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技能养成的训练

发布时间:2016-11-9编辑:互联网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杨李花

邮编:312000 电话:0575--5858181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本文试就语言技能这一课程目标谈谈高三英语教学的训练策略。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读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训练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

一、听说技能目标达成的训练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语言听说技能的目标描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为学生创造听说的条件和机会,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设法创造一个语言交际的环境,学生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能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体的听说训练有:

1、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如情景交际法、视听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等,给学生以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话题稍做准备后,能有条理地作简短的发言,每节课要使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的课,杜绝教师采取说个不停的翻译课进行听说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少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说话出了错,不必大惊小怪,特别是在学生讲话时突然打断进行纠正,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们坚信,敢讲又不怕出错,要比怕出错不敢讲好得多。

我们不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英语,还鼓励在课后多说英语。“Before you can write good English, you must speak good English. Speak what you have read in the book. Speak much, speak often, and you will get more and more fluent in good English speech.”(林语堂)

2、听听画画。我们要求学生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由教师范读课文或给学生听一段材料录音,学生根据所听材料内容画图画。由于听力水平不一样,学生画出来的图画会千奇百怪。教师重复已念内容,学生纠正所画图画后,教师出示自己画好的图画,再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听力,培养学生兴趣。

3、听故事。我们要求学生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材料选择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尽量少出现生词,教师读第一遍时尽量慢一点,在学生逐渐了解这个故事后,就加快速度,遇关键处稍停顿一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4、组织四/三/二活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我们将全班学生组成双人组训练,一个作为说者,一个扮演听者。第一轮,讲者对一个话题(可自由选择)讲4分钟,而他的伙伴只是听;讲者移动位置,听者不动,这样听说双方的对象都换成了新的,这次只讲3分钟;讲者再移动位置,听者仍不动,这次只讲2分钟。第二轮,听者、讲者互换角色,仍按上述办法进行(时间设定也可以采用由少到多的方法)。讲话者受到时间限制,这样流利就成为该活动说话训练的目的,通过提供重复机会和减少时间来表达同样内容的挑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表达能力。我们要求听者能识别对话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内容并能抓住要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这样就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

5、编故事。我们把这个活动分为三步。第一步,给一个统一的故事开头,如:“A man i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快速接着往下续说一句他愿意说的话,每一小组由一人记录每个人续说的话。第二步,在小组里讨论这个故事,并确定故事标题。第三步,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朗读自己组编的故事。由于各组编出的故事内容各异,往往会收到很好效果,引起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二、“读”的技能目标达成的训练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语言阅读技能的目标描述,我们要求学生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词义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克拉克(Clark, L. H. 1976 )说过,每个教师都应该做阅读教师,都必须正视在上课时教学生阅读的必要性。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多向自己提些问题,采用自我提高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注意阅读与口语的关系。学生要保证掌握有关的听力训练,形成阅读的前提,学生朗读等于是在“表演”说话,在辨认和理解文字符号意义的过程中,利用先前掌握的口语,就能迅速作出反应,加快阅读速度。

3、注意句子间的关系。在英语阅读中,学生有时对句子的每个单词都认识,但不知全句是什么意思。这时我们就注意分析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用法、关联词语、句子间搭配、句子成分等。如:The way David thought of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OK. 这句应理解为:David thought of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way is OK. David thought of是定语从句,修饰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也是定语,修饰the way.

4、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为了督促学生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力,我们定期进行检查。检查速度采用公式 (X÷Y)×6=Z 计算,式中X表示阅读字数,Y表示阅读时间的换算数(每10秒为一个单位),6即60秒钟(60秒合6个单位),Z表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的阅读字数。检查阅读理解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单项选择题测试。另外,阅读教材要区别对待,有的需仔细咀嚼,有的只需尝一尝味道。

5、阅读时在书上圈点标记。阅读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要充分理解文意,不能一目十行,而是要深入字里行间,边读边记,并把阅读标记做在书中相应位置,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多思考,加深记忆,还利于今后复习查阅。

6、采用多种阅读教学的方法。我们较多采用的阅读方法有引导阅读法、自读法、速读法、练读法、测读法等,教学效果较好。

三、“写”的技能目标达成的训练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语言写作技能的目标描述,要求学生能用文章及图表提供信息并进行简单描述;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如信函、一般通知;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如申请表;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变短剧等。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训练:

1、在教师的指导下写作。英语写作与英语说话一样,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方式,它与母语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就会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在修改学生写作时,我们把重点放在写作的技巧、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词汇的高级等方面。

2、记笔记。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能“为以后知识使用储存信息,为所得信息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提供机会”(内申,199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记日记;写信。坚持记英语日记,把每天想说的话、所发生的主要事情用英语记下来;写英语信给自己的同学师长,天长日久,就能收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4、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英语材料后,不看材料,用英语写出材料大意,或用英语总结所读材料的内容。

5、掌握写作教学“控制-引导-自由”顺序。第一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如进行一些填空练习或问题解答,抄写一些文章以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自由较少;第二阶段,学生有一些自由,但教师仍要给予指导,给学生定一些写作大纲,让学生自己写作文;最后阶段,学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有较大的写作自由,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日记、写信等。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培养公民英语素质的主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