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后勤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后勤调研报告1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为了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学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学校后勤工作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主要由总务处承担,内容主要涉及餐饮、交通、医疗保健水电保障,基本建设与维修、校园绿化及养护、教学设备与办公用品采购等。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学校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工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在编职工学历偏低,创新意识不强,守旧思想较强,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队伍结构与学校发展需求差距较大。
2、硬件设备设施部分变化严重,隐患较为突出,学校从1985年建校来水电管网已使用多年,老化现象较为突出,存在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全面维修,否则影响正常教学的需要。
3、服务质量方面,部分教职工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维修不能及时进行,从而影响服务质量。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队伍素质偏低,长期以来,后勤教职工文化层次偏低是困扰后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的转型,后勤现有人员难以为师生提供充足的优质服务,一线服务人员(尤其是食堂)大多数是临聘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再加上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新的法规提出新要求,也给后勤用工带来了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
2、基础设备设施投入不足。教师办公桌椅、学生课桌椅已使用多年,档次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学校的要求,必须进行全面维修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学生宿舍设施陈旧简陋,损坏较多,已严重影响学校招生这些方面,由于学校底子太薄,负债很重,导致投入不足,成为学校发展的障碍。
3、供求矛盾突出。学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师生,这一群体往往对服务质量与价格有特殊的要求。一是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对后勤服务有很大的依赖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二是对价格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尤其是部分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以至于学校后勤服务应是“低档消费,高档服务”的观念成为学校师生的思维定势,产生的矛盾,水平难以达到师生服务质量的期望。
四、影响学校后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经济资源、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如政府对学校的投入问题,新《劳动合同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协调处理等。
在后勤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市场变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后勤工作环境的优化。
2、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后勤自身的管理水平,思想认识、运行机制、资金保障等方面。
五、对策与思路
影响学校后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后勤工作面对的又是比较敏感并具有较高社会关注的群体,所以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大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脚踏实地,找准问题,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123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后勤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保障服务队伍,构建一个适应学校科学发展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
1是围绕后勤工作的一个目标:提高后勤工作服务质量。后勤工作的好坏,说到底,就是服务质量高不高。调研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也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后勤工作比较琐碎、辛苦、影响因素比较多,圈外人一般比较难以理解,而师生员工的期望值又比较高,这既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但也是我们搞好后勤工作的动力。
2是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二是加强管理监督,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更多的是体现在软件建设方面,只有“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服务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服务水平才有可能上得去。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要强化管理、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3是坚持三项原则:
首先是后勤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为教学、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遵循教育及经济规律,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其次是后勤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述效益,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力戒急于求成和简单化。
再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确保饮食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逐步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形成竞争共赢局面,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工作是永无止境的,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改革提高,要以学生的需求和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服务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寓育人于。
学校后勤调研报告2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保洁工的手部洗手效果。
[方法]采用对保洁工洗手前后对照采样培养及谈话调查的方法。
[结果]调查51名保洁工,洗手前污染较严重,大部分有有肉眼可见污垢;通过接受洗手技术培训与未接受培训保洁工洗手后检查表明,手部卫生状况有显著差异。
[结论]应加强保洁工洗手技术的培训及洗手效果的监督和检测。
关键词:保洁工;洗手;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手是医院传染传播的主要媒介,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保洁工在日常工作中,其手部经常接触病区、环境及诸多物体表面,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几率。而手的清洗与消毒室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医院保洁工手卫生现状,我们抽样调查51名保洁工的手部卫生情况及洗手效果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分批次调查201X年4月在各病区、环境中处于工作状态的保洁工。
1.2调查内容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洗手指征”的要求设计谈话调查表,其内容包括:年龄、来源、学历、培训情况、洗手事件及洗手技术等。
1.3采样方法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调查。
1.4结果判定
手部无肉眼可见污垢为合格。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资料调查的保洁工中,最大年龄65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53.2岁;学历以初中以及初中以下为主,占50人;从事保洁工作时间最长为11年,最短1月。
2.2保洁工洗手时间调查结果
2.3洗手技术
51人中有46人忽略清洗手的部分部位。
2.4参加培训与吸收技术的关系
51名保洁工中,参加过培训的有17人,其中有10人能按正确洗手技术洗手,占接受培训的.58.82%;未参加过培训的34人,均未能按照正确洗手技术洗手。
2.5接受培训与洗手后手部污垢合格率的关系
参加过培训的人合格率为58.82%;未参加过培训的人中合格率为32.35%。二者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
3讨论
洗手是阻断通过工人操作而传染疾病的关键环节,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着重要作用。
我院将病区、环境等的清洁、消毒工作移交给保洁公司管理已经有4年,保洁工有小部分是我院原卫生员,大部分是新招聘人员。虽然医院感染科多次对保洁工进行洗手等相关院感知识的培训,但由于保洁工流动性大,给培训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仍有66.67%的被调查者未接受培训,接受过培训人员中也只有58.82%的人能按照正确洗手技术洗手。从洗手时间来看,保洁工以喝水、就餐前洗手最高达98.04%;而在去厕所前后、与病人接触后及处理物品后洗手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且洗手不规范。究其原因:可能与文化素质偏低,对知识理解能力差,对培训内容接受较慢,认为按照正确洗手技术洗手麻烦、浪费时间;也可能与其卫生意识叫查,受卫生习惯影响,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不洗手所带来的危险性;也有可能与保洁工作量大,时间紧,而忽略了洗手;还有可能部分保洁工认为洗手是一种强制性措施,以应付检查。
随着医院后勤改革服务社会化,其保洁、消毒等工作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保洁工的手在工作状态下污染相当严重,带菌数较多,在增加医院感染潜在危险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加强对保洁工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已迫在眉睫,我们要提高管理意识及时与保洁公司沟通,经常加强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讲解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强化有控制医院感染只是得常规意识,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严格按照正确洗手技术洗手。通过教育,加强保洁工洗手的自觉性,洗手的关键在于落实和坚持。但经验证明,单纯的教育方法可能只是暂时提高自觉性,而对其行为的改变不一定持久,必须从组织上落实、必要的检测、严格的管理措施3个环节入手。加强实施洗手程序的督导和洗手效果的监测,切断经手传播医院感染的途径,减少医疗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总之,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传播最主要的媒介是手,保洁工手上携带的细菌与医院感染包括自身感染密切相关,做好卫生洗手的监督工作,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虽然目前卫生洗手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广泛宣传,提高管理、检测、控制的力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增加洗手次数,改善不合理的洗手措施,对提高保洁工的清洁度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学校后勤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学校后勤工作调研报告09-05
学校后勤工作调研报告范文06-28
基层城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7-08
服务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3-21
乡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9-30
学校后勤述职报告05-08
信贷调研报告11-04
教学调研报告06-11
商务调研报告03-16
体育调研报告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