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2024-02-27 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限空间排查方案(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1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

  二、规章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一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

  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

  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险有害因素。

  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

  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10、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予以记录。

  三、注意事项

  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及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者按照公司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管理内容

  第三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三)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四)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生产办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第四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二)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四)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五)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八)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十三)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十五)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十六)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第五条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第六条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第七条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

  第八条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第九条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第十条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第十一条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第十二条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3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各生产单位有限空间或存在窒息危险性环境下作业安全管理,降低作业风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3、定义

  3.1有限空间:指各类容器、设备、介质管道、料仓、除尘箱体、收尘器、加热炉、高炉、锅炉、煤气柜、成品筒仓、煤粉仓、烟囱、污水处理坑井、地沟、地下室等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或进出口受限、空气流通不畅、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易发生坍塌或绞伤、触电、中毒窒息等危险,可能对进入人员安全构成危害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3.2有限空间类别:分为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3.3有限空间作业:指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内部的进行检查、检修、检测等活动。

  3.4本制度中所指“有限空间所在单位”指负责有限空间正常操作或运行管理的作业班组、车间和分厂,也称“管理单位”;“作业申请单位”指作业人员所隶属单位;“作业负责人”必须为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4、有限空间日常管理要求

  4.1各单位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安监总厅管四〔20xx〕56号附件)》接合现场实际作业形式和有限空间定义,对管理区域内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并建立管理台账:

  4.2各单位应在有限空间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说明(比如:出入口处),并对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进行审批、登记、交底培训等工作。

  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5.1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根据《河南亚新钢铁有限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危险作业审批,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

  5.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进入有限空间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包括窒息、中毒、触电、坠落、跌滑、机械伤害、高温等),制定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5.3进入有限空间涉及动火、高处等危险作业时,在危险作业许可证上体现相关需审批内容。

  5.4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如下:

  作业负责人提出作业申请——>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对作业项目、动力、物料源安全可靠隔离措施进行确认,并向作业负责人交底——>作业负责人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进行确认,并向参加作业人员安全交底——>进入前作业人员进行环境检测——>厂级主管领导审批——>检测符合条件后进入作业,并指定专人监护作业过程——>完工后作业负责人和有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共同确认签字——>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将两联作业证共同存档。

  5.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如下:

  5.5.1停用所使用的容器或设备,打开通气孔进行通风,可靠关闭所有有害气体来源,确认容器或设备内是否可能存在积料坍塌、物体打击等危险,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有关的任何试车、试压或试验工作。

  5.5.2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并固定转动部位,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派专人监护。

  5.5.3进入有限空间前,作业人员应首先拟定逃生方法,并应与监护人约定好可靠的联络方式,对所用工器具、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器材(呼吸器、安全绳、安全梯等)进行检查,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存在易爆环境下严禁携带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和其它非防爆器材。

  5.5.4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比如:自然通风不佳、内部焊接作业等),但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5.5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因素的,作业前30分钟内应对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进行检测。

  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作业中每2h至少记录一次数据;采用间断性监测的,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h,若监测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应连续监测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检测结果应保证:含氧量应大于19.5%且小于23.5%,煤气区域CO浓度与作业时间应满足《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要求,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满足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当处于安全环境,相关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应存档。

  5.5.6进入有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工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内;难度或劳动强度大的作业,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每次进入人员不得超过2人,超过2人必须获得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厂级领导一把手亲自批准。

  5.5.7作业期间监护人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清点出入有限空间作业人数(对进出人员、时间等进行记录),并与进入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异常及时制止作业。监护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进入有限空间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监护人发生变化的,必须在作业票中予以明确标识,并对其进行作业安全交底;上岗6个月以内的新工不得担任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

  5.5.8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同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有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闭措施;当作业中断4小时以上时,再次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重新对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签字,满足作业条件的方可进入。

  5.5.9作业结束后,由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清点人数和工器具,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由作业负责人发出封闭有限空间指令。

  5.5.10对作业证未办理、安全措施未落实、监护人不在场、违章指挥等,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指令;安全检查人员发现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有权停止作业。

  5.6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应将作业项目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并与承包单位在签订承发包合同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应当对承包单位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6、有限空间条件下的应急救援要求

  6.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时,作业负责人必须同时考虑有限空间条件下的逃生路线、应急救援方式、适用救援装备、通讯联络方式等,作业监护者必须掌握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救援程序和安全防护措施;

  6.2发生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按预案程序组织抢救,抢救人员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安全带、救生索、有毒气体防护装备等,除非该装备可能会阻碍救援或产生更大危害,可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并至少有1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防止因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化。

  6.3参加救援人员中必须有人掌握基本救护和心肺复苏救护方法;在有限空间环境下参与救援的.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均禁止摘除个体防护装备(比如呼吸器面罩、安全绳等,除非确定救援环境安全)。

  6.4监护者在不能确定是否有能力实施救援的情况下,应首先发出请求支援信息。

  7、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安全职责要求

  7.1有限空间所在单位职责:

  7.1.1加强所辖区域内有限空间的管理,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审批者职责;

  7.1.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7.1.3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应有记录,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程序、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7.1.4为有限空间作业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

  7.1.5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7.1.6为有限空间作业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并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7.1.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2作业负责人职责:

  7.2.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7.2.2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向参加作业人员交底;

  7.2.3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7.2.4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及时终止作业,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7.3作业者职责:

  7.3.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熟知作业中危险有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7.3.2严格按照“作业证”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7.3.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并在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7.3.4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监护人不在场不得进入。

  7.3.5熟悉应急预案和自救、互救知识,正确的处置突发情况,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7.4监护者职责:

  7.4.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对进入有限空间人员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

  7.4.2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有权提出暂停作业;

  7.4.3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

  7.4.4坚守岗位,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发现异常,及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7.4.5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

  7.4.6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携带“作业证”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7.5审批人员的职责

  7.5.1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7.5.2到现场了解有限空间内外情况,并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8、作业证管理

  8.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许可证》由作业负责人办理,必须经有限空间所在单位确认;所列项目必须逐项填写,内容严禁涂改,相关人员签名严禁代签;一处有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有限空间工艺条件或作业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8.2作业证有效期一般为24小时,对大中修等特殊情况,与有限空间相关联的系统已确认停机且作业连续不中断的项目,经厂级领导一把手亲自批准后作业证有效期允许超过24小时,但不能超过7天,岗位应严格遵守作业证中批准的“作业时间”,安全工程师(安全员)本人或指定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应每班至现场查看作业条件。超出时限必须重新办理作业证(作业地点、作业任务、作业条件等未发生变化的同一作业项目,作业证办理人应携带首次审批的票证)。

  8.4作业证一式二联,第一联现场作业监护人持有,作业完成后交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档,第二联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存留,记录保存期限为1年,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应建立审批台帐。

  9、附则

  9.1作业单位或人员违反本制度中规定,未按要求办理作业证或相关安全措施未有效落实的,按照严重违章进行考核;造成重大险肇事件或人身事故的对管理单位进行追责。

  9.2已明确要求纳入公司级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单位在履行上述审批手续的同时应至安全部进行审批备案。

  9.3本规定由安全部制定并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4

  1、目的、范围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定义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1氧气浓度低于19%(V/V)或高于23%(V/V)的有限空间;

  2.3.2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高于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的10%的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9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如涂装、除锈或清理尚有残留物的反应釜、油罐和下水井等;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职责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无法排除的加强隔离、预防。

  4.2.5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有明显标记。

  4.2.6作业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禁止或警示标志和风险标识,将存在的危险告知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4.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3.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保采取以下措施:

  4.3.1.1设备和工具应可靠接地和固定,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4.3.1.2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地通风或增设换气设备。

  4.3.1.3特殊空间必须隔离所有电气和动力源。

  4.3.1.4有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

  4.3.1.5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小时内,对氧含量和潜在的有害空气进行相关气体检测(氧气百分比不低于19%,并且不高于23%)。连续作业4小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再次进行检测。

  4.3.1.6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救援预案,所有人员应熟悉救援预案的内容。

  4.3.1.7在作业场所适当的地方安装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3.1.8根据作业性质和环境变化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合适的呼吸面具和设备。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过呼吸设备使用培训,且考核合格。

  4.3.1.9动力电缆、焊接电缆、氧/乙炔气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且不得防碍人员安全通行。

  4.3.1.10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携带呼吸设备,一旦需要立即穿戴。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无法通视时,必须定时保持联络。

  4.3.1.11现场至少应备用两套合格的呼吸设备和救援设备。

  4.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3.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救援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系方式。

  4.3.2.2不见批准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作业。

  4.3.2.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符不作业。

  4.3.2.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3.2.5劳动防护着装和工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4.3.2.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2.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张贴经批准的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

  4.3.2.8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4.3.2.9监护人必须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以及运进有限空间所有设备和工具做好记录,并在出入口处张贴相关信息。时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

  4.4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

  4.4.1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要同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许可证》,实施工作危险性分析。

  4.4.2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是否存有可燃的/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作业过程中至少保证4小时一次的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4.3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并不间断地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4.4.4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由于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

  4.4.5有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有限空间内清除。

  4.5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要求

  4.5.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内容:工程概况—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针对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对各种拟采用材料有毒有害性进场检查验收方法—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对上述工作在落实时的保障措施。

  4.5.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由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该项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分析报告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明白该项工作有哪些危险性,自我防护的措施等。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县教育局有关作业改革的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教学效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作业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三、改革目标

  1.通过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校本化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价、辅导和检查等体系。

  2.学科作业布置兼顾基础知识巩固和学习方法及能力的拓展,做到作业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

  3.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经常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校能够整体规划,科学选题,加强指导,做到实践有收获,研究有创新。

  4.作业评价科学高效,针对性强,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作业布置要坚持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情况,建立作业的自主选择机制,给予学生选做各类作业的权力。

  2.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作为学生学习形式的延伸,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应关注学以致用,关注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3.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基础巩固性作业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对于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要倡导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博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

  五、基本内容

  (一)作业改革涉及的学科

  作业改革主要涉及语文、数学和英语,其它学科不留书面作业,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布置口语性、活动性和实践性作业。

  (二)作业量及作业时间调控

  低年级(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除语文、数学和英语外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和英语书面家庭作业应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三)作业设计的改革

  作业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是学生再学习、再实践,反思知识、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前者必须精谋,才有后者的巧练,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探索者

  活动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实物现象、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这种作业能彻底改变作业简单重复的弊端,使作业由以往的单调、枯燥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2.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3.设计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协作者

  合作性作业是指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课内外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学生与家长合作,一来让学生有向父母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父母对孩子的监督作用。生生合作,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定期布置学生合作性作业,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合作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翁意识。

  4.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开放性作业是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解题方法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题目答案开放,对同一道题目有多种方案的`可能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5.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

  由学生自编自做作业。指导学生自编作业,既可合作编写,也可独立编写,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学生在编作业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运用、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自做,又巩固了知识。

  6.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研究者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原理的启发下,归纳、推理、探究出事物的规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计探究性作业。它是面向有探究兴趣的学生而设计的。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7.设计童趣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爱好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各科作业,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知识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学习的爱好者和主动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四)作业布置的改革

  要使精心设计的作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方式,讲究技巧。

  1.以第一人称布置作业

  方法:用第一人称来布置作业,如:将“抄词语4遍”改成“我要抄词语()遍”,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做作业前考虑一下:我抄几遍可以掌握词语?优点:可以激发学生这样一种主体意识:学习是我的任务,我要学会,我能学好。这样布置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分层布置作业

  方法: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由教师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3.让学生自选作业

  方法:老师按教学内容提供适量的作业,只布置一个完成作业的最低量,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特点:学生自由选择,可改善作业效果,让学生享受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4.由学生自编自做作业

  方法:指导学生自编作业,既可合作编写,也可独立编写,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特点:学生在编作业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运用、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自做,又巩固了知识。

  (五)作业批改的改革

  1.注重作业的两次批改

  一次批改即学生上交作业的第一次批改,二次批改指一次批改后教师将作业反馈给学生,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矫正然后上交,老师对学生的矫正进行再次批改,若还存在问题的则进行面批,直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2.符号批改与文字评价相结合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写上评语,其实所有学科在平时作业本上加点评语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加些鼓励性评语:“你虽做错了,但字写得有进步”、“你的表现真让我惊喜”等。这些评语对学生有一定的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如在在做得好的地方加一个笑脸等等。这样的评价可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教师的一个钩,一个评语,一个图标都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源泉。

  3.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册

  教师要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判断对与错,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发生差错的原因,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册,就是在每次批阅作业时简要记录下典型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想,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

  (六)作业评价的改革

  作业评价关系到作业布置的成效,要采取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评价。我校的作业评价工作从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和学生的作业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ABCD四个等级。评价检查被评为后两个等级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将对其提出批评,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1.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作业完成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各学校要针对作业特别是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如调查问卷、过程记录表、评价表等,了解和把握学生做作业过程,增强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评价结果呈现与反馈

  评价结果的采用等级呈现,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出改革与完善的建议。评价结果的反馈既要反馈作业质量等级,也要反馈发展建议;反馈的形式根据作业的特点,可以书面反馈,也可以口头反馈。

  六、激励机制

  学校制定作业评价办法,每学期两次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学期末组织作业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提高教师积极参与作业改革的积极性。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6

  一、前言

  为了规范我单位的管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害,增强应急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预案。

  二、通讯联络电话:

  医疗急救 120 、 警察 110、 火警 119

  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的救援决策;各组员协助组长的工作,组织抢救队员实施抢救工作。

  三、应急物资与设备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联系医疗部门,及时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日常办公室报告,做好伤情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应急照明设备, 安全绳, 救生索, 安全梯。

  四、有限空间的安全生产

  如发生事故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各有关应急组织,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各有关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有效的抢救抢险是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关键。抢险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在做好个人防范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

  加强对各救援小组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使每个人懂得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应急救援、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应做好自救互纠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定期对有限空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救助与自救的学习,防止突发事故时因为盲目的救助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责任到人。

  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五、有限空间事故的分类与救助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有限空间的事故分类

  事故救援的流程

  1、窒息事故的抢救

  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后抬,使得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部使得呼吸道通畅了,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常态。否则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俗说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两三口气入他的.肺中,观察患者胸部的动作,看空气是不是进入了他的肺。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气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经通畅了。如果还没有起作用,即可通知120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

  2、中毒事故的抢救

  2.1硫化氢中毒事故

  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死亡。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建议作业人员或急救人员在不明硫化氢浓度时,应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方法。进入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及空间应先通风或用空气置换,并应先测定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凡有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系统装置,必须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应向上风口疏散。有硫化氢及其装置的场所,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当硫化氢含量超过20mg/m3的安全临界浓度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并要有人现场监护。

  此中毒事故者在发现时就要在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平时做好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培训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2 CO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时,使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妨碍了机体各组织的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当一氧化碳质量浓度为12.5mg/m时,无自觉症状,50.0mg/m时会出现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感觉,700mg/m时发生心悸亢进,并伴随有虚脱危险,1250mg/m时出现昏睡,痉挛而死亡。有时根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来评价室内一氧化碳低暴露水平对人体的影响,3~11岁儿童COHb平均饱和度为1.01%;12~74岁不吸烟人群为1.25%。但成年不吸烟人群中4%的人COHb超过2%~5%。室内污染所致COHb饱和度只有超过2%,才会影响心肺病人的活动能力,加重心血管的缺血症状。

  对于CO的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治疗。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 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3、爆炸性事故抢救

  此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如遇到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当爆炸发生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对有明显烧伤的即可送往救助医院,以免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六、结语

  对于事故的发生要冷静的处理对待,严格按预案的分工与救助的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对于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的职责,不得疏忽,麻痹大意,对此造成事故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的立定,主要是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本应急预案自编订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7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患意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处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掌握在紧急状态下的自我保护和自救常识,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演练内容

  20xx年9月3日09:00,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池进行清理作业时,不慎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晕倒,公司启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预案进行救援,政府相关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相关预案进行救援。

  二、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9月3日09:00

  地点: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三、参演单位、人员及分工

  (一)演练参加单位:蓝田经济开发区、区应急局、区工信局、龙文公安分局、龙文交警大队、蓝田开发区派出所、区消防大队、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具体参加演练人员由参演单位根据《龙文区20xx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安排。

  (二)观摩演练对象:各镇、街道、开发区分管领导和安办主任;区直安委会单列考核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新闻媒体;辖区内有关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

  (三)演练任务分工

  1、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闽食品)

  A、组织好企业应急队和参演人员,参演人员统一服装。

  B、准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器材:便携式气体检测仪1台、长管式空气呼吸器1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套、警戒带多卷、安全绳1条、安全带2条、急救医药箱1个、救援担架1个、演练使用的对讲机(数量待定)。

  C、协助安排到场单位、嘉宾车辆停放。

  D、负责观摩人员座位椅。

  E、负责观摩主席台、签到台布置。

  F、负责观摩主席台背景、安全宣传旗。

  2、政府各参演单位分工

  (1)区应急局

  A、拟定《演练方案》、《演练脚本》和《演练结束时的讲话》。

  B、向区政府汇报演练工作事宜。

  C、组织各参演单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D、上报市安办、区委办、区政府办。

  E、印发关于开展演练的相关文件,邀请演练观摩人员。

  F、1台车辆参演。

  (2)区消防大队

  A、消防车1台。

  B、演练活动现场指挥。

  (3)区工信局

  A、负责与大闽食品协调演练活动现场后勤保障。

  B、1台车辆参加演练。

  (4)蓝田经济开发区

  A、1台车辆参与演练。

  B、协助公安做好警戒、疏散。

  (5)区卫健局

  A、负责协调120急救车辆参与演练,组织医护人员救治伤员(现场急救及转送)。

  B、1台车辆参加演练。

  (6)区红十字会

  A、负责培训大闽食品急救人员和参与初期现场急救。

  B、1台车辆参加演练。

  (7)龙文公安分局

  A、负责指挥交警、治安、开发区派出所警力,指引车辆、人员疏散方向,拉起警戒。

  B、局车辆1台参加演练。

  (8)龙文交警大队

  A、指定专人做好现场车辆进出入引导。

  B、1台车辆参加演练。

  (9)开发区派出所

  A、做好现场警戒。

  B、1台车辆参加演练。

  四、演练程序

  (一)演练科目

  1、作业实施。

  2、企业自救。

  3、事故报警。

  4、指挥小组协调、部署抢险。

  5、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

  6、事故抢险救援。

  (二)演练步骤

  1、演练假定场景

  20xx年8月30日09:00,大闽食品污水处理池2名员工进行清理作业时,1名员工不慎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晕倒,另1名员工紧急呼救。

  2、作业实施

  (1)现场作业负责人(公司安全员)把填写好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送给环安经理审批。

  (2)现场作业负责人对2名污水清理作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3)把清理污水处理池的各种器材设备及应急救援逐一摆放到位。

  (4)按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规范,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次序,先在污水处理池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做好气体检测记录,确保有限空间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气体处于正常的范围,方可进入作业。

  3、企业内部救援

  (1)大闽食品研发中心大门正对面污水处理池,2名员工正在进行清理作业,突然1名员工晕倒,另1名员工迅速到污水处理池入口处紧急呼救。

  (2)现场监护人员迅速判断出可能是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立即打电话向公司环安经理报告。

  (3)公司环安经理接到情况报告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组织自救,并立即向漳州工厂厂长报告,厂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救援应急指挥小组,按照《预案》迅速成立现场指挥组、通讯联络组、救护医疗组、后勤警戒组等应急小组。向119、110、120打救援电话,同时向开发区管委会、区工信局等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开发区管委会、区工信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

  A、现场指挥组:指挥各应急小组按照预案展开行动。

  B、通讯联络组:由行政人员组成,做到报警及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的传达。

  C、救护医疗组:由公司经过初步急救培训的`人员组成,负责按照预案或现场指挥员的指令及时进行先期医疗救护。

  D、后勤警戒组:由安保部门人员和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保障救援物资设施供应和应急药品,负责救援善后工作。

  4、政府综合救援

  (1)119、110、120等快速来到现场;开发区管委会、区应急局、区工信局、龙文公安分局、龙文交警大队、开发区派出所、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等单位也相继来到现场。

  (2)龙文消防大队接警出动,按照加强第一出动的原则,立即出动1部指挥车、1部抢险救援消防车。到达现场后,2名消防员组成侦查搜救小组,进入污水处理池内部进行搜索救人,迅速利用对讲机向带队指挥员报告情况。

  (3)开发区管委会、区应急局、区工信局、龙文公安分局、龙文交警大队、开发区派出所、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等单位到达后,根据消防救援指挥员对事故情况的分析判断,区安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智铭迅速向区政府分管领导报告事故,区政府分管领导在了解情况后,按照《龙文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启动原则,任命区消防大队为现场指挥,按《预案》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及现场警戒组、医疗救援组、安全疏散组、综合协调组,制定救援方案,各小组按照下达任务开始实施救援。

  A、现场警戒组:龙文公安分局、开发区派出所负责进行现场戒严。

  B、医疗救援组:区卫健局组织医护人员用担架将受伤人员急送救护车进行紧急施救,并迅速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C、安全疏散组:开发区管委会、龙文交警大队在警戒线外指挥车辆人员进出。

  D、综合协调组:开发区管委会、区应急局、区工信局等单位协助现场指挥对救援情况进行全盘协调,做好人员和物资调配,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4)经过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受伤人员清醒过来,无生命之忧。各救援小组高质量地完成了现场指挥部下达的作战任务,演练到此结束。

  (5)现场指挥根据各应急救援小组报告的现场事故处置情况,确认事故得到控制后,向演练总指挥报告。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8

  1、编制目的

  为防止出现地下工程、涵洞、窨井、化粪池等狭小空间施工时人员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指导思想

  以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为目标,全面提升我委突发事件处置综合能力和应急管理整体水平,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3、编制依据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身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亳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亳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有限空间作业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4、组织机构

  4、1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亳州市住建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突发事故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下达应急处置工作指令等工作,小组结构如下:

  组长:市住建局局长

  副组长:市住建局分管安全副局长

  成员: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市质量检测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相关机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住建局负责人、各工程项目法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建管科,建管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主要职责为:

  (1)组织落实市住建局决策,协调和调动各相关部门、单位应对突发事故相关工作;

  (2)组织制定、修订各相关的应急预案;

  (3)负责应对突发事故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4)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5)负责各相关部门单位突发事故应急演习、演练;

  4、2职责任务划分

  主管部门职责:各县区住建部门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作业负责人职责:掌握整个作业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监护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5、适用范围和定义

  5、1适用范围

  各项目施工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班组适用于本预案。

  5、2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6、1检测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见附件1),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6、2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12331《有毒作业分级》等标准进行。

  6、3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采用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4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6、5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6、6作业审批

  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施工单位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附件2),审批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始作业。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7、事故分级

  按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一般事故(Ⅳ级)四个级别。

  7、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发生一次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7、2重大事故(Ⅱ级):发生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7、3较大事故(Ⅲ级):发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7、4一般事故(Ⅳ级):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

  8、预防与预警

  8、1有限空间危险源监控

  各单位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主管部门及项目部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员对工程各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控制,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分项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8、2信息报告与处理

  8、2、1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漏岗,做好值班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汇报。

  市住建局值班室,保证24小时管理人员值班;联系电话:;夜间及法定节假日保证应急值守人员在位。

  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110

  8、2、2各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单位值班室→项目值班室→市住建局值班室→亳州市住建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8、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9、应急响应

  9、1分级响应

  9、1、1响应分级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各单位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各单位做好各自分工准备,按领导小组指示响应各自救援行动。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各单位组织实施。各单位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指挥营救工作,积极动员所属分包单位、周边社会力量进行支援救助。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市住建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9、1、2有关部门响应

  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相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本部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9、1、3各单位应急救援小组响应

  各单位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向市住建局及市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根据需要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请求政府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9、2指挥和协调

  各单位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沟通有关部门及请求政府应急机构、救援队伍提供增援或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临时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9、3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9、3、1医疗卫生救助

  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9、3、2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9、3、3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各单位在地方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9、4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作业工程人员、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9、5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9、6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项目部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10、信息发布

  事故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上级进行汇报后,经市住建局审核向社会进行公布。

  11、后期处置

  11、1善后处置

  各部门、各单位及相关作业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1、2事故调查流程

  组织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如下:

  11、2、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11、2、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11、2、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11、2、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10、2、5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2、保障措施

  12、1应急队伍保障

  各单位组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承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

  12、2物资装备保障

  各单位要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储备、保养等制度,并按需求购置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当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组织车辆统一进行运送。

  13、培训与演练

  13、1培训

  各县区主管部门需组织针对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参加人员签字确认。

  加强应急方面的安全知识宣传,在板报、标牌等中的宣传,以加强对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13、2演练

  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机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14、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属于违反有限空间作业有关规定的,由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移交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9

  为加强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维修清理等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次演练。

  一、演练时间

  20xx年4月8日(9:00-11:00)

  二、演练地点

  料仓内

  三、参演人员及职责

  参加人员:xxx

  职责:xxx

  作业人员:xxx

  监护人员:xxx

  负责人员:xxx

  现场指导:xxx

  现场监督:xxx

  后勤保障:xxx

  应急司机:xxx

  四、拟演练的内容

  制粉员工在20xx年4月8日要对公司料仓的内壁附着粉料进行清理,在履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一系列手续后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突发休克,面对这种突发状况而采取的一突发预案相应措施。

  五、演练步骤

  1、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方法用蜡烛法:再有限空间内点燃一只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

  2、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危害评估应依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xx)等标准进行。

  3、通风

  在这次演练作业过程中,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存空气流通。

  4、防护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

  本次演练应该给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对讲机)、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安全带,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眼镜)。

  5、演练前培训内容

  (1)、讲解作业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2)、学习“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危险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3)、合理安排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指导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安全带(绳)、等防护用品;

  (5)、必须安排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6)、指导员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6、开始预案演练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对要进入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符合安全要求后,作业人员赵开成进入该作业场所;

  (2)、刚刚下入料仓时间不久,赵开成突然晕倒,郝静发现赵开成晕倒后立即通知监护人员窦亚中,窦亚中知悉后立即向安全员报告,并报告给在车间经理钟海建;

  (3)、安全员及钟海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预案实施每一步骤。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安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4)、安全员了解情况后通知公司医护人员并报告给应急副组长,应急副组长接通知后报告应急组长;安排附件作业人员在附件设置警戒标志;

  (5)、公司应急车辆司机通知后,应急车辆到达;

  (6)、临时救护处理完毕,将赵开成抬上应急车辆送往县医院救治;

  7、演练结束

  (1)清点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作业人员的准确人数;

  (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抢救其他作业人员和非作业人员。

  8、演练总结报告

  本次预案,检测准确,启动及时,各人员都能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各种救援设备准备充足,救援及时,快速。没有出现盲目施救的情况,避免了发生二次事故。各部门配合默契,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次演练非常成功。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 10

  一、有限空间的定义及其特点:

  1、有限空间的定义:

  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有限空间的特点:

  2.1、空间有限且与外界相对隔离;

  2.2、进出口首先,但人员能够进入进行指派的工作;

  2.3、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

  二、有限空间分类:

  1、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流程:

  1、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人员职责;

  2、作业审批;

  3、安全交底;

  4、设备检查;

  5、封闭作业区域及设置安全警示;

  6、打开井盖自然通风;

  7、管道检查、封堵、导流;

  8、气体检测与评估;

  9、机械通风;

  10、二次检测;

  11、个人防护;

  12、安全作业;

  13、作业监护;

  14、连续检测与通风;

  15、作业结束;

  16、应急救援。

  四、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1、有限空间电动强制送风呼吸器

  电动送风长管呼吸器是利用小型送风机将符合大气质量标准的新鲜空气经无毒无味长管供给作业者,是一种保护人体呼吸系统安全的防护装备。

  电动长管送风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

  1.1、用处与使用范围

  本产品属于作业型呼吸保护装具,主要用来防御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烟雾等污 染物质,并有效抵补缺氧危害。对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工业、煤气厂、城建地下施工等行 业,在检个塔罐、地下施工等作业环境,用作职工呼吸保护。

  1.2、构造

  长管送风呼吸器由:全面罩、腰带、长管(10 米)、送风机组成。

  1.3、特征

  1.3.1.产品是通过送风机不断地给工作者提供新鲜空气的呼吸器

  1.3.2.不受时间限制。

  1.3.3.由于送风机不断地给面部提供空气,所以面部始终保持比大气压高的压力(低压)。从而使用时由于出现一点点的'操作失误,脸部与面罩之间出现气密不好的地方也不会出现往处漏气的现象。因此,有害气体无法进入面罩内;

  1.3.4.本产品使用 AC-220V的电源。

  1.4、作用方法

  1.4.1、送风式长管面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各连接口,不得出现松动。以免漏气而危害使用者的健康。

  1.4.2、请将插入面罩一端的适当长度软管先穿入安全腰带上的带扣中,收紧腰带,使长管固定于腰带上,防止拖拽时影响面罩的佩带。

  1.4.3、检查整机的气密性;用手封住插入送风机一端的接头吸气,感觉憋气说明面罩的气密性良好。然后插入送风机软管插座,同时开启送风机,将新鲜空气输入面罩供使用者呼吸。

  1.4.4、送风机使用前应实现可靠接地。

  1.4.5、每次使用后应将面罩、通气管及其附件擦拭干净,并将长管盘起放入储存箱内。储存场所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避热。面罩镜片不可与有机溶剂接触,以免损坏。另外应尽量避免碰撞与磨擦,以免刮伤镜片表面。男士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将胡须刮净,以免胡须影响面罩的佩戴气密性。长管面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必要时更换损坏的另部件。

  2、有限空间三角架救援系统

  2.1、救援三脚架简述:

  应用于有限空间的作业与救援

  轻质高强度铝合金 MILLER 三角架尺寸小,重量轻,强度高!腿长最大可至 2.1 米,跨度最大可至 1.5 米。可单人迅速提至使用地点并且快速进行安装。

  多功能的 MILLER 绞盘采用耐用的钢结构,尺寸小巧。卷动装置平滑顺畅,易于控制。带超速装置和坠落指示器,机械效能 5:1,并带自锁装置。集成支架可单人迅速安装于 MILLER 三角架组合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有限空间的进出,救援,定位和物品吊装。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相关文章:

有限空间排查方案范文(精选13篇)08-10

有限空间专项方案01-09

有限空间应急方案01-08

有限空间的演练方案01-08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01-12

有限空间事故处置方案01-08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01-23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03-13

有限空间救援演练方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