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11-13编辑:互联网

高中英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真正把英语教学转变到了“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改变以往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可是如何有效地将这个理念付诸实践呢?本人有如下几点做法: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努力学习中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好英语的源泉。只有对它感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才能去钻研,去真正领会掌握这种语言的妙处。

1.用Warming up,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Warming up 是一种“Brainstrom”的活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自由讨论,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补充新的知识,帮助总结归纳已学的语言知识。活动方式有对话、讨论、看图、回答问题、小组辩论、智力测试、描述等。巧用“Warming up ”能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由于具备了声、行、色等特性,能展现出动、静、美的画面,又有录音、录象等功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并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3.设计英语歌曲欣赏课型,每月一次,改变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的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三、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从朗读单词、课文到归纳一些常用词的用法;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运用词典等工具书查阅生词;从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或背景知识信息初步理解新课内容,要求显示在预习本上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至少三个问题;列出重、难点,引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的重难点;要求学生在预习本上对自己的预习作出自评。同时教师也应不定期翻阅学生的预习本,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

四、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能提供一种互动的活动方式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自由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并能发挥出更多的主动性。

1.合理分组

分组即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按座位就近组合,将座位临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如要完成某一项目调查、演示报告时可按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组。在话题讨论中,可安排外向型与内向型的学生组成一组,还要注意学习能力之间的搭配,每个组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

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活动一般围饶“课文预习”来进行,包括查字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等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课前的气氛和课堂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例如在教Unit9 Technology时,课前让学习小组描绘一些事物,然后在课上交流;在课堂上小组进行角色讨论Give their opinions about whether Jane should buy a cellphone or not. 课后让学生小组进行思考准备, Is going online good or bad for students?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学习气氛,既培养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新课标对教学评价有明确的规定: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语言的激励作用。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况、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最后都会落实到用练习题巩固所学语法上,例如,翻译句子,句型转化等。当然,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采用形成性评价,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互评(见附表)及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自我评价”(Assessing)。让学生进行学前和学后的对比,在学习中反思,肯定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找出问题;同时学习别人的良好表现;并且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下,克服自己的缺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向好的方向学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附表:评价表(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

评价内容 很好 一般 还需改进

积极准备、发言 自评 互评 自评 互评 自评 互评

小组活动中参与合作情况

积极用英语思维、交流

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善于做汇报

乐意帮助他人解答疑难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能从“被动地学”变成“我要学”,学习英语的气氛浓厚;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为终生学习英语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