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

2023-01-30 感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1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2

  相比于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023年刚上映的《流浪地球2》反而更让我有所感触,可能是三年疫情教会了我在生命面前很多事情真的不重要。《流浪地球2》讲的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人类为什么陷入危机,为什么要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为什么要离开太阳系,近3小时的电影,让我们看到生命传承的波澜壮阔。

  电影开头,人类对于100年后太阳吞噬太阳系的危机,出现了两个完全对立的声音,一个是为了人类共存,放弃现有的优渥生活,开始在地球上建立1万台发动机,在这一代人的生命中开始逃逸太阳系流浪宇宙的旅程。一个是数字生命计划,人们不在活在现实的世界,全部进入虚拟宇宙,永生永世的存在,就像黑客帝国一样。在联合政府的商议下,最终我们选择了流浪地球的计划。因为生命的延续才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在整个计划推进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意外,不管是月球发动机发生故障,还是北京互联网基站无法修复,还是支持月球核聚变的全球核弹,无法破解核弹密码。但人类一直都没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严格来说,是很多人没放弃地球人能生活下去的希望,自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通过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生命的延续提供希望。

  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莫过于当要从航天员中挑选出核爆月球的飞行员时,那一句,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老一辈的'飞行员,把生的希望给了年轻的飞行员,慷慨赴死。那一刻,我们看到的生命的传承,生在今日盛世的我,经常会听到老一辈的人说,我们这一代把该吃的苦都吃了,下一代就慢慢幸福了,我们这一代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后辈就不用打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2022这一年,我生命中已过去的9646天的岁月里,我经历过很多开心快乐以及挫折,也做出过一些成绩,而我曾经历过的挫折在生死面前真的不算什么,在人类的存亡面前更是不值一提。而那些曾让我沾沾自喜的成绩,在人类生命延续及繁荣面前更是沧海一粟。

  当我再次回想过去,对于我曾经历的每一件事,曾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我现有的判断是好是坏,我都应该心存感激,因为没有他们的出现,我未必还能在这里写这篇文章。我始终相信在时间长河中,任何一个变量都会改变事态的发展,同样我过去的任何一件事情的缺失,任何一个人的消失,都会直接影响到今天的我。所以无论过去如何,我都要心存感激。然后一路向阳。

  《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3

  “刘启,等有一天你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木星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

  “这是唯一能让您跟刘启都活着的办法。” 其实看《流浪地球1》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完全读懂刘培强,这其中包括我自己。 记得第一部里,刘启桌上的合照里,爸爸刘培强的脸都被抠掉了,可以看出刘启对爸爸的误解是根深蒂固的——“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我妈死,就是当年你的决定!”是啊,对于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就是全世界,他不懂什么三思后行,也不懂什么斟酌思忖,他只知道他的一半世界放弃了另一半世界,从此他的世界塌了一半,而另一半,还去了遥远的太空,十七年不得相见。如果只看第一部,可能刘培强对于我们来说也像刘启视角一般,是一个只顾“大局”而不近人情的“领航员”。但看完了《流浪地球2》,刘培强的血肉对于我们来说才真正清晰丰盈了起来。 其实年轻时候的刘培强真的很“猛”,战斗机开得嗷嗷快,遇事啥也不想咔咔就是开干,愣头小子的闯劲和小刘启一般无二。但是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变了。这似乎也是所有男孩变成男人的专属成人礼,一生中必经的转变。

  独身一人的时候,你可以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可以是怼天怼地的哪吒,可以是不管不顾的独行侠。但当你有了深爱的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内心的闯劲和不服输的拼劲大半都转变成了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担忧。怕他们吃不饱、怕他们穿不暖,更怕他们不快乐、不安全。所以刘培强在做所有决定的时候,都是思前想后、再三衡量,只为给爱人、儿子、岳父一个相对“性价比”最高的结局。一面是重病难回天的妻子,一面是妻子的爸爸和亲生儿子,这个选择题里,他注定要辜负一方,也注定要被埋怨,但是他没有办法,只能这么选。 看第一部的时候,只觉得刘培强是一个温和却有力的爸爸,但看了第二部才知道原来曾经的他也是个“愣头青”。从前被师父不停要求“开慢点”的那个少年,后来也变成了被妻子揶揄“骑自行车”的沉稳男人。 是对妻子和儿子的.爱,磨平了他的锋芒,让他逐渐温润。是妻子和儿子对他的爱,温暖了他的莽撞,让他学会成长。不一定每个刘启都能理解爸爸,但每一个成家育子的中年男人,都一定能读懂刘培强。我们看到的他如今的模样,是经历了良多后沉淀而出的、被不断打磨过的他。

  如果第一部里你没有读懂刘培强,不妨来《流浪地球2》看一看,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他。

  《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4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5

  农历新年的首次观影,大年初一上午场,犹豫之下还是选择了《流浪地球2》,虽然对《满江红》和《深海》也很期待。

  这一部从时间线上来说是第一部的前传,属于“前刹车时代”,除了沿用原著的故事设定以外,基本上都是原创的情节和人物。特别是在“流浪地球计划”以外,又引入了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科幻命题在这部电影中的地位和比重甚至是并驾齐驱的,因此虽然片子时长很长,但是内容非常充实。

  概括来说,《流浪地球2》故事依然很硬科幻、很东方叙事,用编年体的方式串联起了时隔十几年的相对独立的两次危机的叙述方式也让人看着比较舒服;制作上依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工业水准、比前作有一定幅度的进步,可能由于预算增加的原因(推测), 实拍的'大型多人场景也有所增加, 开始真正有了那种维系全人类命运的氛围感,即使相比国外同类题材(科幻+灾难)也很具有竞争力。

  具体情节上这次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分别统领“流浪地球”和“数字生命”两条线,两个命题一开始是相互竞争、相互矛盾的,到最后又和解融合(这很辩证法)。刘培强依然是个有亲情羁绊的新模式典型英雄人物、承担了大多数动作场面,图恒宇的价值观则比较复杂一些、更有探讨的空间。

  故事的一些桥段、尤其是煽情部分,略显套路化,但是拍的都很精彩,我个人也是在选人引爆核弹和外国宇航员替代沙溢敲吴京头盔两处贡献了热泪。个人一直认为,商业片不需要在情节上过于刻意求新(有些甚至是求怪了),把故事讲完整、逻辑讲通顺、拍的精彩一些,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观众就已经非常受用了。

  稍有美中不足的是,两条线的人物情感都围绕家庭和亲情、而且没有特别明显的质的区别,似乎有些重复;另外对于图恒宇的动机是不是还可以设计的更复杂一些、那些极端的数字生命支持者的伦理是不是也可以稍稍展开一下,毕竟从结局的定调来看影片对于虚拟生命不是彻底否定的,那仅仅一句“没有人的文明是没有意义的”就略显苍白。

  最后一点,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一种可能,就是可以将一些非常好的科幻命题如“数字生命”这种融入到流浪地球计划这样一个大背景中,从而丰富它的内容,毕竟如果只局限于一个科幻点子很难撑起一个长系列故事的新鲜感。就像《三体》,在三体文明入侵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下,每一部其实都在引入新的科幻创意来充实故事——第一部的三体文明和质子、第二部的几项面壁计划和黑暗森林、第三部的降维攻击等等。这样借助于这个已经广受认可的大IP还可以继续创作出很多优秀续集,毕竟流浪地球计划要持续2000多年,而几百年上千年以后的文明形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无法想象,因此这个电影系列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

  作为一个中学时代就在看《科幻世界》、甚至曾为了要探索未知而想选理论物理专业的科幻迷,我知道中国科幻还有很多精彩的点子和故事。希望未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能够延续同等及以上的制作水准、吸纳更多优秀的创意的想法,期待它能够成为一部东方科幻电影的煌煌史诗。

【《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2影片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01-29

流浪地球2影片观后感(通用5篇)01-29

《流浪地球》影片观后感09-05

《流浪地球》经典影片观后感04-17

《流浪地球2》影片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01-29

流浪地球影片观看心得11-29

2023年流浪地球2影片观后感600字(通用9篇)01-29

2023年流浪地球2影片观后感范文600字(精选10篇)01-30

2023年《流浪地球2》影片的观后感600字(通用7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