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文的有效导入 (译林牛津版英语)

发布时间:2016-3-27编辑:互联网

内容摘要:导入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导入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探索了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有效导入和教学课文中导入这一环节的作用、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冀以活跃课堂教学,提高英语课文的教学效果,优化英语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课标;课文导入;有效性

一.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行为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授内容已有的知识或认知背景是他们学习的必要条件,它能对新知识产生同化作用,构成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使新知识更易于理解和牢固掌握。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和启发性。教师针对课文的类型和内容巧妙、灵活地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愿望,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为正式进入课文做好准备。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中。成功的导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单元课文的教学抛砖引玉。

因而,课文的有效导入是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优化英语课文的导入也是新课程对广大英语教师的其中一项要求。

二.导入的方式

在教学中,条件允许下,教师应该做到: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育部,2004)。而导入新课要巧用方法。新课标的高中英语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课文,对其教学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

1.看图导入

图片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形象。高中英语教材都配有课文的插图,插图所能反映的思想内容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彩图的观察和认识可以为新课文的教学做好准备,为进一步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利用彩图导入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单元话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这种导入方法尤其适合涉及地点和旅游方面的课文教学,例如在教授Module6,Unit3的Project部分的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四幅彩色插图,通过他们的装束、打扮,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四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就是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问题、情景等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以辨析、评估、辨认等多种有效手段,分析情景,让学生经历“过程”,让学生对情景进行思索,主动学习。例如在导入课文“The perfect copy”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一位男孩和他的克隆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们从个人以及社会角度去思考、探究、评价,从而引出本单元的话题。

3.视听导入

多媒体(multi-media)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来导入新课,如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听力录音、flash动画等方式,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用相关的视频导入新课,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一段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视频可以帮助教师自然导入课文“The curse of mummy”的教学。

4.时事导入

时事是指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对世界局势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这就为把现实的生活环境引入英语课堂提供了一个平台。利用时事导入法首先要求教师要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学校和身边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平时注意细心观察,才能巧妙地利用一些热点时事,为教学服务。时事导入既可以为课文的教学作了铺垫,也可以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局势,关心学校和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课堂教学因而也就渗透了德育的理念,培养和熏陶了学生的品质素养。例如在引入Module5,Unit2中Reading部分“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当前气候异常、我国西南省份干旱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导入课文。

5.学生言谈、表演导入

利用学生好表演、想成功、敢创造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谈(free talk)、演讲(speech)表演(acting)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言谈、表演导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例如在引入“Growing Pains”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可以用“problem and solution”的形式,让部分学生自由畅谈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一些矛盾与分歧,然后让其他学生给他们一些建议。

三、运用导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返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这就要求教者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以热情、简洁、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把学生导入学习的乐园。 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过渡,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教学就能自然流畅,虽难亦易。每个环节的引入,要合情、合理、合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中的转折点。教师引用新的单词、句子,应以学生所熟悉的句子作为载体或作铺垫,或提供有助于学生猜测其意的上下文,所举例子必须有启发作用。为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包括教材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连接点和转折点,能在新旧之间建立自然、平滑的链接。

2.熟悉学生的个性。现代英语强调情景教学,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配合去创设情景。如果教师对学生个性不了解,创设情景就不容易,教学就无法得心应手,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彩色的幻灯片、彩图、录像、由英美人士朗读的文章、教材录音、真实情景中(如机场车站的广播)的录音、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等都较易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成为良好的过渡手段。

4.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生动通俗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

四.总结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必然途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的课题和新的课堂活动并为之做好准备。课文教学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课型去选择不同的导入手段。成功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投入导新课的学习中,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导入课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新颖、高效的课文导入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学习效果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