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9-18编辑:互联网

Part1. 案例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就要求教师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而高中英语新课程容量大、知识面广,包括各个学科的内容, 所以更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

下面我就自己的具体整合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Franklin’s kite experiment

这篇课文是高中英语新教材第二册第十六单元的阅读课。课文的内容是关于Franklin著名的风筝实验。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这个实验,但具体内容不是非常了解。如果按传统讲授方式,难以充分展示有关Franklin的背景资料,仅靠教师的分析描述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费时多而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最终的目标。于是我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们在多媒体教室共同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在上课之前,我上网查找Franklin的背景资料及有关风筝实验的具体描述。在课堂上便增加一些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Franklin的伟大贡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大知识面。

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Franklin的风筝实验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快速找答案的能力

通过复述课文,提高口语能力。

本课我分读前,略读,细读,读后,巩固,讨论几个步骤来进行。

1、读前部分,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介绍了几位科学家,呈现一些有关Franklin的介绍,而且通过quicktime软件的播放还能看到一些franklin的肖像和弹奏自己所发明的乐器时的情景。

2、略读,细读,读后三个步骤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多媒体能提出更多的问提,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3、巩固阶段要求学生能就所提供的图片和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一些与此有关的图片,形象,生动,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4、讨论阶段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了本课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排在第一位的。而那些生动的,形象的网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开口讲。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加上教师在旁边给予鼓励,慢慢地深入。而学习的深入所带来的收获更能带来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是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因此,高中英语学科教学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高中英语新课程容量特别大,如果采取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会很难完成任务。

而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后,就能更有效的创设情景,课堂上容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这便学生有足够的言语活动和感性的积累,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因此,效率也随之上升。

3、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传统式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赶进度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课堂上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研究讨论的组织者和学生研究的助理。

4、使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

在这节课结束时, 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在网络上查看更多有关Franklin的资料。通过阅读,了解了Franklin的一切之后,与同学编一段记者与Franklin之间的对话,从而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展示手段,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还是一种辅助工具,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Part2. 案例描述:

一、Pre-reading

1、learn about some scientist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之一是‘科学家’,所以在本堂课的一开始我便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一些信息去猜测到底这些信息是在描述哪位科学家。屏幕上出现有关 Laite brother, Madame Curie, Stevenson, Albert Einstein 四位科学家的资料及照片。信息是一条一条出,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利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判断。

2、抛出问题“what does the next scientist look like”,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双击女孩的图片,片刻后会出现Franklin的很多动画肖像。学生对Franklin 的了解首先从视觉上得到满足。而这一点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才有的效果。

3、再提出问题 “. when and where was Franklin born?”

“when and where did he die?”

引出Franklin 一生的主要功绩。在阅读材料时给一个任务:“After reading, can you tell what Franklin is? ” 学生会讲出 printer, musician, inventor, economist and scientist 教师再补充 philosopher and statesman 帮助完成这个任务。

接着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一些与Franklin 有关的物品。

T: to honor what he did in economy, people put Franklin’s portrait on the bill

(show the bill)

T: As an inventor, Franklin invented a lot of things.

( Ben Stove, Bifocal , Lighting Rod, an musical instrument)

点击“ on show” 可欣赏到Franklin 弹奏此乐器时的情景。

4、再提问“As a scientist, what is Franklin’s most famous experiment?”

此问题便顺利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Skimming

先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快速阅读全文。

Q1. what are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

A.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

B. The times Franklin failed

C. The needed equipment

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xperiment

E. The steps of the experiment

这个问题既训练了学生快速阅读,理解大意的能力又为下一个任务提供了铺垫。

Q2. Divide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main idea

( Para1-3, Para 4, Para 5-6 )

三、Scanning

根据以分的段落,逐段进行对课文的深一层理解。

1. Read Para1-3: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 and fill in the table.

When

Who

Why

Where

2. Read Para 4 to find the needed equipment

Thunderstorm pieces of light wood

String a key

a handkerchief a condenser

Q: why is it better to make the kite of silk than of paper?

要求学生先进行猜测,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再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3. Read Para 5-6 and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the right order.

a. The kite flew high in the rainy sky

b. Very sharp piece of metal was fixed

c. A key was fastened to the end of the string

d. A ribbon was tied to the string

第五、六两段有关实验过程的描述通过这个排序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四、Post-reading

在这个步骤里,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pick out the correct pict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oint out where is the mistake in the wrong ones.

2、Q:The text is meant for

experts scientists common readers officials

3、Q: Which is not stated bu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A. Franklin did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kite.

B. Franklin’s experiment with electricity was dangerous.

C. Franklin failed the experiment again.

D.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bad weather.

从第一个看图找答案到第二个问题“文章是为那些人写的”再到从文章中可以推断出的什么结论,整个任务环节是层层深入,难度逐渐加深,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Franklin 的整个实验。

五、Consolidation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decide if they are true or false.

A、In 1952 scientists already knew what electricity is.

B、Franklin was helped by a friend to do the experiment.

C、Franklin made the kite of silk because wet silk does not conduct electricity.

D、A condenser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o store electricity.

E、The key tied to the string was put into the door to stop the kite from flying away.

如果一开始就听课文判断正确或错误,对我们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适当地减轻任务的难度值,把这一环节放到这里当巩固练习。

2、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and the key words.

这个环节中我展示出许多副与Franklin 的风筝实验有关的图片。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为学生提供了外部刺激,创设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能使学生精神充沛,思维活跃地参与学习,有热烈的学习情绪,能使学生把图片内容和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对课文进行复述,锻炼了口语,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问题Q: Do you think that there is a mistake in the experiment showed just now?

只旨在了解学生对课文是否真正的理解。原文中描述的实验是在有遮挡处的地方做的,而图片中Franklin 父子俩则在露天下做这实验。

3、Q:Why was Franklin’s experiment dangerous?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来说明电与闪点的联系。并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科学、活泼的展示了如果实验方法错误而导致的后果。

六、Discussion

If you want to be a scientis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ies?

这个任务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思考能力,同时可以运用本单元speaking 中的内容,概括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作代表。

七、Homework

1、Prepare a dialogue with a partner. Suppose one is a reporter and the other is Franklin.

2、Read more about Franklin from the net

http:// sln.fi.edu/Franklin/rotten.html

第二项家庭作业中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性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可以了解更多有关Franklin 的介绍。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会让他们把所了解到的信息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样就实现了把研究性活动带到课堂中。

Part 3 案例思考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虽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效果还不令人满意。而通过把英语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则会使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并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中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剌激,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形象、亲切。教师可以利用语言的调节和支配,结合形象的图形,图像,美妙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场景,使师生得到全方面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传统直观手段与语言的结合上升到师生共处、洽谈、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这个环境能使孩子们精神充沛,思维活跃地参与学习,热烈的学习情绪,能使孩子们感官和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堂课上通过声音,图象,影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多媒体展示的两段短片和丰富的有关实验过程的图片部分更具特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效果远远超过传统式课堂上所达到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基于语言教学的特点和现状,能运用信息技术,并将其活化到英语教育中,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不仅能使用、处理各种信息,更要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