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师报告材料

2022-08-09 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进教师报告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先进教师报告材料1

  xxx,平阴县实验中学教师,平县中学化学中心组成员,学校“山东省探究教学重点实验基地”负责人。曾荣获平阴县“百佳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人是要有所追求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须毕生致力于追求。我把教育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xxx

  xx年7月,20岁的xxx老师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带着满腔热情走上了三尺讲台。从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的誓言。从此,他乐在其中,勤奋敬业,不懈奋斗,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言语不多的实干家;在学生心中,他是一位可敬的兄长;在学生家长眼里,他又是一位可以信赖、让人放心的好老师。为了炽爱的教育事业,他牺牲了许多。xx年,在他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三年,父亲不幸病逝;年迈的母亲经受不起这巨大的打击,卧床不起,住进了医院。二个姐姐离家远,这样,家庭的重担一子落到了张老师年轻的肩上。学校领导看到他日渐消瘦的身体,准备找人给他代课,让他安心在家照料母亲,但他心中牵挂着200多名学生,硬是坚持学校、医院两头跑,没有耽误一节课。张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赢得了学生的无限爱戴,他们以刻苦学习的态度和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当年的中考中,他所教班的化学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他敬业爱岗的精神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先后获得“县百佳教师”、“县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我爱每一个学生,愿做良师更愿成为学生的益友”——xxxx

  xxxx教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他注重全员参与,民主管理。每接手一个新班,他总是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本班的《班级公约》。由于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定的,所以他们也特别自觉地遵守。当然,他绝对不会无原则地放任学生,他对学生既严又爱。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他的严厉能让学生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他的爱又让学生对自己所做所为感到无地自容。有一次,自习课时间,班上的四个男生翻墙去网吧,他知道后,十分生气,但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眼含热泪给他讲述了上网打游戏的种种危害和后果,四位同学深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并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责之深,爱之切”的挚爱之情。从此,四个孩子象换了一个人,刻苦学习,成绩迅速提高,中考时他们全部考入了高中。

  “教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课堂是教师实现价值的舞台。”——xxx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主阵地,他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真落实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他的教案多次被评为学校的精品教案,XX年,他的教学设计在山东省举办的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省二等奖。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xxx老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在化学教学中,他实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平等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次参加县课堂评优活动,均获一等奖,教学成绩突出,所教班的化学成绩多次名列全县第一,曾代表平阴县参加济南市教师综合素质大赛,并获一等奖;xx年代表全县参加济南市说课比赛荣获二等奖;XX年被聘为县中学化学中心组成员,成为县学科带头人。

  xxx老师担任学校化学教研组组长,他在抓好自己业务的同时,带领全体教研组成员,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他的带领下,教研组成员的整体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他体会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教学理论的重要,为此,他挤时间加强学习,阅读了大量教育理论书籍,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撰写论文,《谈化学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获省一等奖,《“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获省二等奖。他承担的一项县级科研课题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在全县推广。目前正承担一项省级科研课题,并成为了该课题的负责人。

  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xxx老师永不满足,他说:“献身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追求更好是我一生的目标”。

先进教师报告材料2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古到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先哲豪杰,将教师比作红烛、春蚕,为教师歌功颂德,把那些光荣、溢美之辞毫不吝惜地奉献给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历史的进程中、在社会的发展中,在人们的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这次师德报告会,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教师人格的伟大,教师灵魂的高尚。四位先进教师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在他们平静地讲述中,我忍不住几次落泪,被他们积极拼搏的动力所激励,被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一位从教33年的老教师,从一个清贫的xxxx转正成为一位新时代的教育者,从踌躇满志、青春年少到年逾花甲、鬓发如霜,他付出的太多太多……33年来,他默默奉献在教育的第一线,无论自己和家人遇到多么大的艰难困苦,他从不退缩,而是秉着忠诚于教育事业的一颗红心,坚持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他对待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他对待工作胜过自己的家庭。在别人的眼中,他或许不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他对家人的亏欠只能深深地藏在内心的角落里,闪烁在晶莹的泪光中。但值得庆幸的是,他拥有一个理解他的好母亲、一个支持他的好妻子、一对爱他的好儿女,在他的身后同样默默地奉献着。

  一个参加工作仅仅三年的女孩儿,青春飞扬,在妈妈的眼中还是抱着撒娇的孩子啊。可是,年轻的她便尝到了教师工作太多的艰难和心酸。分配到离家很远的村小,租住在空旷的大院子里,多少次在噩梦中惊醒,独自坐在寒夜里哭泣。可是却还要强颜欢笑,就是为了不让电话那头的妈妈担心,着急。不过,这些困难还吓不倒八零后的青年,最令人伤心的却是学生家长不理解的冷言冷语。面对这一切,她也曾想到过要放弃,但是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那渴望的目光中传递出的留恋,她心底的爱栓住了双脚,告别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坚持中,用无声的爱融化了孩子心底的坚冰,赢得了家长心底里的尊敬。

  实验小学的那位女老师,获得各级奖励和荣誉无数。负责的班级有八十多个学生,每天正常的工作量就足矣让她没有多余的休息时间。但是,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她把教室当成办公室,寸步不离。班级里有一个先天性脑瘫的孩子,从没有特殊教育经历的她,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去锻炼他,耐心地和孩子沟通。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那个孩子不仅能进行基本的交流,而且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劳动,甚至学会了吹葫芦丝。虽然他的言语还是那样不够清晰,他的行动还是那样不够稳重,但是看在妈妈的眼里,透露出的是无限的欣喜。

  一个孩子在读高中的年轻妈妈,近二十年的时光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和自己儿子一般大的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的数不胜数。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的儿子,在儿子中考发榜的时候,抱着儿子,以泪洗面。她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儿子,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她也没能陪伴在母亲的身边,送自己亲爱的母亲走最后一程。但是,同样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母亲,没有怨言,对她的只有支持和鼓励。失去母亲的她,就像找不到港湾的小舟,漂泊在无边的波涛里。母亲节对于她已经没有意义,但是孩子们一声声妈妈,这轻轻的声音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词语。

  在人生的长河中,与我们交汇的人们有如恒河沙砾,但令人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拥抱着、呵护着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扶着我们走上光明的大路,引领我们向更高的山峰挺进。让人生温暖的阳光撒遍每个人的心底,让他的孩子们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铸就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

先进教师报告材料3

  20xx年2月,春寒料峭,祖国大部分地区,还笼罩在罕见的冰雪灾害阴影之下,这个非比寻常的春天却如期而至。冰冷刺骨的寒风还未退却,雪花还在漫天飞舞,逼人的寒意与浓浓的暖意还充斥着三秦大地,真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韵味!27岁的青年义工支教志愿者邹晓惠同志,不远千里,从湘江之滨来到了地处贫穷大山的紫阳县瓦庙镇新光小学。

  新光小学地处紫阳县的西南方,这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信息闭塞,是紫阳县的边远贫困乡镇之一,教育成了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瓶颈。新光小学更是当地最艰苦的学校,学生受益辐射面达三个行政村,仅有一栋砖混结构教学楼,开设七个年级(含学前班),学生170余人,六位教师挤在一起办公,还出现三人同用一张办公桌的情况。学生上学困难,校舍简陋,教师严重缺编,师资力量薄弱。来这里前,虽然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眼前的这一切,仍然让他始料未及。邹晓惠个子不高,体型微胖,言语不多,却谈吐文雅,常带几分幽默。

  初来乍到,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很不适应。由于这里属于典型性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在初春时节,空气湿润,他的全身上下长满了红疙瘩,瘙痒难忍,但他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特别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加之学校饭菜单一,这让他经常饿着肚子。学校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却自我解嘲的说:“节制饮食,时尚嘛!”。一个多月下来,他居然瘦下了十好几斤。

  世态炎凉,物欲横流。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人们都轰轰烈烈加入“向钱看”这支队伍时,当人们被金钱泯灭了良知时,当城市的人们欢天喜地、灯红酒绿时,当“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只是偶尔曝光在银屏时,他毅然决定放弃城市中丰厚的待遇、高额的薪水,只身来到贫穷的大山中,支援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同,他深知,此行一定会招来异议。但八零后那“信念坚定,敢打敢拼”的精神,也流露在他的骨子里。于是,临行前一天晚上,他来到年过半百的父母面前,说自己要去北方城市打工。

  就在那个寒冷的清晨,他背上行囊,告别父母、亲戚、女朋友,踏上北上的列车,走上了漫漫的支教路…

  他担任了三、六年级数学教学,曾经有过教学经历的他,完全可以胜任教学,但他仍然谦虚的向学校及当地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让自己在教学方面不断取得进步。由于他的'平易近人,及农村孩子对城市人的好奇感,他与学生的距离比原有教师走得更近,或许在学生心理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哥哥。教室里,有他洪亮的讲课声;走廊里,洋溢着他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操场上有他和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放学后,他吃完饭,就去学生家家访,晚上回来整理家访记录,批改作业,备课,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然而,“儿行千里母担忧”,半夜三更他总是接到父母的嘘寒问暖,但他有苦难言,却不敢将事实真相告诉年迈的父母,只能迫不得已编造出一系列善意的谎言,搪塞父母,唯一能做的是,按月给家里邮寄1000元钱回家,以减少父母对他的担忧。来到这里,不要一分钱的工资,从来不在学生家里吃饭,若有例外,他却是悄悄的将钱放在碗下,即刻告别迅速离开。他常常自己花钱,去安康批发文具、学习用品、衣物,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山里的人太多了热情与厚道,很多学生家长在感动之余,三番五次提来土鸡、腊肉、蔬菜送给他,但他都婉言谢绝。

  时间如流水一样流过,转眼间,迎来了期末考试。由于学生基础太差,短时间内无法全面提高学生成绩,最终小学毕业班考试成绩不尽人意。加之在这里半年时间的教学与生活,给邹晓惠同志留下了太多的感动,本已是他离开的时间他却思绪万千。白天他想到,如果自己走了,谁来给孩子们上课?那么多贫困学生上不起学,怎么办?冬天快来了,学生没穿的怎么办?晚上,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次次在梦中浮现,多少次,他从梦中醒来,深切呼唤着学生的名字。是否离开一直纠结着他的心,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他最终选择了后者。20xx年夏天,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湖南郴州老家。把整个事实真相及今后继续支教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和女朋友,他处心积虑地想换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结果却得到了他们的反对。几天后,邹小惠又回到了这个远远山区,回到了这个穷山沟――充满苦难与艰辛的地方!回到学校的第二天,接到了女朋友分手的电话,他伤心欲绝、痛哭流涕。

  20xx年9月1日开学时,他主动申请挑起毕业班及四年级数学教学任务。上学年的毕业班考试,他自认为很失败,感到深深内疚,这学期,他加倍努力,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他用一个专业教师的素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勇于探索山区教育的特点,认真把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他利用中午及下午的时间,给后进生补习,下课十分钟,他也要利用起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讲解疑难点。他精心备课,做好课前预设,认真上好每一分钟课,改好每一道题。每天晚上,他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为每一个学生编写学习基础薄弱部分的习题,第二天进行练习讲解。还针对于不同的学生,建立学生个人进步档案,每天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作出评价。看着学生一天天进步,他乐此不疲,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每到周末,他便很早的起床离开了学校,带上水和方便面,拄着拐杖,去学生家家访。学生大都散居在山上,他挨家挨户的去,有时去一个学生家,光走路往返就需要6个多小时,经常走到晚上八九上十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然后继续整理一天的资料,一直忙到深夜两三点。有一个晚上,他尽然躺在办公桌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他惊奇的问自己:“我怎么梦游了”?伴随着家访的不断深入,他看到了很多学生家里那一幕幕贫困的情景,不仅潸然泪下。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他们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上学,着实很不容易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遭遇命运不公的家庭,或是单亲,或是父亲去世母亲出走,或是孤儿,或是父母双双残疾,或是家庭负担极重(兄弟姐妹多达4-6人之众)。他们仍然还在继续自己的学业,没有退却。我曾亲眼目睹五年级学生贺代丽家的情况,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眼疾也很厉害,可见度很低,没有用上电,居住条件极其恶劣,说‘惨不忍睹’毫不过分;六年级贺代春父亲去世,母亲撇下两个女孩出走,祖父70高龄,未婚叔叔右肢残疾,妹妹刚读一年级,看着他们老老小小忙碌的身影,谁不心寒?其实想的更远点,这样的生活环境将会对他们这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们心理上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没有人能真正知道。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也没有人能盲目乐观的相信所谓的‘积极’和‘希望’。”

  这件事情对他的触动太大了,他终于明白了:这样的贫困家庭有很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必须去呼吁外边的人,呼吁社会,来关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大学同学、亲戚帮忙,为学生捐助了学习用具,找到了“一个村小”爱心公益组织为学校修建了围墙,建立了爱心图书室,找到了“中国支教联盟”公益组织为学生捐款捐物,找到了“丽人助学联盟”为学校修建了蓄水池。募集到了衣物及学习用具价值110000余元,修建价值9800余元的围墙96米,在欧亚募集图书5100册,为35个贫困学生找到了长期资助,解决了师生的饮水问题。与此同时,他还冒着烈日,背着背篓,带领学生搬运沙石,平整出了300余平方米的操场。在那段日子里,他人变瘦了,手磨破了,汗流干了…

  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撒下了他的汗水,每一座山梁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条小河把他的故事传送…尽管他成了这个穷乡僻壤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好人,但他做人仍然很低调。他仍然不遗余力的致力于教学,把教学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只要自己有一点儿休息时间,他总是会利用起来,做耐心的辅导。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20xx年6月的小学毕业班“两试合一”会考中,他所带学科荣获全镇第一名,并刷新了本镇以往的考试记录,从以前当地的数学及格率58%提高到了78%.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邹晓惠同志进行嘉奖,再发言辞中他这样说道:“有人说过,即便整个世界一片黑暗,只要有一支蜡烛,我们仍能看到希望。在我看来,老师就是这支蜡烛,他们洞悉着现实的绝望,深谙理想的出口,有着穿刺蒙昧的目光,扛挑责任的脊梁。用时间打磨个人的良知和操守,任何称呼和比喻都毫不过誉。尤其是相当多的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数尺见方的黑色土地上,清贫、清苦,让人景仰。”

  现在,他仍然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至今,在即将完稿之前,又传来捷报。邹晓惠所带学科在20xx 年6月20日安康市小学毕业会考考试中,及格率达到100%,再一次改写了当地的数学历史,创造了传奇!他自己却这样说道:“六年级的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的休息时间,有写不完的作业,有上不完的课……占用或征用孩子们的一部分休息时间,我从来不觉得是个高明而值得夸耀的做法,然而在现阶段它却是一个必要而有效地手段。素质教育不是放羊,素质教育也不应该是形式上的模仿和陶醉,而应该是内容上的有所作为。解释也好,狡辩也好,我依旧朴素的相信那句朴素的话‘天道酬勤’。如果说应试教育这个命题是错误的,那‘勤奋’二字势必也是有歧义的,罪过就大了。”

  在困难面前,他没有低头言败;在成绩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在他的心里,学生就是一切。学生也这样称赞他:“因为有你的爱做我的支柱,我更加坚强。因为有你的爱,为我抚平创伤。未来,成长依旧。我会像小树一样,历经风霜雨露和阳光,总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他却说:“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下学期,邹晓惠的支教生活还将继续…

【先进教师报告材料】相关文章:

音乐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报告10-23

中学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材料11-12

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报告10-23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报告10-23

铁路工务先进班组总结材料04-22

师德先进个人汇报材料12-03

安全先进个人汇报材料12-03

财务先进个人汇报材料12-03

先进班级申请材料范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