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2023-04-21 求学指南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如何填报志愿

  (一)选择院校

  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系统中有填写说明文字提示,有疑问可咨询志愿高校)。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二)申请表

  1、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中学盖章、本人签字。如果高校要求在报名阶段交费,那么考生交费后才能下载申请表。

  2、如果高校要求上传申请表,则需要将申请表上传到系统中;若高校不要求在系统中上传,则需看高校的招生简章具体说明,线下提供。

  3、建议考生尽量将所有信息填写完整、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下载申请表、盖章等后续操作。同一志愿高校同一报考类型的申请表,版本号要保持一致。请注意检查每一页的版本号。

  (三)邮寄材料

  考生需要根据高校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部分高校不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详见系统提示)。

  二、注意事项

  第一点:报考区域要求及条件不同(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须具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第二点:招生高校不同(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由中央部委属高校“985”、“211”院校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高校承担;地方专项计划则由在本科一批录取的省属高校承担;高校专项计划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

  第三点:成绩要求不一样(在填报专项计划志愿中,考生不仅要具有报考专项计划的资格,而且高考成绩也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时,可能在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适当降分。

  第四点:志愿批次和录取安排不同(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对有政审、面试、体检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在本科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投档时,省教育考试院在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根据考生投档分数,结合各市(州)配额,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供学校审录。)

  第五点:征集志愿可能降分(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本科二批录取开始前,再次面向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内贫困县的未录取考生征集志愿。有可能会降分录取学员)

  第六点:与其他志愿不冲突(必须实行单设志愿、单独录取。高校专项计划在自主招生前录取。)

  三、满足条件

  1、招生范围

  综合评价顺应新高考产生的招生方式,具有分省招生的特点。如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不仅有重点高校招生,还有省属高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其他省市则需要看高校公布的招生范围是否匹配,但高校招生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如上海科技大学2020年增加重庆招生。所以第一步确定高校范围,了解考生是否有报考资格。

  2、综合成绩优秀

  从报名条件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对于考生的平时成绩有对应要求,高校层次越高,对报考考生要求越高。

  如201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5%以内,同时高二、高三各学期各科期末成绩均须及格(60%)。

  从录取规则来看,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综合考量考生的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和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

  因此,高校综合评价要求考生从平时成绩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成绩要求排名靠前。

  3、有竞赛、科创类奖项

  考生获得的奖项不是综合评价的必要条件。但如果考生有相关奖项,可以作为考生特长的证明。如2019年山东部分高校认可获得学科竞赛省三的考生的学考成绩要求从10A放宽至9A1B。

  也正如此,2019年自主招生报名条件统一提高到“省一”时,多数考生选择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因此,获得相关奖项但等级不高的考生可以多关注综合评价。

  • 相关推荐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相关文章:

2021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技巧06-26

2021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03-05

高职提前招生志愿该如何填报03-10

中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有哪些技巧08-16

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07-25

艺术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06-30

高考填报志愿在哪里填报?10-02

精选高校专项计划3篇06-07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03-21