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2024-11-21 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改革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1

  一、概述

  城关区位于兰州市中心,人口约为100万人。它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该区自20xx年9月开始整体进入实验,至今已有两个月的时间。为了了解实验工作的进行状况,同时能予实验工作以一定的学术指导,我们在城关区开展了相关的调研工作。

  城关区是教育基础比较厚实的地区,各方面条件优越。经过上上下下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该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兰州属于上乘。在这,不仅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同时,教学质量也是一流的。在这里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作为西北地区一个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的实验区,与其它地方的实验区一样,担负着验证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适应性,同时作为基地向其他地区推进新课程的双重任务。

  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在全国11所师范大学设立的中心之一,其基本职能是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服务。我“中心”承担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的任务是在充分了解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的前提下,以项目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各地解决其在实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和学术支持。基于“中心”的职能和项目的要求,我们在西北地区分别选择了一些联系学校作为我们的实验基地和重点予以学术指导的点,以求以点代面,推进实验工作。城关区宁卧庄小学和兰州第43中学就是我们与城关教育局协商后共同在城关区选定的实验基地。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相关研究工作已在这两所学校启动。

  本次调研所运用的方法是访谈、搜集有关材料,调查对象是城关区参加新课程实验的任课教师代表和各校校长。我们以座谈会的形式请教师代表和校长们畅谈新课程进学校后的感受,介绍自己的做法,诉说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和苦恼。在座谈会上,我们也对有关问题做了解答。

  本次调研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其间得到了甘肃省教育厅基教处、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城关区教研室及耿家庄小学、宁卧庄小学的合作与支持。

  二、变化

  通过与近50位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和20余位小学校长的座谈,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随着新课程进入学校,学校生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它所带来的冲击使人们感受到了希望。这些变化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体制以及课程自身的原因,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圈定在讲台上,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活动空间。受制于此,教师自身也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置于“独尊”的位置上,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都是以此为基本准则展开的。于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被严重地模式化,一切都变的“有板有眼”,课堂生活是千人一面。这样一来,教师无法把自己内心中的真情实感充分和自如地表现出来,教学中“表演”的色彩很浓,教师也无法充分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更无法与学生实现平等的交流。而就学生来说,教师行为的模式化也致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模式化,一切听命于教师的设计和规范,充满生气的教学活动被沦变为“套路化”般的机械性活动。多年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做出过许多努力,但多是浅尝辄止,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新课程进学校后,新的迹象开始出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逐步地开始发生变化。在座谈中,教师和校长普遍反映,在新课程实验开始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隔绝的,他们之间也不象以往那样是为“表演”而捏在一起的。相反,现在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自发和自主的,是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建构的。有教师说,现在上课如果还象以前一样教的话,课就没法教。这种不一样的重要表现就是教师为了能上好课而想了很多办法。中山路小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为了能够活泼课堂气氛,创设探究式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设计出了一些师生互动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来实现合作学习。红山根小学的一位教师,从改变学生的座位编排顺序入手,将以往“按部就班”的座位编排方式改为马鞍型,使师生间、生生间能够实现参与和分享,她也能够切实走到每一位学生面前进行有价值的指导。她说,在刚开始这样做时,学生们还不太适应,相互间常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因此,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向老师告左右邻座同学的状。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告状的内容不再是相互间的纠纷,而是“老师,他刚才没发言”、“老师,他说的不对”。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悄悄的、令人欣喜的变化。有一位教师说,由于班额大,无法把座位编排成马鞍型,她就因地制宜,把前后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参与式教学等等。通过这样一些努力,教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学的活了,一个问题往往会涌出几种答案,学生的发展空间被大大拓展。

  2.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在新课程中,实现教师职业角色由“我教课”转向“课由我来教”的转变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念的落后,加之历史的原因,教师多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在努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百科全书式”的理想模型上,总是期望自己能成为博学者。如果一位教师在某个知识点上被学生问住了,他会感到十分难堪和内疚,以致把此上升到师德的高度去责问自己。教师在知识上自我高标准、严要求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知识信息的飞速增长,教师还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作为职业目标的话,他将无法适应多变的时代和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因此,在旧课程模式中,教师们普遍以无耐的心态来从事越来越难的教学工作,其创造性亦受到相当大的桎梏。有研究表明,在这种体制下,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大部分时间关注的是解题技巧和策略,而对学生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能力的发展的关注则很少。新课程进学校后,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近三个月以来的实验工作,他们感到新课程的教学压力比以前大了。不过,这种压力并不是知识本身的,不同于过去的无耐,它更多地表露的是教师对挑战的态度,是涉及到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师从观念、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要发生变化。因此,有位教师说:“现在真知道什么叫教育了。”以往,教师对压力的感受总是来自于外力,它多是以规章制度、守则之类反映出来的,带有强制性。而现在的压力则更多地是源发于教师内在的专业成长需要,更多体现在教师本人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职业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正由“教”转向“导”。教师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新课程对教师产生的压力与其是说在知识或学历达标与否上,不如说是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上。在座谈中,有教师说,新课程更强调教师去指导学生,但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候觉得无所适从。新课程刚开始实验,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或许还是值得首肯的,它表明教师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正在发生我们所期望的变化,这是多年来我们试想学校中看到但又未能看到的。

  3.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开始发生变化。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历来都受到重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往的教师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形式上看,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除了教师个人带有强烈的“师德”色彩的活动外,主要的活动形式就是各校自己组织的教研组活动,制度化色彩浓重。就内容而言,教研活动要么被理解是撰写与教师本人评聘职称、职务升迁有关的“理论文章”;要么就是探讨解题技巧与方法。这样一些做法虽然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形式化色彩浓重。在以往的教学制度作用下,有些教研活动是按照某种既定工作计划“预定”好的,而这种“计划”往往被认为是值得首肯的,计划一旦制定好,就必须按部就班地实施。这在表面上看是有序和有步聚的,无可挑剔。但是,其中隐藏着很大的误区。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件都能被纳入到计划中吗?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是有“序”,有因果关系且能够被我按“序”来研究吗?显然,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以往的教学研究因此而多流于形式,不能完美地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形式与内容脱节。二是问题意识不强。有些教学研究活动虽然也能有声有势地开展起来,但所研讨的课题与真实情景中进行的教学活动间联系不紧密,“两张皮”现象严重。例如,选择一大家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请专家学者做报告。报告本身也很精彩,但结果往往是听的时候热血沸腾,下来以后依旧如故。究其缘由,多是由于报告内容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可操作性低。三是功利目的过强。在现行的教师管理体制下,为了职称的评聘、职务的晋升等,所谓的教研活动被理解为就是写文章。于是,与本人实际的教学活动无关的“成果”便孕育而生。上述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教师教研活动中存在的积弊。然而,在调研中我们感到,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新的迹象开始教师教研活动中发生。

  首先,教研活动不再是象以前那样严格按某种“计划”亦步亦趋地展开,而是完全出自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自发地、有针对性地展开的。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和校长们普遍反映,新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如果象以前那样按某种“套路”、“样板”进行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适应教学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常常自发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而不是等着上面来安排。耿家庄小学一位数学教师讲,为了上好课,她们三位一年级实验班教师几乎在每讲新课前都要进行研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感到颇有收效。中山路小学则很重视参加实验班教学工作的教师的集体备课,把教研作为自发和经常性的活动。

  其次,教学研究活动的内容不再是简单地学习某种理论或阅读书刊,而是紧密地与新课程实验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结合,教师们以“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解决”的心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同时,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摆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自新课程实验开始后,城关区参加实验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在不同范围召开过多次研讨会、座谈会,全部话题都是围绕新课程实验及推进展开的,教师们普遍反映,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受益,他们身边发生的、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得到解决,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的自觉性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成为教师的主动行为。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工作,参加实验的教师已逐步感到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教学研究成为他自觉自愿的行为,教学研究对教师来说也不再是“教学+研究”式的,而是与教学活动本身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教学与研究不再是“两张皮”。西北新村小学一位女教师,自参加新课程实验后,每次上完课,总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思记录下来。翻开她的“教学小记”,既有对某个问题的困惑,也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她自己的感悟。象这位老师的教学研究如果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和积累下去,其价值就是不一篇或几篇“应景”式文章能相比的。

  教研活动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的重要展现形式,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科学、合理、恰当的教研活动是必由之路。然而,由于以往无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把教学研究这样一种专业化的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或其它领域的科研活动等量齐观,简单地以论文的数量或刊物的等级作为评价标准,致使教研活动失去了其本身的特性,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新课题进学校后,我们看到,教学研究活动正逐步成为教师自觉自愿,且受益匪浅的活动,新课程为教师思考、探索和发展其专业素养提供了宽广的可研究和发挥的空间,其所关注和解决的就是教师自身所遇到的、真真切切的,也是他感兴趣、有助于他的专业发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发展,学生在发展,学校也在发展。

  3.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的积极性高,认识到位。多年来,名目繁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时不时地涌入学校,各种尝试和努力层出不穷。但以往的各种类型的实验和改革都没有象此次课程改革一样深刻和全面,没有象此次课程改革的涉及面那样广。对长期束缚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中小学来讲,要加入到新课程实验的行列中去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的,城关区教育局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甘肃申报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时,原本未把城关区列入其中。尽管城关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优势明显,各项统计指标在兰州,乃至在全省也名列前茅,但该区教育局的领导还是具有前瞻性地认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早进入实验比晚进入实验好,会处于更主动的位置。如果此次未能进入到国家级实验区,待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来时,就不得不放弃现在所谓的“优势”而向早走一步的地区学习,其境况事实上表明自己已经落后了。因此,该区教育局局长亲自到有关部门争取,使城关区成为全国38个实验区之一,为继续保持优势、获得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始后,该局主管领导除了积极参加有关培训活动外,还经常到学校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座谈会上,城关区教育局领导说,城关区曾经涌现出了以小谢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名师,但目前似乎是青黄不接。他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实验,能够培养出一批专家型教师。这表明,城关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此次课程改革的认识是深刻和到位的。

  4.重视课程改革的社会动员工作。新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学校文化重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特别是能否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课程改革有重要影响。新课程实验开始后,各实验学校普遍重视社会动员工作,以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的于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扩大课程改革的社会影响。有的学校为了使家长亲自感受新课程,以公开课的形式请家长来学校观摩。通过多种努力,有关调查表明,家长们对新课程实验是理解和支持的,普遍反映孩子们的兴趣广泛了,学的比以前活了。

  在两个月的时间,课程改革在城关区实验区能发生以上一些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使人对新课程充满了希望。

  三、存在的问题

  在考察中,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新实验中,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对新课程中的认识还有待于一步深化。形成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发展的内容又是丰富多彩的,不是知识所能包容得了的。但长期以来,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在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上,而该课程的唯一载体又是教科书,结果,教师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倾力解决的是解题技巧与方法,日常的教学研究也多围绕此而展开。在这样一种观念钳制下,学生的发展与知识的拥有量是等价的,至于学生的情感、个性、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则极少被关注。而新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较之于以往的课程理念,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飞跃。由于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教师要在较短时间里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距是不现实的,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例如,在座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感到棘手的是教科书中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关于教学技巧和方法问题,有位教师问:“现在的阅读课文怎么教?要不要分析?”我们发现,对教科书发问的教师占大多数,而能对《标准》发问的几乎没有。由于其视野中的问题是在教科书层面而不是在课程层面,阻碍了其去思考所教课程与学生发展间的内在关联,淡没了教科书的内在价值而一味关注教科书的外在价值,学科本位意识还很强烈。又如,随着实验工作的逐步推开,教师们普遍感到了压力。对此,有些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策略是“能不能给我们上几节示范课?”还有些教师对自己缺乏信心,寻找“标准”和“套路”的意识强烈,经常忐忑不安地问:“我这样教对不对?”

  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虽然与新课程实验推开不久有关,但它也表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基本理念是不断地发展着的,是支撑新课程的重要条件。如果缺乏对它的深刻认识,推进新课程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

  2.对教科书的认识不正确。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来说,教科书是很重要的资源,对它的认识和使用与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密切相关的,但它决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科书的地位被人为地拔高到独尊的位置,成为教学活动的“圣经”。这种做法使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淡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亦使学生的发展受限,教师的专业能力无从成长。新课程则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必须提升课程资源的地位,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唯教科书是从的现象还很严重,有些教师受传统课程观念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依照教科书的逻辑行进,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有位教师抱怨说:“现在教科书编的很好,活动很多,学生们兴致很高。但经常出现教学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活动与计划间的矛盾说明教师还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和特点灵活、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的意识还很强烈。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无法充分展开自己的专业能力,只能在教科书的有限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发展是有限的。

  教科书是课题的重要载体,但它决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其发展的课程资源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漠视这一点是不恰当的;而且,学生要获得全面发展,也有赖于多方面条件和力量的支持。就此而论,教科书的价值十分有限。在新课程实验中不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妥的。

  3.科学评价观的缺乏和对评价的忧虑。课程评价是关涉新课程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实验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予课程评价以极大的关注,迫切希望在课程评价方面能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座谈中,很多校长和教师都谈论到评价问题。在新课程实验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建构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但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制约,有些校长和教师在对评价的理解上还带有显著的急功近利色彩,考虑问题还是从“比较”出发,没有充分看到评价的发展功能,关注的是评价的甄别、“比较”功能。例如,当我们讲到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要求评价也必须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不必进行经常性的考试、评价时,许多校长认为太理想,与现实情形不符。她们现在需要的和所希望的就是能回答“现在怎么办”的东西。这个例子反映实验区的校长和教师们对评价的忧虑:如果不知道如何评价,我怎么教?由于实验的评价工作相对滞后,使校长和教师似乎有点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过去寻找参考座标。

  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个带有极大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以往,课程评价多是自上而下的,给予式的,而新课程实验则不是这样,它更强调自上而下,强调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的首创精神。而且,站在鼓励特色,促进优势的角度,课程评价更应该是各地、各校自己摸索,走自己的路,如果还一味“等、靠、要”,必然会拖实验工作的后腿。

  4.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工作滞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部分,也是在《纲要》和课题计划中规定了、有确定的课时比例的部分。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城关区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在座谈中,校长和教师们所谈论的全部是有关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辅材料及其实验,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等方面的工作在实验区几乎未启动。该区教育局一位参加过国家级高级研修班的同志对此感到忧心冲冲,担忧地说:“如果不开展这方面的实验,优势和特色是看不到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的课程结构亦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实验工作能够整体推进,各部分之间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特别是对综合类项目来说,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特色的部分,更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如果这方面的工作一再滞后,必将影响到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和特色学校的建立。

  四、原因分析

  城关区实验工作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传统的观念及以往的成就束缚了头脑。实验工作刚开始二个多月,想要一下子肃清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城关区是一个教育基础比较好的实验区,位于省会城市的中心,教学条件,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强,因此,很容易把以往的一些在其看来“好”的做法或观念继续用于课程改革实验。应当说,以往的做法和观念中有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的部分,但也有与新课程相抵触的部分。但由于以往的基础和成绩,很容易把历史当作包袱,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例如,在传统课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懂、透、化”是值得赞赏的,教师们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心血,摸索出了一些“好路子”。在座谈中,当教师们提到新教材时,以往的思路和观念又浮现出来,不由自主的以某种“套路”来思考问题,结果束缚了手脚。因此,她们对《课程标准》的关注根本赶不上对教科书关注,熟悉和理解程度亦是如此。

  以往的经验和成就很重要,是财富,但不能当做包袱,更不能作为今天立论的依据。以批判的目光看待以往的经验和成就之于今天的实验工作是很重要的,且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2.前期培训工作还不够。自确定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后,该区就很重视教师及校长的培训工作,先后派人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课程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多种研修班、培训班,讨论会等,也派20多名介入实验工作的教师参加由西北师大课程中心组织的研讨会,此外,有关出版社也派员到实验区进行了教科书使用前培训。上述这些培训工作对于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上述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培训的面有限。能到北京或西北师大课程中心接受培训的只能是少数教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无缘接受这种培训的。城关区全区教师3000多人,但直接参加新课程实验一级培训的教师约400多人。由于培训面的原因,使相当一部人教师能够接受到的培训有限,效果受到影响;其二,培训方式单调。在面向全区教师的培训活动中,多为演讲式、报告式。虽然也使用了参与式培训方式,但由于该方式费时长,难度大,因而使用的面有限。演讲式,报告式的培训往往很难使听众投入其中,既便演讲者,报告者的报告水平很高,但要转化到听众的教学行为上却是很困难的。其三,培训内容难以切合每一位教师的实际需要。由于时间等原因,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多数人的需要来组织和安排的,而教师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致使培训内容与每一位教师的实际需要间存在着相当距离。此外,城关区实验区的前期培训工作亦存在着重教科书分析培训而轻通识培训的现象。

  3.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解还停在狭义的“课程”上,新的学校文化有待于重建。从质的意义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它涉及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一部分教师和校长还是从学科或教科书的更替的角度来理解课程改革,还仅仅是在课堂的意义上来看待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的内涵把握过窄,从而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正是由于对课程概念理解的偏差,部分校长和教师仅仅把自己的目光盯在课堂和教科书上,不能关注课堂和教科书以外的事物,不能从学校文化重建的角度来看待课程改革。例如,教师们和校长们在谈论课程改革时,多是谈论教科书,谈论课堂生活,能够谈论在此之外事物的很少。

  除以几点原因之外,诸如校长和教师的“实验”意识不强,在实验区“双轨制”并存等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从实验入手逐步推开的。而实验就意味着《课程标准》、教科书乃至某些规章制度等存在着不确定、不完善、不全面之处,对此,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但有部分校长和教师的“实验”意识不强,对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排头兵”的角色认识不够,通过实验去找《课程标准》、教科书乃至某些规章制度中存在问题的观念不强,不由自主地把它们当作自己工作的既定前,从而不由自主地又回到老路上。

  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但由于实验工作刚开始不久,在实验区还存在着“又轨制”、以往的“惯例”、“规定”、“模式”、经验等对实验的页面影响和干扰作用还很大,使实验工作受到影响。

  五、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了新课程实验在城关区带来的新气象,但也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实验工作,我们建议城关区实验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届时,西北师大课程中心在学术上将予以更多的指导。

  1.切实重视的加强综合类项目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在构建新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目标中是无以取代的。为了能深化课程改革,城关区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议城关区实验区能够应项目的方式确定若干所学校,相应地开展相关实验,特别是要鼓励那些原先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方面有建树,办学有一定特色,校长和教师有积极性的学校积极承担综合类项目的实验。此外,为了保证综合类项目实验的正常展开,在这方面应有一定的专项经费。复次,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学术指导。应当看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城关区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过去的兴趣小组、校运会、科技日、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大扫除等是我们所熟悉的,它们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雏形,只不过我们没有把它“串”起来、形成系列,随意性很强。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它是纳入到课程计划的。它虽然没有大纲、教科书,也无固定的形式,但目的是十分明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它是灵活和多样的。例如,它的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在方式上,它要列入到课程表中,且有专人来组织;因而,随意性被大大降低。此外,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课程方案》,陈述自己承担本课程的设想和理念。对此,我们又会觉得陌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遵守以下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2.进一步加强《纲要》的学习,深刻领会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经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和领会《纲要》与课程改革实验及推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标准》是学校课程要达到的国家要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尺度。为了能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对《纲要》的学习,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课题。根据前一段工作的经验,在今后,除了在各类教师培训、进修中把《纲要》和《课程标准》作为主要内容外,关键在形式上要进行创新,要充分结合在职教师的实际需要选择培训方式,诸如宣讲、演讲、自学、讨论、参观、观摩等都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加以选择使用。为了提高培训学习效果,要制订出比较详尽的培训计划安排。

  3.积极开展校本教师培训。高素质的教师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工作布暑,在今后几年内,课程改革实验将以较快速度在全国推广开来,教师培训将是一项很重要、但亦是很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形下,一味依靠外部力量来进行教师培训是有难度的。因此,应当在教师培训方式有所创新。校本教师培训是立足于教师实际,面对实际教育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旨趣的师训方式。必须认识到,教育中的问题是不断生成的。真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决不是事先“预设”的,而只能是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情境性和偶然性。对此用模式化、系统化或理论化的方式来认识和处理是无用的,只有突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才可能触及问题的本质。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体制的基础理念,建议城关区实验区在以往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普遍推行校本教师培训,以求取得“三”赢: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得以成长,学生得以发展。校本教师培训的特别强调使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校本教师培训是围绕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不断生成的问题展开和实施的。在这层意义上,“问题意识”之于校本教师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和课堂情境中,能够不断捕捉问题和观察现象,并将一个个的具体问题、现象或案例上升到理性高度去琢磨、思考。

  如何进行校本教师培训工作呢?首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校本教师培训是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展开的,这是它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培训活动的关键。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求在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时,每一所开展校本教师培训的学校都必须具有十分明晰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并能以此来指导本校的各方面工作。学生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既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存在标准化的尺度,每一所学校都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来阐述它,并实践它。只有如此,才能使全体教师具有明确的专业成长目标,从而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如果缺乏这一点,校本教师培训就很有可能因失去“校本”而夭折。其次,必须建立民主开放的管理体制。对培训工作来说,教师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甚至与培训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民主、和谐、融合的氛围是其生长的基础,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其中。在此,每一位教师都扮演着双重角色:他既是培训者,又是受训者;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这种情形下,学校的组织结构应有利于每一个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校长而言,他更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不断带领本校教师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独特的管理风格。这样,才能是目标明确,积极性高,校本教师培训才能落到实处。第三,必须认识到教育中的问题是不断生成的。真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决不是事先“预设”的,而只能是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情境性和偶然性。对此用模式化、系统化或理论化的方式来认识和处理是无用的,只有突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才可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校本教师培训的特别强调使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校本教师培训是围绕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不断生成的问题展开和实施的。在这层意义上,“问题意识”之于校本教师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和课堂情境中,能够不断捕捉问题和观察现象,并将一个个的具体问题、现象或案例上升到理性高度去琢磨、思考。第四,必须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为学生发展设计的“跑道”。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作用将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上,课程开发能力将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这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总是被定位在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其自身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等环节中几乎都是被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换,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不再被囿于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他自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把别人编制好的课程(哪怕这种课程是多么地完美),按照某种设计好的套路和方式机械地传递给学生。他本人就是课程的设计师、课程实施的工程师、课程的评价师,他在课程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是无以低估的。在校本教师培训中,应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4.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关经验,确保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投入。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广大教师有极高的热情,在其中也努力展现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些有益的经验,应及时总结和推广。因此,应在已有的《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创建更多的、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应增加交流次数,使交流逐步成为校本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此外,要确保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投入。尽管城关区地方财力有限,但为了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正常推进,地方政府应责无旁贷地为其创造条件,保驾护航。为此,应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并确保其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实处。

  5.重视并开展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整体推进的,是以课程为着眼点,涉及基础教育诸多方面的改革。城关区实验区教育基础和条件相对是比较优越的,在策略上应当重视综合类项目的实验。在这个方面要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强化专家指导,力争有所突破。

  6.树立教师的“实验”意识。城关区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它的任务不仅仅是完好地执行有关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它所担负的还有“实验”的任务,要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并对《课程标准》(试行)进行验证,为今后的修改作好准备。因此,应当树立教师的“实验”意识,知道他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实验”。还有,为了使教师顺利地开展实验,应当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得以想以前之不敢想,做以前之不敢做。要看到,对实验工作来说,教师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甚至与实验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民主、和谐、融合的氛围是新课程生长的基础,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其中。在此,每一位教师都扮演着双重角色:他既是实验者、研究者,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这种情形下,学校的组织结构应有利于每一个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校长而言,他更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不断带领本校教师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独特的管理风格。这样,才能是目标明确,积极性高,实验才能取得成效。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2

  一、引言

  背景介绍:简述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如国家政策导向、社会需求变化、教育技术发展等。

  调研目的:明确本次调研旨在探索的问题,比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等。

  调研范围与方法:说明调研的学校/地区、对象(学生、教师、家长等)、采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

  二、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描述当前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课程结构等。

  教学效果:基于数据(如考试成绩、学生满意度、教师反馈)分析教学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

  教育资源:评估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数字资源等是否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三、改革必要性

  社会需求: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学生发展:强调改革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

  国际比较: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分析我国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四、改革目标

  总体目标: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具体目标:包括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等具体方面。

  五、实施策略

  课程设计:提出新课程体系的框架,包括必修与选修课程、跨学科整合等。

  教学方法:推广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模式。

  师资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与技能。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与能力评价。

  资源保障:确保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学设施、丰富数字教育资源。

  六、预期效果

  学生层面: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层面: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增强职业满意度。

  学校层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提升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七、挑战与应对措施

  挑战:可能遇到的师资短缺、资源分配不均、家长接受度等问题。

  应对措施: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分阶段实施、加强家校沟通、引入外部资源等。

  八、结论与建议

  总结:回顾调研发现,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议:针对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不同层面提出具体建议。

  后续行动:提出后续监测与评估机制,确保改革持续有效推进。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3

  引言

  背景介绍:简述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学校/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进行课程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调研旨在解决的具体问题、期望达成的目标及其对社会、教育领域的意义。

  研究范围与方法:说明调研的时间范围、涉及的课程类型、采用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

  现状分析

  课程设置情况:详细介绍当前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课时分配等。

  教学实施情况: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现状。

  学生反馈与成绩分析:通过数据展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与挑战:总结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内容过时、缺乏实践性、评价体系单一等。

  改革必要性分析

  社会需求:分析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如创新能力、信息素养、跨学科能力等。

  国际比较:对比国内外先进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找出差距和可借鉴之处。

  理论基础: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阐述改革的'科学依据。

  改革建议与方案

  目标设定:明确课程改革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课程优化:提出课程内容的更新、整合、新增建议,强调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推荐采用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

  评价体系改革: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能力评价、同伴评价等。

  师资培训与支持:提出教师培训计划、资源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建议。

  实施计划与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详细规划改革的实施步骤、时间表、责任分配。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预测可能遇到的挑战、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结论与建议

  总结:概括调研的主要发现、改革建议的核心要点。

  进一步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提出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展望和建议。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4

  一、调研背景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为深入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成效与问题,特进行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

  1. 全面掌握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的推进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

  2. 了解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3. 收集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体验和反馈意见。

  4. 分析课程改革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

  1. 调研对象:选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小学、初中、高中)的多所学校,涵盖城市、乡镇和农村学校。调研对象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部分家长。

  2. 调研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访谈学校领导xx人、教师xx人、学生xx人;深入课堂观察课程教学xx节。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大部分学校在保证国家基础课程开足开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拓展课程。小学阶段拓展课程多以兴趣特长培养为主,如绘画、书法、音乐、体育社团等;初中和高中阶段则注重学科拓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如科技创新、文学社团、社会实践等。然而,仍有少数学校由于师资、资源等限制,拓展课程的种类和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2. 课程整合:部分学校尝试进行课程整合,如跨学科主题教学、学科内知识模块整合等。这种整合方式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着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进度协调等困难,课程整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方法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多数教师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例如,采用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班级学生人数多等原因,难以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的转变还不够彻底。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普遍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仅将信息技术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作用。

  (三)评价体系

  1. 多元化评价方式: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过程性评价的标准不够明确,评价过程不够规范,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考试制度改革:部分地区和学校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尝试,如减少考试次数、调整考试内容和形式、实行等级制评价等。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着社会舆论压力和升学竞争的挑战,如何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仍是课程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1. 培训需求与内容:教师普遍认识到课程改革对自身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训的需求较为强烈。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学科知识拓展等方面。然而,目前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时间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

  2. 专业发展支持:学校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专业发展支持,如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等。但在一些学校,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专业引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受限。

  (五)学生学习体验与成果

  1. 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新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培养,丰富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和成就感。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在适应新课程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受到一定影响。

  2. 综合素质提升: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科技创新比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然而,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在升学考试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次调研表明,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课程整合难度大、教学方法转变不彻底、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课程改革方案。

  (二)建议

  1.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一步优化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建立跨学科课程研发团队,为教师提供课程整合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提高课程整合的质量和效果。

  2.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保障和支持。

  3. 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多元化评价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加强过程性评价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探索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与升学考试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为教师教学改进和学生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4. 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和教学实际,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 营造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加强课程改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和示范校,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加强教育部门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共同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课程改革的现状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5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课程改革在xx学校的实施现状、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以及师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与期望,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一)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涵盖了xx学校的不同类型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涉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部分家长。

  (二)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法:设计针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问卷,分别从不同角度了解课程改革相关信息。共发放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

  2. 访谈法:选取部分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探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困难与建议。访谈对象共计xx人。

  3. 课堂观察法:深入课堂,观察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共观察课程xx节。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1. 课程设置调整

  大部分学校已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在基础课程之外,增加了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如科技创新、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然而,仍有少数学校由于师资、场地等资源限制,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不够完善,存在课程内容单一、课时不足等问题。

  2. 教学方法变革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开始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有所提高。

  但教学方法的转变程度因学科、教师年龄和教学经验而异。一些老教师在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相对滞后,部分学科(如数学、物理等理科)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进展较慢。

  3. 评价体系改革

  多数学校意识到传统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的局限性,正在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考试成绩外,开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并尝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多元化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1.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和发展兴趣特长的机会,学生在各类竞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例如,在科技创新比赛中,学生的获奖数量和质量较课程改革前有明显增长;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组织、策划和实施活动,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得到锻炼。

  2. 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参加培训、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主动探索教学方法创新和课程开发。

  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撰写的教学论文、案例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在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分享,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三)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1. 师资队伍建设

  新型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教师在跨学科教学、实践教学指导等方面存在知识和技能短板,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提升。

  同时,由于师资数量不足,一些教师承担了过多的教学任务,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改革实践中,影响了改革的深入推进。

  2. 资源保障不足

  课程改革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设备购置、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然而,部分学校在资金投入上有限,导致教学资源匮乏,如实验室设备陈旧、图书资料更新不及时、实践基地难以满足需求等。

  此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机制尚未完善,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交流与合作不够紧密,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3. 家长观念与社会环境

  部分家长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对学校的课程改革举措存在疑虑和抵触情绪,给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一定压力。

  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仍较为单一,以学历和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发展,使得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四)师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与期望

  1. 教师态度与期望

  多数教师对课程改革持积极态度,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自身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运用、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们还期望学校能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课程改革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合理调整教师的工作量和评价标准,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 学生态度与期望

  学生普遍对课程改革表示欢迎,认为新型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同时,学生希望教师能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改革中受益。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次调研表明,xx学校的`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有了积极的变革,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然而,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师资队伍建设、资源保障不足、家长观念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措施,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建议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针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应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等,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合理调整教师编制,引进具有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缓解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压力。

  2. 完善资源保障机制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课程改革相关资源建设,如更新教学设备、购买图书资料、建设实践基地等。

  建立区域内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写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性的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3. 转变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意义,让家长了解课程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推动社会舆论引导,倡导多元化的人才评价观,改变社会对教育质量和人才标准的单一认知,为课程改革营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4. 持续优化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确保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的培训与指导,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评价体系,科学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注重评价过程的规范化和客观性,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 相关推荐

【课程改革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课程调研报告09-25

新课程调研报告4篇09-17

课程调研报告(通用20篇)08-23

课程改革方案09-26

新课程调研报告(2篇范文)05-30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0-2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2篇11-09

课程改革方案10篇08-21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07-10

初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