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备好每一节课(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5-16编辑:互联网

以“学生发展”为本,备好每一节课

江苏省江都中学英语组 章艳

新课程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面孔与思维方式,而带给教师的则是全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面对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要“减负”,这就势必要求我们教师要全身心的占领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以响应时代的呼唤,深化教育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大旗下的一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我时刻都怀着满腔的热情,关注和学习有关理论,进而合理应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我校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从利于学生发展出发,编出了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和充满人文色彩的校本课程。而这篇Television can damage your health(附原文)则是其中的一篇,也是我校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时所选定的课文。这节课是我的精心之作,花了很多心思。在备课过程中,我时刻牢记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图片资料,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欣赏优美课件的同时,动脑动口,不知不觉间学到很多东西。上完课后,听课的同事以及评委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现在我所要写的就是这节课的设计思想。

一、有关教学目标

吕淑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对于这篇文章,我的理解便是--在理解文章(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演讲)的基础上,这一节课45分钟要让学生学到两样知识技能:一是通过由浅入深地分析两篇演讲的结构(由连接词到文章结构),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模仿,进而会用这些连接词陈述观点,注意结构,进行简单地演讲;二是通过环环相扣地提问,结合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了解proposer和opposer各自的观点,最终引导他们另辟蹊径,为文中两名观点相左的学生找到共同点,从而达成一致。这便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两个目标是各自列出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却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

二、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

(一)、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

既然是阅读课,就不可忽视阅读技能,毕竟阅读技能在英语掌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节课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多种阅读方法,如:scanning,skimming,careful reading(further reading)等。

(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词/词组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文章中的一些生词足以影响文章理解。所以我用了四张幻灯片(Let’s learn new words!),以八条选择题的形式,将文中的生词/词组置于其他简单易懂的句中(出于严谨,所有句子都出自于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给出两个选项进行选择,并让学生跟读这些生词/词组。从而为后来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三)、连接词贯穿其中,首尾呼应

I believe (that)… / In addition, … / Finally, ... / What’s worse, … / I feel sure (that)… / Moreover, … / As far as sb./sth. is concerned, … / I am confident (that)…在整节课中出现三次(scanning中找出这些词,提问:为什么文中用这么多连接词?--分析完两篇演讲结构后,再出现这些词,回答之前的问题,作为对结构分析的巩固--最后以这些词为基础,进行简单的演讲),这既是首尾呼应,更是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为最终作演讲打好基础。

(四)、巧妙的结构分析,引人入胜

在分别分析两篇演讲的结构时,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正是引导学生的钥匙,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回答,演讲的结构图也逐渐呈现出来,中间并不时穿插一些图片和小问题来活跃气氛和加深理解。这两篇演讲的结构图我动了不少脑筋(如教案设计中所示),而事实证明效果也的确不错,使学生在脑海中很清晰的有了这样两种演讲结构。

(五)、radiant thinking设计创新,不落俗套

考虑到这是优质课比赛,比较大众化的设计大家都能想到。像这篇文章,最后就可以直接设计一场辩论,就像文章中提及的一样。但我认为那样太没有新意,虽然热闹,但学生能够学到的似乎不多。最终,经过一番动脑和不断修改完善,就有了这样的设计。

先出现绿色正方形和红色圆形,各代表proposer和opposer,提出第一个启发性的小问题:Can you find their similarity? 表面看来好像毫无共同之处,但此时红色圆形开始左移,到一定位置时停止,这时两个图形便出现重叠之处--即共同处。此时,趁热打铁,提出下一个问题: Four what reason are they debating here? And for whom? 这时学生便会异口同声地回答:Children! (观点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和目的--为了孩子)接下来就有了第二组图示,从北京去上海(共同的出发点和目的地),proposer走上一条路线,opposer走下一条路线,问:Why not choose a better route? 更好的便是直线,两人可以一起走直线--达成一致。于是就水到渠成,进入下一张幻灯片。

最后根据讨论的结果--a solution,运用贯穿整个课堂的连接词来作演讲。

课后作业则将演讲写下来,练习书面表达。

这只是我在上这节课时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耐心地向老教师学习。以后我仍然会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备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