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感悟

2023-03-27 感悟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这个时候,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这些感悟。不过,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论语》的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论语》的感悟1

  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关于《论语》的感悟2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更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理想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方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理想呢?

  北师大的于丹教授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这说明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终究的理想有多么高尚,多么伟大,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往往我们并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乏在到达那志愿之前的道路。

  《论语》中有一篇关于理想的,非常有名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的是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着孔子,孔子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抢先答道:“如果让我去治理一个既受到别国侵略又遭受饥荒的大国的话,不到三年,我就能让百姓有勇气抵抗外国侵略,而且知道为人的道理。”孔子只是笑了笑。冉有说:“给我一个小城,我也只用三年时间,可以让百姓富足,至于让他们懂得为人的道理,就让比我有才能的人去干吧。”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胜任什么职位,但我愿意学习。在祭祀祖庙,或是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穿着礼服,带着礼帽,当个小司仪罢了。”当孔子问到曾皙时,弹奏琴瑟的声音渐渐稀疏,然后放下瑟直起身子幽幽的说:“我和他们三人的观点不太一样。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时候,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然后一起唱着歌归来。”夫子叹曰:“吾与点(曾皙)也。”我们看到,前面三人的理想看起来都比曾皙理想高尚,远大。但孔子认为,子路说的话并不谦让,无法用“礼”来治理国家。不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要求。冉有的话与子路没有什么区别。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司仪,不能做大事。而曾点设想的因实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子“为国以礼”的要求。所以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由此可以看出,曾点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的理想符合了《论语》中提倡的“温,良,恭,俭,让”的人生之道。这也就是孔子的理想之道了。顺便一提,这篇文章也出现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册的`语文课本上,但是,我在学校学习这篇文章时,老师只讲解了课文表面的文字意思,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教给我们的空子怎样的理想之道。看来,我国所谓的“素质教育”与理想之中还有很大的差距。

  于丹教授认为:“理想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陋室铭》的经典就在于它写出了理想的最高境界。即是——大家在一起谈论的是不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托。如果大家能在丝竹之间,在交流中有了心心相通在共同寄托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么,谁还能注意到陋室之“陋”呢?所以孔子云:“何陋之有?”

  于丹教授说:“什么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是给我们一个起点,给我们储备一点心灵快乐的资源。”所以,内心的感悟才是《论语》所倡导的理想之道。

关于《论语》的感悟3

  暑假里,我把《论语》第二十章读完了。在《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孔子。孔子头戴一顶帽子,长头发中有一两根银丝,直直地垂下;孔子的脑袋非常大,能装下许多知识;孔子身穿青色的汉服,好一个“美男子”!

  孔子共有三千多位学生,其中,七十二名特别优秀,被誉为“贤人”。在《论语》中,孔子明确指导并予以评价的“清晰可辨”的弟子有很多个,包括“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有:子游、子夏。”其中,子路勇敢、坚强,是孔子的学霸。子贡家里非常富有,但他仍然勤奋好学。

  我最喜欢孔子和自己儿子孔鲤的'对话:尝独立,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礼》不以立。鲤退而学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孔鲤独自一个人站在花园,孔子走过来说:“你学会《诗》了吗?”孔鲤说:“没有。”孔鲤就去读《诗》。孔鲤又来到了花园,孔子又说你学会了《礼》了吗?孔鲤说:“没有。”回去又读了《礼》。再后来孔子又来到了花园,孔子对孔鲤说:“《礼》《诗》学会了吗?”孔鲤说:“学完了,学完了。”

  孔子的“老而不死,为之贼。”这句话被后人错误理解成了老人不死,是贼。其实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没座位坐,于是对一个小伙子说:“喂!给我起来,难道你不知道尊老爱幼吗?”小伙子小声地说:“我生病了,刚从医院出来,想坐着休息一会儿。”公交车上的人都开始指责老奶奶不对。

  孔子既是一个懂“礼”的人,又是一个坚强的人,所以我会像孔子一样,学孔子《论语》里的道理,遇到事情不要放弃,要坚强。

关于《论语》的感悟4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本文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关于《论语》的感悟5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1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关于《论语》的感悟6

  先看最明显的: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贡问说:“师和商这两个人哪个更贤?”孔子回答说“师做得过了,商又做得不够。”子贡说:“那么师更好些?”孔子说:“做得过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不好)”。

  的确,人的一生,也就是处理各种矛盾的一生。对于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也不“不及”,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论语》里面就列举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第五)

  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这里“决”和“慎”是一对矛盾。而太过“决”就会成武断,太过“慎”则是优柔寡断,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不可取。闻而行之则太武断,易犯错,三思后行则太优柔寡断。所以面对季文子三思后行,孔子说:再思之,可矣。

【《论语》的感悟】相关文章:

论语的感悟01-11

论语的心得感悟02-05

《论语心得》感悟06-12

阅读《论语》感悟10-13

读论语的感悟07-18

论语读后的感悟07-18

感悟论语作文08-08

于丹论语感悟03-03

《论语感悟》有感02-15

论语的感悟15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