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产业发展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产业发展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抓住省、市、县领导包扶的机遇,科学利用我乡现有的资源,把握有关奖补政策,以大力发展畜牧(笨鸡)、干果经济林(核桃)、蔬菜(拱棚、暖棚)、杂粮(小麻)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创新发展机制与体制,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推动全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统一规划、规模发展、分户经营的原则;
(四)坚持农户自愿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一)干果产业(核桃经济林)
按照全县核桃经济林发展任务分解,今年全乡任务为2600亩(力争完成6060亩),计划落实6900亩,到20xx年底全乡实现人均1亩的目标。
(二)蔬菜产业(拱棚、暖棚)
利用我乡近几年蔬菜产业的基础,今年全乡落实暖棚、拱棚600亩。
(三)畜牧产业(笨鸡)
按照全县“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全力争取享受县政府笨鸡养殖基地的优惠政策,20xx年全乡新发展优质笨鸡50000只。
(四)杂粮产业(小麻)
结合我乡的实际,依托小麻油知名品牌,全乡决定大力种植小麻,20xx年种植小麻5000亩。
四、采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顺利完成全乡四大产业的工程建设任务,我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人大、副书记、纪检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全面负责工程的.组织领导,乡人大主席张童负责蔬菜产业;常务副乡长苗卫兵负责核桃经济林;副乡长张亮珍负责笨鸡养殖、小麻、杂粮种植。各成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全乡四大产业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为我乡打造四大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提供政策保障
核桃经济林按照全县核桃经济林发展实施方案中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x”的补助办法进行补助,对今年新发展的核桃经济林,列入上级任务之内的享受上级的扶持补助资金,未列入上级任务的每亩至少补助200元;笨鸡养殖在享受县补助政策,抓住省、市、县包扶的机遇,实行户户养笨鸡,能人建大户,确保全乡50000只笨鸡任务圆满完成;蔬菜发展继续按照我乡20xx年的补助办法进行奖补,拱棚每座补5000元,暖棚每座补20000-24000元;小麻、杂粮利用小麻油品牌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以保底价每斤5元与农户签订合同,保证5000亩种植任务顺利完成。
(三)强化督查力度
为了确保四大产业工程的顺利完成,按照任务要责任到人,实行各司其职,工程开工后,乡党委、政府要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各村要及时进行解决,切实有效的抓好各个环节,对落实不力,故意影响工程的的人和事,要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工程建设全面顺利完成。
产业发展方案2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以下简称“农业产业化联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公司十农民合作社十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司十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合作,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稳定经营预期,促逬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要素投入,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密合作,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二)基本特征。
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尖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
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且长期的合作尖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三)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重点做好扶持引导,成熟—个发展一个,防止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
坚持农民自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多种组织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联盟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是否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选择哪种合作模式,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拉郎配、一刀切。
坚持民主合作。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建立内部平等对话、沟通协商机制,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
坚持兴农冨农。把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基本宗旨,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值潜力,发挥农业产业化联盟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增值收益。
二、重点工作
(—)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盟。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盟中的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农产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十农民合作社十家庭农场"公司十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盟,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盟中的纽带作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成员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盟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建立健全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鼓励家庭农场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幵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
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盟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农业产业化联盟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多种形式沟通协商涉及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二)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联盟融通发展。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适时制定出台相尖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代收代供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引导资金有效流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贷款担保、资金垫付等服务。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幵展内部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缓解农民生产资金短缺难题。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各成员每年在收益分配前,按—定比例计提风险保障金,完善自我管理、内部使用、以丰补歉的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促进科技转化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示范应用全链条创新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联盟综合竞争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业领域相尖重点实验室,申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产业化联盟协同创新水平。
加强市场信息互通。引导龙头企业找准市场需求、捕捉市场信号,依托联合体内部沟通合作机制,将市场信息传导至生产环节,优化种养结构,实现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幵拓农业产业化联盟农产品销售渠道。龙头企业要强化信息化管理,把农业产业化联盟成员纳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的高度统一。
推动品牌共创共享。支持农业产业化联盟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扶持龙头企业依托农业产业化联盟建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龙头企业协助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整合品牌资源,探索设立共同营销基金,统一开展营销推广,打造联合品牌,授权成员共同使用。
(三)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联盟与农户共同发展。
提升产业链价值。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要素融入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民发展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引导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
促进互助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服务、贷款担保与订单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最惠待遇,并提供必要的方便,让各成员分拿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
推动股份合作。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设施设备等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入十股份分红”的分配方式,让农民以股东身份获得收益。
实现共贏合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妥善处理好农业产业化联盟各成员之间、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尖系。创新利益联结模式,促迸长期稳定合作,形成利益共寧、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订单合同履约监督,建立诚信促迸机制,对失信者及时向社会曝光。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探索将国家相尖扶持政策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适当挂钩。
三、目标任务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冨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盟,成为引领我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建立功能齐全、要素集聚的产业化联盟组织体系。按照分区域有特色、分行业有组织、全链条共参与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各类功能齐全、要素集聚、运转高效、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化联盟,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有序、经济效益凸显的产业化联盟体系,形成高原夏菜、中药材、散养鸡、肉牛、肉羊、马铃薯、百合、小杂粮、循环生态农业等大类产业化联盟,全面破解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X品牌优势不明显、分工协作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二)健全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的产业化联盟职能体系。大力推广康源公司。集团连基地带农户”,宏鑫专业合作社规模流转、集中种植、全程参与、延伸链条”,洋芋营销协会“大服务十小流转”,芳美合作社母牛还XXXX犊十分散育肥”等一大批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联盟职能体系。通过建立一手拖市场、一手拖产业、一手拖农户”和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着联盟转、联盟推动产业升、产业带着农户干”的“三手五联结”机制,确保联盟高效运转、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倍产业化联盟要大力推动生产流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加工工艺、包装技术等环节的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推动
产品”向品牌”转变,立足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马铃薯、散养鸡、'X‘XX肉牛、肉羊、小杂粮、胡麻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统一商标品牌、规范加工包装、多元销售模式的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积极抓好农产品分级包装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外销形象,完善市场营销策划,支持鼓励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争创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名优农特产品。围绕保障农产品顺畅销售目标,枳极组织引导产业联盟下属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依托高原夏菜集散南方市场、“农特汇”XX直营店和农村电商销售等各种渠道,大力开拓和扩大新的销售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扩大农特产品市场份额。围绕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产业XX发展,按照《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帮带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方案》XX任务分解,落实产业化联盟带动贫困户发展社会责任,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带动,引导加入产业联盟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带动XXX
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任务,靠牢压实产业化联盟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
(三)完善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的产业化联盟运行体系。规范建立各农业产业化联盟管理构架,加快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联盟运行体系。
—是成立产业化联盟组织。由全体联盟成员组成,以联盟成员大会的.形式行使权力,决定联盟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联盟成员大会选举产生联盟执行委员会,并推举一名执委会主席,作为联盟成员大会的召集人并主持会议。
二是组建联盟专家委员会。通过选举或者聘任农业、畜牧、农机、农经等相尖管理、技术专家组成联盟专家委员会,负责为联盟重大事项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三是设立产业化联盟秘书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联盟各项日常事务。联盟秘书长通过成员大会选举产生,协助执行委员会以及执委会主席开展工作,领导秘书处日常工作。
四是规范产业化联盟组建程序。首先是确定联盟核心龙头企业。要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各成员主体企业酝酿确定产业化联盟的核心龙头企业。核心龙头企业负责选择吸纳发展意愿强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骨干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加入产业联盟。其次要制定联盟规章制度。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由核心龙头企业制定联盟章程、议事决策制度、成员吸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三要及时召开联盟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全体成员参加,通过联盟章程,选举联盟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并宣告联盟成立。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后,联盟大会选举产生的联盟执行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等管理机构正式巨动运行,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责。
(四)制定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产业化联盟支撑体系。
优化政策配套。落实中央各项支持政策,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本地实际,将现有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综合幵发等相尖项目资金,向农业产业化联盟内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倾斜。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落实相尖税收优惠政策。组织开展精准培训,提高龙头企业负责人、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的经营管理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县级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投向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所属的经营主体,支持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将县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直接转变为农业经营主体的股份,支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落实带动农户发展任务。
加大金融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努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业产业化联盟需求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设立内部担保基金,放大银行贷款倍数。与金融机构共享农业产业化联盟名录信息,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综合考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授信额度,实行随用随借、循环使用方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差异化资金需求。鼓励龙头企业加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鼓励探索订单十保险十期货”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新三板挂
牌和融资、发债融资。鼓励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农业互助保险,降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风险。
落实用地保障。落实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用地支持政策。指导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开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适当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于引领农业产业化联盟发展的龙头企业所需建设用地,应优先安排、优先审批。
四、实施步骤
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提升、不断完善”的实施步骤,坚持年试X点、年推广、年做大做强的工作要求,分年度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联盟培XX育发展工作。
(—)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年月底)。重点立足全县产业规XXXXXX模较大、组织化基础较好、市场化程度高的高原夏菜、中药材、散养鸡、肉牛、肉羊等大产业幵展试点工作,分别制定试点实施、联盟章程、运行机X制,成立产业化联盟管理机构,正式组建起覆盖产业主要发展区域和全产业链条的大产业化联盟,实现产业化联盟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
(二)积极推广、扩大覆盖(年月底)。总结试点经验和做XXXXXX法,积极推广产业化联盟发展模式,重点培育组建马铃薯、百合、小杂粮、循环生态农业等产业化联盟,进一步扩大参与产业化联盟的经营主体数量和覆盖面,最终形成大类产业化联盟,实现产业化联盟对特色产业和贫困户X的全覆盖。
(三)巩固提高、做大做强年月底)。全面规范产业化联XX盟相尖政策和培育发展规范化制度,建立和发布农业产业化联盟名录,定期幵展运行监测、适时更新,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促其做大做强,带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制定产业化联盟绩效考核方案,从科学发展模式推广、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带动贫困户数量、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制定量化指标,对产业化联盟运行绩效进行全面考核,对照成效经验、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提升产业化联盟发展水平。
五、强化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县农林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承担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任务。发改、财政、国土、扶贫、人行、税务等相尖部门要配合做好产业化联盟组建和运行管理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并做好相尖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按照项目集合、资金集中、要素集聚、效益凸显”的要求,制定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创新政府部门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模式,激发龙头企业主导组建产业化联盟的积极性。要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联盟发展的相尖政策措施,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化联盟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包抓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好政策落实。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联盟扶持政策,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政策实施公幵公正,坚决杜绝弄虛作假,严禁挪用、套用扶持资金,并积极争取省市扶持资金和项目,切实发挥好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确保科学模式推广和产业化联盟打造取得实效。
(三)营造浓厚氛围。建立农业产业化联盟信息库,编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录,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加强宣传发动,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产业化联盟培育发展工作,加强经验交流总结,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为科学模式推广和产业联盟培育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产业发展方案3
一、总体思路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以打造本土企业、促进广泛应用、培育主体队伍、营造发展环境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和夯实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基础,促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力争全年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实现50亿元,增长30%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继续推进“全企入网工程”。
1.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85%。〔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60%。〔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40%。〔牵头单位:市供销社;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二)培育壮大企业主体队伍。
1.培育重点企业。确定市级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建立联席机制,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全年创建1—3家省级电子商务重点企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2.打造示范基地。以现有的省级示范基地作为推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对示范单位进行动态管理、跟踪评估,总结推广示范经验,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加强其他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全年创建1—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3.引进知名企业。依托物流港、市河东新区、xx开发区等平台,招引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入驻。重点与网上商城、金融服务、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大型电商企业对接,全年力争引进2家以上落户xx。〔牵头单位:市投促委;责任部门: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三)做大做强电商平台。
1.打造本土综合电商平台。建设“天虎云商”xx馆,线上线下同步建馆。按行业组织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企业或生产经营户,入驻“天虎云商”线上平台、手机APPxx馆,组织上线入驻企业不低于200家,上架商品不低于1000种。建设“天虎云商”线下展示馆,作为“xx造”商品的集中展示平台。〔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办、市林业局、市供销社,物流港管委会〕
2.培育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其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及优势品牌影响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优势电商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电商展,促进本土平台向省外市场拓展。重点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合网)、德科农购网、川渝网上粮油商城等行业平台不断拓展业务、做大规模。力争年内交易额过亿的行业平台超过3家。〔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供销社、市粮食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3.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支持蜀道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年内交易额实现3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物流港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四)建设拓展电商产业园。
以电商产业园、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孵化中心(街区)等为重点,引导企业入驻园区、抱团发展,引导整个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xx年底,远成电商产业园培育电商物流创业企业50家、物流信息创业服务商100家;远能达电商产业园协助100家传统企业开拓市场、网上交易量达1.5亿元以上;搭建快递业、电子商务、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采取租赁、购买或新建等方式,在物流港建成电商快递产业园,确保20xx年底前提供适宜建设用地;市河东新区电商、微商创业孵化街区提供20000平方米场地供电商创新创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科知局、物流港管委会、xx开发区管委会、市河东新区管委会〕
(五)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1.根据国家和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推广的部署,积极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借助成渝两地综保区和电商平台,推进威斯腾跨境电商展示交易平台不断扩大规模,力争全年交易额过亿元。〔牵头单位:物流港管委会;责任单位:xx海关、xx检验检疫办、人行xx中心支行、市国税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
2.推进传统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帮助进口、出口及服务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xx海关,xx检验检疫办,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六)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1.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建设。20xx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射洪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各县(区)要加强农村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要整合农村公共资源,依托现有村邮站、万村千乡示范店等,叠加服务功能,支持快递企业下乡在建制行政村设置快递物流服务站,开展快件寄递配送业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
2.开展电商扶贫工作。整合万村千乡店、党员远程教育网、供销社流通体系、农村电商物流体系资源,支持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和邮政业抱团下乡进村、融合发展,推动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上线,初步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牵头单位:市扶贫移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委组织部、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各县(区)政府〕
3.引导xx农特产品入网。帮助xx农特产品相关企业参加市内外电商展,入网知名度高、销售额好、特色突出的电商平台,推动“xx鲜”等xx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发展壮大,力争全年交易额实现1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七)完善配套体系。
1.制定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标准。研究制定《xx市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认定工作。〔牵头单位:市工商局;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2.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引进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其整合国内外电子商务资源,以电子商务集聚区、创业园、行业平台等为重点,提供策划、设计、代运营、物流快递、信用、认证、安全、咨询、培训等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帮助传统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全年培育或引进1—2家。〔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八)加强人才培训。
统筹市直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多渠道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全年培训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人才200人、青年电子商务人才100人、妇女电子商务人才100人、农村专合组织人才100人、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才200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妇联、市供销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电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二)落实扶持措施。按照《xx市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xx),对满足条件的企业、个人、平台、园区给予奖励或补助。快递企业下乡每建成1个村快递物流服务站,给予企业1500元/个一次性财政补贴,扩权县所需补贴资金由县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区所需补贴资金由市财政承担500元/个、区财政承担1000元/个。〔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三)加强统计数据运用。与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开展合作,按月、季、年出具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反映我市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各县(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四)实施目标考核。各牵头责任单位结合本方案抓好工作落实,相关牵头单位按季度向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目督室报送任务完成情况,报送时间为每季度后一个月15号之前。〔牵头单位:市目督室、市商务局〕
产业发展方案4
根据市“十二五”农民增收幅度从年均15%调整至27%以上的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清镇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民增收措施,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到年我市农民人均增收达到1.6万元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诚信农民建设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实施工业化引领、产业化提升、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落实惠农各项政策,逐步形成以农业产业、劳务经济、二三产业收入为主导,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民持续增收新格局,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二、基本原则
(一)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在整合资源、全面推进辖区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同时,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提升的思路,重点选择辖区内的3-5个村作为农民增收示范村,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
(二)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互动发展原则。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形成以城带乡、农工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原则。以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优化配置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建立和完善强农惠农长效机制,继续深化诚信农民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四)坚持结构调整、产业支撑原则。围绕“烟、菜、果、茶、药、苗、鸡、猪、牛”九大生态产业,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在高速公路沿线实施退粮(粮食作物)进经(经济作物)战略,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引进、培育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基础。
(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要突出肉鸡、蔬菜、奶牛、生猪等优势产业,在公路沿线、丰水坝区、低热河谷、沿湖沿河等生产条件有别的地方,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全方位、大面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六)坚持科技兴农原则。坚持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加大现代科技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七)既要“钱袋子”也要“米袋子”,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促农增收的原则。全力抓好15万亩粮食增产工程和1万亩高产创建工程,实现粮食持续增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成立清镇市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市农民增收目标管理日常事务;市财政局柯荭,市统计局孙正林,市农业局农经站为办公室工作员。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成立专门的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责任分解到站办所、到人,明确一名专职农民增收资料员,负责汇总上报资料信息工作。
四、工作目标
(一)确保目标。确保全市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64元,在年5463.5元的基础上增加1500.5元,同比上年增长27.4%;
(二)奋斗目标。力争实现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60元,同比上年增长31%,同比上年人均增收1690元,为年人均增收达到1.6万元打下坚实基础。
(三)努力方向。一是全力推进“三化同步”,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创业能力和工资待遇,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年的2381.72元增加1000元以上,同比上年增长41.97%,工资性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49%以上,力争所占比率超过50%。二是做到应统尽统,着力提高农民二、三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水平。
五、工作重点
(一)以“三化同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动农村发展的精神,紧紧抓住我省“两加一推”战略的实施,企业开工足、用工量增、务工收入上涨的有利时期,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确保今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新增工资性收入同比年的2381.72元增加1000元以上,同比增长41.89%。
一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强输出市场建设。要多渠道、多途径开辟输出新市场,进一步巩固沿海劳务市场,拓展中部、华北市场,大力开发西部和西南输出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着力提高全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水平。二要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定向培训。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岗位要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训一批、输出一批,力争全年培训农民工5万人次以上。三要加强劳务开发工作机构建设。各乡(镇、街道)要按省、市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劳务开发工作机构职能,配齐配强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劳务开发工作机构统筹协调有力、工作措施有力、工作抓手有力。要加强乡镇劳务开发工作机构和农民工服务站所建设,建立健全“上下对接、三级联动、覆盖全市”的劳务开发工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
产业发展方案5
一、总体目标
20xx年,着力沿符月路、宜珙路,打造我镇高粱高产示范区3000亩,发展优质高梁6000亩,重点以村、村符路公路沿线为核心,力求在高产示范区内,新品种红缨子推广率达到100%,力争高产集中示范区红缨子产量达250公斤/亩,大面积产量达到200公斤/亩以上,极大提高高粱种植效益。
二、建设内容
(一)杂交高粱集中示范片建设。
20xx年,全镇建6个高粱高产示范点,面积3000亩。分别在村建高粱高产示范点各一个,集中示范片重点在。农户自愿申请参加高粱集中示范片建设,并接受农业部门技术培训和指导,须严格按照《高粱高产种植技术规程》相关技术要求,以建设高效示范点为中心,以提高种植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展高粱生产。
(二)集中育苗点建设。
为积极引导农户不误农时,预防灾害天气可能对育苗环节带来的负面效应,全镇酿酒高粱育苗以农户自育为重点,集中育苗为辅助的方式开展集中育苗工作。计划全镇建立20个集中育苗点,保障核心示范区高粱育苗的需要。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确保项目实施得到有效落实。镇成立高粱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生产及购销中的重大问题,为高粱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高粱产业发展日常事宜、制定发展规划、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具体工作。
(二)技术保障。
突出典型,狠抓示范,积极促进高粱产业面上的拓展。一是示范点选用株型好、抗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优质高粱品种,栽培技术上要对核心区采用粪团育苗、合理密植、地膜全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为全镇高粱产业发展提供样板。二是全面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各高粱发展村要建立高产示范点,要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设的要求,建成技术密集型的.高标准样板,起到示范作用。三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组织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全面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覆盖率。
(三)政策保障。
一是全面实行高粱订单生产。提高高粱收购价是高粱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结合当前市场行情,20xx年发展酿酒高粱由高洲酒业集团统一收购,订单高粱保护价为杂交高粮4元/公斤;红缨子5元/公斤,切实减少种“粱”后顾之忧,全面带动我镇高粱产业发展。二是对核心示范区重点区域提供肥料、地膜等生产资料。三是实际种植的杂交酿酒高粱每亩补助碳铵100斤。
产业发展方案6
为加快推进乳品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和项目拉动,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努力打造全省重要乳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全市奶牛存栏在20xx年的基础上增加1万头;全年鲜奶产量达到 3.5万吨,日供蒙牛鲜奶100吨;蒙牛(尚志)有限公司鲜奶加工能力达到26万吨,日均处理鲜奶700吨。
三、推进措施
(一)继续抓好小区、牧场建设。一是抓好尚志现代牧场和育龙牛业有限公司两个万头牧场建设。推进尚志现代牧场尽快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和奶牛引进,6月末前完成第二批3000头奶牛入栏。育龙牧场在现有2200头奶牛存栏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头。二是继续抓好现有奶牛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前,已启动的小区(牧场)全部完成改造工程,使其全部达到标准。三是采取有力措施全部装满装严现有奶牛小区,增加存栏5000头。
(二)制定落实好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重点争取国家、省和哈市扶持乳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好国家政策。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市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并符合我市实际的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各乡镇也要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奶价补贴政策。
(三)抓好鲜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强化源头监管。加大投入品和奶站的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参杂使假行为,确保鲜奶质量安全。二是完善生鲜乳质量第三方监测体系。申请办理检测资质,配齐检测设备,全面开展鲜奶第三方检测,保证鲜奶质量,切实维护奶农利益。
(四)提高管理和经营水平。一是抓好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导奶牛户转变观念,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二是抓好良种繁育。鼓励养殖户对现有奶牛采取优质冻精配种,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淘汰劣质奶牛。三是抓好疫病防控。对奶牛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对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实行全面检疫,采取得力措施控制疫病发生。
(五)健全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畜牧部门要在奶牛小区规划建设、品种引进、疫病防治、饲养技术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的服务。二是探索建立市场化合作组织。引导、扶持成立规范的奶牛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筹措、饲料供应、饲养技术等问题。协调好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关系,确保养殖户的切身利益。
(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大领导力度。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乳品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为乳品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二是加大推进力度。加大招商引牛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乳品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加大考核力度。继续把乳品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对小区建设、存栏量、产奶量等目标进行量化,实行目标管理,并签订责任状。年末对各乡镇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奖惩。
产业发展方案7
根据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林业局、农业局、水务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20x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琼发改地区[20xx]1073号)文的要求,为提高我市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和经营水平,更好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根据我市的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对农民开展科学种养、科技致富方面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民在经过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引导农民向高效就业渠道转移,拓宽退耕还林农民增收渠道。
二、培训对象
退耕还林户为主要的培训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有需求的农户。
三、培训人数及时间
培训经费总计100万元,培训人数为2550人,分三年实施,平均每人培训经费为400元。第一年计划培训1200人,培训经费为46万元;第二计划培训1000人,培训经费为40万元;第三年计划培训350人,培训经费为14万元。
四、组织实施
本项目的责任单位为xx市发改局,实施单位为xx市农业工作委员会。根据我市的实际,xx市农业工作委员会经审核,同意由xx市农机学校、xx市金鹏飞职业培训中心两个单位开展我市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及生产技能培训工作,并与其签订合同书。农委营林科技科将根据两个培训单位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培训质量及效果,同时对培训过程中存在、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培训工作结束后,对整个培训工作建立相关的档案,并做好项目实施的总结报送相关部门。
产业发展方案8
为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 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为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关于资金来源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重点产业发展。
二、关于资助、补助和奖励范围
(一)资金申请单位必须为在 市〔含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和纳税的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市级以上发文认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示范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工业设计园区等,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健全。
(二)申请项目必须是在 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原则上应是上年度或本年度已完成的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的重大项目确需按进度分期资助的,可分段实施。同一内容的项目已获得市级财政同类资助或奖励的,不重复进行资助或奖励。
三、关于产业界定
根据《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本资金支持的重点产业为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一)电子商务产业主要领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等。
(二)信息软件产业主要领域:现代通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及服务外包,云计算,数字电视等。
(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领域: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附加值船艇,航天航空配套件,现代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制造,工程总承包、总集成等。
(四)物联网产业主要领域:先进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传输,数据存储与分析决策,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与服务等。
(五)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领域:生物工程药物,新型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疗器械和检测设备),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
(六)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领域: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环保设备及产品,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设备、产品及产业化示范,LED新光源等绿色照明产品,新材料等;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电能平衡测试等节能环保服务。
(七)新能源产业主要领域:太阳能光伏、风电、核电、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新型储能电池等。
四、关于资金使用
资金用于支持上述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投资、公共平台、开拓市场等项目:
(一)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项目。对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自主研究、掌握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研发投入)投入]的12%给予资助;对总投资在投入)的14%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3.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对经市政府确定、在 实施的处于市场拓展前期的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5.上规模企业。对上规模企业,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委办发〔20xx〕61号)规定进行奖励。
(三)公共平台。
1.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按平台建设投入的20%-30%给予资助。其中,对服务产业集群(开发区、园区、基地)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并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按对企业的日均担保责任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资金资助。
3.展览会、产业研讨会。对经市政府批准举办的重大展览会、产业对接会、论坛、研讨会,确需市政府资金支持的,按项目投入的50%-100%给予资助。
4.专业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相关职能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的,给予一定的培训费用补助。
(四)开拓市场。
1.产品展销。对企业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的重要国内外品牌展销会的,按不超过展位费的50%给予资助,有重大影响的展会可按展位费的100%给予资助;对展会中用于宣传 整体形象的投入给予全额资助。对经市政府批准开设的杭产品集中展示展销中心,按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
4.为世界500强企业配套。对首次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关键配套产品,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合同能源管理。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市级节能改造项目,根据项目节能量,市级按2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奖励,所在区、县(市)按1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对符合国家、省级奖励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国家和省奖励的基础上,市级按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
(五)为国家、省级相关资助项目配套资金。
对要求配套的国家、省级项目,按要求给予足额配套资金。
(六)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支出。
五、关于资金分配
发展资金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每年根据项目需要,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在有关产业中予以分配。如确实需要,根据市政府要求,切块安排资金充实产业基金。
六、关于资金的申报、审批及拨付
(一)资金申报。根据项目的类别,分别采取每季度申报1次,上、下半年各申报1次或全年申报1次的形式。
(二)资金审批。经各区、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初审,报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按有关程序下达资金。其中,资助、奖励总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需报相应的'产业领导小组决定。
(三)资金拨付。项目资助、奖励资金的拨付,应根据市财政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直接拨付给企业或最终用款单位。
七、关于资金的配套
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的资助项目,市本级企业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各区、县(市)企业由市财政与区、县(市)财政各承担50%;资金支持的奖励项目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八、关于资金的监管
申请资金支持的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按时向相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度情况。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如资金使用中涉及提高资助(奖励)比例或金额等内容的,经市政府批准,可实行“一事一议”。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拨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取消该单位3年内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格。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产业发展方案9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xxxx年,逐步实现风、光、水互补能源体系;到xxxx年,形成公平开放、灵活透明、竞争有序的多元化供电市场,建立起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体系。
通过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和高效利用、跨区外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能源互联网利用、能源体制改革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新能源发电全额上网。到xxxx年,全县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xxx兆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xx%以上,成为电力供应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主要指标
建设高比例消纳清洁能源示范区。通过优化清洁能源装机的配置,探索风、光资源差异互补性,新能源微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开发应用技术模式。力争xxxx年全县弃光率降低至xx%;xxxx年弃光率降低至xx%;xxxx年,弃光率均降低至x%左右,发电小时数接近合理水平;到xxxx年,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发展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电、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地热能等新能源,重点鼓励分散式、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到xxxx年,全县光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xxx兆瓦、xx兆瓦、xx兆瓦和xx兆瓦,争取把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打造为省级重点新能源产业基地,把xx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县。
完善电网主网架结构,加快配电网建设。推进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完善和加强电网主网架,建立适应高比例清洁能源发电特点的电力调度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到xxxx年风电发电侧平价上网,光伏用户侧平价上网。
倡导清洁低碳出行方式,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到xxxx年,新增电动汽车xxxx辆,分别是公交车xx辆,电动出租车xx辆,物流运输车xx辆,新能源公务车xx辆,家用电动汽车xxxx辆。规划建设充换电站xx座,交流慢充充电桩xx个,直流快充充电桩xx个。
二、主要任务
(一)规范水电开发,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加强黑河以及非主要河流流域规划管理,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内禁止新建水电项目,严格水电建设程序管理和运行监督,确保生态流量的下泄,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对x万千瓦以下的水电项目禁止开发建设,有序开展正义峡x.x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到xxxx年全县水电装机规模达到x万千瓦。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配合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县水务局、县环保局
(二)有序发展光电,加快建设光伏产业基地
积极与国家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无缝对接,尽快启动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在利用既有输变电设施就近发展光伏发电、就近接入消纳的同时,扩大太阳能集中开发利用规模,在我县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在具备建设条件的屋顶、农业大棚积极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到xxxx年底,全县太阳能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xxx兆瓦,其中并网光伏发电xxx兆瓦、分布式光伏xx兆瓦。
积极推进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我县高崖子滩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纳入省上“十三五”新能源规划的有利时机,重点打造高崖子滩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到xxxx年,累积投资xx亿元,新增并网光伏装机xx兆瓦。结合水电开发和电网接入运行条件,探索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太阳能发电建设模式。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配合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气象局、xx供电公司
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深入实施光伏进万家工程,在工业企业、物流中心、学校、医院、车站等利用屋顶可利用面积,组织推动开展不同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利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xxxx年完成xx兆瓦,xxxx年完成xxx兆瓦,到xxxx年完成分布式光伏装机xxx兆瓦。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配合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xx供电公司
全力推进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继续深化完善太阳能热发电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我县资源富集、建设条件优越地区建设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支持能源投资企业聚集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为发展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xxxx年,全县并网太阳能热发电装机x兆瓦。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配合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气象局、xx供电公司
(三)大力发展风电,推进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
继续做好全县风能资源的详查,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上网电价降低。在落实就近消纳市场情况下,适度建设盐池滩xxx兆瓦级风电基地。到xxxx年,全县新增风电装机xx兆瓦。
积极推进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建设。以盐池滩为重点,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按规划布局推进盐池滩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新增装机xx兆瓦。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配合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
积极推进分散式风能资源开发。进一步完善我县风能资源的测量、评估工作,根据资源赋存状况进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小型风电场和分散式风电场开发建设。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配合单位:相关镇人民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
(四)发挥生物质能产品形式多样的特点,推进生物质替代燃料工程
开展全县农村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启动全县农村能源综合示范村建设,配套开展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太阳能、微水电、秸秆能源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提升农村能源发展质量和水平。开展以农作物秸杆、粮食加工剩余物、城市生活垃圾等为燃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建设。到xxxx年,全县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xx兆瓦。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委、县畜牧局
(五)全力推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培育新增用电负荷。通过停产项目技改复工,引进现代高载能产业落地园区,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和现代高载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在我县开展新能源就近消纳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推动新能源与高载能产业融合发展。
牵头单位:县工信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供电公司
通过发展煤化工、铁合金(工业合金硅)、建材、矿产品加工等高载能产业,形成能源密集型产业集群,打开加大电力就地消纳的突破口,努力打造成高载能产业转移区,鼓励和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载能项目入区。
牵头单位:县工信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供电公司
积极开展新能源直购电交易。鼓励新能源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着眼降低工业用电价格。xxxx年全县新能源参与直购电交易电量计划达到xxx万千瓦时,对应工业用户用电价格降低xx%。在完成保障性收购后,新能源参与直购电交易电量持续扩大。
牵头单位:县工信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供电公司
推广清洁供暖工程。利用新能源弃光电量开展电锅炉集中供暖试点工作,精准实施好新能源供暖、居民和非居民电采暖电价扶持政策,鼓励供热企业采用“大工业峰谷分时电价+直购电交易”模式,在大工业峰谷分时电价基础上,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开展直购电交易,利用谷段低电价储热,建立长期稳定且价格较低的供用电关系,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开展住宅小区电锅炉供暖示范项目建设,到xxxx年全县实现清洁供暖不低于xx万平方米,到xxxx年实现清洁供暖不低于xx万平方米。
牵头单位:县建设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环保局、县供电公司
全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能消纳能力
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到xxxx年,新增电动汽车xxxx辆,分别是公交车xx辆,电动出租车xx辆,物流运输车xx辆,新能源公务车xx辆,家用电动汽车xxxx辆。规划建设充换电站xx座,交流慢充充电桩xx个,直流快充充电桩xx个
牵头单位:县交通局
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县,县发改委、县建设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县供电公司
(六)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破解新能源消纳和外送难题
围绕解决电力建设与消纳、供应、外送矛盾,以电力外送为重点,规划实施输变电和增容改造工程。
全力谋划推进xxxxxkV输变电工程建设。要全力谋划推进xxxxxkV输变电工程各项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发挥作用。同时,谋划建设xxxkV、xxxkV配套电网工程,并与xxxkV输变电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运,使其配套电网结构更加合理,效益发挥更加明显。
牵头单位:县供电公司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
多渠道解决并网难题。引导新能源企业合资建设xxx千伏高崖子滩电力汇集升压站,减少对有限电网间隔的占用,降低各企业的送出工程投资,促进新能源开发。
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实施农村电网的优化改造工作,逐步改善农网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质量,解决农村用电不安全、不稳定等问题。以应对电力迅猛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根据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积极推动xx市智能电网建设。从配电网入手,依托通讯、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牵头单位:县供电公司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
(七)推进清洁能源科技创新
加大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力度,支持能源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申报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大规模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远程监控技术研发及管理机制创新,对不同区域风电、光电运行状态及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为推动风电、光电互补运行和后续项目科学布局创造条件,提高风光电行业管理水平。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支持光伏、风电、核能、智能电网、储能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培养一批清洁能源创新型企业。
牵头单位:县工信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供电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加快xx发展的重大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理清思路,精心组织,积极推动,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切实做好能源领域的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研究工作,着力解决能源产业发展和改革中的突出矛盾,确保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
(三)加强能源行业管理
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及时研究解决能源发展和改革重大问题,结合发展形势,强化投资引导调节。加强已配置资源的后续管理,确保用于转化。增强规划管理力度,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为能源发展决策提供服务。
(四)积极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
深入实施能源科技创新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在能源发展中重要支撑作用。加大能源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力度,培育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制造业振兴规划中有关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政策,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装备制造业,逐步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
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多渠道筹集能源发展资金。发改、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上投资及财政补贴资金。搭建政府推进能源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能源建设项目。发改、工信、招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国内重点能源企业的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壮大能源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全力建设新能源基地。
(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谋划提出一批起点高、带动强、发展快、效益好的能源产业发展项目,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重大能源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开放能源市场,加大能源产业投入及能源项目调研储备力度,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落实能源企业新能源项目建设刚性指标,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通过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实现能源产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措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做好预案培训、演练、备案工作和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升应急防范水平。
(八)建立监测评估制度
建立完善信息统计制度,各部门要定期向县发改委提供发电情况、各类电源逐小时实际出力情况和清洁能源交易情况。积极配合支持省上第三方技术机构对清洁能源消纳进行监测评估,组织开展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提出政策性、导向性建议。建立和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强化主要指标和重大任务的落实,加强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监测。
产业发展方案10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果业是农业四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在全省提出“南桔北梨”的果业发展思路后,我县作为全省早熟梨基地重点县之一,抓住时机,乘势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果业面积达到7万余亩,其中水梨3万亩。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格局,主要存在基地规模不大、产品标准不高、总体效益不佳、产业链条不长、市场品牌不响、销售渠道不畅、社会服务不全等问题。因此,为了打造、提升我县果业,形成产业发展,使之成为较有特色的经济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特制订县果业产业发展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好“希望在山”文章,大力推进果业产业化建设,延长产业链,积极打造“南山蜜”品牌,使果业产业真正成为我县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
二、发展思路
要建立一个好的机制,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在保持以往好的做法的同时,重点建立以销售公司为龙头的订单果业生产机制,以解决果业市场无序竞争的问题,使果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平台,包括对果农和果业公司的的技术咨询、指导,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等,努力帮助其做大做强。全县各果业企业和果农要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己任,积极实行规模化种植和经营,提高产品的产量;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提升产品在市场的美誉度;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高度重视包装的多样化,积极实行精细包装、绿色包装;高度重视果业品牌的打造,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发展目标
1、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稳步推进基地发展,并确保建园成园率,至20xx年全县果业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总体面积达到12万亩(含庭院分散面积)。
2、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提高单位产量、果品标准化率和总体经济效益,至20xx年全县水果总产达到15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
3、强化产业化建设,完善仓储设施建设,引进资金和技术建设1-2个年加工能力达到5千-1万吨的果品加工厂。
4、积极开拓市场,打造果业品牌,培植1-2个市场知名品牌。
5、加强对现有果园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作,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管理技术规程,至20xx年全县标准化效益果园要达总面积的70%,并申报3-5个无公害、绿色食品。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机构
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强县富民工程,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服务。为了认真、积极、稳定地搞好这一工程建设,县要成立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县长任组长,由农工部、产业化办、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信用社为成员单位,参照其它县市的办法,组建正式果业产业发展办公室机构,有利于多部门资源组合,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负责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事宜,各乡镇特别是重点乡镇必须要成立相应的配套机构,配有专职人员,负责本乡镇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各乡镇都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考评制度,对本乡镇的宜果山地要进行全面调查,登记选册,并制订工作进度计划,确保落实并完成任务。县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订果业产业发展规则,并按时段制订工作计划,按工作计划定期对各乡镇的果业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特别是对面积的落实、人员的落实、工作进度、产前产后服务及产业化配套建设要进行长期跟踪,督促到位。
2、加强宣传培训
水梨是专家通过多方面认证为赣北地区推出的主导果树品种,符合市场规律、自然条件及效益优势,各有关单位及乡镇要通过多种形势大力宣传水梨的发展意义、发展形势、发展前景、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及规模优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水梨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按春、夏、秋、冬季节及生产管理中心分期举办培训班,培训果园管理技术,要重点推广梨树疏果套袋技术,并对套袋户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果农自觉接受并积极使用套袋技术,使果农认识套袋作用,掌握套袋方法,全面提高我县水果品质。
3、狠抓技术重点
(1)、优化良种布局。推广以翠冠、喜水、清香、园黄为主栽品种的早熟梨系列,建立水梨重点生产区域;同时适度发展地方品种—大白桃及引进发展一些优质油桃品种;利用小区气候发展耐寒早、中、晚熟温柑系列品种。按品种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习惯,土壤气候条件,规划出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
(2)、搞好标准建园。对园区建设要搞好科学规划,实行高标准、高规格,对100亩以上的果园,要建立种养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实行生态建园,并建立水土保持系统及排灌系统。
(3)、推广重点技术。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制订标准化栽培模式,实行栽培管理标准化、模式化,重点推广疏果套袋技术、按树定产技术、合理形整形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科学灌溉技术、结合全园扩穴改土施用有机肥及科学配方施肥技术。使我县的果品内在品质优良、商品性状标准、市场品味高。
(4)加强示范建设。产业的发展要以点带面,技术推广、普及更是应该以点带面,高标准搞好示范基地建设,使广大果农有一个可看可学的模式,便于直观学习和掌握,以直观带动技术推广、以标准带动效益提升。每个重点乡镇每年都建设好1-2个示范点。对示范基地要实行扶持政策并要有领导及技术人员挂点。
(5)完善技术网络。果业产业的发展,要有技术保障,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建立县-乡-示范点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每个重点乡镇都要配备1-2名专职果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并加强自我学习与外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使每项技术都能落到实处并转化成生产能力,形成生产效益。
4、出台优惠政策
⑴山林承包政策
所有果业产业开发基地优先安排山林、山地承包,承包资金优惠,发给山林权属证,保护其合法权益,承包期限以承租人自愿为定。
⑵资金扶持政策充分组合财政、产业开发、农业、林业、扶贫、信贷等资金,并积极向上申报项目资金,捆绑组合用于果业产业发展。
①实行财政扶持。凡20亩以上新发展果园,验收达到要求和标准的,每亩可享受政策50元的苗木补助;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新建果园,经县级评估论证后,县财政在通路、通电、灌溉等方面给予每100亩元的补助。
②搞好信贷扶持。信用社对20亩以上的果农要进行信贷扶持,确保前三年每年每亩信贷资金200-300元以上,由各级政府出面协调、信用社提供的小额农业贷款。
③进行项目扶持。凡开发面积在50亩以上的果农,优先安排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扶贫资金、新村建设、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单项向上申报项目资金。
(3)奖励鼓励政策
①对在果业产业发展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在年终检查、验收、考评后给予奖励,先进乡镇奖励元,先进个人奖励元,并将果业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年终目标考评的重要指标。
②定期进行果品评比活动,将果实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列入评比范围,并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5、强化产前产后服务
(1)、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繁育良种及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繁育是产业发展成功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保障我县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试验示范和种苗繁育基地、配置专业人员开展试验示范工作,以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2)、做好物资服务目前我县没有果树专用的物资服务部门,缺少果树专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及各类专用器械。为了搞好果业生产,避免坑农害农现象发生,一定要扶持成立果树物资服务部,为果农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资料。
(3)、做好市场开拓依托果业专业合作社,政府扶持、组织人员成立专业果品的销售机构,为广大果农提供及时有效的销售信息,并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商品标准,做出地方品牌,统一组织外销。同时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稳固的外销渠道,解决当前果农最直接、最苦恼的难销的后顾之忧,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果业的热情,加快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做好产品储运和加工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或是申报项目、或是由财政拿出专项经费、或是统筹民间资金鼓励商业化运作,建好多种规格的果品贮藏库3-5个、果品加工厂1-2个,充分解决我县桃、梨等鲜果上市集中、存贮期短的产业发展瓶茎问题,又能开发果品的升值和加工潜能,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果业经济效益,发展了我县的加工产业,这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并同时也加快了我县的经济发展步伐。
6、扶持组建果业专业合作社为了加强果农间的合作和交流,发挥民间能人的作用,整合民间资源,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果业经济效益,全县要成立一个县级规模的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吸收全县从事果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的人员参加,积极用好国家对专业合作社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做大做强果业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全县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
7、科学规划种植模式作为果业产业来说,应该是大规模大效益,大规模大品牌,但作为每个种植个体来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效益平衡点,多年来,我县果业总体开发面积不少,但成园率不高、效益不理想,其中果园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管理好坏、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大多数普通农户来说,过大易引起投入不足、管理跟不上,很难形成理想的效益,而且容易出现因投入不足、管理不善而成为包袱,引起放弃管理,出现荒芜现象;过小则不能成为家庭主导产业,不能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只能作为副业,管理不受重视,技术不去掌握,好坏都一样,难于形成效益。因此要做好我县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效益,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效益规模,不能贪大求多,各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劳力能力来决定,一般来说以每户20-50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适度扩大到100亩以上。总的来说一定要形成专业种植。
产业发展方案11
根据《》(绥垦局办文[]8号)精神,结合我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原则,特制定**农场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抢抓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全面整合文化体育资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探索经营养“文”、招商兴“文”的有效途径,使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运行框架,使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把文化产业培养成为我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优化我场经济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0xx年全场文化产业创收达到2万元。
(一)积极搞好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信息搜集和政策研究,通过制定和完善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实施调控,保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优化国有文化资产的配置,推进多元化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管理,推进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和艺术培训,规范和完善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用品、艺术品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监督和管理,建立起公平竞争,信息畅通,内容健康,运行有序的文化市场。
(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 具体措施
(一)统一规划,加强管理。
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我场围库经济的发展,开发旅游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业的改革,使其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管理好音像影视业和网吧市场,使其按照规范的文化市场运作。
(二)重点扶持,加大投入。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对大宗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20xx年要维修好文化娱乐城,充分利用电影放映机和健身器材等设备进行创收,由工会组织实施,使其运行起来,逐步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投资兴建文化广场,使其成为职工群众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
(三)抓好试点,重点突破
。要像抓种植业结构调整那样抓好文化产业的开发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20xx年重点把文化娱乐城充分利用起来,采取委托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方式搞好创收,另外要管理好电视网络和音像影视业,鼓励私人组织经营性文艺团体来场演出,丰富职工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使其成为我场文化产业的'龙头。
(四)完善机制,培育市场。
文化产业需有一定特长和经营头脑的人来经营,要采取多种渠道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文体专业人才作用,采取集资、融资、入股的方式,扶持他们开发文化产业,要从资金启动,经营场所,经营政策,经营项目上予以扶持,为他们发展文化产业搭建发展平台。
(五)成立协会,带动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农场有关部门要组织协调成立兵乓球协会、篮球协会、体工队、秧歌协会、民间曲艺协会等各种文体协会,带动文体活动的开展,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 组织领导
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农场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产业发展方案12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花卉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下。特别是鲜切花、花坛植物、盆栽花卉实现了设施化、专业化。目前,该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1万亩,花木从业人员500余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1设施花卉起步良好。自年从云南引进鲜切花试种成功后。该县共发展大棚鲜切花和花坛草本花卉种植300亩,经过大力推广。年产600万支(株)产值超过300万元;培育红豆杉、红杆柳、绵柏等园林苗木200亩100万株,产值200万元,设施花卉产业初具规模。
2花卉科技优势明显。该县以卉丰农林公司为龙头。引进云南百合、玫瑰、剑兰、非洲菊等5个花卉新品种,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经营模式。瓦房口镇金台村建起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亩,并积极应用日光温室及配套新技术、新设施,花卉生产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注重开发野生花卉优势品种,推广反季节玫瑰栽培技术,花卉种植突破了传统生产时限,形成了周年生产、四季有鲜花供应的新格局。
3龙头带动作用显现。该县引进了卉丰农林公司、神禾农业发展公司和天研农业公司等3家花卉苗木企业。开办鲜花经营门店3家,带动发展种植大户5户。交易品种20余种,年交易额50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虽然该县花卉产业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并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组织化程度低,还处于自然发展的初始阶段;二是没有花卉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簿弱,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形成;三是信息和市场营销体系还未建立,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扶持政策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五是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弱;六是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不够,存在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花卉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思路,推行“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坚持走“错位发展、梯次开发、适度规模、示范带动”发展路子,不断强化宏观指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布局产业,完善服务体系,达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业化,布局区域化、合理化,销售品牌化、信息化,运作市场化、规范化。
一)科学规划布局。按照花卉对环境气候条件的要求。重点打造“三大示范园区”六个生产核心区”和“九个基地镇”着力建设万亩生产基地。即:金井河、社川河、乾佑河流域分别建立金台、杏坪、乾佑三大花卉产业示范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杏坪、柴庄、瓦房口、曹坪等9个基地镇打造鲜切花、花坛花卉、观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专用花卉、野生花卉保护开发利用等6个花卉品种生产核心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卉生产空间布局。
二)优化品种结构。瞄准省内外花卉苗木市场需求。选择培育一批市场前景较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结合县情实际。优化品种结构。一是鲜切花卉,重点培育玫瑰、剑兰、香水百合、非洲菊4个主要切花品种,拓展马蹄莲、满天星、黄莺等热销切花品种,低热、中温区的金井河、社川河、乾佑河三大流域形成切花核心区和产业带。二是花坛花卉,大力发展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等覆盖性强、耐粗放管理、色彩丰富艳丽的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乾佑河流域形成花坛草花生产核心区。三是观赏盆栽、盆景花卉,工厂化、规模化开发红豆杉、文竹、一品红、金桔等以观叶、
观花为主的高档盆景和盆花,社川河流域形成生产核心区。四是绿化苗木,重点发展桂花、栀子、玉兰等能够彩化、美化、净化、香化环境,且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大规格观赏苗木,以及林果、水杂果等经济林树种,乾佑河、社川河流域形成生产核心区和产业带。五是药用、工业用、食用花卉等专用花卉,着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深加工业,提升花卉附加值。药用花卉重点发展百合、金银花、芍药、山茱萸、杜仲、药用菊花等当地药用花卉,推广ga p栽培技术;工业用花卉重点发展适宜提取精油用的玫瑰、桂花、辛夷等品种和适宜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用的菊花、栀子等品种;食用花卉重点发展食用百合和黄花菜等品种。六是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开发,主要是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合理的.野生花卉驯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避免掠夺式开发。重点对柴庄等地野生兰花和其他中、高山地区的野蔷薇、高山杜鹃等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改造保护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和扩繁,对特有、濒危生物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人工培育和扩繁,实现生物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三)构建产业体系。以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四大产业链为重点。确保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1生产体系。建设花卉种苗(球)繁育中心基地。确保种苗供应。以6个花卉种类为主导,实行专业化育苗、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三大河流建设3个花卉产业示范园区、6个花卉品种生产核心区、9个花卉示范基地,形成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县发展1万亩花卉生产基地。
2科技体系。建立一个野生花卉驯化基地和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圃。筛选出一批优良类型,系统收集整理野生花卉物种。培育适应市场又具有地域特色的花卉新品种。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生产管理研发基地,搭建花卉研发平台。组建岭南野生花卉研究中心,成立花卉协会、学会、研究所,建设基层创业示范基地、试验圃、试验园等科研基地,研发具有特色的花卉品种,打造“品牌花卉”
3营销体系。以下梁新城区陕南农产品集散市场为中心。打造花卉物流园区。同时,建设12个集加工、贸易、展销、信息、物流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花卉市场和花卉集散中心。扩大凤凰、曹坪、红岩寺等镇花卉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花卉分销及转运中心,拓宽西安及周边县市的市场领域,形成完备花卉产品营销网络。
4信息体系。以生产、批发、零售和流通四大环节为重点。完善县镇村户(企业)四级花卉信息网络,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健全信息网点,搭建花卉产业信息平台,实现技术服务、交易订货、用户查询、市场物流等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花卉产销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5加工体系。引进花卉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建设中小型花卉栽培基质、育苗容器生产和园林器械与园艺设施设备以及花肥、农药等花卉资材配套生产项目,发展花卉精深加工项目。实现花卉产业服务配套化、多样化。开发花卉主题服务业,以花为媒,建造必要的道路、场馆,积极承办花卉园艺博览会等。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以花卉为主线的旅游观光线路,建设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促进花卉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发展。
6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加大花木繁育技术、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健全县镇村服务网络。组建花卉专家指导组。完善县、镇两级花卉质量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立花卉疫病监测预警与控制、检验体系,提升监测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健全工作
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镇两级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协调服务和检查考核等工作,组建一套班子。强力推动花卉产业发展。二是形成部门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把花卉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调配上重点倾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工作合力。三是大力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花卉产业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本地能人大户、外出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花卉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花卉产业的良好氛围。正确引导花卉消费,培养种花买花送花新时尚,培育花卉消费群,扩大内销市场。积极参加花卉苗木展销会或交易会,推广特色花卉苗木产品,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化进程。
五)制定配套政策。一是设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议县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扶持卉苗木产业发展。使土地、林地向花卉企业、生产大户、种植能手、专业组织流转,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补助、科技培训、新技术研发推广和表彰奖励等。二是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鼓励农民通过租赁、入股。并对国有河滩地、控荒地等土地资源予以优先配置,保障花卉产业发展用地。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通过向上争取相关资金和整合涉农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政府扶持、农民参与、企业组织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投入机制,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发展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花卉生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养一批花卉经纪人队伍,组建各类民间组织,不断创新组织模式,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和各个产业环节的专业化生产。
产业发展方案13
mmm村(三村)位于m县城南郊,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全村耕地面积mmm亩,总户数mm户,mmm人。20xx年村集体收入mm元,农民人均纯收入mmm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经乡党委研究,确定阔什吉格代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集中精力,加快试点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该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粮食生产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林果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一)近期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到20xx年,村集体收入从20xx年的5.9万元增加到20万元。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林果业效益凸显,畜牧业规模稳步扩大,二、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村经济布局更加合理。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主干道路改造全部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委会建成标准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农民生活条件和质量不断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xx年,全村非公有制经济达到270人,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抓好幼儿园建设,确保全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农村财务管理公开透明。通过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远景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20xx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十一五”末增长,年均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种植业巩固亩千元田,建成亩万元田;林果业建成精品果园亩;畜牧业形成较大规模。20xx年,牲畜饲养总量达到头(只),出栏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年均增长。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十三五”末(20xx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十二五”末增长,年均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建成亩万元田;20xx年,牲畜饲养总量头(只),出栏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围绕生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种植业。大力实施“2118”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推广先进科学的栽培模式,实现种植业人均收入1816.9元的目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作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综合生产。棉花生产重点抓好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止和标准化管理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实现单产120公斤以上。大力发展小茴香、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2、林果业。认真落实和普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着力提升林果业产量和效益,全力建设好1720亩精品果园,重点发展核桃和红枣。
3、畜牧业。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做好饲料加工与青贮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20xx年力争全村人均达到4头畜,确保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
4、设施农业。下大力气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跟不上,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实行全村一品种植模式。加快低农残、无公害蔬菜和名、优、特蔬菜的生产,大力发展净菜上市及加工业。加大科技与物资投入,加强管理,20xx年对全村大棚进行维修,并解决秋延迟问题。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和配套服务,争取20xx年完成25公里村主干道路改建工程。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解决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民
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县、乡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充分利用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
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到20xx年全村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到20xx年全村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产业发展方案14
为贯彻落实《20xx年鹰潭市招商引资工作意见》(鹰办字〔20xx〕17号)精神,全面完成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引资任务,结合实际,现就20xx年市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全市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是:引进项目投资总额410亿元,引进10-20亿元项目27个,引进20-50亿元项目2个,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各责任单位具体联系区(市)和招商引资任务情况见附件。
二、责任单位、对口联系区(市)和主要职责
1.责任单位
市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引资责任单位有: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贵溪市、余江区、月湖区、鹰潭高新区。
2.对口联系区(市)
建立市直责任部门与各区(市)招商引资工作对接联系机制,市工信局和市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对接贵溪市,市商务局对接鹰潭高新区,市生态环境局对接余江区,市国资委对接月湖区,各责任部门、区(市)互为一体,坚持捆绑联动,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着力形成叠加效应。
3.主要职责。市直责任部门聚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协助区(市)服务重点项目、招引重点项目、推动重点项目,对内协助区(市)编制产业招商地图、摸排打捞信息、策划包装项目、搭建项目对接平台、做好项目环评审批等;对外帮助区(市)争取政策项目资金、配合做好客商服务、协调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入统等。区(市)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要提升招商承接平台,及时提供招商项目信息,组织参与重大招商活动,加大标准厂房建设,盘活利用土地资源等。
三、重点工作
(一)深挖招商项目信息
围绕各区(市)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强链、补链、延链要求,深入研判各产业当前发展趋势和重点目标企业,绘制精准招商路线图谱。加强与驻外商会、驻外办事机构联系,及时梳理归档招商项目信息,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定区(市)平台跟踪服务。加强与国内外铜行业协会、移动物联网联盟、专业院校、央企等联系,多渠道搜集打捞招商引资信息,探索实施代理招商。
(二)策划包装招商项目
充分利用招商项目库资源,按照已经洽谈、签约注册、符合入统、正在建设等进行归类,精心梳理产业发展项目,采取一企一策,做好精准有效对接,对需要重点宣传推介项目,4月底前完成项目策划包装任务。通过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协助区(市)进行招商推介,洽谈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三)搭建项目对接平台
充分利用鹰潭市智能制造暨旅游产业恳谈会、鹰潭(深圳)电子信息旅游产业合作交流会、鹰潭(深圳)眼镜暨旅游产业合作交流会、鹰潭(上海)铜暨旅游产业合作交流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和省级重大招商活动平台,组织区(市)摸排招商信息,主动对接有意向的企业参加招商活动,积极邀请企业来我市考察,洽谈推进一批合作项目,着力提升活动成效。
(四)助推重大项目落地
对招引项目,各责任单位充分利用我市大力发展物联网及智能终端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铜企业创新券管理实施办法和铜贸易发展扶持政策、铜供应链、融资担保公司、物联网产业引导基金以及铜产业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等政策和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入驻鹰潭;对入统项目,各责任单位在融资、用地、环评、“三争”等方面提供精准有效服务,帮助入统项目解忧纾困,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五)立足职能强化服务
各责任单位相互配合协作,打好组合拳,全力优化“四最”营商环境,着力形成招商合力,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市工信局:加快出台促进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铜企业创新券管理实施办法和铜贸易发展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铜加工、贸易企业加盟鹰潭;继续落实《大力发展物联网及智能终端产业若干政策措施》,激发政策杠杆作用,力促物联网项目落户;牵头承办好中国(鹰潭)铜产业高峰论坛,9月参与第二届世界VR产业大会,配合各区(市)搜集招商信息,开展招商推介;积极帮助区(市)申报省级标准厂房补贴资金;加强对区(市)闲置土地专项清理行动督促指导。
市商务局:主动对接第二届世界赣商大会、赣深赣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会等省级重大招商活动,组织各区(市)开展招商推介;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融资、用地等难题,及时提交市产业五人小组进行研究,帮助招商引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与省商务厅协调沟通联系,指导各区(市)做好境外、省外项目资金入统等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提供招商项目环保政策咨询,全力做好环评审批服务,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
市国资委:强化与央企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机衔接,加强与有投资意向央企沟通对接;加强与省国资委沟通,协调江铜集团加快推进电线电缆项目市场调研,力争江铜电缆产业园尽早落户。
市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发挥铜供应链、融资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优势,逐步扩大铜供应链融资服务覆盖面,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压力;组建融资租赁公司,为重点企业购置大型设备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推动混合所有制铜产业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底前正式运营,打造万亿级全国性铜贸易中心,解决铜企业买铜难、买铜贵问题。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副市长张子建任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周永江任督导组长,市直各责任单位负责人、各区(市)具体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工信局苏鹏程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市直责任单位、各区(市)分别指定1名工作人员专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2.加强调度督导。由市工信局牵头,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每周一调度,对重大签约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完善项目台账,加强跟踪服务,强化沟通联系。领导小组实行半月一调度,每月一总结,重点解决项目落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督促加快推进签约项目早进资、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3.加强考核激励。
(1)考核依据。以省商务厅认定的20xx年新入统项目和进资为标准,年底对产业发展领域各责任单位招商引资实绩进行考核。
(2)激励机制。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参与全市“四大领域”招商引资排名,本领域所获奖金的10%用于牵头领导、督导领导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的奖励;剩余90%奖金由市直各责任单位、各区(市)分别按照10%比例进行分配。市产业发展招商组完成了市分配任务,但市直责任部门与对口联系区(市)未完成任务数的,则按80%分配奖金,所扣20%的部分用于奖励超额完成任务的市直责任部门和对口联系的区(市)。
(3)责任金机制。市产业发展领域招商工作责任金由牵头领导、督导领导、责任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缴纳2500元,责任金由市开放办代管。经市开放办考核认定,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的责任金予以退还,未完成任务的责任金不予退还。
产业发展方案15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区域强县”的主题,县种植业管理局坚以持科技创新促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稳定持续发展,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种植业管理工作全局。入春以来,该局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从创新科技体制、推进农业科技化水平入手,切实提高集成创新、指导服务、推广应用、和谐发展四种能力,突出抓好7项重点工作,促进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县种植业管理局把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放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去冬以来,承担的农业部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省10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任务,五月中旬经省专家组测产验收,单产获安庆市第一,居全省一类;筛选良种,在破凉、佐坝等11个乡镇落实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面积10万亩;制订方案,在复兴镇梁公、中棚村建立部级优质棉花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全面提升我县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适时开展粮棉油生产情况调研。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产品造成的.影响,入春以来,先后组织农技人员百余人,开展了春耕备耕、农民种植意向、在田作物生长情况、油菜产销形势、粮食产业化经营现状、棉花生产情况及山区茶叶生产情况等调研活动20余场次;并就积极发展水稻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稳定棉花生产和振兴油菜生产提出相关建议10余条;同时积极配合农委搞好良种补贴政策的技术服务工作。
三是强化新型农民培训工作。3月底以来,县种植业管理局为积极配合农委搞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股站长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共组织农技人员20余人次分赴到8个乡镇10个行政村举办培训班22场次,听授人员达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xx余份。为了提高培训实效,制订培训方案,根据农时农事和关键季节,县局和有关乡镇农技人员一道,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户指导、田间地头手把手与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培训新型农民568人。
四是加强科技宣传。该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发放技术资料、农技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普及免耕栽培、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综合防治、安全用药等适用技术。目前为止,全县农技推广系统共开展广播电视宣传5场次,发送手机短信15条,印发技术资料5万余份,召开现场观摩会议4场次,3次聘请省市农业专家授课,接群众来电、来人来访咨询达2万人次以上。同时,建立县种植业网站,进一步扩大农技服务面。
五是全力争取项目建设。为努力实现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植业生产条件,该局坚持跑部、省、市业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年初以来,先后完成了“宿松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宿松县优质棉花示范基地建设”、“宿松县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培训”、“宿松县优质油菜免耕示范基地建设”、“宿松县农技推广体系创新”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个,其中5项通过了省部级专家评审。
六是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该局以乡镇农技站“三权”回收为契机,分组调研,出台了“乡镇农技站管理办法”和“乡镇农技站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制度,对全县农技人员实行聘用制度,完善考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广大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筛选出26项主推适用技术,细化分解到人。
七是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了财务、考勤、接待等6项工作制度,加强局机关效能建设。
【产业发展方案】相关文章:
蔬菜产业发展方案12-24
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2-23
蔬菜产业发展方案15篇03-13
蔬菜产业发展方案(15篇)03-13
村级蔬菜产业发展方案(精选13篇)12-30
蔬菜产业发展方案(通用11篇)12-22
蔬菜产业发展方案通用15篇03-13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2-22
蔬菜产业发展推进方案(精选10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