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报告

2021-04-17 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闻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动机:学习了新闻专业有一年半的时间,对以后能从事记者职业非常荣幸,也十分热爱,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是憧憬。通过对新闻写作和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编辑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似乎理论缺少了实践也不甚完美,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于是在本学期的实习阶段,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新闻采编的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和新闻敏感。在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增加对广播电视的知识,以期能为以后从事新闻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

  三、实习任务:新闻采编和栏目策划以及录制

  四、单位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29号旭捷大厦 (中华新闻报社)

  北京海淀区万寿路乙十五号南楼二层(中国教育电视台)

  2、单位简介:《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5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权威性报纸,中华新闻报的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由于覆盖了全国各地的报刊、电视台、电台、有线电视台、网络媒体、新闻传媒教育部门、新闻传媒研究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部门、广告中介单位、传播策划公司、新闻器材产销企业等,中华新闻报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创办于1986年,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视台,隶属于教育部,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行业指导。

  五、初步认识: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我有幸在《中华新闻报》的时政专题部,能够多的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表象。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实习期间,我在教育电视台的《公益》(《点燃希望》)和《孕婴专家》以及新创办的《奇罗星》栏目组学习过一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罗星》的策划和拍摄过程,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电视人的辛苦,希望它在七月份顺利播出。

  六、实习状况和感受

  从2月17日到6月1日,我在《中华新闻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习。

  第一天到日报社时政专题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部里几位老师都很热情,为我倒水,递给我报纸看,跟我聊天,很快消除紧张,让我大胆的想融入这个新的集体。

  接,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及时的记录,然后跟老师商量是否值得采写,如何采写。新闻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打电话四处查找知情者,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为了能我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报纸出版工作的全貌,报社领导安排我在采访、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部门工作,使我受益匪浅。

  有时出去采访,有时坐在报社的电脑前,浏览新闻,敲打着键盘,记录下自己当天采访来的新闻。

  四处奔波,有时也跟着记者出去采访。记忆最深的是在山东德州跟老总出差的一次,那次我们要做的新闻基本资料都差不多,完全可以及时赶回去,准备写稿。我们副主编刘立杰老师对我说:走,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可作的。就这样,我们俩开着车在德州武城县的郊外乱转,没有线索。老师说,你注意看沟里有没有污水,这样就可以发现隐蔽的化工厂。说也奇怪,还真的让我们俩发现了,一条臭水沟,但是看不到排水口,正当我们站在旁边拍照发愁的时候。两位下地干活回来的老乡把车停在我们旁边,告诉我们排水口的具体位置。就在我们记录现场情况的时候,陆续有老乡过来主动告诉我们化工厂的情况和他们深受其害的感受。这条新闻完全是扫出来,这次经历告诉我:新闻不是没有,只要你肯找,就一定会有的,而且会是很精彩的新闻。

  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我们老总给我们实习生每人一份人员的名单,包括在外面的记者站的成员,要求我们熟记。其实,当每位老师来报社的时候,你都能很热情很准确的喊对他们的名字,这会很快拉近你们的距离的。

  在栏目组,有些工作可能我们不是很懂,但是也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参与进去。来到栏目组当天,张老师告诉我,既然你来学习,那有什么事情,你就多参与一下,希望等到你实习结束的时候,能够觉得学到了点什么,没有白来。

  栏目拍摄的时候,我觉得最辛苦的就是主持人和摄像老师。主持人有时候要重复好多遍台词,天气冷也要穿着服装,有时候在户外一站就是一天,还要保持表情和音色,等到拍完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又累又冷了。摄像老师要跟着台上的小朋友跑,摇臂老更是不断要左右动,还要上下动,一遍遍的重复,直到导演说PASS了。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实习生刚走出大学,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传真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最大的实习心得,就是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头等大事,和读书相比,实习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职。

  三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刚进报社听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还要耐得住寂寞。当时我理解的很浅显,但通过这三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掌握事情详尽准确的信息,挖掘事情和任务背后的东西,探究事件的内涵和本质。所谓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耐心,细心,决心。

  报社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做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作为中国记者协会的机关报,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做新闻,更多的要有鞭策,作用,要敢于做媒体的先锋。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内涵,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全局出发采写新闻。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记者的作用是引导舆论导向,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第三,要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替老百姓说话办事。在我看来,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闻,也是媒体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时,也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发现别的媒体不曾发现的而且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新闻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其他媒体忽视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当我发现,我已经爱上了记者这个职业和这里的生活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总有一些感触潜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进步感到骄傲。

  最后,感谢带我实习的老师和一起实习的同事们,是你们教会我如何做新闻,也带给我愉快的实习生活。

新闻实习报告 篇2

  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科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与写作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通过去年近半年的新闻写作的学习,我对新闻写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平时的练笔以及作业,让我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与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始终没有机会去自己采访并写作新闻。

  这次新闻写作的实习给了我一次尝试的机会。说实话,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有碰有关新闻写作的东西了,所以关于新闻写作的一些东西,记忆里也有些模糊了,还真是很担心,会不会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次实习。索性又将去年学的有关新闻写作的教材以及笔记等翻了出来,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最初还真不知道写些什么新闻,总是和大家最开始一样,感觉没什么新闻啊,些什么啊?自己在学校的小路上闲逛,空气中充满了离别的气息,校园的各个角落里都是毕业的味道,我想,也许我可以写一些有关毕业的新闻报道。

  通过这次实习,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对我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采访方面。采访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有时候为了一个画面或者被采访者的一句话,就要准备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为了获取更新鲜的新闻信息,我必须学会如何接触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关系比较单纯,接触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出去采访的过程中,我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有些可能会比较积极,有些也会是很不配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基本了解了如何与采访对象沟通,并引导被采访者较快的进入我们的话题。

  其次是写作方面。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的新闻写作方式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不能称之为一篇很好的新闻稿,而且在稿件的处理方式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我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我来写,我还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而且我发现最难的是给新闻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写一段漂亮的导语,让观众一看就把视线锁定在你所采编的这条新闻上。所以,我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就每天找一定的时间来阅一些优秀记者的各类优秀稿件,认真地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组织,体会不同新闻文字稿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者不同的写稿风格。同时,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看央视新闻联播或者凤凰中文资讯台新闻等权威的新闻资讯节目,学习并体会专业权威的新闻写作和表达,认真体会新闻写作的特点和不同的表达风格。

  同时,在新闻写作的时候我渐渐学会了如何整合和分解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是分解信息的前提,分解信息是整合信息的目的,一般动态新闻只是传达某种信息,没有什么深度和广度,但如果我们把信息整合一下,然后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做成一个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广度的新闻报道,这样既可以把新闻做得更好,又可以增加新闻报道量。与此同时,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不能没有留下余地,留下一定的空间是新闻报道迂回的需要,也是减少一些不必要麻烦的有效措施。

  这次新闻写作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结合到实际中来,更加巩固了新闻写作在我脑海中的印象,让我更深刻的理解到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有客观的事实依据,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赖与采访,要做好新闻,必须抓好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特点,要更加强调实践性,以及鲜明的政治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的实习,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新闻写作,这个曾经一度让我紧张又激动地学科。当我成功的采访到相关人员时,当我把整理的资料写成文章时,当我在键盘上把它们敲击成文字时……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喜欢上它。很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它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新闻实习报告 篇3

  实习时间:20xx年7月8日——20xx年8月20日

  ——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

  本人于7月8日到8月20日在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部今日一线实习。实习第一天就接到一个暗访任务,第二天早晨6点到广州火车站暗访手机诈骗。实习期间分别接受卢战、王世军、单湘石老师的新闻实战、出镜、拍摄培训。随后跟随多个记者、摄像较系统地学习了今日一线新闻的操作。懂的了dvcp机器,偷拍机,大洋新闻采编的基本操作。

  新闻类型:会议、暗访、突发、投诉、封面、跑腿等。

  会议——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批赖帐者名单,电视不可能把那批名单播出去,只能从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钱最少的一个公司只是欠了几千块,但是法院还是将它的名单公布了出来。记者等开完会还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过怎么样的途径来解决或者缓解赖帐的问题。法院想通过媒体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建立一个诚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过那个平台来查询个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这个新闻的处理上,记者要找出与别的电视台不同的东西。

  暗访——社会新闻的暗访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记者要懂得保护机器,保护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养成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取机器时要检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机器之时也要检查,特别是隐蔽采访。检查过程可以在隐蔽的地方,比如在车内检查就要将机器低于窗口的位置。用小动作来把对方的视线转移开放置机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烟或者挠头等。【手机诈骗,伏击三天两夜】那个封面我在火车站等人的时候就挠了很多次头。

  突发——突发事件不全部是灾难新闻,也有冲突的相关方加强冲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现场,还原现场很重要。关于车祸的突发,【失魂金杯车连夺三人命】由于当时事发地距南方台很远。等我们打车过去的时候,尸体已经运走,只是路上还留有血迹。在拍摄过程中我差点也给车撞了。事发在一个S形的转角处,汽车路过也不减速就在我身后擦过,现在想想都后怕。拍突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

  投诉——有矛盾才有投诉新闻,矛盾相关方对事件的阐释,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马东东老师去拍一个墙上漏水的投诉。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强烈要求不准拍摄,我们的摄像叶剑老师就把机子放在大腿上,静坐在那里。把该拍的采访镜头都拍了下来。记者与摄像要配合默契,摄像注意看记者的暗示。【区划调整便民先行】——8月11日,早上8点半我就在办公室了。杨海涛老师问我有没有空,说要去拍一个新闻。当初也没问什么就跟着去了。到了现场才知道是原东山区矿泉水街道划归越秀区管,正在开现场咨询会。迅速摆好机位就开始拍了,心里默记从多角度拍,还要在现场抓典型人物。一个阿伯每个档口都去咨询一下,我就决定以他为重点来拍。拍了三个镜头我觉得够了,就去拍空镜。后来记者说我典型人物的镜头拍的还不够,不是三个镜头都能用的上,刚开始拍的时候就要多拍几个。

  实习与学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与用

  电视跟平面媒体一样都是要讲故事,只不过电视是要通过电视画面来表达。电视一定要在现场,有现场的画面。特别是要尽量塑造故事的主角,并要有故事主人公相关的画面来支持要讲的故事。

  电视编辑学中的编辑思想:动接动,静接静。常理思维(比如有一段采访是记者A站左边,受访者B站在右边。如果编辑一下子就接下一个画面是A站在右边,B站在左边。给人一种视觉的错感。)主体位置相似衔接,在拍摄,编辑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用到这点。主体人在左边就要在他的右边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时候也在他所面对的一面留空镜的框。

  记者出镜,如果背后画面不能说明问题就要考虑选取正确的位置,可以通过记者的走动来说明一下现场的信息。带着编辑思想去拍摄,比如一些比较急的会议。当天的新闻非当天播不可,下午5点才拍完,晚上7点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辑拍摄。要求非常熟练,可以采取对着通稿来拍的方式。拍到要的内容,构图倒在其次。一个字快。比如镜头起幅、落幅,重点在落幅,起幅、落幅都两秒,中间两秒匀速摇过。少用摇镜头是为了多表达信息量。一个摇镜头要6秒左右,相当于两个镜头。所有镜头都要求到最稳。

  新闻是有立场,做给谁看?利益相关的选题,利益相关的镜头。与主体相关的一切有用镜头。全景交代环境,特写表达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进展。空镜头用来衔接下个画面,不至于镜头硬接,让观众有中突兀感。

  摄像

  摄像,首先确保机器的安全,爱惜机器。出发前检查DVCP机器配套是否齐全,Mic电池是否有电。检查DV,偷拍机是否使用正常;调白,晴朗室外优先考虑D3、D4档,室内用C、B档,星光效果用A档;采访环境光线不足,带灯;调好水平,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脚架。调白、水平、对焦、构图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用一个镜头可以表达的内容不用摇镜头。摇动镜头,重点在落幅,中间匀速,起幅、落幅留有两到三秒。

  注意多角度,使镜头画面有冲击力。全景、中景、特写为一组画面镜头。每拍完一组镜头,拍个特写或空镜。画面简洁,突出主体。选定主体,将镜头拉到最近,调好焦,再拉开构图。暗访,隐藏身份,保护机器。预制室内C档4.3k室外D档6.3k(可以根据当时天气适当调灰度片,晴朗调到D4都可以,以画面的斑马线为准。主体物体有两三条斑马线就可以了。比如主体人的脸部突出骨头部位)灯泡3.2k演播厅黄色灯光AB档。镜头推进调实,再拉开构图,面向留空。

新闻实习报告 篇4

  8月10日一早8点,我来到香港的一著名中学皇仁书院等待会考放榜结果。8点45分,学校开始派发考试成绩单,校方有消息传来本校今年出了四个10a状元,我立即把消息报告给报社总指挥,总指挥交代我务必要照到相和拿到考生的基本资料。发成绩的过程中,校方暂时无暇安排我们采访状元,我们一群记者就自己纷纷到处在学生中穿行,听其言,观其色,确保尽快找到那四个状元,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有同学已经拿着成绩单离开校园,如果我们再找不到那四个状元他们就有可能失去这条新闻。突然我抬头看见几个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匆匆从后门离开大礼堂,我连忙叫上旁边的行家快速奔跑过去,后来在礼堂外一间小的接待室里发现了四个学生和几个记者,原来他们已经暗中安排了状元在此采访,幸好我们赶到的时候他们才刚开始采访第一个状元,没有错过重要的内容,而等我们采访到第三个状元时,一些后来的记者才纷纷赶到。在我就快采访完第四个状元的时候,接到报社的电话要我马上去到另一间中学有新的采访任务,幸好之前有把握好时间完成了四个状元的采访,否则此时就无法去完成新的任务。做记者真的需要眼,耳,口,手,脑一刻都不能松懈,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良机,失去新闻。

  做记者,你什么都要懂

  在《文汇报》实习的一个月中,我接触到香港社会方方面面,包括签名游行,就业调查,粤剧发展,美体修身,抗日纪念,邮票发行,按摩大赛,月饼展销,环保论坛,医疗设备,中药保健,会考放榜,地铁调查,香港迪士尼等等,这些不同采访事件所需要的不同的背景知识都是记者需要了解的。记得有一次我完成了采访任务之后,报社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今日突增一条关于全港中药材可能含农药超标的重要新闻,让我去了药店了解关于人参当归田七等药材的一些资料,并需要拍照。我走到一些大药店想做采访,但所有的大药店都表明没有经过上级批准不接受任何采访。而我是连田七当归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偷拍也不行。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一间较小的药店与老板沟通成功,他同意让我在那里拍照并给我讲解了一些关于药材的知识,最后顺利完成采访任务。这让我越发感觉到记者应该是通才,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留心身边事物,积累不同的知识。

  突发新闻:等待8小时为了8秒

  在报社的最后两天里,我跟随突发新闻组做突发新闻,包括去慈云山派米现场,火灾现场,树木倒塌现场采访和拍照,不过时间做得最长的就是在医院门口等新闻。香港8月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新闻就是“七岁男童贤仔被斩案”,引起香港社会的极大关注,而我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被斩伤男童医院病房的门口等新闻。在狭窄的病房走廊里,你可以看见约二三十个记者,有的摄影记者抱着相机蹲在门口,有的电视记者穿者西装革履手拿话筒靠在墙边休息,有的一手捧着饭盒,另一手还忙着打电话报料,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把摄象机放在身边。身边的记者告诉我,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整整三天了。由于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被斩伤的男童的健康状况和案件进展,所以记者们每天都必须守在医院和现场随时报道最新情况。我于是也和其他记者一同在病房门口等待。几个小时过去了,病房没有一点动静,我开始有点待不住了,旁边的记者看出来了,笑着说:“闷不闷啊,有时做记者就是这样的。上次我们等了一天什么新的进展也没有,突然歌手陈慧琳探访贤仔,我们啪啪连忙照了几秒钟相,于是成为头条,有时候新闻是等回来的,等了八小时只是为了八秒钟。”原来除了抢新闻,等新闻也是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写稿

  实习的一个月中,我平均每日完成1-2篇稿件,一共发表了30多篇稿件和10多张照片。稿件一般不会要求很长,大概600-700字左右。看似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只要时间允许,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和修改的。大部分稿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动第二天就上了报。但是也有编辑退回稿件让我自己修改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导语。

  沟通

  采访过后要及时和编辑沟通。当我把收集到的料报给编辑听后,他们一开始会告诉我,一篇稿应该怎么写,捉住什么point。几次之后,他们会问我你觉得这篇稿应该怎么写,要写哪个piont。当听到编辑说,对,我也觉得应该这样写的时候,我会觉得很高兴,当有时编辑会指导我说其实另一个点会更好一些,我也会虚心听取编辑的意见,想想为什么别人想到的我没有想到。

  导语

  我导语写的不好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过于冗长,没有突出新闻点,二是找错了新闻点。经过几次编辑的指导,自己才慢慢有了进步。写导语时一定要想着读者最想知道什么,读者觉得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读者是否看完导语即使不看全文是否可以了解新闻内容。香港报纸的导语在排版上是一般是和下文区别开的,用较为醒目的字体显示,除了读者有兴趣的新闻,其他新闻读者通常就只看导语,所以导语非常重要。

  准确性

  在报社刊登文章不同于你在学校交功课,学校或许可以蒙混过关,但你真正成为记者的时候,你就应该承担记者的责任,有一次的教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晚上凌晨时我突然收到编辑的电话,问我文章中一个数字是否确切,我心里一害怕支支吾吾打不上来,说应该没错的。编辑立刻说我们报纸的是要对读者负责的,如果出了错,会被人告的。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查阅的自己的笔记后,给了编辑一个明确的回答。第二天报纸出版后证明我确实没有出错。虽然如此,但是这个经验也给了我一个教训,就是新闻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容不得半点含糊。

  感受篇:酸甜苦辣

  香港热情友善,也是让我非常感动和印象深刻。在路上问路,人们总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你,甚至带你去到目的地。这和人们认为香港人势利自私截然相反。在公共场合,大家一般总是相互礼让,人很多的地方也井然有序。

  香港社会的自由是香港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和选择。特别是电台的一些节目,有来香港可以带上一个小收音机,你会听见真正言论自由的声音。说到选择多,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到香港想买一张电话卡,发现有很多的电讯公司,很多种的服务,我这些在大陆一贯只是知道“移动”和“联通”的人竟然一时间不知怎么挑选哪个最适合自己,突然发现没有选择的我们早已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香港节奏快,虽然平时在一些香港的电视剧看到过,但当你真正处在站在错综复杂的街头,看见身边行色匆匆的人擦身而过,在电梯上快跑,在地铁里狂奔,你才会真正感叹这个走在时钟上的城市。在香港的一个月,是我非常辛苦的一个月,一个月只有6天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0个小时左右,也曾试过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上,同事经常也是废寝忘食的赶稿,晚饭常常是11点后才吃,一开始我会对此感到惊讶和不解,但当他们和我谈论起这些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自豪神情让我感受到到这也就是香港人独有的拼搏精神。但对此我持有怀疑态度,如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真的值得吗?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好的才是应该追求的,否则这种“搏”也会变成一种盲目。

  香港东西贵也是众所周知的。出门在外实习要学会照顾自己。为了省钱,我们常常是一天一顿面包,一顿饭,一顿泡面。由于平时吃蔬菜非常贵,我们就周末有时间的话就去市场买点青菜用水烫熟蘸酱油吃。

  这么样一个月也过来了。一个月前我带者从大陆买的《文汇报》怀着兴奋踏上香港,一个月后,当我捧着最后一份有着我的名字的《文汇报》走出报社大门时,不知不觉间,泪留满面。庆幸自己,再苦的再累的我也坚持下来了。一个月的实习,一个月的成长,一个月的艰辛,一个月的收获,这一切都成为了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暑假。

【实用的新闻实习报告4篇】相关文章:

1.【实用】新闻实习报告三篇

2.【实用】新闻类实习报告3篇

3.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4.新闻学实习报告

5.新闻实习报告十篇

6.新闻类实习报告4篇

7.新闻类实习报告六篇

8.【推荐】新闻实习报告三篇

上一篇:建筑实习报告 下一篇:会计实习报告
实用的新闻实习报告4篇

新闻实习报告

2021-04-17 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闻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动机:学习了新闻专业有一年半的时间,对以后能从事记者职业非常荣幸,也十分热爱,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是憧憬。通过对新闻写作和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编辑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似乎理论缺少了实践也不甚完美,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于是在本学期的实习阶段,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新闻采编的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和新闻敏感。在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增加对广播电视的知识,以期能为以后从事新闻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录制以及播出整个过程的认知和把握

  三、实习任务:新闻采编和栏目策划以及录制

  四、单位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29号旭捷大厦 (中华新闻报社)

  北京海淀区万寿路乙十五号南楼二层(中国教育电视台)

  2、单位简介:《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5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权威性报纸,中华新闻报的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由于覆盖了全国各地的报刊、电视台、电台、有线电视台、网络媒体、新闻传媒教育部门、新闻传媒研究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部门、广告中介单位、传播策划公司、新闻器材产销企业等,中华新闻报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创办于1986年,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视台,隶属于教育部,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行业指导。

  五、初步认识: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我有幸在《中华新闻报》的时政专题部,能够多的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表象。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实习期间,我在教育电视台的《公益》(《点燃希望》)和《孕婴专家》以及新创办的《奇罗星》栏目组学习过一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罗星》的策划和拍摄过程,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电视人的辛苦,希望它在七月份顺利播出。

  六、实习状况和感受

  从2月17日到6月1日,我在《中华新闻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习。

  第一天到日报社时政专题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部里几位老师都很热情,为我倒水,递给我报纸看,跟我聊天,很快消除紧张,让我大胆的想融入这个新的集体。

  接,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及时的记录,然后跟老师商量是否值得采写,如何采写。新闻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打电话四处查找知情者,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为了能我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报纸出版工作的全貌,报社领导安排我在采访、编辑、出版、校对、发行等部门工作,使我受益匪浅。

  有时出去采访,有时坐在报社的电脑前,浏览新闻,敲打着键盘,记录下自己当天采访来的新闻。

  四处奔波,有时也跟着记者出去采访。记忆最深的是在山东德州跟老总出差的一次,那次我们要做的新闻基本资料都差不多,完全可以及时赶回去,准备写稿。我们副主编刘立杰老师对我说:走,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可作的。就这样,我们俩开着车在德州武城县的郊外乱转,没有线索。老师说,你注意看沟里有没有污水,这样就可以发现隐蔽的化工厂。说也奇怪,还真的让我们俩发现了,一条臭水沟,但是看不到排水口,正当我们站在旁边拍照发愁的时候。两位下地干活回来的老乡把车停在我们旁边,告诉我们排水口的具体位置。就在我们记录现场情况的时候,陆续有老乡过来主动告诉我们化工厂的情况和他们深受其害的感受。这条新闻完全是扫出来,这次经历告诉我:新闻不是没有,只要你肯找,就一定会有的,而且会是很精彩的新闻。

  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我们老总给我们实习生每人一份人员的名单,包括在外面的记者站的成员,要求我们熟记。其实,当每位老师来报社的时候,你都能很热情很准确的喊对他们的名字,这会很快拉近你们的距离的。

  在栏目组,有些工作可能我们不是很懂,但是也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参与进去。来到栏目组当天,张老师告诉我,既然你来学习,那有什么事情,你就多参与一下,希望等到你实习结束的时候,能够觉得学到了点什么,没有白来。

  栏目拍摄的时候,我觉得最辛苦的就是主持人和摄像老师。主持人有时候要重复好多遍台词,天气冷也要穿着服装,有时候在户外一站就是一天,还要保持表情和音色,等到拍完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又累又冷了。摄像老师要跟着台上的小朋友跑,摇臂老更是不断要左右动,还要上下动,一遍遍的重复,直到导演说PASS了。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实习生刚走出大学,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传真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最大的实习心得,就是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头等大事,和读书相比,实习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职。

  三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刚进报社听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还要耐得住寂寞。当时我理解的很浅显,但通过这三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掌握事情详尽准确的信息,挖掘事情和任务背后的东西,探究事件的内涵和本质。所谓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耐心,细心,决心。

  报社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做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作为中国记者协会的机关报,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做新闻,更多的要有鞭策,作用,要敢于做媒体的先锋。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内涵,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全局出发采写新闻。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记者的作用是引导舆论导向,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第三,要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替老百姓说话办事。在我看来,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闻,也是媒体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时,也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发现别的媒体不曾发现的而且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新闻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其他媒体忽视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当我发现,我已经爱上了记者这个职业和这里的生活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总有一些感触潜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进步感到骄傲。

  最后,感谢带我实习的老师和一起实习的同事们,是你们教会我如何做新闻,也带给我愉快的实习生活。

新闻实习报告 篇2

  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科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与写作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通过去年近半年的新闻写作的学习,我对新闻写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平时的练笔以及作业,让我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与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始终没有机会去自己采访并写作新闻。

  这次新闻写作的实习给了我一次尝试的机会。说实话,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有碰有关新闻写作的东西了,所以关于新闻写作的一些东西,记忆里也有些模糊了,还真是很担心,会不会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次实习。索性又将去年学的有关新闻写作的教材以及笔记等翻了出来,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最初还真不知道写些什么新闻,总是和大家最开始一样,感觉没什么新闻啊,些什么啊?自己在学校的小路上闲逛,空气中充满了离别的气息,校园的各个角落里都是毕业的味道,我想,也许我可以写一些有关毕业的新闻报道。

  通过这次实习,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对我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采访方面。采访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有时候为了一个画面或者被采访者的一句话,就要准备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为了获取更新鲜的新闻信息,我必须学会如何接触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关系比较单纯,接触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出去采访的过程中,我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有些可能会比较积极,有些也会是很不配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基本了解了如何与采访对象沟通,并引导被采访者较快的进入我们的话题。

  其次是写作方面。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的新闻写作方式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不能称之为一篇很好的新闻稿,而且在稿件的处理方式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我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我来写,我还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而且我发现最难的是给新闻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写一段漂亮的导语,让观众一看就把视线锁定在你所采编的这条新闻上。所以,我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就每天找一定的时间来阅一些优秀记者的各类优秀稿件,认真地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组织,体会不同新闻文字稿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者不同的写稿风格。同时,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看央视新闻联播或者凤凰中文资讯台新闻等权威的新闻资讯节目,学习并体会专业权威的新闻写作和表达,认真体会新闻写作的特点和不同的表达风格。

  同时,在新闻写作的时候我渐渐学会了如何整合和分解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是分解信息的前提,分解信息是整合信息的目的,一般动态新闻只是传达某种信息,没有什么深度和广度,但如果我们把信息整合一下,然后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做成一个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广度的新闻报道,这样既可以把新闻做得更好,又可以增加新闻报道量。与此同时,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不能没有留下余地,留下一定的空间是新闻报道迂回的需要,也是减少一些不必要麻烦的有效措施。

  这次新闻写作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结合到实际中来,更加巩固了新闻写作在我脑海中的印象,让我更深刻的理解到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有客观的事实依据,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赖与采访,要做好新闻,必须抓好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特点,要更加强调实践性,以及鲜明的政治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的实习,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新闻写作,这个曾经一度让我紧张又激动地学科。当我成功的采访到相关人员时,当我把整理的资料写成文章时,当我在键盘上把它们敲击成文字时……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喜欢上它。很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它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新闻实习报告 篇3

  实习时间:20xx年7月8日——20xx年8月20日

  ——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

  本人于7月8日到8月20日在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部今日一线实习。实习第一天就接到一个暗访任务,第二天早晨6点到广州火车站暗访手机诈骗。实习期间分别接受卢战、王世军、单湘石老师的新闻实战、出镜、拍摄培训。随后跟随多个记者、摄像较系统地学习了今日一线新闻的操作。懂的了dvcp机器,偷拍机,大洋新闻采编的基本操作。

  新闻类型:会议、暗访、突发、投诉、封面、跑腿等。

  会议——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批赖帐者名单,电视不可能把那批名单播出去,只能从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钱最少的一个公司只是欠了几千块,但是法院还是将它的名单公布了出来。记者等开完会还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过怎么样的途径来解决或者缓解赖帐的问题。法院想通过媒体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建立一个诚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过那个平台来查询个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这个新闻的处理上,记者要找出与别的电视台不同的东西。

  暗访——社会新闻的暗访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记者要懂得保护机器,保护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养成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取机器时要检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机器之时也要检查,特别是隐蔽采访。检查过程可以在隐蔽的地方,比如在车内检查就要将机器低于窗口的位置。用小动作来把对方的视线转移开放置机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烟或者挠头等。【手机诈骗,伏击三天两夜】那个封面我在火车站等人的时候就挠了很多次头。

  突发——突发事件不全部是灾难新闻,也有冲突的相关方加强冲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现场,还原现场很重要。关于车祸的突发,【失魂金杯车连夺三人命】由于当时事发地距南方台很远。等我们打车过去的时候,尸体已经运走,只是路上还留有血迹。在拍摄过程中我差点也给车撞了。事发在一个S形的转角处,汽车路过也不减速就在我身后擦过,现在想想都后怕。拍突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

  投诉——有矛盾才有投诉新闻,矛盾相关方对事件的阐释,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马东东老师去拍一个墙上漏水的投诉。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强烈要求不准拍摄,我们的摄像叶剑老师就把机子放在大腿上,静坐在那里。把该拍的采访镜头都拍了下来。记者与摄像要配合默契,摄像注意看记者的暗示。【区划调整便民先行】——8月11日,早上8点半我就在办公室了。杨海涛老师问我有没有空,说要去拍一个新闻。当初也没问什么就跟着去了。到了现场才知道是原东山区矿泉水街道划归越秀区管,正在开现场咨询会。迅速摆好机位就开始拍了,心里默记从多角度拍,还要在现场抓典型人物。一个阿伯每个档口都去咨询一下,我就决定以他为重点来拍。拍了三个镜头我觉得够了,就去拍空镜。后来记者说我典型人物的镜头拍的还不够,不是三个镜头都能用的上,刚开始拍的时候就要多拍几个。

  实习与学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与用

  电视跟平面媒体一样都是要讲故事,只不过电视是要通过电视画面来表达。电视一定要在现场,有现场的画面。特别是要尽量塑造故事的主角,并要有故事主人公相关的画面来支持要讲的故事。

  电视编辑学中的编辑思想:动接动,静接静。常理思维(比如有一段采访是记者A站左边,受访者B站在右边。如果编辑一下子就接下一个画面是A站在右边,B站在左边。给人一种视觉的错感。)主体位置相似衔接,在拍摄,编辑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用到这点。主体人在左边就要在他的右边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时候也在他所面对的一面留空镜的框。

  记者出镜,如果背后画面不能说明问题就要考虑选取正确的位置,可以通过记者的走动来说明一下现场的信息。带着编辑思想去拍摄,比如一些比较急的会议。当天的新闻非当天播不可,下午5点才拍完,晚上7点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辑拍摄。要求非常熟练,可以采取对着通稿来拍的方式。拍到要的内容,构图倒在其次。一个字快。比如镜头起幅、落幅,重点在落幅,起幅、落幅都两秒,中间两秒匀速摇过。少用摇镜头是为了多表达信息量。一个摇镜头要6秒左右,相当于两个镜头。所有镜头都要求到最稳。

  新闻是有立场,做给谁看?利益相关的选题,利益相关的镜头。与主体相关的一切有用镜头。全景交代环境,特写表达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进展。空镜头用来衔接下个画面,不至于镜头硬接,让观众有中突兀感。

  摄像

  摄像,首先确保机器的安全,爱惜机器。出发前检查DVCP机器配套是否齐全,Mic电池是否有电。检查DV,偷拍机是否使用正常;调白,晴朗室外优先考虑D3、D4档,室内用C、B档,星光效果用A档;采访环境光线不足,带灯;调好水平,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脚架。调白、水平、对焦、构图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用一个镜头可以表达的内容不用摇镜头。摇动镜头,重点在落幅,中间匀速,起幅、落幅留有两到三秒。

  注意多角度,使镜头画面有冲击力。全景、中景、特写为一组画面镜头。每拍完一组镜头,拍个特写或空镜。画面简洁,突出主体。选定主体,将镜头拉到最近,调好焦,再拉开构图。暗访,隐藏身份,保护机器。预制室内C档4.3k室外D档6.3k(可以根据当时天气适当调灰度片,晴朗调到D4都可以,以画面的斑马线为准。主体物体有两三条斑马线就可以了。比如主体人的脸部突出骨头部位)灯泡3.2k演播厅黄色灯光AB档。镜头推进调实,再拉开构图,面向留空。

新闻实习报告 篇4

  8月10日一早8点,我来到香港的一著名中学皇仁书院等待会考放榜结果。8点45分,学校开始派发考试成绩单,校方有消息传来本校今年出了四个10a状元,我立即把消息报告给报社总指挥,总指挥交代我务必要照到相和拿到考生的基本资料。发成绩的过程中,校方暂时无暇安排我们采访状元,我们一群记者就自己纷纷到处在学生中穿行,听其言,观其色,确保尽快找到那四个状元,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有同学已经拿着成绩单离开校园,如果我们再找不到那四个状元他们就有可能失去这条新闻。突然我抬头看见几个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匆匆从后门离开大礼堂,我连忙叫上旁边的行家快速奔跑过去,后来在礼堂外一间小的接待室里发现了四个学生和几个记者,原来他们已经暗中安排了状元在此采访,幸好我们赶到的时候他们才刚开始采访第一个状元,没有错过重要的内容,而等我们采访到第三个状元时,一些后来的记者才纷纷赶到。在我就快采访完第四个状元的时候,接到报社的电话要我马上去到另一间中学有新的采访任务,幸好之前有把握好时间完成了四个状元的采访,否则此时就无法去完成新的任务。做记者真的需要眼,耳,口,手,脑一刻都不能松懈,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良机,失去新闻。

  做记者,你什么都要懂

  在《文汇报》实习的一个月中,我接触到香港社会方方面面,包括签名游行,就业调查,粤剧发展,美体修身,抗日纪念,邮票发行,按摩大赛,月饼展销,环保论坛,医疗设备,中药保健,会考放榜,地铁调查,香港迪士尼等等,这些不同采访事件所需要的不同的背景知识都是记者需要了解的。记得有一次我完成了采访任务之后,报社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今日突增一条关于全港中药材可能含农药超标的重要新闻,让我去了药店了解关于人参当归田七等药材的一些资料,并需要拍照。我走到一些大药店想做采访,但所有的大药店都表明没有经过上级批准不接受任何采访。而我是连田七当归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偷拍也不行。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一间较小的药店与老板沟通成功,他同意让我在那里拍照并给我讲解了一些关于药材的知识,最后顺利完成采访任务。这让我越发感觉到记者应该是通才,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留心身边事物,积累不同的知识。

  突发新闻:等待8小时为了8秒

  在报社的最后两天里,我跟随突发新闻组做突发新闻,包括去慈云山派米现场,火灾现场,树木倒塌现场采访和拍照,不过时间做得最长的就是在医院门口等新闻。香港8月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新闻就是“七岁男童贤仔被斩案”,引起香港社会的极大关注,而我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被斩伤男童医院病房的门口等新闻。在狭窄的病房走廊里,你可以看见约二三十个记者,有的摄影记者抱着相机蹲在门口,有的电视记者穿者西装革履手拿话筒靠在墙边休息,有的一手捧着饭盒,另一手还忙着打电话报料,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把摄象机放在身边。身边的记者告诉我,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整整三天了。由于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被斩伤的男童的健康状况和案件进展,所以记者们每天都必须守在医院和现场随时报道最新情况。我于是也和其他记者一同在病房门口等待。几个小时过去了,病房没有一点动静,我开始有点待不住了,旁边的记者看出来了,笑着说:“闷不闷啊,有时做记者就是这样的。上次我们等了一天什么新的进展也没有,突然歌手陈慧琳探访贤仔,我们啪啪连忙照了几秒钟相,于是成为头条,有时候新闻是等回来的,等了八小时只是为了八秒钟。”原来除了抢新闻,等新闻也是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写稿

  实习的一个月中,我平均每日完成1-2篇稿件,一共发表了30多篇稿件和10多张照片。稿件一般不会要求很长,大概600-700字左右。看似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只要时间允许,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和修改的。大部分稿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动第二天就上了报。但是也有编辑退回稿件让我自己修改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导语。

  沟通

  采访过后要及时和编辑沟通。当我把收集到的料报给编辑听后,他们一开始会告诉我,一篇稿应该怎么写,捉住什么point。几次之后,他们会问我你觉得这篇稿应该怎么写,要写哪个piont。当听到编辑说,对,我也觉得应该这样写的时候,我会觉得很高兴,当有时编辑会指导我说其实另一个点会更好一些,我也会虚心听取编辑的意见,想想为什么别人想到的我没有想到。

  导语

  我导语写的不好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过于冗长,没有突出新闻点,二是找错了新闻点。经过几次编辑的指导,自己才慢慢有了进步。写导语时一定要想着读者最想知道什么,读者觉得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读者是否看完导语即使不看全文是否可以了解新闻内容。香港报纸的导语在排版上是一般是和下文区别开的,用较为醒目的字体显示,除了读者有兴趣的新闻,其他新闻读者通常就只看导语,所以导语非常重要。

  准确性

  在报社刊登文章不同于你在学校交功课,学校或许可以蒙混过关,但你真正成为记者的时候,你就应该承担记者的责任,有一次的教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晚上凌晨时我突然收到编辑的电话,问我文章中一个数字是否确切,我心里一害怕支支吾吾打不上来,说应该没错的。编辑立刻说我们报纸的是要对读者负责的,如果出了错,会被人告的。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查阅的自己的笔记后,给了编辑一个明确的回答。第二天报纸出版后证明我确实没有出错。虽然如此,但是这个经验也给了我一个教训,就是新闻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容不得半点含糊。

  感受篇:酸甜苦辣

  香港热情友善,也是让我非常感动和印象深刻。在路上问路,人们总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你,甚至带你去到目的地。这和人们认为香港人势利自私截然相反。在公共场合,大家一般总是相互礼让,人很多的地方也井然有序。

  香港社会的自由是香港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和选择。特别是电台的一些节目,有来香港可以带上一个小收音机,你会听见真正言论自由的声音。说到选择多,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到香港想买一张电话卡,发现有很多的电讯公司,很多种的服务,我这些在大陆一贯只是知道“移动”和“联通”的人竟然一时间不知怎么挑选哪个最适合自己,突然发现没有选择的我们早已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香港节奏快,虽然平时在一些香港的电视剧看到过,但当你真正处在站在错综复杂的街头,看见身边行色匆匆的人擦身而过,在电梯上快跑,在地铁里狂奔,你才会真正感叹这个走在时钟上的城市。在香港的一个月,是我非常辛苦的一个月,一个月只有6天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0个小时左右,也曾试过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上,同事经常也是废寝忘食的赶稿,晚饭常常是11点后才吃,一开始我会对此感到惊讶和不解,但当他们和我谈论起这些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自豪神情让我感受到到这也就是香港人独有的拼搏精神。但对此我持有怀疑态度,如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真的值得吗?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好的才是应该追求的,否则这种“搏”也会变成一种盲目。

  香港东西贵也是众所周知的。出门在外实习要学会照顾自己。为了省钱,我们常常是一天一顿面包,一顿饭,一顿泡面。由于平时吃蔬菜非常贵,我们就周末有时间的话就去市场买点青菜用水烫熟蘸酱油吃。

  这么样一个月也过来了。一个月前我带者从大陆买的《文汇报》怀着兴奋踏上香港,一个月后,当我捧着最后一份有着我的名字的《文汇报》走出报社大门时,不知不觉间,泪留满面。庆幸自己,再苦的再累的我也坚持下来了。一个月的实习,一个月的成长,一个月的艰辛,一个月的收获,这一切都成为了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暑假。

【实用的新闻实习报告4篇】相关文章:

1.【实用】新闻实习报告三篇

2.【实用】新闻类实习报告3篇

3.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4.新闻学实习报告

5.新闻实习报告十篇

6.新闻类实习报告4篇

7.新闻类实习报告六篇

8.【推荐】新闻实习报告三篇

上一篇:建筑实习报告 下一篇:会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