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书籍、做时代新人”主题读书发言稿

2021-01-11 发言稿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能够利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经典书籍、做时代新人”主题读书发言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书友:大家好!

  今天来参加此次读书分享会,有机会向大家学习、与大家交流,我倍感荣幸。下面我也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吧。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企业集成管理创新及信息化”的痴迷研究者。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无论在什么单位担任什么职务,都一直在做“码字”工作,我实际上是一个彻头扯尾的“码农”。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我工作很长时间里,都在做软件开发,而软件开发其实就是将一些代码堆砌并整理为成套的计算机程序,简言之就是“码代码”。只不过我码出的程序,只是为用户所应用,而不是为大多数人阅读,实际上一般人也读不懂。其二,整个严谨的软件开发过程,其实一直伴随着各类文档的编写工作,例如:管理业务信息化规划、业务需求调研及分析、初步设计方案、操作及培训手册等,这些文档的编写其实就是“码文字”的过程。

  我是一个典型的IT理工男出身,逻辑思维比较缜密,平素的工作对象就是企业各类管理业务。平日里虽有写作,但大多数只是涉及到论文性质的东西。我写的东西一般是些只有我自己才能看明白的——管理技术文字的杂乱堆砌。我虽然看似有激情,但可能理性更强一些。很多时候看似不食人间烟火、不解风情、不尽人意,也没有文人的浪漫及文采,但我设计的解决方案及软件却很人性化。虽然我的服务对象遍及平朔的各个管理业务领域,也学了不少别人的东西,但唯独在文学及读书方面,我感到很空白,感到很惭愧,也很无语。

  其实,最初促使我打算提高文学修养、强化读书/写作能力并填补“文学短板”的主要原因源自:20xx年我在北大光华经管学院学习、以及20xx年在清华经管学院学习的那些经历。

  第一、我发现具有“文哲史”及经济管理学历背景的人,比起技术工程师来,更具有治国安邦及经营企业的天赋及底蕴。另外,我所从事的管理咨询业界里,管理咨询者中“学文”的居多,而我们学计算机的这些理工男,干的却是“为人作嫁”的营生,只是听命于人家而苦苦地为其开发软件。

  第二、清华经管学院倡导的“通识教育(通用知识教育)”让我很受触动。清华经管学院很早就在本科生中增加了“中文沟通、中文写作、英文沟通、英文写作”等通识课程,并且有一半的课程实现了采用英语教授。目前,我们有些人(特别是理工科毕业生)的写作水平堪忧,连最起码的公文写作都写不好,更别说一些面向社会市场的投标技术方案及预算书了。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缺乏实实在在的写作。

  第三,我的侄女本科学的哲学,后来又先后在中央党校取得硕士,在北京大学又读了四年的哲学博士。在与侄女的交流中,侄女告诉我哲学到底是啥样的一门学问,以及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侄女还将哲学喻为“启迪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之母,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侄女还非常强调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她建议我在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再学习并运用一些哲学知识。此后“哲学思维+系统工程方法”组合研究模式就一直深度融入了我的研究工作中。通过这些年接触哲学,我20xx年在清华学习之后,就下决心彻底脱离企业信息化领域,而当时要想“弃IT而从文”的话,就我在平朔管理职级来说,也只能去二级单位担任党委书记。

  第四,在我们IT领域里,很多“老人”终将脱离IT行当而转型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业界人士把这种“远离IT伤害”的做法称之为“从良”。IT界本来就是精英云集的地方,我的很多朋友“从良”以后,在各个行当都做的比较成功。例如在文学方面:就有一些人去当作家、当编剧,写小说,拍影视剧。现在市面上的'四大现代商战小说——《输赢》(付遥)、《圈子圈套》(王强)、《浮沉》(崔曼莉)、《对决》(许韬)中,前两部都是我IT界的朋友写的。其中,王强是我在1998年在安家岭ERP系统规划选型时认识的,他当时在西门子任部门经理。王强脱离IT后就移居加拿大,他在20xx—20xx年连续出版商战三步曲小说《圈子圈套》以外,还将其改编成电视剧《魔方》,之后王强还出版了《创始人》、《螳螂》、《先胜》等小说。

  我是有一定岁数的人,职业生涯也将面临离岗的境遇。近年来,我有意识地与一些文学才俊、文人墨客交往。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业绩、有故事、可总结的IT“老男孩”,这些年我积累了很多职场酸甜苦辣的趣事,也堆砌了不少文字及多媒体素材,因此有业界朋友就建议我在北京找个文学“枪手”,将自己的经历演绎加工一番,也出版一本IT商战小说,并实现从“读书”到“出书”的跨越式进阶。

  在此启发下,我也曾经心动并开始关注文学界的人与事儿,加入了一些互联网文学群组,也试图在离岗后做些兴趣转型的事情。但经过认真观察及紧密接触以后,我很快就否定了一些想法,原来文学并不是我盘子里的菜——我根本玩不转。我也纳闷:有很多时候,我看到一些很平庸的凡人小事儿,我的文人朋友竟能以各种文学题材表现的那样的生动感人。现在,我对文学界充满了敬畏,对文人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实证明,文字文学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搞好的,我还是老老实实做我的IT理工男吧。尽管如此,但我仍会一如既往地敬慕文人骚客,想法设法地亲近一些文学挚友。心中及身边有一帮文学朋友,我感到很荣幸。我将以我的专业特长,与文学爱好者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的客户/用户绝大多数是青年人。我在信息中心担任领导期间,也招聘或交往了一批很有才华的青年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更是企业的希望。青年好,企业才能好;而企业好,那是一定是因为青年好!

  让我们“一切从读书做起”吧!

  谢谢大家!

【“读经典书籍、做时代新人”主题读书发言稿】相关文章:

1.经典书籍《悟空传》读书笔记

2.做时代雷锋作文

3.读永恒的书做纯粹的人读书节发言稿

4.热爱读书主题发言稿

5.关于做新时代的小雷锋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6.读《小时代》有感

7.读书时代作文

8.经典书籍《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上一篇:半期总结表彰会发言稿 下一篇: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教师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