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是让我们了解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以下是大学生实训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实训报告1
三个月的实习转眼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面的采编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摄影部的主任和其他的记者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不管是在业务的探讨还是对于以后人生和事业的规划上,他们都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在这里我也要向他们表示感谢。记者生涯还有很久,三个月也仅仅是一个预热,我相信,前方的道路仍然很漫长,我还在路上。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个思考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讨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决定最后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最优结合点,实现最大的“效益”。
二、什么样的条件决定你要做、能做出什么样的新闻照片。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照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所有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这次谈话让我对于新闻摄影有了很深的了解,再后来的拍摄当中,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一段话。现在有许多的人说,新闻照片看上去长得都很丑,没啥意思。的确,现在的我国的大部分平面媒体采用的新闻照片相比较起《瑞丽》、《时尚》这样的杂志来说是难看了许多,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某些的摄影记者的本身素质的低下,但是许许多多的新闻照片其实是在一种非常“恶劣”的拍摄环境下拍摄出来的,因此,当自己在关注某个媒体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媒体和新闻事件本身的环境,妄自去指摘新闻照片的优劣并非是明智之举。
三、摄影记者到底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
摄影记者到底要做什么,这也是从我开始接触摄影一直到我到海南日报实习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学院的《清新时报》做摄影记者的时候,我们所处在的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学习之余,我们按照编辑的要求去关注新闻事件,或者按照编辑的要求去做一些配图,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摄影记者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而只知道编辑让我做什么,摄影更多的是作为平时的一种业余爱好。
“我们要做图片提供商,不做打工仔”,这是我们摄影部的主任在一次部门例会上说的,而这句话的缘由也恰恰是在讨论到摄影部的未来发展和摄影记者到底应该怎样做时引发的。与学校不同,当“摄影记者”这个名称作为一个职业挂在你的胸前的时候,要考虑的就不应该仅仅是编辑让我做什么。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我这次实习当中最大的收获,它让我懂得了摄影记者不仅仅是为文字记者的洋洋洒洒的文章做配图,因为这样你就会变成一个附庸于别人而生存的“打工者”,摄影记者应该是作为一个图片提供商一样,在不遗漏重大事件和重大题材之外,有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弱势群体,比如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和现象等等,这样你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而许多成功的摄影记者成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独特关注。
“摄影记者要做的不是我去给你的文字配图,而是当你的文字需要照片的时候,从我已经有的照片积累中寻找合适的照片,这才是摄影记者的真正出路。”这句话虽然并非是完全正确或者准确,但是它让我了解了,如果要做一个“成功”的摄影记者,你不能够在忙碌中失去思考的能力,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
正是因为这个,我从11月底开始关注海口市晚上的街头“流浪者”,从大学生“艺人”到街头艺人,从几岁的小乞丐到年过六旬的老婆婆,都在我的镜头里面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也许我所关注的人群并没有那么的有代表性,但是
她们都是经过了某些选择,每一张照片也都凝结了我对于这个群体的理解,当从头到尾把这些照片浏览下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收获。
如果让我总结真正的一线的采访过程,我不得不说,摄影记者这个行业真的是一个辛苦、劳累、独行的职业,而且我深刻的理解到摄影记者是一个不易胜任的职业。回顾我的三个月的实习经历,也许真正的采访并没有占据我多大的时间,但是我学会了怎样去发掘新闻线索,自己独立完成新闻报导,而不用依附于文字记者;怎样去为采访做事先的准备;怎样去使用手中有限的器材完成新闻报道,还有重要的一个,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新闻记者,当别人觉得不可能的时候,你就应该觉得我能够做到,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我的真正采访经历: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摄影记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就是相机,要了解自己的相机的各种技术参数,了解自己在利用自己的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自己能够接受的最恶劣的拍摄条件是什么,如果超出了这个允许范围,必须要想办法进行补救顺利完成采访拍摄,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
我在海南实习的前半个月,基本上就是在部里面的记者指导下,在闲暇时间了解自己的相机的各种性能,摄影记者的相机如同是文字记者的采访本和笔,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了解,时时刻刻让相机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才能够游刃有余的完成采访拍摄。
二、谈谈“扫街”。
几乎所有爱好摄影的人都知道“扫街”的意思,而我在上网的时候查阅一些摄影部实习生的实习日志的时候,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写到了初到报社的时候都将扫街作为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是,经过了这三个月的实习,我觉得扫街并非是一个好的方法。
大学生实训报告2
作为导游专业的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为期一年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急需要一个机会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以检验我们的所学,了解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够的地方和学习中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
一、实训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导游员带团的全过程和讲解技巧。同时让我们对台州的著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详细的认识。希望通过此次实习来强化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使我们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进一步的有机结合,同时检验我们的所学,了解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够的地方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我们的实际造作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导游工作以及旅游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了我们的班级凝聚力和我们的友谊。
二、实训时间
实训时间:xxxx
三、实训内容
1、全班同学分为7个旅行社进行。
2、在景区导游培训中,每个旅行社的导游介绍对象均为我们导游面试的考点,可以更好的发挥同学们的组织、协调、分工协作和导游讲解能力。从导游的欢迎词、欢送词到导游景区的讲解,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人
四、实训地点
实训地点;4月12日----临海东湖—江南长城—紫阳老街—龙兴寺
这一次的实训,对于我们而言,是异常激动的,虽然天空下着绵绵细雨,但也阻挡不住我们的热血澎湃,在“全配导游”x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着校车出发了。首先,朱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临海千年府城的整体概括,并且致欢迎词和沿途讲解。时间很快,我们就到了临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临海市区的一个标志,那是一支雄鹰,标志的是临海的蓬勃发展。之后就到了东湖。接着就是一个一个景点的讲解了,可是我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就净顾着我们自个玩了,完全忘了我们可是来学习的了。在整个导游过程中,由于同学们的严重紧张,致使导游词讲解连贯性较差,给大家听讲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是此次是我们第一次讲解,虽然背诵的韵味远远大过于讲解,但是作为第一次,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4月17日——椒江市民广场——解放一江三岛纪念馆——海门老街
在这一天的一大早,我们就已经早早的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前往椒江。因为此次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我们台州的市政府所在地,所以喽,我们必须加之以正式和严谨。那么,今天我们的路线呢就是第一站市政府的市民广场,接着呢就是解放一江三岛纪念馆,最后呢就是海门老街了。在此次的实训中,我可是带着任务出发呢,所以啦,也就没有第一次实训玩的那么忘乎所以了。一路上心惊胆战的颤颤巍巍地到了市民广场。今天的天气很好,在青山绿水中,广场的中央停着很多白鸽,我也首次“亮相”啦。感觉还好,就是有些紧张,在讲解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的手呀,都不受控制似的,僵硬的很,看来以后还是要好好锻炼锻炼了。
5月16日——仙居——神仙居景区——皤滩古镇
此次已经是我们第三次出去实训了,已经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和体会,所以现在的我们在讲解中也就越加从容淡定了,而且也不会再像第一次那么窘迫了。因为这次我们知道我们要去的是山区的景点,所以呀,我们也早有准备,早早就准备了花露水和一些防蚊虫的药水。来到仙居,莫名感到很亲切,感觉就像是到了自己的老家,青山绿水映入眼帘,深深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在这次“行动中”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第一位地接导游温导,虽然我此次没有任务,但是有前辈温导在给我们传授经验,我还是要好好学习学习的。在这一路上,我们一边听着温导给我们讲解,一边仔细观察着、学习着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游。在神仙居整个景区,我们游览了将近3个小时,我们看了象鼻瀑、天外飞瀑,还有将军岩、睡美人等等。中午呢,我们享用了团队餐,我们就像饿狼似的扑了过去。下午呢,我们可是无事一身轻啦,在台州金牌导游地接姐姐的带领下,我们浩浩荡荡地向皤滩古镇出发了,游玩了传说中的“妓院”,进了传说中的“赌坊”,体验了一把,真是有趣极了。
【大学生实训报告】相关文章:
汽车维护实训报告01-20
心理学实训报告01-25
建筑工程实训报告01-20
汽车维护实训报告2篇01-20
人力资源专业实训报告01-20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报告01-20
建筑工地实训报告范文01-20
建筑工程实训报告(12篇)01-20
建筑工程实训报告12篇01-20
琶洲旅博会实训报告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