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报告

2021-04-30 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外实习报告 篇1

  学院:

  专业:

  班级:xx

  姓名:侯彦丞

  学号: XXXXXXX

  实践时间:20xx年10月25日 至 20xx 年10月27日 共 3天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3

  三、实践目的................................. 3

  四、实践日志................................. 4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5

  一、前言

  野外生存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并有个别学校已将这种运动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把野外生存能力作为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活技能,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还开设了野外生存课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题组组长、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表示,之所以把这个课题申报为“十五”国家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拓展高校体育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生存生活能力。学生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能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去学习,这非常重要。野外生存课程是野外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是指在远离居民居住的环境,如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复杂地形域内,在缺少提供生命所赖以维持生存的外部物质,个人或集体靠自身努力,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及近似人为营造的环境条件下,保存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一门课程。野外生存课程作为高校体育内容,强调健身、趣味性和使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野外生存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育内容,它集竟技性和挑战性于一体,包含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寻食(水)等丰富内容。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实践时间:10月25日--27日

  三、实践目的

  1、锻炼学生在野外遇到地理阻碍时克服困难的能力;

  2、通过实地练习,学会运用各种技法和可用资源弥补自身相对于客观条件的不足与弱点,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从容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3、丰富学生野外生存知识,提高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四、实践日志

  20xx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周五下午,期待许久的野外生存拉开了序幕。一路上都在对实习基地进行幻想,

  一想到能零距离的接触到大自然,可以自己做饭就很是兴奋。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近一小时的船程,我们平安到达营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真的是零距离接近自然,灯光了了,人烟稀少,依山傍水。在进行实习之前,我们已经经过了多次的理论学习,并且进行了分组。到达营地后,我们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在经历了收拾营地、刷锅、取水、搭灶、生火等一系列环节之后。终于吃上了野外的第一顿饭,煮方便面!虽然简单,但是很开心。饭后,大家对第二天的行程略作了解并做好安排后便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就这样,我们度过了野外的一晚。

  20xx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一是新鲜,二是冻的是在睡不下了。洗漱的时候再次体会到生存不易,毛巾上冰冷的水让还睡眼惺忪的我们顿时精神抖擞,含在口中的漱口水也是冻得牙齿生疼。在勉强洗漱后大家做了简单的早饭,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之旅。第一个项目是丛林穿越。望着那光滑陡峭的岩壁,我真是从心底里害怕,但是既然选择了体验野外生存的不易,就不能退缩。我硬着头皮跟在队友身后向上爬,上山的路很不好走,有很多很滑的陡坡,越往上走眩晕感越是强烈,中途经老师许可进行了休整后,在老师和队友的连拖带拉下,终于顺利完成了穿越的过程。之后一个项目是降岩,由于穿越过程中身体不适且体力消耗很大,在老师的许可下由助教老师沿小路带下山,虽然没有经历此次降岩,但之后听队友的讲述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当时那种刺激、紧张的心理,并由衷钦佩队友们的勇气和毅力。经历了这两个项目后,大家回到基地附近开始学习扎竹筏,主要学习两种基本而实用的结绳方式,并且在队长的带领下很快完成了我们的任务,队员们撑着自己亲手扎的竹筏在水中滑行时脸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溢于言表。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家只在湖中稍作逗留便回到岸上生火做饭。为了帮助同学们补充能量,学校给我们每组配发了一只鸡。在经历了一天的劳累奔波后,野炊区顿时一派杀鸡拔毛、磨刀霍霍的战斗景象。在并不精致的加工下做了一顿丰盛的野外星光晚餐。之后是篝火晚会,每组都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大家还围着篝火取暖。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活动的正常进行,晚会很早便结束了。这一天,在愉快中完美结束!

  20xx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第二天依旧起得很早,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洗漱时寒冷刺骨的湖水和做饭时灼人的烟灰),大家分组进行了溜索项目。我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害怕,勇敢的完成了这次任务,亲身体验了“空中飞人”的感觉。进行完溜索项目后老师组织同学们清理了基地的垃圾,做到了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环保工作,

  随后又开展了几个小游戏,还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大家原地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于当天中午十二点多,在校车带起的尘土中和船上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离开了实习基地顺利的返回了学校。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现在的大学生被戏称为住在象牙塔里看世界的人,那说明了我们缺乏“走出去”的经历,缺乏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经历,此次实习正是对我在野外生存这方面经历的弥补。在零距离的接近自然的同时,我真切的感受到野外求生的不易,也学到了很多求生技巧。在此,感谢老师的关心与鼓励,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照顾与帮助。同时,我还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群体,出校门时大家只是互不相识的校友,而离开时我们依然成为了曾经一起努力挑战自我、一起克服困难的同进同退的战友。回想整个实习经历,让我觉得我们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感谢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这些在课堂上永远也不可能领悟的知识、感悟以及那些在此次实习过程中结识的良师益友。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这次生存体验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完美。

  1、实践活动时间选择不当,已经进入冬季,天气较寒冷,同学们在野外容易生病。

  2、实践活动内容过于单调,曾经上过这个课的同学再选的时候会觉得无味。

  3、老师应该帮助各组之间的交流,不要让交流仅限于小组。

野外实习报告 篇2

  实习概况:

  此次野外实习地点选在距北京市西南六十公里的房山县周口店镇的山口村一带,测区内主要有周张公路(周口店----张坊)和通往燕山石化的主要公路两条,另外有三条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从测区穿过,交通比较方便.该地为山区,居民地大多位于山间盆地,其中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坐落在周口店镇以西一公里的龙骨山上,该镇耕地较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则以水泥,采煤等到重工业和矿山采业为主.该地区气候湿热,雨季在七,八月份.

  测区的具体范围是:南至实习驻地----地矿部探工所北500米,北至良各庄村,西以山为界,东至迎风坡,大致形成北宽南窄的狭长地带,面积大约为1000*1500平方米.测区内包括三条铁路,一条公路,一条河流及大量的居民地,地物比较丰富;另外,两侧的山体亦表现出较好的地貌形态.

  周口店测量实习的主要任务:

  1 每小组完成一幅40CM*50CM,比例尺为了1:1000的地形图测绘任务,并提交整饰后的聚脂薄膜图;

  2 完成首级控制测量(一级测距导线,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计算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X,Y,H);

  首级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从八月二十三号至二十八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在平面控制测量中,主要由指导老师,以及王金星和周锋两位师兄带领我们完成.使用的仪器为所带的仪器里精度最高的全站仪.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点开始,沿铁路向北行进大约2—3公里之后,再向东转至山上,在山上布控了D09 D09之后,又从山上下来向南进发,最后经过山口村的东边界和南边界后,与已知高程点实现了闭合.因为对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一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测距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15毫米,测角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5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则须小于或等于1:14000,所以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小心翼翼,而且平面控制测量决定了以后的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更不容我们有丝毫大意了.每一测站,在精准的调平对中以后,我们都会进行两次测回,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降低误差.最后内业计算后,不论是角度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还是全长闭合差均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而高程控制测量则由我们独立完成,高程控制要求精度不高,仅仅为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是DS3水准仪.测量过程是建立在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之上,沿以上路线进行高程测量.每一测站,采用设立偶数个子测站以消除尺垫的影响,采用”后前前后”的读尺方式以消除仪器和标尺下沉带来的误差.经过内业计算后,得出高差闭合差为-23.5毫米,路线长度为了37133.8米,则三等闭合差不应超过24.3毫米,同样符合要求.

  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在地形测量中,仅仅依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地形测图,其点的密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图根点是在等级控制点下加密的,是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图根控制测量也分为两个方面,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对平面和高程进行同时施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组采用的是附合导线和支导线两种方法).

  进行图根测量,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慎重选点.于是在选点前,我们首先对测区进行踏勘,以求了解测区的现状,地形类别,测区界线,已有控制点的可利用情况等.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为我们以后的测图的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然而,毕竟经验不足,仍旧出现了问题.比如布点过少,布点不均匀.当到后来将图展至图纸上,这些问题便暴露的一览无余.图纸上的有些方格内拥有3-4个点,而有的方格内则是一个点也没有.所以综合来看,图根测量是不令人满意的.

  大比例尺(1:1000)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方法及成果质量评定:

  在绘制地形图的时候,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方法和符号表示,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主要是按照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现行的{1;500 1;1000 1;20xx地形图图示}执行的.施测碎步点时采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的方法进行测绘.测图有一些要求,例如基本等到高距为1米;水平角,垂直角度的计数精确至1分,半测回测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不低于图上下级0.1毫米(实地10厘米),以及测定地物点的最大长度为100米,测量地形点时最大长度为150米等等,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任务还是被完成的比较圆满.

  地形图测图的技术总结:

  1:碎步点选择上,选的点应选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方.比如选在地物的转折,拐角处,或线状地物的始末位置.表示地貌的碎步点应选在坡度变化处.要综合取舍地物和地貌,其原则是:凡按测图比例尺计算,在图上小于1毫米的地物和地貌细部均可省去.但是,一些具有方位意义和较大使用价值的独立地物(独立树,电线杆,水塔等)不能省略,一些线状地物(公路,铁路,沟渠)亦不能省去.在复杂的地形处选点时,立尺员应绘出立尺点及其周围的地形示意图,以供绘图时参考.

  2:观测上,各碎步点距测站的距离可用视距测量的方法,高差可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得.在同一测站上,每测出15—20碎步点,必须瞄准起始目标,检查零方向,其角值差不得超过5秒.

  3:绘图上,使用半圆仪按照极坐标的方法展绘碎步点.绘图时,例半圆仪的直边对准起始目标,在半圆仪直边处画一短线,此线便是图纸上的零方向标志线.碎步点展在图纸上,应标有高程注记,以高程的小数点代表点位,注记至分米.字头方向一律向北,字体不大于1.5毫米.

  通过实习,自己在专业思想上的最大收获:

  理论总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没有周口店这四周的实习,我们就很难从理解测量学的本质.测量学本身就是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一门课程.仅仅知道书上的条条框框是不太实际的,因为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实践当中去,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去解决书上没有的问题.在实地,复杂的地形,变幻莫测的天气,甚至是能否与当地居民搞好人际关系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测量工作的成与败.而这些是不可能从课本上学到的,也不是别人可以交会的,必须由我们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贴切的感受到这些虽不能从理论里得知却远远比课本复杂的野外情况的重要性.

  实习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这里不得不提,而且一再重复的就是选点布控,到底应该如何选点呢?我想这是我在周口店实习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像其它的环节,无非就是测与绘,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是选点布控则不同,它需要你对实习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测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后面要干什么,当然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而若对测区不大了解,就会出现上面提到布点不均,布点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这就是此次周口店实习的问题所在,也是实习过程中做得不足之处.

  结束语:

  记得八月十九号清晨,当许多同学还沉浸暑期的睡梦当中的时候,而我们测绘专业的学生们却已经坐上中巴车,前往周口店,准备为期四周的令人兴奋又带有少许神秘的实习生活.

  来到周口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虽说山不大不高,但对于一个身处平原地区的我来说,倒也算是一种”奇观”了.

  安排了食宿之后,很快,王老师便将任务下发.具体任务是分时段进行,每段时间各有其必要的任务,时间安排得当,比如一开始的首级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再到后来的碎步测量,前后紧紧衔接,一环扣一环,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实习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影响实习进度的问题,而同学们也没有辜负带队老师们的殷切之心,自励自勉,勤勤恳恳,没有一个组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没有一个组愿意未完工就想到休息.最终在师生的努力下,答案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六周压缩至四周,但是我们仍旧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到但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难度的事!

  短短的二十八天,确实是短暂的,然而发生的故事却是数也数不清.欢声,笑语,甚至哭泣,落泪,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情字概括吧.大家在一起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相处,尤其是分在一个组的同学们意义或许更加非凡,虽然已是同窗二年,但是在周口店则全然不同,因为大家荣辱与共,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小小的只有五个人的团体,在那里,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五分之一,你是小组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想想看,大家每天一同外出,一同工作,一同吃饭,当黑夜渐渐代替白天的时候,我们又一同返回基地,大家就好像是捆绑在一起一样,你在哪里,那么我就会在哪里!

  在周口店,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四周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欢乐,一起承受实习的艰难,甚至是彼此之间有时候也会互相埋怨,争吵不休.然而一切的一切确确实实都是美好的.不提欢乐的事了,就拿有时候发生摩擦的事来说吧,发生这样的事情,倒不是因为大家在考虑自身利益,去争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而是都希望能把手头的活儿做的perfect precisely,所以当成员在工作中产生不同的方法时,暴风雨便降临了.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不是吗?争吵过后,再次谈天说地,将往事一笑置之,大家不但没有相互怨恨,反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友谊更近了一步.何等的胸襟,不是吗?

  四周的生活就是这样,快快乐乐,简简单单.

野外实习报告 篇3

  二、实习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习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习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习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平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白云岩: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有红色燧石结核,主要由白云石矿物组成。

  3.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由硅质构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坚硬,风化强者较轻的特点。主要可见:

  层状产出的硅质岩: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黑色.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报告 篇4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5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

  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近6月26日: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近-->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6月27日:昌平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6月28日:房山区石花洞6月29号: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附:交通位置图

  二、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1]下马岭组(Zqx)

  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岩性变化较稳定。沉积厚度116-458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长龙山组(Zqc)

  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中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厚约20-191米。

  [3]景儿峪组(Zqj)

  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呈现沉积间断特点;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厚约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余米。

  (1)寒武系

  下分三个统;

  (1.1)下寒武统

  [1]昌平组即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

  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13.5到95米。

  [2]馒头——毛庄组

  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与昌平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厚约50-185米。

野外实习报告 篇5

  12月20日早上8点,我们在匆忙的准备后,坐上了前往华南植物园的大巴。在植物园门口和老师们汇合后,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

  还在华南植物园门外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问周劲松老师:“这是什么植物啊?”尽管那可能不是什么药用植物,但我们所有人都记下了。进园以后。老师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解。有的是高大的乔木,有的是匍匐的小草本。只要是老师开讲,我们肯定会将老师围个水泄不通。

  这天我们在华南植物园内主要逛了药园和温室,见到了很多很多的奇花异草,但它们的奇异性真的让我们很难再见他们一面。一天下来,老师讲解和要求我们记住的,反而是更多的是在绿化草地上或墙角石缝里的那些所谓的杂草,就好像:黄鹌菜、一点红等。

  回到宿舍我们只能对着电脑整理照片,一会儿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了广州凤凰山。同前一天一样。周老师一下车就开始给我们讲。不过这天有点不同的是:我们每个小组都带了袋子、篮子、标签纸和枝剪。老师一路讲解植物,我们就一边选择性的采摘植物样本,为的是方便我们复习和记忆。

  在凤凰山上,我们爬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我们曾经以为很熟悉的植物,如盐肤木、肖梵天花、刺蒴麻、大头艾纳香、悬钩子、金毛狗等。

  以前,我那些植物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储存在我们的脑海里,而经过这么一天,我们才真正地认识这些中药,让它们从平面变成了立体的。老师也不遗余力地给我们讲解了近200种植物,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记住这200多种,老师讲得多了,我们才有印象,而且我们的笔记和采集的样本都是很好的复习工具。这天的学习效果,比在公园逛好多了。

野外实习报告 篇6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xx月xx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 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 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xx月xx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xx月xx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xx月xx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xx月xx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xx月xx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四、实习总结或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著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野外实习报告 篇7

  一、实习目的意义

  (一)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是一门与自然和社会密切想关的科学,资源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所以,不论是地理专业还是资源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从学科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加深对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野外考察是获取科学研究资料的重要途径

  所谓科学研究,简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探究,通常是以用发现的事实修正现有结论为目的而进行的大量调查和实验。因此,收集和占有资料、特别是第一手科学资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研究者学术水平的提高,只有资料丰富才能提高科学的生产能力。地理资料包括的方面很多,除了文字资料外,地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tm磁带)、幻灯片、录像磁带等也是地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资料有很多方面,诸如教师讲课、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文献阅读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既要收集室内文字图件资料,博览群书,选读文献,尤其是外国文献原著,经常做笔记、卡片,充分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作为我们从事研究的基础,又要有拓宽和纵深,学会从实践中获得资料的基本技能。因此,坚持做科学的野外考察去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三)野外实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环节之一

  大自然是地理学广阔而富有生机的实验室,是内容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教育环节之一。野外实习是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不可多得的机会,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地学和现实问题,将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地理学野外实习,或是烈日炎炎下的沙漠戈壁,或是森林蔽日的深山峡谷,或是寒风凛冽的高山冰川,在这种严酷环境下要测量准确的地理数据,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往往需要经历艰苦的劳动,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是综合素能的提高,均会起到非凡的作用。

  总之,野外实习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为以后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参加实习的教师和同学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二、野外实习的主要阶段

  地理学的野外考察工作,根据时间的顺序,一般可划分为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总结阶段。其中虽以野外工作为重点,但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习时间,大部分是用于野外工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准备工作或不进行野外工作的总结。相反地,只有充分地重视了这两个环节,实习才能得到圆满的效果。

  为了使野外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出发实习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十分必要。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一般要求在实习前的几个月内进行,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

  (1)确定野外实习的地区、路线和主要实习点。指定实习队负责人,负责实习的准备工作。初步确定实习的时间、地点、主要路线和主要实习内容,初步做出经费预算。

野外实习报告 篇8

  实习目的与内容。

  1.1 实习目的

  1.1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1.12加深物种多样性对植物群落重要意义的认识。

  1.13了解在同一气候区内,不同海拔、坡向和坡度等地形对植物群落组成与群落类 型的影响。

  1.1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领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15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具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数目或丰富度);二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的数目分配状况(均匀度)。群落的复杂性可以用多样性指数来衡量。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中所含的不同物种数和它们的多度的函数。多样性依赖于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和均匀度或物种多度的均匀性。两个具有相同物种的群落,可能由于相对多度的分布不同而在结构和多样性上有很大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植物多样性的测度指标是不同的,通常分为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三个范畴,其中α-多样性是指在栖息地或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

  1.2

  1.3 植物在生长和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接受多种生态因子(如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养分等)的生态作用。这些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起作用,进而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和整个群落结构。因此,了解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作用,是认识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基础

  (1)样方法的测定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在生长和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接受多种生态因子(如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养分等)的生态作用。这些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起作用,进而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和整个群落结构。因此,了解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作用,是认识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

  1. 样地的选择

  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样地的选择标准是:各类成分的分布要均匀一致;群落结构要完整,层次要分明;生境条件要一致(尤其是地形和土壤),最能反映该群落生境特点的地段;样地要设在群落中心的典型部分,避免选在两个类型的过渡地带;样地要有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在符合上述五个选择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样地,并将样地基本情况记入表1中。

  2. 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

  在野外选择一个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群落,按样地的选择标准选择样地。可采用样方面积为10m×10m,并将10m×10m 的样方划分为5m×5m的4个网格的小样方。

  3. 群落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

  ①乔木层数据调查:在每个5m×5m的小样方内识别乔木层树种的数目,目测出样方的总郁闭度。然后统计每个树种的株数,测量胸径、树高以及目测每个树种的郁闭度。并将数据记录到表2中。

  ②灌草层数据的调查:在同样的5m×5m的小样方内识别灌木层中的物种数,目测每个灌木种类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在10m×10m的样方中随机选取5个1m×1m的草本植物样方,然后进行草本层每个植物物种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有调查,并将数据填入表3中。

  ③地理数据的测定 运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每个样方的经度与纬度。GPS给出的海拔高度误差较大,所以再用海拔表校正海拔高度。用坡度仪测出样地山体的坡度,并测出坡向。判断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以及群落内人类活动等情况。将这些数据及情况填入表4中。注意这些地理数据与群落内的其它情况记录越详细,就越有利于对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低的环境理解。

  4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植物尤其是草本植物数目多,且禾本科植物多为丛生的,计数很困难,故采用每个物种的重要值来代替每个物种个体数目这一指标,作为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依据。因此,首先按照下面的重要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物种的重要值,再将每个物种的重要值代入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计算公式中,分别计算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D).

【野外实习报告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2.野外实习报告4篇

3.野外实习报告3篇

4.野外实习报告八篇

5.关于野外实习报告3篇

6.【精华】野外实习报告四篇

7.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篇

8.野外实习报告集锦10篇

上一篇:实习生实习报告 下一篇:城市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汇总八篇

野外实习报告

2021-04-30 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外实习报告 篇1

  学院:

  专业:

  班级:xx

  姓名:侯彦丞

  学号: XXXXXXX

  实践时间:20xx年10月25日 至 20xx 年10月27日 共 3天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3

  三、实践目的................................. 3

  四、实践日志................................. 4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5

  一、前言

  野外生存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并有个别学校已将这种运动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把野外生存能力作为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活技能,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还开设了野外生存课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题组组长、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表示,之所以把这个课题申报为“十五”国家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拓展高校体育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生存生活能力。学生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能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去学习,这非常重要。野外生存课程是野外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是指在远离居民居住的环境,如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复杂地形域内,在缺少提供生命所赖以维持生存的外部物质,个人或集体靠自身努力,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及近似人为营造的环境条件下,保存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一门课程。野外生存课程作为高校体育内容,强调健身、趣味性和使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野外生存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育内容,它集竟技性和挑战性于一体,包含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寻食(水)等丰富内容。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实践时间:10月25日--27日

  三、实践目的

  1、锻炼学生在野外遇到地理阻碍时克服困难的能力;

  2、通过实地练习,学会运用各种技法和可用资源弥补自身相对于客观条件的不足与弱点,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从容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3、丰富学生野外生存知识,提高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四、实践日志

  20xx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周五下午,期待许久的野外生存拉开了序幕。一路上都在对实习基地进行幻想,

  一想到能零距离的接触到大自然,可以自己做饭就很是兴奋。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近一小时的船程,我们平安到达营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真的是零距离接近自然,灯光了了,人烟稀少,依山傍水。在进行实习之前,我们已经经过了多次的理论学习,并且进行了分组。到达营地后,我们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在经历了收拾营地、刷锅、取水、搭灶、生火等一系列环节之后。终于吃上了野外的第一顿饭,煮方便面!虽然简单,但是很开心。饭后,大家对第二天的行程略作了解并做好安排后便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就这样,我们度过了野外的一晚。

  20xx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一是新鲜,二是冻的是在睡不下了。洗漱的时候再次体会到生存不易,毛巾上冰冷的水让还睡眼惺忪的我们顿时精神抖擞,含在口中的漱口水也是冻得牙齿生疼。在勉强洗漱后大家做了简单的早饭,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之旅。第一个项目是丛林穿越。望着那光滑陡峭的岩壁,我真是从心底里害怕,但是既然选择了体验野外生存的不易,就不能退缩。我硬着头皮跟在队友身后向上爬,上山的路很不好走,有很多很滑的陡坡,越往上走眩晕感越是强烈,中途经老师许可进行了休整后,在老师和队友的连拖带拉下,终于顺利完成了穿越的过程。之后一个项目是降岩,由于穿越过程中身体不适且体力消耗很大,在老师的许可下由助教老师沿小路带下山,虽然没有经历此次降岩,但之后听队友的讲述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当时那种刺激、紧张的心理,并由衷钦佩队友们的勇气和毅力。经历了这两个项目后,大家回到基地附近开始学习扎竹筏,主要学习两种基本而实用的结绳方式,并且在队长的带领下很快完成了我们的任务,队员们撑着自己亲手扎的竹筏在水中滑行时脸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溢于言表。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家只在湖中稍作逗留便回到岸上生火做饭。为了帮助同学们补充能量,学校给我们每组配发了一只鸡。在经历了一天的劳累奔波后,野炊区顿时一派杀鸡拔毛、磨刀霍霍的战斗景象。在并不精致的加工下做了一顿丰盛的野外星光晚餐。之后是篝火晚会,每组都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大家还围着篝火取暖。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活动的正常进行,晚会很早便结束了。这一天,在愉快中完美结束!

  20xx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第二天依旧起得很早,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洗漱时寒冷刺骨的湖水和做饭时灼人的烟灰),大家分组进行了溜索项目。我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害怕,勇敢的完成了这次任务,亲身体验了“空中飞人”的感觉。进行完溜索项目后老师组织同学们清理了基地的垃圾,做到了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环保工作,

  随后又开展了几个小游戏,还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大家原地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于当天中午十二点多,在校车带起的尘土中和船上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离开了实习基地顺利的返回了学校。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现在的大学生被戏称为住在象牙塔里看世界的人,那说明了我们缺乏“走出去”的经历,缺乏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经历,此次实习正是对我在野外生存这方面经历的弥补。在零距离的接近自然的同时,我真切的感受到野外求生的不易,也学到了很多求生技巧。在此,感谢老师的关心与鼓励,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照顾与帮助。同时,我还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群体,出校门时大家只是互不相识的校友,而离开时我们依然成为了曾经一起努力挑战自我、一起克服困难的同进同退的战友。回想整个实习经历,让我觉得我们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感谢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这些在课堂上永远也不可能领悟的知识、感悟以及那些在此次实习过程中结识的良师益友。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这次生存体验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完美。

  1、实践活动时间选择不当,已经进入冬季,天气较寒冷,同学们在野外容易生病。

  2、实践活动内容过于单调,曾经上过这个课的同学再选的时候会觉得无味。

  3、老师应该帮助各组之间的交流,不要让交流仅限于小组。

野外实习报告 篇2

  实习概况:

  此次野外实习地点选在距北京市西南六十公里的房山县周口店镇的山口村一带,测区内主要有周张公路(周口店----张坊)和通往燕山石化的主要公路两条,另外有三条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从测区穿过,交通比较方便.该地为山区,居民地大多位于山间盆地,其中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坐落在周口店镇以西一公里的龙骨山上,该镇耕地较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则以水泥,采煤等到重工业和矿山采业为主.该地区气候湿热,雨季在七,八月份.

  测区的具体范围是:南至实习驻地----地矿部探工所北500米,北至良各庄村,西以山为界,东至迎风坡,大致形成北宽南窄的狭长地带,面积大约为1000*1500平方米.测区内包括三条铁路,一条公路,一条河流及大量的居民地,地物比较丰富;另外,两侧的山体亦表现出较好的地貌形态.

  周口店测量实习的主要任务:

  1 每小组完成一幅40CM*50CM,比例尺为了1:1000的地形图测绘任务,并提交整饰后的聚脂薄膜图;

  2 完成首级控制测量(一级测距导线,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计算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X,Y,H);

  首级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从八月二十三号至二十八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在平面控制测量中,主要由指导老师,以及王金星和周锋两位师兄带领我们完成.使用的仪器为所带的仪器里精度最高的全站仪.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点开始,沿铁路向北行进大约2—3公里之后,再向东转至山上,在山上布控了D09 D09之后,又从山上下来向南进发,最后经过山口村的东边界和南边界后,与已知高程点实现了闭合.因为对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一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测距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15毫米,测角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5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则须小于或等于1:14000,所以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小心翼翼,而且平面控制测量决定了以后的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更不容我们有丝毫大意了.每一测站,在精准的调平对中以后,我们都会进行两次测回,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降低误差.最后内业计算后,不论是角度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还是全长闭合差均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而高程控制测量则由我们独立完成,高程控制要求精度不高,仅仅为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是DS3水准仪.测量过程是建立在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之上,沿以上路线进行高程测量.每一测站,采用设立偶数个子测站以消除尺垫的影响,采用”后前前后”的读尺方式以消除仪器和标尺下沉带来的误差.经过内业计算后,得出高差闭合差为-23.5毫米,路线长度为了37133.8米,则三等闭合差不应超过24.3毫米,同样符合要求.

  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在地形测量中,仅仅依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地形测图,其点的密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图根点是在等级控制点下加密的,是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图根控制测量也分为两个方面,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对平面和高程进行同时施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组采用的是附合导线和支导线两种方法).

  进行图根测量,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慎重选点.于是在选点前,我们首先对测区进行踏勘,以求了解测区的现状,地形类别,测区界线,已有控制点的可利用情况等.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为我们以后的测图的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然而,毕竟经验不足,仍旧出现了问题.比如布点过少,布点不均匀.当到后来将图展至图纸上,这些问题便暴露的一览无余.图纸上的有些方格内拥有3-4个点,而有的方格内则是一个点也没有.所以综合来看,图根测量是不令人满意的.

  大比例尺(1:1000)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方法及成果质量评定:

  在绘制地形图的时候,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方法和符号表示,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主要是按照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现行的{1;500 1;1000 1;20xx地形图图示}执行的.施测碎步点时采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的方法进行测绘.测图有一些要求,例如基本等到高距为1米;水平角,垂直角度的计数精确至1分,半测回测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不低于图上下级0.1毫米(实地10厘米),以及测定地物点的最大长度为100米,测量地形点时最大长度为150米等等,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任务还是被完成的比较圆满.

  地形图测图的技术总结:

  1:碎步点选择上,选的点应选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方.比如选在地物的转折,拐角处,或线状地物的始末位置.表示地貌的碎步点应选在坡度变化处.要综合取舍地物和地貌,其原则是:凡按测图比例尺计算,在图上小于1毫米的地物和地貌细部均可省去.但是,一些具有方位意义和较大使用价值的独立地物(独立树,电线杆,水塔等)不能省略,一些线状地物(公路,铁路,沟渠)亦不能省去.在复杂的地形处选点时,立尺员应绘出立尺点及其周围的地形示意图,以供绘图时参考.

  2:观测上,各碎步点距测站的距离可用视距测量的方法,高差可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得.在同一测站上,每测出15—20碎步点,必须瞄准起始目标,检查零方向,其角值差不得超过5秒.

  3:绘图上,使用半圆仪按照极坐标的方法展绘碎步点.绘图时,例半圆仪的直边对准起始目标,在半圆仪直边处画一短线,此线便是图纸上的零方向标志线.碎步点展在图纸上,应标有高程注记,以高程的小数点代表点位,注记至分米.字头方向一律向北,字体不大于1.5毫米.

  通过实习,自己在专业思想上的最大收获:

  理论总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没有周口店这四周的实习,我们就很难从理解测量学的本质.测量学本身就是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一门课程.仅仅知道书上的条条框框是不太实际的,因为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实践当中去,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去解决书上没有的问题.在实地,复杂的地形,变幻莫测的天气,甚至是能否与当地居民搞好人际关系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测量工作的成与败.而这些是不可能从课本上学到的,也不是别人可以交会的,必须由我们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贴切的感受到这些虽不能从理论里得知却远远比课本复杂的野外情况的重要性.

  实习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这里不得不提,而且一再重复的就是选点布控,到底应该如何选点呢?我想这是我在周口店实习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像其它的环节,无非就是测与绘,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是选点布控则不同,它需要你对实习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测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后面要干什么,当然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而若对测区不大了解,就会出现上面提到布点不均,布点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这就是此次周口店实习的问题所在,也是实习过程中做得不足之处.

  结束语:

  记得八月十九号清晨,当许多同学还沉浸暑期的睡梦当中的时候,而我们测绘专业的学生们却已经坐上中巴车,前往周口店,准备为期四周的令人兴奋又带有少许神秘的实习生活.

  来到周口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虽说山不大不高,但对于一个身处平原地区的我来说,倒也算是一种”奇观”了.

  安排了食宿之后,很快,王老师便将任务下发.具体任务是分时段进行,每段时间各有其必要的任务,时间安排得当,比如一开始的首级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再到后来的碎步测量,前后紧紧衔接,一环扣一环,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实习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影响实习进度的问题,而同学们也没有辜负带队老师们的殷切之心,自励自勉,勤勤恳恳,没有一个组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没有一个组愿意未完工就想到休息.最终在师生的努力下,答案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六周压缩至四周,但是我们仍旧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到但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难度的事!

  短短的二十八天,确实是短暂的,然而发生的故事却是数也数不清.欢声,笑语,甚至哭泣,落泪,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情字概括吧.大家在一起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相处,尤其是分在一个组的同学们意义或许更加非凡,虽然已是同窗二年,但是在周口店则全然不同,因为大家荣辱与共,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小小的只有五个人的团体,在那里,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五分之一,你是小组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想想看,大家每天一同外出,一同工作,一同吃饭,当黑夜渐渐代替白天的时候,我们又一同返回基地,大家就好像是捆绑在一起一样,你在哪里,那么我就会在哪里!

  在周口店,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四周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欢乐,一起承受实习的艰难,甚至是彼此之间有时候也会互相埋怨,争吵不休.然而一切的一切确确实实都是美好的.不提欢乐的事了,就拿有时候发生摩擦的事来说吧,发生这样的事情,倒不是因为大家在考虑自身利益,去争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而是都希望能把手头的活儿做的perfect precisely,所以当成员在工作中产生不同的方法时,暴风雨便降临了.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不是吗?争吵过后,再次谈天说地,将往事一笑置之,大家不但没有相互怨恨,反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友谊更近了一步.何等的胸襟,不是吗?

  四周的生活就是这样,快快乐乐,简简单单.

野外实习报告 篇3

  二、实习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习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习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习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平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白云岩: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有红色燧石结核,主要由白云石矿物组成。

  3.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由硅质构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坚硬,风化强者较轻的特点。主要可见:

  层状产出的硅质岩: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黑色.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报告 篇4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5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

  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近6月26日: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近-->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6月27日:昌平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6月28日:房山区石花洞6月29号: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附:交通位置图

  二、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1]下马岭组(Zqx)

  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岩性变化较稳定。沉积厚度116-458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长龙山组(Zqc)

  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中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厚约20-191米。

  [3]景儿峪组(Zqj)

  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呈现沉积间断特点;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厚约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余米。

  (1)寒武系

  下分三个统;

  (1.1)下寒武统

  [1]昌平组即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

  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13.5到95米。

  [2]馒头——毛庄组

  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与昌平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厚约50-185米。

野外实习报告 篇5

  12月20日早上8点,我们在匆忙的准备后,坐上了前往华南植物园的大巴。在植物园门口和老师们汇合后,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

  还在华南植物园门外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问周劲松老师:“这是什么植物啊?”尽管那可能不是什么药用植物,但我们所有人都记下了。进园以后。老师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解。有的是高大的乔木,有的是匍匐的小草本。只要是老师开讲,我们肯定会将老师围个水泄不通。

  这天我们在华南植物园内主要逛了药园和温室,见到了很多很多的奇花异草,但它们的奇异性真的让我们很难再见他们一面。一天下来,老师讲解和要求我们记住的,反而是更多的是在绿化草地上或墙角石缝里的那些所谓的杂草,就好像:黄鹌菜、一点红等。

  回到宿舍我们只能对着电脑整理照片,一会儿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了广州凤凰山。同前一天一样。周老师一下车就开始给我们讲。不过这天有点不同的是:我们每个小组都带了袋子、篮子、标签纸和枝剪。老师一路讲解植物,我们就一边选择性的采摘植物样本,为的是方便我们复习和记忆。

  在凤凰山上,我们爬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我们曾经以为很熟悉的植物,如盐肤木、肖梵天花、刺蒴麻、大头艾纳香、悬钩子、金毛狗等。

  以前,我那些植物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储存在我们的脑海里,而经过这么一天,我们才真正地认识这些中药,让它们从平面变成了立体的。老师也不遗余力地给我们讲解了近200种植物,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记住这200多种,老师讲得多了,我们才有印象,而且我们的笔记和采集的样本都是很好的复习工具。这天的学习效果,比在公园逛好多了。

野外实习报告 篇6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xx月xx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 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 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xx月xx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xx月xx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xx月xx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xx月xx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xx月xx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四、实习总结或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著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野外实习报告 篇7

  一、实习目的意义

  (一)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是一门与自然和社会密切想关的科学,资源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有很多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所以,不论是地理专业还是资源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从学科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因此,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加深对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野外考察是获取科学研究资料的重要途径

  所谓科学研究,简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探究,通常是以用发现的事实修正现有结论为目的而进行的大量调查和实验。因此,收集和占有资料、特别是第一手科学资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研究者学术水平的提高,只有资料丰富才能提高科学的生产能力。地理资料包括的方面很多,除了文字资料外,地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tm磁带)、幻灯片、录像磁带等也是地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资料有很多方面,诸如教师讲课、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文献阅读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既要收集室内文字图件资料,博览群书,选读文献,尤其是外国文献原著,经常做笔记、卡片,充分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作为我们从事研究的基础,又要有拓宽和纵深,学会从实践中获得资料的基本技能。因此,坚持做科学的野外考察去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三)野外实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环节之一

  大自然是地理学广阔而富有生机的实验室,是内容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教育环节之一。野外实习是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不可多得的机会,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地学和现实问题,将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地理学野外实习,或是烈日炎炎下的沙漠戈壁,或是森林蔽日的深山峡谷,或是寒风凛冽的高山冰川,在这种严酷环境下要测量准确的地理数据,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往往需要经历艰苦的劳动,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是综合素能的提高,均会起到非凡的作用。

  总之,野外实习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为以后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参加实习的教师和同学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二、野外实习的主要阶段

  地理学的野外考察工作,根据时间的顺序,一般可划分为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总结阶段。其中虽以野外工作为重点,但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习时间,大部分是用于野外工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准备工作或不进行野外工作的总结。相反地,只有充分地重视了这两个环节,实习才能得到圆满的效果。

  为了使野外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出发实习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十分必要。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一般要求在实习前的几个月内进行,主要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

  (1)确定野外实习的地区、路线和主要实习点。指定实习队负责人,负责实习的准备工作。初步确定实习的时间、地点、主要路线和主要实习内容,初步做出经费预算。

野外实习报告 篇8

  实习目的与内容。

  1.1 实习目的

  1.1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1.12加深物种多样性对植物群落重要意义的认识。

  1.13了解在同一气候区内,不同海拔、坡向和坡度等地形对植物群落组成与群落类 型的影响。

  1.1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领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15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具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数目或丰富度);二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的数目分配状况(均匀度)。群落的复杂性可以用多样性指数来衡量。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中所含的不同物种数和它们的多度的函数。多样性依赖于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和均匀度或物种多度的均匀性。两个具有相同物种的群落,可能由于相对多度的分布不同而在结构和多样性上有很大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植物多样性的测度指标是不同的,通常分为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三个范畴,其中α-多样性是指在栖息地或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

  1.2

  1.3 植物在生长和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接受多种生态因子(如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养分等)的生态作用。这些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起作用,进而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和整个群落结构。因此,了解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作用,是认识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基础

  (1)样方法的测定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在生长和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接受多种生态因子(如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养分等)的生态作用。这些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起作用,进而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和整个群落结构。因此,了解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作用,是认识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

  1. 样地的选择

  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样地的选择标准是:各类成分的分布要均匀一致;群落结构要完整,层次要分明;生境条件要一致(尤其是地形和土壤),最能反映该群落生境特点的地段;样地要设在群落中心的典型部分,避免选在两个类型的过渡地带;样地要有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在符合上述五个选择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样地,并将样地基本情况记入表1中。

  2. 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

  在野外选择一个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群落,按样地的选择标准选择样地。可采用样方面积为10m×10m,并将10m×10m 的样方划分为5m×5m的4个网格的小样方。

  3. 群落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

  ①乔木层数据调查:在每个5m×5m的小样方内识别乔木层树种的数目,目测出样方的总郁闭度。然后统计每个树种的株数,测量胸径、树高以及目测每个树种的郁闭度。并将数据记录到表2中。

  ②灌草层数据的调查:在同样的5m×5m的小样方内识别灌木层中的物种数,目测每个灌木种类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在10m×10m的样方中随机选取5个1m×1m的草本植物样方,然后进行草本层每个植物物种的盖度、平均高度以及多度有调查,并将数据填入表3中。

  ③地理数据的测定 运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每个样方的经度与纬度。GPS给出的海拔高度误差较大,所以再用海拔表校正海拔高度。用坡度仪测出样地山体的坡度,并测出坡向。判断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以及群落内人类活动等情况。将这些数据及情况填入表4中。注意这些地理数据与群落内的其它情况记录越详细,就越有利于对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低的环境理解。

  4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植物尤其是草本植物数目多,且禾本科植物多为丛生的,计数很困难,故采用每个物种的重要值来代替每个物种个体数目这一指标,作为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依据。因此,首先按照下面的重要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物种的重要值,再将每个物种的重要值代入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计算公式中,分别计算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D).

【野外实习报告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2.野外实习报告4篇

3.野外实习报告3篇

4.野外实习报告八篇

5.关于野外实习报告3篇

6.【精华】野外实习报告四篇

7.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篇

8.野外实习报告集锦10篇

上一篇:实习生实习报告 下一篇:城市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