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的发展与《牛津英语》的引进改编

发布时间:2016-9-8编辑:互联网

上海教育出版社 程 林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即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它的使用将影响一代人的发展。因此,编写科学的、符合新的课程理念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英语教材是时代的要求。

  一、新《课程标准》观念下的教材分析

  1.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准则和依据。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变化之一是,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观。高中英语课改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多维性、可测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以学分制的方式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又按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设置相应的教学级别和语言水平测试级别。在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还表现在学习方式的要求上。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体验、参与和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逐渐完善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信心,不断发展。

  2. 现行教材的局限性

  新课标指出:"目前高中英语教材格局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选择性。地域发展差异、教学条件和教师整体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具有更大的弹性和选择性。"显然,中国地广人多,地区发展不均衡,一两套教材难以满足现状。依据新课标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来看,现行教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方面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均是按照10年前的教学大纲编写的。这些教材与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是有差距的。同时,现行教材编写时顾及全国,而各地英语教学条件和发展很不均衡,因此在编写思想和内容安排上与新标准也有差距,不能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无法适应他们的个性差异。

  (2)结构体系方面

  现行教材采用了结构功能体系,它较之旧教材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的编写体系已有很大进步,它体现了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交际教学思想,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第一性,以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为目的。但是教材中的这些功能项目是孤立的,而且基于每个功能安排的教学活动也是彼此独立的,缺乏相应的内在联系。

  (3)教学法方面

  现行教材虽然吸收了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交际法的一些思想,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观念、师资水平、教学设备、语言环境等的局限,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无法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外语界引起广泛重视,它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用英语交流信息,完成任务,提供可理解的输出。交际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学会用英语交际",它的目标是预先设定的,规定学习者要学会哪些"语言功能"以及它的表现形式,继而通过交际活动完成这个目标。后者则强调"用英语去做事",在做中学,教学过程由同一个任务统领。任务型学习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一个途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发展他们的认知策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语言能力。

  (4)内容方面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现行教材已经不能很好地体现时代性:有些对话不贴近现实生活,有的语言材料老化;语言表达不够自然和生动,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结构,为强调语法的由浅入深,语言和语境的真实性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现实交际的需要;练习设计比较呆板,且趋向固定形式,过于程序化的练习设计不利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词汇总量偏小,有效词汇的占有量不够高,不少低频词汇给学生增加了负担。

  (5)形式方面

  目前,国内教材在版面设计上较传统教材新颖,也做到图文并茂,双色或四色印刷。但与国外教材相比,现行教材在版式、字体、绘图、色彩运用等方面还有相当差距。

  二、《牛津英语》的引进和改编 

  1. 改编宗旨

  这套教材原为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一些亚洲国家重点中小学的11年系列化教材On Target和Oxford English。在引进这套教材之前,上海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改编工作才随之启动。

牛津英语教材的改编宗旨是: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国策与国情,采用先进的英语教育理念,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基础。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力求提高所有学生的外语基础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鼓励学以致用,帮助高中毕业生实现一门外语基本过关的目标,以适应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外语的基本要求。

  与上述改编宗旨和指导思想相适应,这套教材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通盘考虑,保证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适应对象是教学和师资总体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

  2. 编写体系和主要特点 

  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为"building blocks"(模块建筑体系),采用"功能---结构---主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设计教材。这套教材的基本立足点是,把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言概念、语言实践和语言能力在原有的"模块"基础上得到拓宽和加深,从而实现持续发展。教材十分重视鼓励学生使用规范的英语,在设置的各种真实生动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任务"和"活动",从而体现语言学习的激励性、工具性和交际性功能。该教材有以下特点:

  (1)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red),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外语的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和目标。

  (2)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简言之,就是让学生用"英语"去做事,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伙伴活动和小组活动获得语言运用的机会。这不仅增加了他们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量,培养他们以语言为工具解决专项任务(如调查、采访等)的运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和保护。"以任务为主"是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在一个主题下,教师根据"任务"设计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各项活动和练习之间存在内在延续性。譬如,《牛津英语》(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Chapter 3 Places of Interest,内容围绕Sunbeam Travel旅行社职员Mr Yang、Debbie和游客的观光活动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以真实的观光、购物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为背景,采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形式来进行。

  (3)语言材料的编排设计体现了科学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该套教材是原版引进改编本,语言地道、真实、自然、接近生活,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和实践真实语言是该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整套教材内容的选择考虑到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练习和活动形式活泼、开放,能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

  关于教材设计的组织形式,杜宾和奥尔西顿(Dubin & Olshtain)认为主要有五种:直线式、循环式、单元式、矩阵式和故事式。

  (4)配套齐全

  牛津英语教材除了学生课堂用书外,还有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光盘、配套读物等多种辅助材料,使这套教材成为一套立体化的现代英语教材。

  (5)版式设计新颖,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牛津英语教材版式设计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