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2021-02-26 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筑类的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期间掌握到得一些知识进行总结如下:

  一、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 ,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 ,根据抗震规范 ,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 ,来增强和

  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现在多用3缝合一 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

  三、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

  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

  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

  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圈梁: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非承重梁)。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

  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通过深入工地一线的参观与实践学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成为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也期待着不远的将来能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一员,以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投身到建筑工程这个行业中。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2

  随着大一生活的结束,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很高兴学校给了我们一次社会实习的机会,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暑假进行了实习活动。这次实习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一年以来的第一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学习,从20xx年8月10日开始,到8月30日结束,历时20天的实习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让自己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实习的第一天,工地的负责人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建筑工人应该了解的必要知识。使我初步接触了混凝土的制备与搅拌。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值,并有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混凝土的搅拌,要获得均匀一致的混凝土,必须对其原材料充分搅拌,使原材料彻底混合。工程中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一般要注意搅拌时间的控制,以及送料机时间的控制。

  当一名建筑施工员很关键的在于如何控制进度,如何及时地把配料配送给泥水班、钢筋班、木工班的工作人员,使他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施工员要做的事,就是要调合好三个班主的工作时间,不能出现一方停工的现象。比如一天内两栋楼一幢要浇筑柱砼,一幢要浇筑砼,应先安排浇筑哪一幢才不会使进度慢下来。只有先浇柱砼的方案会好一点,其实本应避开两幢楼一起浇混凝土的。

  实习了20天,自己在进度的控制方面应加强了许多。在进度控制这方面我还学会了如何绘制进度横向图以及进度网络图。了解到了许多现场采用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高压接桩:

  断桩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人工挖孔接桩,另一种则为高压水泥灌蕊桩。人工挖孔桩则针对桩已断得很明显的接桩方法。高压水泥灌蕊桩是针对桩已断但是末出现偏差的桩。所以无需采用高成本的人工挖孔桩接桩。

  但此过程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露浆,怎么灌都无法灌满,而且流到隔壁的断桩,待凝固之后,将在隔壁断桩的周围形成一道混凝土暗墙,从而导致隔壁在人工挖孔处理断桩时无法将钢护壁压入。

  当然,在这次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永远是工地的第一次重中之重的问题,对本工程的安全问题,则是我参加了第一次工地上的会议,这会议是总公司领导过来检查安全问题的总结大会。

  会议上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

  1、临电问题:搅拌机、钢筋加工厂的电箱配置不够完备,存在着漏电的危险,以及碰电的危险性。

  2、部分七层幢号用的脚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没对毛竹的质量进行挑选就使用,这样随着层数的增高,荷载的加大,存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特别是小横杆,领导还指出虽改成铁杆脚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层最好要挑选性的用料。

  3、脚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础不是很稳,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别是下雨天。

  4、木头房太多,而且不规范,工人随处搭房住人,这使得工人的生命存在威胁,且使工地不能规范化管理。

  以上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所实习的这个工地存在的问题,很多工程都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施工现场安全仍需进一步改进,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的`力度。

  通过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在汉中市曙坤建筑公司实习20天的期间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非常感谢学院以及老师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也让自己第一次接触现场,接触社会,不仅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做人。

  经过了为期20天的实习,也让自己成熟了许多,但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以下我将就这次实习总结四点意见和建议:

  (1)、实习时间可以适当增长一点,毕竟仅仅20天虽然可以学到整个工作的流程如何施工,但是一些细节无法深入。

  (2)、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举行一些交流会,如在实习中期可以分组举行一些经验交流会,老师可以指导一下同学们,这样可以让同学为下半程的实习更加有目的性,而不会存在漫无目的实习的现象。

  (3)、同学们可以找个空闲时间(如周末),互相参观一下对方的工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了,这样可以防止成为井底之蛙,也可以促进交流,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在同学们的实习期间去工地进行调查指导,不仅可以杜绝同学偷懒现象,而且可以对同学们进行有建设性的指导,让我们的实习更加有效率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3

  我的建筑结构实习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参观各种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以此了解各种结构的分类和其不同的特点,二是参观建筑建设工地,了解如何将设计图通过施工做成实体的建筑。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结构和施工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将为实习的两个部分分别做总结。

  一、参观认识各种建筑的结构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外表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采用的是排架结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建筑的结构可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材料可分为:混泥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竹结构等,按照受力的不同又可分为:排架,框架,网架,拱,桁架等结构。实验室所采用的排架结构有施工方便的优点,一般用预制的构件,多用于建设一层的厂房。

  实验室的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钢桁架和钢板所取代,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减轻混凝土预制结构的自重,实验室内的梁都在中部做成了工字型,挖去了多余的混泥土,减轻了自重。

  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腿,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同样,在中部做成工字型,并且为了增加稳定性,在两柱之间间隔设立了柱间支撑;另外在吊车轨的侧面,还增加了其与立柱的横向连接,因为在吊车的使用过程中,吊车的水平移动会产生水平荷载。

  实验室的宽面也各设计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抗风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然后是建筑节能实验室,这是一栋框架结构的砖混建筑。

  框架结构是由基础、柱、梁、板组成的单层、多层建筑以及框架和剪力墙或框架与筒体组合的高层建筑,它们之间的连接是固接或称刚接,和建工实验室的排架结构不同,框架结构建筑的最优楼层在15—16层左右,而且框架结构在施工在多为现浇施工,而不是预制吊装。另外查找资料我知道: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建筑节能实验室的楼板是预制的钢筋混泥土板,这是一种单向板,通过老师讲解,我们了解到,各种板材可以根据其长宽比分为单向板和两向板,而长宽比的值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是不同的,弹性理论为,塑性理论为,单向板在使用上只能在一个方向加以支撑,两向板则相反。

  接下来我们参观汽车实验室,这是一栋钢结构的建筑。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

  在设计钢结构时,特别要考虑材料的失稳问题,因此在汽车实验室内的钢材上我们看到,每隔一段小距离,工型钢的腹板上就会加一道肋,以此解决稳定性问题。钢结构的施工一般是工厂预制各种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拼装,拼装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和铆接三种,其中焊接容易锈蚀,螺栓连接是强度上最高的,所以在对剪力荷载有较高要求的连接处,都使用了螺栓来加强,例如横梁和立柱的连接处。

  最后我们参观了体育馆,了解桁架结构的特点,桁架是由许多杆件两端用销钉联结起来而组成的几何形状不变的结构。桁架中所有的杆件都在同一平面内的称为平面桁架,否则称为空间桁架。由于桁架结构使用材料比较经济,桁架本身重量轻,而且桁架的每根杆件只受拉伸或者压缩,所以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像体育馆这种大型建筑,采用桁架结构可以节省花费并满足荷载要求。

  二、参观建筑建设工地

  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现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造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三篇】相关文章:

1.【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四篇

2.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五篇

3.【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10篇

4.【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八篇

5.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四篇

6.【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4篇

7.【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三篇

8.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4篇

上一篇:客服的辞职报告 下一篇:电视台的实习报告
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三篇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2021-02-26 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筑类的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期间掌握到得一些知识进行总结如下:

  一、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 ,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 ,根据抗震规范 ,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 ,来增强和

  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现在多用3缝合一 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

  三、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

  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

  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

  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圈梁: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非承重梁)。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

  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通过深入工地一线的参观与实践学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成为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也期待着不远的将来能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一员,以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投身到建筑工程这个行业中。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2

  随着大一生活的结束,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很高兴学校给了我们一次社会实习的机会,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暑假进行了实习活动。这次实习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一年以来的第一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学习,从20xx年8月10日开始,到8月30日结束,历时20天的实习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让自己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实习的第一天,工地的负责人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建筑工人应该了解的必要知识。使我初步接触了混凝土的制备与搅拌。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值,并有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混凝土的搅拌,要获得均匀一致的混凝土,必须对其原材料充分搅拌,使原材料彻底混合。工程中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一般要注意搅拌时间的控制,以及送料机时间的控制。

  当一名建筑施工员很关键的在于如何控制进度,如何及时地把配料配送给泥水班、钢筋班、木工班的工作人员,使他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施工员要做的事,就是要调合好三个班主的工作时间,不能出现一方停工的现象。比如一天内两栋楼一幢要浇筑柱砼,一幢要浇筑砼,应先安排浇筑哪一幢才不会使进度慢下来。只有先浇柱砼的方案会好一点,其实本应避开两幢楼一起浇混凝土的。

  实习了20天,自己在进度的控制方面应加强了许多。在进度控制这方面我还学会了如何绘制进度横向图以及进度网络图。了解到了许多现场采用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高压接桩:

  断桩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人工挖孔接桩,另一种则为高压水泥灌蕊桩。人工挖孔桩则针对桩已断得很明显的接桩方法。高压水泥灌蕊桩是针对桩已断但是末出现偏差的桩。所以无需采用高成本的人工挖孔桩接桩。

  但此过程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露浆,怎么灌都无法灌满,而且流到隔壁的断桩,待凝固之后,将在隔壁断桩的周围形成一道混凝土暗墙,从而导致隔壁在人工挖孔处理断桩时无法将钢护壁压入。

  当然,在这次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永远是工地的第一次重中之重的问题,对本工程的安全问题,则是我参加了第一次工地上的会议,这会议是总公司领导过来检查安全问题的总结大会。

  会议上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

  1、临电问题:搅拌机、钢筋加工厂的电箱配置不够完备,存在着漏电的危险,以及碰电的危险性。

  2、部分七层幢号用的脚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没对毛竹的质量进行挑选就使用,这样随着层数的增高,荷载的加大,存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特别是小横杆,领导还指出虽改成铁杆脚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层最好要挑选性的用料。

  3、脚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础不是很稳,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别是下雨天。

  4、木头房太多,而且不规范,工人随处搭房住人,这使得工人的生命存在威胁,且使工地不能规范化管理。

  以上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所实习的这个工地存在的问题,很多工程都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施工现场安全仍需进一步改进,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的`力度。

  通过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在汉中市曙坤建筑公司实习20天的期间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非常感谢学院以及老师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也让自己第一次接触现场,接触社会,不仅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做人。

  经过了为期20天的实习,也让自己成熟了许多,但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以下我将就这次实习总结四点意见和建议:

  (1)、实习时间可以适当增长一点,毕竟仅仅20天虽然可以学到整个工作的流程如何施工,但是一些细节无法深入。

  (2)、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举行一些交流会,如在实习中期可以分组举行一些经验交流会,老师可以指导一下同学们,这样可以让同学为下半程的实习更加有目的性,而不会存在漫无目的实习的现象。

  (3)、同学们可以找个空闲时间(如周末),互相参观一下对方的工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了,这样可以防止成为井底之蛙,也可以促进交流,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在同学们的实习期间去工地进行调查指导,不仅可以杜绝同学偷懒现象,而且可以对同学们进行有建设性的指导,让我们的实习更加有效率

建筑类的实习报告 篇3

  我的建筑结构实习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参观各种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以此了解各种结构的分类和其不同的特点,二是参观建筑建设工地,了解如何将设计图通过施工做成实体的建筑。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结构和施工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将为实习的两个部分分别做总结。

  一、参观认识各种建筑的结构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外表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采用的是排架结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建筑的结构可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材料可分为:混泥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竹结构等,按照受力的不同又可分为:排架,框架,网架,拱,桁架等结构。实验室所采用的排架结构有施工方便的优点,一般用预制的构件,多用于建设一层的厂房。

  实验室的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钢桁架和钢板所取代,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减轻混凝土预制结构的自重,实验室内的梁都在中部做成了工字型,挖去了多余的混泥土,减轻了自重。

  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腿,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同样,在中部做成工字型,并且为了增加稳定性,在两柱之间间隔设立了柱间支撑;另外在吊车轨的侧面,还增加了其与立柱的横向连接,因为在吊车的使用过程中,吊车的水平移动会产生水平荷载。

  实验室的宽面也各设计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抗风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然后是建筑节能实验室,这是一栋框架结构的砖混建筑。

  框架结构是由基础、柱、梁、板组成的单层、多层建筑以及框架和剪力墙或框架与筒体组合的高层建筑,它们之间的连接是固接或称刚接,和建工实验室的排架结构不同,框架结构建筑的最优楼层在15—16层左右,而且框架结构在施工在多为现浇施工,而不是预制吊装。另外查找资料我知道: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建筑节能实验室的楼板是预制的钢筋混泥土板,这是一种单向板,通过老师讲解,我们了解到,各种板材可以根据其长宽比分为单向板和两向板,而长宽比的值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是不同的,弹性理论为,塑性理论为,单向板在使用上只能在一个方向加以支撑,两向板则相反。

  接下来我们参观汽车实验室,这是一栋钢结构的建筑。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

  在设计钢结构时,特别要考虑材料的失稳问题,因此在汽车实验室内的钢材上我们看到,每隔一段小距离,工型钢的腹板上就会加一道肋,以此解决稳定性问题。钢结构的施工一般是工厂预制各种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拼装,拼装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和铆接三种,其中焊接容易锈蚀,螺栓连接是强度上最高的,所以在对剪力荷载有较高要求的连接处,都使用了螺栓来加强,例如横梁和立柱的连接处。

  最后我们参观了体育馆,了解桁架结构的特点,桁架是由许多杆件两端用销钉联结起来而组成的几何形状不变的结构。桁架中所有的杆件都在同一平面内的称为平面桁架,否则称为空间桁架。由于桁架结构使用材料比较经济,桁架本身重量轻,而且桁架的每根杆件只受拉伸或者压缩,所以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像体育馆这种大型建筑,采用桁架结构可以节省花费并满足荷载要求。

  二、参观建筑建设工地

  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现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造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三篇】相关文章:

1.【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四篇

2.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五篇

3.【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10篇

4.【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八篇

5.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四篇

6.【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4篇

7.【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三篇

8.精选建筑类的实习报告4篇

上一篇:客服的辞职报告 下一篇:电视台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