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实习报告

2021-07-16 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1

  按照期末前夕联系好的实习单位——《鲁中晨报》编辑部的安排,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我就赶到了报社报到。编辑部的王主任给我安排的老师是时事新闻部的张吉宝记者,张记者同时也做着部分编辑的工作,在晨报已工作三年。

  在此后二十多天的实习中,我经历了在报社做记者的工作初体验。 报到之后还不等我到住处放好行李,老师便准备带我出去采访了。在路上,老师给我介绍了在报社的工作习惯:一般上午和下午四点半之前,绝大多数记者都会外出采访;四点半到六点,很多记者都会选择会报社写稿,当然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完成稿件,只要在截稿时间前将稿件及时传给编辑即可;六点钟左右一般有编辑和资深记者的会议,讨论新闻选题和工作总结等问题。因此,在报社,从来没有“考勤”这一概念,记者的工作时间相当灵活。当然,这在给予记者充分自主的同时,也考验着记者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在实习的二十多天中,我跟随老师穿梭于淄博市张店区的大街小巷,寻找新闻线索,采访,写稿,甚至有幸与老师一起做了一些编辑的工作。这使我对记者工作有了切身的感受,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收获是最主要的。

  实习期间,每一分钟都是学习的课堂。在跟随老师实习的过程中,对于记者工作的一系列问题,比方: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接触到新闻人物,如何让采访在闲谈的气氛中达到采访的目的,如何写作新闻稿件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理论切实应用于实践中。

  对一名记者来说,“人气”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实习期间,老师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在外跟随老师跑了二十多天,我深刻体会到“人气”的重要性。就像某位有人气的明星身边会聚集大量的歌迷和娱记,一个记者如果有“人气”,他就会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和人际关系网,会拥有很多忠实的通讯员愿意为他提供新闻线索。有了新闻线索,记者就不必再漫无目的地在外瞎跑瞎忙,随后的采访和写稿工作也将是水到渠成。

  带我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人气”的好记者。实习期间,我跟老师跑了淄博市的人才市场、人事局、淄博市中心医院、地税局、房产局、世纪中天律师事务所,也有各类药房、门诊和居民小区的社区委员会,所到之处都有老师认识的朋友。他们不仅热情接待了我和老师,更乐意在聊天的气氛中提供给老师宝贵的新闻线索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跟随老师外出采访的日子里,中国报告网老师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却用实际行动无声地教导着我“人气”对一名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要做有“人气”的记者。

  在晨报做记者的三年里,老师就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淄博市张店区的各个角落,有时还要奔波于淄博市的其它区县,俨然已是张店区的活地图。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办公室里永远没有新闻,新闻永远在现场。我理解的新闻,虽不是时时都能碰到事件发生,但要多跑。新闻就在最容易被忽略的眼角,它需要发现。”

  实习期间,淄博连降特大暴雨,而暴雨之后往往又是暴晒。

  在淄博市响应卫生部紧急叫停问题药品“欣弗”的那天也是暴雨。我和老师穿梭于淄博的各大医院、药店和门诊,来调查“欣弗”是否有违规继续出售的情况,全身都湿透了。就在一家门诊内,老师向大夫了解情况,我环顾四周,跟老师说:“怎么这么多人都在打吊瓶啊?”老师说:“是吗?”他也看到了门诊内所有的床位都躺着正在输液的病人。老师从大夫那里得知最近几天由于暴雨暴晒,天气极其不稳定,感冒患者也非常多。

  出了门诊,老师说:“很好!这是一条线索,我们再到附近的中心医院看看。”这篇新闻稿件发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老师的夸奖也让我对这意外的收获由衷地快乐。原来,新闻就是这样发现的。

  晨报在八月份组织了两个活动:一是举办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爱心课堂;一是相亲会。老师说这些事件即便去采访跟踪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做记者要敢于挑战不同领域的新闻事件,挖掘其中的独特价值,才能提升自己。

  实习期间,老师带我采访的事件涉及税务、房产、人事、就业、医疗、社区和法律等诸多领域。老师用实际行动教导着我,让我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发现新闻,敢于尝试和挑战自我。

  印象中的采访情景是这样的: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正襟危坐着。记者边听边记录有用的信息,像个速记员。而采访对象则略显局促,紧张回答,生怕出错。然而,这次专业认识实习完全打破了我对采访的固有印象。老师从不拿出纸笔,只在必要时拿出相机拍下有价值的画面。老师的采访就在相当随意融洽的聊天气氛下完成。

  这种朋友似的谈话采访在实习期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2

  在江汉商报实习了四十天,实习结束以后,感觉自己的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于新闻写作的探索与学习并没有结束。在江汉商报这个平台,我感到这四十天的收获很多,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一、走在街头上也要留心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骑着单车上下班,有很多次我在路上会遇见有人沿街卖手机、药物或者其他物品的情况,后来在网上查询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形形色色骗子。

  7月16日上午,我在沙隆达广场附近逛街时看到有人在向路人兜售一种“虎皮狗”,样貌很特别,像是小猫、小老虎,围在旁边关注的人很多。我也比较喜欢小狗,于是留意看了一下,但当时我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随便看看就走了。走了没多远,我又觉得有必要回去再看看,于是我折返回去。

  那个人还在,他看我走了又回来,就说可以给我打折,我也没有在意。回到寝室我觉得这个可以写成一个趣闻,于是随便在网上查询,之后发现网络上有很多揭露信息,说这种狗是染色而成。在我的实习老师的帮助下,我到宠物市场和宠物医院询问,得知这种狗确实是伪造的狗种。最后,因为没有照片,这篇新闻并没有见报,但是从这件事我知道,发现新闻要对新鲜事有一个敏感和思考。

  还有一次我在某个路口看到有人在卖一种称治疗风湿的药物,这个人首先称自己是某个药厂的推销员,因为药物下个月要在各大药店上架,现在先期赠药。但是他们却迟迟拿药不送,而是一直演讲一样的介绍药和疗效等等,由于这样的情况我之前也见过,于是我在那个路口多停留了一会儿。他们不断用各种实验来向群众宣扬他们产品的效果,让我觉得很疑惑的是,他们把药品涂在打火机上之后,打火机开始漏气起火,我感觉这就像是似乎是一个危险物品一样,但是群众却认为这对治疗风湿一定有效。

  20多分钟以后,他们开始以试真心为借口收钱,每瓶20元。我赶到报社后在网上查询该品牌药品,该品牌药品没有商标确实有问题,但是我当时忘记索取药品包装。这篇新闻没有能够做出来,但是我从中得到一个教训,就是做事要周密;当时我要是索取了药品包装再到各大药店去咨询,一定会得出权威的结果。

  二、去新闻现场要迅速

  我有幸跑过一个在大多实习生很少跑的现场新闻,7月29日早上,我睡意朦胧中接到指导老师的电话,电话里他说接到读者热线在九龙渊附近有一件事,具体事件是什么并不明确,但是有很多人在围观。

  当时还在床上赖床的我,马上爬起来,穿上衣服跑出去。由于出门急,我根本就忘记了洗脸;为了尽快赶到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在出事地点的附近并没有停车的地方,于是我把车随便停在广场上的一个地方。

  等我赶到现场,看到是有人在护城河里发现一具男尸,我马上对尸体进行了一番观察。看死者的穿着,体貌特征,估计死者的大概年龄。之后我就向在场的围观者询问情况,有一个热心的陈女士说是她和朋友们在晨练时发现尸体的,于是我向他了解了当时的大致情况。之后,我又向刚刚检查完的法医和一直在维持秩序的警察了解了一些情况,20分钟以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赶来要将这具尸体抬走。

  这时我看到报社另外一名记者也来到现场,由于殡仪馆的人员正在将尸体进行装袋,所以他没有时间对尸体进行详细的查看。这个时候又恰好下起了大雨,围观的人全部散开,这对于他采访的难度可想而知。最后,这篇报道由另外一位比我还要早到的记者写好,但是其中也有我写的内容。这篇新闻的报道,让我感觉到了时间对于新闻采写的重要。

  在27日晚上,荆州的一场大风让开发区沙岑路跃进村路段宿津线、宿三线两条10千伏高压供电线路19根电杆被“腰斩”。28日上午,我的指导老师接到新闻热线,于是带我去开发区采访。

  为了赶时间,我们并没有选择等车,而是直接打的士。赶到现场时,电力抢修工作刚刚开始,通过采访很快了解到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后来赶到的记者没能在时间上占到优势,电力抢修的负责人又相对比较忙碌。

  那一天,我和老师又在附近采访了关于强风灾害的一些其他的情况,虽然最后只有电力抢修的稿件见报,但是这一次的采访经历对我来说却是难得的,在一天的时间里采访那么多的人,写那么多的稿件,对我的能力是一种很直接的锻炼。这一次的采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时间对于跑新闻的重要。

  三、“意外收获”也要采

  我大多数时间和摄影记者出去采访比较多,我和一个姓冯的摄影老师出去的次数最多,每一次出去采访,冯老师全部是步行。对于摄影记者,步行有利于拍摄到更多的镜头。

  8月4日下午,我和冯老师一起去采访一个送水工,在路上的一家图书馆门口,冯老师停下来,然后带我一起进去。他看到了图书馆内摆放了许多有关于的奥运的书籍,于是在征得图书馆管理员同意以后,拍摄许多图片。后来其中的一个图片在8月6日见报。

  而后在路上我们又看到一个被扭曲了的电话亭,电话亭的两个话筒被人为的绑在一起,破坏很严重。他也拍摄了几个照片,后来没有见报。那一天对那个送水工的采访也很成功,并没有因为拍摄那两组照片而耽搁。这一点让我知道,新闻采访时,“意外收获”也是要采的。

  8月19日下午,我和另一位摄影记者苏老师去采访电线杆制造厂的工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在回报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边修车的工人师傅工作很辛苦,在苏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对那位师傅进行采访。20分钟左右,采访完毕,稿件在8月21日的报纸上见报。就是因为在路上看到的情况进行采访,才使我们那一天的采访没有白走一趟。

  这件事也是让切身体会到“意外收获”的重要,在保证影响正常的采访任务的情况下,不能放弃对一些临时发现的新闻的采写。

  四、眼光要犀利,采访要到位

  8月6日,我去采访一个拉车卖蜂窝煤的人,在蜂窝煤批发的地方,我找到头发花白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师傅。

  简单的聊过之后,我发现我所能从他身上得到的信息并不够组成我的这篇新闻,于是我提出跟随他一起走到他卖出一份煤为止。老师傅很和善,笑呵呵的答应我,并且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自家的情况。

  走了一阵之后,老师傅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生意,有一个人要求他将一百块蜂窝煤挑上四楼。老师傅在送煤时的每个动作我都仔细观察,遇到对我稿件有利的细节我就记录在采访本上,等到老师傅送完这份煤离开以后,我所有的材料都已经足够写这一篇报道了。比起之前只看到老师傅一面来说,我有了更多有说服力的材料和细节,更能打动人,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后来这一篇新闻稿写出来之后,我对比自己写的与此类似的报道,因为有了那些细节和内容,这一篇比其他的稿件更令我满意。而这让我明确认识到,在新闻采访中细节的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采访对象的采访也要到位,以免出现信息不足或者信息和细节遗漏的情况。

  五、实习的综合感受

  在这四十天的实习里,我感觉自己对于新闻的采、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对于一个采访任务,不管是何种任务,即便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手足无措了。对于采访任务的多方位思考,采访问题的设置,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交谈等方面,我都有了更多体会和提高。

  其次,我在新闻稿件的写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江汉商报实习的过程中,报社记者的写作技巧也是我学习的一个重点。记者们对于标题的拟定,引题、副题的应用,导语的设计,正文的写作都有起独到的地方。四十天的学习使我在这些方面也有所提高。比如:我8月6日写的稿件题目《“卖炭翁”:烈日下一声响亮的叫卖》被编辑改成《“卖炭翁”:烈日下的“拼命三郎”》,8月7日写的《码头搬运工:“披风”下的“大侠”》被改成《码头搬运工:忙碌的“披风大侠”》,8月26日写的《汽车维修工:车底下就是工作的“车间”》没有改动。在报社里的这段时间,我对于新闻标题的处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导语和正文的写作我也一样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对于很多材料的整理等方面,我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我自身的提高也仅仅是相对于从前的提高,所以我感觉自己有更多的路要走,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一定要继续努力,坚持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做下去。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3

  XX年8月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我开始了在XX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过程。经过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体育台(波段是FM105。7)由经验丰富的记者张云杰指导我的实习工作,以下简称张老师。文化体育台是XX人民广播电台下分的一套以文化类和体育类新闻采访为主的节目,电台还有其他的波段如新闻台FM100。8,都市之声FM93。1,音乐台FM106。7,交通台FM103。3,财富台FM99。1,少儿广播。

  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后,我的收获很多。在电台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广播稿件的编辑,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节目后期录音的编辑。我不仅参与了体育类的《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栏目(16:00——17:00),而且也参与了文化类的《105。7文化广场》(18:00——19:30),《新教育时空》(6:00——6:40)栏目的编辑制作。

  收获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术上,以前虽然有过在晨报实习的经历但是报社和电台毕竟不一样,感受是很深的。

  心理上,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由于有过在半岛实习的经验所以我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来到电台,但是电台的人都很忙也没有时间和我说话,有的时候给我安排好了一点工作后,就让我回家了,过了几天他们告诉我最近不忙可以不用来,有事的时候就给你打电话,于是我在家一等就是一个星期,没有人给我电话,我开始着急了,按照这样发展我的实习将不会有什么收获,我还要考研,如果继续这样没有事情做的话也不可能完成实习的要求,消极的心态不利于实习,所以我主动找到了张云杰老师,和她谈了我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我也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我开始主动的找机会做事,我对足球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提出从体育类节目开始锻炼,所以我开始在《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这个栏目工作,主要负责体育新闻的搜集编辑和要采访的人物事件的资料搜集

  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从网络上搜集材料,渐渐的我决定要和身边的记者学习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报纸上的新闻改为广播新闻。广播新闻一般比较口语化,我以前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是具体动手实践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平日的反复练习,突然来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把在网上摘下的体育新闻改写成为一篇广播稿成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练习的内容。练习了近一个多月,电台的人也没有给我机会真正的改一次稿,都是我自己找自己改或是改一些记者选的新闻,但是往往都是改完就完了没有下文。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心里有些迷茫,每天做一些相同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什么回报。我是不是不应该在继续下去?

  我自己问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心里想:还不如到报社实习呢!于是我又开始了迷糊状态。我开始讨厌每天做别人喜欢的事的感觉,大概人总是会这样,奉承别人的时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许我每天给记者们端茶送水,他们也觉得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用,就只能做这些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实当代新闻单位的各种杂务劳力了,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4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记者实习,作者写下了数千字的实习报告,仅此就足一让我们想他致敬咯,新闻专业的实习原来如此烦琐,在阅读这篇实习报告前我都还不知道。这篇范文既可作为一个实习报告,也可看作是实习日记,实习日志什么的,作者在实习中的感情全都在字里行间。

  九月份电视台(新闻专业)实习小结

  进入电视台实习已经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逐渐成熟了起来。

  刚进入电视台时,对环境很陌生,什么都不懂,有点怯场的感觉,也经历了几天“哑巴”状态。但这里的老师都很好,带我的是个女老师,她向我介绍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我的实习情况作了指导,让我明确了自己来这的目的,让我不在麻木。首先坚持了每天早上向老师问好,渐渐的和这里的老师熟悉起来了,感觉也自在了,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比较浓的环境中,学习也越来越有感觉。

  在开始的两个星期里,那里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的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了解了新闻部,在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引用唐凡老师总结中的一段话“重视镜头,用画面说话;用好话筒,用声音说话;跟拍进程,用情节说话;选好视角,用思想说话。”就可以很好的说明什么是电视新闻的好写法。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普遍稿写的冗长,这是在以后的写稿过程中要改进的地方。

  这段期间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学校里学的东西不是没用,而是需要实践来检验。在学校里老觉得这也学那也学,以后出去能起多大作用。但事实证明那些东西在特定时候,特定地方能发挥很大作用。刚开始进台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用在哪里,后来发现这里的老师都是独立完成单篇稿件,也就是采、编、制作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这就要求你摄像、写稿、制作都要熟练。这让我知道了我所学的那些杂的东西并不是没用,到这里就能连成系统起来用了。但在实习中,我也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知识、经验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积累。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小城市,新闻其实发生率很低的,除了政府安排的宣传新闻,并没有多少可以写的东西。但这里的老师就能突破地方小的局限性,能够从这么小的地方去挖掘新闻。这里有位记者老师他一个月能发50多篇稿,超出基本要求的25条的一倍多,是新闻部的高产记者。我问他平时怎么找新闻线索,他告诉我,没事要多上网浏览,多看报纸,提高新闻敏感性,收集新闻素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广阔的人脉关系。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因为凭你一个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全市的每个角落,所以要借助群众的眼睛,所以建立人脉关系很重要。这些关系就是你的资源,是你新闻的来源,要懂得挖掘利用。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也让我体验到了干记者这行的艰辛。他们虽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但基本不能正常下班,有时候为了新闻必须加班。在搞“双创”宣传期间,新闻有时候需要半夜拍摄,老师也坚持半夜上班。为了新闻风雨无阻,记得去拍个集体婚礼的现场,那天下雨,但记者老师还是冒雨赶到现场进行了拍摄,浑身湿透了也不在乎。在“10.1”之前的备稿期间,那些老师更是加班到很晚,不管多晚都要把稿赶出来。他们这种工作精神是我要学习的。

  在实习期间,我不光得到了这些老师的帮助,同时还认识了不少与我一起实习的实习生,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在和他们的点滴交谈之中也学习到了不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我所缺少的自信和大方,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和她们一起探讨解决,在互勉互励中,共同进步着。

  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电视台的一次播音员招聘活动,招聘活动分面试和笔试,招聘播音员不再单单是注重外形外貌,也要求他们要有记者的素质。在我们的地方电视台,也许因为小,所以需要懂得比较多的,比较全面的,这样才能节省开销。在《电视中心新闻部考核办法》中就规定了播音员需配合记者出现场,同时每人每月也要发稿8条以上。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的不再是只会读稿了,同时也需要会采写新闻。通过这次招聘演练,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己。

  这个月的实习,我是快乐的,学习到了我要学的,收获了我该收获的东西。在以后的实习中,我要更主动一些,从点滴小事做起,多争取写稿的机会,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十月份实习小结

  十月份是个好季节,“十一黄金周”的到来给十月份带来了新闻高峰。让我了解了如何策划和报道节日期间的新闻。

  在“十一”的前一个星期,台里新闻部的人就进行节日备稿。首先,是翻阅过去的新闻资料,对一直沿用的惯例性新闻报道素材进行整合。同时,结合现在实际,对节日期间可能发生的事进行预测和策划。另外,对节日期间的记者人员做好了安排,做到忙而不乱,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0月1日的新闻内容如下:1、 新闻特写: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2、 编后话3、 九对新人共庆国庆4、 载歌载舞祝福祖国5、 各地群众欢庆国庆6、 江洲上下洋溢着节日气氛7、 节日里劳动者坚守岗位8、 黄金周第一天:垂钓园生意红火从10月1日的新闻内容可以看出,围绕的主题就是全市欢天喜地庆祝国庆,渲染的是节日的气氛,涉及了人物、婚庆、劳动者、经济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枝干相连。与去年的内容相比,有着去年的套路在里面,但很好的融合了,并不影响新闻的整体的时效性。这样的老旧新闻资源整合是值得提倡的。“十一黄金周”主要是休闲为主,所以在以下的几天报道中休闲消费这条线一直贯穿着。10月2日 黄金周第二天:逛街购物,享受休闲时光10月3日 记者视点:透视扬中婚庆现象(之一)婚庆消费居高不下中秋:豪华月饼穿上“平民装”10月4日 记者视点:透视扬中婚庆现象(之二)婚庆倡导文明简约新风尚10月6日 我市各地欢庆中秋佳节节日期间工程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记者视点:透视扬中婚庆现象(之三)婚庆礼仪服务有待规范从黄金周选取的报道看,今年的一大看点就是婚庆市场比较火热,另一个就是两个节日在一起,中秋节又是个很好的报道题材。正因为抓住了这两点,对婚庆消费了做了新闻专题报道,针对婚庆市场出现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和引导,体现出了今年的特色,同时把不好地方的提了出来。做出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对中秋佳节的报道中,我们又可以看出节日新闻报道的套路,同样的有欢庆的佳节的报道,渲染了节日气氛,也有节日中奋战的劳动者的报道。“十一”黄金周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如此清晰紧凑,是预先做了策划和构思。做好一档节日新闻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台里实习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台里缺少一个电子资料数据库,还是靠手工整理资料,不利于资料整合保存,查找起来也比较麻烦。在策划“十一”黄金周节目的时候查找以前新闻资料的时候,就明显的感到浪费了时间。在这个月的实习期间,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经过这两个月的实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新闻实践面,而且也提高了我的.新闻采编能力。同时这个月我开始了新闻制作的实习,新闻的制作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一是因为它短,二是因为要求没有记录片、专题片那么严。在台里,新闻一般都是用线编。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因为长时间不去实践,已经忘了,还要从头来学,学习实践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的。在线编方面,这里的软件和我在学校学的不是同一种,之前老师有说过各台有各台的设备,不一定相同,所以还有点心理准备,学习东西要学会融会贯通!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里,我要尽量做到最好,学到最多!十一月份实习小结十一月份也将要接近尾声了,实习了快三个月了。这三个月跟出去采访的机会也蛮多的,收获还真不少,值!11月8日是记者节,要向所有的新闻工作者表示致敬!这个月更多的是要学习,台里也组织了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的内容是观摩优秀电视作品,借鉴他人的创作手法,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总共看了三部片子,都是取自的扬中素材。一部是《夕阳红》栏目组制作的记录片“许向天国的那句承诺”。讲述的是扬中的一个70岁的老人陆明才十几年来照顾孤儿的先进事迹。我台先前也采写了陆明才的事迹,制作播出了5集大型人物记录片《真情》。分析比较,我觉得由于电视专题片制作要求的特殊性,县级电视台现有的技术设备、节目策划、拍摄制作等还与央视频道的专题制作水平有一段距离。首先,从写稿上来讲,央视的文稿,悬念贯穿,引人入胜。同时稿件体现出了很高的价值关和人道关怀,意义提升很多。其次,从艺术元素的运用上,央视“许向天国的那句承诺”画面可视性比较高,和同期声的结合,使得现场感比较强。另外,编导和摄象期间合作比较好,在拍摄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沟通,编导需要什么怎么拍,摄象一清二楚。在摄象跟拍的三天,编导基本没出现,没有外人的打扰,静静的拍摄,这也是人物拍出来比较真实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跟央视的节目运营机制有关,节目拍回去必须要保证要被选用,如不被选用,节目拍摄所有花销将有个人承担,单位不给报销。这也就激励他们制作节目时,追求高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和央视的片子相比,我台的记录片《真情》在稿件上就显冗长,画面、同期声等艺术元素的运用上还有着欠缺。想要制作出好的片子节目,策划很重要。在这里就要提到去年5月来扬中实地拍摄的《再说长江》这部片子,它的整体策划不说,就看介绍扬中的一集,与昆山、江阴等城市一起,策划时异中求同,归纳这几个城市的共同点——创新的城市。这有值得我们的地方电视台好好学习的,要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在人为的主观因素上做到尽善尽美弥补客观的不足。另外一部是取自扬中公安题材,《46小时狂魔落网记》是跟踪记录的,这种突发性的事件的报道,是预先很难设想规划的。这对摄象记者的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拍摄的题材要尽量全面,事情一过就再也没有了,不可能有导演的余地。通过这部片子,我们在追求节目可视性的同时,也深刻了解了这样的题材的危险性,记者的自身安全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个月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在记者业务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多练习。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要的。还有我觉得这个社会弱者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的帮助的人也很多,这让我觉得做记者能帮助人的自豪。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一些不光彩的层面,社会复杂的层面,有些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怎么样在之间做好平衡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每个记者考验,我想这也是我要慢慢积累学习的。今年记者节全市新闻系统开展了“三提升三争当”主题教育活动,修订了新闻系统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这些我发现自己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想要做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在各方面让自己成熟起来!十二月份实习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实习的四个月就结束了。回想这四个月的成长经历收获还真不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记得一开始进电视台时的忐忑不安,在这四个月的锻炼中,我已经基本克服了那种紧张心理。从一个学生蜕变到一个职场中人,这种心理变化确实很大,也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现在的实习锻炼对我将来的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月的实习计划是去学做新闻专题。新闻专题是比较详细和有一定深度的报道,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很难单个人去完成的,所以工作时的分工协调是很重要的。老师告诉我这里面的核心人物就是电视编导,能够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电视编导有主要的三个工作任务:首先是进行节目策划。电视编导确定主题后需要收集文字资料,图象素材进行初步的策划,做好主持人、摄象的部署安排。新闻专题是有一定准备的,它不是扛着摄象机去现场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些人物的采访稿都要做好设计。接下来就是带领并协同摄象记者完成前期图象素材的拍摄,人物同期声的采访,要做到素材详尽全面,但又要节省,保证拍下来的都是有用的。然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撰写解说词。在地方电视台人少,一个新闻专题部就五个人,所以能调配的人不多,电视编导也不是固定的一人,专题的题材谁想出来的,在某题材上比较在行的,他就可以是编导,这里的老师有很多都是一人兼多职的。我想如果以后要来这里工作的话,必须要专多样才能胜任这里的工作。在学习做专题期间,最锻炼我的就是耐心,一上非线编辑线就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要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核对编辑无误。编完之后还需要给台长审片,有时候编完改改完编要七、八次。对于我们这县级地方台来说,自办的节目很少,就两档一档扬中新闻,一档就是新闻专题。收视率相对来讲比较高,所以这两档节目成为我们地方台的立台之本,成为广告商追求的对象,这带来负面影响。时逢圣诞节,节日气氛很浓,很多商家都想借此机会好好的宣传一下,出现带有商业性质的新闻,还小范围引发要不要过“洋节”之争。在审片的时候被发现了,台里立马开会研讨,撤下了新闻,并出通知告之每位记者不能在犯这样的错误,在过“洋节”方面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此事,我认为台里的这种做法很对,如果商业新闻播出了将会影响到电视台的形象,这是打造节目品牌所不允许的。记者要有操守形象,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就一定要遵守,不能向“钱”看。圣诞节这是个新闻点,我也觉得漏掉了可惜,但要有个度,我是不太赞同“洋节”盛行的。如果把这个策划,就围绕“洋节”之争做个专题,我想还是蛮有意义的,要好好分析这“拿来主义”。在这实习的短短四个月之间,我和这里的老师结下了友谊,我很感谢他们教会了我许多。这四个月内我接触到的人,采访过的人,都给我留下很多印象。四个月的实习有苦有甜,我也避免不了犯了些错误,但我却在成长和进步着,这是我的骄傲。我想这也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要离开这里,还真有点舍不得,这里还有很多我要学习的东西,所以我决定留下来再继续实习一段时间。到真要离开了,我也会说实习结束了,但学习却永远没有结束!

【关于记者的实习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1.记者实习述职报告

2.关于记者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3.记者的实习报告四篇

4.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5.记者的实习报告集锦五篇

6.记者的实习报告模板7篇

7.记者的实习报告汇总8篇

8.【精华】记者的实习报告3篇

上一篇:网络营销实习报告 下一篇:食品专业的实习报告
关于记者的实习报告四篇

记者的实习报告

2021-07-16 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1

  按照期末前夕联系好的实习单位——《鲁中晨报》编辑部的安排,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我就赶到了报社报到。编辑部的王主任给我安排的老师是时事新闻部的张吉宝记者,张记者同时也做着部分编辑的工作,在晨报已工作三年。

  在此后二十多天的实习中,我经历了在报社做记者的工作初体验。 报到之后还不等我到住处放好行李,老师便准备带我出去采访了。在路上,老师给我介绍了在报社的工作习惯:一般上午和下午四点半之前,绝大多数记者都会外出采访;四点半到六点,很多记者都会选择会报社写稿,当然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完成稿件,只要在截稿时间前将稿件及时传给编辑即可;六点钟左右一般有编辑和资深记者的会议,讨论新闻选题和工作总结等问题。因此,在报社,从来没有“考勤”这一概念,记者的工作时间相当灵活。当然,这在给予记者充分自主的同时,也考验着记者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在实习的二十多天中,我跟随老师穿梭于淄博市张店区的大街小巷,寻找新闻线索,采访,写稿,甚至有幸与老师一起做了一些编辑的工作。这使我对记者工作有了切身的感受,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收获是最主要的。

  实习期间,每一分钟都是学习的课堂。在跟随老师实习的过程中,对于记者工作的一系列问题,比方: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接触到新闻人物,如何让采访在闲谈的气氛中达到采访的目的,如何写作新闻稿件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理论切实应用于实践中。

  对一名记者来说,“人气”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实习期间,老师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在外跟随老师跑了二十多天,我深刻体会到“人气”的重要性。就像某位有人气的明星身边会聚集大量的歌迷和娱记,一个记者如果有“人气”,他就会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和人际关系网,会拥有很多忠实的通讯员愿意为他提供新闻线索。有了新闻线索,记者就不必再漫无目的地在外瞎跑瞎忙,随后的采访和写稿工作也将是水到渠成。

  带我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人气”的好记者。实习期间,我跟老师跑了淄博市的人才市场、人事局、淄博市中心医院、地税局、房产局、世纪中天律师事务所,也有各类药房、门诊和居民小区的社区委员会,所到之处都有老师认识的朋友。他们不仅热情接待了我和老师,更乐意在聊天的气氛中提供给老师宝贵的新闻线索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跟随老师外出采访的日子里,中国报告网老师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却用实际行动无声地教导着我“人气”对一名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要做有“人气”的记者。

  在晨报做记者的三年里,老师就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淄博市张店区的各个角落,有时还要奔波于淄博市的其它区县,俨然已是张店区的活地图。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办公室里永远没有新闻,新闻永远在现场。我理解的新闻,虽不是时时都能碰到事件发生,但要多跑。新闻就在最容易被忽略的眼角,它需要发现。”

  实习期间,淄博连降特大暴雨,而暴雨之后往往又是暴晒。

  在淄博市响应卫生部紧急叫停问题药品“欣弗”的那天也是暴雨。我和老师穿梭于淄博的各大医院、药店和门诊,来调查“欣弗”是否有违规继续出售的情况,全身都湿透了。就在一家门诊内,老师向大夫了解情况,我环顾四周,跟老师说:“怎么这么多人都在打吊瓶啊?”老师说:“是吗?”他也看到了门诊内所有的床位都躺着正在输液的病人。老师从大夫那里得知最近几天由于暴雨暴晒,天气极其不稳定,感冒患者也非常多。

  出了门诊,老师说:“很好!这是一条线索,我们再到附近的中心医院看看。”这篇新闻稿件发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老师的夸奖也让我对这意外的收获由衷地快乐。原来,新闻就是这样发现的。

  晨报在八月份组织了两个活动:一是举办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爱心课堂;一是相亲会。老师说这些事件即便去采访跟踪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做记者要敢于挑战不同领域的新闻事件,挖掘其中的独特价值,才能提升自己。

  实习期间,老师带我采访的事件涉及税务、房产、人事、就业、医疗、社区和法律等诸多领域。老师用实际行动教导着我,让我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发现新闻,敢于尝试和挑战自我。

  印象中的采访情景是这样的: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正襟危坐着。记者边听边记录有用的信息,像个速记员。而采访对象则略显局促,紧张回答,生怕出错。然而,这次专业认识实习完全打破了我对采访的固有印象。老师从不拿出纸笔,只在必要时拿出相机拍下有价值的画面。老师的采访就在相当随意融洽的聊天气氛下完成。

  这种朋友似的谈话采访在实习期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2

  在江汉商报实习了四十天,实习结束以后,感觉自己的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于新闻写作的探索与学习并没有结束。在江汉商报这个平台,我感到这四十天的收获很多,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一、走在街头上也要留心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骑着单车上下班,有很多次我在路上会遇见有人沿街卖手机、药物或者其他物品的情况,后来在网上查询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形形色色骗子。

  7月16日上午,我在沙隆达广场附近逛街时看到有人在向路人兜售一种“虎皮狗”,样貌很特别,像是小猫、小老虎,围在旁边关注的人很多。我也比较喜欢小狗,于是留意看了一下,但当时我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随便看看就走了。走了没多远,我又觉得有必要回去再看看,于是我折返回去。

  那个人还在,他看我走了又回来,就说可以给我打折,我也没有在意。回到寝室我觉得这个可以写成一个趣闻,于是随便在网上查询,之后发现网络上有很多揭露信息,说这种狗是染色而成。在我的实习老师的帮助下,我到宠物市场和宠物医院询问,得知这种狗确实是伪造的狗种。最后,因为没有照片,这篇新闻并没有见报,但是从这件事我知道,发现新闻要对新鲜事有一个敏感和思考。

  还有一次我在某个路口看到有人在卖一种称治疗风湿的药物,这个人首先称自己是某个药厂的推销员,因为药物下个月要在各大药店上架,现在先期赠药。但是他们却迟迟拿药不送,而是一直演讲一样的介绍药和疗效等等,由于这样的情况我之前也见过,于是我在那个路口多停留了一会儿。他们不断用各种实验来向群众宣扬他们产品的效果,让我觉得很疑惑的是,他们把药品涂在打火机上之后,打火机开始漏气起火,我感觉这就像是似乎是一个危险物品一样,但是群众却认为这对治疗风湿一定有效。

  20多分钟以后,他们开始以试真心为借口收钱,每瓶20元。我赶到报社后在网上查询该品牌药品,该品牌药品没有商标确实有问题,但是我当时忘记索取药品包装。这篇新闻没有能够做出来,但是我从中得到一个教训,就是做事要周密;当时我要是索取了药品包装再到各大药店去咨询,一定会得出权威的结果。

  二、去新闻现场要迅速

  我有幸跑过一个在大多实习生很少跑的现场新闻,7月29日早上,我睡意朦胧中接到指导老师的电话,电话里他说接到读者热线在九龙渊附近有一件事,具体事件是什么并不明确,但是有很多人在围观。

  当时还在床上赖床的我,马上爬起来,穿上衣服跑出去。由于出门急,我根本就忘记了洗脸;为了尽快赶到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在出事地点的附近并没有停车的地方,于是我把车随便停在广场上的一个地方。

  等我赶到现场,看到是有人在护城河里发现一具男尸,我马上对尸体进行了一番观察。看死者的穿着,体貌特征,估计死者的大概年龄。之后我就向在场的围观者询问情况,有一个热心的陈女士说是她和朋友们在晨练时发现尸体的,于是我向他了解了当时的大致情况。之后,我又向刚刚检查完的法医和一直在维持秩序的警察了解了一些情况,20分钟以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赶来要将这具尸体抬走。

  这时我看到报社另外一名记者也来到现场,由于殡仪馆的人员正在将尸体进行装袋,所以他没有时间对尸体进行详细的查看。这个时候又恰好下起了大雨,围观的人全部散开,这对于他采访的难度可想而知。最后,这篇报道由另外一位比我还要早到的记者写好,但是其中也有我写的内容。这篇新闻的报道,让我感觉到了时间对于新闻采写的重要。

  在27日晚上,荆州的一场大风让开发区沙岑路跃进村路段宿津线、宿三线两条10千伏高压供电线路19根电杆被“腰斩”。28日上午,我的指导老师接到新闻热线,于是带我去开发区采访。

  为了赶时间,我们并没有选择等车,而是直接打的士。赶到现场时,电力抢修工作刚刚开始,通过采访很快了解到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后来赶到的记者没能在时间上占到优势,电力抢修的负责人又相对比较忙碌。

  那一天,我和老师又在附近采访了关于强风灾害的一些其他的情况,虽然最后只有电力抢修的稿件见报,但是这一次的采访经历对我来说却是难得的,在一天的时间里采访那么多的人,写那么多的稿件,对我的能力是一种很直接的锻炼。这一次的采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时间对于跑新闻的重要。

  三、“意外收获”也要采

  我大多数时间和摄影记者出去采访比较多,我和一个姓冯的摄影老师出去的次数最多,每一次出去采访,冯老师全部是步行。对于摄影记者,步行有利于拍摄到更多的镜头。

  8月4日下午,我和冯老师一起去采访一个送水工,在路上的一家图书馆门口,冯老师停下来,然后带我一起进去。他看到了图书馆内摆放了许多有关于的奥运的书籍,于是在征得图书馆管理员同意以后,拍摄许多图片。后来其中的一个图片在8月6日见报。

  而后在路上我们又看到一个被扭曲了的电话亭,电话亭的两个话筒被人为的绑在一起,破坏很严重。他也拍摄了几个照片,后来没有见报。那一天对那个送水工的采访也很成功,并没有因为拍摄那两组照片而耽搁。这一点让我知道,新闻采访时,“意外收获”也是要采的。

  8月19日下午,我和另一位摄影记者苏老师去采访电线杆制造厂的工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在回报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边修车的工人师傅工作很辛苦,在苏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对那位师傅进行采访。20分钟左右,采访完毕,稿件在8月21日的报纸上见报。就是因为在路上看到的情况进行采访,才使我们那一天的采访没有白走一趟。

  这件事也是让切身体会到“意外收获”的重要,在保证影响正常的采访任务的情况下,不能放弃对一些临时发现的新闻的采写。

  四、眼光要犀利,采访要到位

  8月6日,我去采访一个拉车卖蜂窝煤的人,在蜂窝煤批发的地方,我找到头发花白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师傅。

  简单的聊过之后,我发现我所能从他身上得到的信息并不够组成我的这篇新闻,于是我提出跟随他一起走到他卖出一份煤为止。老师傅很和善,笑呵呵的答应我,并且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自家的情况。

  走了一阵之后,老师傅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生意,有一个人要求他将一百块蜂窝煤挑上四楼。老师傅在送煤时的每个动作我都仔细观察,遇到对我稿件有利的细节我就记录在采访本上,等到老师傅送完这份煤离开以后,我所有的材料都已经足够写这一篇报道了。比起之前只看到老师傅一面来说,我有了更多有说服力的材料和细节,更能打动人,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后来这一篇新闻稿写出来之后,我对比自己写的与此类似的报道,因为有了那些细节和内容,这一篇比其他的稿件更令我满意。而这让我明确认识到,在新闻采访中细节的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采访对象的采访也要到位,以免出现信息不足或者信息和细节遗漏的情况。

  五、实习的综合感受

  在这四十天的实习里,我感觉自己对于新闻的采、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对于一个采访任务,不管是何种任务,即便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手足无措了。对于采访任务的多方位思考,采访问题的设置,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交谈等方面,我都有了更多体会和提高。

  其次,我在新闻稿件的写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江汉商报实习的过程中,报社记者的写作技巧也是我学习的一个重点。记者们对于标题的拟定,引题、副题的应用,导语的设计,正文的写作都有起独到的地方。四十天的学习使我在这些方面也有所提高。比如:我8月6日写的稿件题目《“卖炭翁”:烈日下一声响亮的叫卖》被编辑改成《“卖炭翁”:烈日下的“拼命三郎”》,8月7日写的《码头搬运工:“披风”下的“大侠”》被改成《码头搬运工:忙碌的“披风大侠”》,8月26日写的《汽车维修工:车底下就是工作的“车间”》没有改动。在报社里的这段时间,我对于新闻标题的处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导语和正文的写作我也一样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对于很多材料的整理等方面,我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我自身的提高也仅仅是相对于从前的提高,所以我感觉自己有更多的路要走,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一定要继续努力,坚持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做下去。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3

  XX年8月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我开始了在XX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过程。经过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体育台(波段是FM105。7)由经验丰富的记者张云杰指导我的实习工作,以下简称张老师。文化体育台是XX人民广播电台下分的一套以文化类和体育类新闻采访为主的节目,电台还有其他的波段如新闻台FM100。8,都市之声FM93。1,音乐台FM106。7,交通台FM103。3,财富台FM99。1,少儿广播。

  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后,我的收获很多。在电台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广播稿件的编辑,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节目后期录音的编辑。我不仅参与了体育类的《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栏目(16:00——17:00),而且也参与了文化类的《105。7文化广场》(18:00——19:30),《新教育时空》(6:00——6:40)栏目的编辑制作。

  收获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术上,以前虽然有过在晨报实习的经历但是报社和电台毕竟不一样,感受是很深的。

  心理上,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由于有过在半岛实习的经验所以我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来到电台,但是电台的人都很忙也没有时间和我说话,有的时候给我安排好了一点工作后,就让我回家了,过了几天他们告诉我最近不忙可以不用来,有事的时候就给你打电话,于是我在家一等就是一个星期,没有人给我电话,我开始着急了,按照这样发展我的实习将不会有什么收获,我还要考研,如果继续这样没有事情做的话也不可能完成实习的要求,消极的心态不利于实习,所以我主动找到了张云杰老师,和她谈了我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我也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我开始主动的找机会做事,我对足球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提出从体育类节目开始锻炼,所以我开始在《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这个栏目工作,主要负责体育新闻的搜集编辑和要采访的人物事件的资料搜集

  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从网络上搜集材料,渐渐的我决定要和身边的记者学习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报纸上的新闻改为广播新闻。广播新闻一般比较口语化,我以前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是具体动手实践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平日的反复练习,突然来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把在网上摘下的体育新闻改写成为一篇广播稿成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练习的内容。练习了近一个多月,电台的人也没有给我机会真正的改一次稿,都是我自己找自己改或是改一些记者选的新闻,但是往往都是改完就完了没有下文。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心里有些迷茫,每天做一些相同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什么回报。我是不是不应该在继续下去?

  我自己问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心里想:还不如到报社实习呢!于是我又开始了迷糊状态。我开始讨厌每天做别人喜欢的事的感觉,大概人总是会这样,奉承别人的时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许我每天给记者们端茶送水,他们也觉得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用,就只能做这些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实当代新闻单位的各种杂务劳力了,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

记者的实习报告 篇4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记者实习,作者写下了数千字的实习报告,仅此就足一让我们想他致敬咯,新闻专业的实习原来如此烦琐,在阅读这篇实习报告前我都还不知道。这篇范文既可作为一个实习报告,也可看作是实习日记,实习日志什么的,作者在实习中的感情全都在字里行间。

  九月份电视台(新闻专业)实习小结

  进入电视台实习已经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逐渐成熟了起来。

  刚进入电视台时,对环境很陌生,什么都不懂,有点怯场的感觉,也经历了几天“哑巴”状态。但这里的老师都很好,带我的是个女老师,她向我介绍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我的实习情况作了指导,让我明确了自己来这的目的,让我不在麻木。首先坚持了每天早上向老师问好,渐渐的和这里的老师熟悉起来了,感觉也自在了,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比较浓的环境中,学习也越来越有感觉。

  在开始的两个星期里,那里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的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了解了新闻部,在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引用唐凡老师总结中的一段话“重视镜头,用画面说话;用好话筒,用声音说话;跟拍进程,用情节说话;选好视角,用思想说话。”就可以很好的说明什么是电视新闻的好写法。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普遍稿写的冗长,这是在以后的写稿过程中要改进的地方。

  这段期间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学校里学的东西不是没用,而是需要实践来检验。在学校里老觉得这也学那也学,以后出去能起多大作用。但事实证明那些东西在特定时候,特定地方能发挥很大作用。刚开始进台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用在哪里,后来发现这里的老师都是独立完成单篇稿件,也就是采、编、制作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这就要求你摄像、写稿、制作都要熟练。这让我知道了我所学的那些杂的东西并不是没用,到这里就能连成系统起来用了。但在实习中,我也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知识、经验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积累。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小城市,新闻其实发生率很低的,除了政府安排的宣传新闻,并没有多少可以写的东西。但这里的老师就能突破地方小的局限性,能够从这么小的地方去挖掘新闻。这里有位记者老师他一个月能发50多篇稿,超出基本要求的25条的一倍多,是新闻部的高产记者。我问他平时怎么找新闻线索,他告诉我,没事要多上网浏览,多看报纸,提高新闻敏感性,收集新闻素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广阔的人脉关系。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因为凭你一个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全市的每个角落,所以要借助群众的眼睛,所以建立人脉关系很重要。这些关系就是你的资源,是你新闻的来源,要懂得挖掘利用。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也让我体验到了干记者这行的艰辛。他们虽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但基本不能正常下班,有时候为了新闻必须加班。在搞“双创”宣传期间,新闻有时候需要半夜拍摄,老师也坚持半夜上班。为了新闻风雨无阻,记得去拍个集体婚礼的现场,那天下雨,但记者老师还是冒雨赶到现场进行了拍摄,浑身湿透了也不在乎。在“10.1”之前的备稿期间,那些老师更是加班到很晚,不管多晚都要把稿赶出来。他们这种工作精神是我要学习的。

  在实习期间,我不光得到了这些老师的帮助,同时还认识了不少与我一起实习的实习生,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在和他们的点滴交谈之中也学习到了不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我所缺少的自信和大方,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和她们一起探讨解决,在互勉互励中,共同进步着。

  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电视台的一次播音员招聘活动,招聘活动分面试和笔试,招聘播音员不再单单是注重外形外貌,也要求他们要有记者的素质。在我们的地方电视台,也许因为小,所以需要懂得比较多的,比较全面的,这样才能节省开销。在《电视中心新闻部考核办法》中就规定了播音员需配合记者出现场,同时每人每月也要发稿8条以上。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的不再是只会读稿了,同时也需要会采写新闻。通过这次招聘演练,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己。

  这个月的实习,我是快乐的,学习到了我要学的,收获了我该收获的东西。在以后的实习中,我要更主动一些,从点滴小事做起,多争取写稿的机会,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十月份实习小结

  十月份是个好季节,“十一黄金周”的到来给十月份带来了新闻高峰。让我了解了如何策划和报道节日期间的新闻。

  在“十一”的前一个星期,台里新闻部的人就进行节日备稿。首先,是翻阅过去的新闻资料,对一直沿用的惯例性新闻报道素材进行整合。同时,结合现在实际,对节日期间可能发生的事进行预测和策划。另外,对节日期间的记者人员做好了安排,做到忙而不乱,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0月1日的新闻内容如下:1、 新闻特写: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2、 编后话3、 九对新人共庆国庆4、 载歌载舞祝福祖国5、 各地群众欢庆国庆6、 江洲上下洋溢着节日气氛7、 节日里劳动者坚守岗位8、 黄金周第一天:垂钓园生意红火从10月1日的新闻内容可以看出,围绕的主题就是全市欢天喜地庆祝国庆,渲染的是节日的气氛,涉及了人物、婚庆、劳动者、经济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枝干相连。与去年的内容相比,有着去年的套路在里面,但很好的融合了,并不影响新闻的整体的时效性。这样的老旧新闻资源整合是值得提倡的。“十一黄金周”主要是休闲为主,所以在以下的几天报道中休闲消费这条线一直贯穿着。10月2日 黄金周第二天:逛街购物,享受休闲时光10月3日 记者视点:透视扬中婚庆现象(之一)婚庆消费居高不下中秋:豪华月饼穿上“平民装”10月4日 记者视点:透视扬中婚庆现象(之二)婚庆倡导文明简约新风尚10月6日 我市各地欢庆中秋佳节节日期间工程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记者视点:透视扬中婚庆现象(之三)婚庆礼仪服务有待规范从黄金周选取的报道看,今年的一大看点就是婚庆市场比较火热,另一个就是两个节日在一起,中秋节又是个很好的报道题材。正因为抓住了这两点,对婚庆消费了做了新闻专题报道,针对婚庆市场出现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和引导,体现出了今年的特色,同时把不好地方的提了出来。做出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对中秋佳节的报道中,我们又可以看出节日新闻报道的套路,同样的有欢庆的佳节的报道,渲染了节日气氛,也有节日中奋战的劳动者的报道。“十一”黄金周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如此清晰紧凑,是预先做了策划和构思。做好一档节日新闻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台里实习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台里缺少一个电子资料数据库,还是靠手工整理资料,不利于资料整合保存,查找起来也比较麻烦。在策划“十一”黄金周节目的时候查找以前新闻资料的时候,就明显的感到浪费了时间。在这个月的实习期间,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经过这两个月的实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新闻实践面,而且也提高了我的.新闻采编能力。同时这个月我开始了新闻制作的实习,新闻的制作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一是因为它短,二是因为要求没有记录片、专题片那么严。在台里,新闻一般都是用线编。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因为长时间不去实践,已经忘了,还要从头来学,学习实践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的。在线编方面,这里的软件和我在学校学的不是同一种,之前老师有说过各台有各台的设备,不一定相同,所以还有点心理准备,学习东西要学会融会贯通!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里,我要尽量做到最好,学到最多!十一月份实习小结十一月份也将要接近尾声了,实习了快三个月了。这三个月跟出去采访的机会也蛮多的,收获还真不少,值!11月8日是记者节,要向所有的新闻工作者表示致敬!这个月更多的是要学习,台里也组织了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的内容是观摩优秀电视作品,借鉴他人的创作手法,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总共看了三部片子,都是取自的扬中素材。一部是《夕阳红》栏目组制作的记录片“许向天国的那句承诺”。讲述的是扬中的一个70岁的老人陆明才十几年来照顾孤儿的先进事迹。我台先前也采写了陆明才的事迹,制作播出了5集大型人物记录片《真情》。分析比较,我觉得由于电视专题片制作要求的特殊性,县级电视台现有的技术设备、节目策划、拍摄制作等还与央视频道的专题制作水平有一段距离。首先,从写稿上来讲,央视的文稿,悬念贯穿,引人入胜。同时稿件体现出了很高的价值关和人道关怀,意义提升很多。其次,从艺术元素的运用上,央视“许向天国的那句承诺”画面可视性比较高,和同期声的结合,使得现场感比较强。另外,编导和摄象期间合作比较好,在拍摄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沟通,编导需要什么怎么拍,摄象一清二楚。在摄象跟拍的三天,编导基本没出现,没有外人的打扰,静静的拍摄,这也是人物拍出来比较真实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跟央视的节目运营机制有关,节目拍回去必须要保证要被选用,如不被选用,节目拍摄所有花销将有个人承担,单位不给报销。这也就激励他们制作节目时,追求高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和央视的片子相比,我台的记录片《真情》在稿件上就显冗长,画面、同期声等艺术元素的运用上还有着欠缺。想要制作出好的片子节目,策划很重要。在这里就要提到去年5月来扬中实地拍摄的《再说长江》这部片子,它的整体策划不说,就看介绍扬中的一集,与昆山、江阴等城市一起,策划时异中求同,归纳这几个城市的共同点——创新的城市。这有值得我们的地方电视台好好学习的,要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在人为的主观因素上做到尽善尽美弥补客观的不足。另外一部是取自扬中公安题材,《46小时狂魔落网记》是跟踪记录的,这种突发性的事件的报道,是预先很难设想规划的。这对摄象记者的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拍摄的题材要尽量全面,事情一过就再也没有了,不可能有导演的余地。通过这部片子,我们在追求节目可视性的同时,也深刻了解了这样的题材的危险性,记者的自身安全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个月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在记者业务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多练习。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要的。还有我觉得这个社会弱者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的帮助的人也很多,这让我觉得做记者能帮助人的自豪。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一些不光彩的层面,社会复杂的层面,有些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怎么样在之间做好平衡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每个记者考验,我想这也是我要慢慢积累学习的。今年记者节全市新闻系统开展了“三提升三争当”主题教育活动,修订了新闻系统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这些我发现自己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想要做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在各方面让自己成熟起来!十二月份实习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实习的四个月就结束了。回想这四个月的成长经历收获还真不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记得一开始进电视台时的忐忑不安,在这四个月的锻炼中,我已经基本克服了那种紧张心理。从一个学生蜕变到一个职场中人,这种心理变化确实很大,也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现在的实习锻炼对我将来的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月的实习计划是去学做新闻专题。新闻专题是比较详细和有一定深度的报道,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很难单个人去完成的,所以工作时的分工协调是很重要的。老师告诉我这里面的核心人物就是电视编导,能够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电视编导有主要的三个工作任务:首先是进行节目策划。电视编导确定主题后需要收集文字资料,图象素材进行初步的策划,做好主持人、摄象的部署安排。新闻专题是有一定准备的,它不是扛着摄象机去现场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些人物的采访稿都要做好设计。接下来就是带领并协同摄象记者完成前期图象素材的拍摄,人物同期声的采访,要做到素材详尽全面,但又要节省,保证拍下来的都是有用的。然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撰写解说词。在地方电视台人少,一个新闻专题部就五个人,所以能调配的人不多,电视编导也不是固定的一人,专题的题材谁想出来的,在某题材上比较在行的,他就可以是编导,这里的老师有很多都是一人兼多职的。我想如果以后要来这里工作的话,必须要专多样才能胜任这里的工作。在学习做专题期间,最锻炼我的就是耐心,一上非线编辑线就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要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核对编辑无误。编完之后还需要给台长审片,有时候编完改改完编要七、八次。对于我们这县级地方台来说,自办的节目很少,就两档一档扬中新闻,一档就是新闻专题。收视率相对来讲比较高,所以这两档节目成为我们地方台的立台之本,成为广告商追求的对象,这带来负面影响。时逢圣诞节,节日气氛很浓,很多商家都想借此机会好好的宣传一下,出现带有商业性质的新闻,还小范围引发要不要过“洋节”之争。在审片的时候被发现了,台里立马开会研讨,撤下了新闻,并出通知告之每位记者不能在犯这样的错误,在过“洋节”方面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此事,我认为台里的这种做法很对,如果商业新闻播出了将会影响到电视台的形象,这是打造节目品牌所不允许的。记者要有操守形象,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就一定要遵守,不能向“钱”看。圣诞节这是个新闻点,我也觉得漏掉了可惜,但要有个度,我是不太赞同“洋节”盛行的。如果把这个策划,就围绕“洋节”之争做个专题,我想还是蛮有意义的,要好好分析这“拿来主义”。在这实习的短短四个月之间,我和这里的老师结下了友谊,我很感谢他们教会了我许多。这四个月内我接触到的人,采访过的人,都给我留下很多印象。四个月的实习有苦有甜,我也避免不了犯了些错误,但我却在成长和进步着,这是我的骄傲。我想这也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要离开这里,还真有点舍不得,这里还有很多我要学习的东西,所以我决定留下来再继续实习一段时间。到真要离开了,我也会说实习结束了,但学习却永远没有结束!

【关于记者的实习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1.记者实习述职报告

2.关于记者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3.记者的实习报告四篇

4.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5.记者的实习报告集锦五篇

6.记者的实习报告模板7篇

7.记者的实习报告汇总8篇

8.【精华】记者的实习报告3篇

上一篇:网络营销实习报告 下一篇:食品专业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