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21-06-28 报告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一、题目来源背景(现状、前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的深入,海洋测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能够进行条带式全覆盖测量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成为海洋测绘新技术的代表之一。多波束声纳技术发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多波束测深仪是当前能高精度高效率探测海底地貌的最好装备。不同于单波束测深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在测量端面内形成十几个至上百个测深点,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回向散射强度数据,多波束测深具有全覆盖、高精度、高密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多波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海底地形探测,海底障碍物探测,航道检测等海洋测绘的各个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二、主要研究内容、应用价值、改进及创新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与一般应用方法,探讨多波束外业测量的实施,针对多波束测量中影响多波束测深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介绍多波束测深内业的数据后处理,分析各个因素对数据精度的影响及改正方法。

  应用价值:

  (1)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2)多波束测深仪的校准及安装

  (3)影响多波束测深外业实施的各个因素

  (4)影响勘测数据处理的误差来源及平差和精度评定方法

  (5)展望未来,介绍多波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进及创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多波束测深系统有着单波束测深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但是,在某些场合,当多波束测量数据出现一些偏差时,却比单波束难以识别和判断,如果这些偏差数据不能够正确进行辨别和剔除,必将影响多波束的测量质量和数据可靠性。因此,必须对造成数据偏差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这些之中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仪器本身因素。外界环境因素要视情况而定,仪器本身的精度是大概固定的,本文中就应用水槽法检验了多波束的精度,并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准备情况

  案头文献资料研究,案例比较研究,分析归纳法,数据模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

  四、进度安排

  20xx年3月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开题报告

  20xx年4月 通过对资料进一步研究撰写初稿

  20xx年5月上旬 通过指导老师对论文的意见进行初步修改

  20xx年5月中旬 通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20xx年5月下旬 交论文终稿准备进行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篇)

  [1] 丁继胜 周兴华 刘忠臣 张卫红.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的工作原理[J]. 海洋测绘, 1999(8):15-22.

  [2] 李荣胜. 浅谈FANSWEEP20型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及参数设置[C]. //江苏省测绘学会20xx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南京安泰测绘有限公司, 20xx:98-102.

  [3] 李成刚 王伟伟 阎军. 传统多波束与具有相干特点的多波束系统的研究[J]. 海洋测绘, 20xx, 27(2):77-80.

  [4] 张永昭. 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C]. //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 , 广东海事局测绘大队, 20xx:151-155.

  [5] 李家彪; 郑玉龙; 王小波; 吴自银. 多波束测深及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J]. 海洋测绘 , 20xx(1):26-32.

  [6] 董庆亮. 表层声速对多波束系统测量的影响 [J]. 测绘通报 , 20xx(2):7-10.

  [7] 潘贤亮; 袁士彬. 声速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及改正方法 [C]. //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20xx:53-56.

  [8] 董庆亮; 韩红旗; 方兆宝; 潘乐; 陈岳英; 路高峰. 声速剖面改正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 [J]. 海洋测绘 , 20xx, 27(2):56-58.

  [9] 赵君毅; 阳凡林; 刘智敏; 李真; 赵相伟. 多波束测深表层声速误差的动态影响及改正方法 [J]. 测绘科学 , 20xx, 35(6):23-25.

  [10] 吴自银; 金翔龙; 郑玉龙; 李家彪; 余平. 多波束测深边缘波束误差的综合校正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xx, 27(4):88-94.

  [11] 郭发滨; 周兴华; 陈义兰. 多波束测深数据出现失真的因果分析 [J]. 海洋测绘 , 20xx, 28(1):59-61.

  [12] 胡佳; 李明叁; 孙强. 基于多波束数据的声速误差自动改正方法 [J]. 海洋技术, 20xx, 29(4):66-69.

  [13] 段福楼; 郇庆军; 王玉峰; 丰启明; 葛健; 任宪伟. 近海区域多波束水深测量的水位改正方法 [J]. 海洋测绘 , 20xx, 32(4):44-4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2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薰陶,因此,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

  然而单纯的学院发展,不管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传播上都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学术层次上也是狭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继而是1995年的“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1998年5月在宜兴举办了由罗小平等人策划的规模更大、学术研讨更具深度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同年秋在中国美术学院由刘正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也与观众见面.1999年岁初在广州美术馆由左正尧策划的“超越泥性——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更是颇具水平.这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性的展会,预示着中国的陶艺正在兴起,其规模和范围及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拓展.

  然而,现代陶艺作为一项新鲜事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更大的意义上、更大的程度上形成了中国陶艺现状,更值得我们去研讨.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以资读者商榷.

  一、“传统”与“现代”的隔阂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陶艺也不例外.然而,在关于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许多讨论中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陶艺的功能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陶艺作品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对于陶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陶艺家的社会定位都关系很大.只有摆正了“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现代陶艺是什么样子?”,我认为陶艺才能真正从“传统”走入“现代”.

  中国传统陶艺是附属于陶器的,“实用而尽量美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智更多地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聘.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饰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它艺术门类.因此,传统陶艺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现代陶艺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而真正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种隔阂是可以通过观念转变而化解开的,它的存在也是当代陶艺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现代艺术中的诸多流派,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如暴风骤雨般进入中国.虽然当时中国人还不懂得欣赏,有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情,然而在客观上承认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从观念上日益接近它们.现代陶艺没有赶上那股风潮,从传播的角度看似乎错过了黄金时节.从现状看,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现代陶艺仅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如景德镇、广州、上海等地,然而从面上讲其群众基础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这是不利于现代陶艺的发展的.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当前中国的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产业并不景气,所以即使在原来有着深厚传统的许多瓷区,其受众对陶艺的兴趣也在减弱,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另一方面,媒体、报刊对现代陶艺的介绍是零星的,形不成规模,更不用说专门的陶艺刊物了.现在担当着传播任务的是一些陶艺工作室,但他们的作用未受到重视,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国家陶艺整体发展的前提是要把民间的力量调动起来,只有水涨才能船高.

  从接受者来看,中国人固然不缺少对陶瓷的感情,然而确实谈不上他们对现代陶艺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艺的看法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再加上传播不力,欣赏者的口味自然很难调动起来.

  然而,我们要看到,现代陶艺在精神上与现代艺术运动是相通的,人们能接受现代艺术便能接受现代陶艺,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现代陶艺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陶艺家夏德武说:“广州美院的一批人请了中央美院的某位艺术评论家去评论现代陶艺,他可以拿现代艺术观念、现代哲学来评论现代陶艺.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他指出现代陶艺批评家很难形成的原因是中国现代陶艺不发达,他认为非常需要理论家.笔者曾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到一本所谓“现代陶艺”的书,实际上书中的陶艺品只是现代的“活人”做的陶艺.可见,现代陶艺在理论上是相当匮乏的,能找到的介绍现代陶艺书也相当少,且多不正规.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

  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个体审美及人文观念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它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领域方面的开拓与描绘,这使其充满了象征与浪漫的特征.陶瓷工艺品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与独特的命运造就了其几千年来的陶瓷历史.它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气之飘逸,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入了火的激情.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50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影响下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艺术形式方面还是技法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在中国,我们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相对厚重,装饰材料广泛、创作手法多样,因而在陶艺发展的材料和造型上也更为丰富.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类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4

  论文名称: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营造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中国的度假旅游发展到现在,自1992年成立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各地方纷纷效仿,大小不一、等级不同,不论去哪里旅游,到处可见“旅游度假区”字样,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但是如此积极的大跃进,整体的效益并没有提高,而是在坎坷中进行。虽然对于旅游度假区已经有屡见不鲜的感觉,但是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因此,度假旅游成为现在很热门的一项研究主题。

  而从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前辈们对于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分概念来看,中国的度假旅游区大部分都不能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明显的区别开来,在我看来,很多的旅游度假区徒有其名,却并无实质或者说明显的与其他区分的内容。因此,对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就很有必要,在分析的同时能够相对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便是本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目的。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度假旅游成为今天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找到现在的度假旅游环境所应该具备的元素与中国度假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国旅游度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度假旅游环境体系。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营造度假旅游环境所需注意的事项,使整个营造过程中通过最少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论文提纲

  1 文献综述

  2 度假旅游与环境关系

  2.1 度假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2.2 环境对度假旅游的反作用

  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1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类型

  3.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3.4 与国外度假旅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营造

  4.1 发展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4.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原则

  4.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的问题思考

  4.4 度假旅游环境特色的保持

  5 结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给出论文撰写到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计划表(要与学院要求的最后交论文时间相吻合)。

  序 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

  1 完成论文前半章(度假旅游环境分析) 20xx.12.15

  2 完成论文后半章(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及初稿整理 20xx.12.27

  3 完成论文修改稿及完善 20xx.01.14

  4 完成论文三稿 20xx.03.11

  5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20xx.04.15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蔡家成.度假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国旅游报.20xx.04.02

  2、Chuck Y.Gee.向萍.度假饭店的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xx

  3、龚立仁.旅游度假区 路在何方.中国旅游报.20xx.03.23

  4、黄向,苏丹.旅游英语.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20xx

  5、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6、姜红敏.度假旅游相关概念界定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xx第12期

  7、刘家明.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xx.22(2)

  8、骆文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9、Robert Christie Mill.李正喜.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xx

  10、王运姣,王琪.关于度假旅游的研究评述.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5期

  11、肖红艳、李琦.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年5月版

  12、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xx

  1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年29期

  14、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分析.海岸工程20xx年9月

  14、杨霞.龙佑温泉度假区温泉旅游开发.消费导刊,20xx(2)

  15、郑冬子主编.旅游地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08

  16、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7、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国外城市规划.20xx年01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5

  一、选题背景

  云南,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聚集地,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滋养着这片神奇的红土高原,在这载歌载舞的海洋世界里,可以一览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感叹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震撼我们的更是民族的信仰,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创造力。云南的15个独有民族,因其历史、地域、环境、民俗等多重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比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感受民族情感的表达,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这一民族心理维系着民族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像法国著名学者赖明(GustaveLeBon)深有体会地说,从他在各国游历中所带回的最明显的印象,即每一民族具有一种心理组织,就像其解剖学上之性质一样固定,并且有其感情,其思想,其制度,其信仰与其艺术等都是从其中所引出的。早于19世纪末,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独立学科,研究涉及到知觉、认知、行为、人际关系等领域,而后,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心理学衍生出众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舞蹈心理学》等等,由此可知,心理学早已根据心理活动为出发点,通过心理现象研究与分析问题,解析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行为活动,这种行为表现反映着内在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探究与分析,亦是进一步对民族文化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深层挖掘。自古至今,民族民间舞蹈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风格特征,及鲜活动感的节奏与舞韵而生生不息。从原始时期以宣泄情感、通灵祈福到今日的娱乐审美、大众普及,它的“内外形态”经过了一个漫长而细微的变化,每一次的变革都离不开时代发展的影响与推动,这一变迁便是内外的统一体。如《民族心理学》所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心理模式,使得民族成员以民族所特有的心理方式或心理模式作用于外部世界。毋庸置疑,文化的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舞蹈作为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行为,具有生命、运动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内外形态必然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因此,舞蹈心理特征作为舞蹈的内部形态,支配着舞蹈的行为表现,反映着该民族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哈尼族作为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品质。在经过漫长的迁徙与战争,生存与发展,该民族的舞蹈文化与舞蹈心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蜕变过程,当民族传统舞蹈心理面临多种冲击,其渴望求新、求异、又求同的动机与心理,便形成了当代特有的民族舞蹈心理结构。笔者试图通过对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形态特征的分析,挖掘其舞蹈心理特征,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旨在描述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舞蹈心理特征现状,阐释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剖析其发展规律与发展走向。以及特有的舞蹈心理联系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与教学,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与教育教学中,以强烈的时代感和舞美感紧密结合教学,充分展示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教学意义。故此,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探索与研究与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紧密相连,是深入理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正基于此,构成了笔者写作的动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哈尼族历史悠久,作为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支系繁多,舞蹈种类亦是丰富多彩。无论是祭祀性舞蹈、劳动性舞蹈、仿生性舞蹈等,都折射出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哈尼族民间舞蹈也随之反映了社会发展态势和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当代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哈尼族人民,经历着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态环境的变迁,现代审美情趣的影响,这些因素无疑对传统舞蹈文化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心理特征产生了息息相关的影响。通过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所反映出的舞蹈心理特征,揭示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意蕴,把握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向,融合当代哈尼族对舞蹈文化的认知与审美追求,在传承,保护,发展的过程中,联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促进哈尼族民间舞蹈的长足发展,突显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一、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文化,舞蹈形态、生活环境等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探索舞蹈心理特征为出发点,进行多角度的剖析,通过舞蹈外部形态分析其舞蹈心理特征变化,以形态联系心态,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心态进行昔与今的对比与分析,阐释其当代的内在文化意蕴与发展规律,丰富哈尼族民间舞蹈理论体系,为哈尼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与探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以当代哈尼族的舞蹈心理特征联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编创,包括元素提取、体态的定位、风格的把握,根据民族特有的舞蹈心理,准确地加工整合舞蹈组合,最终以反映符合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审美需求和心理特征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挖掘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应用价值和审美意蕴,丰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三、哈尼族民间舞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民间类舞蹈,艺术专业类舞蹈,社会舞蹈类等等,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心态亦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蜕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刻有时代烙印的舞蹈的心理特征。通过对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探索与研究,把握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内在涵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必要手段。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哈尼族民间舞蹈种类纷繁,建国以来蒸蒸日上的哈尼族民间舞蹈创作,极大的丰富了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棕扇舞作为哈尼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征。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民族工作者在云南哈尼族地区首见在丧葬仪式中以棕扇为道具而舞,这是早期的棕扇舞表现形式。1957由红河州歌舞团朱子洸编导以棕扇舞为元素编创的《白鹇鸟》,参加北京国庆十周年献礼晚会演出,这是首次将棕扇舞进行艺术加工搬上舞台。1986年棕扇舞曾被选中参加由云南省民委和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民俗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表演。1988年云南民族艺术节,哈尼族棕扇舞方队参加了开幕式文艺表演。20xx年红河州州庆之时,由红河州歌舞团编导王佳敏编导编排的《白鹇鸟与棕扇》,参加第六届荷花奖舞蹈大赛,荣获作品十佳奖。舞蹈以道具棕扇作为白鹇鸟的羽翼,以模仿白鹇鸟林中窥探、嬉戏展翅、寻食饮水等各种生动有趣的生活状态,惟妙惟肖地展现了“白鹇鸟”优美妙曼的舞姿。棕扇舞作为哈尼族的代表性舞蹈,是舞蹈编导创作较多的哈尼族民间舞蹈之一,在提取哈尼族民间原生态舞蹈元素的同时,编导融合了自己对哈尼族棕扇舞的理解与创新,营造了不同年代赋有时代特征和深层文化意境的哈尼族舞蹈作品,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哈尼族舞蹈创作与文化发展。

  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使得民间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在高校教育的良好平台中,民族民间舞蹈从乡间走入课堂,经过系统的挖掘、整理、加工,最终以教材组合的形式得以应用和发扬。如今,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层出不穷,如北京舞蹈学院《东北秧歌舞蹈教材》、《维吾尔族舞蹈教材》等等、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精品课程《藏族舞蹈教学组合》、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精品课程《蒙古舞教学组合课》、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精品课程《彝族民间舞蹈代表性组合》、《傣族民间舞蹈精品课程》、《云南滇南彝族民间舞蹈组合课》等等,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壮大,各高校也在极力挖掘民间舞蹈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目前,搜集《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点:20xx年11月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舞蹈系参加《舞蹈世界》,表演了哈尼族民间舞蹈《四季》、《樱花》、《长街宴》等,包括创作的舞蹈作品《山谷木屐》和哈尼族音舞诗画剧《阿密车》,舞蹈以舞蹈作品的形式表现了文华学院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思路与教学理念。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编创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棕扇舞》和《鋩鼓舞》,立足于本土,传承和弘扬哈尼族传统文化,教材的建构处于初级尝试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红河学院舞蹈系编创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从《体态动律》到《乐作舞》、《鋩鼓舞》、《棕扇舞》等一系列的教学,通过哈尼族舞蹈教材中的舞蹈形态与风格特征,向学生传递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彰显了红河学院的教学特色。根据以上资料信息的收集,可以得知云南当地的院校已开始对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立进行探索与实践,但是至今,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应用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未普及到舞蹈教育教学中,它的建构与完整还待研究与整理。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民族学、艺术人类学、民族心理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生态学等学科对哈尼族民间舞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在舞蹈本体与舞蹈形态相关的社会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揭示当代哈尼族舞蹈形态以及舞蹈心理特征的联系,阐释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动态,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发展提供研究途径与理论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这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主要以观察法和调查法为主,通过观察其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的改变,以及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特征,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外显性变化论证分析当代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其变化因素。调查法以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事实资料和所需的心理资料,以结合观察法,收集客观详实的资料,运用田野调查法感受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与心理。

  二、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进行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以自陈测验金额投射测验为主,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者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投射测验根据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通过问题,根据被测者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的答案,探索个体内在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

  三、舞蹈形态学方法:于平老师在其《舞蹈形态学》中将本学科分为“风格化原则”的历史研究和“生命化原则”预测研究,研究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必须维系其历史,通过舞蹈本体在历时性的变化中,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人体运动的视觉效果,产生对其“心态对应”的感知,即心灵感受与运动人体的“心物同构,”以“形态”联系“心态”,从而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窥探其舞蹈心理特征。四、舞蹈生态学方法: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其一就是对舞蹈形态的观察与分析,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必然反映在舞蹈形态上,因而通过舞蹈形态来联系与环境的多层关系。其二,关注历时性文献追溯与共时性田野考察相互印证,运用典型舞畴分析法——形态特征的提取,以把握与分析其舞蹈的本质。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5

  绪论8-16

  一、选题缘起8-9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10-11

  四、研究现状11-16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本体的研究现状:11-14

  (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现状:14-15

  (三)、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探索研究现状15-16

  第一章民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含义16-18

  第一节各学科与舞蹈心理特征的渊源16-17

  第二节本文对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界定17-18

  第二章当代哈尼族舞蹈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18-3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多类型舞蹈心理特征18-26

  一、民间舞蹈心理特征18-19

  二、教育教学类舞蹈心理特征19-22

  三、创作型舞蹈心理特征22-24

  四、社会舞蹈心理特征24-26

  第二节影响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多元因素26-32

  一、物质层面27-28

  二、制度层面28-29

  三、行为方面29-30

  四、心理层面30-32

  第三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读32-40

  第一节民间原初性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2-35

  一、戈奎乡棕扇舞32-33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3-34

  三、绿春县乐作舞34-35

  第二节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5-37

  一、戈奎乡棕扇舞35-36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6-37

  三、绿春县乐作舞37

  第三节艺术加工类的舞蹈形态和舞蹈心理特征37-40

  一、戈奎乡棕扇舞37-38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8-39

  三、绿春县乐作舞39-40

  第四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0-5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与舞蹈教材建构的联系40-43

  一、教材编创的理念与思路40-42

  二、教材编创的目的与意义42-43

  第二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材编创中的应用43-49

  一、传统舞蹈心理特征与当代舞蹈心理特征的结合44-45

  二、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析及教材教学应用45-49

  第三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49-52

  一、突出地方院校特色精品课程49-50

  二、当代社会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50-52

  结语52-54

  致谢54-56

  参考文献56-57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学术期刊类:

  [1]袁蓉.论云南民族民间舞代表性组合教材发展及其规律[J]艺术教育,20xx年第3期

  [2]冀满祥.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J]高等农业教育,20xx(4)

  [3]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xx年第二期

  [4]张晨.从民间到舞台的棕扇舞-试论红河哈尼族审美文化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20xx

  [5]张谛.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简析[J].红河学院学报,20xx

  [6]曹天明.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扇子舞[J].民族艺术研究,20xx

  [7]龙倮贵.红河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xx

  学术著作类:

  [1]李静.民族心理学[M].民族出版社,20xx.10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06.01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12.01

  [4]王军.教育民族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

  [5]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6]刘建.宗教与舞蹈[M].民族出版社20xx年5月版

  [7]李廷海.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与调查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07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年10月

  [9]李今印、刘金吾.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舞蹈[M].云南民族出版社

  [10]云南地方艺术集成志.哈尼族民间舞蹈[M]云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10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6

  学校:

  学院:

  年级:

  班级:

  姓名:

  我的大学这样过!

  时间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大学生活过了些许时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也养成了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些习惯。在已经逝去了的时光中,有过遗憾,有过迷茫,有过悲伤亦有过喜悦~~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过去的翻篇就过去了!展望明天的我们都该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激情的!我的大学就这样过——

  大二了,这一年该是充满着挑战的。回首昨天专业课还是欠缺了很多,看看今天,曾经落下了的一定要补上。那么,从最基础的抓起。魏老师说“底层的东西生命力很强”,所以大一上过的课都是重中之重。虽然自认为那些很没用,现在看来,当初的自己还真的是很无知与弱智。相信这一切现在意识到还不算太晚。大一最遗憾的是没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逝者如斯夫!逝去的便不会再来了,大学英语六级没过这是自己意料之中的事。我以为还有大二大三啊…现实却是,每个时段都该有属于那个时段的事情。那么,就是自己抽出时间来学习英语,准备12月份会如期而至的六级考试。半年前就已经买了新概念3,当初就是想好好准备六级考试听力部分的,结果是一页没看,听力也败得挺惨的。那时的我…今年我成长了,会用心去备考,而且要全力以赴争取高分,为了自己不会后悔。等着我!

  我们专业的方向与其他班的比很简单的,但是自己却没怎么学好。这一年充满挑战,我想挑战的是自己吧!高中时,班主任老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用心了用力了,其实事儿基本上就已经办成了。老师仅仅是扶持着那些有决心去“前进”的人们,自己能在专业的领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深度与广度,其实完全是在凭自己以一个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的。notcomplain!路全是由自己一个人在走,不要等到已经偏离了好远,走错了方向时再来埋怨老师与家长怎样怎样…不是别人怎样不够优秀怎样怎样,而是当事人本身是否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性别不该成为你达不到目的的一种借口吧!很多标签不是别人给你贴上去的,而恰恰是自己。这一年我要为自己而打好专业的基础并尽全力的去追那些跑在我前面的那一大群人,专业课是必须要学好的,这一年。不管以后是考研还是公务员都好,但现在你的专业必须要是在自己全力以赴去学习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既然活在当下就该活好当下。

  专业与英语是两个方面,还有的就是去图书馆借一些古典的文学作品,多了解一些先哲与咱国家的一些领袖的事迹,读些历史。自我认为,大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也算是自身素质的一种提高吧!大二这一年学业方面应该会这样度过吧,生活上就会和学长学姐们多沟通一下吧,有些不懂的模糊的就会问问他们。也会接触一些学弟与学妹,给他们指一条光明之路,让他们学好基础的知识。当然这一年的最终目标我想要到的是再升大三之前自己能有进软件公司实习的能力。因为罗老师曾经说过,学得好的两年之后就可以在软件公司实习。那么我的目标,一年以后就是这个,也许现在还差得多,但是我会努力为自己争取。

  大三的时候,应该会变得成熟与稳重了吧!我希望那时的自己会是那样的,然后听说那一年会很忙,要学完所有的课,然后还会决定以后自己的人生,是考研,是考公务员,还是…选择很多吧。但现在,我只能说自己没怎么想好,那时我的选择会是什么。不过那一年我还是会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课程专业,然后做一些项目(这个发生的前提是大二的我打好基础了),为自己积累一些经验,为以后自己多一些选择。时间总会有的,即使再忙的人也会挤出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会读一些有助于自身修养与素质提高的书籍,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据思修老师孜勤说—新东方的俞敏洪四年读了400本书,当然我们也许做不到他那样优秀,但是你先不做到那样勤奋,不为自己多积累储备一些知识,以后就是不想平庸也难了。计算机软件考试,据了解,我们这届的现在就已经有人参加考试了。那天知道这事时,有点小郁闷,大家一起进入这个校园的—差距竟然这么快就…那么软考就也放在大三开学与大二毕业的那个时段,并要考出比较优异的成绩。其实也许很多事情说说挺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但是这个报告与其说是交老师倒不如把他当成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与激励。大丈夫言出必行,应该说到就争取做到。大三毕业之后,我期望达到的是不管会是考研还是其他,都要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然后在做人做事方面学会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就好。

  大四那一年,应该是准备自己的论文答辩什么的。应该还会参加计算机软考,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技能证书。其实只要前面能打好“地基“,最后这一年就会挺愉快的,无论选择哪方面来发展,都不会让自己太过于头疼。我也许会选择考研,也许会选择就业参加工作。公务员会考的,但不会是毕业就考,因为我崇拜的人是周恩来总理,工作几年之后会为这个而行动吧!学长中有做的很好的,那个毕业讲座,我收获了很多,不管是谁,都得是靠着自己的汗水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什么的。大家都不容易,磕磕碰碰的过来——孜勤老师说得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好…

  大学不是一个只会空喊口号,“我不要虚度”的地方。喊口号的人,永远是弱者。大学也不是一个,四年来了,只知道迷茫的地方。或许,身处的大学,并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可是,我们要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不让属于我们的时间荒废掉,多去做一些有益于自己于他人的事,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之道,不过在于:对得起自己,不给自己留有遗憾,在我30岁,40岁的时候,回想起来我的大学,还会有热泪盈眶的事情

  我觉得,能做到这些,就是成功,这也就是大学,交给我们,告诉我们的…我们的大学就该这样过!

  “梦”在心中

  一、昨天

  伴随着6月8日的结束,20xx年的中小学生活结束了。而令我们向往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在高中,我们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憧憬。我们憧憬大学——这个自由的校园;我们憧憬大学——这个开放的校园;我们憧憬大学——这个活跃的校园。

  从小学,就被老师、家长等各类人士灌输着各种关于大学如何美好的思想,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从而考上理想的大学。因此,考上大学这个梦想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懂的事情多了,我自己便会思考,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上一个怎么样的大学,我要学习什么专业,也许我心中有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模糊不清的。这使我就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之中,因此我不知道我应该向哪个方向行进。但是尽管这大海如此迷茫,可我心中有着考大学这个梦想,它成为了引领我走出迷茫的灯塔。有了这个灯塔,无论我遇到了多少个黑夜,我的终点都是明亮的。无论我遇到了多少波涛,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梦想在为我加油。

  因此,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个梦想,梦想不仅是我们海航的灯塔,更是我们航行的动力。当我们不知何去何从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梦想就会伴我们左右。梦想就在我们心中。

  二、今天

  在三个月的等待中,8月31日终于来临了,盼望了20xx年的大学终于来临了。我提前了两天就来到了学习,带着好奇,带着兴奋,带着希望。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军训,加入学生会,正式上课,考试,同学、舍友聚会··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多月了,似乎我还没有从高中完全走出去,但是却又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别。像高中一样上课,学习。但是却不像高中一样每天的固定教室,不像高中每天要上早晚自习等等。相比高中要自由,更需要的是自主。就在对大学生活慢慢的变得适应时,我发现当初考大学的这个梦想也早已经不知飘到何处了。而心中梦想的位置也空了下来。这时候的我仿佛只知道像高中一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到了上课时间就去上课,下课回来就要复习,到了考试的时间,就要为了考试努力,学院有活动,就去观看。从前总是自己决定这个时候需要做什么,而现在却变成了这会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一切变得机动起来。这时的我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纸船,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动力。

  大学的时代,是一个谈梦想的时代。然而这时我的梦想却不知道在哪里飘荡着。从前我会向着一个终点扬帆起航,奋力前进。而现在,没有了梦想,我只能收起船帆,任风吹,任水打,在大海中自由漂泊。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浪费,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消耗,这样的生活是颓废的。

  因此,梦想是我们的灵魂。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动力;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自主。

  三、明天

  有时候闲下来时我便会想起小时候的大学梦,就会想起小时候对考大学的疑惑。我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什么样的大学,我要学什么专业。这个问题,从前我无法回答,我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而现在大学考上了,大学梦实现了,同时这个问题也需要我来回答了,并且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为什么要考大学。到了大学,我发现许多同学都是在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只有到了考试时候才会去学习。他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要向什么方面发展,他们更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可以做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梦想这个位置需要填充,心中有了梦想,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心中有了梦想,他们的生活才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而他们现在的理想便是“为什么要考大学”的答案。

  而我,目前虽然我会主动学习,但这不是自己心中有梦想,这只是高中时期留下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习惯会慢慢地改变,那时的我,会变得颓废,大学生活,对我也将失去意义。因此,我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一个新的梦想,一旦有了新的梦想,我便可以再次扬起风帆,向着新的终点航行。夜深人静时,我便会思考,我为什么考大学。想起以前模糊的答案,我努力的将它捋顺清楚,结合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经历和现在的情况。我得到了一个清晰地答案。我考大学,便是为了我新的梦想。我要创造自己的事业——一个经营零售业的公司。这是我想要做的事,也是我要做的事。

  这便是我新的梦想,大学四年,很快就会过去。相信心里有了这个新的梦想,我的大学将更加有意义。我的航程将变得更加顺利,我的航向将变得更加清晰,我航行的动力也将变得愈加充足。

  四、总结

  大学生活已经开始,我们要带上自己新的梦想,向新的高度行进。在新梦想的带领下,我们的行动将不再机动,我们的学习将不再被动,我们的未来将会充满希望。梦在心中,大学生活正式启动。

  大学,人生从这里起航

  时光,用它的姿态流逝着,像从指间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滑落;像从针尖滴下的水滴,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注定成为记忆中最温暖的风景;激情,奋斗,笑靥,注定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来到北理工已经半年多了,半年的时间,半年的记忆,半年的回想,就让我在此留下成长的足迹。

  入学

  我高考前已经通过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来过北理工,对它印象还不错。因为我从小就向往首都北京,而北理工地处北三环,交通方便,所以我就决定报考北理工了。报到那天,当我兴冲冲地来到中关村的时候,却被告知大一大二要在房山良乡。当时我一下就懵了,感觉好像被骗了一样,特别伤心,因为我曾听姐姐说过那里是郊区。然后我就坐校车来到了良乡,一路上看到越来越矮的建筑物,越来越荒凉的环境,我的心也跟着越来越凉。终于到了学校,看到在马路两边的学校,我曾一度怀疑会不会不安全。就这样,带着沮丧的心情进入了校园。但是,当我看到热情迎接我们的学姐学长时,心中又有了一丝温暖。大学生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良乡虽然有点偏,但就是那种远离大都市的清净,让我们更加投入于学习,不被外界所诱惑。就是那慢悠悠拥挤的环一,真的很让人伤脑筋啊!

  军训

  军训是入学的第一课。入学后,我们很快就开始军训了,站军姿,齐步走,齐步跑,正步走……军训中记忆最深的是和一个营长、两个教官、两个指导员的相处以及打靶的经历。我们的营长真不是盖的,训兵真的挺有一套,而且还很幽默,我挺喜欢他的。两个教官虽然有时候挺严格的,但大部分时候也挺有人情味的,他们会尽可能体谅我们,理解我们。军训结束后,其中一个教官再来学校的时候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那里的特产,让我们很是感动呢。还有两个指导员,她们在生活中照顾我们,在军训时激励我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我真心的感谢你们,让我有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最激动的时刻就是去打靶的时候了,十几秒钟,五发子弹,却成了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深刻回忆。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7

  一、立题依据

  1.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蓝牙和WAP等技术日趋成熟,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不断融合并迅速普及全球,为移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准备。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的使得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形式—移动学习,并逐渐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热点之一。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延伸,它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以及手持电子书阅读器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移动学习因具有灵活性、便捷性、无线性等特点,可以提供给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移动学习是知识经济社会人们教育需求和职业需求的反映,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流动性大、时间紧张的表现,是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以及e-learning的扩展,移动学习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要使移动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选择形式,真正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M-learning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远程教育专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 )博士主持了欧盟的达·芬奇研究计划中一个名为“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项目,并出版著作《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The Future of Learning: 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 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欧盟《数字化欧洲行动研究计划》(e-Europe Action Plan)中特别开展了一项名为“MOBIlearn行动”的移动学习专项研究计划;由英国、瑞典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五个组织LSDA、CTAD、Ultralab、Lecando AB 和C R M P A 合作开展的欧盟m-learning项目;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非洲农村的移动学习;爱立信等商业公司开展的“移动学习”项目等。

  但是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在教育部的策划下开展,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们的研究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规模还比较小。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由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承担的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从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历时将近4年,开发出了基于GSM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GPRS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与浏览平台以及教育语义网络平台;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公司从1999年4月开始研发的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该系统实现了移动学习、移动上网和移动通话这三大功能,在校园网中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教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承担的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其核心内容有两个: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和“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20xx年3月,第五届无线、移动、普适技术教育应用国际会议(IEEE WMUTE20xx)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开幕,作为国内教育著名品牌,诺亚舟教育科技副总经理周智尚向全球专家学者介绍了诺亚舟在移动学习领域的经验,诺亚舟移动学习技术突破吸引全球关注。这都充分证明了移动学习产业正在迅速升温,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3.研究的意义

  在《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20xx)的报告上,基更博士用远程学习、数字学习、移动学习三个概念,透视了远程教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在报告中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无疑,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通过介绍国外移动学习的发展成果与案例,分析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发展现状,可以对我国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从事移动学习的人们提供一些启示。

  二、重要概念解释

  1.移动学习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分成三种: 第一,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第二,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 Learning)的扩展;第三,从认知学习的角度看,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 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2.E-Learning

  E-Learning源于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3.学习模式

  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以及处理刺激或信息的模式。基于这一观念,“学习模式”的思想起源于1970年代,近年来获得普及。学习模式是假定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这一理论提议教师应该评估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移动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常见的终端设备。

  (2) 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3) 移动学习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4) 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2.预期目标

  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对移动学习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系统终端软件的研发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此外,由于移动学习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使得移动学习没有取代远程学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调研,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案例,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分析移动学习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内容的分析,总结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在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展望移动学习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研究方案(思路)

  研究过程以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旨归,首先通过查阅分析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资料,认识理解移动学习、E-Learning以及学习模式的概念内涵,了解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在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将移动学习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为本研究的突破口,通过内容分析等方法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这其中概念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究竟何谓移动学习,何谓学习模式,都是需要仔细辨析的。另外移动学习目前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通过分析移动学习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移动学习所存在问题的措施,并展望移动学习的应用前景,得出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六、进程安排

  1.20xx年1月1日---2月28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xx年3月1日---7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xx年3月8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xx年3月9日---5月5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xx年5月6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xx年5月30日、31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8

  一、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绿色经济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 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建设的主战常山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山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优化是人类生存环境有效平衡的保障。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最不发达地区大多是山区, 研究山区、保护山区、开发山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历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后,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尤其是山区经济的统筹发展中,大家开始关注发展的方式和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和谐发展,自然成为区域统筹,发展山区经济的必然选择。

  浙江共有57个山区县市,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有着丰富的山区资源。但是由于山区特有的区位地理以及环境制约等因素,全省山区的经济社会并不平衡,综合来看也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已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据xx年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山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水平(27359元)的达到14个(不包括10个没有测算数据的山区县),其中宁波、嘉兴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城镇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山区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水平(11303元)的有23个,其中宁波、嘉兴、湖州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台州、衢州和丽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省水平35.5%的山区县达到18个。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和环境保护三项合计支出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达到25%以上的山区县有30个,最高的开化县达到33%。山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不平衡,已经成为浙江省统筹区域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加快建设“山上浙江”,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局。

  临安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4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万,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6.55%,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经历了与自然的激烈交锋后,临安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秉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品质临安”。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

  xx年,临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40.8亿元,增长10.6%,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2亿元,增长30.3%,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增长24.4%。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4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26元,增长15.9%。初步走了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和科技创新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当前,临安市经济已经进入到人均gdp 3000美元—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周期性放缓阶段,虽然临安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自主创新、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探寻临安山区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迫在眉睫。

  本文以临安山区为研究对象,总结研究其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是统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之上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旨在探讨一条山区如何依据自身的条件开发属于自己独特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方案的执行及实现都有深远意义,值得探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眩

  1.研究概况

  (1) 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如何解决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冲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西方理论界出现了“浅绿色”和“深绿色”两种观点。“浅绿色”观点认为,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可以找到新的能源和替代资源,并可望依靠科技手段克服现在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深绿色”观点认为,虽然科技进步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发现可替代的资源,但这也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缓解环境压力,并不能永远的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因为它不能否定地球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一问题。所以“深绿色”观点认为:主张用节制物质欲望的“节俭社会”来替代现行的“消费社会”和后工业的“丰裕社会”;绿色经济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经济模式,它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的;强调自力更生和非中心化的社会共同体;在技术上强调对社会有用、对人类有益并面向人的技术。

  总之,“深绿色”所倡导的绿色经济是以保护生态、节俭资源为基础的,以满足人类在长久的未来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裕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人均资源使用量水平为前提的、适度规模和适度技术的、区域性自己自足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发展模式。

  (2) 国内研究现状: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的价格体系。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自然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而获得了产品的超额利润,而环境资源的破坏却没有得到补偿。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了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除了对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进行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外,还应该从生态的角度通过经济手段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因此,我国经济学者们也开始对绿色经济如何发展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经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界定绿色经济的涵义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认为绿色经济就是以环境或生态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产业,如生态旅

  游业、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林业。

  ②认为绿色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二者是一致的。如刘国光认为,从狭义角度来讲,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可再生、可更新的生态资源特别是绿色植物资源基础上的经济。从广义角度来看,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可循环利用资源,不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经济能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经济。

  ③从环境资源的角度来定义绿色经济。认为绿色经济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经济模式,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体评价。它是用经济增长是否符合环境资源保护标准、是否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是否有利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为标准来评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④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如曲格平认为这主要体现在:

  绿色经济是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环保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是因为环境保护而引发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环境资源对人类发展产生的影响、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及探讨今后经济发展的途径。但是这些观点也有不足之处:

  (1)绿色经济理论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绝大部分观点只是对绿色经济做定性描述,没有定量分析。即使绿色gdp理论也只是提出了抽象的概念和公式,与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

  (2)一些绿色经济的观点还较为肤浅,只是机械的从文字表面意义来理解;或者是过于绝对的理解绿色经济,认为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就必须让经济“零增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绿色经济不是只要“绿色”,而且还要“经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健康、更有效的发展。

  (3)简单的将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同起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代内平衡与代际平衡。前者包括系统平衡和地域平衡,系统平衡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地域平衡是指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后者是指上一代人要为后来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因为上一代人的利益损害后来人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与表现形式,而发展绿色经济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实现人的福利最大化。

  (4)缺乏系统的,能够依据区域地理、环境、生态等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多停留在表面,且不切实际。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以及完成论文的条件和可能性:

  (一)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系统总结法。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文件检索。广泛汲取别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弯路。通过个案分析,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发展绿色经济理论,建立适于山区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根据研究系统的丰富了绿色经济发展理论,具有深远意义。

  (二)可行性分析:本人对临安的现状、发展历程以及发展中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都十分了解。对近些年来浙江省在山区经济发展、区域统筹发展以及生态省建设也十分关注。目前文献材料的收集已经基本完成,同时利用各类期刊文献以及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用文献法具有可行性;个案研究法作为当前非常推崇的经济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浙江山区临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绿色经济发展的途径,采用个案分析法具有可行性;根据个案的研究和对绿色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系统总结出山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可行性。

  四、总结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运用了绿色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手法,用成功实例发展理论,用新的理论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两者交互,产生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并且根据实例总结了适于山区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9

  毕业论文题目:我眼中的“摄影”

  选择目的和意义:

  我摄影,我拍照,我选择了摄影专业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来热爱自然,热爱这个本应当充满爱的世界。摄影机器,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在我心中,最重要的是照片的主题,也就是照片的精神,只有技巧的影像,只能是给人1种视觉冲击,但是要达到从视觉冲击到心灵冲击,那才是真正的杰作吧。我进行的所有拍摄都想告诉看的人,大自然的美丽,从来就在我们身边,各种思想也1直在我们身边漂泊,只要认真去发现,你就会让自己置身其间。认真的去发现,我们1样可以成为摄影的行家,只要记得作品是为了什么,记得作品是在说明我们的内心就足够。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想研究下到底什么是摄影,什么是好的照片?种种类别的摄影,摄影是绝对不能脱离现实的。

  我觉得摄影也是有灵魂所在的,要捕捉那美的瞬间,想想摄影的灵魂所在。

  还有的是关于摄影的外在,外在会有很多原因,比如构图,要把那经常的瞬间表现在构图上,照片才能精彩。

  什么有是好的照片,更精彩的照片呢,要怎么拍出来呢?这是我研究重点,基本上认为要拍出好的照片肯定是要有着基本的摄影知识,构图以及技巧,最重要的是努力,不断的拍摄,不停的.拍摄,每次摄影都要做到认真对待,培育出自己的个性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还要多看照片,多学习,在别人的照片里取长补短,找灵感。

  我认为大量拍摄认真拍摄是最重要,要学习那些摄影大师,他们认真专心,追求完美的态度是他们成功的根本。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开题报告名称

  开题报告名称就是开题报告名字。这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专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开题报告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开题报告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开题报告的名称要把开题报告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开题报告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的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

  这里有一个专题名称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果这个题目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还不错,但作为专题的名称,则不是很好的。因为专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语气。若改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则较为妥当。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最长一般不要超过20字。

  2.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研究背景是什么。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开题报告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开题报告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3.研究的指导思想

  开题报告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能是哲学、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科学发展规划

  ,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4.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开题报告研究的目标和假设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和假设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假设具体,才能明确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了解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确定专题研究目标和假设时,一方面要考虑专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开题报告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5.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开题报告的研究目标和假设,就要根据目标和假设来确定我们这个开题报告具体要研究的内容。

  相对研究目标和假设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更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和假设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我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专题研究十分不利。

  6.研究的步骤和进度

  开题报告研究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开题报告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研究的步骤和进度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联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7.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途径

  开题报告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法和受控对比实验法。一个大的专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专题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方法,同时兼用其他方法。

  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只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如何制定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都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列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

  开题报告研究资料的获取途径也很多,包括文献调查、考察调查、问卷调查、设计并进行实验、科学观测等。主要采用哪些资料获取途径,一定要经过充分的研究。

  8.研究的成果形式

  开题报告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发明、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专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专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专题没有完成。

  9.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集体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中,要写出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专题组成员以及分工。专题组组长就是本专题的负责人。

  专题组的分工必须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

  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

  论文摘要是概括论文的主旨,是引导读者阅读论文的关键。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

  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论文摘要的写法

  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 繁简失当。

  知识扩展: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 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 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 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 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

  选题经过:

  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居民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

  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业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未来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加上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缺乏相应的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和法律保护意识,面对大量闲置的钱,普通居民却不知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财产,能够使之得到有效的配置,因此,普通居民希望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指导确定投资理财方向、渠道和品种,有策划的调整投资结构,避免个人投资理财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而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让普通市民了解什么是个人理财业务。

  而相对于银行,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的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是高利润的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对实现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降低存贷款结构性风险有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收益来源,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再者,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许多外资银行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仅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开展新的业务。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问题根源,并根据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西方国家对个人理财的研究非常深入和广泛,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国外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对象主要是理财工具,侧重于理财业务的应用,充分利用理财工具为个人服务,达到其理财增值的目的。

  (二) 国内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初步发展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在21世纪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方面的研究文章和专著也越来越多。国内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主要侧重对个人理财基础知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进行研究,但是对现状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除此之外,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没有提出关键的问题,研究重心存在偏差,再者没有提出实际可以的解决方法,应用性不强,还需进一步借鉴国外的研究。

  初步设想:

  本课题将从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入手,选取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大纲如下:首先,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念、内容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介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根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对策。

  创新点:

  (1)本文试图从金融创新理论的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

  (2)本文试图对我国近几年,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业务方面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存在问题作一个系统的总结。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全面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包括文献综述)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本课题拟在研究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际,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这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占领高端市场,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率,完成向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转变,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外增强核心竞争力。

  可行性:

  本人将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和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书籍和报告等渠道,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和资料,并结合中国实际,利用本专业所学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加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进行一次系统阐述。

  文献综述:

  本人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阅读了二十篇左右的文献,大部分都是期刊文章。

  [1]张琳娜,赵剑锋,张静琳,吴 丹,黄 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商业文化报,20xx(08).(主要内容: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金玉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报,20xx(06).(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针对我国商业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提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3]谷 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J].时代金融报,20xx(03).(主要内容:通过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策略。)

  [4]刘 扬,张 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究[J].经济导刊报,20xx(01). (主要内容:主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那些问题,并提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

  [5]张龙清,孟 倩,潘江姗.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报,20xx(08).(主要内容:针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调整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建立理财师约束机制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建议。)

  [6]郝 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20xx(02).(主要内容:主要提出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仔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7]苏 璟.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研究[J].金融天地,20xx(01).(主要内容:首先论证了商业银行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弊端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在这基础上研究了新的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探讨了其发展的战略措施。)

  [8]何树红,杨世稳,陈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xx(05). (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模式,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理财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9]周爱民.推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金融会计,20xx(3).(主要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与国外商业银行同类业务的差距,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规范性、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及建议。)

  [10] 文琼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J].海南金融报,20xx(05).(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袁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11]郭继辉,黄自竹.小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报,20xx(05).(主要内容: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概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同题,并简单阐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因素,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的建议。)

  [12]陈 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J].商场现代化报,20xx(05).(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实施营销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13]李慧.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J].中国外资报,20xx(07).(主要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中的转点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令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14]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研究报,20xx(02).(主要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5]孙凤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分析[J].金融视线,20xx(14).(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的因素,找出供求失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6]王 鹏.商业银行贵宾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行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以南京市城区商业银行贵宾客户为例[J].市场周刊,20xx(07).(主要内容:主要通过对南京市城区商业银行贵宾客户的抽样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影响贵宾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因素,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建议。)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 文献分析法:主要运用于作者对于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总结以及国内外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文献综述上。对国内外的综合文献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2) 对比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与外资商业银行的差别。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的努力方向。

  (3) PEST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论文撰写提纲

  1.引 言.

  1.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1.2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的背景

  1.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1.4我国商业银行常见的个人理财产品介绍

  2.境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2.1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2.2境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正确市场定位,产品同质化严重

  3.2理财服务“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

  3.3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3.4缺乏理财专业人才,服务水平低下

  4.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4.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核心观念

  4.2创新经营机制,顺应理财业务发展需要

  4.3调整营销手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4.4加强产品创新力,走多元化、个性化道路

  4.5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

  4.6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5.结 论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3

  论文题目:若者言叶の特徴についての探究

  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群体使用的语言。年轻人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自己使用的语言中,总是力图突破正规的语言表达,使用大量别出心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略带夸张的个性。同时,这样一种语言倾向也反映了日语的一种变化趋势。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总结出日本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和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语言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日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日本年轻人流行语的研究,总结其产生的背景、语言特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能够了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及心理特征,进一步充分、多元地了解日本社会。

  意义:日语中年轻人用语虽然不是正式的语言,但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因此,对于那些听着不太习惯,意思也不太清楚的年轻人语言及其特征进行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同时,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未来与日本的未来紧紧相连。日本社会将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说年轻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而充分理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世界观、价值观。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米川明彦(1998)在《若者语を科学する》一书中,提出“对于日语中关于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后才真正开始”。同时,在此书中,系统分析了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种类和造词法等。可以说很大一步推进了年轻人用语的研究。

  二、 小矢野哲夫氏在(1990)《わかいモンの言叶》、(1993)《流行语に见る现代若者像》、(1994)《女子大学生のキャンパス言叶》等论文中以年轻人用语为位相语,从年轻人用语的机能及其与现代语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加深了研究。

  三、 刘丽华(1996)在《日本年轻人用语》论文中,对年轻人用语的机能、领域、数量、造词法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四、 杨宁(20xx)在《从新语中的年轻人用语看日本年轻人的现状》论文中,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年轻人用语为对象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于社会的态度和精神世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序论部分:

  提出本论文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构成。

  二、本论部分:

  1.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

  (1)年轻人用语定义

  (2)年轻人用语特点

  2.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产生背景

  (1)心理背景

  (2)社会背景

  (3)历史背景

  3.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来源

  (1)网络、电视、漫画书籍等

  (2)手机用语

  (3)隐语

  4.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特征

  (1)语言特征

  (2)造词法特征

  三、结论部分

  提出研究日本年轻人用语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本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进行说明。

  方 法:对比法、调查法等。

  主要问题:日文原版资料不足、缺乏权威书籍。

  解决方法:向指导教师请教,开放系图书馆,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4月28日

  进度安排时间: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8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9日—20xx年12月30日

  论文开题报告会 20xx年1月13日

  搜集整理材料 20xx年1月7日—20xx年3月3日

  论文写作 20xx年3月4日—20xx年4月2日

  提交初稿 20xx年4月7日

  修改论文 20xx年4月8日—20xx年4月27日

  提交论文 20xx年4月28日

  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网络、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4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不同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现象的根本来源就是地理大发现。一谈到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开始,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距今500多年的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舰队发现新大陆,但是在世界历史上比哥伦布早近90年时,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比其规模更大,声势更为雄伟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郑和七下西洋航行从亚洲东海岸的中国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到达今非洲东海岸,并使这一航线日渐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沿岸地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虽然如此,二者的结局在体现着其共有的特点同时,更多凸显的是他们对各自所处地域的不同影响。更加清晰的揭露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历史意义。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从网上查了下资料,中外对比的论题最近比较热。对于这个选题的研究就我目以前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图书馆和所学的教材里,这方面的内容页比较丰富。

  1、国内:对于这个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做过深入研究,主要是从中国的思想文化、民众心理、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的角度来分析的。还有些学者从经济、阶级等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国内对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研究,从1904年梁启超肇始,迄今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它伴随着20 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脚步,逐步走向繁荣,显露出蓬勃的生机。毋庸置疑,整个20世纪的郑和与哥伦布研究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继往开来的时期。今天,回首审视郑和与哥伦布研究的发展对于我们推动21世纪航海研究事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自1998年到20xx年底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了范金民、孔令仁主编的《郑和与海洋》、王佩云著的《郑和传》、陈信雄的《一个宦官的传奇历程》、经典杂志社编《海上史诗—郑和下西洋》、罗海贤、李慕如《郑和与妈祖》等论文集、著作。

  2、国外:法国汉学家是伯希和在很早以前就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进行了研究。伯希和于1914年在《亚细亚学报》中发表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书评,1933年于《通报》中发表了《15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大航海旅行》(冯承钧先生的中译本译作《郑和下西洋》),1935年又于《通报》中发表了《有关郑和及其航海的补充札记》,1936年又于同一杂志中发表了《再论郑和下西洋》 等著名论文之后,也有学者不断地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进行研究。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三级提纲):

  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基本情况。

  (一)、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时间

  (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航程

  (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经过

  二、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历史背景

  (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1、国内历史背景

  2、国外历史背景

  (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历史背景

  1、国内历史背景

  2、国外历史背景

  三、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所带来的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国内影响

  2、国外影响

  (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影响

  1、国内影响

  2、国外影响

  (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影响对比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只能通过查阅书籍收集资料,不能了解当时世界情形。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对当时、后世的影响。

  难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背景等。

  研究目标:

  1、准确了解当时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过程。

  2、利用几天时间到图书馆收集资料并做出整理。

  3、做出从理论——实践分析——理论总结的一条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1、资料整理法,对收集的有关报道、论文的资料进行整理。

  2、文献研究法,针对这个课题,收集大量史料并对其研究。

  技术路线:从学校图书馆、网上收集整理资料。

  实验方案: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以及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可行性分析:从主观方面,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对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相关资料也较为丰富,所以容易收集整理资料。客观方面: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很早就有了了解,加之专业课学习、课外资料的阅读,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把中外大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对比,加之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都为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开创了道路。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3、选题、定题:20xx年3月。

  4、收集资料:20xx年3月、4月。

  5、撰写开题报告:20xx年4月。

  6、撰写写作提纲:20xx年4月。

  5、初稿:20xx年4月。

  参考文献:

  [1] 泉州港务局、泉州港口协会 《郑和下西洋六百年论文集》[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5

  [2] 王天有、徐凯、万明.《郑和远航和世界文明: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7

  [3] 杨怀中.《郑和与文明对话》[M].宁夏人民出版社.20xx.7

  [4] 叶洵灶.《航海家郑和与哥伦布》[J].浙江师范大学.1995.7

  [5] 黄增强.《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R].云南学术探索.1996.3

  [6] 赵瑞芳.《郑和下西洋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xx.7

  [7] 邹积林.《新大陆的发现者》[M].吉林人民出版社.20xx.7

  [8] 陶松云、郑家红.《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研讨》[J].复旦大学.1994.1

  [9] 李立文.《郑和下西洋的深远意义》[R].江苏教育学院.20xx.5

  [10] 马晶.《郑和与哥伦布》[R].科学大观园.20xx.4

  [11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5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主要研究莱州市草艺品出口贸易的优势,及其所在地人文地理优势,还有生产加工的过程介绍和改进建议,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前景观望,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方向研究。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介绍莱州市的人文地理环境

  2.介绍草编艺术品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3. 对其加工材料的来源做研究

  4.对其市场生存能力做研究介绍

  5.草编艺术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6.举例研究齐生产成本和利润

  7.对其销售和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8.分析与其他草艺品出口地(国)的产品对比

  9.对其销售.加工流程做分析研究

  10.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生产销售的问题

  11.对生产和销售提出改进意见

  12.对草编艺术品的发展前景展望

  3、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 根据国内的一系列研究情况综合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企业已经在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环境中发展对外贸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按照其宗旨和基本原则进行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履行谈判中承诺的市场开放的义务,将为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对外开放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投资环境将更为宽松、透明、稳定。这毫无疑问将为国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着两面效应,后一点是我们尤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同的行业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中国外贸企业而言, “ 入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和中国法律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关。中国自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颁布第一部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1999年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用了整整20年时间。到20xx年法律框架已经日渐成熟,总的来看,中国外资法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朝更开放自由的方向转变或转型时期,中国的外资法的重大变革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可占。

  理论上讲外贸企业应具有进出口功能,但由于某一时期中国特定的环境因素,假如人民币无法完全自由兑换,政府的政策导向等,使得出口功能对中国外贸企业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无法自己生产产品出口,它们必须寻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组织出口。出口产业竞争力属于国际竞争力范畴,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

  按照迈克尔(E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参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个因素,我们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采用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指标,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筛选评价。 贸易竞争指数=Xi-Mi/Xi+Mi,其中Mi、Xi为某i产品的进出口额)。 此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某i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

  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外贸企业类型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所不同的是,我们将纺织品与资源性产品分开,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存在的差异是,纺织品的竞争力要远高于其它产品,也高于资源性产品,但其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与国内的分析结果一致。从总体上讲,目前中国的化工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尚无巨大优势可言,但必须看到,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要高于化工品及有关产品,而且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可能要高于其贸易竞争指数所反映的状况。因为在这些产品的出口额中,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作为中国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这些产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相关进口额高居不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目前具有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产业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但其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还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竞争力在逐年上升。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的选择空间,很可能被继续局限在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2.优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5.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7.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8.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上一篇:兵团中学春季开学自查报告 下一篇:校园欺凌自查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21-06-28 报告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一、题目来源背景(现状、前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的深入,海洋测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能够进行条带式全覆盖测量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成为海洋测绘新技术的代表之一。多波束声纳技术发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多波束测深仪是当前能高精度高效率探测海底地貌的最好装备。不同于单波束测深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在测量端面内形成十几个至上百个测深点,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回向散射强度数据,多波束测深具有全覆盖、高精度、高密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多波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海底地形探测,海底障碍物探测,航道检测等海洋测绘的各个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二、主要研究内容、应用价值、改进及创新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与一般应用方法,探讨多波束外业测量的实施,针对多波束测量中影响多波束测深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介绍多波束测深内业的数据后处理,分析各个因素对数据精度的影响及改正方法。

  应用价值:

  (1)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2)多波束测深仪的校准及安装

  (3)影响多波束测深外业实施的各个因素

  (4)影响勘测数据处理的误差来源及平差和精度评定方法

  (5)展望未来,介绍多波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进及创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多波束测深系统有着单波束测深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但是,在某些场合,当多波束测量数据出现一些偏差时,却比单波束难以识别和判断,如果这些偏差数据不能够正确进行辨别和剔除,必将影响多波束的测量质量和数据可靠性。因此,必须对造成数据偏差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这些之中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仪器本身因素。外界环境因素要视情况而定,仪器本身的精度是大概固定的,本文中就应用水槽法检验了多波束的精度,并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准备情况

  案头文献资料研究,案例比较研究,分析归纳法,数据模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

  四、进度安排

  20xx年3月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开题报告

  20xx年4月 通过对资料进一步研究撰写初稿

  20xx年5月上旬 通过指导老师对论文的意见进行初步修改

  20xx年5月中旬 通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20xx年5月下旬 交论文终稿准备进行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篇)

  [1] 丁继胜 周兴华 刘忠臣 张卫红.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的工作原理[J]. 海洋测绘, 1999(8):15-22.

  [2] 李荣胜. 浅谈FANSWEEP20型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及参数设置[C]. //江苏省测绘学会20xx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南京安泰测绘有限公司, 20xx:98-102.

  [3] 李成刚 王伟伟 阎军. 传统多波束与具有相干特点的多波束系统的研究[J]. 海洋测绘, 20xx, 27(2):77-80.

  [4] 张永昭. 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C]. //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 , 广东海事局测绘大队, 20xx:151-155.

  [5] 李家彪; 郑玉龙; 王小波; 吴自银. 多波束测深及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J]. 海洋测绘 , 20xx(1):26-32.

  [6] 董庆亮. 表层声速对多波束系统测量的影响 [J]. 测绘通报 , 20xx(2):7-10.

  [7] 潘贤亮; 袁士彬. 声速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及改正方法 [C]. //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20xx:53-56.

  [8] 董庆亮; 韩红旗; 方兆宝; 潘乐; 陈岳英; 路高峰. 声速剖面改正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 [J]. 海洋测绘 , 20xx, 27(2):56-58.

  [9] 赵君毅; 阳凡林; 刘智敏; 李真; 赵相伟. 多波束测深表层声速误差的动态影响及改正方法 [J]. 测绘科学 , 20xx, 35(6):23-25.

  [10] 吴自银; 金翔龙; 郑玉龙; 李家彪; 余平. 多波束测深边缘波束误差的综合校正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xx, 27(4):88-94.

  [11] 郭发滨; 周兴华; 陈义兰. 多波束测深数据出现失真的因果分析 [J]. 海洋测绘 , 20xx, 28(1):59-61.

  [12] 胡佳; 李明叁; 孙强. 基于多波束数据的声速误差自动改正方法 [J]. 海洋技术, 20xx, 29(4):66-69.

  [13] 段福楼; 郇庆军; 王玉峰; 丰启明; 葛健; 任宪伟. 近海区域多波束水深测量的水位改正方法 [J]. 海洋测绘 , 20xx, 32(4):44-4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2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薰陶,因此,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

  然而单纯的学院发展,不管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传播上都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学术层次上也是狭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继而是1995年的“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1998年5月在宜兴举办了由罗小平等人策划的规模更大、学术研讨更具深度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同年秋在中国美术学院由刘正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也与观众见面.1999年岁初在广州美术馆由左正尧策划的“超越泥性——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更是颇具水平.这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性的展会,预示着中国的陶艺正在兴起,其规模和范围及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拓展.

  然而,现代陶艺作为一项新鲜事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更大的意义上、更大的程度上形成了中国陶艺现状,更值得我们去研讨.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以资读者商榷.

  一、“传统”与“现代”的隔阂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陶艺也不例外.然而,在关于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许多讨论中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陶艺的功能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陶艺作品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对于陶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陶艺家的社会定位都关系很大.只有摆正了“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现代陶艺是什么样子?”,我认为陶艺才能真正从“传统”走入“现代”.

  中国传统陶艺是附属于陶器的,“实用而尽量美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智更多地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聘.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饰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它艺术门类.因此,传统陶艺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现代陶艺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而真正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种隔阂是可以通过观念转变而化解开的,它的存在也是当代陶艺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现代艺术中的诸多流派,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如暴风骤雨般进入中国.虽然当时中国人还不懂得欣赏,有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情,然而在客观上承认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从观念上日益接近它们.现代陶艺没有赶上那股风潮,从传播的角度看似乎错过了黄金时节.从现状看,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现代陶艺仅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如景德镇、广州、上海等地,然而从面上讲其群众基础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这是不利于现代陶艺的发展的.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当前中国的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产业并不景气,所以即使在原来有着深厚传统的许多瓷区,其受众对陶艺的兴趣也在减弱,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另一方面,媒体、报刊对现代陶艺的介绍是零星的,形不成规模,更不用说专门的陶艺刊物了.现在担当着传播任务的是一些陶艺工作室,但他们的作用未受到重视,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国家陶艺整体发展的前提是要把民间的力量调动起来,只有水涨才能船高.

  从接受者来看,中国人固然不缺少对陶瓷的感情,然而确实谈不上他们对现代陶艺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艺的看法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再加上传播不力,欣赏者的口味自然很难调动起来.

  然而,我们要看到,现代陶艺在精神上与现代艺术运动是相通的,人们能接受现代艺术便能接受现代陶艺,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现代陶艺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陶艺家夏德武说:“广州美院的一批人请了中央美院的某位艺术评论家去评论现代陶艺,他可以拿现代艺术观念、现代哲学来评论现代陶艺.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他指出现代陶艺批评家很难形成的原因是中国现代陶艺不发达,他认为非常需要理论家.笔者曾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到一本所谓“现代陶艺”的书,实际上书中的陶艺品只是现代的“活人”做的陶艺.可见,现代陶艺在理论上是相当匮乏的,能找到的介绍现代陶艺书也相当少,且多不正规.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

  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个体审美及人文观念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它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领域方面的开拓与描绘,这使其充满了象征与浪漫的特征.陶瓷工艺品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与独特的命运造就了其几千年来的陶瓷历史.它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气之飘逸,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入了火的激情.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50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影响下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艺术形式方面还是技法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在中国,我们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相对厚重,装饰材料广泛、创作手法多样,因而在陶艺发展的材料和造型上也更为丰富.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而言,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之魂,而中国艺术审美体验则是哲思之灵.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最高境界,其讲求的都是“自然”二字.同样在陶艺中也是离不开自然.而这种自然就是将传统工艺材料和现代、自然相连接的天衣无缝.现代陶艺对于陶瓷材质的追求类似古人,不加修饰的、肌理状态的、手拉坯体的质朴和以回归自然为主的造型主题相结合,使现代陶艺回归到其形态意识的本源,将陶瓷材质的美学品格和文化内涵完整描述出来,正是体现人文精神中“自然”之魅力.

  艺术是时代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陶艺创作自然也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纵观现代陶艺的发展,从萌芽之初到走向现代,从混沌之源到遍地开发,无不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交织.陶艺家们在创造过程中把握精神与语言的统一,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找语言的自然表现.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体验,从某种角度探向陶艺的深层,追求的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传统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注重自我价值的体验,对这些艺术符号的再创造呈现出的温和、宽厚、从容的瓷质品性大大延伸了作品主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4

  论文名称: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营造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中国的度假旅游发展到现在,自1992年成立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各地方纷纷效仿,大小不一、等级不同,不论去哪里旅游,到处可见“旅游度假区”字样,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但是如此积极的大跃进,整体的效益并没有提高,而是在坎坷中进行。虽然对于旅游度假区已经有屡见不鲜的感觉,但是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因此,度假旅游成为现在很热门的一项研究主题。

  而从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前辈们对于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分概念来看,中国的度假旅游区大部分都不能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明显的区别开来,在我看来,很多的旅游度假区徒有其名,却并无实质或者说明显的与其他区分的内容。因此,对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就很有必要,在分析的同时能够相对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便是本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目的。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度假旅游成为今天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找到现在的度假旅游环境所应该具备的元素与中国度假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国旅游度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度假旅游环境体系。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营造度假旅游环境所需注意的事项,使整个营造过程中通过最少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论文提纲

  1 文献综述

  2 度假旅游与环境关系

  2.1 度假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2.2 环境对度假旅游的反作用

  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1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类型

  3.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3.4 与国外度假旅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营造

  4.1 发展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4.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原则

  4.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的问题思考

  4.4 度假旅游环境特色的保持

  5 结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给出论文撰写到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计划表(要与学院要求的最后交论文时间相吻合)。

  序 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

  1 完成论文前半章(度假旅游环境分析) 20xx.12.15

  2 完成论文后半章(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及初稿整理 20xx.12.27

  3 完成论文修改稿及完善 20xx.01.14

  4 完成论文三稿 20xx.03.11

  5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20xx.04.15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蔡家成.度假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国旅游报.20xx.04.02

  2、Chuck Y.Gee.向萍.度假饭店的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xx

  3、龚立仁.旅游度假区 路在何方.中国旅游报.20xx.03.23

  4、黄向,苏丹.旅游英语.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20xx

  5、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6、姜红敏.度假旅游相关概念界定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xx第12期

  7、刘家明.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xx.22(2)

  8、骆文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9、Robert Christie Mill.李正喜.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xx

  10、王运姣,王琪.关于度假旅游的研究评述.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5期

  11、肖红艳、李琦.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年5月版

  12、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xx

  1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年29期

  14、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分析.海岸工程20xx年9月

  14、杨霞.龙佑温泉度假区温泉旅游开发.消费导刊,20xx(2)

  15、郑冬子主编.旅游地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08

  16、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7、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国外城市规划.20xx年01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5

  一、选题背景

  云南,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聚集地,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滋养着这片神奇的红土高原,在这载歌载舞的海洋世界里,可以一览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感叹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震撼我们的更是民族的信仰,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创造力。云南的15个独有民族,因其历史、地域、环境、民俗等多重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比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感受民族情感的表达,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这一民族心理维系着民族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像法国著名学者赖明(GustaveLeBon)深有体会地说,从他在各国游历中所带回的最明显的印象,即每一民族具有一种心理组织,就像其解剖学上之性质一样固定,并且有其感情,其思想,其制度,其信仰与其艺术等都是从其中所引出的。早于19世纪末,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独立学科,研究涉及到知觉、认知、行为、人际关系等领域,而后,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心理学衍生出众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舞蹈心理学》等等,由此可知,心理学早已根据心理活动为出发点,通过心理现象研究与分析问题,解析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行为活动,这种行为表现反映着内在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探究与分析,亦是进一步对民族文化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深层挖掘。自古至今,民族民间舞蹈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风格特征,及鲜活动感的节奏与舞韵而生生不息。从原始时期以宣泄情感、通灵祈福到今日的娱乐审美、大众普及,它的“内外形态”经过了一个漫长而细微的变化,每一次的变革都离不开时代发展的影响与推动,这一变迁便是内外的统一体。如《民族心理学》所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心理模式,使得民族成员以民族所特有的心理方式或心理模式作用于外部世界。毋庸置疑,文化的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舞蹈作为以人为载体的特殊行为,具有生命、运动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内外形态必然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因此,舞蹈心理特征作为舞蹈的内部形态,支配着舞蹈的行为表现,反映着该民族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哈尼族作为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品质。在经过漫长的迁徙与战争,生存与发展,该民族的舞蹈文化与舞蹈心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蜕变过程,当民族传统舞蹈心理面临多种冲击,其渴望求新、求异、又求同的动机与心理,便形成了当代特有的民族舞蹈心理结构。笔者试图通过对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形态特征的分析,挖掘其舞蹈心理特征,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旨在描述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舞蹈心理特征现状,阐释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剖析其发展规律与发展走向。以及特有的舞蹈心理联系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与教学,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与教育教学中,以强烈的时代感和舞美感紧密结合教学,充分展示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教学意义。故此,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探索与研究与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紧密相连,是深入理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正基于此,构成了笔者写作的动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哈尼族历史悠久,作为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支系繁多,舞蹈种类亦是丰富多彩。无论是祭祀性舞蹈、劳动性舞蹈、仿生性舞蹈等,都折射出深厚的文化意蕴与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哈尼族民间舞蹈也随之反映了社会发展态势和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当代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哈尼族人民,经历着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态环境的变迁,现代审美情趣的影响,这些因素无疑对传统舞蹈文化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心理特征产生了息息相关的影响。通过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所反映出的舞蹈心理特征,揭示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意蕴,把握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向,融合当代哈尼族对舞蹈文化的认知与审美追求,在传承,保护,发展的过程中,联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促进哈尼族民间舞蹈的长足发展,突显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一、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文化,舞蹈形态、生活环境等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探索舞蹈心理特征为出发点,进行多角度的剖析,通过舞蹈外部形态分析其舞蹈心理特征变化,以形态联系心态,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心态进行昔与今的对比与分析,阐释其当代的内在文化意蕴与发展规律,丰富哈尼族民间舞蹈理论体系,为哈尼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与探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以当代哈尼族的舞蹈心理特征联系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编创,包括元素提取、体态的定位、风格的把握,根据民族特有的舞蹈心理,准确地加工整合舞蹈组合,最终以反映符合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审美需求和心理特征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挖掘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应用价值和审美意蕴,丰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三、哈尼族民间舞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民间类舞蹈,艺术专业类舞蹈,社会舞蹈类等等,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心态亦跟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蜕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刻有时代烙印的舞蹈的心理特征。通过对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探索与研究,把握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内在涵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必要手段。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哈尼族民间舞蹈种类纷繁,建国以来蒸蒸日上的哈尼族民间舞蹈创作,极大的丰富了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棕扇舞作为哈尼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征。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民族工作者在云南哈尼族地区首见在丧葬仪式中以棕扇为道具而舞,这是早期的棕扇舞表现形式。1957由红河州歌舞团朱子洸编导以棕扇舞为元素编创的《白鹇鸟》,参加北京国庆十周年献礼晚会演出,这是首次将棕扇舞进行艺术加工搬上舞台。1986年棕扇舞曾被选中参加由云南省民委和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民俗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表演。1988年云南民族艺术节,哈尼族棕扇舞方队参加了开幕式文艺表演。20xx年红河州州庆之时,由红河州歌舞团编导王佳敏编导编排的《白鹇鸟与棕扇》,参加第六届荷花奖舞蹈大赛,荣获作品十佳奖。舞蹈以道具棕扇作为白鹇鸟的羽翼,以模仿白鹇鸟林中窥探、嬉戏展翅、寻食饮水等各种生动有趣的生活状态,惟妙惟肖地展现了“白鹇鸟”优美妙曼的舞姿。棕扇舞作为哈尼族的代表性舞蹈,是舞蹈编导创作较多的哈尼族民间舞蹈之一,在提取哈尼族民间原生态舞蹈元素的同时,编导融合了自己对哈尼族棕扇舞的理解与创新,营造了不同年代赋有时代特征和深层文化意境的哈尼族舞蹈作品,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哈尼族舞蹈创作与文化发展。

  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使得民间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在高校教育的良好平台中,民族民间舞蹈从乡间走入课堂,经过系统的挖掘、整理、加工,最终以教材组合的形式得以应用和发扬。如今,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层出不穷,如北京舞蹈学院《东北秧歌舞蹈教材》、《维吾尔族舞蹈教材》等等、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精品课程《藏族舞蹈教学组合》、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精品课程《蒙古舞教学组合课》、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精品课程《彝族民间舞蹈代表性组合》、《傣族民间舞蹈精品课程》、《云南滇南彝族民间舞蹈组合课》等等,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壮大,各高校也在极力挖掘民间舞蹈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目前,搜集《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点:20xx年11月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舞蹈系参加《舞蹈世界》,表演了哈尼族民间舞蹈《四季》、《樱花》、《长街宴》等,包括创作的舞蹈作品《山谷木屐》和哈尼族音舞诗画剧《阿密车》,舞蹈以舞蹈作品的形式表现了文华学院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思路与教学理念。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编创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棕扇舞》和《鋩鼓舞》,立足于本土,传承和弘扬哈尼族传统文化,教材的建构处于初级尝试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红河学院舞蹈系编创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从《体态动律》到《乐作舞》、《鋩鼓舞》、《棕扇舞》等一系列的教学,通过哈尼族舞蹈教材中的舞蹈形态与风格特征,向学生传递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彰显了红河学院的教学特色。根据以上资料信息的收集,可以得知云南当地的院校已开始对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立进行探索与实践,但是至今,哈尼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应用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未普及到舞蹈教育教学中,它的建构与完整还待研究与整理。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民族学、艺术人类学、民族心理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生态学等学科对哈尼族民间舞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在舞蹈本体与舞蹈形态相关的社会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揭示当代哈尼族舞蹈形态以及舞蹈心理特征的联系,阐释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动态,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建构与发展提供研究途径与理论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这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方法主要以观察法和调查法为主,通过观察其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的改变,以及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特征,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外显性变化论证分析当代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其变化因素。调查法以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事实资料和所需的心理资料,以结合观察法,收集客观详实的资料,运用田野调查法感受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行为与心理。

  二、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进行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以自陈测验金额投射测验为主,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者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投射测验根据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通过问题,根据被测者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的答案,探索个体内在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

  三、舞蹈形态学方法:于平老师在其《舞蹈形态学》中将本学科分为“风格化原则”的历史研究和“生命化原则”预测研究,研究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必须维系其历史,通过舞蹈本体在历时性的变化中,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人体运动的视觉效果,产生对其“心态对应”的感知,即心灵感受与运动人体的“心物同构,”以“形态”联系“心态”,从而通过舞蹈的外部形态窥探其舞蹈心理特征。四、舞蹈生态学方法: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其一就是对舞蹈形态的观察与分析,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必然反映在舞蹈形态上,因而通过舞蹈形态来联系与环境的多层关系。其二,关注历时性文献追溯与共时性田野考察相互印证,运用典型舞畴分析法——形态特征的提取,以把握与分析其舞蹈的本质。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5

  绪论8-16

  一、选题缘起8-9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三、研究的视角和方法10-11

  四、研究现状11-16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本体的研究现状:11-14

  (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现状:14-15

  (三)、当代哈尼族舞蹈心理特征探索研究现状15-16

  第一章民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含义16-18

  第一节各学科与舞蹈心理特征的渊源16-17

  第二节本文对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界定17-18

  第二章当代哈尼族舞蹈所反映的舞蹈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18-3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多类型舞蹈心理特征18-26

  一、民间舞蹈心理特征18-19

  二、教育教学类舞蹈心理特征19-22

  三、创作型舞蹈心理特征22-24

  四、社会舞蹈心理特征24-26

  第二节影响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的多元因素26-32

  一、物质层面27-28

  二、制度层面28-29

  三、行为方面29-30

  四、心理层面30-32

  第三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读32-40

  第一节民间原初性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2-35

  一、戈奎乡棕扇舞32-33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3-34

  三、绿春县乐作舞34-35

  第二节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态与舞蹈心理特征35-37

  一、戈奎乡棕扇舞35-36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6-37

  三、绿春县乐作舞37

  第三节艺术加工类的舞蹈形态和舞蹈心理特征37-40

  一、戈奎乡棕扇舞37-38

  二、大水沟乡同尼尼舞38-39

  三、绿春县乐作舞39-40

  第四章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0-52

  第一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与舞蹈教材建构的联系40-43

  一、教材编创的理念与思路40-42

  二、教材编创的目的与意义42-43

  第二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材编创中的应用43-49

  一、传统舞蹈心理特征与当代舞蹈心理特征的结合44-45

  二、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解析及教材教学应用45-49

  第三节当代哈尼族民间舞蹈心理特征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49-52

  一、突出地方院校特色精品课程49-50

  二、当代社会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50-52

  结语52-54

  致谢54-56

  参考文献56-57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学术期刊类:

  [1]袁蓉.论云南民族民间舞代表性组合教材发展及其规律[J]艺术教育,20xx年第3期

  [2]冀满祥.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J]高等农业教育,20xx(4)

  [3]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xx年第二期

  [4]张晨.从民间到舞台的棕扇舞-试论红河哈尼族审美文化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20xx

  [5]张谛.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简析[J].红河学院学报,20xx

  [6]曹天明.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扇子舞[J].民族艺术研究,20xx

  [7]龙倮贵.红河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xx

  学术著作类:

  [1]李静.民族心理学[M].民族出版社,20xx.10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06.01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12.01

  [4]王军.教育民族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

  [5]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6]刘建.宗教与舞蹈[M].民族出版社20xx年5月版

  [7]李廷海.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与调查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xx.07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年10月

  [9]李今印、刘金吾.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舞蹈[M].云南民族出版社

  [10]云南地方艺术集成志.哈尼族民间舞蹈[M]云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10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6

  学校:

  学院:

  年级:

  班级:

  姓名:

  我的大学这样过!

  时间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大学生活过了些许时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也养成了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些习惯。在已经逝去了的时光中,有过遗憾,有过迷茫,有过悲伤亦有过喜悦~~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过去的翻篇就过去了!展望明天的我们都该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激情的!我的大学就这样过——

  大二了,这一年该是充满着挑战的。回首昨天专业课还是欠缺了很多,看看今天,曾经落下了的一定要补上。那么,从最基础的抓起。魏老师说“底层的东西生命力很强”,所以大一上过的课都是重中之重。虽然自认为那些很没用,现在看来,当初的自己还真的是很无知与弱智。相信这一切现在意识到还不算太晚。大一最遗憾的是没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逝者如斯夫!逝去的便不会再来了,大学英语六级没过这是自己意料之中的事。我以为还有大二大三啊…现实却是,每个时段都该有属于那个时段的事情。那么,就是自己抽出时间来学习英语,准备12月份会如期而至的六级考试。半年前就已经买了新概念3,当初就是想好好准备六级考试听力部分的,结果是一页没看,听力也败得挺惨的。那时的我…今年我成长了,会用心去备考,而且要全力以赴争取高分,为了自己不会后悔。等着我!

  我们专业的方向与其他班的比很简单的,但是自己却没怎么学好。这一年充满挑战,我想挑战的是自己吧!高中时,班主任老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用心了用力了,其实事儿基本上就已经办成了。老师仅仅是扶持着那些有决心去“前进”的人们,自己能在专业的领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深度与广度,其实完全是在凭自己以一个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的。notcomplain!路全是由自己一个人在走,不要等到已经偏离了好远,走错了方向时再来埋怨老师与家长怎样怎样…不是别人怎样不够优秀怎样怎样,而是当事人本身是否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性别不该成为你达不到目的的一种借口吧!很多标签不是别人给你贴上去的,而恰恰是自己。这一年我要为自己而打好专业的基础并尽全力的去追那些跑在我前面的那一大群人,专业课是必须要学好的,这一年。不管以后是考研还是公务员都好,但现在你的专业必须要是在自己全力以赴去学习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既然活在当下就该活好当下。

  专业与英语是两个方面,还有的就是去图书馆借一些古典的文学作品,多了解一些先哲与咱国家的一些领袖的事迹,读些历史。自我认为,大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也算是自身素质的一种提高吧!大二这一年学业方面应该会这样度过吧,生活上就会和学长学姐们多沟通一下吧,有些不懂的模糊的就会问问他们。也会接触一些学弟与学妹,给他们指一条光明之路,让他们学好基础的知识。当然这一年的最终目标我想要到的是再升大三之前自己能有进软件公司实习的能力。因为罗老师曾经说过,学得好的两年之后就可以在软件公司实习。那么我的目标,一年以后就是这个,也许现在还差得多,但是我会努力为自己争取。

  大三的时候,应该会变得成熟与稳重了吧!我希望那时的自己会是那样的,然后听说那一年会很忙,要学完所有的课,然后还会决定以后自己的人生,是考研,是考公务员,还是…选择很多吧。但现在,我只能说自己没怎么想好,那时我的选择会是什么。不过那一年我还是会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课程专业,然后做一些项目(这个发生的前提是大二的我打好基础了),为自己积累一些经验,为以后自己多一些选择。时间总会有的,即使再忙的人也会挤出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会读一些有助于自身修养与素质提高的书籍,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据思修老师孜勤说—新东方的俞敏洪四年读了400本书,当然我们也许做不到他那样优秀,但是你先不做到那样勤奋,不为自己多积累储备一些知识,以后就是不想平庸也难了。计算机软件考试,据了解,我们这届的现在就已经有人参加考试了。那天知道这事时,有点小郁闷,大家一起进入这个校园的—差距竟然这么快就…那么软考就也放在大三开学与大二毕业的那个时段,并要考出比较优异的成绩。其实也许很多事情说说挺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但是这个报告与其说是交老师倒不如把他当成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与激励。大丈夫言出必行,应该说到就争取做到。大三毕业之后,我期望达到的是不管会是考研还是其他,都要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然后在做人做事方面学会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就好。

  大四那一年,应该是准备自己的论文答辩什么的。应该还会参加计算机软考,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技能证书。其实只要前面能打好“地基“,最后这一年就会挺愉快的,无论选择哪方面来发展,都不会让自己太过于头疼。我也许会选择考研,也许会选择就业参加工作。公务员会考的,但不会是毕业就考,因为我崇拜的人是周恩来总理,工作几年之后会为这个而行动吧!学长中有做的很好的,那个毕业讲座,我收获了很多,不管是谁,都得是靠着自己的汗水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什么的。大家都不容易,磕磕碰碰的过来——孜勤老师说得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好…

  大学不是一个只会空喊口号,“我不要虚度”的地方。喊口号的人,永远是弱者。大学也不是一个,四年来了,只知道迷茫的地方。或许,身处的大学,并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可是,我们要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不让属于我们的时间荒废掉,多去做一些有益于自己于他人的事,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之道,不过在于:对得起自己,不给自己留有遗憾,在我30岁,40岁的时候,回想起来我的大学,还会有热泪盈眶的事情

  我觉得,能做到这些,就是成功,这也就是大学,交给我们,告诉我们的…我们的大学就该这样过!

  “梦”在心中

  一、昨天

  伴随着6月8日的结束,20xx年的中小学生活结束了。而令我们向往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在高中,我们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憧憬。我们憧憬大学——这个自由的校园;我们憧憬大学——这个开放的校园;我们憧憬大学——这个活跃的校园。

  从小学,就被老师、家长等各类人士灌输着各种关于大学如何美好的思想,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从而考上理想的大学。因此,考上大学这个梦想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懂的事情多了,我自己便会思考,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上一个怎么样的大学,我要学习什么专业,也许我心中有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模糊不清的。这使我就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之中,因此我不知道我应该向哪个方向行进。但是尽管这大海如此迷茫,可我心中有着考大学这个梦想,它成为了引领我走出迷茫的灯塔。有了这个灯塔,无论我遇到了多少个黑夜,我的终点都是明亮的。无论我遇到了多少波涛,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梦想在为我加油。

  因此,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个梦想,梦想不仅是我们海航的灯塔,更是我们航行的动力。当我们不知何去何从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梦想就会伴我们左右。梦想就在我们心中。

  二、今天

  在三个月的等待中,8月31日终于来临了,盼望了20xx年的大学终于来临了。我提前了两天就来到了学习,带着好奇,带着兴奋,带着希望。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军训,加入学生会,正式上课,考试,同学、舍友聚会··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多月了,似乎我还没有从高中完全走出去,但是却又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别。像高中一样上课,学习。但是却不像高中一样每天的固定教室,不像高中每天要上早晚自习等等。相比高中要自由,更需要的是自主。就在对大学生活慢慢的变得适应时,我发现当初考大学的这个梦想也早已经不知飘到何处了。而心中梦想的位置也空了下来。这时候的我仿佛只知道像高中一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到了上课时间就去上课,下课回来就要复习,到了考试的时间,就要为了考试努力,学院有活动,就去观看。从前总是自己决定这个时候需要做什么,而现在却变成了这会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一切变得机动起来。这时的我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纸船,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动力。

  大学的时代,是一个谈梦想的时代。然而这时我的梦想却不知道在哪里飘荡着。从前我会向着一个终点扬帆起航,奋力前进。而现在,没有了梦想,我只能收起船帆,任风吹,任水打,在大海中自由漂泊。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浪费,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消耗,这样的生活是颓废的。

  因此,梦想是我们的灵魂。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动力;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自主。

  三、明天

  有时候闲下来时我便会想起小时候的大学梦,就会想起小时候对考大学的疑惑。我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什么样的大学,我要学什么专业。这个问题,从前我无法回答,我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而现在大学考上了,大学梦实现了,同时这个问题也需要我来回答了,并且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为什么要考大学。到了大学,我发现许多同学都是在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只有到了考试时候才会去学习。他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要向什么方面发展,他们更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可以做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梦想这个位置需要填充,心中有了梦想,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心中有了梦想,他们的生活才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而他们现在的理想便是“为什么要考大学”的答案。

  而我,目前虽然我会主动学习,但这不是自己心中有梦想,这只是高中时期留下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习惯会慢慢地改变,那时的我,会变得颓废,大学生活,对我也将失去意义。因此,我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一个新的梦想,一旦有了新的梦想,我便可以再次扬起风帆,向着新的终点航行。夜深人静时,我便会思考,我为什么考大学。想起以前模糊的答案,我努力的将它捋顺清楚,结合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经历和现在的情况。我得到了一个清晰地答案。我考大学,便是为了我新的梦想。我要创造自己的事业——一个经营零售业的公司。这是我想要做的事,也是我要做的事。

  这便是我新的梦想,大学四年,很快就会过去。相信心里有了这个新的梦想,我的大学将更加有意义。我的航程将变得更加顺利,我的航向将变得更加清晰,我航行的动力也将变得愈加充足。

  四、总结

  大学生活已经开始,我们要带上自己新的梦想,向新的高度行进。在新梦想的带领下,我们的行动将不再机动,我们的学习将不再被动,我们的未来将会充满希望。梦在心中,大学生活正式启动。

  大学,人生从这里起航

  时光,用它的姿态流逝着,像从指间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滑落;像从针尖滴下的水滴,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注定成为记忆中最温暖的风景;激情,奋斗,笑靥,注定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来到北理工已经半年多了,半年的时间,半年的记忆,半年的回想,就让我在此留下成长的足迹。

  入学

  我高考前已经通过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来过北理工,对它印象还不错。因为我从小就向往首都北京,而北理工地处北三环,交通方便,所以我就决定报考北理工了。报到那天,当我兴冲冲地来到中关村的时候,却被告知大一大二要在房山良乡。当时我一下就懵了,感觉好像被骗了一样,特别伤心,因为我曾听姐姐说过那里是郊区。然后我就坐校车来到了良乡,一路上看到越来越矮的建筑物,越来越荒凉的环境,我的心也跟着越来越凉。终于到了学校,看到在马路两边的学校,我曾一度怀疑会不会不安全。就这样,带着沮丧的心情进入了校园。但是,当我看到热情迎接我们的学姐学长时,心中又有了一丝温暖。大学生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良乡虽然有点偏,但就是那种远离大都市的清净,让我们更加投入于学习,不被外界所诱惑。就是那慢悠悠拥挤的环一,真的很让人伤脑筋啊!

  军训

  军训是入学的第一课。入学后,我们很快就开始军训了,站军姿,齐步走,齐步跑,正步走……军训中记忆最深的是和一个营长、两个教官、两个指导员的相处以及打靶的经历。我们的营长真不是盖的,训兵真的挺有一套,而且还很幽默,我挺喜欢他的。两个教官虽然有时候挺严格的,但大部分时候也挺有人情味的,他们会尽可能体谅我们,理解我们。军训结束后,其中一个教官再来学校的时候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那里的特产,让我们很是感动呢。还有两个指导员,她们在生活中照顾我们,在军训时激励我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我真心的感谢你们,让我有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最激动的时刻就是去打靶的时候了,十几秒钟,五发子弹,却成了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深刻回忆。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7

  一、立题依据

  1.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蓝牙和WAP等技术日趋成熟,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不断融合并迅速普及全球,为移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准备。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的使得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形式—移动学习,并逐渐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热点之一。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延伸,它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以及手持电子书阅读器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移动学习因具有灵活性、便捷性、无线性等特点,可以提供给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移动学习是知识经济社会人们教育需求和职业需求的反映,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流动性大、时间紧张的表现,是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以及e-learning的扩展,移动学习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要使移动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选择形式,真正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M-learning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远程教育专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 )博士主持了欧盟的达·芬奇研究计划中一个名为“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项目,并出版著作《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The Future of Learning: 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 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欧盟《数字化欧洲行动研究计划》(e-Europe Action Plan)中特别开展了一项名为“MOBIlearn行动”的移动学习专项研究计划;由英国、瑞典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五个组织LSDA、CTAD、Ultralab、Lecando AB 和C R M P A 合作开展的欧盟m-learning项目;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非洲农村的移动学习;爱立信等商业公司开展的“移动学习”项目等。

  但是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在教育部的策划下开展,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们的研究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规模还比较小。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由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承担的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从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历时将近4年,开发出了基于GSM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GPRS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与浏览平台以及教育语义网络平台;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公司从1999年4月开始研发的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该系统实现了移动学习、移动上网和移动通话这三大功能,在校园网中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教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承担的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其核心内容有两个: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和“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20xx年3月,第五届无线、移动、普适技术教育应用国际会议(IEEE WMUTE20xx)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开幕,作为国内教育著名品牌,诺亚舟教育科技副总经理周智尚向全球专家学者介绍了诺亚舟在移动学习领域的经验,诺亚舟移动学习技术突破吸引全球关注。这都充分证明了移动学习产业正在迅速升温,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3.研究的意义

  在《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20xx)的报告上,基更博士用远程学习、数字学习、移动学习三个概念,透视了远程教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在报告中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无疑,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通过介绍国外移动学习的发展成果与案例,分析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发展现状,可以对我国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从事移动学习的人们提供一些启示。

  二、重要概念解释

  1.移动学习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分成三种: 第一,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第二,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 Learning)的扩展;第三,从认知学习的角度看,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 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2.E-Learning

  E-Learning源于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3.学习模式

  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以及处理刺激或信息的模式。基于这一观念,“学习模式”的思想起源于1970年代,近年来获得普及。学习模式是假定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这一理论提议教师应该评估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移动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常见的终端设备。

  (2) 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3) 移动学习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4) 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2.预期目标

  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对移动学习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系统终端软件的研发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此外,由于移动学习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使得移动学习没有取代远程学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调研,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案例,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分析移动学习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内容的分析,总结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在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展望移动学习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研究方案(思路)

  研究过程以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旨归,首先通过查阅分析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资料,认识理解移动学习、E-Learning以及学习模式的概念内涵,了解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在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将移动学习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为本研究的突破口,通过内容分析等方法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这其中概念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究竟何谓移动学习,何谓学习模式,都是需要仔细辨析的。另外移动学习目前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通过分析移动学习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移动学习所存在问题的措施,并展望移动学习的应用前景,得出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六、进程安排

  1.20xx年1月1日---2月28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xx年3月1日---7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xx年3月8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xx年3月9日---5月5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xx年5月6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xx年5月30日、31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8

  一、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绿色经济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 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建设的主战常山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山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优化是人类生存环境有效平衡的保障。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最不发达地区大多是山区, 研究山区、保护山区、开发山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历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后,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尤其是山区经济的统筹发展中,大家开始关注发展的方式和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和谐发展,自然成为区域统筹,发展山区经济的必然选择。

  浙江共有57个山区县市,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有着丰富的山区资源。但是由于山区特有的区位地理以及环境制约等因素,全省山区的经济社会并不平衡,综合来看也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已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据xx年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山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水平(27359元)的达到14个(不包括10个没有测算数据的山区县),其中宁波、嘉兴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城镇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山区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水平(11303元)的有23个,其中宁波、嘉兴、湖州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台州、衢州和丽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省水平35.5%的山区县达到18个。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和环境保护三项合计支出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达到25%以上的山区县有30个,最高的开化县达到33%。山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不平衡,已经成为浙江省统筹区域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加快建设“山上浙江”,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局。

  临安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4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万,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6.55%,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经历了与自然的激烈交锋后,临安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秉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品质临安”。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

  xx年,临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40.8亿元,增长10.6%,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2亿元,增长30.3%,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增长24.4%。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4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26元,增长15.9%。初步走了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和科技创新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当前,临安市经济已经进入到人均gdp 3000美元—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周期性放缓阶段,虽然临安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自主创新、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探寻临安山区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迫在眉睫。

  本文以临安山区为研究对象,总结研究其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是统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之上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旨在探讨一条山区如何依据自身的条件开发属于自己独特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方案的执行及实现都有深远意义,值得探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眩

  1.研究概况

  (1) 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如何解决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冲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西方理论界出现了“浅绿色”和“深绿色”两种观点。“浅绿色”观点认为,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可以找到新的能源和替代资源,并可望依靠科技手段克服现在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深绿色”观点认为,虽然科技进步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发现可替代的资源,但这也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缓解环境压力,并不能永远的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因为它不能否定地球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一问题。所以“深绿色”观点认为:主张用节制物质欲望的“节俭社会”来替代现行的“消费社会”和后工业的“丰裕社会”;绿色经济是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经济模式,它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的;强调自力更生和非中心化的社会共同体;在技术上强调对社会有用、对人类有益并面向人的技术。

  总之,“深绿色”所倡导的绿色经济是以保护生态、节俭资源为基础的,以满足人类在长久的未来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裕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人均资源使用量水平为前提的、适度规模和适度技术的、区域性自己自足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发展模式。

  (2) 国内研究现状: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的价格体系。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自然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而获得了产品的超额利润,而环境资源的破坏却没有得到补偿。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了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除了对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进行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外,还应该从生态的角度通过经济手段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因此,我国经济学者们也开始对绿色经济如何发展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经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界定绿色经济的涵义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认为绿色经济就是以环境或生态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产业,如生态旅

  游业、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林业。

  ②认为绿色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二者是一致的。如刘国光认为,从狭义角度来讲,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可再生、可更新的生态资源特别是绿色植物资源基础上的经济。从广义角度来看,绿色经济是建立在可循环利用资源,不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经济能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经济。

  ③从环境资源的角度来定义绿色经济。认为绿色经济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经济模式,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体评价。它是用经济增长是否符合环境资源保护标准、是否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是否有利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为标准来评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④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如曲格平认为这主要体现在:

  绿色经济是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环保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是因为环境保护而引发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环境资源对人类发展产生的影响、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及探讨今后经济发展的途径。但是这些观点也有不足之处:

  (1)绿色经济理论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绝大部分观点只是对绿色经济做定性描述,没有定量分析。即使绿色gdp理论也只是提出了抽象的概念和公式,与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

  (2)一些绿色经济的观点还较为肤浅,只是机械的从文字表面意义来理解;或者是过于绝对的理解绿色经济,认为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就必须让经济“零增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绿色经济不是只要“绿色”,而且还要“经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健康、更有效的发展。

  (3)简单的将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同起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代内平衡与代际平衡。前者包括系统平衡和地域平衡,系统平衡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地域平衡是指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后者是指上一代人要为后来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因为上一代人的利益损害后来人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与表现形式,而发展绿色经济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实现人的福利最大化。

  (4)缺乏系统的,能够依据区域地理、环境、生态等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多停留在表面,且不切实际。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以及完成论文的条件和可能性:

  (一)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系统总结法。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文件检索。广泛汲取别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弯路。通过个案分析,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发展绿色经济理论,建立适于山区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根据研究系统的丰富了绿色经济发展理论,具有深远意义。

  (二)可行性分析:本人对临安的现状、发展历程以及发展中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都十分了解。对近些年来浙江省在山区经济发展、区域统筹发展以及生态省建设也十分关注。目前文献材料的收集已经基本完成,同时利用各类期刊文献以及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用文献法具有可行性;个案研究法作为当前非常推崇的经济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浙江山区临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绿色经济发展的途径,采用个案分析法具有可行性;根据个案的研究和对绿色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系统总结出山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可行性。

  四、总结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运用了绿色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手法,用成功实例发展理论,用新的理论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两者交互,产生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并且根据实例总结了适于山区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9

  毕业论文题目:我眼中的“摄影”

  选择目的和意义:

  我摄影,我拍照,我选择了摄影专业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来热爱自然,热爱这个本应当充满爱的世界。摄影机器,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在我心中,最重要的是照片的主题,也就是照片的精神,只有技巧的影像,只能是给人1种视觉冲击,但是要达到从视觉冲击到心灵冲击,那才是真正的杰作吧。我进行的所有拍摄都想告诉看的人,大自然的美丽,从来就在我们身边,各种思想也1直在我们身边漂泊,只要认真去发现,你就会让自己置身其间。认真的去发现,我们1样可以成为摄影的行家,只要记得作品是为了什么,记得作品是在说明我们的内心就足够。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想研究下到底什么是摄影,什么是好的照片?种种类别的摄影,摄影是绝对不能脱离现实的。

  我觉得摄影也是有灵魂所在的,要捕捉那美的瞬间,想想摄影的灵魂所在。

  还有的是关于摄影的外在,外在会有很多原因,比如构图,要把那经常的瞬间表现在构图上,照片才能精彩。

  什么有是好的照片,更精彩的照片呢,要怎么拍出来呢?这是我研究重点,基本上认为要拍出好的照片肯定是要有着基本的摄影知识,构图以及技巧,最重要的是努力,不断的拍摄,不停的.拍摄,每次摄影都要做到认真对待,培育出自己的个性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还要多看照片,多学习,在别人的照片里取长补短,找灵感。

  我认为大量拍摄认真拍摄是最重要,要学习那些摄影大师,他们认真专心,追求完美的态度是他们成功的根本。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开题报告名称

  开题报告名称就是开题报告名字。这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专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开题报告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开题报告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开题报告的名称要把开题报告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开题报告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的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

  这里有一个专题名称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果这个题目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还不错,但作为专题的名称,则不是很好的。因为专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语气。若改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则较为妥当。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最长一般不要超过20字。

  2.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研究背景是什么。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开题报告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开题报告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3.研究的指导思想

  开题报告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能是哲学、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科学发展规划

  ,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4.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开题报告研究的目标和假设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和假设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假设具体,才能明确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了解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确定专题研究目标和假设时,一方面要考虑专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开题报告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5.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开题报告的研究目标和假设,就要根据目标和假设来确定我们这个开题报告具体要研究的内容。

  相对研究目标和假设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更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和假设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我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专题研究十分不利。

  6.研究的步骤和进度

  开题报告研究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开题报告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研究的步骤和进度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联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7.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途径

  开题报告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社会调查法和受控对比实验法。一个大的专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专题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方法,同时兼用其他方法。

  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只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如何制定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都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列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

  开题报告研究资料的获取途径也很多,包括文献调查、考察调查、问卷调查、设计并进行实验、科学观测等。主要采用哪些资料获取途径,一定要经过充分的研究。

  8.研究的成果形式

  开题报告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发明、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专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专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专题没有完成。

  9.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集体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中,要写出专题组组长、副组长,专题组成员以及分工。专题组组长就是本专题的负责人。

  专题组的分工必须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

  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

  论文摘要是概括论文的主旨,是引导读者阅读论文的关键。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

  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论文摘要的写法

  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 繁简失当。

  知识扩展: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 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 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 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 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

  选题经过:

  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居民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

  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业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未来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加上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缺乏相应的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和法律保护意识,面对大量闲置的钱,普通居民却不知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财产,能够使之得到有效的配置,因此,普通居民希望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指导确定投资理财方向、渠道和品种,有策划的调整投资结构,避免个人投资理财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而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让普通市民了解什么是个人理财业务。

  而相对于银行,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的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是高利润的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对实现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降低存贷款结构性风险有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收益来源,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再者,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许多外资银行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仅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开展新的业务。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问题根源,并根据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西方国家对个人理财的研究非常深入和广泛,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国外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对象主要是理财工具,侧重于理财业务的应用,充分利用理财工具为个人服务,达到其理财增值的目的。

  (二) 国内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初步发展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在21世纪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方面的研究文章和专著也越来越多。国内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主要侧重对个人理财基础知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进行研究,但是对现状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除此之外,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没有提出关键的问题,研究重心存在偏差,再者没有提出实际可以的解决方法,应用性不强,还需进一步借鉴国外的研究。

  初步设想:

  本课题将从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入手,选取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大纲如下:首先,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念、内容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介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根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有效对策。

  创新点:

  (1)本文试图从金融创新理论的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

  (2)本文试图对我国近几年,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业务方面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存在问题作一个系统的总结。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全面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包括文献综述)

  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本课题拟在研究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际,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这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占领高端市场,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率,完成向现代金融服务业的转变,同时,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外增强核心竞争力。

  可行性:

  本人将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和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书籍和报告等渠道,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和资料,并结合中国实际,利用本专业所学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加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进行一次系统阐述。

  文献综述:

  本人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阅读了二十篇左右的文献,大部分都是期刊文章。

  [1]张琳娜,赵剑锋,张静琳,吴 丹,黄 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商业文化报,20xx(08).(主要内容: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金玉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报,20xx(06).(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针对我国商业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提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3]谷 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J].时代金融报,20xx(03).(主要内容:通过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策略。)

  [4]刘 扬,张 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究[J].经济导刊报,20xx(01). (主要内容:主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那些问题,并提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

  [5]张龙清,孟 倩,潘江姗.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报,20xx(08).(主要内容:针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调整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建立理财师约束机制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建议。)

  [6]郝 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20xx(02).(主要内容:主要提出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仔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7]苏 璟.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研究[J].金融天地,20xx(01).(主要内容:首先论证了商业银行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弊端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在这基础上研究了新的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探讨了其发展的战略措施。)

  [8]何树红,杨世稳,陈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xx(05). (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模式,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理财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9]周爱民.推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金融会计,20xx(3).(主要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与国外商业银行同类业务的差距,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规范性、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及建议。)

  [10] 文琼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J].海南金融报,20xx(05).(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袁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11]郭继辉,黄自竹.小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报,20xx(05).(主要内容: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概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同题,并简单阐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因素,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的建议。)

  [12]陈 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J].商场现代化报,20xx(05).(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实施营销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13]李慧.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J].中国外资报,20xx(07).(主要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中的转点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令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14]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研究报,20xx(02).(主要内容: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5]孙凤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分析[J].金融视线,20xx(14).(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求的因素,找出供求失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6]王 鹏.商业银行贵宾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行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以南京市城区商业银行贵宾客户为例[J].市场周刊,20xx(07).(主要内容:主要通过对南京市城区商业银行贵宾客户的抽样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影响贵宾客户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因素,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建议。)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 文献分析法:主要运用于作者对于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总结以及国内外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文献综述上。对国内外的综合文献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2) 对比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与外资商业银行的差别。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的努力方向。

  (3) PEST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论文撰写提纲

  1.引 言.

  1.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1.2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的背景

  1.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1.4我国商业银行常见的个人理财产品介绍

  2.境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2.1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2.2境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比较.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正确市场定位,产品同质化严重

  3.2理财服务“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

  3.3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3.4缺乏理财专业人才,服务水平低下

  4.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4.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核心观念

  4.2创新经营机制,顺应理财业务发展需要

  4.3调整营销手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4.4加强产品创新力,走多元化、个性化道路

  4.5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

  4.6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5.结 论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3

  论文题目:若者言叶の特徴についての探究

  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群体使用的语言。年轻人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自己使用的语言中,总是力图突破正规的语言表达,使用大量别出心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略带夸张的个性。同时,这样一种语言倾向也反映了日语的一种变化趋势。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总结出日本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和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语言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日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日本年轻人流行语的研究,总结其产生的背景、语言特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能够了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及心理特征,进一步充分、多元地了解日本社会。

  意义:日语中年轻人用语虽然不是正式的语言,但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因此,对于那些听着不太习惯,意思也不太清楚的年轻人语言及其特征进行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同时,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未来与日本的未来紧紧相连。日本社会将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说年轻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而充分理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世界观、价值观。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米川明彦(1998)在《若者语を科学する》一书中,提出“对于日语中关于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后才真正开始”。同时,在此书中,系统分析了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种类和造词法等。可以说很大一步推进了年轻人用语的研究。

  二、 小矢野哲夫氏在(1990)《わかいモンの言叶》、(1993)《流行语に见る现代若者像》、(1994)《女子大学生のキャンパス言叶》等论文中以年轻人用语为位相语,从年轻人用语的机能及其与现代语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加深了研究。

  三、 刘丽华(1996)在《日本年轻人用语》论文中,对年轻人用语的机能、领域、数量、造词法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四、 杨宁(20xx)在《从新语中的年轻人用语看日本年轻人的现状》论文中,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年轻人用语为对象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于社会的态度和精神世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序论部分:

  提出本论文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构成。

  二、本论部分:

  1.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

  (1)年轻人用语定义

  (2)年轻人用语特点

  2.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产生背景

  (1)心理背景

  (2)社会背景

  (3)历史背景

  3.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来源

  (1)网络、电视、漫画书籍等

  (2)手机用语

  (3)隐语

  4.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特征

  (1)语言特征

  (2)造词法特征

  三、结论部分

  提出研究日本年轻人用语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本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进行说明。

  方 法:对比法、调查法等。

  主要问题:日文原版资料不足、缺乏权威书籍。

  解决方法:向指导教师请教,开放系图书馆,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4月28日

  进度安排时间: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8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9日—20xx年12月30日

  论文开题报告会 20xx年1月13日

  搜集整理材料 20xx年1月7日—20xx年3月3日

  论文写作 20xx年3月4日—20xx年4月2日

  提交初稿 20xx年4月7日

  修改论文 20xx年4月8日—20xx年4月27日

  提交论文 20xx年4月28日

  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网络、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4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不同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现象的根本来源就是地理大发现。一谈到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开始,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距今500多年的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舰队发现新大陆,但是在世界历史上比哥伦布早近90年时,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比其规模更大,声势更为雄伟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郑和七下西洋航行从亚洲东海岸的中国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到达今非洲东海岸,并使这一航线日渐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沿岸地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虽然如此,二者的结局在体现着其共有的特点同时,更多凸显的是他们对各自所处地域的不同影响。更加清晰的揭露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历史意义。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从网上查了下资料,中外对比的论题最近比较热。对于这个选题的研究就我目以前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图书馆和所学的教材里,这方面的内容页比较丰富。

  1、国内:对于这个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做过深入研究,主要是从中国的思想文化、民众心理、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的角度来分析的。还有些学者从经济、阶级等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国内对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研究,从1904年梁启超肇始,迄今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它伴随着20 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脚步,逐步走向繁荣,显露出蓬勃的生机。毋庸置疑,整个20世纪的郑和与哥伦布研究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继往开来的时期。今天,回首审视郑和与哥伦布研究的发展对于我们推动21世纪航海研究事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自1998年到20xx年底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了范金民、孔令仁主编的《郑和与海洋》、王佩云著的《郑和传》、陈信雄的《一个宦官的传奇历程》、经典杂志社编《海上史诗—郑和下西洋》、罗海贤、李慕如《郑和与妈祖》等论文集、著作。

  2、国外:法国汉学家是伯希和在很早以前就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进行了研究。伯希和于1914年在《亚细亚学报》中发表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书评,1933年于《通报》中发表了《15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大航海旅行》(冯承钧先生的中译本译作《郑和下西洋》),1935年又于《通报》中发表了《有关郑和及其航海的补充札记》,1936年又于同一杂志中发表了《再论郑和下西洋》 等著名论文之后,也有学者不断地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进行研究。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三级提纲):

  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基本情况。

  (一)、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时间

  (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航程

  (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经过

  二、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历史背景

  (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1、国内历史背景

  2、国外历史背景

  (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历史背景

  1、国内历史背景

  2、国外历史背景

  三、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所带来的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国内影响

  2、国外影响

  (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影响

  1、国内影响

  2、国外影响

  (三)、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影响对比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只能通过查阅书籍收集资料,不能了解当时世界情形。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对当时、后世的影响。

  难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两者的背景等。

  研究目标:

  1、准确了解当时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的过程。

  2、利用几天时间到图书馆收集资料并做出整理。

  3、做出从理论——实践分析——理论总结的一条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1、资料整理法,对收集的有关报道、论文的资料进行整理。

  2、文献研究法,针对这个课题,收集大量史料并对其研究。

  技术路线:从学校图书馆、网上收集整理资料。

  实验方案: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以及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可行性分析:从主观方面,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对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相关资料也较为丰富,所以容易收集整理资料。客观方面: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很早就有了了解,加之专业课学习、课外资料的阅读,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把中外大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对比,加之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都为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开创了道路。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3、选题、定题:20xx年3月。

  4、收集资料:20xx年3月、4月。

  5、撰写开题报告:20xx年4月。

  6、撰写写作提纲:20xx年4月。

  5、初稿:20xx年4月。

  参考文献:

  [1] 泉州港务局、泉州港口协会 《郑和下西洋六百年论文集》[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5

  [2] 王天有、徐凯、万明.《郑和远航和世界文明: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7

  [3] 杨怀中.《郑和与文明对话》[M].宁夏人民出版社.20xx.7

  [4] 叶洵灶.《航海家郑和与哥伦布》[J].浙江师范大学.1995.7

  [5] 黄增强.《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R].云南学术探索.1996.3

  [6] 赵瑞芳.《郑和下西洋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xx.7

  [7] 邹积林.《新大陆的发现者》[M].吉林人民出版社.20xx.7

  [8] 陶松云、郑家红.《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研讨》[J].复旦大学.1994.1

  [9] 李立文.《郑和下西洋的深远意义》[R].江苏教育学院.20xx.5

  [10] 马晶.《郑和与哥伦布》[R].科学大观园.20xx.4

  [11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5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主要研究莱州市草艺品出口贸易的优势,及其所在地人文地理优势,还有生产加工的过程介绍和改进建议,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前景观望,提出一些建议和发展方向研究。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介绍莱州市的人文地理环境

  2.介绍草编艺术品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3. 对其加工材料的来源做研究

  4.对其市场生存能力做研究介绍

  5.草编艺术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6.举例研究齐生产成本和利润

  7.对其销售和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8.分析与其他草艺品出口地(国)的产品对比

  9.对其销售.加工流程做分析研究

  10.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生产销售的问题

  11.对生产和销售提出改进意见

  12.对草编艺术品的发展前景展望

  3、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 根据国内的一系列研究情况综合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外贸企业已经在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环境中发展对外贸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按照其宗旨和基本原则进行经济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履行谈判中承诺的市场开放的义务,将为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伙伴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市场准入机会。对外开放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将逐步享受国民待遇,投资环境将更为宽松、透明、稳定。这毫无疑问将为国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着两面效应,后一点是我们尤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同的行业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中国外贸企业而言, “ 入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和中国法律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关。中国自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颁布第一部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1999年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用了整整20年时间。到20xx年法律框架已经日渐成熟,总的来看,中国外资法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朝更开放自由的方向转变或转型时期,中国的外资法的重大变革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可占。

  理论上讲外贸企业应具有进出口功能,但由于某一时期中国特定的环境因素,假如人民币无法完全自由兑换,政府的政策导向等,使得出口功能对中国外贸企业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无法自己生产产品出口,它们必须寻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组织出口。出口产业竞争力属于国际竞争力范畴,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

  按照迈克尔(E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参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6个因素,我们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采用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指标,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筛选评价。 贸易竞争指数=Xi-Mi/Xi+Mi,其中Mi、Xi为某i产品的进出口额)。 此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某i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

  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外贸企业类型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所不同的是,我们将纺织品与资源性产品分开,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存在的差异是,纺织品的竞争力要远高于其它产品,也高于资源性产品,但其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与国内的分析结果一致。从总体上讲,目前中国的化工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尚无巨大优势可言,但必须看到,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要高于化工品及有关产品,而且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可能要高于其贸易竞争指数所反映的状况。因为在这些产品的出口额中,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作为中国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这些产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相关进口额高居不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目前具有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产业依然是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但其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还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竞争力在逐年上升。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的选择空间,很可能被继续局限在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2.优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方法

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5.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7.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8.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上一篇:兵团中学春季开学自查报告 下一篇:校园欺凌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