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2024-07-28 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读书报告 篇1

  拜读了郭声健老师所体验到的美国音乐教育现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带孩子们玩音乐”那节中所描绘的小学音乐课堂情景,音乐老师亲切的教学态度,生动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那堂美国小学音乐课堂的特点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也是种有益启示。

  总结如下:

  一、实践性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享受,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通过音乐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Helen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表现,享受音乐的机会并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愉悦快乐。如迎候孩子们进教室时就让学生用类似于练声的声音打招呼,彼此呼应,并在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或者需要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情绪时,“练声”都被采用。上课之前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表演节目,和孩子们跟着老师的吉他,钢琴一起学唱,跟着音响一起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部分轮唱,二声部合唱曲等。孩子们就是在围着老师的钢琴唱歌的过程中感受着音乐的快乐,在主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并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二、愉悦性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粮食,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现代音乐教育观无一例外的都强调音乐教学过程应充满愉悦。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教学即不像专业音乐学院那样强调技能,技巧的掌握,也不能像学校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注重书本知识的吸收,而是重在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激发其音乐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而非外在的压迫下自觉自愿地去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音乐课程作为中小学教育中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应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的,令人开心的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音乐的兴趣,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Helen的课堂就具有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有老师多种乐器的伴奏,节奏游戏,同学们的乐器表演,音乐律动游戏,创作接龙比赛等等,都极大地丰富活跃了课堂教学。老师不是在课堂上试图教孩子们什么东西,而是带着孩子们在音乐中玩,或者说是在带着孩子们玩音乐,同学们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当红歌手的歌曲,就情不自禁地扭动身躯,载歌载舞。老师的情绪也是完全融入到了学生当中。和学生共享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技能就是在这样快乐地玩的过程中培养和吸收的。

  三、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课堂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内容上,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主,识谱为辅”的状况,代之以唱歌,识谱,乐理,器乐,欣赏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在唱歌教学上,将唱歌与律动相结合,与游戏相结合,或者与舞蹈,体育相结合,发展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Helen的音乐教室里面墙壁上贴着许多有趣的画,大都是与音乐相关的`学生的作品。学生就这样用绘画来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当孩子们演唱一个二声部合唱曲时,先是让孩子们跟着音响伴奏来演唱,然后大家围在钢琴周围站着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演唱。并让几个学生用打击乐配节奏,而所配节奏型是另外的学生在五线谱小黑板上粘帖音符即兴创作的。这样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节奏感。同时还有丰富多彩的演唱活动方式:吉它伴奏演唱,架子鼓伴奏演唱,三声部的合唱曲等。另外音乐律动游戏在娱乐中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还有音符的听力比赛等等游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郭声健老师写的《美国音乐教育改革报告》一书呈现了一副副生动的美国音乐教育图景。以上就是我就从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小篇,从音乐课堂教学的角度,做的些微的分析。

  关于读书报告 篇2

  一向久仰《红楼梦》的大名。但以前总是对他提不起兴趣。总是觉得贾宝玉一个堂堂的男人,整天和一群女流之辈瞎混的故事有什么好看。之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放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一个系列节目。讲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断断续续的看了几集,才对红楼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之后在图书馆来乱逛的时候偶然翻到了红楼梦,于是就借来看了。

  到目前为止,书还没有看完。只看到了70多回,因为毕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只能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来阅读。读的也是囫囵吞枣的,很多东西都还没有细想。但是对我这个水平来说,也就应差不多了。按刘心武说的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才是精华。后四十回完全就是狗尾续貂,我还没有看到后四十回,还无法验证这句话,但是即使看了倒也不必须看的出来。

  在红楼梦里,人物众多,但是发一个人物的人性都十分的鲜明,即使只有寥寥数笔,曹雪芹也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出来。而且对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细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红楼梦里所涵盖的知识面也十分多。以致于有人专门的开了以红楼梦里所描述的食物为基础的红数菜馆。还有的人就专门研究红楼梦里的诗,一本小说里的诗就值得人去专门研究,可见红书中诗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含意之丰富。

  红楼梦里的人物之多,关系的复杂也是令我感到惊讶。以致我此刻有些人物的'关系我也不是理的十分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曹雪芹历经数十年才完全这部巨著。只是之后由于借阅者的丢失,又有版本说是因为被为而查禁,故意烧毁。才导致了我们只能欣赏到原版的80回。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每个阶段我所喜欢的人物也是不同的。刚开始我对林黛玉每一天都是哭哭啼啼的感到十分的厌烦,但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人物的性格也丰满起来,我也开始能够理解为什么曹雪芹把人物写成这个样貌的原因,在大观园的众多人物中也数林黛玉的才华最出众。

  对红楼梦的文学性的欣赏来说,我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评价。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知识潜力有限。对小说理解不够深刻。对我来讲,只是看看其中的情节。对小说的所谓的反封建性质还不是能够深刻理解。我个人认为作者想透过贾宝玉来反映他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绝是有点不勉强的。贾宝玉厌恶读书,完全是因为他贪玩的天性所致。贾只是一个小孩而已,哪个小孩不贪玩呢?而且一个有钱的公子哥不愿读书也是能够想象的。没有生活的压力。读书有什么好呢。读不读书都是一样的生活。那边是大观园的姐姐妹妹,那边是烦闷的私塾,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情绪读书吧。

  看了一些相关的红学研究的书,说实话,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中意于红学研究,因为这本书确实有它的独到和美妙之处,但是我同样认为有些研究是有些过火了。只是主观的臆断,而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实话,曹雪芹老先生死了那么多年,有谁明白他的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呢。虽然他的作品是能够反映他的思想,但是我们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放的啊。

  毕竟他只是小说。但是却有人生拉硬拽的去找生活原型。我觉得未免有些牵强。毕竟这只是一部小说。不是回忆录。或者传记。

  关于读书报告 篇3

  前言

  今年暑假,我们对张店中学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农村学生课外读书情况的问卷调查,我就自己所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发放问卷200份)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表明,中学生课外读书情况并不乐观。

  一、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更快地建设一个和谐的书香校园,我们特作此调查,以便更清楚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同时也让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调查的对象:

  九年级200名学生,以深入了解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听取中学生对课外阅读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张店中学九年级学生暑期课外阅读情况,主要从“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课外阅读渠道”四个方面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我对收到的同学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对阅读兴趣的调查

  调查表明:有48.97%的同学喜欢看课外书,48.97%的同学有点喜欢读课外书,2.06%的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所以同学们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课外阅读的。

  (二)、学生阅读面较窄课外读书类型统计

  调查表明:42.78%的热衷于文学名著,另外有37.11%的同学喜欢读科技知识,31.96%的同学喜欢科幻小说,21.65%的同学喜欢读军事纪实和言情小说;而阅读新闻类书籍的学生只占了14.95%,阅读讲解型书籍的同学只有24.74%。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书籍

  调查表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同学们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不令人满意。50%以上的同学读的书籍很集中,基本都是《西游记》、《三国演义》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等,30%~50%的同学读过《伊索寓言》、《水浒传》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一些课程标准要求的,不是很常见的书,同学们读的不多。

  名著阅读量的调查调查表明:同学们只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名著书籍有所阅读,对于一些比较生疏的,同学们很少去看。

  (三)同学们的阅读方法的调查

  调查表明:同学们的阅读方法不科学,只有20.11%的同学做笔记并养成习惯。48.45%的同学想起来就做,31.44%的同学并不做读书笔记。

  (四)同学们阅读的渠道书籍来源统计

  调查表明:老师和家长对同学们的课外书籍阅读不是很赞成,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只有10.82%,相当的低。对图书馆的评价调查表明:只有18.56%的同学认为图书馆很好,而有40.21%的同学认为图书馆较差,图书馆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反思啊!

  总体总结:

  (1)、学生渴望读课外书,但仍在围着课本转

  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喜欢和很喜欢读课外书,但在回答为什么要读课外书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甚至有的家长、老师仍然认为课外书是闲杂书,25.77%的同学与读的书也是“为课本的学习而买辅导资料”。

  目前,“教书”、“念书”、“学习就是学课本”的观念仍是学生及师长的主导意识,这种观念把孩子禁锢在学校和课本中,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同学们的学习比做吃饭,是否可以只要主食,不要副食呢?

  (2)、学生对课外书籍涉猎广泛,但结构不合理,个体数量呈现极不平衡的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科普、军事、八卦娱乐、报刊、新闻等,其中小说有经典名著、言情类、武侠类、奇幻类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奇幻和武侠小说居多,军事类占21.65%,科普读物占37.11%,小说类偏多,科普类偏少,学生读书随意性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家长、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同学们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因此,今后学校要多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如:知识竞赛、智力测验、读书论坛、读书演讲等。家长、老师在指导同学们读书时应辅之以正确的方法,让同学们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图书馆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阅读图书馆的书籍并不多,图书馆只是成了一个摆设,就此,我们询问了学校有关领导,得到的回答是图书馆书籍少,而学生多,所以图书馆只能满足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再者图书馆管理设施落后,也不利于同学们大量的借书。

  五、调查建议:

  (一)、培养读书兴趣

  结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断。在晨会或班会课上讲讲。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同学们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在同学们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可授予他们特有的称呼,如:“故事大王”“小作家”“阅读大王”等,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

  (二)、帮助选择读物

  1、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阅历较浅,文化市场上书籍杂乱,很多读物并不适合学生阅读。老师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桂花雨》,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琦君散文》、《冰心散文》等文学作品;学习了课文《沁园春〃雪》,可以向同学们推荐《毛泽东诗词选》和让同学们去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学习了《外星人ET》可以向学生推荐《宇宙探索》丛书;学习了课文《廉颇蔺相如传》,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上下五千年》等。

  2、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

  中学三年,教学需要和同学们需要的不一样。老师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初一的同学,我们则需要首先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可以推荐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如《福尔摩斯侦探集》;初二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推荐一些比较浅显的文学名著,如《西游记》,让同学们比较一下阅读书和看影视剧的区别;初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欣赏水平,可以推荐《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

  3、定期推荐书目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老师们要定期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把推荐的书目的封面和主要内容展示给学生看,鼓励他们购买或上图书馆借阅,并通过书中的有奖问答激发学生去看书。同时做好每学期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的广度,纠正学生“偏食”的阅读习惯。

  (三)、传授读书方法。

  1、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知道书的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类:摘抄文中好词好句,生活小常识,科学小知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想类: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创作类: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根据学生所阅读的图书要求他们做相应的读书笔记,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关于读书报告 篇4

  在重新看了《拆掉思维里的墙》后,我发觉之前看到的东西都非常表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写的是第二章“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因为这章让我在心中有一种相似的感觉。以下是我的读书报告。

  看了一遍至之前那篇读书后,我发现我写的要么是书中的内容,要么是很简单的分析,没有深入的思考。应该是因为看的时候我只关注了有没有兴趣,而本章中其他的要点都没有思考到,这也算是我思维上的一堵墙,原本表现出的重点在哪我的重点就在哪,思维有局限性。

  一、有趣与无趣

  书中提出人分两种,无趣之人和有趣之人。无趣之人对事毫无热情,得过且过,不愿冒险;有趣之人对每件事情都充满激情,投入地去做。所以这两种人做事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无趣之人做的事都一般,能过得去但不算好;而有趣之人虽然可能多次失败,但是他们能学到很多,令人羡慕。

  我觉得,有趣之人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他们能够将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都看做是对自己的帮助,尽心尽力地去做,把它们都转换成乐趣。而无趣之人无趣,是因为他们不愿投自己于事件中,不认为这是与自己直接相关的,这样,即使是有趣的事情都会被他们变成无趣的。

  我想我是一个“无趣之人”,虽然我会去尝试,不喜欢的事情也会去做,而且自认为还比较认真的做了,但是我内心其实并不是很想做。无论我做什么事,爸爸妈妈都会告诉我,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因此,只要我说自己努力了就不用承担自己的后果,过程也变得不重要了。自己做好做不好,爸爸妈妈都会接受我,所以我就开始不投入,也慢慢变得无趣了。但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都不做的时候我会感到很不舒服,对自己很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改进方案:首先我要改掉和父母的交往方式,告诉父母不要在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就好之类的话”,同时自己也不能这样暗示自己。我要努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兴趣,将自己变为一个“有趣之人”。

  二、投入地去做事

  兴趣就是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在当下的事情之中。书中有一则关于禅的小故事,讲的是如何用功。大珠慧海说,用功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该做什么做什么,活在当下,体会自己心中的乐趣。

  我只有在做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比如手工等)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他的`事情可能只是应付而已,没有那么认真,即使有时会有乐趣,但也不会收获很多。很多情况下,我会在做事的时候想一些其他无关的事情,还自以为自己有多么认真刻苦,其实不过就是事情做不好的自我安慰罢了,但是我却给自己围了一堵墙,不让自己知道自己的愚痴。

  所以,我比较缺乏将自己投入事中、感受事物带来乐趣的能力,因为我会担心自己做事时是否会失败。如果是只是自己的事,那我会稍好些,如果这件事情关系到其他人,我就会很害怕失败,想要逃避。

  为什么我明明并不那么在乎结果还会害怕失败呢?我想是因为我在做事之前会想自己的失败,然后用自己没有投入来安慰自己;没有投入,当然做不好事情,会失败;接着在做下一件事时,我又将这个结果(也就是我会失败、我做不好事这个想法)带入到事情中,导致了我越发害怕失败,同时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改进方案:在以后做任何事的时候,只要发现自己不够认真、总是分心或是做得时候很痛苦,就是自己没有投入其中。此时我要告诉自己:我现在正在(干什么),我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身体等)才这样做的,所以,为了有更好的效果,我须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做到自己的极致。

  三、拥有尝试的勇气

  有趣之人投入后,能够收获到快乐和智慧,所以就固化了这样一个心智模式:冒险——投入。遇到冒险,就进行尝试,既然我不是为了结果才冒的险,那我只要投入就好,不必担心成不成功。无趣之人在一番考虑后,终是去做了,但在看到结果后,成功者会害怕下一次尝试的失败,而失败者则会更恐惧尝试。

  我总是缺乏尝试的勇气,不敢开始,但是没有开始,后面的一切都没有了。每次我都会自欺欺人地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等别人先上,等他上了之后我看看结果在决定要不要去尝试。正是因为我这种过度重视结果的心智模式,导致了我们整个班没有凝聚力,大家都想等待别人的结果,没有人勇于尝试。

  并不是看到了结果后就有尝试的勇气,而是我有没有尝试的勇气决定了我结果的好坏。我没有去尝试的勇气,也没有因想要突破自己而去尝试,这又是我一个“卑屈而不知羞耻”的表现。我不知是否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不是真正愿意做事,但是总之我要尽快打破我这一“思维中的墙”,让自己多去尝试。

  四、保持自己的兴趣

  兴趣和其他事物都是一样的,也会随着时间而消退,那么如何保持自己的兴趣呢?答案是寻找一个不能被满足,也就是自己永远不会觉得已经做到极限的兴趣。如果自己的兴趣是可以达到的,那么一旦自己做的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兴趣更好,就会使乐趣渐渐消退,自己也会觉得很没有追求,没有乐趣后,就会掉入不愿尝试的怪圈。

  我需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才能让我一直感受到乐趣,不进入“无趣之人”的行列。我的内动力不足,要靠外界的压力,所以才更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兴趣。我考虑的结果是快乐,而这不能帮助我控制自己的内心更好的成长,我要换一个兴趣。我想要宁静成为我的兴趣,因为我内心比较浮躁,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但是我要如何的使它成为我的兴趣呢?从今天起,在睡前和早上醒来时,我要在心中默诵:“我渴望内心的宁静,它是我追求的终极兴趣。我虽看重快乐,但是我的理想是《橘颂》中的橘,‘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我若要自我关照,就必须保持内心的宁静,否则就会陷入‘我执’,而永远得不到心灵的宁静。”这样我才能成为一个有兴趣的人。

  关于读书报告 篇5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发布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二)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13本,约14.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14.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14.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13%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14.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24.59%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22.95%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14.75%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37.7%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27.87%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37.7%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习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20关于阅读最大困惑的问题,约21.31%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读什么,约14.75%的同学选择不知道怎样读,约19.67%的同学选择 不知道读了有什么意义,约57.3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记不住,约40.9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用不上或者不会用。相对来说,阅读之后记不住和不会用成为大学生们的阅读困惑。怎样学以致用,也许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思考的。

  21.阅读带来的最大帮助,约9.84%的同学选择学到了很多知识,有助于学业,约29.51%的同学认为阅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素质,约21、31%的同学认为阅读活用了课余时间,使身心放松,约39.34%的同学认为阅读拓展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0%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由此可见,阅读总归是给大学生带来了正面效应,以这些样本来说,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尤其帮助大学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于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

  关于读书报告 篇6

  我所读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 ,译本是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由郭斌和、张竹明老师翻译。事实上我觉得柏拉图不论家庭背景、社会背景还是人生经历都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极为相似,他们的人生阶段也大致相似,从壮志雄心投身政治事业到困心衡虑久而弥坚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开始撰书立册。而柏拉图书札中对后人影响深远、奉为经典的《理想国》是柏拉图壮年时期的著作。整一部《理想国》以对话形式展开,借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他人对话的形式(部分经考证为伪作)讨论了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等一系列问题,综合性极强。后人从中受益匪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此书被西方知识界称为必读之书。

  全书有太多精辟地道的见解,难以用词语来表达,其中思想还有思考的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要完全把握领悟我想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很重要的是,《理想国》一书是全篇是流畅的对话,从中攫取一段来阐明含义十分困难的,也可能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以下只是我个人对于全书部分内容的看法和感悟。

  我觉得全书一二卷便很有意思,但是又难以把两卷内容面面俱到地阐述完整,所以我就单讲全书第一卷(P1—P43)的内容和我的感悟。全书第一卷主要围绕“正义”展开讨论。首先不得不说郭、张两位老师功力极深,翻译很到位,其次我对于辩论法运用的理解也更深了(虽然很多感觉上是诡辩,如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等),然后最重要的是其中对于“正义”的思辨。“正义”这个词范围极其宽泛,很难对它下准确的定义,而这正是这一卷所想做(虽然没有得出结果),一开始的定义是西蒙尼得的说法“欠债还债就是正义”(P6),之后对什么是“还债”进行了解释,我的理解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也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P8),然后话题变成“正义的作用”,“正义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正义”(P8—P13),之后修改了之前对“正义”的定义(P13)(顺带对片面利用“正义”为所欲为的贵族进行了小小的批判),其后有个古希腊人忍不住了(众人皆知,古希腊流行辩论),和苏格拉底一番对话(P16—P17)之后(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就是两个人互抓对方的语言漏洞)提出了对于“正义”的另一种定义“正义是强者的利益”(P18起),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用于不损害且为强势者提供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很显然的,众人都不太同意这种观点(P27),因为这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我难道就该做一个强势的人才最有利?才最能伸张正义?且不论这里的正义到底该如何判定,单就成为强势者而言,或许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十足自私的人,因为很少有人会响应你。自然而然地,我们亲爱的苏格拉底提出了反驳(P27—P30),他的观点大致来说就是:正义并不是强者的利益,而是在给予弱者利益的同时,弱者对你的回馈(这是对之前观点的更正)。然后话题继续转移,变成“正义”对于生活是不是有益?苏格拉底提出的观点是:即便是不正义的存在,只要需要相处,也必须有正义来维持。同时在之后的对话中,话题不断变换(正义的善恶问题道德问题等),虽然偏离了对“正义”下定义的初衷,但是其精髓在于对于“正义”的反复辩证思考推敲,从对“正义”的思辨过程中发生智慧之间的交流碰撞。而个人认为事实上,这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哲学”一词在希腊语中原义为“爱知”,就是爱知识、追求知识;它注重结果但更注重这一个过程,从这一过程才产生了新智慧。

  整一本《理想国》其实主要便是在从不同的角度上讨论“正义”,什么是“正义”?怎么样做才算是“正义”?个人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对于今天来说就是国家)有什么关系?.......等等。而在这一整个对话中,柏拉图借老师苏格拉底之口来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我认为这就是他对“正义”的定义和寻求“正义”的真正目的所在)。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整合起来,通过对话的形式,从生活所能涉及的各方面来说明他认为行得通的做法。整一本书的结构很严实,柏拉图大概把他所能想到的治理完美国家所需的因

  素都考虑到了。比如:对于一个理想国的政治体制和结构来说,他认为公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分工十分明确的,即统治阶层负责领导治理国家,群众则不需要承担行政事务,仅仅进行生产就行了,也就是说,领导阶层在受群众的供养之后,保证群众的生活、教育等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正义并不是强者的利益,而是在给予弱者利益的同时,弱者对你的回馈”)。但是我认为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个领导阶层必须有相当多一部分群众信任,否则便是行不通的(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正义”就变成了完全的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弱者)。也就是说领导必须要做得好才行。而柏拉图显然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因此在之后的几卷内容里便谈到了教育的问题。

  同时,我觉得整本《理想国》出彩的地方不单是对于一个完美国度的规划,它其中的对话技巧(辩论技巧)也很吸引人,一段段严密的论证、一次次寻找对方漏洞反驳对方观点(里面有很多辩证方法,还有不少我感觉是诡辩方法),这对于思维的开拓,语言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用,令我获益匪浅。

  总的来说,《理想国》的的确确堪称经典,因为它不失语言的优美性(其中部分我想也归功于翻译者的功劳)的同时,又兼顾逻辑严密性。柏拉图对于“正义”对于“理想国”的思考,对于一个青年的世界观的塑造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也有很多可以参考的地方(比如教育问题等等)。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思考了很多,边读边思考,最后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还是觉得有许多地方可以继续挖掘,我想这大概也是一本经典可以被奉为经典的原因吧!

  第二篇: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3100字

  一、书名:《理想国》(前五卷)

  二、著者:柏拉图

  三、页数:157

  四、内容概要第一卷 苏格拉底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祭奠之后被玻勒马霍斯请回了家,与他的友人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在与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讨论时,苏格拉底运用了“精神助产术”,推翻了“正义是欠债还债”,“正义就是助友害敌”等错误主张。并让克法洛斯意识到金钱不能代替内心的.满足和宁静。特别是对于坏人。在接下来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辩中,他通过讨论利益和德性的问题,反驳了对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不正义是强有力的观点。

  第二卷 格劳孔向苏格拉底提出质疑,他与其弟阿得曼托斯提出正义与不正义的后果和利益不同,认为不正义对自己会更有利。苏格拉底“由大见小”,开始阐述城邦的正义。理想国的命题就此展开。讨论了有关国家中的社会分工问题。他讲述了怎样组成一个健康的城邦。接着话题从关于“护卫者”的讨论转到了教育上。他认为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儿童易被塑造,要给儿童讲最优美高尚的、编得好的故事。苏格拉底认为诗歌和音乐不可亵神。不能把神描绘得丑恶不堪。

  第三卷 进一步讨论教育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文艺作品中不应展示假恶丑的主张,音乐也是一样。通过讨论“模仿”的问题,他表示对戏剧恨厌恶。这一切都是因为“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诉讼或就医之类的事情上。教育之后自然是考察。

  第四卷 苏格拉底提到了护卫者。讲述了护卫者的责任、标准以及如何教育培养。“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国家的四种品质;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国家由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一样,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智组成。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品质与其居民的品质是一致的。

  第五卷 苏格拉底想要论述很多不同种类的政体,讲述了妇女和儿童的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他认为给男女提供同等的教育,二者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在工作方面男女平等;还谈到了优生优育和幼儿教育问题。在士兵的行动准则之后,苏格拉底说出了哲人做王的观点。 还有关于什么是“意见”的论证。

  五、读后心得: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正义和不正义的论证。人们总是认为坚持正义的正直的人比起其他人来说会吃很多的亏,也会受很多的苦,色拉叙马霍斯用牧羊人与羊的例子,来说明牧羊人只是想喂饱羊来使自己获得最多的利益。认为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如意,更气派。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即使是到了现在,当你用正当的手段朝着你的目标辛辛苦苦奋斗时,有人会以一些非正义的手段来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看起来不正义的人总是比正义的人能力强,因为真正正义的人在做事时会受很多原则的限制。格老孔的两个观点:第一点--正义的本质

  和起源。人们说:作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订法律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订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第二点。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作恶。他认为在任何场合之下,一个人只要能干坏事,他总会去干的。大家一目了然,从不正义那里比从正义那里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阿得曼托斯认为正义不是人甘心所为,为名声出节制和正义固然美,但是艰苦。纵欲和不正义则愉快,容易,他们说指责不正义为寡廉鲜耻,不过流俗之见一番空论罢了。他们说不正义通常比正义有利。他们庆贺有钱有势的坏人有福气,不论当众或私下里,心甘情愿尊敬这些人。他们对于穷人弱者,总是欺侮蔑视,虽然他们心里明白贫弱者比这些人要好得多。这也就是说人虽然都知道正义是对的,可是迫于现实,不得不低头。虽然嘴上对不正义人不屑一顾,但心里还是很羡慕不正义所带来的利益的。甚至有人认为正义是无能的代名词,因为他没有能力通过所谓的不正义的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从而就把自己归为“正义者”的行列之中,由此落得了个好名声。我认为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但这种人的行为称不上“正义”,是伪装出来的,真正正直的人是由内而外的,即使有比较偏激的人认为一个无知加低能的人一定是善良而又正直的,正直也并不代表着无知和低能,正直的人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不会专靠玩弄卑鄙的手段为生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苏格拉底认为一个城邦之中,护卫者的责任很重要,护卫者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外,还应是意气风发的,同时应该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否则,用不着敌人来消灭,他们自己就先消灭自己了。一个好的护卫者必须是一个既温和,又刚烈的人,这是两种相反的性格,但对于他们来说二者缺一不可。苏格拉底又说:“我们可以在一个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了”。所以说不正义的人未必就比正义的人有力。正义的人也可以是出类拔萃的人。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都会是聪明的,但只有正义的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正义的人比起不正义的人究竟有多吃亏呢?行为诚实正直的人有时难免会为不正义人的作为感到忿忿不平。《圣经》诗篇37篇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描写的就是正义人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不正义人的行为,怎样看待不正义的人的结果比正义人好。文中是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另有一处是说:义人的的路,好像晨曦,越照越明,直到日午。苏格拉底在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辩论中提到: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跟自己不同类而且相反的人。但是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人都想超过,不正义的人同时想要胜过同类和不同类的人,正义的人不愿超过同类而只愿超过不同类的人。正义者跟又聪明又好的人相类似,而不正义的人跟又笨又坏的人相类似,所以正义的人是好又聪明的,不正义的人是笨又坏的。正义的人聪明能干,而不正义的人根本不能合作。当我们说不正义者可以有坚强一致的行动,我们实在说得有点不对头。因为他们要是绝对违反正义,结果非内讧不可。正义的人是有真正智慧的人,因为他懂得怎样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光明。 ,

  阿得曼托斯在与苏格拉底德对话对话时还提到一个问题,年轻人多半会用品达的问题来问他们自己:“是用堂堂正义,还是靠阴谋诡计来步步高升,安身立命,度过一生?”年轻人是否能从这些高论中得出结论,知道走什么样路,做什么样人,才能使自己一生过得最有意

  义吗?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曾经思索过的问题,三年前,我的中学课堂上,一位老师举了个有趣的例子:有三个诚实正直人A、B、C,为第一组;三个卑鄙诡诈的坏人D、E、F为第二组,F和D出现激烈矛盾后出走,剩下E与D一同对抗第一组,由于二人卑鄙诡诈,终于得逞,第一组的人陷入被动,F加入了第一组,后悔想回去看看,因为第一组的人做事实在太守原则,结果发现D将E赶走,E很狼狈地流浪。F猛然发现,原来和第二组的人是永远做不成朋友的,即使处于同一战线,依旧是相互利用,彼此勾心斗角,不论结果是否成功,都有可能斗争地你死我活。而与A、B、C可以成为朋友,可以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努力,有一天会实现梦想。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与正义的人为伍,但正义的定义还是需要自己去把握。

  关于读书报告 篇7

  今年上马哲课程的时候,听金梦兰老师提过有关哲学的一些发展,她说:“国外哲学主要关注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联系,而中国的哲学则主要强调个人修养”。之后,我便想看一些中国的哲学书籍,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内涵。于是便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籍,以求增加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46-47年赴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出任访问教授期间根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后又经翻译为中文。书中大致按照时间的推移顺序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思想流派的主要思想、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家们的个人经历。

  冯友兰先生在开篇第二章中对中国民族的背景与特点与希腊文明相对比,做出了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精彩论述。这一观点现在为许多人所引用,但大多是为了对比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有的更是旨在强调我们性情中的不足。山与海确实是一精妙的比喻,但我想冯先生的本意还是在用地理的差异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对思考方式及观念造成的影响阐述文化差异的根源。

  在我们先前接受的教育中,中国社会在先秦时代是百家争鸣,汉武帝之后儒家得官方推崇而一枝独秀,后又兼有儒道释三种思想相互争论交融,但仍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既然时代不同,那么背景也不同了,思想方面,不同时期所谓的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不同了。每个时期的思想家都有他们独立的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把新的思想藏在古训的包装下以求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大概相信古人之言是中国文化最根深蒂固的观念之一。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将中国思想的历史分为子学时代(秦代以前)和经学时代(秦汉之后)。按照先生的观点,秦代以前,华夏大地出于诸侯纷争的阶段,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变革,国家的概念正在逐渐的扩大,旧的政治制度正逐渐瓦解,新生事物的冲击,旧的传统不能很好的驾驭国家,在探索中,必然引发新的观点,一方面由于战争或其它原因一些贵族失去了土地、财产,沦为庶民,另一方面一些平民凭借一技之长或其他原因得到贵族的宠信地位上升。贵族流落民间也将知识传播到民间。这些都为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而秦代以后,尽管偶有乱世,但基本上中国大地处在大一统的局面之下,君王们出于统治的需要实行思想统一,思想家们形成的新思想,需要在古籍中找到依托,用冯先生的话说是在旧的瓶子里添水,而瓶子还能不断渐渐变大以满足需求。唯有整个社会的制度彻底的变了,旧瓶子被打破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新鲜思想的出现。纵观中国历史,新鲜的思想文化也更多的是在所谓的乱世大有发展。

  与西方的哲学的纯粹理性思辨不同,在中国并没有真正专门的哲学家,中国的哲学多数是为了现实服务,因此其强调其人文性,故每种思想打上了思想家的个人烙印,因此,正确理解一种思想的基本观念,必须先去了解思想家的出身背景与人生经历。

  诸子百家百十家,起源各不同。汉刘歆曾尝试对诸子进行分类并追溯了其起源,冯先生做了修正总结。套用冯先生套用刘歆的话说: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儒墨对比。儒墨被韩非并成为当时的显学,它们的许多观点时针锋相对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作为贵族的后裔,尊礼乐,礼乐本来就是贵族生活的部分,他讲求回复西周旧制,根本上也是希望回复西周时期贵族的生活,所谓“礼乐崩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后人或是当时其他的人看来或许未必如此。与此相反,墨子出身与手工业者之中,算的上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尽管墨家被认为处于侠义之士,但从墨子的思想中可以明显的带有实用性的原则,这与底层人民追求最直接的利益有关。儒墨观念的一个重要冲突体现在丧葬上,孔子提倡厚葬,且子女要守孝三年,而墨子则认为人死了那草席一裹埋入土里就算完事了,该干什么还就干什么去。对于贵族来说,厚葬是有这样的经济实力的,守孝是有

  闲的;对于庶民而言,私有财产本来就是缺乏的,大把的用在死人的身上是浪费,人们为了生存还要进行必要的生产活动,长时间的守孝自然是不合时宜的。观点的来源于不同。现在,我们大多数国人会理所当然的赞同墨子的观点,因为至少我们大多数都并不是可以经济上毫无顾虑的活着,又都被正常的生后所困住,厚葬自然是浪费个人与社会的资源。。

  书中有很多对儒墨两家做了很多对比,历史上也曾有很多人去比较它们的优劣。但我认为,某些地方他们并不具有可比性,有时候观点可以不同,无所谓的对错,无所谓好坏,只是立场不同。清末康梁在提倡变法时,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人们都搬出墨子的思想,批判孔子,批判儒家思想。在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墨家的思想,扬墨抑孔是政治的需要。但在对待学术的观点时,如我之前所举丧葬的例子,也许应当站在不同的背景上讨论这些问题。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法家。在先秦诸子中,唯有法家的观点是相信社会是进步的,孔孟也好,老庄也罢,都希望从过去找到思想的依据。无论儒家、道家、墨家都寄托着个人理想的成分,唯有法家任务们是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的立场本来就是站在国家即君主的立场之上,目的是维持国家机器高效的运转,法家人物们看到当世涌现出的很多问题矛盾在过去的年代是不曾有过的,故效仿过去不可能起到功效,唯有变革。反过来,单纯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的法家思想纯粹是一种治国方针,而非个人的处世准则,明哲保身不是他们所擅长的,法家人物们的结局令人唏嘘。法家的最初的角度国家的整体,忽略了个人,因此他们崇尚暴力,缺乏人文的关怀,所以得到的抵制也最严重,直到后来的统治者们明白这点后外儒内法成了治国之纲。

  魏晋玄学的恣意放达的人生观在当代一些人的眼中是颇具吸引力的。冯先生称之为新道家,但他们尊孔子为超越老庄的最高圣人,主名教,法自然。玄学即被尊为新道家,历史上凡是道家思想大多于乱世复兴,魏晋时期虽然有一段时间的统一,但政治上的黑暗是不庸质疑的,正是因为对社会的失望,对当事的“名教”的失望,才会催生出所谓的“越名教”。今天的中国社会文化处在开放的冲击中,许多人没有信仰,许多人对世事失望,这或许是玄学思想之所以被许多人关注喜爱的原因。当代中国社会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算不上内忧外困却也是内外都不踏实。对于这些问题,身边的同学们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有愤世嫉俗者,有热血排外者。我想我们如果真正想成为“天之骄子”,不可能不去了解这些。这些年报纸上屡见外国媒体评论认为随着中国的复兴国内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这个论调我们看着并不舒服,但细想来不无道理,确实我们有很多想法做法存在盲目性,说起韩国人有人不屑道“棒子”,前些年中国留学生殴打分子的事件屡见报端,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后的报复那不是所谓的爱国。我们应该更关注眼下的现实,也许做不了什么,但至少要了解,然后还要相信前景是美好的。

  总之,冯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基本观点,理解一种思想与了解它产生的背景密不可分。这样才能使得思维更加明细开阔。除了简单了解了各种中国文化思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历史的中国,新鲜思想总是于乱世涌现,抗战年代中国曾涌现出一批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家,而现在和平惯了却被称为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大概只有经历着痛苦,才会反思的更多,历练的更多。为了成长,我们大学生应当去经历更多的东西。我们应该试着去了解这些现实(很多人说我们是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对于我们是丰富了阅历与看问题的角度,既然国家需要我们的力量,那么她需要怎样的我们?大学期间,我们经历一些更多的东西。 说实话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一些走马观花,深入思考的不多,由感而发的一些观点比较单纯幼稚。希望能和同看了这本书的同学共同讨论收获,希望老师能对我的错误观念做出纠正指导!

  关于读书报告 篇8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1、读书时间不足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

  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著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著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 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著,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名著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著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3、中学生自身要学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外,外部社会的客观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难发现,现在的书店、报刊亭、书摊等出售图书的地方,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图书,但却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卖,可见图书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难保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制力度,规范图书市场的运行。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此熏陶中学生的性情,为中学生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政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图书馆、图书室。从调查情况看,学生买书者多,借书者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区缺少相关设施。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要做到“买”和“借”并举才是正确的阅读途径,单凭书籍封面介绍或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决定购买,会很容易出现买后后悔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所以建设正规的图书馆、图书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单是中学生,还有广大市民,对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作为一名中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品,拒绝、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作品。要在阅读中多思考、多记笔记,虚心向老师、家长请教,或者运用工具书来解答疑问。自身不单要学会自律、自制,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正确地进行阅读。与同学多交流阅读心得,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对方,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促进了自身的修养和文学素养.

  关于读书报告 篇9

  《考克斯报告》是我在《我在美国当农民》一书中了解到的。

  《考克斯报告》中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充满了强烈的'排华思想,充满了不可动摇的反华情绪。我在读到《考克斯报告》所在的这一章时,我被考克斯那中国人都是不可信任的理论激怒了。中国是一个传统、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国家,中国是一个与时俱进、造福人民、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人是礼仪廉耻、文明守纪、勤奋刻苦、诚实守信等合为一身的人。怎么会不可让人相信呢?

  我继续往下读,考克斯又提到钱学森窃取美国火箭技术资料,中国非法获取美国科技成果。看到这里,我心里一惊,著名的钱学森博士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我不想耽误,赶忙起身去查阅资料。据资料显示:在1955年初,钱学森就因言获罪,禁止接触机密文件了,更别提我国政府非法获取了。看完资料,我长出了一口气,资料说明中国人就是有骨气、有气魄、有胆略。

  《我在美国当农民》这本书,充分的向我们介绍了美国。《考克斯报告》之所以在当时的美国很畅销,是因为大部分美国人都不了解中国。我们只有努力发展,建设祖国的大好江河,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我们学生也应该学好英语,跟世界接轨,把祖国推向全世界。这样人们才会认识中国,认识大国——very good is China!

  关于读书报告 篇10

  书名:平克与薛伊作者:派翠西亚.波拉蔻译着:杨茂秀出版社:远流出版社一刷日期:20xx年2月15日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角平克与薛伊。当时美国有一场战争,分成了两个地方,北是联邦,南是邦联,他们为了要不要解放黑人这事吵来吵去,最后搞出一场战争,平克与薛伊是联邦的军队,只是肤色平克是桃木色,薛伊是白色的,某一天有一颗子弹打到薛伊的膝盖,他眼前一片漆黑,这时薛伊感觉有一只强壮的手在摸他,还有水洒在他脸上,他的肤色是桃木色的,那就是平克,平克把薛伊带家,回家的途中,他们两人走了一段难辛的'路,早上薛伊起来,他看到一位女人以及救他的人平克,平克向薛伊说:她是我妈妈。过了几天,平克决定要走了,突然邦联的民军来,平克妈妈说:快到地下室,民军走在叫你们,他们迟迟听不到平克妈妈叫他们,他们一出去,看到平克妈妈被杀,他们把平克妈妈埋在柳树下,便出发了,他们走着走着遇到邦联的民军抓住他们两个,并且把他们带到南方最可怕的监狱,不到几小时,平克就被吊死了。

  读后心得: 我觉得这篇『真实的故事』好精彩又为平克感到难过,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平克读书给薛伊听那一段,因为:那时黑人是不可以读书的,可是平克却会读书给薛伊,我看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平克为甚幺会读书,是他主人教平克读的,这样子无聊、睡觉时平克再读给主人听,这个主人很自私,只为自己好而已, 所以我很讨厌那位主人,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变成自私的人。我学到白人本来就不可笑黑人,以及我们又凭什么笑黑人呢?我们要去包容他们才对,听老师说:白人现在还是会嘲笑黑人鄙视黑人,我希望现在开始白人不要再欺负黑人了!

  关于读书报告 篇11

  一.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 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贫穷家庭,自幼生活贫苦,由叔父抚养成人。英国著名作家。他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治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二.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格列佛的几次航海经历,共分为四卷:利立浦特游记,布罗卜丁奈格游记,勒皮他巴尔尼比亚 拉格奈格 格勒大锥 日本游记,“慧马因”国游记。

  三. 主要人物

  格列佛

  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顾惜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敌视与厌恶,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四. 具体语段特色赏析

  在“利立浦特游记”这一篇中,有一段描写了格列佛被抓到小人国后被人搜查衣袋的情形,后来还有两位官员写了一份清单给他们的国王。以下是其中的一段:

  “在左边口袋里,我们看到一口巨大的银箱,盖子也是银制的,我们搜查的人打不开。我们要他打开,我们中有一人就跨了进去,结果有一种尘土一般的`东西一下没到他的腿的中部,尘埃扑面,弄得我们俩一起打了好几个喷嚏。”

  我觉得这一部分的描写十分生动有趣,不但写出了格列佛与小人国的人们的体型差距,还让我在脑海中好像放电影一样的想象到了那些情节:两个小人儿,因为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而十分惊奇,战战兢兢地为这座“巨人山”的衣服展开了全面的搜查。

  五. 总体点评

  总的来说,我认为《格列佛游记》确实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描写细致深入,语言生动活泼,也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关于读书报告 篇12

  霍桑实验的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采用泰勒科学管理方法管理企业却面临瓶颈时,频繁遭遇劳资纠纷、罢工和劳动效率停停滞不前的境况,企业家、管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家等亟待为工业发展寻找出路。

  为了深入研究是什么界定工人的劳动效率,管理学者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赞助下开展了著名霍桑实验。

  在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已经有一大批管理管理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研究人的心理上去。

  雨果·缪斯特伯格就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心理上的适应和改善心理条件来提高工业效率。亨利·丹尼森则主张重视人的因素,通过提高职工的积极性来提高生产效率。

  霍桑实验是在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齐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生产效率的很不理想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实验设置实验组和参照组,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霍桑实验历时八年,历经两个回合,四个阶段,一、照明实验;二、福利实验;三、访谈实验;四、群体实验。

  第一阶段的实验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

  但是无论是增加或者减少照明强度,效率都提高了,研究人员无法证明物质条件与工作环境对提高效率的影响,研究陷入了困境。

  第二、三、四阶段的实验是在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主持下进行的,霍桑实验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

  在接下来的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中,研究人员获得很大的收获,开始逐渐了解提高劳动效率的神奇面纱。实验内容也由改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转移到改善工厂监督与控制方法,改善人际关系,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再到深入探究工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况,社会心理。

  这些实验是建立前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一层一层递进的,提高劳动效率的科学面纱也一层一层地揭开了。

  第二阶段,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监督和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产量。

  第三阶段,发现管理人员重视人的因素,与工人热情相处,积极关系工人,更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职工士气,提高劳动效率。第四阶段,着重研究和证实存在于工人当中的非正式组织,了解非正式组织对工人的态度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通过霍桑实验,人们终于发现人群中的一些内部规律,为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提供一条较好的思路。这条思路就是由梅奥和缪特斯伯格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根据这条思路,缓和了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的劳资关系,解决了劳动效率停滞不前的问题。霍桑实验的意义不仅限于当时,对现在的企业管理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它重视人的因素和挖掘人的潜能,启发企业搞好管理。

  在霍桑实验之前,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管理制度的组织理论在管理中占着统治地位。泰勒等人的古典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都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

  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人只是机械的延伸。

  但霍桑实验的诞生,标志着管理科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行为科学的理论阶段。霍桑实验第一次把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移到人的因素上,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开辟和补充,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输入强大的动力,是管理学史上的一大进步。霍桑实验证明人是一个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个体的观点和个性都会影响个人对上级命令的反应和工作的表现。

  梅奥认为,物质利益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梅奥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由此,管理学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社会人”。这个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无疑,“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对今天的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通过霍桑试验,还得出了士气理论,非正式群体理论和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这些理论为管理者管理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其更高效地管理组织。

  霍桑实验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管理思想的伟大的历史转折,给管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行为科学。霍桑实验为现代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直接促进了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可以这样说,今天的行为科学成为根深叶茂的学科都是来源于梅奥以及霍桑实验对人性的探索。

  随着对霍桑实验及其结论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使行为科学成为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此霍桑实验及其结论为基础的个体行为研究,群体行为研究和领导行为研究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理论有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等等。

  可见,霍桑试验是管理学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在管理学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显赫位置,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当时对解决管理中遭遇的问题,还是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读书报告】相关文章:

读书报告范文03-30

读书学习报告范文07-27

读书调查报告03-08

读书活动总结报告03-13

读书月活动调研报告08-16

读书的调查报告12-27

关于读书报告03-08

读书报告怎么写02-03

读书调查报告范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