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要指门类科目较少、专业性强的高等教育机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招生指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中欧双硕士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依托合作大学的相关学科体系,培养中欧双学位硕士。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吸收欧洲“授课型”硕士生培养特点与中国“研究型”硕士生培养特点,形成了研究实践以中国教授为主导、课程学习以欧洲教授为主导的双导师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硕士研究生三年培养期间,制定了1.5年的课程学习和不少于1.5年的研究实习(含欧方学位要求的6个月实习)的培养计划。其中前2年与欧洲工学硕士培养并轨,符合学分要求并通过英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法国巴黎高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专业硕士学位。后续一年,通过中文学位论文答辩后,再授予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围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能源效率五个技术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并可根据未来能源发展和能源领域人才需求设立新的人才培养领域。
教学师资
中欧能源学院实行中欧双导师制,具有灵活的导师选聘机制,师资队伍融汇了来自中国与欧洲6个国家9所重点大学的优秀教师及研究学者。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和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聘请中外教授参与教学、研究生指导和研究合作。目前学院导师现有200多人,其中欧方导师约60人。学院已开设中方课程7门、欧方课程17门,实行全程英语教学。同时,教授可以通过学院平台招收优秀学生加以培养,目前研究生指导工作主要由中方导师负责。
学费和经济资助
目前,中欧能源学院的研究生学费收取标准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的现行规定执行。
中欧能源学院实行全面的研究生资助制度。研究生资助体系包含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
每年学院还将资助部分学生前往欧洲大学、实验室、机构或国际企业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学习和实习,进行1学年以上的博士生交换培养。
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面向中欧大学能源领域专家,以加强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内的科技合作与创新交流为宗旨,通过组织和申请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提供学校、企业及政府部门合作研究及咨询;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和论坛,向学生和其它目标群体提供与国内外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著名专家沟通的机会,提供欧洲大学与中国大学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互访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已邀请国家能源局、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法国科学院、阿尔斯通集团、兴业银行、巴黎矿业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等机构的教授及学者来校讲学,分享世界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学院还与政府和企业广泛开展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国家科技部、欧盟、意大利、比利时、法国驻华使团官员、希腊理工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等国内外政府、企业及高校代表来我院进行了参访及学术交流。学院还与巴黎高科能源与过程研究中心,法国科学研究中心过程、材料及太阳能实验室,巴黎高科界面和薄膜物理试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学生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在读中国研究生人数约160人,国际研究生8人。学院每年计划资助约30%学生赴欧洲大学进行4个月至1年的实习或学习工作,其中部分学生获得在欧洲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机会。学院已有30多名分别来自牛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巴黎高科等多所著名大学的国际学生来学院开展实习。未来几年,学院将同更多的欧洲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国际学生校友会联系层次不断提高。
就业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自成立以来,已有两届共101名学生在学院修读课程并顺利毕业,其中100人获得了欧方学位。毕业学生中有86人顺利就业,15人继续深造(8人出国读博,7人国内读博),学院就业率为100%。学生的国际视野、中欧教育背景、工程和语言能力在就业或升学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有毕业同学将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和巴黎高科极为丰富的校友资源。
招生计划
2016年在教育部批准之后计划招收双硕士项目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人(包含统考生和推荐免试生),联合培养专业硕士50人(包含统考生和推荐免试生)。推荐免试生比例为30%。学术型推荐免试生30名(以实际招生人数为准)。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推荐免试生8-10名(以实际招生人数为准),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培养建筑学专业硕士推免免试生5-7人(以实际招生人数为准)。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以学生自愿申请并通过中欧能源学院公开选拔方式择优录取。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招生指南】相关文章:
5.合肥学院招生指南
6.赤峰学院招生指南
7.邵阳学院招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