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1
一、调查目的:
(一)为了对精细化工专业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有更多的了解,学习如何在将来的就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了解周边化工企业现状,分析化工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预测化工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三)调查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岗位,明确岗位任务和要求
(四)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明确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五)调研周边典型企业对化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看法和基本要求,为我校教育建设指明方向。
二、调查内容:
钟桂云老师
学生:老师,您对我们现在所学的行业有什么看法?
老师:你们现在学的`这个行业还好吧!在本校每年的就业率还是挺高的。但是比较担心招生情况,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这必然会造成整体质量下降,若停止扩招,又会对生源造成一定影响。
学生:在您教学时,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老师:最喜欢的是学生能够认真听课,还有和学生沟通交流,最不喜欢的是学生上课不听讲,以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
学生:您是从事教师这一专业的,请问一下您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老师:因为跟学生在一起心态会得到鼓舞,还有自由时间比较多。学生:你认为当老师最大成就的是什么?
老师:能够培养优秀的学生和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重要的是一些毕业的学生还保持着联系,他们会咨询一些有关专业前景的问题。陈焕明老师
学生: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工作的?职位是什么?
老师:我08年1月份左右因工作上的需要而被调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担任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学生:那您以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老师:我以前在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过车间主任和厂长助理,长期主管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学生:老师,请问我们的所学的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老师: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树脂合成、胶黏剂技术、涂料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技术等
学生:老师,您觉得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怎样?
老师:你们这个专业主要从事涂料胶黏剂及日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和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原料分析与检验等工作;在机械、电子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企业从事相关产品表面电镀与涂料工艺操作、技术开发与生产技术管理,镀液及助剂的分析、应用于开发等工作。黄元盛老师
学生:老师,您觉得我们的专业怎么样?
老师:你们这个专业比较重视实践,强化职业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校内拥有省级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设备齐全。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99%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
学生:请问老师,在校期间我们应该着重掌握哪些技能?
老师:比如胶黏剂生产和涂料生产工艺控制、胶黏剂和涂料生产原料分析与检验等。
学生:我们这个学期要考高级化工证,请问老师这个主要考哪些内容的?通过率怎么样?
老师:这个考试分为笔试和实操两个部分,主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实验时步骤规范,考试是没什么问题的。
学生:老师,我们读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待遇一般怎么样?
老师:按以往的来看,一开始的时候工资方面的待遇一般比较低,等你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会慢慢的根据你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所提高,你们的上班时间一般都是八小时制的。
1、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我们国家自80年代确定精细化工为重点发展目标以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发展较为迅速。“八五”期间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年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产品品种约万种,年产值达900亿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末精细化工率达到3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他们仅就电子工业一项就需精细化学品1.6万种,彩电需7000多种,国内产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余靠进口。其它在织物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等方面更为短缺。另外从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品种、技术水平、设备和经验来看,都不能满足许多行业的需求。(摘要)
2、就业岗位根据调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面向医药行业、日用化学品、食品行业及化工行业相关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毕业后可按自己的具体情况从事制药业,化工业,自来水,环保业,塑料业,农药业,或油漆涂料胶粘剂等待业的工作,在这些单位可从事技术操作、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产品检验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3、就业去向及工资待遇
该行业对人才的技术性要求较强。需求职位中以技术类、销售类、管理类职位为主。从行业来看,该专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业、能源业、医药、生物制药业以及环保业,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业等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由于对专业技术要求高,毕业生2-3年内转行的较多,人才相对缺乏,所有市场对此专业人才需求量都大。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外资企业、全国各大、中型国有和民营化工企业,工资待遇好,月薪多在2000元左右。
三、调查总结
总的来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有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运行、生产管理及产品开发的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本专业培养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化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分析和正确选择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控制指标、操作要点等,能运用工具书进行化工工艺计算,能在化工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等。因此我们要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都希望有一份轻松而满意的工作。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要从长远来看,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2
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以往的“天之骄子”们在沦为“普通劳动力”后不得不试着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以在就业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惨烈的战争中求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就业的状况,为以后就业工作作好准备,在暑假期间,我们通过就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变化作了相关调查。
一、就业观念现状
1、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求自己对工作喜不喜欢或对不对口,只要可以实现就业就已经觉得不易了。根据网上社科院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38%,有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2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从而映出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70%的受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56%的受者表示非常焦虑。
2、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当就业成为问题,多数学生愿意选择继续深造作为缓兵之计,当前本科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成倍数的增加,家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加,而很多希望得到“热门职业”的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高人一筹的资本,加入到报考研究生的队伍。在调查中,有38.46%的人选择毕业后报考研究生,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23年,也就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到就业市场中;如果没有如愿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职经验上的劣势加入到就业中来。
3、先就业再择业,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弹性就业。有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些则是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观念,而会因为经验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
4、就业途径多样化:通过报纸广告应征、网上求职。通过报纸广告应征是目前求职的主要途径,成功的概率约为50%以上。根据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有近2%的人则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就业,但是就目前来讲,网上择业对于部分的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能规模地推广,尚有一些技术、设备条件和信息上的限制。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调查显示有近20%的成功毕业生是通过人才市场或参加各企、事业单位的供需见面会达成意向、获得职业的。这是一种直接而又便捷的求职途径,15%的人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职业介绍所谋得现有职位,职业介绍所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和就业机会。直接与企业联系等帆开就业途径。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或者家长及社会关系的直接介绍,有的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了解到目前需要他们的企业后,直接写信、打电话前去应征,甚至有的是通过直接登门拜企业的老总或者人事部经理而最终获得工作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及途径外,当前学生就业还呈现出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许多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各种手段和途径被应用到学生就业的过程中。
目前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众所周知的,那么,现实中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会出这种“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呢?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存在以下原因:
二、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
家都知道,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学生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施过于求。每年毕业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增长。有关资料表明:从20xx年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精兵简政,虽然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的增加,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待业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严峻考验。
2.薪水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学毕业生,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平,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像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张;而那些从校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正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高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降到800元。但这毕竟只是部分,仍有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3.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学生,这将是应届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4.扎堆现象。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热计算机,土木工程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的需求量就,工作自然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地区扎堆现象,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人们认为既然是发达地区,就业岗位自然就多,因此纷纷到这些地方就业。但是人一多,可供企业选择的就多,要求自然就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如性别,就资料显示,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就业率低6、4%;还有城乡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三、解决就业难困境,寻找应当策略
事实情况如此,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那么,又该如何着手解决这种困难,不让学生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呢。一是学生自身的转变,二是外界(包括学校、社会的态度方式的转变、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学生自我心理的转变。面对就业,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的自由度,许多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仅仅是就业心理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是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转变,实施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措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特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目前,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担负主要的指导服务工作。以法学专业为例来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指导活动。我们认为学校应该结合上述几点来增加我校法学专业同学的就业竞争力:
1、在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参观,检察院等专业基地的,组织制定学学习规划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2、在二、三年级学生中除了加强对专业基地的参观和实习外,还应该进行考研动员,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考研辅导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级考证,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这些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素养。
3、对法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主要进行技能培训,如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训,计算机操作的培训,以及面试的有关技巧和礼仪培训。举办就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就业。请往届毕业生与同学座谈,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宣传就业政策,请心理专家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使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多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扩学生的视野。通过编辑就业指导报,制作就业信息网,以及学校向一些用人单位的整体宣传工作,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方便快捷的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4、重点加法学专业强职业化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去,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地方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再次就竖家和社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并有所思考,做出相应的改变。应对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毕业生入伍人数,扩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的解放,既有利于提高j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学生就业。
学生就业不是只关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事,更守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学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中国将顺利度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走出象牙塔的学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经历风雨,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让学生的头脑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外界的改变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做。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3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情绪、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思考了样本的代表性与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映了当前20xx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取题形式,分为单选与多选。为了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取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了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的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与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与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必须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证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明白。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关于升学与工作的选取
在升学与工作的选取上,79.5%的调查者选取工作,11.5%的人选取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取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取了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潜力。这些人是需要力扶持的。
3、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此刻的毕业生在做选取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取
调查证明,66.7%的调查者选取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与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理解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学生择业首选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有必须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与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与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与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与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与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就应透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与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取1200-xx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证明,学毕业生期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期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理解,并准备跳槽,23.1%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思考继续深造。2.6%的调查者还没思考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多数的调查者会在此刻的岗位上工作。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此刻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思考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取是留意而慎重的,个人兴趣与专业在选取工作时是占十分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状况下,很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思考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认真思考过,26.9%的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5.1%的调查者很少再思考,还有1.3%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思考。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与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与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的调查者期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与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的
此次调查证明,有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数调查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为社会做贡献。剩下的2.5%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师的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与企业的双向选取。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取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取,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没调查者选取性别歧视说明家还是比较相信潜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潜力包括所学的专业潜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的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了解不够的占11.3%,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薄弱、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不贴合政策规定的择业行为比较多的调查者占10.1%。
结尾:
这是一个求职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择业心态,本人的推荐是:
一、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必须程度上饱与,此刻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与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潜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潜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潜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忙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取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与才华。
五、要敢于应对挫折,不放下,不服输,要敢闯!总之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了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能够说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学生要锻炼各方面潜力,不仅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农学子才会有完美的未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4
一、调查背景分析: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再加上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冲击,无疑给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不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此,我们九人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形式对杉达学院的同学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最真实的掌握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就业观,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就业期待,影响他们就业的各个因素,以及他们为此做出的准备。
帮助大学在校生了解同阶段人群的就业趋势,为高校提供有关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高校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调查与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和问卷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时采用的是个别发送法。
四、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以杉达大学学生(大一、大二)为主体,包括了各学科专业男女生。在其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五、调查实施过程
a、为了此次调查的顺利及结果的准确可靠,我们调查小组的成员都一起进行讨论,充分的明白了问卷每一道题的意义和要求。
b、调查采用的是自填问卷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用的是个别发送法,即调查小组将问卷印制好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然后收取问卷(大部分为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
c、回收问卷493份,回收有效问卷421份,有效回收率85.4%。
六、调查分析
在所有的调查人数中,由于学校晚自习自习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所以大三、大四抽样为少部分(大一:189人大二:147人大三:85人)。其中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也和学校男女比例相适应。
1、你是否打算从事与你专业相符的工作?
有29.39%人选择了从事与其专业相符的工作,49.50%的人选择了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11.11%选择了不确定。这说明了有一半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够从业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仅限于自己的专业。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学的学习给大学生拓宽了眼界,而不是限定在某一个领域。
2、您希望在哪种单位就业?
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有12.12%,选择国有企业的有23.23%,选择外资企业的有24.24%,选择政府机构11.11%的有,选择无所谓的有29.30%。这组的数据较为平均,这说明了我国各个事业企业或者是公务员等岗位都是比较吸引大学生的,并没有出现争抢铁饭碗或是挤破头皮去外企的现象。
3、您认为您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选择很好的有34.34%,选择一般的有59.60%,选择不清楚的有6.06%。这说明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十分明了,九成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就业潜力还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不论对错,至少他们在自己的心中对本专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根据自我经验评估就业前景。这说明了大学生将来都能较为明智地选择就业。
4、您对未来月薪的期望是?
选择两千元以下的人数是0,选择2000~3000的有34.34%,选择3000~5000的有39.40%,选择5000以上的有26.26%。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将来的收入的底线是两千元,也充分的说明了大学生都梦想将来能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不过有梦想才能有成功。
5、在校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就业地区
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最受大学生青睐,分别占被调查大学生的22.35%和21.01%。其次的选择是京津唐和回家乡的比例分为14.79%和13.28%,还有11.93%的大学生选择了华中地区,而选择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共只占到6.89%。另外选择出国的占5.71%。
调查显示,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选择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非常小,另外,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回家乡”发展,这显示,在就业形势并不良好的大环境下,华中科技大学大部分在校生对就业地区要求仍然较高,这直接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6、在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更加关注与自身发展提升相关的因素,对就业的方向问题较为谨慎,多数会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来选择。这表现在影响大学生就业期待的因素较大比例集中在“个人兴趣”(38.00%)和“与自己的专业或专长有关”(25.50%)两个选项上,还有两个选项也同样不容忽视,即“行业热门程度”(21.00%)和“家人期望”(9.17%),这显示,大学生的就业观中仍存在部分非理性因素和功利色彩,部分人热衷于涌向所谓的热门行业,而忽略自己的长处及这些行业到底是否符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有人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或受部分传统观念的影响,尽力使自己符合家人的期望。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从自我角度出发,很少受到家庭和自我以外的因素的干扰,例如“导师的影响”(2.83%),“男(女)朋友的影响”(1.50%)。
7、在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上比较冷静成熟,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不足和欠缺,31.03%的人认为自己“实际能力不足”,22.40%的人认为自己“对社会缺乏了解”。
也有部分人的想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部分内容相吻合,即认为“专业构成与社会需求不协调”(13.93%),这种吻合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现实,某些专业的设置单纯的求新求奇,不考虑实际需要,专业课内容设置不合理,与真实需要相脱节。
一些人认为是就业培训和求职方法限制了自身顺利就业,如“缺乏就业指导”(8.45%),“求职方法技巧欠缺”(9.32%)。说明高校的就业指导亟待加强,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有人认为是信息的不对称和缺乏相关必要准备,如“对招聘单位岗位信息缺乏了解”(6.15%)和“对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5.86%)。这反映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缺乏有效的了解和沟通。
8、在校大学生认为的解决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办法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5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专业2006届462名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就业意向调查,并进行分析。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例如,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由五年前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年851人。另外,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将不存在。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很多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确定性比较强,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使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多少有一点优越感。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我院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专业2006届462名毕业生中,91%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9%的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2.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7.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000元以上,甚至2000元以上。然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现为:
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多。
2.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各级医疗单位都有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的趋势,使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大量吸收本科毕业生有一定的困难,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升。
3.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学校应该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
1.在以往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增加一部分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同学们及早树立目标,明确职业理想。教育他们,个人的职业理想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构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2.入学以后至?实习以前,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情况,不断教育同学们做就业准备、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实力,认真学习?文化课程、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兴趣、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针对大部分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该为各自今后的目标着手实施,因此,在进入实习点之前应该规定一段时间,集中指导同学们学会自我推销。这一点,我院近几年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等,今后还应严格考勤、丰富形式,增强效果。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对毕业生参军、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知技巧,如求职材料的书写,?面试、签约的要领、技巧及应注意事项、如何推销自己等。
4.实习结束还有半年在校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做不同指导:针对去向仍不明确的同学们,指导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精心组织好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社会,成功的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由学生到职工、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因此,我们还应该针对已经明确去向的同学提供相关指导,这样做也有助于接收单位满意我院毕业生,提高蚌医声誉。
(二)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
1.文化知识
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无论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这里的知识更新是在基础知识上的更新。今天医学生的就业、择业已不可能“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会发生变化,要工作,就必须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在校期间要扩大知识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扩得越宽越好。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毕竟是高等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从事医学专业很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应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医学?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之所在,而专博相济,以博促精已成为当前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作了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很少是仅通一门的专才,而是以通才取胜,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多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我们的大学生要为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其它证书而不断努力学习。
三是有一定的其它知识技能。除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掌握一技之长,如音乐、体育、书法、绘画、驾驶、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大学生求职更易成功。
2.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的面对挑战、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是人际交往能力。据统计,人们除了8小时的睡眠以外,在其余的16小时中,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交往、沟通信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大胆参与,抓住机遇,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二要心理相容。在与人交往中,要有宽阔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要做有远大理想、开朗、豁达、谦让的人。在大学期间善于交往的同学在求职中往往也显得更为自信和成熟。三要诚实守信。没有人愿意与不诚信的人成为好朋友,只有讲诚信才能与人交往。四是平等互利。作为一种能力品质,我们强调的是人格平等。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那种顾全大局、先人后己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会得到人们的赞同和敬佩。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每个人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却都有可能应用到组织管理才能,这是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新要求。一直以来,大学毕业生中的党员和学生干部总是用人单位的优先考虑对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看重他们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是动手能力。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无论你今后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基层第一线,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你的能量的发挥程度。因此,要特别重视实习,在临床实习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是创新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主动参加我院各个教研室的科研兴趣小组,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向专家教师们学习,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学会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方式。
六是竞争能力。大学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就业群体。竞争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力的展示。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外语能力(四级或六级)、计算机能力(国家二级或三级、四级)等等,都会引起用人单位的特殊兴趣。
七是表达能力。它有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敢于说话,大学生要敢想敢干敢说。其次要有话可说,大学生要多读书多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掌握更多的信息,关注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有话可谈。总不能一辈子只谈专业,不谈其它。再次还要善于谈话。大学生除要学习心理学、辨证法及语法修辞外,还要学习一些说话、论辩的技巧。
尽管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找准定位,每一位毕业生还是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6
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根据麦可思对2010年考研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34%的人选择考研的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在众多考研理由中位居榜首。然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真如学子们想像中那么好吗?在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共鸣。在2009年各大媒体不时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屡吃闭门羹的事件,学子这边手持高学历期盼企业能够多看自己一眼,企业那边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弃之门外。
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同样在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招聘洗碗工,要求本科学历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
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
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
前不久,“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提前出狱,国内一些知名IT公司得知消息后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函。李俊因“毒”得“名”,“熊猫烧香”虽不是为“名”而作,却让大众看清这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水泥工艺技校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天赋。早年李俊曾在北京、广州等地闯荡过,无一例外地被数家网络安全公司因学历低而拒之门外。在51job论坛上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人曾遭遇过“学历歧视”,位居各种常见就业歧视的前列。
高学历敲不开企业的大门,除了埋怨社会的不公,企业的苛刻,大学生能否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敲门”方式存在的问题呢?在采访德勤华东区校园招聘经理胡艳红时,她一再强调:“德勤非常看重应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许多大学生以学不到东西为由挥霍四年的青春时光,或者为拿一纸文凭而晃晃度日,面对HR的“火眼晶晶”,这样的学生定会“原形毕露”!
高学历敲不开企业的大门的原因之一,不是学历贬值,而是学历的“含金量”降低!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实习时不积累为人处事能力,再高的学历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张象征意义的白纸而已。
2、就业难,纷纷回炉短训
2009年9月末媒体报道“哈尔滨大学生‘回炉’短训就业受宠”,新年伊始,广东曝出“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造成人才提前‘脱销’”等类似的新闻。即学即用的技校培训PK“华而不实”的大学教育,学子们心寒之余,不得不“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加入“回炉”培训的行列。
曾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回技校“充电”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回炉”大学生也从当初的“个别现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群体。
技校生受宠,大学生“回炉”,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需要技校的“镀金”才能真正发射光芒。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解释这一“反常”现象时说:“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不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完善导致一些重要产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的白领岗位不足。”
3、有工作,却与农民工同酬
挣扎在职场中的大学生千辛万苦找到工作,还来不及庆幸自己拿到了众人相传的2000元薪酬的市场价,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无疑又一次刺伤了学子脆弱的心灵。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都是“千元档”,甚至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社科院的这一统计也许是无心之举,可已经觉得倍受歧视的学子们这下似乎又被揭了伤疤。媒体上沸沸扬扬的炒着“大学生与农民工同酬”,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也表示:“部分青年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早,积累了经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可能会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业竞争关系。”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07-14
(必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07-15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必备)07-2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推荐]07-3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合集]08-05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5篇)02-15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报告(精选11篇)06-27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精选11篇)06-06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9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