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英语盲点 提高英语教学果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11-14编辑:互联网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 茅新达 邮编 315321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难以引起师生注意、思考不到位或思考难以全面,从而导致英语知识掌握的缺陷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断层,形象地称之为盲点。突破盲点,意味着获得了新知,扩大了视野,完善了思维,更培养了创新能力。

〔关键词〕盲点含义与教学功能, 形成因素及种类, 盲点的教学创新探索

一、盲点含义与教学功能, 形成因素, 盲点的教学创新探索

在生理学上,将在视神经突出处,因无视感细胞而无感光能力称为盲点,即为“视觉上的死角”,在英语教学中,难以引起师生注意、思考不到位或思考难以全面,从而导致英语知识掌握的缺陷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断层,形象地称之为盲点。盲点不同于教学难点,它更具有隐蔽性;盲点也不等同于教学重点,它更难以把握。

盲点模糊了高中学生对英语事象的全面、正确、本质的认识,制约了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突破盲点,意味着获得了新知,扩大了视野,完善了思维,更培养了创新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实际中,寻找、挖掘、探究英语盲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盲点是高考命题选择试题背景材料的基点之一,甚至超过“热点”,从独特的视角、灵活的思路、无人关注的方向上命题,以体现真正的“能力立意”,如在2001年上海卷第9题中,

1.I thought her nice and honest _____ I met her.

A. first time B.for the first time C.the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me

本题答案为C ,the first time 名词词组作连词,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许多学生会选B , 但for the first time 是介词短语,只能在句中充当状语, 而不能引导从句。该题的意思是 “ 在我笫一次近见到他时, 我就想她这个人很诚实很好。” 又如:

2. (NMET 1999,78) I ______(认出)Mike the moment I saw him.

该题中的the moment意思是“一……就……”,等于as soon as,在现代英语中,名词词组作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已被广泛接受,这也是解此题关键所在,这种形式在教材中出现过, 但一般书上未作重点总结, 也正是一个教学盲点。英语中类似于the moment起连词作用的名词词组还有其它一些。例如:

一、the minute,the instant,the second,与the moment用法相同,意为“一…就…”。

1.I sent you the news the instant I heard it 。  我一听到这消息就立刻通知你了。

2.Telephone me the second you get the result。 你一得到结果就给我打电话。

二、由time构成的名词词组。如:the first/last time,each/every time,next time,all the

time,any time等。

3.Each time I called on him he was busy with his work. 我每次去看他,他都忙于工作。

4.He was thinking of something else all the time you were talking to him.

你和他谈话的时候,他一直在想别的事情。

三、the day,the week,the year,the spring,the summer to,the autumn,the winter等。

5.The day I left here,they all came to see me off. 我离开这里的那一天,他们都来给我送行。

6.The summer Mary was 14 her family travelled to that country.

玛丽十四岁的那年夏天,她家人到那个国家去旅行。

创新思路,突破盲点,以知识创新,对于巩固双基、应用知识、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应试水平,具有良好的教学效益。

二、盲点的形成因素分析

对于教师,尤其是学生,被一个个盲点所蔽,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盲点的数量与性质是因人而异的,产生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多为综合影响形成的,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类因素。

1、教学因素(视而不见型)

教学双方由于受到知识经验的限制和思维范围的局限,强调分析某些知识,而对相关部分同样蕴含本质的知识点没有引起足够注意或一般不会引起注意,自然陷入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而形成知识“死角”,可谓“视而不见型”。例如,时态学习是中国学生的一大难点。教师在教某一时态时可能会作详细讲解, 但很少设计在实际语境中各种时态的灵活运用。故对于时态的实际环境的综合运用, 学生能力较差, 在写作中往往时态用错较多。如 :

1. (NMET2002,23)--You haven’t said a word about my new coat, Brenda. Do you

like it?

--I’m sorry , I _____ anything about it sooner. I certainly think it’s pretty on you.

A. wasn’t saying B.don’t say C.won’t say D.didn’t say

分析: 本题在问句中既用了现在完成时, 又使用了一般现在时, 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误解。另外, 在答句中,“ sooner ”表示的不是将来, 且是表示过去不能更早一点说, 为此而道谦。 故正确答案为D.

2. (NMET 1999.26) Robert is said______abroad, but I don’t know what country

he studied in

A.to have studied B.to study C.to be studying D.to have been studying

分析: 由于学生没有注意到后面studied为过去时,指他过去曾在国外学习, 故正确答案为A, 而大多学生选错误答案C, 表示现在正在国外学习。

2、思维定势(一叶障目型)

教学上的视而不见常造成认知盲点,而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与强化了思维定势,导致分析问题上的近视和英语知识运用上的僵化,难以开拓与创新思路,难以灵活解题,称为“一叶障目型”。如学生熟记了enjoy, finish, suggest, mind, avoid…等后面加动名词和介词后面加动名词的规则, 故在解题时, 缺少思考,思路发生单一指向性。如

1. Which do you enjoy _____ your holiday, going abroad or staying at home?

A. spending B. to spend C. being spent D. spend

分析: 本题答案为B 不定式表示目的,而enjoy的宾语为Which即后面的going abroad or staying at home.而学生只记住enjoy后跟doing 从而会选A

2.The days we looked forward to ____at last.

A.comes   B.to come  C.came  D.coming

分析:本题很容易被误认为介词to的后面要接动名词(即动词-ing的形式)。实际上we looked forward to是一个定语从句。介词to有其相应的宾语。如果将这个从句去掉,就可以看出本题缺少一个谓语。答案应选C。又例:

3.(NMET2001,22) The film brought the hours back to me ______I was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at

far- away village.

A.until B.that C.when D.where

分析:本题测试的是定语从句,其先行词为hours ,表示时间, 所以用when。由于先行词被back to me 隔离,导致盲点。因为一般来说定语从句跟在先行词之后, 但并非绝对。

3、文化感知(盲目应用型)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是不可置疑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一个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而中西文化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学生在学另一种语言时,不时地会被母语影响, 在心理学上称作前抑作用。 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 难免用一种文化模式去套用另一种模式, 从而导致盲目应用。如

(NMET 2000,9)--waiter!

--_______.

--I can’t eat this! It’s too salty.

A. Yes, sir? B.What C.All right D.Parden

分析:Yes,sir?用升调, 意思是“先生,什么事?”而不能用中文式的What?什么事?

(2002 Beijing, 35) --It’s been a wonderful evening. Thank you very much.

--________.

A.My pleasure B.I’m glad to hear that

C.No. thanks D.It’s OK.

分析:答案my pleasure 是回答对方表示感谢的客套语。相当于中文的“甭客气”, 对对方表示感谢的客套语,根椐具体情况也可用You’re welcome, Don’t mention it, Glad that I could help , It’s my pleasure, It’s nothing, Any time 等。而No,thanks 完全是中式英语了.

三、盲点的教学创新探索

通过三类盲点的成因分析,结合在教学中对盲点的探索,谈谈怎样探究盲点,突破盲点,实施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益,发展学生素质。

1、拓宽双基本底

精讲基础凸本质。高中复习是大容量和高密度的,教学内容理应精讲,故而更应突出重点、难点,突出英语“本质”的教学,上课时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面面俱到。要从高中课时紧张的实际出发,既要防止学生英语知识掌握上的全面渗漏,扼杀盲点的滋生。在盲点里蕴含着英语本质,搜索并突破盲点是全面扎实双基,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的要诀之一,并培养综合创新能力。例如, 在总结非谓语动词时,可以力求做到从以下三个步骤去解题:

1. 区分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

2. 确定与修饰语之间关系是被动还是主动。

3. 看其动作发生在谓语之前还是之后或与谓语同时发生。如:

1. ((NMET2002, 34) Having a trip abroad is certainly good for the old couple, but it

remains ______whether they will enjoy it.

A. to see B.to be seen C.seeing D.seen

分析:本句式为糸表结构,不定式作表语,时间表示将来,而且是被动,故答案为B

2. (2001上海, 38)The bell_____the end of the period rang,_____our heated discussion.

A. indicating ; interrupting B. indicated;interrupting

C. indicating ; interrupted D. indicated;interrupted

分析:indicating the end of the period 为现在分词短语充当定语, interrupting our heated discussion 为伴随状语,都是非谓语动词, 而且是主动, 而本句谓语动词为rang。 故答案为A。

又如,在总结时态时不必细分十六种, 从语篇而言, 其实时态只有两大类: 一是以现在时间为主流的现在时;二是以过去时间为主流的过去时。另外一种为现在时间和过去时间交替使用。语篇或语境是学习英语时态的最佳形式, 从语篇之中看动作发生的时间及动作发生方式。故在解决时态题时, 可从以下二个步骤着手:

1. 在语境中, 确定动作的时间是现在还是过去,或是交替使用。

2. 区别其动作方式是习惯性的、正在进行、已经完成还是即将进行。

例如:

1.(NMET 2003 ,27) All morning as she waited for the medical report from the doctor, her nervousness _______.

A.has grown B.is growing C.grew D.had grown

分析:语境是过去waited ,故排除A, B两个现在时。答案为C. grew或was growing与前面waited

同时发生, 而D.had grown 动作发在waited 之前。

2.(NMET 2003 ,34) The old couple have been married for 40 years and never once ______with each other.

A. they had quarreled B.they have quarreled C.have they quarreled D.had they quarreled

分析:本题语境时间是从过去到现在, 故排除A, D两个过去时间, 又因never once 放在句首用倒装。因此,正确答案为C.

3.(2002 北京春季,23)Jone and I ______friends for eight years.We first got to know each other at a Christmas party.But we ______each other a couple of times before that.

A. had been;have been B.have been;have seen C. had been; had seen D.have been;had seen

分析:本题语境是现在与过去的交替,笫一句时间持续到现在,故用现在完成时;笫二、三句为过去时间,而遇到几次发在笫一次认识之前。故用过去完成时, 答案为D

2、突破思维定势

逆向思维激创新, 发散思维求灵活。在发现学生思路单向性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学生面对新问题难以正面突破时引导至逆向思考,从而加深理解,拓宽思路,训练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不合常规、需要假设想象的试题背景。思维定势禁锢了学习与解题思路,因而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探究英语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英语问题。高考一些单项选择题的测试点本来十分简单,但命题者有意把题干复杂化,改写为一个少见或陌生的结构。对于这类题,应试者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题干还原为自己熟悉的结构,这样,题目就会变得简单,答案就会一目了然,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将倒装句改成陈述句。由于倒装句的使用,句子的结构变得陌生,对于这类题,可将题干还原成一个陈述句。如:

1. Whom would you rather have ___with you ?

A. to go   B. go  C. gone   D. going

分析:本题题干改成陈述句,则应是:

Would you rather have whom___with you ?这样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为B。测

试的知识点是使役动词have的宾语补足语用动词原形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2.Never ___time come back again.

A.will lose B. will lost C. will losing D. will to lose

分析;本题的答案选B。如果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后,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其结构为:Lost time will never come back again.由于命题时将句子改写成倒装句,题目便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2) 去掉从句或插入语。命题者有意地在一个句子中间插入一个从句或或插入语,造成主谓隔离。如果将题干中的从句或插入语去掉,题干就会变得很简单。如:

1.The person we spoke to ___no answer at firest.

A.make    B.making  C. makes    D.made

分析:可以看出we spoke to是一个定语从句。将其去掉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句子少了一个谓语动词。故本题选用答案D。

2.Who do you think ___us a talk this afternoon?

A.to give  B.gave   C.will give   D.giving

分析;you think是一个插入语。如果把它去掉,那么答案C也就变得十分清楚了。

(3) 改被动句为主动句。由于被动句的使用,句子的结构相对于主动句来说就没有那么清楚。我们如果将其改为主动句,这类题就会变得清楚的多。

1.Time should be made good use of ___our lessons well.

A.learing  B.learned  C.to learn   D.learns

分析:将题干改写为主动句,则为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ime ____our lesson well,可以发现介词of 有其相应的宾语,其后不能在用动名词做宾语。应选不定式做目的状语。答案是C。

2.The little boy was caught ___in the shop.

A.to steal  B.stealing C.steal  D.stole

分析:改为主动句,则为:The salesman caught the boy ___in the shop.

很容易看出考查的知识点是catch sb doing sth.故应选B。

(4) 改省略句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省略句使考生不易看清句子的结构。对于这类试题,可恢复被省略的成分,使句子的结构变得明朗,进而选择合适的答案。

1. --How long has this bookshop been inbusiness?

--_____1982.

A.After   B.In    C.Since     D.From

分析:将答语部分改为一个完整的句子;This bookshop has been in business___1982.

在所给的选项中只有since能同现在完成时连用。故答案为C。

2. --What made her mother so angry?

--____the exam.

A.Because she didn't pass B.Her not passing

C.She didn't       D.Because her not passing

分析;将答语部分补全应为: ____the exam made her mother so angry.

可以看出少了一个主语。而能用作主语的是答案B.这个选项是一个动名词的复合

结构。

3、拓展学生视野, 注重文化差异

知识迁移重比较。感知和生活经验是学生获知的重要途径,但英语学习最缺乏的是语言学习的环境, 学生从小到大受到的是中国文化的熏陶, 生活在中文的语言环境之中,感知英语的时空范围是狭窄而不全面的,光想通过教材想要学好英语困难重重。为此, 改进教材不足, 补充课外读物十为重要。现教材中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原文或原著基础上改编或缩写的,但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很多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难以显示出来。故在结合教课文同时, 教师应补充一些相关内容及提供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章。另外可引入一些课外读本, 如《英美国文化博览》,《走遍美国》等反映英美文化, 生活的书籍。同时要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文化现象的发生。文学作品往往能提供最生动、具体、 深入、全面的材料, 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的有血有肉的了解。

参考文献: 2003《十年高考分类解与应试策略》

1999 张铁诚《北京特级教师授课启示录》

1996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

2004.4

作者简介:

茅新达教师糸浙江慈溪逍林中学英语组教研组长, 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毕业于浙师大英语糸。二0 0二年,主修完研究生主干课程。二0 0三上半年,作为英语骨干教师, 受宁波市教委委派,赴澳大利亚TAFE学院学习进修。其教龄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