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

2022-05-18 方案

  工作方案的撰写人需要进行质与量、点与面的分析。当工作将要开展的时候,我们就要为领导准备几份工作方案以供参考,工作方案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1

  根据全市“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20xx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强村带弱村”帮带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党建工作联动、产业增收联创、干部队伍联助、村级事务联促”的思路,通过优化党建资源配置,结对帮扶、以强扶弱,实现结对村党组织互通工作、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推动工作薄弱村实现“有一个运转高效的村级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有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促进弱村党组织晋位升级”的“四有一促”目标任务。

  二、帮带方式

  通过综合考虑各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党建业务水平、档案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因素后,拟定对幸福村党支部等6个党支部形成3队相互帮带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三、帮带内容

  1.党建工作联抓。结对村党组织通过每季度共同开展“我们的党日”系列活动、召开党建联席会等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党建工作经验与方法,研究村庄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和解决措施。特别是强村党组织要发挥自身党建工作优势,采取邀请弱村党员干部到村观摩学习、协助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梳理检查村级各项制度等方式,帮助弱村在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支部规范化达标等方面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工作。

  2.产业增收联创。强村党组织要帮助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共享实用人才、种养经验、市场营销等资源,帮助弱村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规划,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切实解决弱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要组织发动本村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帮助弱村困难农户解决创业、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弱村党组织要主动邀请强村致富能手到村“现场说法”,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脱贫技能。

  3.队伍建设联动。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干部队伍“共建互助、结对互帮”的思路,建立强村弱村干部结对关系。探索开展村干部交流挂职锻炼,通过强村弱村党组织书记交流挂职,选派强村干部到弱村担任党建指导员,选派弱村干部到强村挂职副书记、副主任等方式,把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复制到弱村,切实提升弱村“两委”成员综合素质。

  4.村级事务联促。结对村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读书、文体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化联谊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沟通交流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级治理,促进乡风文明。针对困难家庭、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探索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机制,结合实际开展帮扶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四、相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确定的强村要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党支部书记要树立“一盘棋”思想,高度负责,认真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根据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帮带活动。

  各结对的村要理清本村存在的问题,各项工作中的短板,发展的方向,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要认真落实工作要求,提前与结对村党组织沟通意见,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明确工作责任,确保结对村党组织通力配合、联动推进。

  (二)提升工作实效。各村党支部要探索务实管用的途径和方

  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及时跟进,检视反思,看结对村党组织“帮”是否有务实的措施,“带”是否有明显的成效,党员群众是否认可,从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三)注重氛围营造。各结对党支部要注重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并及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反馈至镇党政办公室。镇党委将在帮带活动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的党支部在年终考核中适度予以加分。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加快党建引领、富民兴村步伐,不断提高各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各村(社区)同走乡村振兴路,达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强村带弱村”的.工作举措,每年选择3—5个薄弱村由强村帮带,至2025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

  二、帮带措施

  坚持自主选择和组织安排相结合,采取“一带N”帮带形式,通过强村对弱村给予党建业务工作指导、农业种养殖技术支持、机械化作业补贴、种子农药及农作物代购代销等具体帮扶措施,推动薄弱村的党建工作得到显著改善,班子能力水平获得显著提升,集体经济实现显著增长、经营性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三、激励政策

  镇党委政府每年对帮带薄弱村措施扎实、成效显著的村集体、村党组织书记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嘉奖;对基层党建、集体经济等工作实绩明显的薄弱村村集体、村党组织书记及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嘉奖。

  四、组织协调

  镇组织、宣传、政法及财政、农经、农技等单位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激励考核工作。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3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为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进一步加强扶贫力量、创新扶持方式,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扶贫工作目标任务,现就开展“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力量建设

  调整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明确各成员单位扶贫开发职责分工。加强乡镇扶贫工作力量,各乡镇要明确1名扶贫开发工作分管领导和若干名具体工作人员,由分管农业的班子成员兼任乡镇扶贫开发工作分管领导。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等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任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落实。落实好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开发工作职责,乡镇党委政府要履行好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二、加强低收入农户精准认定

  县民政部门要牵头组织做好低收入农户精准认定。对照杭州市今年要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现象的目标任务,各乡镇要开展地毯式排摸,重点排摸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对于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各乡镇要建档立卡,明确专人结对,逐户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对于符合低保、低边认定条件的要做到应保尽保,确保低收入农户认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加大低边户认定比例,按照低保标准的1.5倍认定低边户,做到应纳尽纳,力争我县低保户和低边户人数比例达到1:1左右。全面做好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动态掌握低收入农户家庭收入及困难情况,建档立卡数据要真实准确,经得起各级检验。

  三、开展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工作

  深入实施《淳安县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20xx-20xx年)》(县委〔20xx〕2号)文件,坚持和完善发展特色种养业、发展来料加工业、推进光伏小康工程、实施小额信贷贴息、深化就业扶持、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给予子女入学补助、进行养老和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帮助危旧房改造以及开展干部结对、组织社会力量帮扶等帮扶举措,确保全县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增幅12%以上。同时围绕省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各乡镇、村广泛开展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活动,进一步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的路径,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确保我县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举措如下:

  1.实施“先富带后富”全面帮带工程。各乡镇、村要排摸本村“先富起来”的群体,鼓励“先富起来”的群体与本村低收入农户结对。“先富起来”的群体包括本村“先富起来”的村“两委一社”和其他村组织成员、本村党员;本村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民宿(农家乐)业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来料加工经纪人、种养殖大户;本村在外经商务工办企业人员等。先富带后富、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增收的方式有:创业支持、提供就业岗位、提供来料加工项目、提供种子种苗、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产品销售、共享市场信息、开展结对慰问等,具体帮助方式由结对人员跟低收入农户自行商议确定。各乡镇、村要引导“先富起来”的群体与低收入农户进行结对,按照“1对1”或“1+X”的方式开展,原则上以本村为单位进行,本村结对数不足的,可在邻近村调剂安排。

  2.实施“一户一干部”精准帮扶工程。深化开展“一户一干部、一档一方案”活动,根据最新的低收入农户名单,调整匹配干部结对低收入农户。围绕“1+3”的结对原则:即1名干部结对1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结对2户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现帮扶结对工作全覆盖。结对干部要定期上门开展走访了解、政策宣传、项目商定、生产服务、产品销售、捐赠慰问等活动,做到结对农户基本情况清、帮扶举措实、帮扶成效有。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要不定期开展抽查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大党建考核计分。

  3.实施“强村带弱村”共建共享工程。各乡镇要排摸本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先行村和后发村,参照“抱团发展、协作共赢”的模式,签订党建共抓、产业共兴、民生共保、信息共享、资源共推、业绩共考、发展共赢等方面的“共建协议”。要充分利用“强村”在组织建设、管理模式、市场信息、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先行优势,实行“以强带弱”、“以富带贫”来推动“共建协议”各项内容的落实落细,重点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集体经济增收等方面实行抱团发展,实现强村与弱村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成立“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共同抓的协同推进机制。各村也要建立工作小组,由村党组织负责人牵头,建立村级组织共同落实、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的工作落实机制。

  2.推进工作落实。各乡镇在6月30日前完成“强村”、“弱村”以及各行政村“先富起来的人”调查摸底,梳理出结对名单。遵循自愿原则,在7月10日前完成“强村”“弱村”结对共建以及“先富带后富”帮扶结对,编写结对方案,制定带富措施,并实质性地开展工作。在7月20日前将淳安县“先富带后富”结对帮扶情况汇总表(附件2)、淳安县“强村带弱村”结对共建情况汇总表(附件3)报送县农业农村局经济协作科。“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范畴。

  3.注重帮带实效。各乡镇要集思广益,多渠道探索“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的路径和方式,注重帮带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优秀典型的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4

  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探索以带思路、产业、项目、创业、增收、党建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强村带弱村”方式,通过跨乡结对、域内结对帮带,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目前,全县168个行政村全部结对帮带,开展项目建设158个,筹集资金480多万元,兴办实事584件,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700余人。

  干部互派互挂

  跨村任职。选派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协调能力强、“双带”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担任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宗族宗派矛盾突出村的党支部书记,提升两委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

  双向互挂。采取“脱产”或“半脱产”方式,将发展潜力好、综合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的支部委员选派到弱村挂职,帮助发展经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有发展潜力、综合素质较好的支部委员选派到强村挂职锻炼,强化弱村班子综合能力。全县已有160余名村干部参与交流挂职锻炼。

  优化配置。在结对帮带村之间建立党总支。在行政关系上,由强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书记,重大事项和项目建设由党总支负责人牵头,研究结对帮带具体内容事项,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实施。在具体管理上,保持双方原有两委班子配备,财务、资产等仍各自独立。目前,全县已建立联合党总支3个。

  互助共建

  理清思路。强村指导弱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通过举办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 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增强发展自信。凤凰山街道蔬菜村和元和街道白洋墩村结对帮带后,明确了白洋墩村产业提升方向,帮助组织14名蔬菜种植大户到省农科院参加专业培训,引进无土栽培等新技术。

  培育文化。帮助弱村挖掘本村特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帮助培育文艺队伍,通过送图书、送节目、送器材等方式,完善基础建设,开展文化交流。目前,全县80余个结对村每年开展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整合资源。通过召开党建工作交流会、两委班子成员结对互助、支部党员大会等形式,分析查摆问题,帮助弱村解决两委班子建设、村级管理、和谐稳定等方面问题。通过帮助弱村完善议事决策程序,推行“五议两公开”和村级民主契约化管理等方式,缓和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县168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五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决策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500多个(项)。

  破解发展瓶颈助增收

  培育支柱产业。强村通过项目扶持、资源共享、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销售等方式,帮助弱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石塘镇金村村和崇头镇坑根村结对后,赠送10万棵茶苗,帮助村里发展茶叶产业。强村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开展专题辅导,为结对帮带村村民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推动项目建设。强村发挥在项目包装、申报、建设等方面优势,帮助弱村选准选好项目。定期召开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共同推进村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强村每年筹集不于少5000元的资金,帮助弱村完成一项公益事业或兴办一件实事。目前,共同建设项目54个,筹集资金36.5万元,兴办实事115件。

  帮扶创业就业。发挥强村党员“双带”作用,通过开展科技扶贫、资金扶助、信息帮扶、技术帮扶等方式,为弱村培育一批党员创业骨干和带头致富能手,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发挥强村营销网络、市场信息、就业门路等方面优势,帮助转移弱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村民劳务收入。同时,开展党员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活动,帮助低收入农户创业。目前,结成帮扶对子313对。

  为保证“强村带弱村”活动的常态化推进。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奖励开展强村带弱村活动成效明显的村。各乡镇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强村带弱村”活动推进会。县委组织部明确,在“强村带弱村”活动中,列入县管后备干部中特别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可选拔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强化政治保障。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5

  近年来,常山县将党建联盟帮带行动定位为组织振兴的牛鼻子、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主抓手。通过“三个步骤”实现帮带开局,“三个举措”保障帮带实行,“三个案例”总结帮带成效,探索“强村带弱村”新路子。

  一、精心部署,走好“三个步骤”。

  一是党建统领联盟帮带。成立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行动领导小组,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出题制定10套预案,乡镇班子广泛到村调研,听取收集意见,确定了村干部跨村任职、党建联盟跨村统领、村干部跨村帮带三种形式。

  二是筛选帮带接受对象。从村支部委员会结构不合理、配备不完整的,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不团结、配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不力等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在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点工程推进不力的,被列为重点村的,矛盾纠纷问题突出的等五个方面,筛选出目标村接受帮带行动。

  三是优选跨村任职干部。采用自主报名+村级党组织推荐形式,以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现任村两委委员(党员)、曾任村两委委员满一届的正式党员为条件,择优选择金钉子党组织干部,正式印发任命通知文件。

  二、实绩导向,落实“三项举措”。

  一是“务实心态”开展工作。要求跨村任职干部发挥自身优势等特点,实事求是地开展帮带行动,以量化目标为工作指导方向,尊重自然规律,避免浮躁心理;用脚步证明、用结果说话,把能解决、能帮带的事作为跨村任职干部必须“尽力”去完成的事。

  二是“量化目标”推进工作。针对此项工作的特点,组织任职干部及被结对村进行共同商议,从被结对村当前中心工作出发,着重围绕量化目标清单开展帮带工作,针对难题逐一突破。考量成绩问效于民,把群众说好不好、被结对村认不认可作为对跨村任职干部测评的关键。

  三是“自选动作”创新工作。要求任职干部及被结对村双方都要在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干部原则、不触碰底线的基础上,在量化目标基础上“自选动作”,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开创被结对村工作新局面、调动被结对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找准“弱村”的“弱处”,把氛围带动起来、把事情落实下去、把效果体现出来。

  三、成效凸显,塑造“三个案例”。

  一是跨村联盟共筑红色堡垒。选派小城镇建设成绩突出的东案乡东案村支部书记,任东案村、前库村两个支部的党建联盟负责人,将两村的集镇工作进行捆绑式管理,共同推进两村环境卫生提升,小城镇综合成绩逐步提升,排名进入前4。目前,联盟“抱团飞地”消薄项目—农贸市场及仓储用房项目已竣工,联盟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在联盟指导下前库村成立党员关爱基金,募集基金10200元。

  二是跨村帮带共凝干部力量。选派集体经济发展有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有能力的达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重良,到矛盾问题较突出的对坑村任兴村名师。协助完成农房风貌整治,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开展帮带行动以来,对坑村两委战斗力显著增强。

  三是跨村任职共推村庄建设。选派美丽乡村建设较好的田蓬村干部到后进村朝阳村任支部委员,配合支部做好民生事业和351国道推进工作。在开展帮带行动以来,原本进度缓慢的260亩旱改水工程在当年第二季度全面完工。351国道项目完成70多户政策兑现、7穴坟墓迁移,啃下最后4户“硬骨头”。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这座村散文02-29

村景教学反思04-19

村的贫困证明05-13

村道路施工合同04-25

派驻村的总结03-14

杜甫《江村》鉴赏12-04

村 韵_750字01-27

村趣事850字04-14

江村诗词鉴赏07-29

《村行》诗词鉴赏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