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的实习报告

2021-05-16 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社的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1

  从1月18日开始到现实,已经差不多4个月了。在这100多天的日子里,见过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这些人和事,都让我体现到社会的现实与残酷;但同时也存在那么一群人,他们善良,他们有理想,有激情,他们的努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正因为有了这经历,使我逐渐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尽管转变的过程很痛苦,但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很感谢学校和报社给我提供了一个到社会中磨练的机会。

  春节前夕,刚刚完成期末考试,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另外三位同学就来到了《深圳晚报》实习,而年级里其它同学都要等三月后才开始实习,我们比他们足足早了一个多月。对于深圳这个大都市,我们四个人都很陌生,尽管我们都生于广东。因为时间紧迫,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就匆匆忙忙地来了。那时候,对于哪里能就餐,哪里有住的地方等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都不清楚就赶过来了,面前的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我们义无反顾。

  1月18号那天,我们四个人在上海宾馆下车,把行礼放到一个同学在深圳打工的朋友的宿舍后,下午我们就来到福田区商报路商报大厦19楼报道。刚好在一楼就碰到了晚报综合办公室主任,带我们上去填完表后,我和其中一个同学被分到了社会部,其他两个同学一个在政文部,另一个在文娱部。之后,大概晚上6点,我们开始找房子。来之前对深圳一点都不了解,大家以前也从来没有在外面独自租过房子,幸好有一个同学的朋友一直都在帮忙张罗,晚上约9点的时候就找了一个满意的地方。于是,我们几个人就在那间狭窄的房间住了将近四个月,当时我们全部的家当就只有衣服。

  社会部是报社里最大的、人数最多的一个部门(包括热线组)。正因为我们报的是社会新闻(包括突发新闻),经常要到各个地方跑来跑去,所以也是最累的一个部门,同时也是最锻炼人的部门,我非常有幸来到这里。1月18日报到的那天是星期五,报社全体员工刚好要在周六、日到东莞开年终大会,部门一位副主任和热线组几位同事交代了关于工作的一些细节后,我们被告知1月19日(即报到后的第二天)就要开始上班——接热线。

  对于我们部门来讲,热线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几乎所有突发新闻都是首先通过市民打热线电话报料,然后对于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我们再通知记者出去采访。接热线电话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这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对以后正式采访都非常有帮助。首先要把报料人所说的事情记下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结果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些报料人自己对事情的经过不是很了解叙述也不祥细,所以我们就要多问,通过报料者我们能了解多少就多少。有些时候报料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对我们来说有很大作用,倒如发生了车祸,伤者被送到医院,而报料者就是医院里的医生,那么说明这个料可靠性很高,因为平时我们也会接到一些假的料。我们每天接到的每一条报料都要打进电脑进行统计,开始还不能边听电话边输入,于是就先把关键的地方记在纸上,然后再输进电脑。这跟我们采访时记录很相似,都是把事情的关键部分(关键词)记下来,回去后再根据这些笔记写成文章。

  接电话的同时,在空余时间我们就看报纸,包括《深圳晚报》和深圳其它几家报刊。除了解每天发生的事情外,还要注意报纸上文章的结构和写法,特别是要注意本报记者是如何写文章的,因为我们在这里实习,以后写文章就要符合本报的风格。因为记者平时都要在外面采访,在报社的时间一般不多,开始时我们都难得见一面。接了几天电话后,终于有机会跟记者出去采访了。

  部门里有个比我们早来半个月的见习记者,因为大家年龄比较相近,于是开始就跟着他到外面采访。记得第一次跟着出去采访是在1月21日,某小区一住户阳台上的玻璃因太阳照射原因会突然碎裂,而楼下刚好就是一个花园休闲区,每天很多老人、小孩都在那里,如果玻璃掉下砸到人后果将很严重。我们到现场看了一下情况,采访了住户和该小区物业管理,听听双方的说法。采访完后,记者说这个稿让我写,但想到自己才来3天,没什么经验,怕耽误了事情,最后还是没有写。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迈出第一步,从1月24日跟主任、夏老师合写第一篇稿,以后就越写越多了,再后来就有了独立采访和独立写稿的机会。

  跟其它部门不同,我们部门历来都不会给实习按排固定的老师。按排一个记者作为固定的老师或许在平时能给实习生指导和意见,但这样也会使得学生集中写同一类型的稿,因为每个记者都有固定的一条线,并且这些指导和意见也是单一的。但是,作为报社的一个记者,特别是社会部的记者,平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知识面要非常广泛,要有丰富的常识。虽然我们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其实部门里每一个记者都是我的老师,在这四个月中,部门里每一个记者我几乎都试过跟他们出去采访或者完成他(她)们交代的任务,所以也接触了很多东西,去过法院、检察院、消防局、交警局和司法局,作为记者,“公检法”的稿是必需掌握的;也接触了很多人,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中至企业老总。除此之外,作为社会部的记者,还要掌握如何采写包括违法建筑、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劳资纠纷、消费维权和环境保护等各种各样的新闻题材。

  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在这里我跟得最多的就是华祥名老师,华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他教会我如何写“公检法”的稿件,后来也把任务交给我,放手让我独立采访、独立写稿。记得在2月21日,我们为了完成关于沉香树被砍的稿子,连续两天去了梧桐山;为了找那些被砍的沉香树,不顾危险,在下雨天去爬超过75度的山坡,最后终于找到了。稿子完成后,也发了一个整版。第一次暗访也是华老师带着我的。2月19日,我们要暗访一个非法的异地违章代理缴费点。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后,我就匆匆忙忙地打了一个电话过去确认这个非法代缴费点是否还存在。等我们到了那个点后,一进门店主就问我们是否记者。当时我们都楞住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打电话过去确认时我用的是热线电话,号码是公开的,网上可以查到。当然,我们都否认是记者,只是要找人代理交费,后来暗访还是成功了。虽然开始有一个很大的失误,但从这件事上,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错了第一次便不会错第二次。作为记者,首先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其次才是写稿。这是都是华老师教会我的,所以我非常感谢他。

  实习后,才知道媒体工作跟书上的所说内容有非常大的区别。采写工作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绝对不能纸上谈兵,要勤于跑腿多积累经验,要知道每一种文章的风格,要学会写每一种题材的文章。你可以不知道麦克卢汉是谁,但不能不知道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可以不知道什么叫螺旋定律,但不能不知道什么叫故意杀人,什么叫故意伤害。丰富的知识和常识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在实习期间,总共发了50多篇稿,其中有跟记者合写的,有写完后让记者改的,有自己改的通稿,也有独立采写的。除特殊情况外,每天几乎在9点半前就到报社,晚上基本上11点后才回去。为了工作,曾经在报社的地板上睡了好几个晚上;为了完成采访任务,也试过多次饿着肚子一整天。记得在4月20日,因为下雨的缘固全身都被淋湿了,鞋子当然不能幸免。第二天(即4月21日)接到采访任务,就立即跑去采访了。等采访完回来写完稿,发现鞋子已经干了。在生活上,以前除了在学校住宿外从来没到外面住过,来了深圳之后,我们就要自己租房子,交房租、水电费、管理费等等,一切都要自己处理。我们同学四个人,就在一间狭窄房间里同甘共苦地居住了四个月。XX年初铺天盖地都是雪灾的信息,这个冬天是几十年来最寒冷的冬天,而我们每天却不得不用刺骨的冷水来洗澡,因为根本就没有热水器,也就没有热水,当时我们房子里唯一的家当就是衣服和被子。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不仅锻炼了新闻采写能力,提高了对新闻的敏感度,还学会了在社会上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并且还炼就了独立生存、生活的能力。以后出到社会不管从事哪一种行业,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都是非常保贵的财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一群亦师亦友的记者,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去玩。他(她)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时刻影响着我,令我变得更加成熟和优秀。我非常有幸认识这样一群善良,有理想,有激情的朋友。

  当然,在实习中我也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缺乏跟别人沟通的技巧,不懂得在实际采访中抓住关注问题,在写作上也要有所提高。倒如在4月5日调查某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问题。因为掌握不好说话的方式,在采访一个工作站的站长时大家出现了一些矛盾,并且在接二连三的采访中都没有问到最关键的问题,最后搞到双方有点不和。同时,也因为没有工作证这个问题,对方一开始就怀疑我的身份。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说明我还是没有考虑周全,也缺乏跟别人打交道的技巧。之前所说的关于暗访非法规章代缴费点那个失误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会改正自身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对我以后走出社会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感谢学校和报社给了我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使我终身受益!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2

  深入社会、体验社会的最好经历,这次实习时一次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管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非常感激在实习过程中帮助我每一位同事!

  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因为我新闻媒体专业的所以这次实习对我十分珍贵,年月。实习的时间里,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深化了理论知识,下面就是实习鉴定。

  被安排到机动部跑突发(社会)新闻。从此,实习期间。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记者生活:准时上班,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

  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解。但是每次有新闻线索时,指导老师都带我现场,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后来,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实习指导老师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同时我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实习中,首先。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其次。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做一个好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再次。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帮助他解决问题,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很多老百姓办不了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解决。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但是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做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最后。尤其是机动记者。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节奏很慢,那么当你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这样,一条重要新闻的现场性就会变得很淡。甚至,报社会在和同城对手的竞争中落在下风。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3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

  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

  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

  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4

  20xx年3月23日,我来到特区报业大厦的35层,前来《深圳特区报》商贸组报到。

  牐牻哟我的是一名女记者,名叫潘未末,知性达雅,浑身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活力气质。她告诉我,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来深圳特区报已经有好几年了,从在老报社上班到在新的特区报业大厦上班,一路走过来的。

  牐牽雌鹄此是个能干精练的女记者,而且经验十足,做事很干脆,我知道,未来的两个月我将从她那里学到许多东西。第一天,3月24日,这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我和谁都不认识,只认识潘未末记者。我以为她马上就能给我什么采访任务和写稿任务,所以我就坐在商贸组的大沙发上等,结果她也没有怎么理我,只随便交代了我几句,就让我认真看《深圳特区报》,因为她看起来也是很忙的样子,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匆忙写稿……我再也坐不下去了,就直接上前,“潘姐,我今天该去采访什么?”

  牐犓抬眼看看我,没有多说什么,就拿起手头的初稿,让我把它整理成一篇800字的消息。我欣然受命,施展自己在学校期间学习的书本知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倒金字塔”我在心里对自己嘱咐道,不到一会儿,我就把那800字的消息完成了。“这么快”潘记者很诧异地说。我很自豪的对她说,“这种小稿件写的太多了,所以很快”,很自鸣得意的样子~

  牐牸阜种右院螅我才意识到我的轻狂和错误。我的稿件被“枪毙”了,因为风格问题,也因为脉络问题,这个时候我才了解到潘记者让我认真阅读特区报的用心了。随后,潘记者把她在特区报发表的稿件集册拿给我看,让我认真体会一下,还特别叮咛说,一定要仔细地看,最好能随时做个笔记。

  牐犖颐挥兴凳裁椿埃从那以后我不再以为坐着看报纸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也认识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凡事还是从小事做起啊。

  牐牸柑煲院螅我终于适应了特区报的风格并能正式开始展开工作了,潘记者也没有对我客气,一件件的采访任务和写作任务就交到我手里。虽然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地犯了错误,但同时也不断地在学习,在改进;商贸组的其他记者也渐渐地混得熟了,也开始和他们后面跑跑展会、公司、酒店和政府机关等,有时候他们不方便去的时候,他们就让我独身前去。

  牐牳芯踉谏钲冢记者还是比较吃得开的,比较受人尊重,比较受人看重,到哪里去采访都能赢得不少方便。不过,深圳终究是个商业化比较浓厚的城市,为什么呢~我记得有几次应邀去采访,采访完了以后他们居然掏出好几百块钱,说是让我坐车回报社。鬼才相信他们呢,深圳的公交车费、打的费用虽然比全国其他地方高,可也不至于要那么多钱吧!我死活不要,他们也死活不放过我,没有办法,最后我只拿了100块钱,打的回报社去了。

  牐犆扛鲎黾钦叩娜嗽谧约旱牟煞镁历中都能遇到最最激动人心的事情,我最有印象的是采访深圳最大的临时人员安置地黄木岗又一村,那是中国最大的临时人员安置地,大约2、3个平方公里的地方却住进了十万人之多,他们都是全国各地来深圳混生活的外地打工者,里面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不过总算秩序井然。黄木岗我去了两次。第一次是查抄“黑”网吧,所谓“黑”就是因为它没有执照和经营许可证,那次是接到行政执法局的要求我作为实习记者身份去的,一家名叫“云天”的网吧,72台电脑主机和相关配件,6个网吧工作人员。据城管部门的同志说,这家网吧的老板惨了,二三十万的投资全投水缸里去了。我采访那网吧老板的时候,他对偶简直就是声泪泣下,看得出了,都是新机器啊,就这样被全部没收了。我知道,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整治网吧,它只不过诸多被取缔的千万网吧之一而已,但从现场观看的诸多临时住居人员的同情和愤怒的目光中,我看得出来,他们很不高兴,诺大的黄木岗,能够上网的地方不多,而这家“云天”网吧收费低廉设施齐全,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生活要求……那次采访虽然很成功,但总也感觉不痛快。

  6、7点就要去挤公交车,有时候人太多,竟然连公交车的门都挤不进,时常还要被别人看白眼;加班是平常事情,有时候晚上8点钟还有采访任务;实习的日子同样也是快乐的:让我见识了不少的东西,让我第一次去五星级宾馆里吃了一顿,让我学习了不少事情,让我体味了不少感情,让我结识了一些朋友……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5

  作为未毕业之前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实习的经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两个多月的实习,我对基本的新闻采编流程有了大概的掌握,能够初步独立采访,独立发稿。在报社除了平时采访、写稿之外,还被安排去值班接听记录报社的热线,通过电话了解记录爆料人的新闻素材也是一种不错的锻炼,另外指导老师XXX老师也很耐心的给我讲解做记者的基本素质,修改我所撰写的稿件。两个月下来收获很多。

  首先是通过多读新闻来看一些优秀的稿件,分析作者的逻辑和思路。刚去的几天,X老师就让我看了很多他以前写的稿子。因为他是报社里的调查记者,写的都是比较大型的调查稿件,十分注重调查的细节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往往从寥寥几笔就抓住了事件的核心,从事件的暴露出的问题层层深入,经过对几个关键问题的了解,很快就深入到了现象本后的本质原因。而且,事情的起因都是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问题。例如,《XXXX的系列报道》,从群众的反映,到问题的形成,到施工方的采访,到最后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几个部分的分析调查,最后揭示出问题在于施工方和市政管理部门的利益勾连。整个实习过程中,一有时间我就在X老师的指导下看各种稿件,深度的、即时的、系列的、专题的。而且还要看不同报纸对同一事件是如何报道的,这背后就反映出记者整合新闻、呈现新闻、采编新闻的能力。

  其次是新闻采访的技巧。新闻采访确实需要很多技巧,如果不能有效的和被采访人沟通的话,就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素材。尤其是遇到各种纠纷的情况时,当事人往往各说各话,同一个事件呈现出不同的说法,就更考验记者的功力。要经过不止一次的访问,才能把重要的信息采访到。如果纠纷中存在受害方,而且受害方能够明确提供有效的证据的时候,事情会比较好处理,因为受害方会比较配合记者的采访,而对受害方的控诉对象则需要根据事情本身,采取旁敲侧击的迂回策略,来获得关于事实真相的信息。这种采访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电话采访的时候一定要获知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职务等信息,这是对信源的确定,也是我得到的一个很重大的教训。在关于“XXXXX”的新闻中,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把握好,最终没有得到关于对方的任何有效信息,最后还是由老师出面方才搞定。

  关于调查报道,一定要拿到证据。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而事实报道不能空穴来风,有明确的依据。我在调查报道方面得到的教训就是要注重证据,抓住关键,而在最后的稿件中则要呈现能反映问题关键的证据。因为新闻选题的原因,很多采访都要通过电话进行。电话采访的一个取证方式就是录音,再有就是要获得相关照片、视频等材料。在采访“XXXXX”事件中,这一教训得到了清晰的诠释。在X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受害方和相关责任方进行了深入采访。但是,X老师在修改的时候则指出:“为什么不把刚刚电话采访的情况反映上去,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呀!”我就此终于领悟到,调查报道一定是要用事实说话的,不能简单的归纳或者代替事件当事人说话。

  分析事件、找到现象背后的关键和本质。很多新闻现象,单从表面看感觉没什么,只有经过仔细深入的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有一双“火眼金睛”,把所呈现出的新闻碎片和应然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此发现问题所在。如在“XXXXX”事件调查中,一名消费者为记者提供了自己的购货单据,问题家具的照片等材料,但是不经过仔细的分析,就会觉得这些材料除了照片上显示的家具出现裂缝的情况并没有其他问题。但是仔细看了购货单以及其中的每个条款之后,就发现,原来,在购货协议单上早就存在着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如收到货款7-10天发货,这样子商家就有了缓冲的事件,消费者着急需要家具装修就没有办法让商家快速发货。另外,还要求顾客必须盖某章之后才可以退货,而实际上购买是由卖场里的店铺操作的,根本就没有盖这个章。仔细看有一大堆漏洞等着消费者去跳。所以,这就让我学会了去分析新闻,在分析中发现新闻线索。

  热线值班也是一种锻炼。实习期间我觉得比较能学到东西的另外一个地方是热线值班室。每周有两三次热线值班,爆料人会不时打进热线,讲述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值班人员就负责把他们讲述的新闻线索进行记录。我就把这当做是新闻采访,对每一个热线,我都尽量了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内容、如何发生、事件当事人等重要信息,写成一个简单的小新闻,因为接触的都是各种类型的人,所以这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高。

  以上,仅仅是实习过程中最受感触的几个方面,还有更多的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通过更多的实践,我会学到更多的新闻生产的基本功。这里对为我提供实习机会的XXX报社表示由衷感谢,对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我的XXX老师、XX老师和XX老师等表示诚挚感谢!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6

  为了响应学校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号召,更好地锻炼自己,我于7月18日到8月3日在我们当地的《今日泰兴》报社采访部实习,暑假报社采访部实习报告。这期间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学到的不少知识,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今日泰兴》是中共泰兴市委机关报,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报纸。作为党报,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作为平面媒体,增强了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为更多的人认识泰兴、了解泰兴打开了一扇窗口。

  《今日泰兴》包括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民生版、教育版、新农村版、文学版、法制版等。我在新闻部实习,主要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服务。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的内容广泛,主要报导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和综合新闻。

  我在采访部实习,有幸跟随主任马宏飞实习,我学习到很多知识、感触也很多。虽然现在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但马主任教会了我新闻写作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方法,让我学到了一些新闻写作的技能,能够写出些简单的新闻。

  刚去没几天,7月20日,我遇上我市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7月24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22日的事故情况”。因此我有机会参加采访,从中学到了很多。

  7月20日,我提前近一个小时,早早地到达会议现场找到记者席坐下,等马主任和与会人员的到来的同时,我先学习了市委书记的工作报告,并将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八点半会议准时召开,我跟着马主任认真听着市委书记的讲话。下午我就尝试着写起新闻稿件来,一下子写了1000字,自我感觉良好,送给马主任批改,谁知道马主任的评价是“一盘散沙”,实习报告《暑假报社采访部实习报告》。他说,全文都是回忆程序和负责人的讲话,把新闻淹没在繁杂的程序和冗长的套话中,读者对这样的报道很反感。作为会议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参加的会议室什么,要事先解读材料,做好一些知识上的准备。其次是关注和搜寻会议中的各种信息。在会议中只有懂得挖掘,才能从中获取可贵的新闻线索。写好会议新闻,还要找寻写好会议新闻的最佳切入点。会议新闻最易落入俗套,写好会议新闻也是对记者平时学习、掌握情况、写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会议新闻一定要有主题,不能写成一盘散沙似的稿件。

  听了他的这些话,我重新去写,经过他的修改总算能过关了。后来,我根据马主任的要求,从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线索,先后采写出《市委部署文化泰兴建设工作》、《39项民生工程写进市委文件》消息在头版头条刊登。同时,我学写了几篇评论。

  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星期,马主任教了我很多东西。首先他教我学会看报纸,以前我看报纸都是简单的浏览,现在他教会我看报纸要注意看专业记者的报道是从哪儿入手写的,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突出要表达的内容,用什么吸引读者的,是标题副标,还是导语新闻图片。其次他给我找来一本新闻写作技巧方面的书,让我多看看,做一些读书笔记,练练文笔,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采访,我受益匪浅,主要心得小结如下:

  除了突发性新闻,在接到采访任务时都要在第一时间认真了解此次采访任务的背景、人物、主题、想提问的问题等等,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不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没话说、问不到重点上等问题。在采访时也应保持头脑高度集中,认真思考,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提问。作为记者,采访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访是出好稿子的基础。很多时候没问到,没问清楚造成文章没有说服力,还要补采甚至重采。新闻最重要是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负责。

  同时,我在实习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参与采访,我还学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艺术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采访的质量,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采访的质量。

  一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

  例如:我们在采访我市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芦玲芳时,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比较紧张。为了打破僵局,马主任灵机一动,转移问话内容,问她:“你这几年不容易,为了乡亲们吃了许多的苦,你脸上的皱纹比较多了。”马主任的充满人情味的问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的采访很顺利。

  二要在认真听中提取新的问题。

  我们在采访一个纪检干部时,他比较谦虚谨慎,不想说自己的情况。我们没办法,只好先和他说说其他工作上的事。后来,他说到有时办案中,老婆比较着急,有人说情到家中,有的人还带了物品,有时不敢开门,错把亲戚关到了门外。结果,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要采访的内容说了出来。

  后来,在实习期,加上马主任的指导,我还了解到,三要从侧面了解法、四要直拉主题法、五要身心投入,让其有感受而发。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7

  报社实习报告怎么写?能去报社工作的人,基本上文笔都比较好,写一份实习报告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我们还是整理出了一份报社实习报告范文,大家可以从这篇实习报告范文中,找到实习报告写作技巧。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就是联系上了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学问。

  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会用得上。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第一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么稿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稿子就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从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也许现实就是这样,不得不面对一些你无能为力的事情,当发现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应该始终保有自己的原则就好了。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8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院里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认识实习。

  20xx年2月至6月这四个月期间,我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全面接触新闻编辑业务,从处理地方记者稿件,参与选稿排版,到最后找总编签版,开始与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回想起在报社实习的那段日子,心里还是有诸多感触。

  一, 初到报社半是懵懂半是新鲜

  第一次到报社去是2月12日,我跟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到河南日报社去报到,人事部的周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到报社去,里面的人又一个都不认识,我们几个都不敢多说话,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无可避免的紧张起来,几个人站成一排规规矩矩的一声不吭,像接受检阅的士兵。周主任阅人无数,很快就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和不自在,他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自愿过来实习的,可不是我们强迫的哟,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我们抓的壮丁啊。听了他的话,我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实习手续办得很顺利,我听从报社地安排,跟着王志昭编辑做新闻编辑工作,主管周三和周六的两个版面。令我高兴的是,我和我的同学林玲分到了同一个办公室,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心里感觉踏实多了。当我第一次跟王老师到她的办公室去的时候,我在心里告诉自:你的实习生活开始了,你要好好努力,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声誉。

  二,实习生活初期与实习老师良好的交流沟通最重要

  办完实习手续我们当天就回到了学校,实习老师交代我们第二天早上要按时到报社上班。第二天一大早,冬日的早晨六点钟还是漆黑一片,我们就到校门口去赶首班车了,由于时间尚早,面包店没有开门,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往报社赶,下了公交车,走在街上吹着冷风,我直在心里叫苦,真是饥寒交迫啊。到了办公室,打开门看到实习老师还没有到,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看了看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利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我和林玲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从那天起,提前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成了我和她每天必做的一门功课。

  刚开始,我总觉得跟实习老师很陌生,仿佛我们中间隔着什么,正因如此,我那拘谨不争气的性格出来捣乱了,只要老师不主动跟我说话,我也不吭声,一个人坐在她旁边看报纸。老师看我那样,本来有工作要交给我做,也就做罢了。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同办公室的白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告诉我要主动跟老师沟通交流,不要总等着老师主动开口。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自然改了很多,老师看到我的变化非常高兴,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多了。很快,她跟我讲了编辑工作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编辑工作的一系列流程,而且还把她电脑的密码告诉了我,这一切充分说明,她已经不再把我当旁观者了,开始引领我参与到她所负责的编辑工作中。

  从以上两件事上我认识到,有些工作不要等老师安排,我们作为实习生,为老师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比如说每天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还有,我们应该主动跟实习老师交流沟通,不要自视清高,应该时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地去尊重自己的老师,多向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的实习老师请教。

  三,与读者交流的畅通渠道

  办公室有一部,在实习期间,接听读者的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这一部不起眼的电话,让我明白了作为接听员的不易,它同直接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同样重要,是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渠道,而热线接听员的任务,就是要时时刻刻保持这条渠道的畅通,以便与读者更好地交流。

  (一)热线接听员,小工作中有大学问

  因为《河南日报》(农村版)的读者大都是农民,学历相对比较低,再加上河南省不同地区那些形形色色的方言,读者在电话中不论是提供新闻线索还是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经常会语无伦次,说老半天也讲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刚开始接电话的时候还觉得很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开始讨厌电话铃声的响起,即使拿起电话也是敷衍了事再匆匆挂掉。

  有一次王老师看我接电话时的样子,专门跟我谈了一次话,她告诉我,即使读者的表达能力有限,作为的接听者,也应该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并作详细的记录。如果是提供新闻线索的热心读者,即使他们提供的线索新闻价值不大,但是既然他们选择给报社打电话,这种热情还是值得鼓励的。再者说,农村版报纸的目标受众就是农民,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也在农村,如果因为我们的没有耐心而错过了好的新闻线索,那么报纸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向报社反映问题,向媒体寻求帮助的读者,就更要有耐心了。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如果不是受了较大的委屈,一般群众是不会给报社打电话的。已经遇到了不平事,心里已经够不舒服了,如果打电话到报社再碰钉子,则有可能激化矛盾。所以,即使遇到媒体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作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并好言安慰,让群众满意。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惭愧了很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竟然如此不理解农民。从那以后,我变得细心了,也热心了,再接听的时候也学会了引导,碰到听不懂的方言就多询问几遍,直到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一位济源市的农民读者打电话到热线部反映自己的问题。他在村里盖了一处养鸡场,因为占用耕地,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他很气愤,那个养鸡场是他所有的财产,如果拆除他的损失会很大,所以他想通过媒体来解决这个事情。我在电话中告诉他,占用耕地是违反政策的,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是合法的,恐怕他只能把养鸡场拆除另建了。可是他还是不理解,委屈地说他们村里占用耕地的不止他一人,为什么不拆别人的房子偏偏只拆他的。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就让他留下了联系方式,允诺说等我请教了领导再给他答复。所谓领导,就是电脑,我飞快地登陆河南农业厅的网站,在上面找到了相关政策及解决办法,当我胸有成竹地把政策一条一条的念给他听并作详细解释时,他总算理解了,说既然省里有规定,那就拆吧。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是通过处理类似的事件,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懂得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是不够的,只有熟悉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地帮助读者,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摒弃主观感情色彩,认清事实,明辨是非

  某些居心不良、有所图谋的人,有可能会借用传达错误信息,这就需要热线接听员具有清醒的头脑以及明辨是非的智慧。在实习期间,我就犯过头脑发晕的错误,回想起来真是惭愧。

  二月末的一天,我接到一个,一个女的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哭哭啼啼地说林州市某派出所包庇当地一铁矿的矿主,任由他们非法采矿,接到群众举报后也迟迟不做处理。现在非法采矿者已经把矿井挖到了当地居民的房子底下,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饮用水也遭严重污染。由于怕当地居民向林州市部门反映,当地派出所已经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我听了她的话后对她很是同情,同情弱者战胜邪恶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再加上事情发生在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林州,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解决困难。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又有两个人打来,反映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我满腔义愤,马上向我的实习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强烈要求她派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前去调查。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三个人接连打来电话本身就值得怀疑,更何况是口径一致,这绝对不是巧合,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当时死活不听,一直在她耳边念叨,还向她描述电话里的哭声有多凄惨。老师无奈,只能答应我派记者前去调查:就当让你长长见识。我飞快地写了一篇新闻线索提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安阳记者站站长,希望他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帮助。

  第二天下午,安阳记者站的秦站长把调查结果告诉了我:当地为发展经济开采铁矿,铁矿手续齐全而且合法,至于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矿上早就进行了赔偿,只是有几户村民对矿主不满,不断到矿上闹事。至于往报社打电话所谓的反映情况,纯属无事生非,颠倒黑白。我那时口瞪口呆,才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幼稚。

  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事实才是第一位的,在新闻事实面前,个人的主观感情只会降低你评判是非的能力。

【关于报社的实习报告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报社实习报告8篇

2.关于在报社的实习报告三篇

3.关于报社实习报告(精选7篇)

4.关于报社的实践报告范文

5.关于理论与实践的代沟的报社实习报告

6.报社实习报告3篇

7.在报社的实习报告8篇

8.在报社的实习报告3篇

上一篇:中实实习报告 下一篇:审计实习报告
关于报社的实习报告八篇

报社的实习报告

2021-05-16 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社的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1

  从1月18日开始到现实,已经差不多4个月了。在这100多天的日子里,见过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这些人和事,都让我体现到社会的现实与残酷;但同时也存在那么一群人,他们善良,他们有理想,有激情,他们的努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正因为有了这经历,使我逐渐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尽管转变的过程很痛苦,但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很感谢学校和报社给我提供了一个到社会中磨练的机会。

  春节前夕,刚刚完成期末考试,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另外三位同学就来到了《深圳晚报》实习,而年级里其它同学都要等三月后才开始实习,我们比他们足足早了一个多月。对于深圳这个大都市,我们四个人都很陌生,尽管我们都生于广东。因为时间紧迫,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就匆匆忙忙地来了。那时候,对于哪里能就餐,哪里有住的地方等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都不清楚就赶过来了,面前的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我们义无反顾。

  1月18号那天,我们四个人在上海宾馆下车,把行礼放到一个同学在深圳打工的朋友的宿舍后,下午我们就来到福田区商报路商报大厦19楼报道。刚好在一楼就碰到了晚报综合办公室主任,带我们上去填完表后,我和其中一个同学被分到了社会部,其他两个同学一个在政文部,另一个在文娱部。之后,大概晚上6点,我们开始找房子。来之前对深圳一点都不了解,大家以前也从来没有在外面独自租过房子,幸好有一个同学的朋友一直都在帮忙张罗,晚上约9点的时候就找了一个满意的地方。于是,我们几个人就在那间狭窄的房间住了将近四个月,当时我们全部的家当就只有衣服。

  社会部是报社里最大的、人数最多的一个部门(包括热线组)。正因为我们报的是社会新闻(包括突发新闻),经常要到各个地方跑来跑去,所以也是最累的一个部门,同时也是最锻炼人的部门,我非常有幸来到这里。1月18日报到的那天是星期五,报社全体员工刚好要在周六、日到东莞开年终大会,部门一位副主任和热线组几位同事交代了关于工作的一些细节后,我们被告知1月19日(即报到后的第二天)就要开始上班——接热线。

  对于我们部门来讲,热线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几乎所有突发新闻都是首先通过市民打热线电话报料,然后对于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我们再通知记者出去采访。接热线电话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这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对以后正式采访都非常有帮助。首先要把报料人所说的事情记下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结果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些报料人自己对事情的经过不是很了解叙述也不祥细,所以我们就要多问,通过报料者我们能了解多少就多少。有些时候报料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对我们来说有很大作用,倒如发生了车祸,伤者被送到医院,而报料者就是医院里的医生,那么说明这个料可靠性很高,因为平时我们也会接到一些假的料。我们每天接到的每一条报料都要打进电脑进行统计,开始还不能边听电话边输入,于是就先把关键的地方记在纸上,然后再输进电脑。这跟我们采访时记录很相似,都是把事情的关键部分(关键词)记下来,回去后再根据这些笔记写成文章。

  接电话的同时,在空余时间我们就看报纸,包括《深圳晚报》和深圳其它几家报刊。除了解每天发生的事情外,还要注意报纸上文章的结构和写法,特别是要注意本报记者是如何写文章的,因为我们在这里实习,以后写文章就要符合本报的风格。因为记者平时都要在外面采访,在报社的时间一般不多,开始时我们都难得见一面。接了几天电话后,终于有机会跟记者出去采访了。

  部门里有个比我们早来半个月的见习记者,因为大家年龄比较相近,于是开始就跟着他到外面采访。记得第一次跟着出去采访是在1月21日,某小区一住户阳台上的玻璃因太阳照射原因会突然碎裂,而楼下刚好就是一个花园休闲区,每天很多老人、小孩都在那里,如果玻璃掉下砸到人后果将很严重。我们到现场看了一下情况,采访了住户和该小区物业管理,听听双方的说法。采访完后,记者说这个稿让我写,但想到自己才来3天,没什么经验,怕耽误了事情,最后还是没有写。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迈出第一步,从1月24日跟主任、夏老师合写第一篇稿,以后就越写越多了,再后来就有了独立采访和独立写稿的机会。

  跟其它部门不同,我们部门历来都不会给实习按排固定的老师。按排一个记者作为固定的老师或许在平时能给实习生指导和意见,但这样也会使得学生集中写同一类型的稿,因为每个记者都有固定的一条线,并且这些指导和意见也是单一的。但是,作为报社的一个记者,特别是社会部的记者,平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知识面要非常广泛,要有丰富的常识。虽然我们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其实部门里每一个记者都是我的老师,在这四个月中,部门里每一个记者我几乎都试过跟他们出去采访或者完成他(她)们交代的任务,所以也接触了很多东西,去过法院、检察院、消防局、交警局和司法局,作为记者,“公检法”的稿是必需掌握的;也接触了很多人,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中至企业老总。除此之外,作为社会部的记者,还要掌握如何采写包括违法建筑、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劳资纠纷、消费维权和环境保护等各种各样的新闻题材。

  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在这里我跟得最多的就是华祥名老师,华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他教会我如何写“公检法”的稿件,后来也把任务交给我,放手让我独立采访、独立写稿。记得在2月21日,我们为了完成关于沉香树被砍的稿子,连续两天去了梧桐山;为了找那些被砍的沉香树,不顾危险,在下雨天去爬超过75度的山坡,最后终于找到了。稿子完成后,也发了一个整版。第一次暗访也是华老师带着我的。2月19日,我们要暗访一个非法的异地违章代理缴费点。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后,我就匆匆忙忙地打了一个电话过去确认这个非法代缴费点是否还存在。等我们到了那个点后,一进门店主就问我们是否记者。当时我们都楞住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打电话过去确认时我用的是热线电话,号码是公开的,网上可以查到。当然,我们都否认是记者,只是要找人代理交费,后来暗访还是成功了。虽然开始有一个很大的失误,但从这件事上,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错了第一次便不会错第二次。作为记者,首先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其次才是写稿。这是都是华老师教会我的,所以我非常感谢他。

  实习后,才知道媒体工作跟书上的所说内容有非常大的区别。采写工作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绝对不能纸上谈兵,要勤于跑腿多积累经验,要知道每一种文章的风格,要学会写每一种题材的文章。你可以不知道麦克卢汉是谁,但不能不知道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可以不知道什么叫螺旋定律,但不能不知道什么叫故意杀人,什么叫故意伤害。丰富的知识和常识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在实习期间,总共发了50多篇稿,其中有跟记者合写的,有写完后让记者改的,有自己改的通稿,也有独立采写的。除特殊情况外,每天几乎在9点半前就到报社,晚上基本上11点后才回去。为了工作,曾经在报社的地板上睡了好几个晚上;为了完成采访任务,也试过多次饿着肚子一整天。记得在4月20日,因为下雨的缘固全身都被淋湿了,鞋子当然不能幸免。第二天(即4月21日)接到采访任务,就立即跑去采访了。等采访完回来写完稿,发现鞋子已经干了。在生活上,以前除了在学校住宿外从来没到外面住过,来了深圳之后,我们就要自己租房子,交房租、水电费、管理费等等,一切都要自己处理。我们同学四个人,就在一间狭窄房间里同甘共苦地居住了四个月。XX年初铺天盖地都是雪灾的信息,这个冬天是几十年来最寒冷的冬天,而我们每天却不得不用刺骨的冷水来洗澡,因为根本就没有热水器,也就没有热水,当时我们房子里唯一的家当就是衣服和被子。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不仅锻炼了新闻采写能力,提高了对新闻的敏感度,还学会了在社会上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并且还炼就了独立生存、生活的能力。以后出到社会不管从事哪一种行业,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都是非常保贵的财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一群亦师亦友的记者,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去玩。他(她)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时刻影响着我,令我变得更加成熟和优秀。我非常有幸认识这样一群善良,有理想,有激情的朋友。

  当然,在实习中我也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缺乏跟别人沟通的技巧,不懂得在实际采访中抓住关注问题,在写作上也要有所提高。倒如在4月5日调查某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问题。因为掌握不好说话的方式,在采访一个工作站的站长时大家出现了一些矛盾,并且在接二连三的采访中都没有问到最关键的问题,最后搞到双方有点不和。同时,也因为没有工作证这个问题,对方一开始就怀疑我的身份。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说明我还是没有考虑周全,也缺乏跟别人打交道的技巧。之前所说的关于暗访非法规章代缴费点那个失误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会改正自身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对我以后走出社会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感谢学校和报社给了我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使我终身受益!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2

  深入社会、体验社会的最好经历,这次实习时一次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管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非常感激在实习过程中帮助我每一位同事!

  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因为我新闻媒体专业的所以这次实习对我十分珍贵,年月。实习的时间里,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深化了理论知识,下面就是实习鉴定。

  被安排到机动部跑突发(社会)新闻。从此,实习期间。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记者生活:准时上班,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

  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解。但是每次有新闻线索时,指导老师都带我现场,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后来,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实习指导老师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同时我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实习中,首先。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其次。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做一个好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再次。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帮助他解决问题,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很多老百姓办不了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解决。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但是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做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最后。尤其是机动记者。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节奏很慢,那么当你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这样,一条重要新闻的现场性就会变得很淡。甚至,报社会在和同城对手的竞争中落在下风。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3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

  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

  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

  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4

  20xx年3月23日,我来到特区报业大厦的35层,前来《深圳特区报》商贸组报到。

  牐牻哟我的是一名女记者,名叫潘未末,知性达雅,浑身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活力气质。她告诉我,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来深圳特区报已经有好几年了,从在老报社上班到在新的特区报业大厦上班,一路走过来的。

  牐牽雌鹄此是个能干精练的女记者,而且经验十足,做事很干脆,我知道,未来的两个月我将从她那里学到许多东西。第一天,3月24日,这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我和谁都不认识,只认识潘未末记者。我以为她马上就能给我什么采访任务和写稿任务,所以我就坐在商贸组的大沙发上等,结果她也没有怎么理我,只随便交代了我几句,就让我认真看《深圳特区报》,因为她看起来也是很忙的样子,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匆忙写稿……我再也坐不下去了,就直接上前,“潘姐,我今天该去采访什么?”

  牐犓抬眼看看我,没有多说什么,就拿起手头的初稿,让我把它整理成一篇800字的消息。我欣然受命,施展自己在学校期间学习的书本知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倒金字塔”我在心里对自己嘱咐道,不到一会儿,我就把那800字的消息完成了。“这么快”潘记者很诧异地说。我很自豪的对她说,“这种小稿件写的太多了,所以很快”,很自鸣得意的样子~

  牐牸阜种右院螅我才意识到我的轻狂和错误。我的稿件被“枪毙”了,因为风格问题,也因为脉络问题,这个时候我才了解到潘记者让我认真阅读特区报的用心了。随后,潘记者把她在特区报发表的稿件集册拿给我看,让我认真体会一下,还特别叮咛说,一定要仔细地看,最好能随时做个笔记。

  牐犖颐挥兴凳裁椿埃从那以后我不再以为坐着看报纸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也认识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凡事还是从小事做起啊。

  牐牸柑煲院螅我终于适应了特区报的风格并能正式开始展开工作了,潘记者也没有对我客气,一件件的采访任务和写作任务就交到我手里。虽然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地犯了错误,但同时也不断地在学习,在改进;商贸组的其他记者也渐渐地混得熟了,也开始和他们后面跑跑展会、公司、酒店和政府机关等,有时候他们不方便去的时候,他们就让我独身前去。

  牐牳芯踉谏钲冢记者还是比较吃得开的,比较受人尊重,比较受人看重,到哪里去采访都能赢得不少方便。不过,深圳终究是个商业化比较浓厚的城市,为什么呢~我记得有几次应邀去采访,采访完了以后他们居然掏出好几百块钱,说是让我坐车回报社。鬼才相信他们呢,深圳的公交车费、打的费用虽然比全国其他地方高,可也不至于要那么多钱吧!我死活不要,他们也死活不放过我,没有办法,最后我只拿了100块钱,打的回报社去了。

  牐犆扛鲎黾钦叩娜嗽谧约旱牟煞镁历中都能遇到最最激动人心的事情,我最有印象的是采访深圳最大的临时人员安置地黄木岗又一村,那是中国最大的临时人员安置地,大约2、3个平方公里的地方却住进了十万人之多,他们都是全国各地来深圳混生活的外地打工者,里面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不过总算秩序井然。黄木岗我去了两次。第一次是查抄“黑”网吧,所谓“黑”就是因为它没有执照和经营许可证,那次是接到行政执法局的要求我作为实习记者身份去的,一家名叫“云天”的网吧,72台电脑主机和相关配件,6个网吧工作人员。据城管部门的同志说,这家网吧的老板惨了,二三十万的投资全投水缸里去了。我采访那网吧老板的时候,他对偶简直就是声泪泣下,看得出了,都是新机器啊,就这样被全部没收了。我知道,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整治网吧,它只不过诸多被取缔的千万网吧之一而已,但从现场观看的诸多临时住居人员的同情和愤怒的目光中,我看得出来,他们很不高兴,诺大的黄木岗,能够上网的地方不多,而这家“云天”网吧收费低廉设施齐全,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生活要求……那次采访虽然很成功,但总也感觉不痛快。

  6、7点就要去挤公交车,有时候人太多,竟然连公交车的门都挤不进,时常还要被别人看白眼;加班是平常事情,有时候晚上8点钟还有采访任务;实习的日子同样也是快乐的:让我见识了不少的东西,让我第一次去五星级宾馆里吃了一顿,让我学习了不少事情,让我体味了不少感情,让我结识了一些朋友……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5

  作为未毕业之前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实习的经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两个多月的实习,我对基本的新闻采编流程有了大概的掌握,能够初步独立采访,独立发稿。在报社除了平时采访、写稿之外,还被安排去值班接听记录报社的热线,通过电话了解记录爆料人的新闻素材也是一种不错的锻炼,另外指导老师XXX老师也很耐心的给我讲解做记者的基本素质,修改我所撰写的稿件。两个月下来收获很多。

  首先是通过多读新闻来看一些优秀的稿件,分析作者的逻辑和思路。刚去的几天,X老师就让我看了很多他以前写的稿子。因为他是报社里的调查记者,写的都是比较大型的调查稿件,十分注重调查的细节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往往从寥寥几笔就抓住了事件的核心,从事件的暴露出的问题层层深入,经过对几个关键问题的了解,很快就深入到了现象本后的本质原因。而且,事情的起因都是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问题。例如,《XXXX的系列报道》,从群众的反映,到问题的形成,到施工方的采访,到最后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几个部分的分析调查,最后揭示出问题在于施工方和市政管理部门的利益勾连。整个实习过程中,一有时间我就在X老师的指导下看各种稿件,深度的、即时的、系列的、专题的。而且还要看不同报纸对同一事件是如何报道的,这背后就反映出记者整合新闻、呈现新闻、采编新闻的能力。

  其次是新闻采访的技巧。新闻采访确实需要很多技巧,如果不能有效的和被采访人沟通的话,就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素材。尤其是遇到各种纠纷的情况时,当事人往往各说各话,同一个事件呈现出不同的说法,就更考验记者的功力。要经过不止一次的访问,才能把重要的信息采访到。如果纠纷中存在受害方,而且受害方能够明确提供有效的证据的时候,事情会比较好处理,因为受害方会比较配合记者的采访,而对受害方的控诉对象则需要根据事情本身,采取旁敲侧击的迂回策略,来获得关于事实真相的信息。这种采访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电话采访的时候一定要获知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职务等信息,这是对信源的确定,也是我得到的一个很重大的教训。在关于“XXXXX”的新闻中,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把握好,最终没有得到关于对方的任何有效信息,最后还是由老师出面方才搞定。

  关于调查报道,一定要拿到证据。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而事实报道不能空穴来风,有明确的依据。我在调查报道方面得到的教训就是要注重证据,抓住关键,而在最后的稿件中则要呈现能反映问题关键的证据。因为新闻选题的原因,很多采访都要通过电话进行。电话采访的一个取证方式就是录音,再有就是要获得相关照片、视频等材料。在采访“XXXXX”事件中,这一教训得到了清晰的诠释。在X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受害方和相关责任方进行了深入采访。但是,X老师在修改的时候则指出:“为什么不把刚刚电话采访的情况反映上去,这就是问题的实质呀!”我就此终于领悟到,调查报道一定是要用事实说话的,不能简单的归纳或者代替事件当事人说话。

  分析事件、找到现象背后的关键和本质。很多新闻现象,单从表面看感觉没什么,只有经过仔细深入的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有一双“火眼金睛”,把所呈现出的新闻碎片和应然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此发现问题所在。如在“XXXXX”事件调查中,一名消费者为记者提供了自己的购货单据,问题家具的照片等材料,但是不经过仔细的分析,就会觉得这些材料除了照片上显示的家具出现裂缝的情况并没有其他问题。但是仔细看了购货单以及其中的每个条款之后,就发现,原来,在购货协议单上早就存在着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如收到货款7-10天发货,这样子商家就有了缓冲的事件,消费者着急需要家具装修就没有办法让商家快速发货。另外,还要求顾客必须盖某章之后才可以退货,而实际上购买是由卖场里的店铺操作的,根本就没有盖这个章。仔细看有一大堆漏洞等着消费者去跳。所以,这就让我学会了去分析新闻,在分析中发现新闻线索。

  热线值班也是一种锻炼。实习期间我觉得比较能学到东西的另外一个地方是热线值班室。每周有两三次热线值班,爆料人会不时打进热线,讲述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值班人员就负责把他们讲述的新闻线索进行记录。我就把这当做是新闻采访,对每一个热线,我都尽量了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内容、如何发生、事件当事人等重要信息,写成一个简单的小新闻,因为接触的都是各种类型的人,所以这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高。

  以上,仅仅是实习过程中最受感触的几个方面,还有更多的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通过更多的实践,我会学到更多的新闻生产的基本功。这里对为我提供实习机会的XXX报社表示由衷感谢,对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我的XXX老师、XX老师和XX老师等表示诚挚感谢!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6

  为了响应学校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号召,更好地锻炼自己,我于7月18日到8月3日在我们当地的《今日泰兴》报社采访部实习,暑假报社采访部实习报告。这期间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学到的不少知识,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今日泰兴》是中共泰兴市委机关报,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报纸。作为党报,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作为平面媒体,增强了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为更多的人认识泰兴、了解泰兴打开了一扇窗口。

  《今日泰兴》包括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民生版、教育版、新农村版、文学版、法制版等。我在新闻部实习,主要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服务。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的内容广泛,主要报导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和综合新闻。

  我在采访部实习,有幸跟随主任马宏飞实习,我学习到很多知识、感触也很多。虽然现在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但马主任教会了我新闻写作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方法,让我学到了一些新闻写作的技能,能够写出些简单的新闻。

  刚去没几天,7月20日,我遇上我市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7月24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22日的事故情况”。因此我有机会参加采访,从中学到了很多。

  7月20日,我提前近一个小时,早早地到达会议现场找到记者席坐下,等马主任和与会人员的到来的同时,我先学习了市委书记的工作报告,并将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八点半会议准时召开,我跟着马主任认真听着市委书记的讲话。下午我就尝试着写起新闻稿件来,一下子写了1000字,自我感觉良好,送给马主任批改,谁知道马主任的评价是“一盘散沙”,实习报告《暑假报社采访部实习报告》。他说,全文都是回忆程序和负责人的讲话,把新闻淹没在繁杂的程序和冗长的套话中,读者对这样的报道很反感。作为会议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参加的会议室什么,要事先解读材料,做好一些知识上的准备。其次是关注和搜寻会议中的各种信息。在会议中只有懂得挖掘,才能从中获取可贵的新闻线索。写好会议新闻,还要找寻写好会议新闻的最佳切入点。会议新闻最易落入俗套,写好会议新闻也是对记者平时学习、掌握情况、写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会议新闻一定要有主题,不能写成一盘散沙似的稿件。

  听了他的这些话,我重新去写,经过他的修改总算能过关了。后来,我根据马主任的要求,从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线索,先后采写出《市委部署文化泰兴建设工作》、《39项民生工程写进市委文件》消息在头版头条刊登。同时,我学写了几篇评论。

  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星期,马主任教了我很多东西。首先他教我学会看报纸,以前我看报纸都是简单的浏览,现在他教会我看报纸要注意看专业记者的报道是从哪儿入手写的,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突出要表达的内容,用什么吸引读者的,是标题副标,还是导语新闻图片。其次他给我找来一本新闻写作技巧方面的书,让我多看看,做一些读书笔记,练练文笔,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采访,我受益匪浅,主要心得小结如下:

  除了突发性新闻,在接到采访任务时都要在第一时间认真了解此次采访任务的背景、人物、主题、想提问的问题等等,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不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没话说、问不到重点上等问题。在采访时也应保持头脑高度集中,认真思考,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提问。作为记者,采访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访是出好稿子的基础。很多时候没问到,没问清楚造成文章没有说服力,还要补采甚至重采。新闻最重要是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负责。

  同时,我在实习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参与采访,我还学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艺术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采访的质量,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采访的质量。

  一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

  例如:我们在采访我市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芦玲芳时,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比较紧张。为了打破僵局,马主任灵机一动,转移问话内容,问她:“你这几年不容易,为了乡亲们吃了许多的苦,你脸上的皱纹比较多了。”马主任的充满人情味的问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的采访很顺利。

  二要在认真听中提取新的问题。

  我们在采访一个纪检干部时,他比较谦虚谨慎,不想说自己的情况。我们没办法,只好先和他说说其他工作上的事。后来,他说到有时办案中,老婆比较着急,有人说情到家中,有的人还带了物品,有时不敢开门,错把亲戚关到了门外。结果,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要采访的内容说了出来。

  后来,在实习期,加上马主任的指导,我还了解到,三要从侧面了解法、四要直拉主题法、五要身心投入,让其有感受而发。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7

  报社实习报告怎么写?能去报社工作的人,基本上文笔都比较好,写一份实习报告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我们还是整理出了一份报社实习报告范文,大家可以从这篇实习报告范文中,找到实习报告写作技巧。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就是联系上了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学问。

  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会用得上。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第一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么稿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稿子就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从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也许现实就是这样,不得不面对一些你无能为力的事情,当发现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应该始终保有自己的原则就好了。

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8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院里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认识实习。

  20xx年2月至6月这四个月期间,我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全面接触新闻编辑业务,从处理地方记者稿件,参与选稿排版,到最后找总编签版,开始与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回想起在报社实习的那段日子,心里还是有诸多感触。

  一, 初到报社半是懵懂半是新鲜

  第一次到报社去是2月12日,我跟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到河南日报社去报到,人事部的周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到报社去,里面的人又一个都不认识,我们几个都不敢多说话,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无可避免的紧张起来,几个人站成一排规规矩矩的一声不吭,像接受检阅的士兵。周主任阅人无数,很快就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和不自在,他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自愿过来实习的,可不是我们强迫的哟,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我们抓的壮丁啊。听了他的话,我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实习手续办得很顺利,我听从报社地安排,跟着王志昭编辑做新闻编辑工作,主管周三和周六的两个版面。令我高兴的是,我和我的同学林玲分到了同一个办公室,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心里感觉踏实多了。当我第一次跟王老师到她的办公室去的时候,我在心里告诉自:你的实习生活开始了,你要好好努力,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声誉。

  二,实习生活初期与实习老师良好的交流沟通最重要

  办完实习手续我们当天就回到了学校,实习老师交代我们第二天早上要按时到报社上班。第二天一大早,冬日的早晨六点钟还是漆黑一片,我们就到校门口去赶首班车了,由于时间尚早,面包店没有开门,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往报社赶,下了公交车,走在街上吹着冷风,我直在心里叫苦,真是饥寒交迫啊。到了办公室,打开门看到实习老师还没有到,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看了看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利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我和林玲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从那天起,提前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成了我和她每天必做的一门功课。

  刚开始,我总觉得跟实习老师很陌生,仿佛我们中间隔着什么,正因如此,我那拘谨不争气的性格出来捣乱了,只要老师不主动跟我说话,我也不吭声,一个人坐在她旁边看报纸。老师看我那样,本来有工作要交给我做,也就做罢了。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同办公室的白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告诉我要主动跟老师沟通交流,不要总等着老师主动开口。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自然改了很多,老师看到我的变化非常高兴,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多了。很快,她跟我讲了编辑工作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编辑工作的一系列流程,而且还把她电脑的密码告诉了我,这一切充分说明,她已经不再把我当旁观者了,开始引领我参与到她所负责的编辑工作中。

  从以上两件事上我认识到,有些工作不要等老师安排,我们作为实习生,为老师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比如说每天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还有,我们应该主动跟实习老师交流沟通,不要自视清高,应该时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地去尊重自己的老师,多向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的实习老师请教。

  三,与读者交流的畅通渠道

  办公室有一部,在实习期间,接听读者的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这一部不起眼的电话,让我明白了作为接听员的不易,它同直接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同样重要,是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渠道,而热线接听员的任务,就是要时时刻刻保持这条渠道的畅通,以便与读者更好地交流。

  (一)热线接听员,小工作中有大学问

  因为《河南日报》(农村版)的读者大都是农民,学历相对比较低,再加上河南省不同地区那些形形色色的方言,读者在电话中不论是提供新闻线索还是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经常会语无伦次,说老半天也讲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刚开始接电话的时候还觉得很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开始讨厌电话铃声的响起,即使拿起电话也是敷衍了事再匆匆挂掉。

  有一次王老师看我接电话时的样子,专门跟我谈了一次话,她告诉我,即使读者的表达能力有限,作为的接听者,也应该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并作详细的记录。如果是提供新闻线索的热心读者,即使他们提供的线索新闻价值不大,但是既然他们选择给报社打电话,这种热情还是值得鼓励的。再者说,农村版报纸的目标受众就是农民,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也在农村,如果因为我们的没有耐心而错过了好的新闻线索,那么报纸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向报社反映问题,向媒体寻求帮助的读者,就更要有耐心了。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如果不是受了较大的委屈,一般群众是不会给报社打电话的。已经遇到了不平事,心里已经够不舒服了,如果打电话到报社再碰钉子,则有可能激化矛盾。所以,即使遇到媒体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作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并好言安慰,让群众满意。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惭愧了很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竟然如此不理解农民。从那以后,我变得细心了,也热心了,再接听的时候也学会了引导,碰到听不懂的方言就多询问几遍,直到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一位济源市的农民读者打电话到热线部反映自己的问题。他在村里盖了一处养鸡场,因为占用耕地,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他很气愤,那个养鸡场是他所有的财产,如果拆除他的损失会很大,所以他想通过媒体来解决这个事情。我在电话中告诉他,占用耕地是违反政策的,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是合法的,恐怕他只能把养鸡场拆除另建了。可是他还是不理解,委屈地说他们村里占用耕地的不止他一人,为什么不拆别人的房子偏偏只拆他的。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就让他留下了联系方式,允诺说等我请教了领导再给他答复。所谓领导,就是电脑,我飞快地登陆河南农业厅的网站,在上面找到了相关政策及解决办法,当我胸有成竹地把政策一条一条的念给他听并作详细解释时,他总算理解了,说既然省里有规定,那就拆吧。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是通过处理类似的事件,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懂得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是不够的,只有熟悉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地帮助读者,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摒弃主观感情色彩,认清事实,明辨是非

  某些居心不良、有所图谋的人,有可能会借用传达错误信息,这就需要热线接听员具有清醒的头脑以及明辨是非的智慧。在实习期间,我就犯过头脑发晕的错误,回想起来真是惭愧。

  二月末的一天,我接到一个,一个女的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哭哭啼啼地说林州市某派出所包庇当地一铁矿的矿主,任由他们非法采矿,接到群众举报后也迟迟不做处理。现在非法采矿者已经把矿井挖到了当地居民的房子底下,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饮用水也遭严重污染。由于怕当地居民向林州市部门反映,当地派出所已经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我听了她的话后对她很是同情,同情弱者战胜邪恶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再加上事情发生在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林州,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解决困难。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又有两个人打来,反映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我满腔义愤,马上向我的实习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强烈要求她派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前去调查。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三个人接连打来电话本身就值得怀疑,更何况是口径一致,这绝对不是巧合,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当时死活不听,一直在她耳边念叨,还向她描述电话里的哭声有多凄惨。老师无奈,只能答应我派记者前去调查:就当让你长长见识。我飞快地写了一篇新闻线索提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安阳记者站站长,希望他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帮助。

  第二天下午,安阳记者站的秦站长把调查结果告诉了我:当地为发展经济开采铁矿,铁矿手续齐全而且合法,至于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矿上早就进行了赔偿,只是有几户村民对矿主不满,不断到矿上闹事。至于往报社打电话所谓的反映情况,纯属无事生非,颠倒黑白。我那时口瞪口呆,才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幼稚。

  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事实才是第一位的,在新闻事实面前,个人的主观感情只会降低你评判是非的能力。

【关于报社的实习报告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报社实习报告8篇

2.关于在报社的实习报告三篇

3.关于报社实习报告(精选7篇)

4.关于报社的实践报告范文

5.关于理论与实践的代沟的报社实习报告

6.报社实习报告3篇

7.在报社的实习报告8篇

8.在报社的实习报告3篇

上一篇:中实实习报告 下一篇:审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