廉洁自律、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四项基本职业道德标准。

  (三)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使其适用于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实践

  我国管理会计现存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不断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但其先进性和实践性方面明显不足。要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应用于高校,应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完善现有管理会计理论,并深入研究高校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点的、适合高校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同时,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其投身到管理会计的实践之中,推进管理会计在高校的深入发展。

  (四)协调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及时总结应用经验,使之与高校的会计实践相适应

  管理会计的许多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的有关报告,可以说是财务会计的再加工。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将二者兼顾,逐步加强管理会计的运用,而不应只注重财务会计。同时,高校应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推动下,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财务管理作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最早来源于西方,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因此,要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实践经验,使管理会计理论在高校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广和应用高效、实用的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五、结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领域中两个重要分支,它们既相对独立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财务会计在高校的应用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一套较科学完整的适合高校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而与其密切相关的是管理会计,目前高校财务业务中管理会计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理论薄弱,即缺少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理论与实践联系脱节等。因此,努力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运用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标准衡量和考核会计业务,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广泛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投资决策、本量利分析方法等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同时还要将战略管理会计等前沿理论的实践积极推进,使管理会计在高校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促进管理会计在高校不断完善。建立满足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需要我们根据现状和变化的环境研究管理会计并将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目前,管理会计受到内部、外部多种因素制约,在高校尚未广泛推广和应用,社会各界人士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建立适合于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全面发展。

高校调研报告4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教务教辅和基础部党总支于20xx年3月开展了教师党员组织发展工作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务教辅和基础部党总支教师党员队伍现状

  教务教辅和基础医学部党总支分为4个党支部,目前,党总支共有党员85人,其中(专、兼职)教师党员60人,占党员总数的70.6%。

  教师党员中,高级职称14人、占23.3 %,中级职称27人、占45 %,初级职称19人、占31.7 %;专科学历4名、占6.6%,本科学历16人、占26.7%,硕士学历39人、 占65%,博士学历1人、占1.7%;年龄构成为,20 - 30岁28人、占46.7%,30 - 40岁19人、占31.7%,40 - 50岁8人、占13.3%,50 - 60岁5人、占8.3%。从5年来党员发展情况来看,全总支教师党员队伍的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二、发展教师党员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好基础工作

  在教师党员发展中,党总支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发展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到“四个不发展”,既不成熟不发展;不符合条件、标准不发展;党校培训成绩不合格不发展;群众不满意不发展。坚持做好基础工作,狠抓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党总支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及时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保证党员的质量。每学期都对教师进行全面摸底,详细了解各支部教师党员分布、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结构情况,科学制定发展党员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发展教师党员名额,既保数量,又保质量。近五年来,党总支共发展了16名党员。

  (二)坚持改善结构,注意均衡发展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党总支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总支从改善发展教师新党员的结构着手,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改善教师党员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分布结构等。坚持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教师党员,避免出现数量上大起大落以及结构上出现混乱。在均衡发展方面,实行“三倾斜”,即把发展党员工作向教学工作一线的重要岗位倾斜、向职称层次较高的教师倾斜、向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倾斜,重点解决某些教研室、某些关键岗位没有党员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及时把青年、骨干教师吸收为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使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分布和职业构成更科学合理。

  (三)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活力。组织开展活动注重实效,坚持经常性、针对性、灵活性,做到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比如,党总支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党员评比、庆“七一”系列活动、书法比赛、学党史比赛以及革命传统及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把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 “帮助扶持”制度,积极帮助处于不同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新党员渡过各种考验关。确保党内关怀、帮助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到了寓管理于帮助扶持中,在帮助扶持中加强管理,实现了对不同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新党员的全程性教育管理。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调研中发现,发展教师党员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部分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组织发展程序不熟悉,材料整理不规范

  个别支部对组织发展工作的基本程序不熟悉,接收预备党员与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流程不清晰,培养考察方法简单,甚至还存在轻平时的现象。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组织发展程序不熟悉是对组织发展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严格的程序才能保证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和培养,保证入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新党员的质量。但是,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出现了组织发展程序不熟悉的现象,不利于逐步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也不利于党员之间思想交流和认识提高。

  (二)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党员发表意见不充分

  个别支部在支部大会上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时,尤其是讨论高级职称教师预备党员转正时,存在多数党员只行使举手表决权,而较少发表批评意见的现象。即使有的党员发表对预备党员的批评意见,也只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只谈表面现象,不触及实际问题,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有的还评功摆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四、加强发展教师党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实务培训,促进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组织发展工作的领导,党总支要定期研究讨论组织发展工作,建议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轮训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总支工作人员,学习《党支部工作手册》、《发展细则》等文件和规定,加强工作实务方面培训和引导,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要形成制度化、经常化,争取2-3年全部轮训一遍。

  (二)增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加大党员发展工作中党员享有民主权利的宣传,加强对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教育,使党员认识到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上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既是对新党员同志的爱护,也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方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相悖。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仅会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责任感,而且如果任其蔓延滋长,必将腐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战斗力。

高校调研报告5

  关于北京高校大学生校园宽带

  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北京聚思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调研方案设计

  1.调研背景

  2.调研目的

  3.调研对象

  4.调研方式

  5.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6.调研负责人及其分工安排

  第二部分 调研分析

  样本统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调研结果

  1.调研结论

  2.SWOT分析

  3.营销策略(4P)

  关于北京高校大学生校园宽带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增加,电脑的使用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互联网的高速传播,使得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而大学生作

  为电脑的使用者之一,也已经加入到互联网应用者的队伍中来。互联网作为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使得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只适和信息。而网络宽带作为互联网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主流。那么大学生在校园宽带的使用过程中又出现过哪些问题以及他们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同时从消费群体的感知中,对三大校园宽带运营商的营销决策提供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 调研方案设计

  1.调研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信息资源的汹涌澎湃,宽带网接入学生宿舍更使大学生这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为发现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校园网扬长避短,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发展,所以进行了此次调研。

  2.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校园宽带消费的需求和大学生在校园宽带的使用过程中又出现过哪些问题,以及校园宽带目前还存在哪些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同时从消费群体的感知中,对三大校园宽带运营商的营销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特撰写此市场调研报告,展开此次调查活动。

  3.调研对象

  主要为北京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4.调研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抽取一定的样本。

  形式:网调(邮件,微信)和发放纸质问卷

  样本容量:20xx(网调电子档1000份,纸质档1000份)

  样本回收量:20xx

  有效样本:1720

  因为校园宽带在高校的普遍性,全体使用校园宽带的大学生都是调查对象,但因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校园宽带的使用情况不同,会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差异,因此为准确、快速的得出调查结果,需要对各个群体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具体情况如下:

  大一学生:200人

  大二学生:230人

  大三学生:1080人

  大四学生:180人

  研究生:30人

  5.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市场调研大致来说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它一般分为界定调研问题、设计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或调研提纲三个部分。

  时间:20xx年5月1日-----20xx年5月5日

  (2)实施阶段:根据调研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由调研人员广泛地收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信息。

  时间: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6日

  (3)结果处理阶段: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并将调研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调研报告表述出来。

  时间:20xx年5月26日-----20xx年6月1日

  有计划的安排调研工作的各项日程,用以规范和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部分 调研分析

  样本统计与分析

  1.现有的市场情况

  (1)调查对象的比例

  抽样调查发出问卷总共

  20xx

  份,回收有效问卷1720份,其中女生填写990份,男生填写730份,可以保证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为1:1。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2)每天平均上网时长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长在2-3小时的居多,其次是4小时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的利用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生活。

  2.对于校园网的满意程度

高校调研报告6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

  3、与是否专业对口

  4、地域意愿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

高校调研报告7

  一.机构设置及功能(特色机构)

  1、北方交通大学信息部

  该部致力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并负责校学生会网页的

  制作和更新。丰富同学们的电脑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是学生会顺应高科技信息化潮流而设立的一个部门。

  2、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生服务中心

  该中心建立的初衷是在高校里尝试有偿的服务。成立这样一个中心,以良好的信誉为保证,系统的办理学生与代理公司,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在日常工作中,收取一定数量的中介费(限于票务和代理),勤工俭学的同学只收取电话联系费),以维持本部们的日常开支。

  该中心下设勤工俭学中心、票务中心、校园代理中心三个部门。给同学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该中心还有校学生会服务热线,收集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解决。

  票务中心是专门代销校内外各种大型演出、电影院、旅游景点、展览、体育赛事、优惠卡等票务,其中收取一定的提成。

  校园代理中心是在方便同学的原则下成立的,他们的工作是代理各类考试和辅导班报名以及各类娱乐休闲活动的报名,此外还代理部分学生有实惠的商品的订购。代理中心的操作模式是向公司收取一定的宣传费和代理费,如果有代理报名及类似业务,还会收取一定的业务提成。他们曾做过北京太奇、宇航等学校的考研报名代理;“康跋”鞋校园推广,联通CDMA手机入网手续办理代理等。同时为了方便同学出售和购买二手物品,该中心还开辟了“校园二手市场”,系统地为同学们登记以及发散信息。现在该中心提供的是免费的服务,该负责人指出,等到机制健全以后,将试着向同学们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为了扩大中心的影响力,还计划把二手市场逐步推广到教职工及其家属,进而其他高校。

  3、中央财经大学纪检部

  该部属于职能部门,不搞具体活动。其主要职能是纪检和项目化管理。其中纪检部分是对全校会的学习纪律的检查以及学生会干部的期末考核,其考核成绩与综合测评挂钩而与学分无关。项目化管理部分是对校会活动大方向上的一种管理,管理机构由三级构成(一级组织:校会主席团;二级组织:校会纪检部;三级组织:校会其他职能部门)。管理过程:前期“项目化管理指南”的制定和中期的投标(分为初期标和随机标,其中随机标又分为主题性招标和非主题性招标)后期为项目后评价,是活动的大总结。

  入围项目的资金管理,先审批,后预算。但最终只能拨给其所需款额的五分之三。

  项目化管理是对校内资源、人、物、资金的整合,使活动有秩序,有意义,有效果,其很大的特色是做项目后评价的历史性回顾、总结。

  4、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是作为学生会对内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生会人事制度与思想监督方面的工作。宗旨是“来自同学,服务同学”,“以人为本”,着重对人的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整合、积累和利用,完善学生会的人事制度和监督机制。

  负责拟定学生会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学生会各类人员的编制管理,年度聘任和考核的指导、管理工作;负责人事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管理人事信息系统;上报人事统计报表;负责人事文书材料的收集、立卷和归档工作;开展学生会人事管理的研究工作,为学生会的有关决策提供服务;对各部进行素质、技能、知识考核。另外还起到思想监督的作用,对学生会违纪学生提出书面或口头批评及舆论谴责。了解各部门工作的进展,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

  二.考核监督机制

  1、中央财经大学

  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分为a基准分,岁平时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质量、考勤方面的打分。B加分项即队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嘉奖c减分项急即针对校会成员违纪行为的处理d平衡分即由主席团、团委老师打分和各部长间的互评(主要以校会内部评分为准)

  具体的评比结构图如下:

  除了对校会成员的打分外,中财还对其校会的部门也采取月季专评的办法。其考核标准主要以部长、副部长的工作表现以及该部所承办的活动的效果为准。

  这两种评分的结果都会在公布栏公布。

高校调研报告8

  目前,传统的楼宇广告发展成熟,而高校食堂视频广告从发展渊源上来讲,正是楼宇广告在高校食堂的延伸,两者具有相似性,但同时差异明显。

  高校食堂视频广告的优势

  笔者调查发现,高校食堂视频广告的主要内容涉及培训、时尚用品和图书等多个方面。相对于校园内其他广告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比如校报和其他校园官方媒体或学生自办媒体、海报栏张贴的海报以及对校园的活动赞助等)来讲,高校食堂视频广告投放的集中度高,绝大多数学生要到食堂就餐,因此,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凭借自身的传播优势而备受商家青睐。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把上班族作为受众的楼宇广告来讲,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传统的楼宇广告和食堂广告在内容上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说传统楼宇广告是一份麦当劳快餐,那么,食堂视频广告就是一桌具备复杂烹饪工序的中式佳肴。楼宇广告的传播方式如同连珠炮,一个接一个地播放广告;而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则更类似于普通的电视广告,广告多以插播的形式出现,前后各有一段相对精彩的节目。在商业场所,上班族们停留在电梯等公共空间的时间较短,广告只能以生硬的填鸭式手段一个接一个地播放,极易让受众心生厌恶;而在大学食堂中,学生就餐期间心情较为轻松愉快,就餐时间较长,这就与坐在家中收看电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于是,广告公司就可以用心在节目内容上进行策划、编排和多样化制作,以降低节目和广告的商业化气息。

  高校食堂视频广告的劣势

  目前,学生对食堂视频广告的关注程度依然较低。从外部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餐者数量少时起不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就餐者数量多时又容易听不清,传播效果差;

  2、结伴到食堂就餐的学生说说笑笑,对视频广告的关注度会有所削弱;

  3、随着大学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学生就餐较快,也削弱了对视频广告的关注;

  4、受传统楼宇广告的影响,部分学生本身对楼宇广告具有厌恶和抵触情绪;

  5、学校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其食堂的一些政策和规定也限制了节目和广告的播放。

  从内部原因来看,与电视节目相比,高校食堂视频节目的重复率高,更换周期长。广告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广告投放上,其节目的专业制作力量相对薄弱。在此过程中,广告投放的效果、节目质量的好坏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商家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食堂视频广告传播效果的反馈机制。

  在调查和采访中,笔者听到这样一些声音:食堂视频广告使校园中的商业气息加重,不利于保持象牙塔的纯洁性,遭到了一些高校师生的反感。山东大学广告系副教授刘悦坦在讲课时曾说:“在美国,你看不到楼宇广告这种形式的广告。在美国人看来,人们的公共空间是不能因私人的赢利目的而被随便地占据和进行商业性开发。楼宇广告有强制公众在自己的公共空间内接受广告的嫌疑,是侵犯人权的行为,公共空间属于公众。”笔者通过同学的帮助,分别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四所高校的食堂中对正在就餐的各30名学生进行了现场的问卷调查,(如下表)调查结果显示,有23、3%的接受调查的同学并不希望食堂在他们就餐期间播放广告。

  相对于高校食堂的平面广告形式,高校食堂视频广告有以下劣势:

  1、视频广告的广告费和广告成本相对较高;

  2、广告更换周期较平面广告短,重复次数较少,长期广告效果差;

  3、平面广告可以随时被来食堂就餐的学生看到,而视频广告只有在节目和广告播出的时刻才能被恰巧抬头的学生看到;

  4、液晶屏维护、保养、维修和管理难度大,成本大,需要专人负责,而平面广告只要贴到相应的广告位置即可。

  在调查中还发现,高校食堂视频广告具有较强的行政性进入壁垒,进入成本较高,“在位媒介”竞争优势强,刚涉及到此类经营、但资本相对强大的企业要想进入,便不得不采取并购的形式。没有特殊原因,学校一般不愿意为改变食堂广告的合作伙伴而承担风险。并且,大学校园中,涉及到在食堂中播放广告的问题,宣传部、公安处、后勤部等各个部门都可以用各自手中的权力插一手,这就使得许多想要获得食堂广告经营管理权的公司不得不承担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公关成本。因此,在与“在位媒介”竞争的过程中,“进入媒介”自然而然地处于劣势地位,要想扭转这种地位,“进入媒介”便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

  建 议

  高校食堂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应如何在方便学生生活、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使其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笔者运用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高校食堂视频广告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后得出结论:高校食堂视频广告拥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特殊性明显。广告公司在制作此类广告时,应根据受众特点,将广告的“商业性”蕴藏于“知识性”、“趣味性”和“教化功能”之中,只有这样,广告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笔者的具体建言如下:

  1、加大公益广告的投放比例,以此树立自身的良好品牌和道德形象,提高自身品位,提高在受众中的美誉度,降低部分师生对食堂视频广告的厌恶感;

  2、尽可能多地在节目中介绍对大学生切实有用的信息(如就业、考研等);

  3、举办特色活动吸引学生观看,如邀请名人做一些学生关注话题的讲座等;

  4、广告采用插播方式,或融入节目中。广告不应占据大部分的视频

  播放时间。

  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商业气息浓厚,多数广告可以形容为“包在华美外衣里的叫卖声”。高校食堂楼宇广告在广告的策划、制作和投放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自身的质量。广告代理商在制作广告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高校师生的知识面、心态、品位以及好恶倾向等,发展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导向性、指导性和教化作用的广告模式,将广告巧妙地嵌入到知识背景中。做这一切的前提是:用一颗真诚的心为大学生服务。当受众群体属于“小众”时,广告的制作和投放理念就应该针对“小众”群体的特点而采取错位式的广告制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上海梵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是以节目质量取胜而非依靠风险投资进行投融资和扩张取胜的。该公司始终强调“文化”一词,将自己与其他传媒公司放在差异化的定位位置,该公司以“专注于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开发交流的专业传媒机构”为立足点,定位于“上海高校的传媒专家”,秉承“立足青春的殿堂,传承文化的魅力;经营诚信的机构,打造专业的高校传媒”的宗旨,年营业额已经达到700万~1000万元人民币。

  目前此行业处于垄断状态,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形成寡头市场或者垄断市场。在寡头市场下,几大寡头实力相当,相互制约,规范性和服务水平都会相对提高,有利于保证播出节目和广告的质量,提高内容的档次和品位,为食堂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从而减轻国家和学生的负担;而一家独大的局面则不利于此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高校调研报告9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生规模扩大,学业困难生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学业困难生除了自身存在的原因外,在包括家庭、周边学生人群、学校支持系统在内的外部系统中也存在着沟通不良、信息不畅、易受影响、支持力度不足等深层次问题。这些使学生在学业、毕业、就业等发展前景受限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培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结合基础数据分析,通过个体抽样深入访谈调查,从内外部系统两大方面探寻高校学业困难生的症结成因,并给予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 学业困难 内外部系统 调研分析 症结 对策建议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本科生群体中学业困难人数也逐年上升。学业困难生因多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或未能通过考核(以下简称“挂科”)而导致自身发展受限。[1] [2]高校在学业困难生的黄牌预警、延迟毕业、学籍管理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难题。[3]

  本文基于配额抽样的方法,首先针对广东省某地方高校存在较严重挂科问题的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从中抽选12名不同类型学生作为典型样本对象,从个人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两方面对样本学生进行深入的无结构个别访谈调查,进而结合调研访谈结果探究学业困难生所面临的系统问题和原因症结,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研方法及对象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按照先统计分析,再配额抽样访谈调查的方法,针对配额抽样后的典型样本学生,主要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的方式。访谈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内部系统问题,主要包含学习认知、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经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个人兴趣爱好等多重维度;第二部分为外部系统影响问题,主要涉及父母家庭影响、周围学习氛围、学校制约系统、学校支持系统、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等几个方面。

  (二)调研对象

  截至20xx-2014学年第一学期末,该地方性高校在校本科生总计约2.6万人,其中,累计未通过必修课学分超过15学分以上,即得到学业黄牌预警或黄牌的本科生共计1089名,约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4.2%,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1、图2所示。

  根据该1089名学生样本在挂科总学分数、年级、专业等分布情况进行配额抽样,总计抽取典型样本学生12人作为访谈对象。其中,按挂科学分范围,抽取挂科15-19学分的5人,20-39学分的6人,40学分及以上的1人;按年级分布比例,抽取20xx级学生1人、20xx级1人、20xx级2人、20xx级3人、20xx级4人及20xx级1人;按照专业分布比例,抽取工科专业8人,理科专业3人,文科专业1人;另外,访谈对象中还包含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1人。

  二、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一)学生内部系统分析

  1.学习认知与态度

  首先,“大一挂科无所谓”的学习认知普遍存在。12名学业困难生第一次挂科都是在大一期间,主要特点为上课缺勤,其大一期间出勤率在20%-50%,最少的只有5%左右。其作业和自习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对待初次挂科,大多数受访学生“感觉问题不大”、“心想以后有机会重修回来”。

  其次,“成绩体现不出能力”的学习认知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询问到“你如何看待成绩优秀”这个问题时,很多受访学生都承认学习成绩优秀有一定优势,但他们多数表示成绩无法与能力、就业、工作直接挂钩。

  第三,认知与态度的转变很难转化为有效的学习动力。在谈到“第一次挂科的心情描述”时,大多数受访学生都表示“有压力”、“很沮丧”、“很失望”,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不努力。但每学期继续挂科的学生仍占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认知与行动脱节。

  2.学习兴趣与需求

  一是学习需求偏低致使学业困难生长期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受访学生在谈到自身的学习时,都提到“没有学习兴趣”或是“对专业不太感兴趣”。80%的受访学生在谈到“你觉得大学的课程用处有多大”这个问题时,都提到“实用性不大”、“没有什么用处”。学业困难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缺乏基本的兴趣。

  二是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差致使学业困难生缺乏学习需求。尽管很多受访学生在谈到“对大学学习的感受”时,认为大学的学习更自由、更自觉、更自主,但是他们在对自己学业的规划和管理上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许多学业困难生在大一的松懈中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发展目标的审视与确立。

  三是过分功利化的学习动机致使学习成为获取文凭或就业的工具。在很多学业困难生真正意识到学业和学习的重要性时,已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了。他们对学习的需求更多是“取得一纸文凭”,因此在学习中折射着功利化的学习动机,学习往往是为了通过考试。许多挂科生不认真对待平时的听课和作业,而选择突击复习,考试只求一过。一些延期毕业生在校重修学分的过程中,对学习的需求更多与将要从事的工作相关,学习成为附带就业价值的工具。

  3.学习习惯与方法

  首先,进入大学前未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困难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基础没有打好,这与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有访谈学生表示,初高中阶段自己数学基础不好,经常在数学科目上补课。还有学生表示,高中阶段都是家长和教师在身边督促自己学习,学习能抓得比较紧,到了大学完全靠自觉,学习一下子就松懈了。在谈到“是否有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时,90%的访谈学生表示不会去留意,也不会去总结。

  其次,学业上自我要求过低使坏习惯加速固化。有60%-70%的受访学生表示,挂科科目里有相当一部分科目是因为平时出勤率低,或是考试当天睡过头忘记参加考试而挂科的。学业上过低的自我要求加速了旷课、缺勤、缺考、不自习、不交作业等学习坏习惯的养成和固化。

  第三,自我解决学业问题的途径十分有限。碰到学业难题不主动向教师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求助。当问到如何解决学习困难时,绝大多数受访学生表示“自己解决&rdq uo;,过半数学生表示会向身边同学请教,极少学生表示会向教师请教。而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大多选择自己看书、上网、找资料、认真听讲等途径,问题都在自身内部消化,学习效率较低,收效甚微。

  4.心理问题

  一是由认知偏差而引起的畏难情绪和懈怠心理。首先,学业困难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在高中阶段形成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对学习有了一定的畏难情绪,来到大学后,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的压力得到释放,懈怠心理逐渐让他们在学习上总是“慢半拍”,在行动上有了“拖延症”的习惯。其次,对待挫折失败没有积极正面的回应和努力发奋的斗志,多数挂科生选择不良发泄和消极逃避,例如通宵上网、玩游戏、在宿舍睡觉逃课等。

  二是学业困难生的自控能力和意志障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访谈学生表示,在意识到学业问题后,虽然调整了自己的精力和专注力,却很难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的自控能力差,做事情没有坚持和意志力造成的。另外,诸如逆反、自卑、压抑、孤僻、焦虑等个性心理问题,在访谈学生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二)外部系统方面

  1.家庭系统沟通不良

  70%-80%的受访学生反映,所报考的专业和学校是家长选择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填报志愿大多由家长一手操办。进入大学以后,学业方面与家长的沟通,多属于“事前无商量,事后再告知”的情况,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多由电话了解,学生主动与家长沟通学业的占少数。

  2.易受身边学生人群影响

  80%的受访学生认为身边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同学之间“很少谈学习”、“彼此影响,大家都宅在宿舍打游戏”。对于人群关系依赖型的学生,在做决定时自身判断往往让位于从众,更容易受到身边人群的负面带动及影响;自控力较差者会沉迷网络、不思进取,学业上一旦出现困难就选择消极逃避。

  3.学校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一,学校和学业困难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多学业困难生不了解学校的学业帮扶制度。尽管全部访谈学生都表示接到了学院教师或辅导员给予自己的学业黄牌预警或黄牌,但7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学校学业黄牌归口管理部门,也没有求助过学校相关机构。

  第二,新生入学教育的学业教育部分有待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的大学定位、学习态度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融入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了解校情校纪,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锻炼社交能力,而对学业的宣传教育部分不够重视。

  第三,缺乏针对性的重修辅导制度。调研结果显示,12名抽样学生共挂科88门,平均每人挂科7.33门,平均单科学分3.29分。挂科科目中基础课28门,占总挂科科目的32%,专业课60门,占68%。在基础课程中,思修课程占11%,计算机基础课程占18%,大学英语课程占18%,体育课程占18%,高等数学占35%。通过调研访谈我们了解到,开设必修课重修班的仅仅为极少数学院,多数学院对于重修科目,特别是专业必修课并未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只能依赖第二年重新选课补齐学分。

  第四,学业退出机制不完善导致学风不正。在访谈的学生中,多数学生表示他们较少受到学院和学校方面的压力,“学院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清退过任何学生”,“同学们都很懈怠,没通过就再重修好了,大不了就延期毕业,反正总会拿到毕业证的”。而学习态度特别消极的学生带坏了周围的学习风气。

  第五,延期毕业学生缺乏统一管理。抽样的12名学生中有2名是延期毕业学生,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延期毕业生在校属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延期毕业生在学业上存在较多困难,因身份问题不归属某个年级某个班级而与集体组织脱离,有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难以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经年累月成为“老大难”。

  三、对策研究

  (一)多管齐下,加强新生学业教育

  高校应在迎新期间举办学业优秀新生宣讲会,邀请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与新生面对面,举办资深教授、院士座谈会和茶话会;抽调导师带领新生参观学校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展等多种形式;通过张贴海报、发放新生学业指南手册等方式对学业奖学金、转专业考试、双学位申请、出国交换生等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教务、学生、团委等部门开通热线或专门设点为新生提供信息咨询,搭建信息平台,让信息渠道畅通。

  (二)社区走访与师生帮扶相结合,关注关心学业困难生

  学生社区辅导员与学生助理应关注并掌握社区内的学生学业状况,开展定期走访,结合学生的实际成绩,制订学业困难生跟进手册,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较大的生活变化和学习起伏应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好记录备案;教师适当增加每周的坐班次数,延长每次辅导时间;班主任应在班会中多强调学风学业问题,在班级活动中对学业困难生给予更多的机会和鼓励;鼓励学业优秀生主动帮助学业困难生解决实际的学业困惑和作业难题。

  (三)成立学业辅导机构,提高学业困难生重修通过率

  教务部门牵头,抽调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的任课教师组建基础课辅导班,各院系专业课挂科率较高的学科教师组建专业课辅导班,每周定期开展学业辅导和答疑,定期布置作业、安排考试;开通校级和院级网络答疑渠道,在学生遇到学业问题时,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留言提问。

  (四)完善学业预警与学分分级处理制度,增强外部督促机制

  可考虑在黄牌预警(15分)、黄牌(20分)之后设立红牌预警(25分)、红牌(30分)等相应更为严格的督促制度,让挂科严重的学生在挂科的不同阶段收到来自校方的预警信号。当学生挂科学分累计达到不同阶段时,逐步采取班主任、社区辅导员当面口头告知、约谈,警示通知单递交学生并寄送家长,直至劝退处理等方式,增强外部督促机制,给学生以压力和鞭策。

  (五)班主任定期与学业困难生谈心交流,认真倾听学业困难生的问题,开解心结,疏导情绪。在自愿的前提下,推荐一些学业困难生参加由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组织的心理辅导工作坊或是团队拓展活动,让学业困难生在活动中获得启发、稀释焦虑、减轻压力、增强自尊、提高自信。

  (六)对延期毕业生进行统一管理,加强延期毕生学业教育

  将延期毕业的“大五生”“大六生”编入大四毕业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统一管理,班主任应定期了解延期毕业生的学业状况和困难,社区辅导员应定期走访摸底,学业优秀生和学生党员干部应发扬风格,主动提供学业及生活上的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玉环.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学研究,20xx(1):41-44.

  [2] 崔怀将.高校学困生的类型诊断与矫正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xx(35):132-134.

  [3] 王自华,张保敬,施媛,等.大学生学业困难预警机制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84-87.

高校调研报告10

  摘要:本文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情调查统计数据,对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成绩的学生群体,进行了差异比较。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现象,并提出了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分层指导的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深入探讨扩招后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便有的放矢地改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校环境,近年我们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情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根据多年对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的成果自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情”分为6个维度: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其中学习策略包括课堂学习、阅读、自我监控(目标监控、时间管理和自我调控)、对环境的利用以及创新性学习。问卷的总体信度为α=0.9044(Cronbach系数)。各维度的系数在0.61~0.78之间。内容效度除由专家认定外,还采用了单项与各维度总分的相关分析,经检验,显著性程度均达到高度相关(P=0.000)。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全日制大学本科生。采用按专业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5所不同类型高校中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433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0.2%和49.8%;各专业所占百分比与总体结构基本一致。

  为了对北京市大学生总体的以及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高校调研报告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审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审计在经济监督,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保护国有资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审计人才的培养起步晚,高校在承担审计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存在粗放式、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轨、师资不强等一序列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进行探讨。

  (一)审计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化。

  目前我国高校盲目扩招,高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追求下,教学目标不明确,界限不明晰,内容不丰富,仅限于传授财务会计知识,学生缺乏应该具备的会计、审计、管理、金融、法律、风险控制、经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缺少拥有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很多高校对于教学人才的陪养定位不准确,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优势。

  (二)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对审计实务、政策把握不准。

  当前,我国高校师资人才的培养模式仅限于从学校到学校的一贯式的培养方式,缺乏社会阅历以及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甚至有部分审计专业教师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并非审计专业毕业,未全面系统学习过审计专业,对审计实务和审计政策缺乏实践经验,使审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上岗时对审计实践,从新开始。

  (三)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忽视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仅停留于课堂上的教学,仅限学习书本上有限制知识,没有大胆地走出教室,到实践当中去教学,审计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专业,职业性要求高,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感受审计实务,才能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的发展。关注社会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老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只是一味的倾听,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使得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失去兴趣,专业不精,甚至不通。

  (一) 明确教学目标,丰富审计教学内容

  有目标才能有方向,高校人才培养也是如此。我国财经高校对于审计人才培养上应当制定中期人才培养计划,把人才培养划分为应用型、研究性分阶段,有计划的培养具有特色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同时学校还应当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审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审计实务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教师引进方面要打破传统模式,具要有学历又要有丰富的双人才教师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审计实践的人才作为学校教学顾问,鼓励教师开展审计实践交流活动,培养教学的创新思维。鼓励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支持教师参加社会审计实践,适当给予教师资金支持。

  (三)重视社会需求,促进审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生命力。审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强。高校要做好社会调研工作,深入审计机关、事务所、企业认真了解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为学生设立审计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到审计机关、事务所、企业进行实习。同时聘请审计机构、事务所、企业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开展审计讲座,加深学生对审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审计的兴趣,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精品审计课程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互动,摈弃“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在审计课程方面要注重自身特色,打造一批品牌课程,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人才队伍,积极开拓适应社会发展的多领域审计课程,努力走在审计发展前沿。

高校调研报告12

  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阐述中有两句话我印象很深,一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前者阐明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后者概括了工作方法。我认为,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新农村。

  一、鲁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鲁村位于祁县城东南,208国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现有村民447户,1639人,耕地面积2500亩,主导产业为果树种植业。

  20xx年以来,鲁村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总体要求,致力于改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群众收入,鲁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新气象。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抓改善,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为此,鲁村以发展规模化养殖业为取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农民素质,鲁村坚持以农民技能培训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多次邀请畜牧局相关人员到村讲授鸡、猪的科学喂养方法及疾病的防治等问题,提高农民素质。三是改善生产条件,是自20xx年以来,共投资150万元对村内15公里街巷进行了硬化,20xx年年底,硬化工程竣工,村民们告别了下雨天走“水泥路”的历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鲁村的工作重点是学校的新建,在集体经济极为薄弱的情况下,村两委干部从各种渠道筹资金,圆满的完成了学校新建工程。鲁村新学校共投资50万,是一所高标准的农村小学。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抓转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和关键环节。建设文明的乡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动力,而且有利用创造和谐的公共空间,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一是推进健康教育工程,帮助农民告别陋习。鲁村在农村广泛开展以“五乱”、“四改”,重点解决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环境问题,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生活习惯。二是实施道德建设工程,促使农民改变旧俗。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整治,农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村容整洁,树立崭新形象,创造良好环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两委干部高度重视,亲自上阵督导抓,逐步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热潮。一是广泛宣传造氛围。利用宣传册、宣传标语及宣传专栏等宣传载体,印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刷写悬挂横幅标语200多条.二是突出重点抓整治。针对农村脏乱差现象,制定了村庄整治方案,并以“一建三改五清”为整治着力点,开展了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清垃圾杂物、清乱搭乱建、清乱堆乱放、清污水淤泥、清各种路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放置垃圾筒50余个,主要路口修盖垃圾池,从而基本实现了柴草归院、垃圾归点、禽畜归圈的目标。鲁村充分利用村里路边的软土路肩,投资4万元用来建造村里路边绿化带。更有一些村民在自家门前种植花草,创造温馨祥和的居住条件。在园林村的建设的道路上有迈出了一步。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抓完善,治理健全“新机制”

  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鲁村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村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极大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农村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业方面

  目前,农民仍然停留在果树种植上,科技利用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应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方面

  应突出解决好农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经营意识差的问题,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一项艰巨任务。一是抓技能提高。采取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的科技综合素质。二是抓民风塑造。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抓文化熏陶。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鼓励农民自发的自办文化场所,开展文体活动。

  (三)村民居住环境方面

  通过去年的“创三优”及今年的环境整治,村居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从提高广大村民环保意识入手,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上做努力。一是继续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二是继续积极推行农村“四改”。

  (四)经济方面。

  近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逐年增高,但总的来看村集体经济还没有摆脱困境,缺少经济来源,背负着多年来积累的外债,导致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应围绕“两个带动”抓增收。一是示范带动。努力培植一批种、养示范带头户,带动全村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二是龙头带动。以粮食加工、水果深加工,带动更多的农民从事加工业。

  (五)农村班子建设方面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强化了村级班子建设工作,但少数村班子成员仍存在诸多不适应。应下气力解决好干部思想观念不适应的问题。目前,部分村班子成员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干大事业的开创精神,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到发展经济上来;应着重解决好农村班子状况的不适应问题。现在农村干部待遇低,为民办事难,个别班子成员,只能应酬上级布置的一般工作,不能主动组织群众从事经济发展;应着重解决好干部政治素质上存在的不适应问题。部分干部公仆意识差,没有把心思用到解决群众疾苦、难处上。围绕班子建设抓提高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巩固,强化村班子建设;二是抓机制,提升农村干部素质。

  村两委”为了加快解决在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及提出建议,支部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精力抓落实,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抓好分管工作,把解决问题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研活动促进单位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

高校调研报告13

  一.校内宣传

  1.方式渠道

  a.一般会采取海报、传单、广播、条幅等常规方式;其次,各校会充分利用校内有限资源进行宣传。拥有电视台的学校用电视作宣传阵地;校园网发达的学校则用网站特别是作为宣传平台;还有电子屏幕等多种资源利用。各级都认为海报这种宣传方式最为有效。

  b.各校不断创新,挖掘新的宣传渠道,值得借鉴:

  1)北大、北广对海报的艺术化制作。针对性强:针对不同的制作目的,从而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版面的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字体、图片的绘制多变:艺术性强:海报的构图、文字、排版等工序皆由颇具专业水准的同学设计完成,极具视觉冲击力。成本高:海报皆由优质的纸张,电脑打印而成,制作精美考究,对专业的要求高。综上可得,海报的艺术制作能给人以更强的震撼力,宣传效果好。但制作耗资大,专业技术要求高,难以大范围推广。

  2)立体式宣传。所谓立体式宣传便是宣传的几个方式同时进行,或紧凑的铺开,产生“聚集效应”。这对普遍资源紧缺的校会而言,投入少,效果却事半功倍。例如,人大的五.四游园晚会的宣传,一开始张贴海报,给同学一个印象。而后马上挂起巨型条幅,同时往各个宿舍发送传单,在校园各处摆放海报,校内的各种刊物、广播、网络三管下,使得一时间“五.四游园”成为人大同学议论的焦点。当是时,课堂内外,茶余饭后,无人不提“五.四”,无人不晓“游园会”。在这种短时间内,多层次,多侧面,高强度,全方位宣传模式能造成一个强大的宣传攻势,受到显著的效果。

  C.常规的工作完善其细节,同样也可以“小投入,大收获”。

  1)海报的摆放要充分考虑人流量及时间的问题。摆放的位置要有重点、有突出。

  2)宿舍楼的宣传板形状要多样,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灵活。如北科大也有类似我校“热卖站”的宣传小板,每幢宿舍楼皆有,为一座小房的形状。他们还尽量减少大段枯燥的文字通知,而采用彩绘、彩喷的方式,语言也尽可能的幽默,此举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采用广播进行宣传,早6:30-8:00,中午9:50-10:10。午饭晚饭期间插播,特别是有重大活动时,则随时进行跟踪报道。

  4)夸张式宣传。突出某一个宣传环节,使它特别的显眼能吸引人。例如中央财大在“聚焦时代,关注网络”活动中耗资3000多元做了一个巨型展板,虽其后再也没有作其他的大型宣传,但这个活动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强强联合式宣传:通过联系其他多所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联合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力,扩展其活动规模。几所高校同时进行高强度的宣传,造成巨大影响,更多师生也能知道该活动的信息,效果十分显著。例如北大今年的女生节,今年北大着力与其周围诸如清华、北师大等高校联合,北大的女生节扩大规模,举办成首都女生文化节。宣传在各学校同时展开,极具社会影响力,表现出对该女生节的浓厚兴趣。女生节善未开幕却已是春风一到花满楼了。

  6)以情感人式宣传:大学生是一个极富朝气极有同情心的群体,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事物皆表示好奇,对丑恶的憎恶,对善良的赞同,对/:请记住我站域名/无助的同情,对落后的痛心抓住他们内心的感性一面,便能抓住他们的心.感人式宣传便是如此.例如农大的“扶贫接力”的宣传。首先,播放大学支教团在西部拍摄的实况录象——“呼唤”,以及西部儿童图片展。而后,紧接者又在人流量较大的第一、第二食堂大力宣传。活动期间还邀请到西部的贫苦学生做代表参加其活动。整个过程真实感人,极富感染力与号召力。这类宣传更针对活动而言,一般类似募捐、义务性献血等公益活动较为适合。

  7)名人效应。活动前期或过程中邀请名人加盟,或名人前来签名售书等等。借助名人名气的各种方式为活动造势,吸引同学。这种宣传难度较大,一是要邀请这些名人嘉宾需专人邀请接送,而且额外也需资金投入。二是要根据活动的大小及学校影响力的情况来决定。突发状况还要有提前的准备。

  8)制作宣传媒体。制作文化衫、小彩旗、小招牌等形式多样,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例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宣传部自己设计夏季文化衫,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同学,一来可以宣传校会及本部门。同时也可以募集一些经费。以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针对大型活动时,我们可以设计文化衫或者其他形式的小物品,出售或者赠送,让一个个穿上它的同学做一个移动的宣传栏。

  D.调查总结

  除了常规的前期宣传工作,有更多的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前期的调查工作与事后的总结报告了,一般的,他们会在活动前作一个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的看法建议反馈给了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者参考这些建议,使得计划得更为周全,活动也举办的更尽善尽美。而北大则是将活动的后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面向校内师生及校外媒体。这样做,首先可以再次起到宣传的作用,一前一后的双重宣传为活动圆满画上了一个句号;再次,各方通过这份总结报告,可间接监督校会活动的组织状况,提出建文秘站:议及批评。

  二宣传内容

  A,校会内各种讲座或节目的宣传。

  B,特殊时段或节目。比如说北交在刚开学的一期《迎新专刊》,着力对新生介绍学校机构设置、教学状况、住宿常识,同时附校平面图,附近商场地图等。图文并茂地展现在新生面前,同时也方便了新同学的生活。

  C,生活、商业资讯。如北航有一份报《方便坊》,其中介绍商家的促销活动,降价商品,价格合理的小精品,以及音乐会、话剧的门票购买信息。一方面可方便同学购物。同时也可为商家作有偿宣传。

  D,要闻动态、多方资讯。北航的宣传工具中有一本名为《校园新干线》的小册,每周一期传播校园动态,重大节假日及重要事件更是出号外刊。家事、国事、天下事,皆由该小册子向全校师生宣而传之。这对于信息较为闭塞的学校更有借鉴意义。、

  E,就业勤工俭学资讯。四处收集招工信息,为同学介绍兼职或工作。也可与公司合作,为公司制作展板,即可帮助同学了解公司,争取就业机会,也可为公司作宣传,获得赞助。

高校调研报告1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高校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作为高校硬件设施的体育场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普遍规模扩大,档次提高。20__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很多比赛都是在高校体育场馆举行的。所以,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已经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专业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是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管理,主要是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20__年以来,高校普遍扩大了招生,并且通过国家拨款、校园置换、贷款等多种渠道筹资,扩大和新建了校园,加之教育部对高校硬件建设评估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比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因此,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场馆的管理需要,必须有一个专业队伍来管理。包括我校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成立独立部门专业管理体育场馆。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的职能是保证体育教学、学校各类运动队训练和教职工、学生课外活动,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消耗是相当大的,按目前的国力水平,完全靠国家拨款维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是很困难的,势必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困境。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在保证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外要有偿服务,增加收入。高校体育场馆要适应市场体制,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在目前国家尚不可能拿出更多资金投入高校体育场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功能与潜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拓宽和深化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第二,要进行成本核算。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些成本的消耗必须进行认真的核算,消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运行成本。第三,在保证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拓宽有偿服务范围,适当收取费用,用于成本消耗的补贴。这样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一般是一次性投资建成的,建成后的场馆维护和维修,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有偿服务,可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增加收入。第四,要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政策,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受市场的约束,按规范运作。但是,高校体育场馆又完全不同于市场中的企业和商家,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企业管理。然而,高校体育场馆是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的,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这就给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扶持高校体育场馆在市场中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五,要积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高校的教职工、学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体育消费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师生更能理解体育场馆走进市场的内涵。为此,要进一步引导、树立广大师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优越的条件,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激发师生的健身热情,刺激体育消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大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管理,由于考虑到校园安全、校园秩序、运行成本等多种原因,没有真正意义上对社会开放,大量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另一方面,社会的体育场馆短缺,远远满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要。尽管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投资建设,但其性质都是国有资产,应该得以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而且还会得到政府和公民的认可,从而得到相应的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若想得到良性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桎酷,解放思想,引进专业化管理,走进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开发多种健身项目及有偿合作,探索以场馆养场馆的道路,使高校体育场馆得以可持续发展。

高校调研报告15

  自从我国高等院校实现收费制并轨后,学生学费、住宿费等收费资金(以下简称“收费资金”)占高校财力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项重要财源。但因为种种原因,收费资金的欠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程度不同而已。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就目前高等院校学费等费用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初步探讨。

  一、欠费学生的行为特征

  (一)羊群行为。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由从众心理而产生的盲从就是羊群行为。在高校收费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强的羊群行为,看周围的同学缴费就缴费,看周围的同学不缴费就不缴费。这部分欠费学生不了解国家、学校有关的收费资金管理规定,而是受极少数恶意欠费者的影响,把家长给的学费私留起来不交学校。由此,欠费现象愈演愈烈,迅速传染,许多学生盲目跟风,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无故拖欠学费,只注重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无视学校的收费制度。

  (二)博弈行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一个策略组合,给定对手的策略,每个参与的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一部分学生在交费过程中有与学校、与银行、与其他同学非合作博弈的行为特征。一是不如实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自称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想凭此获得助学贷款或其他资助来交学费,这部分学生的说法是“白捡的便宜,能占就占,先贷到款,等还的时候看情形再说”;二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怀疑自己有可能无法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想等毕业前看情况而定。这些学生都有拖欠国家教育费用的侥幸心理,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权衡按时交费与拖欠学费所产生的效用大小,依据自身行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在贫困生不易甄别、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选择拖欠学费就成为学生博弈的效用最大化行为,而按规定交纳学费的学生损失最大化。其结果引发信用崩溃,学校、银行处于两难境地,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造成欠费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享乐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由于过分的自尊,缺乏健康、积极的心态,在学费的资助上有“等、靠、要”思想,对待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要么怕苦嫌脏,怕丢面子;要么缺乏岗位责任,这种行为蔓延会在校园里养懒汉。二是有些欠费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挪作他用。为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物质享受,不顾父母的经济负担,把学费都用在了超前消费上,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二、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

  (一)少数学生或家长诚信度不高,不自觉缴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欠费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却是有钱不交费,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高消费而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学费。当然,在当今整个社会诚信意识不是很强的大环境下,很难企望“象牙塔”里的诚信意识会很高。

  (二)国家关于高校教育收费的法规不健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是高校对学生收费的根本性规定。除国家税法外,这是我国法律中少有的对收费的规定。再加上于9月1日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的规定,都强调了“先缴费后注册”。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高校调研报告15篇】相关文章:

1.高校调研报告

2.高校生恋爱调研报告

3.高校调研报告-外联篇

4.当前高校生假期兼职调研报告

5.高校后勤用工风险与对策_调研报告

6.基层城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7.全民创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8.服务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上一篇:农村妇女儿童权益问题调研报告 下一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