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实习报告

2021-07-11 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建筑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1

  本学期的实践周实践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实践。这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刻了

  解建筑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身走进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机会,同时让我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时代在速度发展着,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断的创造着,但是去看懂读懂体会古人建造的古代建筑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学子的必要课程。这次的古建测绘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 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实践周的实践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建筑,建立建筑体验与认

  知,总结建筑经验,培养专业素养。通过实际测量并绘制测绘文本,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的尺度感等,把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常用方法手段,全方位了解设计,与现代建筑公共思考,创造性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实践地点:

  厦门卢厝(成功大道与思明南路交汇处,西南角)

  三、 实践时间:

  20xx年7月9日——20xx年7月20日

  四、 实践内容:

  对厦门卢厝的古建筑进行测量并绘制CAD图,电子模型以及实体模型。

  下面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厦门卢厝这一有代表性的古厝。

  卢家大厝位于厦港福海社区围仔内巷,是清末旅菲华侨卢安邦(又名卢国梁)历时三年构筑的一座近代红砖民居精品。卢厝坐北朝南,占地近千平方米,由中轴对称的两落横向大厝和两侧纵列护厝及院前石埕组成,埕周为围墙,中间建一个高大门楼,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气派。前后大厝平面均为三进三开间,明间为宽敞的厅堂,左右均设厢房,后厅比前厅深阔,设神龛,是祭祀、议事的厅堂。

  卢厝的两落主厝采用的是抬梁式木架构及单檐尖山式,硬山屋顶,弧线形燕尾式屋脊,其间以过水廊相连接,围合成中心大天井。东西护厝为琵琶式山尖硬山屋顶,与大厝之间留有狭长天井,以漏窗墙分隔成对称四小天井,与前后护厝小房厅自成小单元居室。东西前半部天井中另加盖小方亭,用于休闲和会客。护厝前檐下贯穿南北的走廊,同院后巷弄及中央廊道连通,形成了整体建筑的联系纽带。前院围墙正中设门厅,两侧各有随墙门,作为平时的主要出入口,东西和西南院角分建厨房和电石房,服务于主厝。卢厝整体布局结构及屋顶样式仍保留着北方四合院和宋代曲线屋顶的建筑特点。

  囊括闽南民居大多雕饰手法卢厝对建造材料特别讲究,杉、楠、桉木兼用,花岗石、青石并存。粗围高大的梁柱、板扇的使用,使得屋架高举开阔,门窗宽敞明亮;整个墙裙由“泉州白”花岗岩石板与高腰“柜台脚”组合而成,宽厚结实,令建筑显得更为气派和稳重。

  于细微处见精细,是卢厝建筑装饰上最大的特点,闽南民居的所有雕饰手法几乎都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墙体多以红砖组砌或拼贴而成,和墙面上用白灰勾缝构成的各种花纹或文字图案,红白相间,相映成辉;门窗、墙堵的石雕则以白色磨光花岗石为外框,内嵌精致的青石雕构件,青白相衬,并与墙面上花纹相互协调呼应。在前落大厝前的东西两侧墙面上,各有一组让人看不懂的文字图案,卢合溪说分别是“天宫赐福”“金玉满堂”。卢厝的石雕数量多达上百幅,大多分布在门厅、垂花门、护厝入口处及漏窗隔墙,既有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打斗场面,也有“渔樵耕读”“仕农工商”的生活写照,还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贵有余的宝瓶钟鼎、花卉鱼鸟图案。这些石雕运用了浮雕、浅浮雕及透雕等雕凿技法,雕刻出来的花鸟生动自然,人物神态活现,就连悬空的马缰,也琢得极为分明。 梁枋间布满了活灵活现的狮兽、力士、花鸟等饰件和雀替以及精致玲珑的莲花垂拱;各种花鸟图案的漏空窗花,在门窗稚壬弦彩撬娲可见。特别是那些以卡榫斗拼图案或诗句文字来装饰的窗棂花格,和以镶嵌手法拼成的梅兰竹菊阳文纹饰,更是体现了雕刻花样的繁多。不过,最能体现主人高雅情趣和文化修养的,是墙面装饰中那些用琉璃烧制和石板摹刻的唐英、张瑞图、吕世宜、郭尚先等大量历代名人墨客的诗词墨迹。古厝防雨还要防贼据说,卢厝在当时还挺“现代化”的:通过房屋内部铺设的暗管,由“能量”(电石与水作用产生易燃气体)房和厨房顶“蓄水池”向各房厅供气、供水。如今,宅邸墙边屋角还可以见到管道、水头残迹,门窗顶上也保留有灯头足,但“蓄水池”早已被拆掉了。 卢厝还在卧房和厅廊地面率先使用了西式壁炉和花面瓷砖。据卢合溪介绍,

  这些花砖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一百多年了仍完好无损。他说,卢厝里的所有木料全部是从菲律宾运过来的,而石雕则都是惠安工匠们的作品。但是,卢厝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一些东西。墙面上的那些石雕,幸好当时用水泥抹起来,才得以保存下来。春节前应文物处的要求,他才把那些水泥挖掉。卢厝尽管结构还保存完好,但部分墙体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倾斜、塌下的迹象,而且屋顶上瓦碎木朽,卢家后人说最怕的是下雨天。除了要担心房屋坍塌下来,卢家后人还要提防“盗贼”。

  下面介绍下这次我们小组的测绘。

  到达卢厝时,我们首先是大致的了解一下卢厝的总体布局,接着是我们小组的测绘范围。然后,仔细的观察我们需要测量的建筑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情况、彩画等等。

  当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正式展开测量工作,我们分好工,一部分同学测量平面一部分同学测量剖面,而我和另外3名同学负责测量立面。立面的测绘看似简单,但期间困难重重。由于建筑的高度较高,我们的拍照没法用平行投影的方式进行拍照,这就只能借助爬梯了。另外一点,我们需要将立面上的雕花,门的大小,以及窗户大小都测量出来,这就很考验我们的动脑能力了,在门的较高处,我们的卷尺硬度不够没法伸长到较高的地方,于是我们借助竹竿,通过把皮尺的头部固定在竹竿上,从而进行测量。我想,最困难的测量就是对斗拱及其上面的雕花的测量了。由于卢厝现已属于危房,房东在有些地方并不让我们爬高进行测量。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房东终于同意让我们用爬梯爬高测量斗拱了。这也开始考验了我们小组的互助能力了,由于需攀爬的高度较高,所以爬梯下由两名同学扶住,测量的同学带上一个卷尺和一个手电筒上去进行测量,下面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由于我们小组配合的默契度高,我们一个早上就完成了我们小组范围内各个部分的测量。

  在测量完成之后,我们回到了学校之后,很快组织了本组的各个成员进行数据的统计,然后开始绘制。公布不负有心人,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小组就完成了老师给我们的任务。

  五、 实践心得:

  我们在做完这个古建测绘的实践以后,我们更实际的了解了古建筑的构造: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机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通过这次学院组织的测绘实习,虽然我们做的工作不是很足,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了:就是对本国古建筑的了解。此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佩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加强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测量中有很多地方无法具体的量到,只能靠估算,大家就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例如借助竹竿等等。在绘图方面,培养了我们认真严谨的态度。由于古建中有很多部件,我们就必须对每个部件的每个尺寸进行测量,进行记录。同样,画草图,校对数据,画CAD图都需要认真仔细,通过这次测绘,这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最后,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由于这次测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既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又要协助队友测绘。充分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配合。我想只要一起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无法攻克的。这次的测绘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2

  一·测绘对象记录:

  关林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城南七公里的关林镇,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现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采用均衡对称的布局方式,沿着纵轴线(南北轴线)和横轴线(东西轴线)进行布置。关林庙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它建筑的布置皆按中轴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

  我们小组的测绘对象是关林庙的三殿即春秋殿,关羽塚和后院。春秋殿也称寝殿,厅内有关公秉蜡看“春秋”的坐像及卧像。四周有关公战吕布、镇荆州、战长沙的彩饰画。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春秋殿采用的是清式七檩硬山大木作,一共有五开间,平面采用分心槽的形式。春秋殿前昂刻有四十五个龙头,门额上方绘有“三英战吕布”“长沙战黄忠”“”威镇荆州“禹龙锁蛟”等故事。屋顶采用硬山形式,屋架采用抬梁式构架,台基是简单的石台基。关林后院还建有一清代石龙碑亭。它是神化关羽的又一见证。在亭碑上额刻篆收“勒封碑记”。碑面书写:“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是”。关林的后半部是关羽的墓地,四周松柏长青,圆圆的大墓前是一座石坊,上刻:汉寿亭侯墓。

  二·测绘工作记录:

  1·测绘准备工作:

  在实地测绘之前,老师给我们重点讲解了测绘内容以及图纸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帮我们回忆一下古建筑的结构,名称。把我们需要测什么内容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让我们不至于到了实地不知道要测些什么或者漏测了一些大方向的东西。把我们测绘所需要的工具告诉我们,以及历届测绘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方法、注意事项。

  到达关林庙时,我们首先是大致的了解一下关林庙的总体布局,测绘的范围、对象。然后,仔细的观察我们测得春秋殿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情况、彩画等等。

  2·测绘工作分配:

  我们组共有六个人,就把测绘对象分成六大块: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横剖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以及侧立面图、细部大样图。每个人画一个方面,其它组员拉尺子测量。画总平面图的是刘长亮、画首层平面图是单秋平、画横剖面图的是鲁洋、画正立面图的是赵振军、画背立面图以及侧立面图的是崔新锋、画细部大样图的是曾丹丹。CAD出图是由组员商讨后确定,汇总。

  3·测绘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在测量高度的时候,由于春秋殿是文物,不让攀爬。本来想用氢气球来测量它的高度,但是没买到氢气球,而且外面有风,也不好测。起先测的连檐高,是用钢尺勾到瓦当上测出的,斗拱高是先测出檐。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3

  一、 实习目的

  本次测绘实习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加强深入了解,以深化大三上学期对中国古建筑史的理论学习,以及加强同学们对国内建筑的热爱,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

  二、 实习时间与地点

  XX年7月1号根据学校授课安排,我们将在湘潭平政路进行维持二周的古建筑测绘实习。

  三、 实习参与人员

  06建筑学本部1、2班跟潇建1、2班。

  四、 实习内容

  7月1号上午九点钟,我们班的同学全体在文庙集合,然后按分组的情况分头行事。最终我们选定的是距离关圣殿东100米处的三户民宅。这天的天气相当诡异,雨下的很大,好多人鞋子跟裤子都湿了,同时也给测绘工作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雨渐渐小了些,我们便开工了。我们组共有七个人,湘潭本地的有两个,鉴于语言沟通的问题,这问卷调查当然非他们莫属啦,实习报告《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大队人马首先杀进一个老爷爷的家里,小刘首身示范。之后小赵、亚信还有还有海剑就都跑去弄调查问卷啦。剩下的四人就锁定一家据传有70年历史(貌似这一条老街房子的平均年龄达到了一百多)的民居着手测绘事宜。我们从大门而入,房子很简单的一面宽三进深,门洞都是开在同一边上,除去大门是正(典型的立面)中心的。进入第三间房子的时候,一架旧式木质楼梯呈现面前,没有扶手,楼梯的踢面也是镂空的,踏面也很不平整貌似还能转动,大概首层的层高是4.1米,看到这样的楼梯,女生貌似有点惧怕,不知道当初在造它之时,主人是否有想过?上了二楼,哇塞,满目灰尘,估计主人是不怎么上来吧,除了去临街面出的挑台晾晒衣服,平时是很少活动的!让我有意外之喜的不是中国传统的木屋架结构,也不是挑台出为支撑挑檐而撑起的木结构(屋架木结构)上的倒莲座,而是中间二进厅(不知道可否这么叫)中一个被两排南北方向的木栏杆围护起来的空间,甚是好奇,小刘爆冷说,大概是放置过世的老人的,但细想一般不都是置于堂屋的嘛?无奈寻问主人,自也是说不上个一二。有个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天”,(一线天)首层片面是三进深,而到了二层就变成了二进深外加前面所提的挑台,屋顶是传统的坡屋顶,脊檩线正对与二进房的中点,在三进房与二进房屋顶交接的地方很特意的预留了15mm宽的一条窄缝,让光线从此处泄露下来,我猜测大概是房间不开窗的缘故,为了解决光线的问题,故采用了此法。

  还有一大发现是其墙壁的做法,编好的竹篾成其“骨”,混以稻草、黄土为粘结剂,这做法到有点仿似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不过相比之下,它比钢筋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能更好,(墙壁材料)只是从理论上来说使用年限有所逊色,且承载力、抵挡风与暴雨的能力也不及后者,但能纯于世达一百多年,也算是古人智慧的一种表现吧!这是在第一家民居的发现。我们上午的工作差不过就做到着,总结一下,完成了问卷调查以及第一家的测绘。

  中午,大队人马饿漉肠肠的跑到一间蒸菜馆,无奈其厨艺有限,我们就夹杂着窗外的淅沥小雨,捡以两三点菜色,撮以些许大白米,瞌睡连连。下午强打精神,继续上阵。归去途中历经关圣殿,带着久远的好奇心,推开了红漆的大门,貌似今日对外不开放,殿内人烟稀少,冷冷清清,大概是今天下雨之故!闲逛了一遍,跟传说中的汉白玉龙柱雕还有阶前的蟠龙雕合了影。不辜负此次之行。后来,我们又瞄准了离第一家不远的民居,历尽一百年有余,建筑形制类似于第一家,很典型的住户类型,热心的民居主人甚至给我们拿来了房契,哇塞,我想我们是没必要测啦,上面是绝对原版的平面图。有一发现是,室内墙面上的开窗,一般多见于古典园林,通过借景的构图手法来美化景色,在这里也被应用到了室内。再接着我们拐了个弯,寻找到了第三家民居。典型的两层,唯一不同的是二楼的护栏不见了,可能是被主人拆了,首层也是一面宽三进深,门洞方向均开在墙面的北边,几乎也不怎么开窗,但室内采光尚好,大概是门洞做的比较高,且在第三进房南边墙有开一窗一门。有意思的是这民居旁边的古建筑,据外貌看来估计是商铺,对面的天工楼据老人说有两百年的历史,门口还有一对石狮,甚是庄严啊!至此我们本次的古建筑测绘之行已圆满结束。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目的:

  通过对太原市纯阳宫的测绘,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尤其是明清道教建筑的群体布置。对纯阳宫的测绘可以为以后研究和修复纯阳宫提供一些资料,并且在实习绘图过程中掌握cad软件的使用。

  实习20xx13年x月27日——20xx年x月2日

  实习地点:

  太原市纯阳宫

  测绘内容:

  因为纯阳宫规模比较大,而且人员比较多,我们被分成五个组分别测量纯阳宫的五进院,我们测量的是第四进院。

  1.第四进院包括院门虚无洞,灵宝洞,东西厢房永沃洞,长春洞,四角的角亭,院中琉璃亭。需要测绘的内容看似比较多,但把它们分成这几个部分就简单明了,测绘的进程也加快了好多。总平面应准确标出各个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使总平面图能准确反映建筑的实际情况。

  2.各单体建筑的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细线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总尺寸即建筑外墙之间的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利用一点为基点确定其他尺寸。确定外墙尺寸后,再依次确定柱子、门窗、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

  3.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对于一层测绘,可以站在二层利用下垂的线来确定各个部件的高度。二层的测绘因为没有梯子,无法上到建筑屋面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二层的建筑,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

  4.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但因为纯阳宫管理比较严格,很多东西都无法去测量。

  5.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雕像、彩绘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比较浪费时间的。在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照片在cad中利用样条曲线绘出大样图。虽然有些误差,但是相对纯手工绘制已经精确和快捷。

  实习心得:

  首先:实习前老师大致讲了一些测绘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前也有过简单的测绘经历,但是古建筑测绘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古建筑的结构,构件,装饰等都比较精致,线条非常复杂,还有古建筑第五立面高高在上,无法近距离测量,给测绘增加了不少麻烦。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独特地想法,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我们找到简单易行的方法,困难被一一克服。测绘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分工明确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测绘绘图让我们对cad的应用更加熟练。测绘过程中我们对古建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明清道教建筑,比如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结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另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文化。

  这次实习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非常宝贵经历,它将一直影响我们前进。

【古建筑实习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1.古建筑实习报告5篇

2.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4篇

3.专业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

4.实习报告

5.实习报告

6.实习教师实习报告

7.资料员实习报告范文_实习报告

8.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

上一篇:网络销售毕业实习报告 下一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古建筑实习报告四篇

古建筑实习报告

2021-07-11 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建筑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1

  本学期的实践周实践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实践。这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刻了

  解建筑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身走进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机会,同时让我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时代在速度发展着,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断的创造着,但是去看懂读懂体会古人建造的古代建筑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学子的必要课程。这次的古建测绘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 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实践周的实践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建筑,建立建筑体验与认

  知,总结建筑经验,培养专业素养。通过实际测量并绘制测绘文本,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的尺度感等,把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常用方法手段,全方位了解设计,与现代建筑公共思考,创造性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实践地点:

  厦门卢厝(成功大道与思明南路交汇处,西南角)

  三、 实践时间:

  20xx年7月9日——20xx年7月20日

  四、 实践内容:

  对厦门卢厝的古建筑进行测量并绘制CAD图,电子模型以及实体模型。

  下面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厦门卢厝这一有代表性的古厝。

  卢家大厝位于厦港福海社区围仔内巷,是清末旅菲华侨卢安邦(又名卢国梁)历时三年构筑的一座近代红砖民居精品。卢厝坐北朝南,占地近千平方米,由中轴对称的两落横向大厝和两侧纵列护厝及院前石埕组成,埕周为围墙,中间建一个高大门楼,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气派。前后大厝平面均为三进三开间,明间为宽敞的厅堂,左右均设厢房,后厅比前厅深阔,设神龛,是祭祀、议事的厅堂。

  卢厝的两落主厝采用的是抬梁式木架构及单檐尖山式,硬山屋顶,弧线形燕尾式屋脊,其间以过水廊相连接,围合成中心大天井。东西护厝为琵琶式山尖硬山屋顶,与大厝之间留有狭长天井,以漏窗墙分隔成对称四小天井,与前后护厝小房厅自成小单元居室。东西前半部天井中另加盖小方亭,用于休闲和会客。护厝前檐下贯穿南北的走廊,同院后巷弄及中央廊道连通,形成了整体建筑的联系纽带。前院围墙正中设门厅,两侧各有随墙门,作为平时的主要出入口,东西和西南院角分建厨房和电石房,服务于主厝。卢厝整体布局结构及屋顶样式仍保留着北方四合院和宋代曲线屋顶的建筑特点。

  囊括闽南民居大多雕饰手法卢厝对建造材料特别讲究,杉、楠、桉木兼用,花岗石、青石并存。粗围高大的梁柱、板扇的使用,使得屋架高举开阔,门窗宽敞明亮;整个墙裙由“泉州白”花岗岩石板与高腰“柜台脚”组合而成,宽厚结实,令建筑显得更为气派和稳重。

  于细微处见精细,是卢厝建筑装饰上最大的特点,闽南民居的所有雕饰手法几乎都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墙体多以红砖组砌或拼贴而成,和墙面上用白灰勾缝构成的各种花纹或文字图案,红白相间,相映成辉;门窗、墙堵的石雕则以白色磨光花岗石为外框,内嵌精致的青石雕构件,青白相衬,并与墙面上花纹相互协调呼应。在前落大厝前的东西两侧墙面上,各有一组让人看不懂的文字图案,卢合溪说分别是“天宫赐福”“金玉满堂”。卢厝的石雕数量多达上百幅,大多分布在门厅、垂花门、护厝入口处及漏窗隔墙,既有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打斗场面,也有“渔樵耕读”“仕农工商”的生活写照,还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贵有余的宝瓶钟鼎、花卉鱼鸟图案。这些石雕运用了浮雕、浅浮雕及透雕等雕凿技法,雕刻出来的花鸟生动自然,人物神态活现,就连悬空的马缰,也琢得极为分明。 梁枋间布满了活灵活现的狮兽、力士、花鸟等饰件和雀替以及精致玲珑的莲花垂拱;各种花鸟图案的漏空窗花,在门窗稚壬弦彩撬娲可见。特别是那些以卡榫斗拼图案或诗句文字来装饰的窗棂花格,和以镶嵌手法拼成的梅兰竹菊阳文纹饰,更是体现了雕刻花样的繁多。不过,最能体现主人高雅情趣和文化修养的,是墙面装饰中那些用琉璃烧制和石板摹刻的唐英、张瑞图、吕世宜、郭尚先等大量历代名人墨客的诗词墨迹。古厝防雨还要防贼据说,卢厝在当时还挺“现代化”的:通过房屋内部铺设的暗管,由“能量”(电石与水作用产生易燃气体)房和厨房顶“蓄水池”向各房厅供气、供水。如今,宅邸墙边屋角还可以见到管道、水头残迹,门窗顶上也保留有灯头足,但“蓄水池”早已被拆掉了。 卢厝还在卧房和厅廊地面率先使用了西式壁炉和花面瓷砖。据卢合溪介绍,

  这些花砖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一百多年了仍完好无损。他说,卢厝里的所有木料全部是从菲律宾运过来的,而石雕则都是惠安工匠们的作品。但是,卢厝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一些东西。墙面上的那些石雕,幸好当时用水泥抹起来,才得以保存下来。春节前应文物处的要求,他才把那些水泥挖掉。卢厝尽管结构还保存完好,但部分墙体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倾斜、塌下的迹象,而且屋顶上瓦碎木朽,卢家后人说最怕的是下雨天。除了要担心房屋坍塌下来,卢家后人还要提防“盗贼”。

  下面介绍下这次我们小组的测绘。

  到达卢厝时,我们首先是大致的了解一下卢厝的总体布局,接着是我们小组的测绘范围。然后,仔细的观察我们需要测量的建筑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情况、彩画等等。

  当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正式展开测量工作,我们分好工,一部分同学测量平面一部分同学测量剖面,而我和另外3名同学负责测量立面。立面的测绘看似简单,但期间困难重重。由于建筑的高度较高,我们的拍照没法用平行投影的方式进行拍照,这就只能借助爬梯了。另外一点,我们需要将立面上的雕花,门的大小,以及窗户大小都测量出来,这就很考验我们的动脑能力了,在门的较高处,我们的卷尺硬度不够没法伸长到较高的地方,于是我们借助竹竿,通过把皮尺的头部固定在竹竿上,从而进行测量。我想,最困难的测量就是对斗拱及其上面的雕花的测量了。由于卢厝现已属于危房,房东在有些地方并不让我们爬高进行测量。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房东终于同意让我们用爬梯爬高测量斗拱了。这也开始考验了我们小组的互助能力了,由于需攀爬的高度较高,所以爬梯下由两名同学扶住,测量的同学带上一个卷尺和一个手电筒上去进行测量,下面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由于我们小组配合的默契度高,我们一个早上就完成了我们小组范围内各个部分的测量。

  在测量完成之后,我们回到了学校之后,很快组织了本组的各个成员进行数据的统计,然后开始绘制。公布不负有心人,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小组就完成了老师给我们的任务。

  五、 实践心得:

  我们在做完这个古建测绘的实践以后,我们更实际的了解了古建筑的构造: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机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通过这次学院组织的测绘实习,虽然我们做的工作不是很足,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了:就是对本国古建筑的了解。此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佩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加强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测量中有很多地方无法具体的量到,只能靠估算,大家就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例如借助竹竿等等。在绘图方面,培养了我们认真严谨的态度。由于古建中有很多部件,我们就必须对每个部件的每个尺寸进行测量,进行记录。同样,画草图,校对数据,画CAD图都需要认真仔细,通过这次测绘,这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最后,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由于这次测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既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又要协助队友测绘。充分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配合。我想只要一起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无法攻克的。这次的测绘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2

  一·测绘对象记录:

  关林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城南七公里的关林镇,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现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采用均衡对称的布局方式,沿着纵轴线(南北轴线)和横轴线(东西轴线)进行布置。关林庙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它建筑的布置皆按中轴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

  我们小组的测绘对象是关林庙的三殿即春秋殿,关羽塚和后院。春秋殿也称寝殿,厅内有关公秉蜡看“春秋”的坐像及卧像。四周有关公战吕布、镇荆州、战长沙的彩饰画。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春秋殿采用的是清式七檩硬山大木作,一共有五开间,平面采用分心槽的形式。春秋殿前昂刻有四十五个龙头,门额上方绘有“三英战吕布”“长沙战黄忠”“”威镇荆州“禹龙锁蛟”等故事。屋顶采用硬山形式,屋架采用抬梁式构架,台基是简单的石台基。关林后院还建有一清代石龙碑亭。它是神化关羽的又一见证。在亭碑上额刻篆收“勒封碑记”。碑面书写:“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是”。关林的后半部是关羽的墓地,四周松柏长青,圆圆的大墓前是一座石坊,上刻:汉寿亭侯墓。

  二·测绘工作记录:

  1·测绘准备工作:

  在实地测绘之前,老师给我们重点讲解了测绘内容以及图纸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帮我们回忆一下古建筑的结构,名称。把我们需要测什么内容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让我们不至于到了实地不知道要测些什么或者漏测了一些大方向的东西。把我们测绘所需要的工具告诉我们,以及历届测绘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方法、注意事项。

  到达关林庙时,我们首先是大致的了解一下关林庙的总体布局,测绘的范围、对象。然后,仔细的观察我们测得春秋殿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情况、彩画等等。

  2·测绘工作分配:

  我们组共有六个人,就把测绘对象分成六大块: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横剖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以及侧立面图、细部大样图。每个人画一个方面,其它组员拉尺子测量。画总平面图的是刘长亮、画首层平面图是单秋平、画横剖面图的是鲁洋、画正立面图的是赵振军、画背立面图以及侧立面图的是崔新锋、画细部大样图的是曾丹丹。CAD出图是由组员商讨后确定,汇总。

  3·测绘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在测量高度的时候,由于春秋殿是文物,不让攀爬。本来想用氢气球来测量它的高度,但是没买到氢气球,而且外面有风,也不好测。起先测的连檐高,是用钢尺勾到瓦当上测出的,斗拱高是先测出檐。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3

  一、 实习目的

  本次测绘实习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加强深入了解,以深化大三上学期对中国古建筑史的理论学习,以及加强同学们对国内建筑的热爱,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

  二、 实习时间与地点

  XX年7月1号根据学校授课安排,我们将在湘潭平政路进行维持二周的古建筑测绘实习。

  三、 实习参与人员

  06建筑学本部1、2班跟潇建1、2班。

  四、 实习内容

  7月1号上午九点钟,我们班的同学全体在文庙集合,然后按分组的情况分头行事。最终我们选定的是距离关圣殿东100米处的三户民宅。这天的天气相当诡异,雨下的很大,好多人鞋子跟裤子都湿了,同时也给测绘工作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雨渐渐小了些,我们便开工了。我们组共有七个人,湘潭本地的有两个,鉴于语言沟通的问题,这问卷调查当然非他们莫属啦,实习报告《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大队人马首先杀进一个老爷爷的家里,小刘首身示范。之后小赵、亚信还有还有海剑就都跑去弄调查问卷啦。剩下的四人就锁定一家据传有70年历史(貌似这一条老街房子的平均年龄达到了一百多)的民居着手测绘事宜。我们从大门而入,房子很简单的一面宽三进深,门洞都是开在同一边上,除去大门是正(典型的立面)中心的。进入第三间房子的时候,一架旧式木质楼梯呈现面前,没有扶手,楼梯的踢面也是镂空的,踏面也很不平整貌似还能转动,大概首层的层高是4.1米,看到这样的楼梯,女生貌似有点惧怕,不知道当初在造它之时,主人是否有想过?上了二楼,哇塞,满目灰尘,估计主人是不怎么上来吧,除了去临街面出的挑台晾晒衣服,平时是很少活动的!让我有意外之喜的不是中国传统的木屋架结构,也不是挑台出为支撑挑檐而撑起的木结构(屋架木结构)上的倒莲座,而是中间二进厅(不知道可否这么叫)中一个被两排南北方向的木栏杆围护起来的空间,甚是好奇,小刘爆冷说,大概是放置过世的老人的,但细想一般不都是置于堂屋的嘛?无奈寻问主人,自也是说不上个一二。有个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天”,(一线天)首层片面是三进深,而到了二层就变成了二进深外加前面所提的挑台,屋顶是传统的坡屋顶,脊檩线正对与二进房的中点,在三进房与二进房屋顶交接的地方很特意的预留了15mm宽的一条窄缝,让光线从此处泄露下来,我猜测大概是房间不开窗的缘故,为了解决光线的问题,故采用了此法。

  还有一大发现是其墙壁的做法,编好的竹篾成其“骨”,混以稻草、黄土为粘结剂,这做法到有点仿似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不过相比之下,它比钢筋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能更好,(墙壁材料)只是从理论上来说使用年限有所逊色,且承载力、抵挡风与暴雨的能力也不及后者,但能纯于世达一百多年,也算是古人智慧的一种表现吧!这是在第一家民居的发现。我们上午的工作差不过就做到着,总结一下,完成了问卷调查以及第一家的测绘。

  中午,大队人马饿漉肠肠的跑到一间蒸菜馆,无奈其厨艺有限,我们就夹杂着窗外的淅沥小雨,捡以两三点菜色,撮以些许大白米,瞌睡连连。下午强打精神,继续上阵。归去途中历经关圣殿,带着久远的好奇心,推开了红漆的大门,貌似今日对外不开放,殿内人烟稀少,冷冷清清,大概是今天下雨之故!闲逛了一遍,跟传说中的汉白玉龙柱雕还有阶前的蟠龙雕合了影。不辜负此次之行。后来,我们又瞄准了离第一家不远的民居,历尽一百年有余,建筑形制类似于第一家,很典型的住户类型,热心的民居主人甚至给我们拿来了房契,哇塞,我想我们是没必要测啦,上面是绝对原版的平面图。有一发现是,室内墙面上的开窗,一般多见于古典园林,通过借景的构图手法来美化景色,在这里也被应用到了室内。再接着我们拐了个弯,寻找到了第三家民居。典型的两层,唯一不同的是二楼的护栏不见了,可能是被主人拆了,首层也是一面宽三进深,门洞方向均开在墙面的北边,几乎也不怎么开窗,但室内采光尚好,大概是门洞做的比较高,且在第三进房南边墙有开一窗一门。有意思的是这民居旁边的古建筑,据外貌看来估计是商铺,对面的天工楼据老人说有两百年的历史,门口还有一对石狮,甚是庄严啊!至此我们本次的古建筑测绘之行已圆满结束。

古建筑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目的:

  通过对太原市纯阳宫的测绘,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尤其是明清道教建筑的群体布置。对纯阳宫的测绘可以为以后研究和修复纯阳宫提供一些资料,并且在实习绘图过程中掌握cad软件的使用。

  实习20xx13年x月27日——20xx年x月2日

  实习地点:

  太原市纯阳宫

  测绘内容:

  因为纯阳宫规模比较大,而且人员比较多,我们被分成五个组分别测量纯阳宫的五进院,我们测量的是第四进院。

  1.第四进院包括院门虚无洞,灵宝洞,东西厢房永沃洞,长春洞,四角的角亭,院中琉璃亭。需要测绘的内容看似比较多,但把它们分成这几个部分就简单明了,测绘的进程也加快了好多。总平面应准确标出各个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使总平面图能准确反映建筑的实际情况。

  2.各单体建筑的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细线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总尺寸即建筑外墙之间的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利用一点为基点确定其他尺寸。确定外墙尺寸后,再依次确定柱子、门窗、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

  3.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对于一层测绘,可以站在二层利用下垂的线来确定各个部件的高度。二层的测绘因为没有梯子,无法上到建筑屋面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二层的建筑,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

  4.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但因为纯阳宫管理比较严格,很多东西都无法去测量。

  5.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雕像、彩绘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比较浪费时间的。在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照片在cad中利用样条曲线绘出大样图。虽然有些误差,但是相对纯手工绘制已经精确和快捷。

  实习心得:

  首先:实习前老师大致讲了一些测绘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前也有过简单的测绘经历,但是古建筑测绘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古建筑的结构,构件,装饰等都比较精致,线条非常复杂,还有古建筑第五立面高高在上,无法近距离测量,给测绘增加了不少麻烦。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独特地想法,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我们找到简单易行的方法,困难被一一克服。测绘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分工明确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测绘绘图让我们对cad的应用更加熟练。测绘过程中我们对古建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明清道教建筑,比如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结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另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文化。

  这次实习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非常宝贵经历,它将一直影响我们前进。

【古建筑实习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1.古建筑实习报告5篇

2.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4篇

3.专业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

4.实习报告

5.实习报告

6.实习教师实习报告

7.资料员实习报告范文_实习报告

8.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

上一篇:网络销售毕业实习报告 下一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