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观后感

2023-01-31 感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2观后感1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观后感2

  “刘启,等有一天你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木星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

  “这是唯一能让您跟刘启都活着的办法。” 其实看《流浪地球1》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完全读懂刘培强,这其中包括我自己。 记得第一部里,刘启桌上的合照里,爸爸刘培强的脸都被抠掉了,可以看出刘启对爸爸的误解是根深蒂固的——“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我妈死,就是当年你的决定!”是啊,对于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就是全世界,他不懂什么三思后行,也不懂什么斟酌思忖,他只知道他的一半世界放弃了另一半世界,从此他的世界塌了一半,而另一半,还去了遥远的太空,十七年不得相见。如果只看第一部,可能刘培强对于我们来说也像刘启视角一般,是一个只顾“大局”而不近人情的“领航员”。但看完了《流浪地球2》,刘培强的血肉对于我们来说才真正清晰丰盈了起来。 其实年轻时候的刘培强真的很“猛”,战斗机开得嗷嗷快,遇事啥也不想咔咔就是开干,愣头小子的闯劲和小刘启一般无二。但是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变了。这似乎也是所有男孩变成男人的专属成人礼,一生中必经的转变。

  独身一人的时候,你可以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可以是怼天怼地的`哪吒,可以是不管不顾的独行侠。但当你有了深爱的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内心的闯劲和不服输的拼劲大半都转变成了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担忧。怕他们吃不饱、怕他们穿不暖,更怕他们不快乐、不安全。所以刘培强在做所有决定的时候,都是思前想后、再三衡量,只为给爱人、儿子、岳父一个相对“性价比”最高的结局。一面是重病难回天的妻子,一面是妻子的爸爸和亲生儿子,这个选择题里,他注定要辜负一方,也注定要被埋怨,但是他没有办法,只能这么选。 看第一部的时候,只觉得刘培强是一个温和却有力的爸爸,但看了第二部才知道原来曾经的他也是个“愣头青”。从前被师父不停要求“开慢点”的那个少年,后来也变成了被妻子揶揄“骑自行车”的沉稳男人。 是对妻子和儿子的爱,磨平了他的锋芒,让他逐渐温润。是妻子和儿子对他的爱,温暖了他的莽撞,让他学会成长。不一定每个刘启都能理解爸爸,但每一个成家育子的中年男人,都一定能读懂刘培强。我们看到的他如今的模样,是经历了良多后沉淀而出的、被不断打磨过的他。

  如果第一部里你没有读懂刘培强,不妨来《流浪地球2》看一看,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他。

  流浪地球2观后感3

  《流浪地球2》后劲很大,看后第2天,仍在回忆思考电影里的故事。2是前传,告诉我们危机发生的过程,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流浪地球1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带着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好莱坞那样,一小部分地球精英们放弃地球去寻找其他适合人类的星球。

  地球上有我们爱的人,有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人类文明存在的证明。

  没有人问好莱坞,公平还是不公平。在灾难面前,他们骨子里是希望超级英雄和神站出来。中国人不是,中国人是50岁以上的普通人,自愿勇敢赴死。

  《流浪地球2》是部诚意满满的.作品,我观影后有很多启发,上述是我目前想到的。这就是科幻电影的意义吧。请不要因为世俗的利益去批判它。

  最后,一点小小愿景:危机开始时,是一种物种的灭绝,最终演变成全球生物的灭顶之灾,请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流浪地球2观后感4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观后感5

  但凡科幻电影,总离不开末世背景,危机的土壤并不适合萌发情义,无论是美国人驾驶飞船逃离地球,还是韩国人面对丧尸抛下同伴,千百次危机中,他们一遍遍践行了,利己才是末世生存的奥义,但本片脱离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窠臼。中国人选择联合全人类,他们在月球,在海底,在联合政府,在中央控制室,为了希望奋斗至最后一秒。如果说西方的科幻片,是讲英雄各显神通,披坚执锐斩妖魔,那么中国科幻片则是讲一辆狂奔在不归路上的破车,由全体凡人去做那当车的螳螂,有人拉车头,有人压后座,有人甘愿钻到车轮下做垫脚石。中国人的责任与情义,从不因灾难而软化变形。

  在舍生取义的命题前,情义,似乎永远是责任的绊脚石,作为科学家,图恒宇的责任是接通服务器,阻止陨石坠入地表,可作为父亲,他只想把女儿的数据植入服务器,还她完整的一生。或许你觉得,父爱虽如山,可这份爱时不时会威胁到计划的安全实行,假如没有女儿的牵绊,图恒宇早已启用550A执行计划,人类早就脱险,情感的摇摆,会让你怀疑他的抉择。

  这是编剧的小诡计——让观众无形中认定情义是责任的累赘。我们会不解,有必要在灾难中强加情感来扩充剧情吗?为什么不可以出现一个完美到类似超人的英雄拯救人类!编剧已经给出答案:因为人类心底最强的力量,那种从骨子里榨出的勇气和决心,它的来源是爱呀,怎么能轻易割情舍爱呢?人终究因眷恋变得伟大, 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有他们深爱的一切,所以图恒宇最后的指令是让女儿记住服务器密码,所以张鹏在按下核武保险栓的前一秒向地球微笑。故人难舍,故土难离。千百年对故乡的依恋根植于中国人的骨血,在浩劫里,渺小的人类选择把故乡背在肩上逃亡,蜗牛背着壳蹒跚前行。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灾难当前矢志不渝,尽职尽责,可称为“道”。就像周喆直说的“世上本没有公平,灾难面前,唯有责任”每个人都是一颗卒,不计代价,不问生死,他们有冲到尽头的决心,也有半路夭折的觉悟。只能人力点燃核武器的时候,面对这张单程票,张鹏,这个擅长插科打诨的汉子,第一次敛去了嬉笑。他变成真正的战士,金刚怒目,英雄出征。

  按下年轻的航天员, 一嗓子吼出50岁以上的伙计,老将拆下肋骨当做火把,为后辈照亮生路,看吧,责任和情义是永远分不开的。断裂的股骨头也能孕育出绵延不绝的希望。

  没有什么是公平的,死亡是所有人的结局。在死亡的威胁下,人性将无所遁形。“人类总是将最精密的'防护,用在互相毁灭的武器上”以至于他们想共克难关时,竟然被彼此的防备绊住了手脚,他们在联合政府的大楼里争吵的面红耳赤;他们在总控室的仪器前破译地焦头烂额;他们在被淹没根服务器边拼命挣扎,又或者,他们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与地球默默对望。他们上天、入海,造城池。登月、解码,存文明。如一万五千年前一样,积薪成火,令饥寒绝望不得近身。

  在痛苦和压抑中 总有人前仆后继,顽强地追寻希望。《流浪地球》有两对传承关系的角色,张鹏与刘培强,周喆直与高晓晞。前者是先锋队,后者是后备军。张鹏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学生,氧气耗尽前的一串坐标,是送他学生回家的路,刘培强为了让儿子获得进入地下城的资格,重返太空……高晓晞也早就不是那个上台发言就紧张的姑娘,她也会在后辈上台前叮嘱他要一字不落。一代代人守护火种,一代代人繁衍希望,一万五千年后的股骨头,被小心翼翼接好,它长出了坚韧,团结,勇毅,信任和希望。我始终相信,是这样美好的品质,千百次拯救人类于水火。

  我想特别提一下两个角色:马兆和图恒宇,这对科研组搭档几乎是两个极端,一个理智到无情,一个感性到偏激。马兆决心为科研奉献一切,他拒绝留下自己的备份,坚称人死不能复生。

  但他也会默许图恒宇使用550A传输女儿数据,也会在最后时刻将密钥抛向搭档。而图恒宇,在女儿意外去世后近乎疯魔,他所有的科研举动都是为了让女儿通过数字生命的迭代获得永生,为此,他不惜触犯法律,不惜冒着毁掉流浪地球计划的风险,将女儿的数据植入550C。但他也会为了联通根服务器一次次潜水,会在危机前命令笨笨撤离。而到了该落幕的时候,理智的人嘶吼:“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偏激的人呢喃:“记住这串数字,我知道只有你能”。

  看吧,人就是这样多面的生物,有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在生死之际,会爆发出什么样的觉悟。或许是最真实的人性吧,其实他们都不坏。

  中国的科幻片,不只有闪着冷光的机械和数据,更有滚烫赤诚和爱憎分明的情义。正是这份情义,使中国人选择把故乡背在肩上,同舟共济,披荆斩棘。正如影片中所说,决定人类命运的,是人类的自我抉择。无论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方,我们始终选择希望。

  后记:“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危机前的这份坚定和坦然,就是人类的希望。

【流浪地球2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作文09-04

流浪地球2观后感通用01-31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精选6篇)01-29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29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29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精选2篇02-04

《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30

《流浪地球》阅读答案12-20

流浪地球台词01-18

流浪地球经典台词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