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3月19日至21日在教培中心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组成了考察小组,赴张家港参加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例展示会,共听了全国各地推荐的8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其中语文2节、数学、英语、物理、地理、音乐、生活与科学各1节,并认真听取了专家的点评。随后,考察小组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探讨。通过学习考察,大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教育观念、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上有了新的认识,并由此引发了对教育形势更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是此次学习考察给我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教育观念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洗脑”。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不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大庆地区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呢?通过此次考察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观念并不落后,但我们还应在整合的深层次方面继续下大力气,即在整合技术的应用方面需要挖掘潜力。
成都金花中学余蕾教师的一节数学课——《探索规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运用得恰到好处。其中有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学生操作3种课件,按要求摆放餐桌和椅子,然后填写表格。学生可在相互讨论中进行数学实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探求规律的过程,这是本课最重要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课件,促进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实际问题到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表达能力。
对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或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启示之二——在整合方法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洗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地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创新性,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不要把它定式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将整合与某一种机器、某一种软件捆在一起。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江苏平潮高级中学钱红云老师的语文课——《夏》,揭示出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注重运用有效的方法。她面对的是一群对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初一学生,他们对视觉形象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色彩的捕捉比较灵敏,但由于长期以来,以知识传递知识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使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而不是自己去探求、发现真理。为解决这一问题,钱老师利用信息技术,采取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输入指定网址,打开主页,映入眼帘的是几幅盛夏的美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夏的气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五官去感受夏天的美,然后进入讨论区,共同去探讨、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懂得了怎样去发现美、创造美,用学生敏感的心灵来捕捉生活中细节的美。这就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着重“引导、指导、疏导、辅导、劝导”学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的平等互动。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问题,经过考察小组的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凝练出如下两点:
第一.注重整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过程中,应注重课程的学科特点,并基于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整合。例如:
1.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时,应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应理解数据的整理和应用的方法,应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检测、处理,实现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
2.数学是一门有关数、数量关系及其计算的学科。
在整合时,应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资料、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加深对数量、图形、函数及其相关定理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判断、整理、处理的能力。
3.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能利用语言、文字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时,应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一定的信息表现形式,有效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第二.注重整合过程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理解为基本目标的,这种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即整合过程的设计。
在整合过程的设计中,我们所关心的不只是什么时候使用计算机,什么时候使用网络,更关心的是用计算机干什么,用网络干什么,即关心利用计算机,利用网络如何去收集、分析、处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实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整合过程的设计实际是知识探究过程、问题解决过程的设计。
启示之三——在整合的理论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洗脑”。
关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方面的教育理论,在这次
考察中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升,通过集体讨论、搜集资料、信息加工等多种手段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创设学习情境,实现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的实施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上,学生被卡通、童谣、动画、游戏……深深地吸引,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孙艳老师这样描述:“在一间宽敞的微机教室中,学生头带耳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各自眼前的电脑显示屏。十几分钟过去了,而这四十几个孩子的神情竟还是惊人的一致——眼中放射出奇异和兴奋的光芒。”
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与它比拟的。
2、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益
新课标指出,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向老师、同伴表达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实现发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去讨论、争辩、探索。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达到资源共享,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突破了教学难点。在进行整合实验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到这一点,课堂上有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所谓生生互动即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愧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实现。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共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共识。同时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促进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学习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借鉴学习好的同学的策略,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3、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正确判断,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声音评价,用笑脸评价,用展开的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有的甚至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教学评价展现开放性,学生在鼓励和赞扬声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知识的喜悦。教师一个赞赏的眼神,同伴一句肯定的话语,卡通人物一次有趣的出现,都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领域
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学习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这种“大课堂”教育观强调课堂与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闭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课堂教育体系。从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综合性学习,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建设教学资源,推进整合发展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课程整合就会落空。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可以通过完善教育信息网站,加强基础栏目与特色栏目的建设,使之内容更全更新,形式灵活多样,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可以通过课件评比等形式,收集一线教师制作的课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组织骨干教师,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逐步将已有录像资源数字化,充实到资源库当中,也是资源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启示之四——对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反思。
我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起步较早,由于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应用,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我校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要再深层次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
2.培训教师技能。以课例分析为载体,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倡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本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3.广泛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通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等多种方式,引领教师发展。
4.建立教学资源库,基本完成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的设计原则、教学资源信息的发布和储存管理方法,集中力量(包括人力、设备和财力)开发、建立可供各学科使用的教学信息资源库。
5、分析案例,探讨“整合”模式,建立实验档案,详细地积累实验资料。
6.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网是一个借助公网实现各部门相互联系的虚拟网络,利用校园网加强教师间的横向交流。为教师提供选用(或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的软件资源空间和时间。
【赴张家港学习考察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赴学习考察的函范文01-22
赴外地计生服务站参观考察报告01-19
赴广西调研报告01-15
电厂考察报告01-19
育苗中心考察报告01-17
学生学习总结范文01-13
企业学习总结范文01-08
远程学习总结范文01-08
假期学习总结范文01-08
创业学习总结范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